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

纽约时报 | 终结养老制度的不公是改革关键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临近,作为主要改革领域之一的养老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受到普遍关注。上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共同召开了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闭门研讨会,据媒体报道,会议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但具体的方案以及相关政策何时出台尚无定论。 但从已经披露出来的信息看,改革虽被冠以“顶层设计”,但决策思路仍局限于延长退休年龄等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难以从根本上触动制度层面的改革。 上个月,中国媒体就曾披露,人社部已有成型的方案,正在修改完善,延迟退休等改革的总体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化。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最近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指出,延迟退休是早晚的事。 但可能是担心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太过敏感和反对者众多,即将开始的养老体制改革采纳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方案。但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在本质上与延迟领取养老金的退休年龄区别不大。 不论是延迟退休年龄还是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都是从技术层面解决中国严重的养老金缺口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金缺口成为中国养老制度改革中最头疼的难题之一。这一难题在过去十几年中不断累积风险,目前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养老金缺口的学术名称叫做养老金制度的转型成本。中国从1991年开始建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正式建立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制度。从此,中国的养老制度由原来的企业养老变革为社会养老。但改革之初,由于老人没有积累以及中年人积累不足,导致养老金的隐形债务。为解决这一问题,就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来补养老金缺口,结果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 所谓 养老金 缺口问题,也就是养老金空帐问题,指的是对应到每个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实,有很多账户虽然应该有这么多钱,实际上是空的。而为了不出现当期支付危机,中国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方式支付退休人员的当期养老金。 中国社科院编撰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养老金缺口的严重性。该报告称,从1997年各级财政开始对养老保险转移支付算起,补贴规模迅速扩大。该报告的数据显示,从1997年起,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而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97万亿元。也就是说这其中近三分之二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多个省市已经收不抵支。 而中国社科院在2012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养老金的空账额首次超过2万亿。 去年6月,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合作撰写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应称,并不存在养老金现金流缺口的问题。曹远征随后解释称,这次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是利用资产负债表的算法,不同于养老金现金流的算法,是以国家统计局往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测算的是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资金缺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012年年初也曾明确表示,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经济参考报》在去年7月份的报道中认为,实际上,胡晓义否认的“缺口”并非指“空账”,而是现金流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当期发放没有问题。 虽然在政策补贴下,中国养老金当期发放没有任何问题,但从长远看,养老金空账问题无人否认,否则,也就没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讨论是否延长退休年龄或者延长养老保险缴费的年限了。 而属于制度层面的“养老双轨制”问题,从目前的信息看,并不会很快终结或大动干戈。这也是民众对目前不公的养老制度普遍不满的一个主要方面。 郑秉文在去年接受《经济参考报》时称,民众不满,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进行攀比,以及出于对退休养老“双轨制”和“碎片化”养老制度的强烈不满。所谓 “ 碎片化 ” 就是缺乏统一性。就 养老保险制度 而言,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实行有明显差异的养老制度。 最初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只涉及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未将机关事业单位包含在内,由此形成了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制度属国家保险模式,个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而企业人员则需要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更不合理的是,前者在退休后享受的待遇远优于后者,据全国人大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孙洁在 媒体上披露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至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至60%。 养老双轨制已经被诟病为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之一,也是中国养老体制的各种矛盾的关键症结点。虽然中国曾在2008年试图通过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试点部分解决养老制度双轨问题,但由于上海、山西等试点省市的抵触情绪,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一直拖到今天,而政府公务员的养老制度改革则始终未被触及过。 此次的养老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让人们再次对制度公平充满期待,并希望改革不要总拿民众“开刀”,而不触动政府部门的利益。 但如果顶层设计最终确定延迟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那意味着改革仍旧是首先拿民众开刀,因为政府部门公务人员由于不用自己负担保险费用,所以延迟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根本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10月10日的一篇报道说,正在研讨中的养老体系改革顶层方案,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和企业的基本养老制度并轨,实现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但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消息涉及政府公务员养老体制的改革,这很可能意味着公务员仍被排除在改革之外,果真如此,显然有失社会公平的养老金双轨制仍然会存在下去。 今年8月份时,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对外界表示,制度的最终统一,也就是“并轨”,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但是,决策部门在最终面对“并轨”问题时,仍然难以大刀阔斧、一步到位。 路透社本周一的报道说,胡晓义在当天明确表态说:“双轨制改革,一方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另一方面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但他也称,解决养老双轨制等重大问题改革,目前无法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学术研究团队,分别牵头进行养老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在上述研究机构提交的设计方案中,主张对养老保险体系动大手术的是清华大学,该方案虽然由于建议延迟退休年龄而备受争议,但该方案也态度鲜明地主张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彻底并轨。 但这份追求最终公平的方案并未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认可,据《第一财经日报》上周二的报道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讨论会只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四家机构提交的方案进行讨论和评议,清华大学的方案被排除在外。 国家行政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要缩小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待遇差别。主管部门应将三方统筹起来考虑,建立人人都能公平享受的国家养老制度。 纽约时报中文网

阅读更多

萝卜网|为什么大家对推迟退休年龄这么大意见?

提问: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推迟退休年龄不好。很多人退休了也会找点事情做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 我自己也希望能晚点退休。 原因:1. 也是最主要的。工资退休前后差距明显。以我爸为例,差了3倍。 2.现在人老龄化晚了,多干个几年也没什么的吧。 3.退休了也没太多好玩的事情,不如接着干自己喜欢的工作。(assume你喜欢这个工作) 回复: 题主没搞懂这个问题的实质。不是延长工作年限,是推迟发放退休金的年限,这点很重要。...

阅读更多

证券日报 | 北京地区养老院调查:部分入住需要等166年

业内人士分析,开发并推行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涉足地产或有地产背景的险企更具优势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内容备受保险业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就眼下来看,无论是险企,还是有需求的老人,对“以房养老”模式并不“感冒”,反而传统的机构养老更得消费者青睐。 据记者统计,目前国内有多种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房养老模式此前也在广州、北京等地试点过,但因效果不佳而被搁置,而近期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以房养老的政策,无疑为社会各主体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另外,伴随着以房养老也有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新养老模式的进入是否会一步步蚕食掉旧养老模式的市场份额,原有的养老模式如何看待这种新的竞争对手,险企在这种新模式中将扮演什么角色,作为“用脚投票”的养老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新模式? 160年的等待 从消费者对以房养老模式的态度来看,抛开学者的种种论证、各种机构的问卷调查,北京各大养老公寓的火爆销售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的选择。 位于朝阳区华严北里的第一社会福利院是北京市属的5家养老院之一,也是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标杆养老院。9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第一社会福利院询问床位出租情况,该福利院租床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养老院有1100张床位,但已经有1万多人排队等待,每年大概有50-60个床位会退掉。按1万人的等待数、每年最多60个人的退床数保守估计,现在要预订一个床位,至少要到166年之后才能等到。 负责租床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该福利院可自理老人每人每月收费3000元左右,不能自理的老人每人每月收费4000元多。记者随后询问是否可以多交费入住,该负责人表示,“不好意思,多交也住不了”。 在北京汇晨养老公寓,负责销售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养老公寓可以自理的老人每人每月5000元,虽然比第一社会福利院高出2000元多,但也已有200-300多人在排队等候,“什么时候退房说不定”。 同样,北京四季青镇养老公寓负责租床相关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大概有5000人在排队等待,每年至多也就100人能退房,要订房的话还要等50年。 这是北京几家较为有名的市属养老机构床位情况,一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北京仁爱敬老院负责销售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朝阳区敬老院分院因为住的人较多,已经在昌平开设了分院,而且昌平也已有不少人预订了,目前朝阳区每人每月自理的话3000多元,昌平区大概2700多元。 另外,一些高档养老社区销售得比较火爆。在北京九华山庄养老酒店,销售人员表示,入住条件为保证金加租金,租金每年1万-2万元,保证金根据户型不同分为60万元、90万元、120万元、160万元不等。一般情况下每人每月租金1000-2000元加2000多元的其他费用。目前公司两栋养老公寓中一栋已经预订满员,另外一栋已经有被多人预订,“好户型不多了”。 记者与一位养老公寓负责人交流时,该负责人表示,以房养老并未成形,如果未来和养老公寓有竞争的话,养老公寓也是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险企不“感冒” 针对近期被热议的以房养老,多数险企并不买账。 早在2011年10月9日,中信银行总行就已经推出“养老按揭”。这是一张针对中老年人的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该计划规定凡年满55周岁的中老年人或年满18岁的法定赡养人以房产作为抵押,就可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养老。老人把房屋抵押后,中信银行将根据所抵押房产的价值和合理的养老资金确定贷款金额,累计贷款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值的60%,且每月支付的养老金不超过2万元。 近期就有媒体曝光与中信银行合作的就是建信人寿,并称建信人寿已经有相关产品推出。 而《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建信人寿一内部人员,该内部人员表示,目前建信人寿以房养老产品确实在研究中,但新产品的研究需要一定的周期,此前媒体报道的“建信人寿已有相关产品推出”属于误报。该人士表示,开发以房养老,有地产背景的险企相对好做。 记者在询问某险企负责人是否已有以房养老产品推出时,该险企负责人也斩钉截铁地表示,“目前没有”,但其表示以后或许有产品推出。 另外,与以房养老产品开发的消极怠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个保险公司大肆拿地投资养老地产。近年来,除泰康人寿之外,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合众人寿等多家险企纷纷拿地,进军养老地产,有的保险甚至冒着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在多地拿地。和以房养老相比,险企似乎更加热衷于养老地产。 同时在养老社区挂钩产品的开发积极程度方面,目前已有合众人寿、泰康人寿的产品推出,同时合众人寿、泰康人寿的挂钩产品已在热销中。 事实上,“以房养老”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区早已有实践,试点主体既包括政府部门,也有金融机构,但因为效果不佳,已经停滞或取消。 关于停滞原因,幸福人寿前董事长孟晓苏(微博)表示,以房养老此前被搁置主要有两大原因,起初是2007年之前《物权法》尚未出台,解决不了物业自动续期的问题,这让保险业不敢涉足,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及《保险法》的修订,法律不完善的问题解决了;二是“房价会跌”的传闻,让保险行业不敢轻易冒这个风险,始终只是停留于“摩拳擦掌”。 消费者心里没底 近期,记者在北京安贞桥附近某公园内,随机询问了几位有养老计划的消费者,多数表示目前对以房养老方式不是很了解,如果将房屋抵押出去,感觉“心里不踏实”,将房屋抵押之后,以后的服务是不是到位“很难说”。 另外,一位打算入住养老公寓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据她了解,住进养老社区或者养老公寓的话会有政府补贴,相对来说成本较小,不到万不得已的话是不会将房子抵押出去的。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北京市确实有扶持政策。2008年,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资助街道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对新建、扩建的乡镇(地区办事处)养老服务机构的资助办法。2009年,《北京市给予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征集文件》中提到,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按照养老机构类型、建设方式给予不同标准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新建、扩建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16000元,非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13000元;利用其他设施改建的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10000元,非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8000元。2011年年底,《北京市给予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征集公告》里再次重申了这一政策。 如果就政府补贴这一项来看,虽然《意见》提出了扶持以房养老,但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扶持条款。 近期以房养老的首倡者孟晓苏在微博强调反向抵押比卖房养老的几大好处,比如既能拿钱又能住房,放心花钱不怕断供,房产若增值老人拿钱更多,他还同时对市场上各种质疑进行一一“回击”,但依然有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质疑以房养老的可行性。 此外,有媒体指出,作为幸福人寿前董事长的孟晓苏,10年来一直在推行以房养老,但是幸福人寿到现在为止也未能推出相关的产品。孟晓苏回应称,保险公司的每一个新产品都需要保监会审批后才能上市,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个产品目前还没有拿到“上市资格”。 来源:http://money.163.com/13/0926/08/99MG1RGF00253B0H.html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北京养老院生存现状调查:住不起的养老院 据说这是昨晚的北京 北京最火养老院:排队要等100年 视频:暴雨版《北京北京》 视频:五一北京奇遇:青年旅舍不给中国人住 无觅

阅读更多

【图说天朝】老无所依 圆梦中国

9月3日,贵州贵阳市,101岁高龄的四川老人谭小珍拾荒度日。老太太说“来贵州五十几年了,没有户口、没有收入。因为年迈找不到活路,领不到低保,只能到处捡拾泡沫。” 老人在菜市场捡泡沫废品。 废旧塑料卖给回收垃圾的商家,每天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 老人背着泡沫箱在大街上穿行。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选美后台换装待发的模特 南方周末北京暴雨报道被全撤 春梦未醒 为啥收入增长了你却在变穷? 免费享用QQ会员的聊天记录漫游特权!利用Dropbox、快盘等同步所有QQ聊天记录 无觅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