王康

荷广 | 知情人士:薄熙来曾支持对妻子的刑事调查

路透社引用知情人士说,薄熙来原先同意警方对他妻子谷开来进行刑事调查,谷开来涉嫌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但薄熙来突然改变主意,并撤掉了王立军的公安局长职务,并最终导致自己下台。 这为“打黑英雄”薄熙来与他曾经的得力助手王立军之间戏剧性的关系破裂提供了新的细节。薄熙来今年62岁,原来被视为中共政治局常委的有力竞争者。 路透社报道,谷开来有意将巨款移到海外,海伍德因威胁要将其曝光。去年11月他被发现毒死在重庆一家酒店中。 反悔 据两位知情人士说,大约在今年1月18日,王立军向薄熙来表示,他掌握了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涉嫌谋杀海伍德的证据。薄熙来气得叫王立军离开他办公室,但他冷静下来后让王立军回来,并示意他会让调查进行下去的。 但知情人士说,两三天后,薄熙来反悔了。他为了保护妻子和自己的前途,安排将王立军撤职。 王立军在2月6日前往成都市的美领馆寻求避难,这暴露了他与薄熙来之间的分歧,也让中央产生了对薄熙来妻子牵涉海伍德谋杀案的怀疑。 无法联系 目前记者无法联系到谷开来、薄熙来或王立军。谷开来和王立军分别被关押,薄熙来自3月份被撤掉重庆市委书记职务以来,也从未在公共场合出现过。上周,薄熙来也被暂停了中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谷开来因涉嫌谋杀或安排谋杀海伍德而被关押,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细节被公布。新华社说,谷开来与海伍德“过去关系良好,后因经济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并不断激化”。 在薄熙来被撤职之前,他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的家人受到污蔑。支持他的左派团体也坚持认为,薄熙来是政治把戏的牺牲品。 “严惩谷开来” “薄熙来得知谋杀以后很吃惊,很生气。他要王立军离开,说他要一个人冷静一下。”路透社引述一位熟知重庆商界的消息人士王康说。“半个小时后王立军回来,薄熙来告诉他这个事情太重大了,他会严惩妻子谷开来。” 另一位与重庆官员与警方有直接联系的匿名人士也肯定,政府和警方是这么认为的。“薄熙来很吃惊、很生气,后来看到这个案子的威胁很大,因此3天后就把王立军从公安局长的位置上迅速撤离了。王立军对此大吃一惊。如果你拿走他的制服,就等于偷走了他的生活。” 王立军被贬为分管教育、文化和科学的副市长。这迫使王立军前往成都美领馆,他在美领馆中呆了24个小时,然后被中央政府接走。王立军现在可能面临叛国罪的指控。 海伍德死因 重庆官方原本告诉英国外交官,海伍德属于自然死亡。知情人士说,当时警方提出疑问这可能是谋杀,但薄熙来阻止了这种质疑。 警方认为,海伍德是在重庆南山丽景度假酒店被毒死。但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说,海伍德一直帮谷开来把资产转向海外,双方闹翻起于去年底一次金额的转移,数目很大,海伍德想抽取为数不小的佣金,谷勃然大怒,骂他贪婪。 当谷开来发现海伍德不同意合作,还威胁要抖出资产转移内幕。这对她和薄熙来都将带来严重后果。 王立军自有算盘 王立军得知一些警员拒绝在海伍德自然死亡的报告上签字后,便亲自接手此案。据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在得知谷开来牵涉其中后,他仍然告诉相关警员继续调查。 “当特别办案组知道海伍德案件牵涉的对象时,感到担心,但王立军告诉他们不要担心,他将承担全部责任。他表示其他人不应该受牵连。”知情人士说。 王康引述重庆官员的话说,王立军当时不愿意把案件的材料交给薄熙来。“王立军是薄熙来的走狗,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王康说。“如果王立军完全忠诚于薄熙来,他早就把证据毁灭了。” (资料来源:路透社)荷兰在线 编译

阅读更多

谷开来薄熙来来夫妻关系不好, 谷斥伍德太贪心

VOA记者: 杨明 图片来源: Reuters 英国商人尼尔.伍德2011年4月在北京一家画廊里 英国商人尼尔.伍德死因之谜,越来越开始浮上水面。有外媒报道,伍德因威胁要将谷开来向海外转移大量资金的事情捅出来,却没想到招来杀身之祸。 *谷斥伍德太贪心 威胁之下毒死他* 英国路透社星期一首次独家报道了伍德去年11月被杀的起因。伍德之死,不仅谷开来涉嫌重大,也导致薄熙来官位不保,面临可能的严重后果。 路透社引述接近警方调查的消息来源说,谷开来据称去年底要伍德将一大笔资金转往国外,由于资金数量巨大,伍德要求从中得到更多的回报,但数量超出谷开来愿意接受的程度,因此谷开来勃然大怒。 路透社引述的消息来源说,伍德对谷开来说,如果她认为他太贪婪,那么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事,也不会拿她一分钱,但伍德还说,他也能把这事捅出来。 报道说,谷开来痛斥伍德太贪心,在伍德威胁要揭露她之后,制定了要将伍德置于死地的计划。消息来源不知道伍德为谷开来提供的向海外转移资产的详情,但指出有关交易一旦曝光,将对谷开来和野心勃勃、想要进入中国最高领导层的丈夫薄熙来造成威胁。 路透社引述由于消息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话说,谷开来在发现伍德不顺从,甚至还用威胁表示不服,并可能匿名揭露这笔巨款后,认为这将对自己和丈夫薄熙来带来很大风险。 路透社说,他们的消息来源已同重庆的调查人员交谈过,并被告知调查的详细情况。消息来源说,警方怀疑41岁的伍德是被人在酒中下毒,但还不知道伍德死于重庆的确切地点。但是其他接近官方信息的消息来源说,他们和其他消息来源相信伍德是在重庆南山丽景度假酒店的一个幽静的山顶别墅受害的。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中国官方对伍德死因的调查报告指出,根据王立军交给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警方文件,伍德死于毒杀。报道说,调查报告已印发成党内文件,看过调查报告的一名重庆消息人士说,王立军查到谷开来下毒的证据,伍德被氰化钾毒死。 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谷开来和薄家的勤务人员张晓军有重大作案嫌疑,已移交司法机关。但中国官方目前尚未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 *中国官场多险恶 伍德不知危险何* 英国资深事评论员、香港《信报》前总编辑邱翔钟说,伍德虽来自于传统贵族气息浓重的英国,本身也曾就读哈罗公学,但他并非循规蹈矩,而是充满了冒险精神,希望利用薄家家族的权贵,拉关系,但作为一个英国人,无法了解中国官场的险恶,尽管伍德在同谷开来交往的后期,开始认识到危险即将临头。 他说:“谷开来和伍德发生了争执。在中国这种近似宫廷政治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现代的英国人,对这样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认识。尽管后来他跟朋友讲,感觉到自己危险,准备明年回英国来了。但他没有想到危险离他那么近。” *谷开来:你背叛了我 我就要报复* 伍德从1990年代初就开始居住在中国,在薄熙来担任大连市长期间,伍德同薄家家族,尤其是同谷开来的关系密切,私交很深。伍德曾帮助薄瓜瓜补习英文,还帮助他进入英国贵族学校哈罗公学的预备学校,进而成为进入哈罗的第一个中国人。 但是,路透社说,伍德同谷开来并没有男女私情。不过,在谷开来和伍德因财务问题发生争吵之前,谷开来同她那野心极大、永远忙碌的丈夫薄熙来的关系日渐疏远,谷开来把伍德作为一个心灵伴侣。 报道引述重庆商人王康的话说,谷开来和薄熙来多年来夫妻关系并不好,谷开来同伍德有很深的私人关系,她同伍德的决裂对她打击很大。谷开来的想法可能是,“你背叛了我,我就要报复”。 路透社的消息来源说,中国官方怀疑,伍德喝了下毒的酒,于2011年11月15日死亡。谷开来当时并不在案发现场。

阅读更多

重慶事變

薄熙來倒台,是中共處理『四人幫』以來最嚴重的政治變局。兩會之前早已佈局。它預示著高層權爭的開始而不是結束。觀察者認為:今年六月四日,將是判斷這場政治風波去往何處的重要節點。 文/王奔 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比以往延長了半個多小時。到最後一個問題,路透社記者提問王立軍事件,他緩慢而嚴厲地說:「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接著,他說了一段話,此後被分析者反覆揣摩:他提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關於正確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並強調「改革開放這一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 熟悉中共政治話語模式的人都知道,緊接著重慶事件做這樣的表態,極不尋常,無異於將「唱紅打黑」的重慶歸入「文革思維」,批評其與改革開放策略背道而馳。後者是文革之後,現有權力結構合法性的來源。對薄熙來的重慶,這是極嚴厲的定性,因而這段話斷不可能來自溫個人,而一定經過最高領導集體的討論決定。 驚訝的人們還不知道,此時,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國家副總理張德江 已經在趕赴重慶的路上。 3月15日,李源潮即在重慶宣布:薄熙來被免去重慶市委書記一職,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兼任。第二天,《重慶日報》刊登大幅新聞:堅決擁護中央決定。 根據中共黨內行事規律與消息,這更像是一個精密佈局的行動,兩會前就做出決議,常委達成一致並很可能由下一屆領導人習近平牽頭。 中共中央政治局25名委員之一、手握重權的「太子黨」薄熙來,一度被認為將晉身中共最高領導層。而從2月6日其重要下屬、有「打黑英雄」之稱的前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突然「叛國」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開始,觀者眼見,重慶之勢急轉直下,直至薄熙來落馬。 消息稱,薄熙來現已失去自由,而此番政爭,更可能波及其他官員,最新消息更傳周永康亦已受到控制。「王立軍只是個引子,薄熙來犯忌已久。這是『四人幫』以來最嚴重的政治變局。」 截至發稿,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溫家寶曾在高層秘密會議上三次提出平反六四,遭到薄熙來的激烈反對。溫家寶與薄熙來在同一會議爭論六四,這並不符合中共高層權力運作方式,更像是民間傳言;但3月22日凌晨,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突然可以搜索到一向被屏蔽的「八九六四」信息,又映襯了民間對重慶事件與六四之間的想像。每每重要政治變化發生,是否對1989年天安門運動有重新評價乃至平反,都被視為判斷真正政治走向的重要指標。這一次,觀察人士亦將2012年的六月四日,視作判斷這場政治風波將去往何處的重要觀察節點。 薄熙來遭免職的消息在各地引發巨大反響。隨之發生的是「烏有之鄉」等被認為是「左派」、「毛派」陣地的網站停止運行;重慶市有「紅歌角」之稱的人民廣場,立出告示禁止唱歌跳舞,稱他們的活動「嚴重影響周邊民眾工作休息」;北京景山公園紅歌會,亦被禁止懸掛毛澤東肖像和橫幅。 另一方面,在薄熙來免職前後,各種與薄熙來、重慶、王立軍有關的流言在社交網絡上瘋轉,並有相當部分後來被官方新聞驗證,資深媒體人慨嘆:「傳言兌現的比例如此之高,實屬罕見。」不願具名的資深媒體人亦認為,這也是當局全盤處理重慶事件的一部分:「王立軍事件發生之後,微博上敞開了八天圍觀。只有胡(錦濤)、李(長春)、中宣部長,才能讓這件事情發生。這說明什麼?早就在計劃之內了:重慶問題要揭蓋子。」 而薄熙來免職之後,「薄熙來」三字迅速成為微博等網站搜索的敏感詞。另一個意味深長的敏感詞是「周永康」: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周永康」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廟堂上的權力鬥爭波譎雲詭,黑箱甩出來的任何一點火星,都能在江湖中熱鬧好一陣子。 但王立軍的處理、薄熙來的免職,更多被認為事關這個國家整體路線選擇的關鍵問題,仍都在黑箱裏進行,由黨做主。廟堂與江湖涇渭分明。看熱鬧的群眾圍著偶爾濺出的一兩滴油湯咂巴一下嘴,就彷佛品嚐到獨家機密。如重慶獨立學者王康所言:「這仍然是一場宮廷鬥爭,人民被排除在歷史之外,都是看客。中國政治的醜陋就在於,到了21世紀仍然是宮廷內部的鬥爭,沒有政治現代化的轉型。當台灣已經走上政黨輪替的道路,我們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在道德結構和精神結構上仍然是一致的,有奶便是娘。這樣的情況下,歷史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而人民從頭到尾都在一旁看著。」 中共在免去薄熙來職務的同時,將他在重慶的執政方式定性為「文革思維」,黨內權力鬥爭依然披著意識形態的外衣,權力鬥爭和路線鬥爭交織。 但僅僅是路線問題,不至於引發如此風暴。薄熙來打出毛澤東的旗號,令國內「左派」有「把重慶當延安」的說法,「把薄熙來當成精神領袖」,這卻嚴重地威脅到了現有的權力結構和合法性來源。甚至有傳聞稱薄熙來涉嫌電話監聽,這類政治越界行為在中共黨內被視為「另立中央」、「分裂黨」,甚至「篡黨奪權」,是不可原諒的。 既然堅決打掉薄熙來,就意味著中共將同時在路線上做出選擇:「要毛還是要鄧」?放下「毛」,回到「鄧」。 這看似一股逆流的結束,卻也透出更深的悲哀。 鄧氏改革理論的全貌是「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並行,而這兩者在邏輯上是內在矛盾的。在《人民日報》前主編胡績偉看來,鄧小平是搞「跛腳改革」,「只搞經濟改革不搞政治改革」;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認為,「本質上,鄧小平是一位救黨主義者,改革是為了救黨。」 體制內外改革派已呼籲多年,必須超越鄧氏改革理論:經濟改革已經無路可走,只有進入政治改革,經濟才可能注入真正活力,而執政者也才可能獲得經過民意授權的新的合法性來源。但2008年之後重慶的異軍突起,直至今天「重慶模式」的落幕,執政黨方才把中國從「毛」的邊緣拉回到「鄧」的路線上,而沒有任何超越,令許多人失望。 溫家寶總理一再在個人言說上試圖超越鄧:「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但應者寥寥。 鄧小平去世十五年。共產黨此前所依賴的信仰與強人政治一路解體,薄熙來式的高層權爭,不會是結束,只是開始。重慶模式與廣東模式,不過是鄧氏改革的雙生子,如果沒有訴諸民主政治將真正「救國」、「救民」的改革進行到底,「歷史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而人民從頭到尾都是看客。」 重慶事變大事記: 時間 主角 事件 1月28日 王立軍通報薄熙來其家屬與某案件有關。薄熙來表示不滿。 2月2日 重慶 宣佈王立軍不再兼任公安局長,轉為分管科教文的副市長。 2月6日 當晚王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並請求政治避難。 2月7日 重慶網民 黃奇帆等進入領事館勸說傳言70輛警車開往成都,有公路裝甲車照 2月8日 網民重慶美國 淩晨許王離開使館,並於上午8時隨國安飛赴北京。傳言國安部與重慶政府爭奪王立軍宣佈王正接受「休假式治療」,有病歷圖片。薄熙來在昆明餵鴿子證實王曾到訪領事館,並自願離開。 2月9日 中央網民重慶 證實王曾滯留美使館,但問題已解決搜出王的電子機票,顯示與國安同機薄熙來參觀其父親創建的14集團軍陳列館 2月20日 網民 傳薄熙來政治局會議中請辭 2月28日 重慶 黃奇帆對薄熙來請辭傳聞:「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3月2日 中央 證實王立軍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且不會列席人大 3月3日 中央 賀國強看望重慶團,指出北京和重慶兩地「氣候有很大差異」。 3月5日 重慶 黃奇帆對鳳凰網稱只有三人進入領館,過程「很平和」。不存在警車包圍。 但該視屏很快被撤下。 3月9日 重慶 兩會重慶團開放會議上,薄熙來回應稱自己「用人失察」;「個人不考慮十八大問題」。 3月11日 湖南省委書記週強未回答是否轉任重慶的傳聞 3月14日 中央 溫家寶表示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並提及謹記文革的教訓。 3月15日後 中央重慶 副總理張德江空降重慶任書記,薄熙來「不再兼任」;王立軍被免職。黨政軍表示堅決擁護中央決定。 傳言薄熙來的「文膽」徐鳴已遭調查。  

阅读更多

译者 | 外媒关于”薄熙来被免职“的报道及评论汇总(一)

以下是在过去两天外媒上出现的关于”薄熙来被免职”的多方评论收集;注意某些摘译是编辑认为最有信息含量的内容挑选出来的,未必是原文的中心内容。所有摘译都附上了原文链接,有需要核对查实者可自行前往,其中大部分不会再全译;此外,预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评论,我们将陆续推出后续汇总,下次汇总的时间要视媒体上的相关文章多寡而定。 【相关报道中多次引用的一张图。摄影:Lintao Zhang / 盖蒂图片社】 事实披露: 《每日电讯报》被批评之后,第二天 薄熙来被整肃 ——中国著名的太子党之一、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为涉及被温家宝在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之为”严重的”政治丑闻,于15日被撤销重庆市委书记职务。该职位将由张德江出任。 此外还有大量外媒引述新华社消息,以”爆炸性新闻”描述薄熙来被免职,所用的动词从”斧砍”到”清洗”到”下台”到”倒台”到”开除”轻重各有不同,有兴趣者可以自行比较。 BBC中文网综合多家英媒的报道。《薄熙来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 中文 )《泰晤士报》形容”薄是最具个人色彩和最引起争议的中国政治人物之一”;《每日电讯报》首先介绍接任者张德江;《卫报》形容薄下台是”中国十年一次领导层换代”前”最大的政治戏剧”。文中引述张鸣:”王立军事件之后,他应该自行辞职,但是他不愿意,反而还高调地反击”。《金融时报》形容薄是中国”特立独行”的政治人物,原来极有可能入常。 《华尔街日报》 薄熙来的这些年 ,回顾了自2001年来令薄熙来广受关注的一些事件。19图: 《华尔街日报》《薄熙来成中国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已有译文 ) 一位网友说”现在新闻是微博先报,官方确认。”(吐槽:从王立军事件开始,《经济学人》、《WSJ》都选择了这个角度。对于稍远距离看中国的观察者来说,政治新闻的传播方式变化有时是更深远的影响。) BBC的国际事务编辑 John Simpson 在 这篇文章 中透露了一些一手信息:他曾经为还是大连市长的薄熙来制作纪录片,那时他的办公室就有按钮可以控制全市大喇叭里的音乐和喷泉。后来,薄说他们的专题片让北京认为他很会和外国打交道,他才当上了商务部长,而Simpson认为这只是客套话而已,那时他倒是听说北京对他可能已有戒心。08年Simpson曾经接待过一名自称记者的人,问了他很多关于为薄作纪录片的事,而这个人的名字不在她所说的媒体官网公布的记者名单上;再后来,他去重庆,却发现很难单独采访到薄熙来,而且,总有一辆没有标记的车一直尾随着他们。当他询问的时候,对方只是说:这是为了他们的安全。 CNN的”Jaime看中国”专栏中提到一些细节:作者是1970年代就在中国的资深外媒记者,他曾在北大见过薄,听说那时他想当一名驻外记者,并且后来取得了新闻硕士学位。文章也叙述了他当大连市长、商务部长、重庆市长的过程,并用” 成王败寇 “总结了中国的政治斗争和薄的政治生涯。 《FT中文网》媒体札记:徐达内把 48小时的”大戏” 归结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全民全程直播的最高层政治人事变动。”并若有若无地与温家宝的”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和支持”联系起来。(吐槽:嗯,被严密控制的中国传媒在获悉了十年内最大新闻时还要通过排版、题头摘选、广告播放等业外人几乎无法察觉的细节来表明心迹,看来不是媒体人还真不会看报纸和电视了。) 评论观点: 观点一:自由派赢了 《新闻周刊》每日野兽的分析认为:正如温家宝所说,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党内斗争的结果。而薄的失势说明这个未来是和毛主义非常不同的。以及拿掉薄也反驳了之前的”打黑”是针对汪洋的批评,这是 “自由派”们的摊牌 。如果披露重庆的刑讯逼供内幕的话,对薄的惩罚不仅仅是丢官。文中还透露对薄的调查从一年多前就已经开始,而薄想把王牺牲掉的做法严重地反噬了自己。但没有透露信息源来自哪里。关于重庆打黑打了民营企业家的说法则多转述自童之伟的报告。 观点二:大戏还没有结束 《卫报》Steve Tsang :为什么薄熙来在王立军事件爆发一个月后才被免职?因为中国还是一种协商式的列宁体制。对薄熙来的处理牵扯到18大的人事布局,而这场角逐异常激烈。因此, 薄是下台了,但彻底出局了吗?还未定 。 《华尔街日报》 北京扔下薄氏炸弹 WSJ请了三位长期跟踪中国政治的专家:李成、谢淑丽和季礼谈薄熙来被免职。李成认为这是一场清洗,对薄而言,最好的结局是担个虚职,最坏的结局是进监狱;薄不懂得联盟,他用文革的方式上位注定了失败。薄重演”文革”,是一场闹剧; 谢淑丽说:细节还不清楚,但总体来说,薄熙来用了很公开的方式来竞争上位,暴露了党内高层的矛盾,而这是在天安门之后就一直希望掩盖的。不过他们让薄参加了两会的记者会,这很不寻常,说明中国政治的信息环境在发生变化; 季礼说:薄的做法在党内引起了争议,因为他绕过了正常的程序。薄是中国的普京,而温家宝是没能hold住局势的叶利钦。让薄出局是大佬们的共识; 《经济学人》 薄熙来是会被调查、被双规、还是被审判 ?过去被审的陈希同和陈良宇都没有”太子党”背景,如果对薄熙来的做法打破常规的话,那将是又一次与过去大为不同的令人惊讶之举。 《环球邮报》马凯《 大剧远未结束 》简述了薄一波的一生,结论是:如果在薄一波文革中被清洗时就写评论的话,那么再过数十年来看,一定会觉得离谱;现在,从被压制了的网络评论上来看,薄受到的欢迎很可能超过表面所见。引用了王康的话说:”中央还是有脑子清楚的。” 文中还有一处数据:在周四下午,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薄熙来,可以查到120万条;24小时后,只剩182,705条。 观点三:党的团结假面破裂? 《经济学人》 薄熙来这匹”害群之马” 自从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党对外一直维持着的团结形象,现在出现了裂缝。温家宝虽然警告不能让”文革”重演,但是他所称的改革恐怕也只是小幅度的。重庆的继任者要努力让民营企业家恢复信心了。好消息是张德江有经济学的学位;坏消息是这个学位是金日成大学发的。 《纽约客》欧逸文: 中国的政治运动开始恶狠狠了  文中也有一点个人记录,他曾在商务部长薄的门口等待采访,从服务员那儿得知刚刚和薄谈笑风生的是苏丹人。另外,欧逸文认为在薄倒台的戏剧中,”打黑”和”反腐”可能让他两面不讨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这篇全文基本引述北京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健的分析,认为 薄熙来的倒台有几个因素 :①是他打破了不能将党内分歧公开化的原则;②是王立军事件,有报道说胡锦涛称王为叛国者;③是薄熙来不可预测,因此敌人也多;最后说18大斗争更加激烈了  《华尔街日报》墨儒思:薄熙来的问题不是他不受欢迎,而是他太受欢迎了。问题从”他会在常委中谋得什么职位”变成了”他是否想重造党和国家?”于是他倒台了。同时作者认为这是 强硬派(胡)的胜利 。党内的改革者们不必庆祝,因为这不是支持改革派,只是否定薄。 “亚洲社会”采访莱斯大学的Steven Lewis,他认为薄在重庆受欢迎因为重庆的农民多;此次薄的下台会让 更多党干部不敢越雷池 ,不敢不按稿讲话,不敢展示个性;还说选择两会一结束就做此动作有时间因素。 观点四:中国有更优越的制度? 《经济学人》采用了一贯的讽刺语调,将中国” 腐朽”的政治体制 与美国式的选举民主做对比,说薄熙来的倒台揭示出中国政治依然是内斗,腐败和渎职只是攻击对手的武器,而赢家还是可以不负责任。有一点温说得对:没有政治改革,中国可能重回文革。 《外交政策》从薄熙来揭幕民主党派博物馆谈起,薄熙来认为的民主就是提供建议,而不能改变规则,他说”民主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的历史”长文,亮点是最后:现在,薄熙来找不到独立的媒体诉说;也没有反对党为他上街抗议, 他被锁在自己的历史中 。 《金融时报》继续跟踪 逃亡海外的”打黑”受害人李俊的看法,他说:”很高兴看到薄王的今天,他们践踏民主法治、处死无辜者。在打黑中迫害民营企业家,收缴其资产。” 另一处爆料来自习近平今天发表在《求是》上强调”纯洁性”的社论,他肯定了薄在重庆取得的成绩,同时严厉批评”分裂党、偏离党的纪律、腐败分子”。文章也提到此文很可能是在昨天宣布决定之前写的,但是选择此时刊登似有奥妙,此外,WSJ也提到了这篇文章。 观点五:预测 《纽约时报》的标题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还好现在已经纠正了,原文说 薄熙来已经被清除出党 。文中爆料说,一名和高层关系紧密的分析者说:薄正在被调查,是否在王立军事件上有违纪,及根据王提供的证据。”可能持续数月才能决定他是否被审。” 彭博社在最后提到了这对汪洋的意义可能更重大,因为最近几年,汪洋成为了”改革者”,他的”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对比鲜明,而 “重庆模式”的经济意义 也不是那么简单,引述 程致宇 的评论”毕竟,在金融危机时产生对市场的怀疑、国家主导经济的回潮、分配不公、这些依然存在。” 路透社预测 薄出局后政治局常委名单 ,并简要介绍了他们的背景,引述了一些长期的政治观察者和与北京有联系的人的说法,(但没有披露这是这些评论者讨论后得出的,还是根据他们的说法编辑综合)除了习李两位之外,剩下的七位估计是: 汪洋:团派;王岐山:太子(女婿);刘云山:管宣传;李源潮:两派都可接受;张德江:江派;张高丽:江派;俞正声:与邓朴方关系好; 剩下还有一个选项:刘延东, 两派都可接受,但年龄大了,67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 1
  • ……
  • 7
  • 8
  • 9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