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

政府丑闻: “前十”博客:十大网络监控国家

政府下令,所有拥有博客或个人主页的公民均须到文化部登记。伊朗政府还过滤掉包含对政府不利内容的网页、色情网站、政治博客,最近更是屏蔽了女权网站、网络日志及网上杂志。 4. 沙特在沙特,有大约40万个网站被屏蔽,所有涉及政治、社会及宗教话题的网页都在 屏蔽 …

阅读更多

有此一说:世界上只有19个国家

来自: 东方文化西方语 – FeedzShare    blog.sina.com.cn – FeedzShare    AV party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30日,  已有 8 人推荐 李肇星先生从外长职位上退下后,经常在各地高校演讲,在演讲中他常常讲到这样一件轶事:他在外交部工作了共43年,到第42年的时候,有一天上班,他突然问自己——现在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其实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就问部下。当时的一位司长说:“报告部长,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李肇星说:“看起来你是不知道,我没问你地区,我问的是国家。”随后,李部长又问一位另一位司长,那位司长说:“联合国一共有162个成员国。”李肇星说,你怎么回答这个?我没有问你联合国有多少成员?我只问你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第二天,李肇星带着两位司长一起,查资料、学习,最终一致意见是,全世界共有196个国家,但联合国只承认有162个成员国。实际上,国际上至今对什么叫“国家”这个简单的问题也没一个一致的解答。李肇星说,越是简单的问题越不容易回答。 日前美国《新闻周刊》别出心裁,以“世界新秩序”(The New World Order)为题,发表了一张新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不以各国主权下的领土为界,而是按照人种、民族、宗教来划分。这样一来,世界上只剩下了19个“国家”。     首先是“新汉莎”(New Hansa),包括丹麦、芬兰、德国、荷兰和瑞典。新汉莎中的这些国家有共同的日耳曼文化渊源,拥有令人称羡的福利制度,居民储蓄率较高(25%以上),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就业、教育和技术创新水准都在世界前列。   第二个“国家”叫“边界地区”(the Border Areas),包括比利时、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冰岛、爱尔兰、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英国。这些国家在正在形成的世界新秩序下正在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地位不稳,文化上也相当混沌(如罗马尼亚、比利时),历史上常常被强大的邻国欺侮,未来也需要在他人的势力范围内寻求自主。   第三个“国家”叫“橄榄共和国”(Olive Republics),包括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意大利、马其顿、黑山、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这些国家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但在各项经济指标上整体落后于北欧各国,贫困人口多一倍,就业率低10-20%,而且出生率奇低,尤其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政府还有巨额赤字。   第四个“国家”叫“城市国家”(City-States),包括伦敦(二流国家中的一流城市)、巴黎(法国GDP的25%)、新加坡(现代城市化的成功典范)、特拉维夫(以色列高科技出口基地)。   第五个“国家”叫“北美同盟”(North American Alliance),包括加拿大、美国,经济、人口构成、文化把这两个国家连在一起,是世界最大的高科技经济体,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人均淡水量比亚洲、欧洲多三倍。别以为这块地方会走向衰落,至少现在还没有。   第六个“国家”叫“自由主义者”(Liberalistas),包括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秘鲁。尽管人均收入较低,贫困人口较高,这些国家是拉美国家民主和资本主义的旗手,绝不可能和美国闹翻。但是在经济上这些国家的未来依然有不确定性:走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经济自由主义?   第七个“国家”是“玻利瓦尔共和国”(Bolivarian Republics),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古巴、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委内瑞拉。这些国家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为典型代表,走庇隆主义,有独裁的倾向。虽然贫穷,但是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拉拢的对象。   第八个“国家”是“单蹦国”(Stand-Alones),他们是巴西(处于“自由主义者”和“玻利瓦尔共和国”之间,属于二流强权)、法国(反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先锋,实力逊于汉莎国)、大印度(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是最大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日本(以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日本仍然是世界强权,尽管其技术优势正在被韩国、中国、印度和美国蚕食)、韩国(韩国已经成为技术强国,成功地从全球经济衰退中脱身)、瑞士(繁荣、优良的商业环境)。 第九个“国家”是俄罗斯帝国,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俄罗斯帝国建筑在斯拉夫特性之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某些特殊的科学技术特长外加强大的军事力量。   第十个“国家”是“狂野东部”(The Wild East),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个地区将持续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中心,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俄国、北美。   第十一个“国家”是“伊朗斯坦”(Iranistan),包括巴林、加沙地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伊朗石油资源丰富,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上升中的强权,但是意识形态不仅与美国对抗,而且与大阿拉伯地区矛盾。这一地区经济管治水准不彰,依赖消费品、高科技设备甚至石油产品的进口。   第十二个“国家”是“大阿拉伯”(Greater Arabia),包括埃及、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这一地区的石油资源奠定了其政治和金融的地位,尽管人均收入差别甚巨,但是共同的宗教和人种让这些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不融洽。   第十三个“国家”是“新奥斯曼”(The New Ottomans),包括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不再唯欧洲马首是瞻,将其外交和经济的中心转向过去奥斯曼帝国的兄弟,并发展和中国、俄罗斯的贸易。   第十四个“国家”是“南非帝国”(South African Empire),包括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南非是非洲首富,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地,与莱索托、博茨瓦纳以及纳米比亚有密切的文化联系。   第十五个“国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这些国家有穆斯林,也有基督教,有的说法语,有的说英语,缺乏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其自然资源成为有钱的国家(如中国)觊觎的对象。   第十六个国家是“马格里布带”(Maghrebian Belt),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这些国家中有像利比亚和突尼斯这样的小康国家,但是依然存在相当严重的贫困问题。   第十七个国家叫“中央王国”(Middle Kingdom),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中国也许不会如IMF所预测的那样在10年左右超越美国的GDP,但是毫无疑问是个新兴的超级大国。其历史优越感和种族的认同依然强烈,汉民族占90%的总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文化种族集合。未来30年面临的问题是,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贫富差别加剧,环境持续恶化,人口迅速老化。   第十八个“国家”是“橡胶带”(The Rubber Belt),包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这些国家的矿产、水利、橡胶以及农产资源丰富,虽然政治不大稳定,但是正在工业化进程,有望成为下一个经济高增长的地区。   第十九个“国家”是“幸运之国”(Lucky Countries),即澳大利亚、新西兰。国民收入与北美相当,与英国、北美有共同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但其地理位置和资源让中国以及印度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原文作者简介:Kotkin is a Distinguished Presidential Fellow at Chapman University of Orange County, Calif., and an adjunct fellow with the Legatum Institute in London. Legatum provided research for this article.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囊帕拉枪杀”四周年祭

2006年9月30日,17岁尼姑格桑南措、20岁农民昆桑南嘉,在从图伯特逃往印度的路上,在囊帕拉山口,被中国边防军警枪杀。 在“囊帕拉枪杀”四周年的今天,我们纪念被枪杀的藏人儿女,祈愿他们的来世重返故乡图伯特。 以下图文,来自汉人作家唐丹鸿 @DanHongTang为这个纪念日,在Teitter上发的推。 同时,转帖台湾悬钩子博客上关于“囊帕拉枪杀”译自《经济学人》的文章,以及台湾悬钩子的感言。 雪山上的谋杀:06年9月30日,中国西藏边防武警日喀则大队定日中队没有预警,向试图徒步穿越囊帕拉山口的藏人开枪射击,17岁的尼姑格桑南措被击中死亡。另一名23岁藏人昆桑南嘉被两次击中腿部后倒下,事后中国当局承认昆桑南嘉死亡。 现场登山目击者:那些藏人多是孩子,中国士兵朝他们开枪,受害者手无寸铁尽力逃跑。中国士兵看见我们目睹了枪击,但他们毫不掩饰,好像我们不存在。 第二天…… 他们毫不动容地将尸体扔下冰川缝隙,不在乎我们在看。9月30日,是死者的忌日。 囊帕拉枪击事件4年祭:朋友和同伴见证了那一刻。好友说,格桑南措死的那天,他们在雪山上已经3天没吃饭,而且格桑还在发烧,也许因此她跑得慢中了枪。另一男孩被抓,在定日让他去认了尸。他被遣返回乡,第二次他成功跑到了达兰萨拉。 躲在登山者的厕所里,登山者救了洛桑:把他带进帐篷,给了他极地保暖毯和袜子,一些牛奶和爆米花。告诉他尽快离开,因为中国军人在搜捕,很可能会搜查帐篷,“我只希望他穿越山口,不要成为那些嗜血的中国人的活靶子…” 同行的洛桑跑进登山者的厕所帐篷,躲过了一劫。他本只想朝拜了达赖喇嘛就回,因囊帕拉事件作证之故,不能再回老家甘孜。洛桑将自己目击的情形稚拙地画了出来。他指着照片里的一名武警说:“就是他,我不会忘记这张脸。” 那武警面带稚气,自信地抬着头腰直挺,目光坚定又无所谓。但我总觉得他的自信、坚定都将与心虚共生。9月30日格桑南措的忌日,这位武警的母亲知道吗?她的儿子杀人了,他一枪击穿手无寸铁的尼姑格桑南措的心脏,她母亲的心也从此破碎了。 达兰萨拉卓玛林尼佛学院,17岁的尼姑格桑南措向往来此学习。所有她挥别的亲情、所有她克服的惊惧、所有她付出的跋涉都是为了来这里。从家乡昌都到囊帕拉一千多公里,从囊帕拉到卓玛林,一粒子弹。 ************************************************* 《經濟學人》書評:山隘口的僵局,格桑南措遭槍殺 译者:台湾悬钩子 http://lovetibet.ti-da.net/e3081381.html The Economist Impasse at pass The shooting of Kelsang Namtso Jun 10th 2010 《經濟學人》/2010年6月10日 書評: Murder in the High Himalaya: Loyalty, Tragedy, and Escape from Tibet. By Jonathan Green.

阅读更多

中国/新疆: 一名挪威籍维吾尔人承认策划针对中国驻奥斯陆大使馆的恐怖行动

一名挪威籍维吾尔人承认策划针对中国驻奥斯陆大使馆的恐怖行动 中国新疆维吾尔人遭到审判。 路透社。 作者 林兰 3名男子因涉嫌策划恐怖袭击此前被挪威警方逮捕。本周二,其中的2人向警方及律师供认了攻击预定目标,其中一名挪威国籍的维吾尔人的表示,其爆炸针对的目标是中国驻奥斯陆大使馆。 挪威警方逮捕的两名男子,一名是从1999年开始在挪威定居的伊朗籍库尔德人 赛义迪 布亚克, 一名是他的同案犯、39岁的挪威国籍的维吾尔族人麦克 达武特。挪威和丹麦警方周二上午宣布,布亚克承认正在准备一个针对丹麦报纸的攻击计划,因为这份报纸在2005年曾经刊登了一个有关穆斯林先知莫哈迈德的漫画。 但接下来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达武特的律师在几个小时后向外界透露, 计划攻击的目标是中国驻奥斯陆大使馆而非丹麦报纸。这名律师向挪威通讯社NTB表示,在整个问询中,达武特承认计划针对的是中国使馆,为了达到攻击的目的,他利用其它两人做帮手,他强调说这两人并不清楚攻击的预定目标。 达武特被挪威安全情报部门认定为此次攻击计划的策划人。他的另一名律师向法新社表示, 达武特与中国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他应该是从中国逃出来的,曾经受到过中国的打压,他向律师表示,他的几个家人和朋友被中国的汉族人所杀。他表示他计划攻击中国驻挪威的使馆以引起中国的注意。 目前挪威警方拒绝对达武特的供词发表看法,而与达武特 一起被逮捕的第三名恐怖攻击的嫌疑人,31岁的乌兹别克人大卫 亚各布森 目前外界没有得知其供词详情。 报道说 布亚克是在7月8日在德国度假时被当地警方抓捕的,其他两名同伙在同一天在奥斯陆被捕。据达武特的律师说,是维吾尔人达武特 说服了其他两人购买爆炸需要的器材,但他同时表示,到他们被捕时,三人准备的材料距能够实施爆炸还相差很多。 � tags: 中国 – 欧洲

阅读更多

中国加强参与克什米尔事务引印度担忧

中国正在巴基斯坦所管辖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加快兴建交通、水利和能源工程,引发印度方面的不安。北京称这些项目是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中国的举动具有政治和经济战略意义。 今年早些时候,巴基斯坦所管辖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发生严重水灾,对当地的交通和水利设施造成破坏。中国随后向该地区派出了数以千计的工程人员,向受灾地区提供救援物资,并从事修复和扩建交通和水利工程的工作。此外,中国政府正计划修建一条经由这一地区连接新疆和阿拉伯海的铁路。 目前,喀喇昆仑公路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和中东地区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这条公路在前不久发生的水灾和山体滑坡中多处受损。 印度媒体报导说,水灾后,中国突然加大了在这个地区关键建设项目的参与度。 *巴中政府否认中国军人进入争议地区* 上个月,据纽约时报报导,中国向巴控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地区派驻了多达一万名中国军人,甚至接管了该地区一些关键领域的管理权,因此引发印度方面的强烈反响。 虽然巴基斯坦和中国政府都发表声明否定上述报导,但是新德里方面仍然对北京加大力度参与克什米尔北部地区事务感到担忧。印度政府还对中国政府在声明中称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是巴基斯坦的一块北方领土表示抗议,后来北京从声明中悄悄撤下了这句话。 *印度警惕中国参与巴管克什米尔事务* 印度外交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穆尼教授(Sukh Deo Muni)对美国之音说,印度有理由对中国最近在克什米尔北部的举动感到忧虑。 穆尼说:“印度人普遍感到中国在南亚事务中的参与比以前更加坚定自信,尤其是在印度的邻国。在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他们在着手进行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的建设,而且他们因此去了很多人。新德里方面怀疑许多中国军人也随着这些项目前往当地。” 印度前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在香港英文报刊《南华早报》星期二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克什米尔的主权问题仍然是印巴两国的一项主要争执,中国在这一形势下仍然在克什米尔北部大兴土木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 1962年,中印两国曾打过一场短暂的边境战争,其中一个起因就是中国在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附近的阿克赛钦修建连接新疆和西藏的公路。印度称阿克赛钦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主权属于印度。 当年中印战争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信是中国希望惩罚印度在1959年拉萨暴动后对西藏独立人士的支持。 *穆尼:中国担心维族穆斯林反叛活动* 目前在国立新加坡大学执教的穆尼教授说,中国当前对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地区事务的参与,除了考虑能源等经济战略问题之外,也跟中国所担心的安全问题有关。 穆尼说:“这个地区距离巴基斯坦塔利班反叛活动很近,(中国)他们想密切注意维族穆斯林人与塔利班的互动。巴基斯坦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并不牢固。因此,中国加快了在该地区的行动。” 印度驻香港领事馆一名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对美国之音说,印度反对中国在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大兴土木是因为这个地区属于印度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地区,局势本来就很不稳定。但他表示,中印边境地区目前并没有出现敌对行动。 *中国:尊重克什米尔问题由印巴双方解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邻国和朋友,中方一贯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应由印巴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她还表示,中国重视发展中印关系,中印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 中国与印度的商务关系越来越密切,双边年贸易额今年有望超过六百亿美元,中国已经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分析人士认为,两国经济关系密切不一定会带来政治和安全方面的互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