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举与治理 | “重庆模式”的幻灭
“重庆模式”的幻灭 作者:孙兴杰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3-21 本站发布时间:2012-3-21 12:02:42 阅读量:68次 中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薄熙来被免职的消息便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而在微博这样的自媒体时代,这一敏感话题更是热得烫手,从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严厉表态,以及对重庆人事任免的通报来看,以唱红打黑为标志的重庆模式失去了合法性。关于民主的讨论将成为未来政治正确的话语,但是民主的话语与民主的制度之间相距遥远,莫让话语泡沫掩盖了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民粹主义的破产 薄熙来,毫无疑问是一个魅力型的领导人,脱稿演讲、合宜的微笑都使他成为一个媒体追捧的政治明星。由于他的到任,地处中部内陆的重庆一跃成为中国的芝加哥,成为欧亚大陆交通与物流网络的关键一环。美国副总统拜登、加拿大总理哈珀等世界政要都要到重庆一游。 不能否认,薄熙来的执政理念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之中是一个异类,尤其是打出了“唱红打黑”的旗帜,正是引发了中国政坛的一股“左倾”的旋风。打黑过程中出现的僭越司法程序的事件屡见不鲜,政治决定压倒司法程序使得打黑行动被有些人讽刺为“黑打”。而唱红行动,则被认为是复辟文革。 薄熙来被免职之后,不喜欢他的人们在微博上有种“幸灾乐祸”的情绪,认为薄熙来所掀起的左派风暴平息了。而关于民主的话语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声音,尤其是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并不讳言政治体制改革,并声言,阿拉伯人民对民主的渴求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而弦外之音也是说中国人对民主的渴望也是无法阻挡的。 如果抛开中国国内关于左派与右派的区分与争论,薄熙来的领导风格及其施政措施都带着浓郁的民粹主义色彩。民粹主义,从根本上是反对制度的,因为任何制度都是对魅力型领导人的限制。唱红与打黑更多的是薄熙来的个人政治意志的体现,尤其是唱红运动,这是从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与控制。政府主导之下,全民动员,贯彻一种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这也是一场造神运动,那尊神不是某个人,而是关于红色的浪漫记忆。 民粹主义,只有在制度化水平比较低、法治意识不彰的社会中才能流行起来,通过神话“人民”这个内涵虚无的概念,贬低官僚,从而营造出一种短期的“人民伟大”的泡沫。官员、学生的“上山下乡”活动,体验人民的疾苦等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在排斥劳动分工和专业学习,短期来看,可以提振官员士气,赢得民心,但是却无法长期持续。 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先后两次提到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份决议最大的贡献在于否定了文革,从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甩掉了历史的包袱,消除了禁忌。文革本身就是一场全国性的民粹主义运动,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温家宝两提《决议》其实剑指唱红打黑、群众运动式的重庆模式。 民主制度,知易行难 随着薄熙来的淡出,民粹主义的道路将难以进入未来中国道路的选项之中。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的执政党“痛定思痛,改弦易辙”,开始了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政治改革滞后,现在到了一个重新总结历史经验,凝聚共识,开辟道路的时刻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家宝的盛世危言就更加振聋发聩了:“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文化大革命以大鸣大放的民粹主义形式走向了人治与专断的反面,其间造成的灾难至今令人不寒而栗。否定与反思文革是中国开启政治改革航程的起点。 民主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未来的方向。在微博上,民主、人权已经是“政治正确”的话语,但是关于民主制度的建设,却依然没有蓝图。即便是温家宝这位多次呼吁政改的高层领导也没有提出一个改革的蓝图。 世界历史的经验表明:民主总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人们可以想传教士一样传播民主的理念,但是仅此并不够,还需要马基雅维利那样的方略。民主,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形态的变革,是臣民向公民的进化。不是民主的话语,而是制度建设、权利意识以及宽容妥协的精神支撑起了民主的理想。 民主制度因地而异,但是根本的理念却是普世的:司法独立、公共财政、选举制度算是民主的三位一体。起源于欧洲的现代国家制度奠基于法律与货币两大支柱之上,而司法独立与市场经济最终使欧洲国家战胜了各种传统帝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政治组织模式。普选权则落实了人民主权的理念,民主与共和最终合而为一。 民主,而不是民粹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选项,处于十字路口上的中国,不仅需要总结执政党六十多年的经验与教训,更需要学习与借鉴世界历史的经验,触摸世界历史发展的脉动,勾画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改革图景,制订切实可行的改革方略。 薄熙来去掉了一个选项,能不能找到正确的选项?需要更多的智慧、宽容,以及魄力。 (作者系日本亚太政经调研中心海外研究员)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