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见|郑州桥下,那首给妈妈的诗,被抹掉了
这首诗,是一首诗,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它遵循的,是文学的逻辑,艺术的逻辑,甚至是流量的逻辑,这些都不排除有趣。但抹掉一首诗不是,这是一种规范的逻辑,一种排斥的逻辑,一种仇视的逻辑,总之,是一种行政的逻辑——无论这首诗是不是官方抹掉的。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8月 17, 2023
这首诗,是一首诗,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它遵循的,是文学的逻辑,艺术的逻辑,甚至是流量的逻辑,这些都不排除有趣。但抹掉一首诗不是,这是一种规范的逻辑,一种排斥的逻辑,一种仇视的逻辑,总之,是一种行政的逻辑——无论这首诗是不是官方抹掉的。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8, 2023
5月4日,北京艺术家黎薇在深圳一个艺术联展上用泥土摆出了上海封城期间出现的名句——“我们是最后一代”。一天后,展出举办地“燕晗高地”宣布将“404空间闭馆维修”,原计划将进行到6月25日的展出被迫中断。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7月 12, 2022
北京,这个沉寂多年的电话亭,上周末可能是全中国最繁忙的公共电话亭。现在,它成了辽宁葫芦岛污染受害者的长期求助热线。每周六下午3-5点,电话亭的铃声会准时响起……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27, 2022
据浙传学生讲述,5月18日,学校一女生被男同学偷拍裙底,在去学校保卫处报案后,受害者反而受到校方训诫:“作为女生也应该多穿一点,保护好自己”、“偷拍者也只是一时兴起,你不要害怕”。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4月 29, 2022
愿同济大学生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但千万不要发声,不然会把母校的名声搞臭。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护校宝。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