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

杨早:我与柴静的私人恩怨(节选)

舆论场怎样对待柴静,我不关心。说“私人恩怨”,指的就是我独立面对这部“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纪录片,被激发的心理感受。 首先承认有标题党之嫌。我与柴静素不相识,这里只是借用了她《穹顶之下》里的说辞,柴静说《穹顶之下》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那么我也可以说,《穹顶之下》是我与柴静的私人恩怨。...

阅读更多

宋志标:静静的雾霾

二月最后几天的香港反自由行舆论,被柴静的雾霾系列纪录片轻松盖过。一种强议题对另一种议题的优势击倒,既让人庆幸,又让人无奈。现在算来,柴静带来的雾霾已经停留在议程榜单48小时以上。乙未年以一场大辩论揭幕,看不到预言,启示仍是旧的。 对柴静团队这个纪录片的争论,在规模上相当巨大,它激活了垂死的新浪微博,激化了朋友圈,成为一个巨型的议题。传播人士、搞视频的、弄网站的甚至公关业者都来“共襄盛举”。可是从喧哗中看去,失焦以更大的频次发生,而“担忧”显得特别可耻。...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二月之声(2025)——“哪吒,我八百里加急去给你送百亿补贴”

【404文库】“到底是谁更需要这些社保?”(外二篇)

【CDT关注】“我又激动又担忧,彭载舟怎么样了?我能做什么呢?”(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中国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

我们建立了这个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持续记录全国各地的无差别袭击案,并纪念和哀悼这些案件的受害者。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