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推荐

OhMyMedia |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孔子在美国

本报记者 付雁南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30日  12 版) 张涛 1735年的一份《纽约周报》,这是美国媒体对孔子报道之始。 1923年,《波士顿环球日报》刊登的漫画中,杜撰孔子对白。 1971年,《芝加哥论坛报》刊登的汽车广告:子曰,聪明人买新型别克车。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东门上方的人物雕像,从左至右依次为孔子、摩西、梭伦。          初到美国交流的时候,四川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涛总觉得美国人对中国缺乏“基本的了解”。有一次,他告诉美国的朋友,自己的家乡是四川广安,“那里是邓小平的故乡”。   “谁是邓小平?”对方一头雾水地问。   当时,张涛正在查阅早期的美国媒体资料,希望研究“美国民族意识的形成”。可没想到,在这个“纯美国”的学术领域里,他竟然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痕迹。   200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图书馆,张涛偶然翻到了一份1743年的《纽约周报》——当时的美国还没有独立。这份内容简单的报纸只有4个小版,可占据整个头版篇幅的,居然是一篇名为《孔子的道德》的文章。里面对中国崇尚儒学、言必称孔子的行为作了不少介绍。   尽管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美国文化,张涛仍然觉得非常意外。“你们美国人这么早就知道孔子了吗?”他向系里的美国同事询问。   同事也没有给他满意的回答。事实上,他们尽管都对孔子有所了解,却很少有人关注更深入的内容。   “要不,你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一位同事建议。   在那之后,张涛花了7年时间,在15家美国报纸上收集了近万篇涉及孔子的报道,从中分析美国媒体塑造孔子形象的变迁。最近,他把这些研究写入了一本名为《孔子在美国》的书里。    近代以来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会受到“来自孔子的批评”   根据书中所记载的报道,在美国,孔子的形象并非仅仅是一个中国的古人。美国媒体不仅会提到他的名字,还会引用他的言论,评价国内的新闻。   甚至,就像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常常需要忍受言官的谏言一样,在当今美国,总统也需要忍受一些“来自孔子的批评”。   小布什曾经因为言语含糊、用词不当,被《纽约时报》撰文批评。这份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称:“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小布什的行为恰恰是这句话的确切写照。”《旧金山纪事报》干脆建议,小布什应当“聘请一名深得孔子精髓的人作为家教”。   他的前任克林顿也没能逃脱来自孔子的“谆谆教诲”。在评论他的性丑闻时,《华盛顿邮报》写道:“孔子所言‘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也’,精确预见了20世纪末的克林顿事件。”   张涛在研究中发现,近代的美国总统,“几乎每一任都会受到以孔子为标准的批评”。   当约翰逊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和罢工运动表现不力的时候,媒体告诫这位总统,“孔子曾经说过,以约失之者鲜矣”,所以做事不能过于谨慎。而他的支持者也同样抬出孔子,认为约翰逊提倡政府控制的政策与孔子的为政原则不谋而合,比如“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当尼克松水门事件爆发的时候,《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名句批判这位总统。1986年,深陷伊朗门丑闻的里根也遭受类似的指控。《波士顿环球报》提醒他,应该牢记孔子的语录,明白“足食”、“足兵”和“民信”三者中,“民信”最为重要。   张涛评论说,在国内政治相关的讨论中,美国人所提到的孔子,聪敏、博学,“置身事外而又善于捕捉事物的本质”。   有时候,媒体甚至会篡改、杜撰孔子的话。1951年,《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了一篇漫画讽刺肯尼迪,配文写道:“请允许我引用孔夫子伟大著作《论语》中的话:统治者行善不应当浪费公共税征收。”   相比之下,艾森豪威尔总统获得的评价要好得多。《华盛顿邮报》引用孔子“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的话来概括艾森豪威尔的施政理念,甚至直接评价他足智多谋的秘书是“政治领域的孔子”。   连失业的美国工人们也需要这位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老人。他们在一首“战歌”中这样唱道:“孔子是睿智的古代圣人,他说我们需要维持生计的工资……”    “孔子的国度”、“孔子的文字”,以及“孔子的小眼睛子孙”   如果回溯历史,在很长时间里,西方世界对孔子的了解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16世纪,传教士利玛窦第一次把中国文化中的孔子形象介绍到了欧洲,随后又传到了美洲大陆。   1735年的一份《纽约周报》上,刊登了一封两个版篇幅的读者来信,介绍中国人对孔子的尊敬和信仰,并且列举了几条孔子语录。   以张涛的研究,这是美国媒体最早对孔子的报道。   在那之后的100多年,孔子都是一个异国文明的象征,“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直到19世纪中期,美国西海岸发现金矿,大量华工涌入,美国媒体对于“孔子”的认识才变得直观起来。   踏上美洲大陆之初,华人群体并不为当地所容纳,美国甚至在1882年通过了《排斥华人法案》。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人对孔子的描述也变得迂腐、荒谬。《芝加哥论坛报》曾经形容当时的一些政策抗议者的言辞“如同孔子的福音一样令人费解”。在一部反映摩门教徒生活的喜剧里,“身着绒布衬衫,举止粗鲁”的男主角干脆被命名为孔子·麦金利。   孔子在美国的形象也因此显得矛盾。“在评价本国事务时,孔子是个博学的智者,可一旦与中国、华人联系起来,他的形象就出现了很多负面的内容。”张涛总结道。   早期中美关系史上,“孔子”被美国媒体认为是阻碍中国发展的障碍。当时,晚期中华帝国刚刚被炮火轰开国门,“言必称孔孟的迂腐书生”,一度令西方媒体匪夷所思。《纽约时报》曾经评价说,让人死记硬背孔孟之言“远非最好的教育制度”,“人们应该破门进入整座孔子殿堂”。   “已经运转千年的制度,不论如何完善,都只能适应产生它的时代。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它只会显得格格不入。”这篇文章如此评价道。   一个多世纪过后,曾经被批评为“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孔子学说,却被频频拿来评论最时新的新闻,甚至被封为东亚经济腾飞的秘诀。《华盛顿邮报》说,孔子伦理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像新教伦理在西方的作用一样”;《纽约时报》也将孔子伦理定义为亚洲的优势特性。   《基督教箴言报》评论说:“孔子在公元前6世纪率先确立的中国道德与政治秩序传统,引导了东亚的工业发展。”   尽管不少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筷子、蟋蟀笼和廉价劳动力”,但“孔子”毕竟成了双方增进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说起中国美食的历史悠久,媒体会强调它“与孔子同龄”;游客发现中国人日常举止彬彬有礼,也会称赞这是“圣人孔子2000年前阐述的传统行为规范”。   甚至,在美国媒体上,连中国也一度被称为“孔子的国度”。类似的称呼还有“孔子的文字”,以及“孔子的小眼睛子孙”。    孔子与华盛顿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除了思想,孔子的“本尊”也在不断漂洋过海,落户地球另一侧的美洲大陆上。   张涛发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孔子形象的纪念品是国民政府非常重要的外交礼物。银行家怀特黑德曾经被赠予一尊银质的孔子雕像;“苍然长衫、仪态庄严的孔子娃娃”,也曾经作为奖品,颁发给向中国捐款的美国人。   1925年,世界控制鸦片会议上,中国带来的礼物是一架金丝屏风,上面写着孔子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941年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华盛顿诞辰纪念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发言时,眼尖的媒体发现,他身后的壁画内容是,孔子与华盛顿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当时,日本的侵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生存危机,所以在外交领域,政府官员也极力强调孔子的民主与和平思想。”张涛说。   1937年,中国驻美大使王正廷对《华盛顿邮报》表示,孔子弟子所推崇的“民人”和“社稷”,其实是一种古老的“民主口号”,中国历来爱好和平,抗日战争是一场“民主之战”。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说,孔子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相隔千年,却有着共同的观点,相信“道德秩序对于和平至关重要”。   “为了这一共同的民主,中美更应该并肩战斗。”林语堂写道。   1943年,宋美龄访美期间,多次引用华盛顿、林肯、耶稣和孔子的话,突出中国的抗战信念,希望获得美国的援助。在芝加哥体育场的演讲中,宋美龄特别提及孔子的顽强信念,呼吁中美并肩战斗,“捍卫我们的理想”。   孔子无疑增加了这位中国“第一夫人”的魅力。人们在街头聚集起来欢迎她,一位美国小女孩向《基督教箴言报》的记者说,她觉得,对宋美龄最好的欢迎方式,就是对她高喊“孔子”。   美国人的确在用“孔子”向中国表示友好。1908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议案,同意将中国在《辛丑条约》中所赔偿的半数赔款返还中国,用于资助留美学生。1924年,美国国会再一次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以及美国的“美华协进会”,旨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在1926年费城独立150周年的庆典上,美华协进会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中国教育展,其主题之一就是“孔子的影响”。   1939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孔祥熙访问美国。在此之前,这位“孔子第75代孙”曾经用孔子后人这一身份多次在美国参加活动、发表演讲。这一次,他代表国民政府,将两尊中国传统的石狮子捐赠给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中美友谊的象征”。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记载,这对狮子来自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的孔庙。   7年后,一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来到中国,成为美联社的战地记者。这位名叫托平的美国人后来成了普利策奖评委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以及《纽约时报》的副总编辑。而在当时,他是第一个报道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西方记者,并且在文革期间第一次被批准采访了周恩来。   “那对石狮子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念大学的时候,我每天都要经过它们。”多年后,托平在谈到这件来自孔子故里的礼物时说,“是它们让我与中国产生了最初的联系,并带我走进中国。”    中国人需要用孔子的名字来传递好感,美国人也需要借助孔子来表达对中国的尊重   2002年10月,出访美国的江泽民主席在乔治·布什图书馆两次提到了孔子。   谈到熊猫问题时,他引用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话,说明自己在这个领域并非专家。在随后的演讲中,他再一次提到了这位中国古代“圣人”。   “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江泽民说,“……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在5年前的访美行程中,他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感谢美方的款待。在另一次午餐会上,他强调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是中国人民的悠久传统,“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就是明证”。   事实上,中美关系近几十年发展中,“孔子”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   当两国处于“冷战”背景下,这位提倡“和为贵”的老人,也会变成斗争的武器。上世纪中期,美国曾经希望通过支持、利用孔子学说,“分解共产主义在亚洲的影响”。文革期间,为了区别于大陆的“批林批孔”运动,蒋介石每年都会高调参加纪念孔子的活动,以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1968年,台湾当局曾向联合国赠送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孙中山手书的孔子语录“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块石碑一度被摆放在联合国大厅里。   1971年,蒋介石在九月的孔子诞辰庆典上缺席,美国媒体立刻捕捉到这一“不同寻常”的信息。当时,《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猜测说,他也许准备从“总统”的位置上退休了。   一年后,中美关系开始破冰,孔子的角色又“摇身一变”,成为中美两国相互传递好感、交流信息的桥梁。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上海公报》。当时,在美国媒体轻松的花絮报道里,孔子复杂的饮食原则被拿来形容中国接待工作的细致认真;而在严肃的分析报道中,媒体也煞有介事地提出,影响《上海公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毛泽东思想,而是孔子——公报“求同存异”的原则反映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反对大国在亚洲的霸权主义”体现了孔子的和平思想,而通篇对苏联的回避,则是“孔子讲求实际的写照”。   “孔子曾经说过,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尼克松和周恩来花费大量时间,界定——或者重新界定——两国的分歧冲突与共同利益。”《洛杉矶时报》在当时的报道中这样写道。   1987年,里根政府的国务卿舒尔茨访问中国时,行程的重要安排之一,就是去曲阜拜谒孔子故里。在山东的欢迎仪式上,舒尔茨热情称赞道:“孔子的教诲将继续、并且永远是人类的智慧源泉。”   “中国人需要用孔子的名字来传递好感,美国人也需要借助孔子来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张涛评论说。   如今,在新时期的外交舞台上,中国也在试着发挥“孔子”的魅力,塑造和平崛起的形象。2000年,华盛顿展出了中国一批古老的乐器,包括编钟、古琴,而这一展览被命名为“孔子时代的音乐展”。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专门来到现场,用复制的乐器演奏了《白毛女》的曲调。   2011年10月,山东省的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30秒的广告中,泰山、黄河和青岛的海滩相继登场,由孔子“作揖行礼”的水墨形象作为完结。国内媒体在介绍这部“屏幕月租超过30万美元”的宣传片时说,短片以孔子贯穿始终,能够“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   不过,张涛在研究中也发现,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这样的交流很多时候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还会被解读成中国“咄咄逼人的外交形象”。   显然,中美两国间的沟壑,单凭孔子一人,实在很难填补。    孔子只是一个符号,不同的人给他赋予不同的含义,然后各取所需   几年的研究下来,张涛发现,对于“美国媒体塑造的孔子形象”,自己没办法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情况下,这一形象与孔子本身的观点有着天壤之别。   上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大力实施政府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而用来说明其政策合理性的论据,就是来自中国的孔子。   当时,美国人眼中的孔子再不是那个迂腐、顽固的老人了。善于观察的政客们敏锐地注意到,孔子的“大同”理论,和当时美国社会的福利思想异常相似;还有人言之凿凿地声称,罗斯福新政与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毕生强调“克己复礼”的孔子,就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成了改革的代言人。波多黎哥大学董事会主席甚至直接宣称,孔子是“新政第一人”。   张涛说,这是因为美国人一直强调自由,强调市场主导,而在他们看来,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主动施政”。事实上,当反对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不满时,他们抛出的炮弹依旧是孔子:控制粮食价格的农业部部长华莱士被他们直接称呼为“孔子”,因为“只有孔子思想主导下的中国,才会不计后果地利用政府行为来干预物价”。   一位普通读者曾经在写给《华盛顿邮报》的信中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感叹。他在信中写道:“现在,美国人应当宁可忍受老虎,也不能接受罗斯福政府的‘集权控制’。”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能体会到孔子当时在美国的影响力。在罗斯福时代修建的华盛顿国家广场上,仍然生长着当年种下的“孔子栎树”。据说,这是一种“历史性树木”,它的种苗就来自中国的孔子墓。   在频繁引用孔子的报道中,美国媒体有时候也会犯下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2008年,亚特兰大举行了一场中国兵马俑展览。华人大多熟知,制造兵马俑的秦始皇,曾经为了禁绝孔子的儒家思想下令“焚书坑儒”;但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他却是孔子的忠实拥趸,因为“兵马俑也反映了孔子的集体观念”。   “事实上,孔子在美国只是一个符号。”张涛说,“不同的人给他赋予不同的含义,然后各取所需。”   在美国历史上,许多截然不同的新闻话题中,人们都能看到孔子的身影。有时候,他批评非法贩卖酒类的人们“小人喻于利”;有时候,他哀叹那些没有拿到养老金的南北战争老兵“未知生,焉知死”;有时候,他还会对增税法案表示不满,因为这样就做不到“近者说,远者来”。   不过,大多数时候,大洋彼岸的人们仍然会给孔子足够的尊敬。《华盛顿邮报》1938年刊载的一篇文章,将孔子、摩西和林肯共同称为“历史上的和平缔造者”。“他们引导我们不断追寻和平、睿智和共同的福祉。”文中写道。   甚至,孔子的形象还被镌刻在美国最高审判机构联邦最高法院的外墙上。在这座白色建筑东门上方的三角墙上,刻有3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孔子。   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我们第一次有机会看到美国人眼中的自己   可以说,近300年来,除了中国世代流传的孔子理念,在大洋彼岸,始终存在着一个“美国的孔子”。   大多数时候,这个权威、睿智的老人都会戴着帽子,说着穿凿附会的话,弯腰作揖地出现在广告里。舞蹈演出的海报上写着“子曰,女性想要跟上潮流,必须学习舞蹈”;公墓广告提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连赌马的人都要借助他的名头:“子曰,黑狐狸将赢得比赛。”   如同当下的中国人总喜欢引用外国哲人的“警句”一样,在许多毫无关联的话题中,美国人也总爱来上一句“子曰”。1940年,纽约哈莱姆地区的国会议员席位面临改选,白人、黑人群体都希望参选,双方在纽约街头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这时,黄皮肤的孔子却出现了。其中一条示威标语这样写着:“子曰,决不能让黑人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代表哈莱姆。”   张涛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以及“名不正言不顺”,都是美国人经常引用的孔子语录。不过,最常见的一句,却是“百闻不如一见”。   20世纪初期,新闻业就用这句话来说明插图的必要性。《华盛顿邮报》曾经夸赞自己的图片,有着“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照相馆用这句话鼓励人们“遵照孔子教诲”,享受照相之乐。好莱坞比弗利山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则用这句话作为广告词,来宣传自己刚刚修建的样板房。   很少有美国人知道,这句被他们反复引用的“子曰”,出处并不是孔子《论语》,而是汉朝班固所写的《汉书》——足足比孔子晚了近600年。   在与中国无关的话题里,孔子的形象有时会受到滑稽的解构。比如,在一则租车广告中,他依然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和严密的逻辑,只租车不买车,因为“我喝牛奶,不等于我就要饲养奶牛”。   有时候,他还会被塑造成一个唠唠叨叨的老人。1940年代初期,“子曰”一度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流行语,人们杜撰孔子的言论编成笑话,比如“子曰:华盛顿把树砍倒,是为了摘到樱桃”。还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孔子的妻子因为忍受不了唠叨而想要离婚,自己一定“百分之百理解”。   “美国社会对孔子的了解是模糊而肤浅的。”张涛说,“孔子只是一个简单易记、又容易引发联想的符号。”   事实上,在美国交流的那段时间里,张涛从没听到朋友们跟自己聊孔子。大家更愿意讨论中国菜、功夫、姚明,还有人想跟他“切磋一下乒乓球”。只有偶尔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提醒他,孔子在美国媒体上是一个“太复杂的形象”。   《孔子在美国》出版之后,由富兰克林创立的美国哲学会收藏了这本书,并且在写给张涛的邮件里称赞他的研究“富有价值”、“颇受欢迎”。   不过,让张涛印象最深刻的评论来自国内。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学者告诉他,看了这些关于“美国孔子”的研究,自己有一种“第一次照镜子的感觉”:“我们第一次有机会,能清楚看到美国人眼中的自己。” 原文: 点击 © Chiquitita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06/03.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中国青年报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小站!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客居吐鲁番』葡萄乡木纳尔村壁画

作者: 独园居士  |  评论(0)  | 标签: 所见所闻 这些图片悉数出自我的手机拍照,其来源是吐鲁番市附近的葡萄乡木纳尔村的政策政治宣传壁画。吐鲁番的年降水量是稀少到让人心惊的程度,但这样的干旱干燥气候使之一些直接画于墙体的图画保存时限得到最好的延伸。 近来投身一项吐鲁番市的[项目],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活跃在城乡接合地带。像这个木纳尔村往南再行进就是吐鲁番标志性的苏公塔,朝北行进则会是吐鲁番的另一项标志性的景区葡萄沟,但对来往的游人而言,木纳尔却是一个极其容易被忽略的地带。每天进进出出的在木纳尔忙碌,见到的情形是:屋前屋后桑树成林,现时桑子都已是成熟的季节,桑树上的果实有些已经泛黑,靠近公路主干道沿线的维族农家还有直接拿桑子泡水的饮品——小小一瓶15元。而葡萄藤蔓在院落里也是常见的,推开后门更可能是成片的葡萄地,或许吐鲁番的葡萄又或是葡萄干虽然驰名中国,但对本地人来说早也是见惯心不惊。倒是今天走进一户农家,自酿的葡萄酒让我惊喜异常,口感也十分别致,足以留恋。吐鲁番的干旱对水源的依赖是勿需赘言,但木纳尔村的坎尔井渠道几乎是寻觅不见,半现代化的水渠是灌溉的主体,屋前的水渠之中只要放水之时,常见维族女性就在渠边洗衣。唯有农村的真实生活里的厨房还是让我感到难以接受,有些柴火灶台直接就在院子里,没有任何防风挡沙的设施,像吐鲁番的阴天多数都与乌云遮顶无关,而是风沙堆积成云层直接阻挡太阳,这样的生活环境还是有待改善。 这些画从艺术的欣赏价值或理念出发,都有可取之处,其中有些画是典型的吐鲁番风土人情的一种糅合。但配图文字里的政治术语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愉悦,尤其是在美国宣称要对持J-1签证的孔子学院老师进行措施的大氛围之下,文化为政治服务的大格局是中国的现代产物,这是一个无法更改的处境,如百人团抄写延安讲话。 我挑取这些图片也只是随意顺手之举,北京时间13点之时是吐鲁番的正常作息时间午休的开始,我也在这个时间段里等公司接送车,就会走在这条道路之上,见到自己感兴趣的壁画进行拍照留影,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太阳光和树枝、树叶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意境,也正是因为拍照的时候不去过于追求唯美而进行修饰,其中有些墙壁下端还会摆放其它杂物——如沙土、电动车等等。 维族同胞还是在恪守属于他们自己的传统,这一点对走村入户的我而言,体会更深。如5月28日进入的一家维族家庭,好客的主人并不在家,其时独处的维族古丽是拒绝开门的,不得已只得退身而出,等待男主人的归来。维族女性的家庭地位与维族男性相比,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大到让其它开化地域的人惊讶甚至男人都恨不得自己可以像维族男性一样坐享其成、懒散守逸。不过这种传统也正在逐渐消失,接受双语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像与我们同行的一位维族小姑娘就是双语学校出来的,其普通话的流利程度让我都自叹不如。不过,对于服饰的传统固守传统还是常见的事,但对禁忌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还是在减少,遮到如同阿拉伯世界纯粹只余眼神可以交流的情形还是太少。 自然我也还是有违规的时候,如同我在一户维族家庭里饮水之时,自己喝剩的砖茶碗里还剩下一些带渣的茶水,想都没多想的直接倒在地上。而维族家庭里的小巴郎(小男孩子)直接就不乐意了,虽然我无法听明白他当时嘴里咕囔的是什么,但还是基本从他的语气和眼神里猜出他对我这个举动的不满意。后来,同行的维族大哥解围,说我对维族礼仪所知甚少,我也连连道歉,倒是其中一位维族哥们回复的还是特别平和:没关系的,这不是一个大事情。 同时也会遇到另一类的反抗,一户维族同胞因原来的家庭住房在2010年拆迁的范围之内,其时吐鲁番的新型示范新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而要打通到示范新区的公路则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在不可逆转也不可以抗拒的前提条件下,他们还是同意的,但对补偿款的少量而心怀不满,见到我的时候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敌意,双手连摆直摆,意思是:你滚出去。 诚因如此,虽然画面还是幽静的,美丽的,甚至有些让我爱不舍手的。但真实世界里的民族问题还真是一个大问题,但我的个人意见是既不需要强化民族敌意,这有些像极政治宣传语境——民族团结大于天的另一种宣传,也不需要觉得若无其事,真实的世界里真诚和善意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一个人容易说谎话、写谎话语境的文字,但对于脸色和行为这些需要动用一个人的肢体和表情的情形时,真诚和善意就需要用另一种更直接、更容不得虚伪的方式解决。 对语言不通的我而言,这也只是一个勉强有效的方式。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基层民众虽然对大事件可能缺乏关注、但对自身利益相关事物的警惕性极高两种情形的相互结合,对类似我这样的——附庸在制度下勉强混点每日工钱的人都是心怀反感的。但是反感有时候又是无可奈何,同行的政策宣传人士里不乏各机关抽调的人,又有基层组织的小头目,更重要的是——大家对党的事业只能束手无策,要不然咋会全国遍地都是中央精神呢? 最终,只得保全或者说一种苟且,潜伏在现行的政策制度之下佯装一只趴着喘息的动物。但这只动物是否会咬人?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别咬我,我就需要烧高香。又或是我千万要承受的住,要不然也得胡乱咬人。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独园居士的最新更新: My1510部落观察:部落说明书 / 2012-05-27 11:36 / 评论数( 1 ) My1510部落观察:死寂部落的致病因 / 2012-05-20 11:40 / 评论数( 3 ) 新闻札记:哦哟,女性易出轨? / 2012-05-20 10:35 / 评论数( 0 ) 新闻札记:集体唱响主旋律,多少生灵会遭殃? / 2012-05-19 15:30 / 评论数( 2 ) 新闻周记:云南巧家-赵登用,你这个死卒子。 / 2012-05-19 15:26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最后一课(之一)

作者: 旁听生  |  评论(1)  | 标签: 社会 , 历史 , 文化 , 自由 , 生活 , 人性 , 真相 , 民情 , 平民 , 天理 (也可题为:我的最后一课。) 南方几省交界处,在连绵不断的群山里,一处山乡小集镇背靠大山,面临一江清水,坐落在高地上。有一条简陋狭窄的沙石公路从这经过通往两百里外的一座城池。镇上有三百来户人家。白灰墙黑瓦或黄土墙黑瓦的大多为平房。里面住家也大多靠种田耕地,靠山植木为生。有一条百十来米长的小街,街两边,白墙黑瓦的有平房,也有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房屋靠街的一面,大都设为小店铺。经营的货物也就是油盐酱醋,米酒、烟叶,红白蜡烛;洋油、洋碱(即肥皂)、洋火;柜台上有时也摆几小匹从外面大城市贩运来的;是用洋机器织成的粗白色龙头布和黑蓝细洋布,外加针头线脑而已。还有一小间主要打造农具,整日里叮当作响的打铁铺,一间中药铺,兼营几种西药片剂如阿司匹林等。喔,再过去几间是一家棺材铺! “少年娃儿时一瞧见那爿店门洞儿就心惊,远远的躲闪着遁跳着闪过!我那曾会想到十多年后,自己将不停地与它打交道!” 这是当年的四年纪小学生贾正运回忆在山乡小集镇生活时;冒出来的突兀一句。 小集镇每隔三日才逢墟市交易(俗称‘赶墟’,即北方曰‘赶集’,川人曰‘赶场’)。平日里不热闹,有时还显得冷清。但逢墟日时,人们四乡八邻几十个大村小屯赶来。牵牛赶羊,背负肩挑,甚至拖儿带女的。所以在每个墟市集日里,大半天里还真是算热闹的。墟市就设在紧靠小街一端上方的一大块斜坡沙土空地上。交易的产品除四季时节蔬菜、鲜干果类、鸡鸭鹅鱼和各种家畜肉类外,还有大宗货物,如大牲畜牛与马;更有肥猪又山羊,谷、米、油茶鲜干果类,各种木材和毛竹等。墟场的傍边就是镇上最大的建筑物,它是当地一族大姓人家的祠堂,青石青砖墙到顶。两进还带后围院。成鼓圆形的青石敦上立几根大柱子又架大梁。在小孩子眼中是很有点气势的。 这祠堂里进和后围院之屋即为乡公所所在。平日里也不见也多少人进进出出,可见公务并不繁忙。只在墟市日里,有时跟父母们赶场,见过一两个乡丁各自乱背着一条枪把脱漆斑白的步枪在小街和墟场上晃荡着。口里一边吸着土烟丝自沾唾沫,用白纸捏搓卷成的一头尖一头粗的烟把儿,慢腾腾的走来走去,忽站忽倚;一边插科打诨,或打情骂俏和乡里乡亲扯东拉西,就这样子,打发掉一天的时光。 靠拢在那祠堂围院的后面,就是刚建造才两三年的占地大约半亩的乡小学堂。不到两米高的围墙,是黄泥沙灰浆就着青白石块筑成的。那座面积一百多平米,丈二高的白墙、黑瓦、小尖顶房屋,就是教室和老师批改作业和休息的小隔间。靠里边围墙有几棵不高但常年开花的四季桂,还有一处黄墙毛草顶的小土屋就是供我们方便的茅厕。 “头年里我刚进去读三年级,早上早到点踏进教室时,还可以嗅闻到一点木梁木柱和课桌板凳新木头混杂桐油的味道。” 教室也被隔断成两大间,一二年纪一间,学生们都来自本镇上和附近的村子。三四年级大一点的学生,像我一样大部分由较远一点各村落汇集而来。学生大多数为男孩子。总共有五六十个学生,我现在估摸吧。学校老师只有两个,都是上了年纪的男老师。各人负责一个教室,两个年级班。用现在行话叫“复式教育”,国语和算术两课都是他们教。教低年级的老师姓什么,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教我们的老师姓曾,现在想来,当年也快上五十岁了,因头发已见花白了。音乐、图画和体育一礼拜只有几节课。两个老师轮流教。我天生没有什么音乐美术细胞,只记得音乐课是由那个年轻点的;教低年级的那个老师教的,大家乱哼乱唱着。唱的什么歌,歌词和曲调全忘了。我直到后来去县城上初中时才有点喜欢上唱歌。哦,那个老师在我们乱唱时,有时也在上面含个旧口琴吹着给伴奏。图画美术是曾老师教的,他教这门课也像平常上国语课一样,还是练写毛笔字,就是练书法意思加画山水草花树等。体育课是两个老师轮流教。就是跑步啊,跳绳啊,玩老鹰捉小鸡类游戏。也就是在土墙里沙石铺成的场院里闹一阵子吧。院子里依绕着院墙周围,一丛丛杂树花草很自然,春夏野花中,秋冬乱草里,常有蛙跳虫鸣。鲁迅先生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们也算有过“不亦乐乎”吧?子曰过吧? 一九四八年农历年底,按公元新历算,已是四九年一月初了。南方山区的深冬的阴寒湿冷是无处不在的。 一天早晨,寒风从不很远处的,遍布片片白雪的高山峰巅上刮下来,冷得让小学生们搓着双手,吸溜着鼻涕一路小跑赶往学校。像我这样从远一点村子来上学的三四年级学生需更早起床往学校赶。山路小径两边枯黄杂草上的霜冻已变更晶莹的碎冰状态。动物和路人呼出的白气和江面飘上来但看不清的寒气混杂着。 早起的路人更多还是从较偏僻各个山村来赶墟的村民。快过年了,人们都要准备换取过年用的必不可少的一些货物,一点钱款。 这一天,从早上到下午,太阳想出不出的,在阴云中时不时闪出一线线光,它在跟谁在玩捉迷藏?下午过后天空越发阴暗。大半天已过了,很快就要接近傍晚了,墟场上的买卖都将收摊散墟准备回家了。 这天下午第三节课又是国语课。那时分课正上一半,曾老师站在教案桌边,一手握着两尺多长,小手指粗的黄青色竹教鞭,-手卷握着课本,正用半土半官的国语话教我们朗读。他一边念课一边不时用双眼余光扫视着我们。刚念完课文,他就把下巴颏上抬了一下,示意坐在前排,离他很近的我,说:你来,你把这篇已教过两节课的课文背诵给大家听听。我边站边合上课本,站直后,清楚大声麻溜地把这一课文背了出来。听我背读完后,课堂上从不苟言笑的他又只略微点头示意我坐下。我只感觉周围有点嫉妒又有些紧张的同学们松了一口气。 但他又马上走了几步,离开了教桌,用教鞭指着教室后排课桌的一位大个子同学说:张某某,你把上个礼拜就要你们背诵的那篇【老水手】背一遍! 那位姓张的同学拖拖拉拉站起来,结结巴巴念道:老-水-手–我,我是–一个-老,老水手,—– 我是–一个--个—-他越来迟钝,越来越小声,下垂的双手越紧张地抓摸着自己的裤子。这时曾老师又朝前走了几步,张同学更紧张了,一只手往上抬,只怕老师的教鞭抽向他的肩背。但老师止住了步,轻轻地叹了口气,转身环视着大家,问,谁能背出这一课?能背的请举手。我见大家都不举手,更不敢咋声,我只知道自己这课文也还能背读出来,但我也不想马上举手应声。正犹豫着,老师点名了:贾正运,你来背读吧。 我又合上书本站起来,开始大声背读:我是一个老水手,七十三岁身手健。内河航行习水性,—-正想诵读第四句,蓦地,砰的一声刺耳轰脑的枪响从前面祠堂方向传来!我生性胆小,连过年看别人放炮仗都双手都要捂耳躲在大人后面的。我当时吓得一屁股跌回座位,正低头想捂耳朵时,又砰、砰、砰传来三四声枪响,紧接着好像从墟市场那边上传来“啊哟”!“出血了”!“杀人啦”的呼喊和惨叫声,紧接着听到是一片凄厉尖锐的女人和小娃儿的哭叫声,紧接着是人群四散奔逃的呼喊和各种物体倒地的碰撞声。而这时,旁边低年级那个教室也已是一片哭叫声!这时班上仅有的两三个女孩也吓得双手交叉,紧抓双肩颤栗,其中有-个还捧着头哭起来。有几个比我还小胆的男同学吓得想往桌子下钻。但也有胆子真大的!转眼之间,那个姓张的同学已离开座位,躡手躡脚敏捷地闪到教室门背后,另外一两个平常也很顽皮的同学也离开了座位,正向张大个子靠近。而张同学正欲伸手拉开门的时候,曾老师已一个箭步来到门边,他一把抓住张同学的手往里一摔,同时低声断喝:你们想找死!回去!都给我回到座位上去! 一个趔趄而没摔倒的张同学和跟从的几个都乖乖地回到座位里。这时又听到了两三声枪响,同时又听到了几个壮年男人粗嗓子高喊:共匪跑了,要跑掉了,追啊,追啊!打死他们这些土匪!好像有一群人的劈里啪啦脚步声往学校后面的山谷小路上去了。过了一小会儿,又有一两声枪声传来了,已觉声小而明显远了。 这时,已回到讲台案桌边的曾老师面对一脸惊恐茫然的,稚弱的学生们,轻轻的往下挥了挥手,脸色一如既往,镇静严肃。慢慢但很清楚的这样说:这件事就算过去了,过去了!不要哭了,都不用害怕了。我只希望大家珍惜时光,珍惜你们父母给你们读书的机会和钱粮,认真用功识字读书吧!贾正运,你把刚刚没背读完的那课书再来一遍吧。 这一下,我真没想到。我慌忙站起来,经刚刚那阵枪声一吓,我已无法集中精力了。我也开始结结巴巴起来,语不连贯,时断时续,不知对错,硬着头皮乱背下去:我是一个老水手,七十三岁身手健。内河航行习水性,——-进了吴淞口,上海就快到。驶进黄浦江,只见那高大的楼房,宽广的街道,来来往往,数不清的男女老少——男女老少—-男女老少— 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只知道自己可能已漏背了几句。我记不起接下去的课文句子和结束的最后一句!正低头慌急中,传来老师的温和话语:好了,好了。能背这么些,还不错的。大家再写几个刚学的生字,也快下课了。下课之后,把课本收拾整理下。贾正运,你帮着把同学们的本簿子交收上来。等会儿大家在院场上玩一下后,就放学了。一路上不要贪玩乱跑,大家赶快回家吧! 下课后,我感觉到自己有点不舒服,在另一个同学帮忙下,收上了全班同学写作习本,就把一迭作习簿子送交老师房间。刚走到那,只见房门虚掩着,从门缝里传来了两个老师的对话。 “这匪,那匪,也不知到底是什么匪?为民为匪常常只是一念之差,善恶之间也是一线之隔啊!这些人越来越厉害得可怕了!上两个月才摸进了八都那面的一户乡绅富家抢劫绑人。弄得鸡犬不宁。现在又转到了这里,抢枪杀人哩,刚刚是两面对打,听说死了两个人,伤了好几个。死伤的大多数都是老乡啊!从祠堂门到墟场边血流一路!有一个妇女肩膀中了子弹,当场昏过去了!血流出来,湿了小半件烂棉袄!一个小女孩在墟场边跟着大人逃避时,绊跌了跤,额头磕对路上石头,血流满面,带她来赶墟的阿奶还是阿婆心痛得泪流满面。哎,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啊!果然,果然!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这才是刚刚开头吧?我已是年过半百之人,黄土埋胸大半截啦!祖宗世代都生活在这里,走什么走!小民百姓走得到哪里去?可还有这么多,这么小的,我们的这些学生啊,这些小娃仔们啊!算了,算了,一个穷乡僻壤的破小学老师,又穷又老,担什么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嗨!你我是范仲淹吗?!等一下子就敲钟召集小孩子让他们早点放学回家吧。反正再过半把个月也快放假过年了。天越来越冷了,我老母亲这几天也咳嗽得厉害,真怕她老人家一下子换不过气来就走了!等一下我回去还得抓几副药呢。那药铺可能也吓得早关了门吧。等下子我去时可能还要去敲他的侧门。哎,改朝换代百姓苦,看样子是劫数难逃哇!” 一边 说着话的曾老师就一边拉开了门。见到我站在门外听,一点也不在意,我默默地把本子递给他,他也默默地接过,转过身就要把本子放在桌上。 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我当时实际上身体已开始低烧着生了病,更因突然受惊吓已快进入思维模糊状态而不觉。所以至今很多的经过细节都硬是回忆不起来,如我那时离开和放学回家时的状态情景。想不起放学后自己是如何离开校门,又怎样走过墟场边那条血迹斑斑的石板路的。我现在只还记得据我母亲后来对我说的情况——是我父亲听那天从墟场上散逃回家的同村之人述说那一场恐怖情景后,马上叫来一个我的叔叔,两人腰背后各插了一把柴刀,又挎起一杆乌黑土铳就奔来学校接我,两人一起在半路上就把已昏沉沉的,东倒西歪像要随时倒地的我背回了家。 “几日里高烧难退,昏迷不醒,单让人叫魂就叫了两天三夜!这样子就花去了大半担米谷,两三只公鸡,好几斤猪肉哩。” 我母亲事后曾经这样唠叨着。 后来我在县里上中学,读到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心中袭过一絲苦涩的感觉,但一下理不清。直到我也当上了老师,某年里,经长期残酷现实的折磨痛苦中,忽然忆起少年这一幕,突如电光火石一闪而出:这就是我的最后一课。(待续) (根据一些亲友回忆谈话纪录整理撰写。虽真人真事,文中姓名俱已改动。望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此文断断续续写了三月余,上月底始定稿。心血原创,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商业用途请通知本人。请勿侵权)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旁听生的最新更新: 盯住那个割破张志新喉管的人(转) / 2012-05-30 22:37 / 评论数( 4 ) 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至今还这么能装、会装象? / 2012-05-30 22:37 / 评论数( 2 ) 梁启超: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专制(转) / 2012-05-23 12:28 / 评论数( 3 ) 洗脑——操控心智的邪恶科学(转) / 2012-05-23 12:28 / 评论数( 4 ) 胡兰成:五四运动(转) / 2012-05-19 15:48 / 评论数( 5 )

阅读更多

香港雜評 | 梁文道:當擦邊球打到境外

【蘋果日報】這幾年來回邊界,常常感到身為一個媒體人被夾在兩邊的矛盾。有些事很簡單,因為是非太過清楚,甚至清楚到了可笑的地步。 但又有些時候,會遇上真正難以兩全的狀況,除了責備自己無能,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例如當年廣州那份週刊列出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時代一百人」,兩日之後,香港便有報紙中國版大幅報道,一一點明其中有誰簽過零八憲章,有誰聲援劉曉波,還有誰甚至正在坐牢。坦白講,這篇報道用意不壞,着實捧了大陸同行一把;同時還有啟蒙香港讀者的效果,使大家明白內地媒體並非盡皆喉舌。 就在香港報刊登出報道的前一天晚上,我接到了大陸朋友的電話,她正是這份名單的主事人,她很憂慮。原來這是招效果強烈的擦邊球,既把敏感人物推向台前,期望能起到為他們脫敏的作用;又堪堪避開朝廷的耳目。可現在壞了,香港報紙找到她要訪問,而且純以政治眼光解讀一份不純是政治的名單。她希望我能幫忙,託個人情,求那些報刊不要報道,免得上頭有人注意到「境外媒體炒作」。 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也實在不能這麼做。因為對大陸媒體來講,見到同行打擦邊球,理該配合掩護;對港台媒體來講,見到大陸有人打擦邊球,卻成了條難得的好新聞。身在香港,我們實在不該也不能干涉新聞編採的自由。 我幫不上忙,報道出了街,果然有人注意到了「境外媒體炒作」,大發雷霆。不久,我的朋友被炒,她的總編下台。然後我又在另一家海外媒體看到這份週刊遭到整肅的消息與評論。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白俄罗斯、俄罗斯:拍卖约会作慈善!

慈善拍卖募款早已行之有年,不是什么新奇的点子。从画作到豪华旅游行程,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拍卖。有时甚至连“人”都可以是拍卖的噱头,例如和 名人共进晚餐,还有商务早餐也可以是竞标项目。股神巴菲特从 2000 年开始,每年都拍卖“巴菲特午餐约会”,最近一年(2011年)的午餐约会在 eBay 拍卖会上最后得标价高达约美金 262 万 。不过,一般人根本没办法亲身体验这种拍卖的乐趣。 “ Ma Sense ” 是白俄罗斯近来推行的专案,目标是吸引不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两大族群加入,分别为:社群網絡中的年轻人以及交友网站的爱用者。简而言之,Ma Sense 结合了慈善拍卖会和交友网站的特色。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把自己当作“拍卖商品”来注册,拍卖内容可能是“出去喝咖啡”或是“一起看电影”,喜欢的买 家可以出价,出价最高的人得标。自计划推行以来,已有 11 万 2 千人注册,募得的款项超过 45 万卢布,相当于美金 1 万 4 千元。除了一般约会,也有商务会议,网站上甚至已经有名流商人注册的“高级拍卖项目”。 2012 年 5 月 29 日,网站 goodwillion.ru 截图。 慈善基金会“ Nastenka ”过去十年来都在帮助癌症儿童,最近刚成为约会拍卖网“ GoodWillion ”的合作夥伴。网站上拍卖约会所得的资金都将成为 Diana Cherbadzhi 和 Andrewshi Onikienko 的治疗信托基金。 aRadio Maximum的电台 DJ“Pasha Kiriloff”是目前网站上最抢手的 拍卖物件 ,他提供的拍卖内容是:得标者可与他本人见面,并参与他自己的晚间广播节目“Pashkov and Kirilof”。 你能得到什么? 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度过美好的约会时光,还有得到意外的礼物!(愿意提供礼物给约会网站的会员即可成为慈善计划的合作夥伴)最重要的是,还能帮助病童。 校对: Portnoy 作者 Teplitsa · 译者 Nelly · 阅读原文 ru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