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

卧草集: [禁书资讯]《中国陷入困境的转型:发展型独裁体制的局限》导言

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差异,被未经加工的中国的调查数据和一些被广泛遵循的民主和治理的国际指标捕捉到。例如,在中国2002年的一次有2723人参加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者认为他们的政治权利、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从政府获得平等待遇的可能性 以及司法 …. 问题在于,中共是建立在列宁主义基础上的政党,在财产具有合法性且受法律保护之后,中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着全国所有的资源。中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腐败。掌权者必然要将所控制的社会资源转为私人财富。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

阅读更多

纪硕铭:中国维权律师被打压内情

    
    高智晟、郭飞雄、许志永等十四位中国维权律师被亚洲周刊评选为零五年度风云人物;四年后,他们遭到打压,生存环境严重恶化。不过中国近年又涌现更多有正义感、有良心的

阅读更多

文学的理由——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全文

这里,我想要说的是,文学也只能是个人的声音,而且,从来如此。文学一旦弄成国家的颂歌、民族的旗帜、政党的喉舌,或阶级与集团的代言,尽管可以动用传播手段,声势浩大,铺天盖地而来,可这样的文学也就丧失本性,不成其为文学,而变成权力和利益的代用品。

  这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文学恰恰面临这种不幸,而且较之以往的任何时代,留下的政治与权力的烙印更深,作家经受的迫害也更甚。文学要维护自身存在的理由而不成为政治的工具,不能不回到个人的声音,也因为文学首先是出自个人的感受,有感而发。这并不是说文学就一定脱离政治,或是文学就一定干预政治,有关文学的所谓倾向性或作家的政治倾向,诸如此类的论战也是上一个世纪折腾文学的一大病痛。与此相关的传统与革新,弄成了保守与革命,把文学的问题统统变成进步与反动之争,都是意识形态在作怪。而意识形态一旦同权力结合在一起,变成现实的势力,那么文学与个人便一起遭殃。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的劫难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乃至于弄得一度奄奄一息,正在于政治主宰文学,而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都同样将文学与个人置于死地。以革命的名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伐导致公然禁书、烧书。作家被杀害、监禁、流放和罚以苦役的,这百年来无以计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制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弄得中文的文学写作无比艰难,而创作自由更难谈及。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