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几回林下话沧桑
葛兆光:几回林下话沧桑——我们所认识的余英时先生 来源:学人 作者简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本文摘自联经出版社《如沐春风...
阅读更多2月 11, 2019
葛兆光:几回林下话沧桑——我们所认识的余英时先生 来源:学人 作者简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本文摘自联经出版社《如沐春风...
阅读更多12月 5, 2018
“从思想史的观点看,胡适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库恩所说的新‘典范’。而且这个‘典范’约略具有库恩所说的广狭两义:广义地说,它涉及了全套的信仰、价值和技术的改变;狭义方面,他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中国哲学史大纲...
阅读更多9月 10, 2016
编者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为泡沫所堆积的数字感到骄傲,却掩盖不住盛世之下的焦灼与空虚;我们为线性的历史观感到骄傲,却找不到一种方式去理解这个国家。一边是与生俱来的“热爱”,一边却是越来越严重的无所适从。您对此怎么看?今天推荐《经济观察报》对学者周濂的一篇访谈实录供您思考(为方便起见,《经济观察报》简化为问,周濂简化为答)。文末有今日荐书,欢迎捧场。欢迎关注思想酷并在首页留言,与酷哥把盏神聊。...
阅读更多9月 10, 2015
印度智者克里希那穆提一语惊人:“在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地方,没有智慧。”因为,自我太渺小,很容易想象自我是更大的自我的一部分,于是有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政治狂热。不仅如此,克里希那穆提更大胆指出,这里还包含着某种不可治愈的自卑情绪。我建议读者去读克里希那穆提的原作,因为对他的语言的任何转述都不能保持其原有的说服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