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秦川|秦晖:谁炸毁了卡霍夫卡大坝?
要保证核电站安全,除了赶俄军是别无他法的。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2月 20, 2023
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强大当然会使它的国民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得到好处,必须或者只能在这个国家,在领土上处于大扩张时期。所谓大国的兴衰,就绝不仅仅是版图的大小、武力的强弱,最本质的是老百姓的权利能够得到多大的增进。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1月 2, 2021
1995年,李泽厚、刘再复在《告别革命》的序言中说:“影响20世纪中国命运和决定其整体面貌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我们所说的革命,是指以群众暴 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权威的激烈行动(不包括反对侵略的所谓‘民族革命’)。”在书中,作者主张“要改良不要革命”,“赞成英国式的改良,不赞 成法国式的暴风骤雨式的大革命”,“解决阶级矛盾可以是阶级调和,协商互让,进行合作,即改良而非革命”,并宣布要告别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以及一切革命。《告别革命》一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引发极大反响,呼应者甚众,“告别革命”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集体性反思革命史观的标志性思想事件。在当时,反对“告别革命”的声音并非没有,但相比之下近乎微弱。1999年,《战略与管理》杂志刊登了李朝晖的一篇文章《革命之不可轻言告别》,文中写道:“反对那种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呼吁革命不可轻言诚然是正确的,但如果不能看到,革命之所以始终挥之不去,根本在于绝对的权力的不良运行,而不是野心家的推波助澜。那么,呼喊告别革命,就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诉求。”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2月 22, 2021
21世纪已经是第15个年头的冬至前,在中国首都,一场最荒诞滑稽的审判即将开始。不仅人类文明社会的很多大使馆在申请旁听这场野蛮审判,还有各地曾经被浦志强营救过的冤民,冒着各种危险和严寒朝北京赶来。
无数的义人和访民聚集在法院外的街头,而国家的各种警察和便衣也严阵以待,不断有人被强行带走塞进警车。除开他的妻子之外,没有其他亲友获得旁听资格。一些大使馆的官员,在街边守望,却被驱赶和骚扰。
整个世界都在围观,一个泱泱大国对一个坚守道义的律师的迫害。而他的全部“罪行”只是——在微博上发出了七条针对当局和名人的嘲讽和批评。这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道奇观,除开朝鲜之外,已经很难找到类似的判例。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2月 14, 2021
先别说其剧情的荒诞不经、人物关系的莫名其妙、服装道具布景的错误百出、整体表演的装腔作势,仅就历史大背景的常识性大错误,就让人啼笑皆非。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