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话题

美国之音 | 美中印三角博弈—中印对抗—从喜马拉雅到印度洋太平洋

华盛顿 — 中国和印度在边境的“帐篷对峙”结束,印度外长库尔希德对中国进行了访问。5月20日,中国总理李克强还将访问印度。今年晚些时候,印度总理辛格也将回访北京。印度与中国的高层交往似乎并没有受到边境问题的影响,但是,两国在喜马拉雅山的纠纷最终能和平解决吗?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两国的竞争目前似乎延伸到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请看美国之音的系列报道,《美中印三角博弈》的第二集,《中印对抗—从喜马拉雅到印度洋太平洋》。   就在印度外长库尔希德访问中国前夕,中国和印度在边境持续了20天的“帐篷对峙”落幕。据报道,中印外长在会谈中甚至回避了“帐篷对峙”事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前一阵,中印边境发生了边界事件,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及时妥善地得到了处理,这符合两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也希望与印方继续本着建设性的合作态度,探讨各方面的合作,同时确保中印边境地区维持和平与安宁。”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两国边境已经恢复了正常,但是麻烦还会再现。   美国东西方中心驻华盛顿主任萨图•利马耶(Satu Limaye)说:“两国政府所做的是暂时把这件事拿下议程,因为接下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访问:一个是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另一个是印度总理辛格今年晚些时候对中国的访问。在这两个访问中,看看有没有可能在边境争议上取得进展。不过,我对此并不乐观。我不认为边境问题会很快解决。”   他还说:“最根本的问题是在印中之间从来没有就实际控制线达成协议,他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就任何特别的控制线进行谈判。第二, 我的感觉是,印度比中国更希望尽快解决边境问题。第三,因为1962年的战争,双方背负着太多的包袱,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太艰难了。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领土争端同时出现的时候,中国很难在这个时候解决领土问题。”   中印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对峙由来已久,而且两国曾于1962年爆发战争。2003年以来, 两国进行了超过十五次的边界问题会谈,但是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且,近几年,随着双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两国都加强了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   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前主任、中印安全问题专家乌代.巴斯卡尔  (Uday Bhaskar)说:  “说到1962年战争,是的,这是非常深刻的体验。对整个印度的集体意识来说都有很深的影响,影响到对我们对安全问题的看法。所有这些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外交关系。尽管印度现在外交定位是在迎合中国人,看看我们在奥运会和西藏问题上的行动,印度似乎都在额外付出,而且印度的感觉是,中国人并没有做出回报。”   尽管如此,巴斯卡尔认为两国保持外交接触非常重要。五月20日,中国新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而且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的首次出访,这似乎暗示了印度对中国的重要性。   他说: “我相信,如果我们想要有一个亚洲世纪,这将取决于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取决于两国如何管理他们的关系,如果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是积极的,亚洲的未来就会是积极的, 如果印度和中国无法管理他们的分歧,整个地区都会受到影响。我个人认为,(李克强的)这个访问非常重要, 对印度是这样,对中国也是这样,甚至对整个亚洲来说都很重要。   相对于领土争端,经济贸易联系可能是两国考量的更重要因素。两国的经贸关系,特别是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是两国外长会谈的主要议题。中国目前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还希望能在2015年之前实现双边贸易额1, 000亿美元的目标。   巴斯卡尔说:“是的, 就像日本和中国,两国的经济联系很强劲,双方都有些谨慎,不希望改变两国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即便尖阁列岛领土问题上关系紧张。同样,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关系也很强劲,这对印度来说比对中国更加重要。印度是有些谨慎, 我们不希望影响这种特别的关系。我想说明的一点是,两国在经济贸易上的联系并不一定排除双方在安全和战略问题上分歧。”   近年来,随着印度和中国经济的增长,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两国在全球气候变暖、寻求新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很多的合作。中国、印度都是代表新兴经济体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成员。不过,也正是这种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却又给两国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由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对两国能源和贸易的重要性,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始。印度知名外交政策评论员、长期关注中国事务的专家拉贾•莫汉 (Raja Mohan)曾经出版过一本书《搅动乳海—中印海上竞争》。   美国东西方中心驻华盛顿主任萨图•利马耶说:“随着印度与中国在区域的活动的增长,角色、力量、贸易和能源的联系在增长,两国相交的部分也会更多。二、三十年前,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基本上关注的是巴基斯坦或是边境争端,但是随着印度90年代初的‘东向’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在东南亚和东亚活动的参与,两国进入了同一个竞争场地。”   他还说:“有很多的例子,例如,中国警告印度不要与越南在南中国海领域进行能源勘探合作。也有报道说,中国船舰一直跟踪在该地区进行访问的印度军舰。印度很自然也一直关注着中国海军的访问以及在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港口的活动。”   2012年,印度与越南合作,帮助勘探越南沿海石油矿藏,而越南与中国等其他国家在南中国海地区陷入主权争端。这被认为是印度第一次介入南中国海争端。另外,印度还计划帮助越南进行潜艇和水下军事力量。   加强与越南的关系,是印度1990年代初提出的“东向”政策的一部分, 从那个时候起,印度还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同时,中国不断增长的军力让印度感到担忧。北京正在投入巨资用于军队建设,重点是建设海军,而新德里担心这有可能挑战该国在印度洋地区的霸权。中国海军力量的加强被视为印度海事安全上的最新挑战之一。   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前主任、中印安全问题专家乌代.巴斯卡尔说:“从2008年以来,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印度洋。事实上,从区域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因为海盗的问题。中国主要是太平洋国家,西太平洋国家,从历史和地理角度来说,中国也一直被牵制在那里。考虑到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中国与台湾、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国一直被牵制在那里, 当然还有美国, 美国在亚洲无所不在的军事存在等等。”   2008年底,中国向索马里亚丁湾海盗频频发生的海域派遣海军舰队担任中外商船的护航任务。   巴斯卡尔说:“所以,中国寻求进入印度洋有他们的逻辑。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会记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3年提到了‘马六甲困境’,当时,中国在能源上越来越依赖进口。所以,中国有各种原因,寻求进入印度洋,但是,从印度的角度来说,除了中国人,法国人一直在那里,他们是印度洋国家。现在中国进入了印度洋。”   另外,中国在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建立起一个港口网络,还在塞舌尔获得了停泊权,这被一些人描述为中国的“珍珠链”战略,意在抑制印度的实力。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美国宣布将战略中心向亚洲转移,为了实现“东移”,积极鼓励印度参与东亚事务,并鼓励印度扮演更大的国际角色。而印度对美国参与印度洋事务也越来越感到舒适。2012年,印度帮助美国成为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的新对话伙伴国。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南亚问题专家丽萨.柯蒂斯(Lisa Curtis)说: “美国在印度洋领域确实有利益。 美国希望看到那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与印度的任何合作都是为了达到那个目的,那就是维护和平与安全,阻止任何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挑衅或是强硬行为。我认为,印度与美国之间所发生一切可能取决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态度和立场。”   不过,印度最近拒绝了美国和日本提出在印度洋进行三国联合军演的提议。   除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领域的潜在竞争外,中国在雅鲁藏布江新建大坝的计划,也让印度担心。这可能成为两国之间新的争议焦点。印度希望中国允许印方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新建三座大坝的方案进行监督。雅鲁藏布江源于西藏,海拔很高,流入印度境内后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   中印关系有时也会因为达赖喇嘛以及西藏问题而受到影响。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印度的达兰萨拉建立了流亡政府。   巴基斯坦是影响中印关系的另外一个焦点。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全天候”盟友,两国关系被成为“比山高,比海深”,而印度却为据称来自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所困扰。巴基斯坦也被视为美国反恐战争的盟友,巴基斯坦究竟如何影响着美印和中印关系的发展,我们将在下一集介绍。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中国军力发展系列报道(4):中国军队的维稳角色

华盛顿 — 作为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维护中国国内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抵御外敌入侵以外,中国军队的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内安全。 中国军队体系中维护国内安全的主要力量来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刚刚公布的2013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武警部队平时主要担负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怖、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任务”。 *武警密度超过解放军* 最新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并未公布武警总人数。但据外界估计,中国武警兵力应在100-150万人之间。退役美国路军军官、前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卜思高(Dennis Blasko)表示,中国每个省份都至少有一个师级或师级规模的武警部队,武警部署的密度要高于解放军。 *维稳基本由武警负责* 1989年后,中国政府从处理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吸取教训,基本上不再调动解放军部队参与国内安全。中国军队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大多落在武警身上。近年来,中国武警参与的大型维稳行动基本都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2008年“三•一四”拉萨骚乱和2009年“七•五”乌鲁木齐骚乱。 *党、政双重领导或不利武警维稳* 作为中国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其在维护中国国内安全和共产党政权稳定中扮演的双重角色,武警部队同时接受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国国务院的双重领导。 “有两个机构可以对武警发号施令,一个是中央军委,还有一个是由中国国务院管辖的公安部,”卜思高说。 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交叉指挥的管理体系给武警维稳构成了挑战,甚至反而会威胁到共产党统治。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员谭睦瑞(Murray Soct Tanner)表示,中国当局对武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武警能够迅速、有效地平息突发事件,以至于当局不必调动解放军部队参与国内安全行动;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武警尽可能地最小化使用武力,以避免使用武力过度而导致事态扩大、甚至失控。他说:“在中国的(独特)体制下,武警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陷入了一个特有的、中间境地。这对他们应对社会动荡构成挑战。” 2009年颁布的中国武警法规定,武警部队归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调度指挥权在中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政府在维稳过程中滥用武警力量,反而会激起更多的社会动荡。但其负面效果是武警难以在最快时间内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反应。有报道称,中国人大当初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警察法》时曾反复斟酌到底应当给地方政府下放多少调度使用武警力量的权力,但最终决定地方政府在调动百人以上的武警部队时必须逐级上报,且必须得到中央批准。 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决定虽然保障了中央对武警的绝对领导、有助于防止地方滥用武警力量,但客观上造成了武警部队无法迅速参与到处置大规模骚乱的行动中。2008年拉萨“三•一四”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演变成骚乱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武警等强力部门的反应不够迅速。 *习近平要面临的难题* 2013年春节前夕,中共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武警总队十三支队慰问武警官兵时就此特别提出,“要深刻认识当前维稳形势的复杂性和武警部队在维稳工作中的重要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 不过,如果中共在领导指挥武警部队的问题上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的话,武警在国内安全中发挥的作用仍将面临艰巨挑战。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谭睦瑞说:“习近平继续面临的挑战将是建立一套指挥、管理武警部队的领导制度,满足地方共产党官员迅速解决突发事件的要求,同时能够限制官员滥用武警力量从而造成危害社会秩序的后果。”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中国军力发展系列报道(一):从军费开支看中国军力发展

华盛顿 — 中国在3月份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上公布了2013年国防预算。中国2013年国防预算为7201.68亿元,约合1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   除2010年外,中国军费开支从1989年以来就一直以两位数速度高速增长。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US Naval War College)战略研究系教授艾立信(Andrew Erickson)表示,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规模体现了国防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这样的一个走势体现了国防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处于仅次于经济发展的第二位置。具体来讲,中国提高军事力量当然首先是要维护共产党统治、其次是国家安全、然后是维护中国重要的国家利益。”   中国国防预算 x 中国国防预算 在西方国家都在削减军费之际,中国军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自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受到自动削减支出影响,2013年美国国防预算将从2012年的6562亿美元下降到略高于6000亿美元的水平。   虽然中国军费开支连年快速增长,但实际上大体仍然维持在一个可持续的水平上。中国军费开支基本保持在低于国内生产总值2%的水平上。   随着中国与除印度和不丹之外的所有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的军事重心正渐渐从陆地转移到海上。这也是中国军费迅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从世界范围来看,海军的开支一般都是要远远超过其它兵种。   艾立信表示, 解放军海军是这种发展趋势的受益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放军海军的发展是最具‘外向型’,或许在将来会发展成以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洋为基础的远洋海军。”   中国海军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大多数主战舰艇都装备了先进的防空系统、现代反舰巡航导弹和鱼雷。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去年年末正式交付海军。此外,中国还完成了在海南岛南端的亚龙海军基地的建设。   然而, 虽然中国在海军方面的投入增多,但中国目前的军事战略仍然以“家门口”的近海,即黄海、东海和南中国海为主。中国的航空母舰也仍有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突破,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具备真正有意义的作战能力。    艾立信说:“这些是按步就班的,而且不是顶尖水平的发展,属于次要的军事能力,并且不大可能在短期内给中国比较有实力的对手带来任何真正的威胁。”   除海军外,中国军费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发展网络和太空作战能力。目前,中国在这两个领域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此外,中国的军费也被用来给士兵提高福利待遇。位于华盛顿的国防集团公司(Defense Group, Inc)情报研究分析中心主任詹姆斯·马尔韦农(James Mulvenon)说:“中国军方刊物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军费中花在军人身上的比例从15年前的大约三分之一上升到目前的一半以上。”   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国防开支将会继续快速增长。但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形势,比如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局势等等。而一旦中国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的军力发展势必将会遭遇发展瓶颈。“我认为,中国面临的国内挑战迟早会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艾立信说,“这将导致未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军费开支更难。届时,中国国家政策的优先顺序也会出现重大转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军力提升的确给中国周边国家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构成挑战。但中国的军事部署和军事战略仍然以周边地区和近海为基础。中国解放军在把其提升的军力转化成作战能力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前美高级外交官:美中共存是21世纪最大的外交挑战

华盛顿 — *坎贝尔:美中关系总是会有紧张,但要找到合作之道* 在中国高层领导人完成权力交接之际,前不久卸任的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到世界各地的政治而且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找到“共存的轮廓”的必要性,但是美中关系总是会出现紧张。 这是坎贝尔卸任后的首次公开演讲。他表示,澳大利亚官员经常未能充分理会华盛顿要与中国在亚太地区共存的愿望。 他说:“我认为,澳大利亚方面往往没有认识到美国致力于与中国共事这个承诺的深度和持久性。对于美国来说,21世纪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可能就是找到如何与中国在亚太地区共存的方法。我们找到合作共事之道极其重要。” 奥巴马总统日前打电话祝贺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时表示,他致力于加强同中国的实际合作,以解决亚洲以及世界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经济和安全方面的挑战。美国新任财政部长杰克.卢这个星期访问中国。克里国务卿4月中旬也将访问韩国、日本和中国。美中两国还将于今年夏天在华盛顿召开新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坎贝尔是奥巴马政府重新聚焦亚洲这一政策的关键推动者和执行者之一。他卸任前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表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政策是一个全新的思想流派,是一个涵盖各方面的综合策略,既包括与中国这样的大国进行接触,也包括与印度这样的民主大国合作,在加强像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深化同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关系。 *坎贝尔:美需要同欧洲协调其亚太政策* 不过坎贝尔也承认,美国在推出这个政策倡议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美国好像发出了美国从欧洲转向的信号。 他说:“美国过去所做的任何一件大事,不管是在巴尔干、阿富汗,还是在巴基斯坦和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都是与欧洲一道去做的。在我们的亚太议题上存在的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我们还没有同欧洲就亚洲政策进行根本的和深入的对话。” 坎贝尔说,美国与欧洲在亚太地区存在很多共同的利益,因此在今后同欧洲协调其亚太政策将是非常关键的。 坎贝尔在卸任政府公职后成立了一个叫做“亚洲集团”的咨询公司,为亚洲地区的企业、政府和民间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美中网络博弈–下一代人的新冷战(6)中国网络攻击的潜在目标

华盛顿 — 中国近来被指责对西方世界发动大规模网络入侵。网络安全专家们说,中国目前实施网络入侵主要是为了窃取军事、政治或商业情报,但是一旦网络战开打,他们有能力破坏美国关键的基础设施。 近几个月来,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频繁传出了网络系统受到中国黑客入侵的消息。被网络攻击或者入侵的目标既有军事和政府网站等传统目标,也有掌握各类商业机密和尖端科技的私营企业,还有刊载揭露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新闻媒体。 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安全问题研究员成斌说,工业间谍或者军事间谍并非中国专有,但与众不同的是,中国瞄准的网络入侵目标无所不包。他说:“大家都会从事间谍这类活动。大多数人会瞄准军事或者民用目标,窃取具体的项目,不会象中国那样什麽都要,所有电脑都要入侵,不管它们属于军事、民用还是外交机构。中国瞄准的范围非常非常广泛。”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由于中国窃取的信息量庞大,它往往会不得要领。但是,华盛顿大西洋理事会网络国政项目主任杰森•希利说,中国人的网络间谍活动仍然相当有效:“你看中国的间谍活动就会发现他们刚刚达到所需要的技能。虽然他们往往比较容易被发现,但因为有很多软性目标,因此他们仍然相当成功。” 网络安全公司曼迪昂特今年2月发表一份报告,详细记载了中国出动军方资源成功入侵美国和其他国家100多家企业的网络,窃取了重要的商业机密。 该公司首席行政官凯文•曼迪亚(Kevin Mandia)2月14号在国会作证时说,中国黑客如此成功地入侵美国的网络系统,足以让人们担心,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有能力发动网络攻击破坏美国关键的基础设施。他说:“当这些攻击发生的时候,进攻者们明显有能力随心所欲地摧毁被他们成功入侵的那些网络系统上的任何东西。我们看到他们目前的行动准则是只窃取信息,甚至不必遮遮掩掩地那麽做。但是,如果我们要讨论恐惧、不确定性和疑虑,我认为他们入侵我们网络的能力证明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销毁和破坏。也就是说,他们有能力这麽做,只是还没有这麽去做的意志。” 网络专家们说,美国是网络科技的摇篮,其网络攻击能力不在中国之下,一旦关键的网络系统受到攻击,美国会立即摧毁对方的相应设施。 前美国国土安全部分管国际事务的副助理部长罗森维格(Paul Rosenzweig)说,大家对彼此网络攻击杀伤力的了解有助于遏制任何一方发动大规模网络战:“伊朗扰乱以色列基础设施的能力要面对以色列扰乱伊朗基础设施能力的较量甚至被以色列超越,伊朗很可能知道这一点。同样道理,我希望,中国毁坏纽约市电网的能力也会遇到我们在中国造成同样破坏的能力的较量。跟核武器时代相互确保的毁灭不同,我们正进入一个相互确保的破坏阶段。因此我开始相信国际网络空间会是一个稳定的领域。”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上任之前告诉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网络攻击对于美国造成的威胁不亚于其他任何种类的威胁:“它是阴险的,是一种无声无息的前所未见的威胁。他可以在一秒钟之内瘫痪一个国家。” 美国国会目前目前正在酝酿一个新的立法,以提高美国针对网络公司的防卫水平。根据立法草案,除了政府机构外,美国的私人公司,特别是涉及电讯和能源等领域的关键企业,必须建立各自的网络安全系统,防止网络攻击。 中国断然否认军方和任何政府机构发动或参与了网络黑客活动,称此类活动违反中国法律。但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纷纷指责中国黑客袭击和入侵这些国家的政府和私人企业的网络,这一连串的指责已经使中国政府感受到压力。 中国外交部官员说,有关国家的做法增加了国家间爆发网络战的风险,对此中国表示忧虑,并希望有关国家与中方共同努力,共建和平与开放的网络空间。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