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

译者 | VOX:我从共产主义转型中学到的七件事

核心提示:在纪念苏联解体二十年之际,前苏联学者,现在执教哈佛的安德烈·施莱弗经济学教授总结了七点教训。他认为:要预测转型国家的经济表现比政治容易得多。 虽然几乎所有的转型国家最终都演变为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在政治方面却涵盖了从完全的民主到原始独裁的各色光谱。  原文: Seven Things I Learned About The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 Vox 作者:Andrei Shleifer 发表:2012年2月5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最近,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IIASA,见文末注释)的会议组织者问我,为了纪念东欧和前苏联的经济改革转型20周年,我对转型中的经验教训有何评论。这一作业主要是想让我谈谈,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学到了那些最初我不懂的事。要不受”马后炮”的影响很需要功力,但我会尽力。这个名单可能对未来的改革者有用,虽然已经不剩下几个共产主义国家了。有些问题不只是与共产主义国家有关;倚重中央集权经济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好,以下是我从共产主义转型中学到的七件事。 首先,在所有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中,经济活动在转型一开始会收缩,某些地方是急剧收缩。在许多国家,经济衰退开始得更早,但延续了下来。在俄罗斯,(近十年的)经济陡然下跌的幅度及其漫长都让人大为惊讶。贸易受冲击最大的国家(如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经历了最为温和的衰退。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衰退比官方统计的要温和得多——非官方的经济扩张了,共产主义国家夸大其GDP、国防预算的削减等等—— 但这并不等于说,是发生了衰退,并且是令人惊讶的这一基本事实不存在。这些下降与基本经济理论相悖,价格自由浮动应当立即改善资源分配。主要教训是,改革者不应指望能立即恢复增长。 经济转型需要时间。 第二,衰退不是永久性的。随着衰退的出现,经济恢复和快速增长几乎在各地涌现。20多年来,在大多数转型国家,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水平大幅增加,虽然官方的GDP显示的是比较温和的改善,任何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直接指标(再次提出共产主义下的GDP的计算问题)与之都不一致。和预测的相同,资本主义发挥作用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一段时间内,情况看起来不算太好。所以我们学到的教训是: 要有信心——资本主义确实有效。 第三,产出的衰退不会导致民粹主义抬头——许多经济学家曾这么担心。不错,是有一些改革型政府下台了,但不是民粹者所为。在许多国家,政治变成了由新经济精英,所谓的寡头,主导,而不是民族主义者,前者将财富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结合了起来 。站在1992年的角度来看,这堪称大大的意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东欧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在过渡了20年后,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 的绝对的改善后出现了。事实上,所有转型国家的人都会转型不满,甚至在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的国家,他们还是不满(这本身就令人惊讶,也是主要的困惑所在——未来的改革者需谨记)。但教训很明确: 改革者无需担心民粹主义,要担心的是新权贵掌控政治。 第四,经济学家和改革者夸大了他们能力,他们认为可以排出改革的先后次序和某些战术选择(例如私有化)的重要程度。回想起来,许多推演改革的讨论都是离奇的——是否应当先建设机构,公司是否应对私有化做准备,是发行私有化债券好还是基金私有化更好,一个一个地进行私有化是否可行。几乎各地的改革者,包括俄罗斯在内,都大大高估了控制力。政治和能力经常会干预、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大部分的战术选择。不过,大多数国家尽管选择不同,结果却得到了大致相同的教训(以下是显著的和可惜的例外: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所有的转型国家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用私有化和稳定宏观经济,以及司法和体制改革来支撑市场经济。教训是: 不需要过分计划向市场的转型,但更重要的是,不要拖延,期望未来可以出现更有序的改革。 第五,经济学家大大夸大了利益激励的好处,而不是人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利益激励着墨太多,对人力资本又谈得太少。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优胜者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得不怎么样。完成市场转型的是新人,而不是有着更强激励的老人。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意识到这一点并写了出来,但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治中,这一教训都是深刻的: 你不能教一条老狗学会新把戏,有利益驱动也没戏。 第六,不要高估宏观经济危机,甚至是拖欠债务的长期后果,这很重要。在1997-98年,俄罗斯经历了一场重大危机,一些知识渊博的观察家说,这会让俄罗斯倒退20年,但在1999-2000年,俄罗斯开始了快速增长。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从东亚到阿根廷的其他地方。债务重组不一定会留下永久的伤痕。这对改革者来说是一大深刻的教训,他们总是被国际金融界吓得止步不前: 对危机不要惊慌失措;它们来得快、去得快。 第七,要预测经济比预测政治演变容易得多。虽然几乎所有的转型国家最终都变成了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在政治方面却形形色色,有的成为了完全的民主制度,有的还是原始的独裁统治,还有在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形态。这方面似乎有一种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离西方越远的国家,特别是那些和欧盟相关的,就越明显地民主化了,远东的一些国家通常要更专制。在中间的,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在20多年的政治路径上左右摇摆。教训是: 中等收入的国家最终会走向民主,但不象走向资本主义那么直接和连续。 1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总部设在奥地利。 作者简介:安德烈·施莱弗(Andrei Shleifer)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有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 相关阅读: 【译者时评】 苏联解体廿年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丁咚: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伙伴?

丁咚: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伙伴? 作者:丁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2-6 本站发布时间:2012-2-6 10:20:43 阅读量:1190次   龙年伊始,作为两个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和加拿大的最高首脑在相隔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接连到访中国,具有别样意味。特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将新年首次欧洲外的出访地选在中国,更用心良苦。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默克尔此行肩负了重大使命,试图说服中国慷慨解囊,帮助欧洲度过史上最严峻的危机之一。据信,加拿大总理哈珀即将于近日开始的对中国的访问侧重点也将是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希望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益。   众所周知,默克尔和哈珀都曾经是对华强硬的急先锋。上任初期,他们都在人权和西藏等问题上与中国发生激烈冲突,并且由此导致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在较长的时间里低迷不振。默克尔本人早年生活在前东德,因此对共产主义体制的感受刻骨铭心,本能地反感。而哈珀作为加拿大新生代领袖,也对共产党统治的中国长期抱有敌意。   但随着执政经验的增长,默克尔和哈珀都不约而同地改变了与中国交往的方式——虽然我相信他们从内心并未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精神处理对华关系,刻意回避或者低调提及敏感问题,特别是着重加强与中国的双边经贸关系,并在地缘和国际事务上加强合作。到这次访华,中德双方领导人都盛赞两国关系的深厚和广泛,就是默克尔“改变”的直接结果。而加拿大也在中国长期关注的赖昌星问题上,给予了合作和配合,送给中国一个大礼,由此改善加中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中国积极运用经济杆杠影响外交关系的“战果”。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余年,不仅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而且在若干重要经济指标上超过传统强国,跃居世界第一。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外交上运用经济手段的余地扩大了。   同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明显恶化。共产主义体制国家在晚近的二十多年里一个接一个地陨灭,中国成为极少数奉行传统的共产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一。这就好比在汪洋大海中漂流的一叶孤舟,四周茫茫一片,孤独无援之状可以想见。   反思那些共产主义政权之所以垮台,表面上看,是少数国家实行激进的改革政策导致局面失控,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实则是它们长期对内坚持僵化体制,钳制人民自由,培育特殊利益集团,垄断国家经济和资源,对外实行冷战政策,以意识形态划线,与资本主义世界泾渭分明,你死我活,拒绝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必然结果。   如果不想自行消亡,共产主义国家必须坚定意志进行改变,才能适应这个世界,也才能继续保证政权合法性,说服民众支持之。因此,从中国到越南,以及古巴,都在走渐进改革开放之路,试图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生活水平,以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持执政党的基本信誉,维持政权稳定。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共产主义体制国家都将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从而使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中,这就是经济制度的市场化,与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相脱节的矛盾,它是共产主义国家在实行经济改革到达一定阶段后面临的主要矛盾。   但要让它们对现有体制主动改弦更张几无可能,对它们来说,共同的诉求是如何确保执政党长期执政,确保现有制度长期稳定,确保开国以来必然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利益永久化和最大化。   现行制度和体制的不适应性和民众渴望改变的需求,让它们产生深刻的自我危机感。外部环境也希望这些国家消除对立因素,融入大家庭中。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养成了孤独自信的国家品格,特别敏感,特别自尊,也特别脆弱,往往坚持己意,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因此,对别国的批评,即使是善意的,只要触及了敏感点,都会遭到强烈的反弹,而那些来自外部的改变的意图,更会不惜一切代价予以阻止。   正如前文所说,默克尔和哈珀最先都招惹了中国,批评中国的国内政策。客观来说,他们的批评有时是有私心的,甚至是带偏见的,是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的产物,但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批评是有理有据的,善意的,有助于从某些方面改变中国不足的或者丑陋的部分,使中国变得更加健康和完善。这就好比一对邻居,其中一家对另一家提出批评,并不意味着这家对那家就必定是带有恶意一样。又比如它们对中国人权纪录的批评,凡是中国人都知道,我国的人权状况的确不如人意,如果不是西方国家长期坚持不懈地敦促中国改变,恐怕现在的情况更严重。   事实上,对于利益集团来说,他们自觉得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无需来自外界的批评和劝说,不仅不需要外部的,也不想聆听自己人民的呼声。   他们让世界上所有国家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中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德国、加拿大就某些方面的问题不客气的批评中国后,它们与中国的关系急转直下,经贸合作急剧减少,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急于改善各自国家经济的两位总理都深感压力,不得不改变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促使双边关系逐步和缓,以至改善——中德、中加重新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   这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千万不要批评中国,千万不要试图说服中国改变,中国不需要诤友,中国希望自己处理自己的事,谁想当中国的诤友,对中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等着瞧颜色吧。   他们也让所有中国人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利益集团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由于大家时时刻刻都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不再赘言。   关键在于,中国这么做并未取得真正好的效果,或许一些国家慑于中国的强烈态度,会暂时闭上嘴巴,但他们心中的想法不会改变;或许这会顾及利益集团的颜面,但却无益于中国解决在某些方面十分突出的问题。相反,将使得原有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激化,乃至酿成危机或者巨变,利益集团心心念念想的“稳定”将会打水漂;也显得中国作为泱泱传统大国的小肚鸡肠,显得利益集团缺少诚实的秉性,固步自封,顽固不化,目光短浅,格局狭小,将自身置于多数民众的对立面上。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评论 : 习近平访美,美国人几多知?

在美国民间,知道习近平是谁的人凤毛麟角。 记得当年胡锦涛出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美国盛传过一个段子,嘲讽小布什在政治上的无知: (前)国务卿赖斯前来通报:“胡将出任中国主席 (Hu will become the president of China)。” 不料英语中,“胡”(Hu) 与“谁”(who)同音,遂 小布什问:“谁将出任中国主席?我不知道,你告诉我是谁。(Who is going to be the president ofChina? I don’t know. You tell me.)” 赖斯:“是胡。(Hu is)” 小布什:“是谁?我就在问你是谁呢!(Who is? I am asking you!)” 小布什屡屡出政治笑话不谈,这个段子也显示了胡锦涛上任前在国际上的不为人知。 如今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即将访美,虽然他的名字Xi与英文中的“她”(she)非常相近,好在奥巴马不会闹个大笑话以为中国将出个女主席。 在美国民间鲜为人知 然而在民间,知道习近平为何人的美国人确实凤毛麟角。我向多达一千多人的社区网络发出电子民调,问有多少人听到过习近平这个名字,结果等了一天只收到两个肯定的答复: 洁若米安德森说:“我知道习近平是谁。但因为我在台湾生活过7年,所以比较关注中国的动向。你问100个美国人,99个都报不出现任中国主席的名字,就更别说继任者为何人了。就算在对中国知之较多的美国人里面,习近平这个名字也很陌生。” 大卫爱德华兹说:“我听到过他,但仅限于他会成为下任中国主席,现在正在接受就任的“打造”过程。全美公共广播台有个报道称,他这次来美国也是为上任铺平一下道路,为就位做一做准备工作。“ 我身边不知道习近平的美国人中也有不乏兴趣的,埃梅里亚就直接说:“从来没听说过他。但愿听其详!” 密码式的人物 可是习近平的详情目前在美国暂时还求而不得,美国媒体和政界对他做不出评论,只好用“他是一个密码式人物”一词来当挡箭牌。媒体搜罗他的历史,只道其父是改革派,他自是太子党出身,仕途靠家庭关系,高升靠政感敏锐,手腕活络。 想当年胡锦涛上台时也被西方称作“迷”一样的“神秘人物”,俨然是一张拿不准的底牌,有给中国带来“难料之惊喜”的希望。然而胡任期将满,“难料的惊喜”却迟迟未至。现在碰上“密码式”的习近平,美国政界评论人士吸取教训,不敢把“难料之惊喜”寄望于习,只好含糊表示:“没有证据显示习近平欲把中国领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再看看他在经济改革上颇有业绩,因此“估计他还会继续经济改革。” 重温旧梦 习近平此次访美,将驻足爱荷华州的马斯廷廷,不竟让这个“不起眼”地方“心中掀起波澜”。1985年,习近平曾率领5名湖北政府官员参观爱荷华州,就粮食种植和养猪业交流经验。这回,习近平宣布要在马斯廷廷小停,各方媒体把地方组织人的电话都快打爆了,可惜爱荷华这方有权参加“重温旧梦”的只有17名当事人。 据当地报纸报道,85年习近平来,住在一对夫妇家(汤姆和爱莲诺),爱莲诺回忆说:“他英语勉强,所以跟我们说得不多,但他在我们家还是蛮自在的。” 当年一家制造厂的经理(也叫汤姆说):“他把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者结合的工作做得这么好,这样的人当领导,你能看出,也许未来会多一些民主。” 爱荷华接待方不希望把习近平马斯廷廷此行搞得政治化,当问到此行会给当地带来什么样的重大意义,负责接待的蓝得说:“我对此虽没法预测,但我们有信心让这个人口最多,经济居国际重要地位的国家的领导人对爱荷华州有好感,这个是对我们有利的。” 中美会谈主题 不过在华盛顿,气氛不会如此温馨。 习近平此次来美,在美国被视为打造领导人形象的前奏,奠定政治基础,加强可信度。他在白宫的会谈预计将包括一系列有争议的议题,比如中国的人权状况,比如人民币兑换率什么时候可以自由浮动?对伊朗,中国是其原油出口的最大买家,而美国则欲对伊加强制裁;朝鲜问题上,两国如何合作?从中国方面来看,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计划加强美国在亚太区的军力,也令中国不快。 这些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仍是一堆难啃的骨头。美国方面估计不求习近平立刻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习在会晤中的姿态,口吻,反应,都将是解读这位未来超级大国之领导人密码的种种线索。

阅读更多

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在加速

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在加速 作者:张镇强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2-5 本站发布时间:2012-2-5 17:04:25 阅读量:292次   1月18日,笔者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博客中国》发表《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将加速》一文,许多新的发展迹象证明这种估计是相当准确的。根据这些迹象,笔者可以断言《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在加速》,让我再来评析一下这些新迹象吧!   笔者认为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将加速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由军事独裁统治长达数十年的缅甸已经开始还权于民,向民主转型,但国内主流媒体和政治学者却不认同这一点,强调军人领袖表面上把政权交给了文人政府,退居幕后,实际上文人政府仍然在军事强人的掌控之中。理由是,现在的总统吴登盛就是原来的军事独裁者之一和原一号军事首领丹瑞大将的密友之一;现有关键内阁部长仍为军人掌控,文人政府如在政治上走得太远,原军事独裁者随时可以捲土重大,重掌大权。笔者当然不完全否定这种可能性,但坚信这种可能性很小了,因为整个世界大潮绝不容许缅甸再走回头路了,那些强硬的军事独裁者也不是那么顽固不化的低智商者,何况他们已经有很多前车之鉴了(萨达姆、穆巴拉克、卡扎菲等)。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僵硬的军事独裁者都没有好下场,而及时顺应民主潮流的军事强人则能获得民心,对人类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印度尼西亚现总统苏西诺就是典型。那种把军事独裁者一律视为冥顽不化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缅甸的吴登盛可能是又一证明。前不久,针对国际上对缅甸民主转型的悲观论调,吴登盛亲自出来表态,“缅甸的民主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也不会逆转”。他同时呼吁国际尤其是西方国家尽快解除对缅甸的制裁,帮助缅甸恢复和发展经济。   缅甸政府定于4月1日举行国会议员补选,缅甸最大的反对党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已被允许参与这次补选议员的竞选。一旦她当选议员就吸纳她加入内阁,担任重要职务。1月下旬,昂山素季第一次在选区进行竞选活动,受到选民的热烈欢迎。   另一最引人注意的缅甸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吴登盛政府已经与所有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分子达成了停火协议,向全民族和解跨出了一大步。国际媒体惊呼“缅甸的改革令人吃惊的快速发展和政府与少数种族分子展开的停火谈判,可能正在为世界上最大的难民人群——生活在跨国边境外的100万缅甸人打开重返家园的大门。”这些人都是因军人政府镇压政治异议人士和对少数种族的残酷军事统治而逃离家园的。   笔者预估今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将加速的另一重要依据是,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崇高原则将不可逆转地为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推进世界民主化的大加速器。这一点又在叙利亚得到强有力的体现和实施。   叙利亚阿萨德世袭家族政权,子承父业,把国家变成家天下达40多年之久。尽管它用政治、经济手段培育了相当的民众拥戴基础,但无论怎样,也掩盖不了承袭早已过时的封建统治属性及其反民主反人权反人性的丑恶本质,只要民众稍有觉醒,其统治必然坍塌无疑。   阿萨德政权靠的是国家主权高于一切,不得干涉别国内政这个所谓的国际准则来对国内人民为所欲为。自去年阿拉伯之春出现以后,这个政权开始感到危机了,但他仍然不相信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能够憾动他的统治,更谈不上摧垮他的统治。所以从去年3月,反对派和部分民众发动反对他的独裁统治的抗争以后,他就动用武警和军队实施大规模镇压,到目前为止,已有近7000民众死于他的屠刀之下。小阿萨德甚至傲慢到不顾联合国安理会的谴责决议,不听其他国家的任何警告,比卡扎菲还卡扎菲地肆无忌惮地镇压民众的反抗。   正是这样,终于激起了多数国家的政府和民众的愤怒。首先是阿拉伯联明决定中止叙利亚的盟员国资格,继而对它实施某种制裁。当制裁无效后,阿盟又迫使阿萨德政权允许派观察团赴叙利亚实地观察,以制止对抗议民众的继续屠杀暴行。观察团无效后,阿盟又决定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制止阿萨德政权暴行的决议案,其中包括限令阿萨德将权力移交副总统,四个月内组建新的联合政府等内容。   与安理会1973号利比亚禁飞区决议不同的是,此次向安理会提交的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是由阿盟倡议,得到西方国家支持而提交的,表明人权高于主权并非是所谓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而是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同和执行的最高国际准则。不管提交决议案的成员国有什么不同的动机,他们反对任何国家的统治者侵犯人权,支持实行民主治理是一致的。   阿盟提交的决议草案,尽管在2月1日的安理会辩论中遭到俄罗斯等个别国家的反对,尚未获得通过,但绝大多数成员国赞同这一决议草案,证明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已接近成为世界一致认同的最高准则。而俄罗斯统治集团为了害怕失去阿萨德政权这样一个忠实的盟友,影响它在地中海域的海军基地的活动及其对叙利亚出售武器的巨大利益受损,顽固地支持阿萨德世袭政权,则只能使其进一步暴露自己的假民主真独裁的面目,既损国际形象,也将在国内失去民心。   笔者坚信,在阿拉伯之春的强力影响和推动下,在阿盟和西方国家的强力施压配合下,阿萨德独裁政权最终必将以不同的形式倒台,俄罗斯等少数外域国家再强大和强硬,也挽救不了它倒台的命运。俄罗斯当局认为不能让叙利亚成为第二个利比亚,笔者认为只要有独裁者顽抗到底,必有第二个利比亚出现。这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在加速的新迹象之一是古巴正式启动政治改革。1月28日至29日,古巴共产党召开首次全国会议,来自全国各行业的81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促进经济改革等百余项措施。最重要的是,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个人担任国家和政党重要职务的最大任期不得超过两届,每届任期为5年。这是1959年古巴革命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改革举措之一。这种打破官职终身制将有助于破除“党政不分”弊病、防止权力过度集中,有助于更多青年和中年干部掌管国家和地方权力,显然将给该国带来积极的“民主效应”。它是对菲德尔·卡斯特罗独占古巴政权50年之久的无声的否定,对拉美某些国家的政治强人如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等人谋求做终身总统的反民主潮流的无声警告。尽管这还不属实质的现代民主范畴,但无疑是在心理和意识形态上承认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推进实质民主化奠定心理基础。   虽然古中中央书记劳尔·卡斯特罗也强调反对在古巴引进多党制,坚持维护一党制,但只要启动了政治改革,它要么向民主化目标前进,要么回到老路,中间道路是没有的。坚持一党制,就是反民主反潮流,就是专制独裁,是注定要失败的。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朝鲜是当今世界最典型最恶劣的封建世袭家族专制独裁国家。世人总以为它的统治是坚不可摧,笔者则坚信它是早晚要动要变的。这也是历史规律。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新闻通讯社美联社正式在平壤设立分社就是朝鲜开始打破专制坚冰的一个信号。专制体制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严格封锁内外信息,对被统治者实行彻底的欺骗和愚民愚忠政策,民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信息自由流通,保证每一个人的知情权。平壤允许美联社驻扎,意味着它的内外需要不得不尝试松动封锁信息这个紧箍咒,不得不考虑向内在需要的民主化让步。这当然算不上民主化举动,但绝对可视作向民主蠕动。   2012年世界民主化进程在加速的新迹象更显露在我们自己的国土。它就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乌坎村的一人一票的选举。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月1日,乌坎村举行了推选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凡年满18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选委会由11人组成,从50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产生。这50人通过自荐和他荐的方式产生,须有贡献精神,并保证不参与村民代表选举。   该村此次符合投票资格的选民共8222名,参加投票的有4242人,投票率达84%。为方便村民投票,7个自然村的选举都集中在乌坎学校的操场上进行。每个自然村都有一个教室填写选票,而且用粉红色的布隔成数个小空间写票,还可在“秘密写票箱”中填写选票,并按分组发票,分组写票,分组计票的方法选举。有35名老师作为“公共代写人”,给很多不识字的老人帮忙。   投票自上午9时开始至下午4时结束,顺利选出了11名选委会成员。3月1日再由选委会领导组织对村委会成员和11名村代表的一人一票的选举。未来被选出的11名村代表有权监督村委会的一切活动。   对乌坎村的这场选举,国内外有不同的评价:多数肯定它的积极和进步意义,少数认为不新鲜,早已有这样的村级选举,不宜估计过高,甚至认为是某种骗局。理由是它仍然是由党组织操控的选举,是一种政治动作。笔者基本认同前一评估,理由是:1、此次选举不能认为是恩赐选举,它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自由和公正性,是继去年11月乌坎村民赶走腐败的村干部,用一人一票方式选举成立临时村代表理事会,迫使地方当局承认理事会的合法性后,再由新成立的,由原来被加害为犯罪嫌疑人的理事会顾问林祖奕担任书记的新的村党总支组织领导进行的一次选举。同以往普遍存在的,由同级和上级党组织直接组织的选举不完全一样。它是村民用自己的觉醒和力量争来的一次选举。2、50名选委会成员侯选人全系自荐或他荐,不是由党组织提名的,具有激烈的民主竞选气氛。3、投票基本是自由、自主的,投票率很高。据说,开始未设分隔投票空间和秘密投票箱,在村民要求下,组织者不得不照办。两家香港报纸的记者被拒绝进入选举场,在村民抗议下最终入场了。4、选举结果,村民满意,得票最多的两人为因保护土地而遭当局迫害的张建成和洪锐潮的父亲。5、这样选出来的选举委员会必有相当独立自由的意志来领导监督3月1日的村委会和村代表选举,保证该次选举的公正性。   所以本次乌坎选举,虽然仍未完全体现它的独立自由公正性,但离成熟的现代民主选举已经不太远了,对中国的现代民主化进程仍有重大催化作用和示范效应。它再一次有力地驳倒了中国人或中国农民素质低不能搞民主的荒诞论调。   本次乌坎选举的成功无疑有高层权力中某些明智清醒的支持助推因素,不管其动机如何,客观上对中国权力层中的反民主势力是一个挫败,有助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加速。这样一个世界人口和经济大国的民主化的加速,无疑会对世界民主化的加速起无法估量的作用。   世界各国民主化的加速必然促进中国民主化的加速,而中国民主化的加速更会对世界民主化的加速和成熟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观察世界民主进程的发展绝不能忘记中国这一视角。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任何细小的发展,都不应被小视,而应将它放大来观察和评价。   笔者接触的很多老年人士都对世界民主化持乐观心态,对中国却持悲观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只要全方位地深入细致地观察世界和中国,就会纠正这种不平衡的视角和心态。   总之,世界民主化进程正在加速,未来年月还会进一步加速,人们应当充满信心。   2012.2.5日写成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张曙光 | 三亚,非典型市场经济的代表

2012年02月06日 11:18:09             继去年春节天价客房和天价鱼之后,三亚今年春节的天价海鲜事件再成社会舆论热点。又是道歉,又是调查,又是征求证据。似乎成了天大事。但问题是我们在争论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如果这个前提不搞清楚,一切只不过是一场闹剧。如何认识这次“宰客”事件需要分成几个层面。               首先,有无价格欺诈。中国人现在认为的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只要有人买,就会有人卖。如果是明码标价,别说是五百多元一斤的鱼,就是五千元一斤的鱼也是合理合法。是明码标价不能说是“宰客”。由政府部门来规定海鲜的市场价格本身就有违市场规律。而在这场争吵中,我们还不知道消费者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了这次天价消费。这使我们的争论失去基本的依据     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城市餐馆一般都将菜肴价格及图片贴在厨窗上或摆在门口。游客是否嫌贵自己看看再说。免去了进门后吃不起的尴尬。政府部门可以对其是否明码标价,是否货真价实,是否卫生进行管理,但不应该对其价格波动进行干涉。            其次,吃不起的海鲜是否就是违法。这个提法看起来十分荒谬。但现在争论问题的实质就是“三亚的海鲜太贵了,老百姓吃不起了”。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三亚要靠什么吸引游客?以自然资源条件相比,三亚自然资源条件绝不逊于美国的夏威夷,其沙滩及其它景观甚至更胜一筹。但游客到夏威夷很难吃到象样的海鲜。因为美国政府认为夏威夷周边海岸线的珊瑚礁极其宝贵,如果发展渔业将对其产生毁灭性破坏,所以吃海鲜不是夏威夷的旅游特色,但从没有听说过哪个游客对此进行过投诉。而三亚为了发展渔业,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对周边珊瑚礁进行全面破坏,到九十年代达到高潮。后来虽然禁止炸礁,但零星的破坏至今未能绝迹。要想吃到更便宜的海鲜,就应该炸掉更多珊瑚礁,下更多的网。国人用“绝户网”已经将渤海、黄海及东海的渔业资源破坏殆尽,现在中国渔民正在以性命与韩国及其它周边国家警察相搏,以满足国人的口腹之欲。吃海鲜是否应该成为三亚必须的旅游项目?这一点游客与管理者似乎都还没想清楚。            再其次,游客越多是否就是成绩越大?社会越进步?春节刚过,各家媒体就纷纷传来“捷报”,春节期间各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同比又增长了多少,以为是天大的好事。国人一直将旅游经济当成绿色经济,认为其有无限发展空间。这种认识其实非常偏面。人们长途旅游所消耗的能源及造成的碳排量非常高,每年全世界旅游业产生的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6%左右,其中航空交通占40%多,公路交通占30%多,其它为餐饮与住宿碳排放。而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又危及到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如冰川减少,雪山消失,海岸线上升。北京故宫旅游高峰时日客流量达十几万,已经对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很多发达国家开始限制旅游人数的增长,而价格调节是其中重要的手段。当然,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其它措施调节限制游人数量。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市场。做为季节性的旅游地点,价格波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至于人们惊呼的天价房,天价海鲜,还应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如此高价谁是消费主体呢?以常理度之,只有两类群体可以坦然接受。一类是巨富之人。对此价格波动失去敏感性,毫不介意;另一类是不需要为消费买单的人。他们不是市场价格的最终承受者。不管是付款方还是享受方,都有手段以其它方式对此天价消费进行价格转移。所以春节期间三亚的客房和海鲜价格再高也有市场,也买得出去。一般消费者只是受此波及,但此诚非三亚之罪也            因此,三亚市政府不必为天价海鲜道歉,也不必为天价客房道歉。价高不是问题,质次价高,服务不到位,有欺诈行为才是问题。政府只须关注国计民生最基本生活必须品的价格波动,如粮、油、米、面、肉、蛋、菜。而天价海鲜与天价客房与社会稳定没有关系,政府多收点税有什么不好?行政部门应该主要把精力放在查处商家是否明码标价?是否有欺诈和强迫消费行为?餐馆是否使用了地沟油?街道上和海滩上的垃圾是否清理?满街跑的大老鼠有没有人去消灭?标着星级宾馆的服务管理是否达标等这些行政部门应该管的事情上。     中国虽然号称进行了几十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真正涵意还是不甚了然。凯撒的事情凯撒管,政府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这个界限一定要界定清楚。市场经济就是承认差别的经济。如果政府包揽一切就不是市场经济。遗憾的是舆论界又一次混淆视听。所以三亚市不幸而成为非典型市场经济的代表。(作者为〔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                再有,成熟的旅游市场是分层次的,有高端旅游市场,也有一般的旅游市场。区分的主要手段就是价格调节。而且旅游的发展层次也不一样。初级的是观光游,然后是休闲旅游,还有更专项的旅游等。据报道三亚商品房呈现出投资与购买两头在外的特征,住房空置率达85%以上,即使春节期间空置率也高达65%以上。这表明三亚目前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而今后三亚以什么旅游市场为主还需要进一步定位。                上一篇: 冲破思想禁区  调整利益格局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