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4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回顾与展望】 程致宇博客: 2011 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 ——这位清华外籍教授选出的新闻包括:高铁、通胀、房地产价格、温州信贷、浑水公司、人民币国际化、电信反垄断调查等 卡内基基金会: 中国 2012 :压力在增加,稳定是核心 ——第五代领导人将退出历史,经济增速放缓,诸多挑战使今年充满变数。 《福布斯》: 回顾对 2011 年的预测 ——作者点评当初自己对 2011 年中国局势的预测,结果是基本上对一半错一半,按百分制成绩不到五十。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反思 2011 之一:中国的崛起 ——伴随着 30 年来骄人的经济成果,中国也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动荡迹象。每年九万多起骚乱、抗议、集体请愿,很少得到报道   【时政热点】 路透社: 中国穆斯林因清真寺与警方发生冲突 ——数百名宁夏桃山村的回族群众,为阻止清真寺被拆而与警方发生冲突。据村民称有五人死亡,包括两名妇女。 《纽约时报》: 中国国家主席表态抵制西方文化 ——胡锦涛的这番讲话等于宣称西方和中国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不断升级的文化战。 《华盛顿邮报》: 中国国家主席称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文化来西化、分裂国家 我看中国博客: 韩寒和素质之争 ——博主对于韩寒最近的三篇文章表述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于他将中国与美国历史之间进行的对比提出了不同意见。 EAAAS 博客: 与中国讲和 ——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中国的崛起是件令人害怕的事情。但是勤劳而雄心勃勃的中国人有权力象西方人一样,享受资本主义带来的好处。 美国国会研究机构:《 中国海军现代化:对美国海军军力的影响 》( 70 页正文 PDF 文件) 外交关系委员会: 对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其内部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的署名文章,称当前的中国领导人对于国家未来感到没有把握。美国不应孤立中国,增加对立情绪 《纽约客》中国来信: 呼之欲出的新人口政策 ——在宣传”北京精神”的海报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莫名其妙的口号,而是那一家人居然有两个孩子。 亚洲前哨: 中国及其 AAA 评级 ——单从金融角度来看,中国显然符合 AAA 标准,但是一个国家的信用度也应考虑其环保和健康情况,否则难以解释为何如此兴旺的国家会有这么多人想要逃离。   【国际外交】 《大西洋》月刊: 拜登执掌对华政策 ——白宫预计习近平将在 2012 年接班,因而指派与他有所接触的副总统拜登主管奥巴马当局的中美外交政策   【经济金融】 《商业周刊》: 温家宝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会”比较困难” ,货币政策会进行微调   【生活百态】 《华尔街日报》: 中国关于弹出式广告表态:虽然不好,但是需要 ——工信部出台了一些新规定,为互联网公司创造更好的环境,但是对于弹出式广告却网开一面。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经济学人》中国经济何时问鼎世界之最

核心提示:《经济学人》通过21个指标进行统计,并采用了最合理的估算,来预测中国经济真正赶超美国会是哪一年。 原文: Economics focus How to get a date   来源:经济学人 发表:2011年12月31日 本文由“经济学人中文网”的 jojothewho 初译 。“译者”的志愿者对此文进行了二次校对 【图:原文配图 汉化:“译者”志愿图片编辑,点击 这里 查看大图】 2011年春天,皮尤全球态度调查就“谁是全球经济领跑者”向全世界数千名民众展开调查,半数中国被调查者认为美国仍是世界第一,比说是中国本国的人少了一半。而美国人也不确定了,43%的美国被调查者回答是“中国”,只有38%的人认为美国占上风。调查结果应该取决于其衡量标准,《经济学人》通过对21个指标(见全图)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中国已有半数指标超越美国,并将在10年内实现全面赶超。 在衡量经济能力时,绝对经济总量比人均数据更有说服力。早在十年前,中国的钢铁消耗量、手机拥有率和啤酒消耗量( 衡量经济优势的重要标准)等重要指标就已赶上了美国,此后又陆续在部分其他指标上追上来。2011年,中国出口量比美国高出30%,固定资产投资额高出约40%,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能源消耗比美国高出10%,温室气体排放高出近40%(尽管中国人均气体排放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车辆年销量最高的国家。 在发明创新领域,这个发明过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国度也在向美国发起挑战。统计表明,2011年中国发放的专利许可数量要高于美国,虽然有些专利含金量存疑,但在未来必将有所改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数学和科学教育水平在全球142个国家中位列第31位,遥遥领先屈居51位的美国。其外部金融影响力也打败了美国,中国拥有两万亿美元的国外净资产,而美国背负着两万五千亿美元的债务。 下表显示了我们对中国何时在其他领域赶超美国的预期。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鉴于中国服务业数据覆盖率较低,这一数据可能偏低)。过去五年内的相对增长率表明,这一差距将不断缩小,并将在2023年追平。中国零售业加速发展,有望在2014年赶超美国,同年还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早在2000年,美国进口量还是中国的六倍,这一转变可谓是中国的一个大跨越。 至于衡量经济水平最广为采用的标杆——GDP,又是如何呢?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基于购买力平价来衡量,中国的GDP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这已经考虑到了穷国的物价水平较低的事实。但要真正实现超越美国,中国的GDP必须按市场汇率折合成美元计算方能作数。 据粗略估计,2011年美国的GDP仍是中国的两倍,但与2000年的八倍相比差距缩小了。为预测中国何时能赶上美国,《经济学人》更新了下列互动图表(见此处),您可以输入自己对中美GDP实际增长率、通胀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估计值。我们认为,最可能的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GDP实际年增长率将为7.75%(相比前十年的10.5%有所下降),美国为2.5%。(GDP平减指数显示)中美通胀平均水平分别为4%和1.5%,人民币每年将升值3%。如果是这样,中国经济将在2018年超越美国,这比我们在2010年12月的预期提早了一年,因为中国的GDP按美元计的话,其增长高出了2011年的预期。 第二名才是大赢家 但即使中国能够在2018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还是要富得多,因为美国的人均GDP仍是中国的四倍。但据胡润中国富豪榜创始人胡润(Rupert Hoogewerf)估计,中国亿万富豪人数或许已经超越美国。最近的统计显示,中国亿万(美元)富豪有270位,但他表示,真实数据恐怕要翻一倍,因为很多中国人崇尚不露财。而据福布斯财富榜调查显示,美国有400多位亿万富翁。 在某些排行榜上,美国依旧遥遥领先中国。美国股市资本价值是中国的四倍,在按收入排序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企业数量是中国的两倍。最重要的是,虽然中国的国防开支正在快速增长,美国国防军备支出是中国的五倍,且根据目前增长势头来看,美国将保持领先优势至2025年。 做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确好处不少,它能巩固国家军事优势,并在制定国际规则时获得更多发言权。历史表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一直是主要贮备货币的发行者,故而与别国相比,美国能以更低的成本贷款。但美国不该阻止中国的崛起,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都有利,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屈居第二,也比在停滞不前的环境中独占鳌头更好。 相关阅读: 辛迪加项目: 当中国统治世界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全球之声:只是谈谈革命

核心提示:2011年末,韩寒的三篇博文激起了网络上的大讨论。本文是”全球之声“收集的回应,加上我们收集的更多回应,存档备查。 原文: China: Only Talking About a Revolution 作者:John Kennedy 发表:2011年12月26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补充收集 赛车手、作家和中国最受欢迎的博主韩寒本周末以三篇分别谈中国的革命、民主和自由的可能性的博文扔下了一枚炸弹。 陈卫因为写了四篇文章而刚刚被判刑入狱九年,和他不同,韩寒和他对改良vs.革命的讨论以及中国公民是否能够(至少是在当前)适应民主自由的机制的这些观点,则引起了关于中国未来的更广泛的讨论,参与者涵盖学者、“异议人士”、也充斥主流的博客门户以及所有微博网站。 在这三篇文章中,韩寒坦率地谈到了一些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经常受批评不敢谈的问题,但是他自己却受到攻击,不适合代表许多倡导进行严肃政治转型的中国人。 东南西北博客的博主宋以朗已经翻译了他的三篇博文(中译英见 东南西北博客 )。 我们希望能够跟踪来自公共知识分子和网民们的成百上千的对韩寒的批驳,我们把这些归纳如下。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有时会充当小韩在新浪微博上的发言人,他说: 我电话问韩寒,你为什么这么取题目,谈革命和说民主,又大又危险。他说,两篇小文章哪里说的明白啊,只是这样取名字,让人可以开始敢于谈论这些以前不太敢触碰的词语,能争鸣总是一件好事。我一想也是,无奈有些学者不解风情,大谈什么读书少,学术差,不专业最好闭嘴,肤浅不配这些标题啊,真滑稽。 我还是觉得那些不解风情的朋友不能因为韩寒读书少学术差不专业就要求他闭嘴;韩寒说的话再肤浅,也不能不许他用这些词作标题,就像你姓金的话生了儿子哪怕智障也大可文不对题取名正日、日成,只要不讳本朝就行;韩寒两篇博文只是一些问答,大家有才能有兴趣尽可以去写专著系统论述,供全国人民学习。 (媒体评论人、博主)安替: 韩寒这篇《谈革命》的文章没什么,就是他读书太少而已。台湾1980年代党外运动推动民主化的时候,国民党的启蒙者改革者拒绝民主化都是类似的腔调:不遵守公德的人如何能谈民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之类。结果都是屁话,还不是正常民主化了?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 韩寒连发博客,他“不认为天鹅绒革命能发生在中国”,认为“革命的最终收获者一定是心狠手辣者”,因此支持“更有力的改革”。他还认为中共有8000万党员,3亿亲属,“已不能简单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阶层了”,“党组织庞大到一定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人民就是体制本身”。当下中国难得听到的大实话! 另,《环球时报》发表谢文文章: 韩寒博文引争议是中国之幸 和张颐武的评论: 韩寒化蛹为蝶,超越“左”与“右” 知名艺术家艾未未: 没有看到辩论,就文章而言,太落俗套的腔调,向权利倾斜的立场,乏于认真的论述,过于默契、几近谄媚的论断,主动放弃和偏颇的贬褒……适合环球时报采用。 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有人怀疑他出了这个主意,用这三篇文章来进行炒作) 几日没怎么上网,各种文章都没看。我先说一句:在这甜腻腻的岁末季节,韩寒用两篇合计四千字博客文章,成功掀起了关于政治、民主的网络大讨论。这本身就是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崔卫平,她中断了对哈维尔的国葬的现场直播推发表了以下感想: 仅仅说一句,通常革命是突然爆发的,不可预期和难以逆料。因此,就目前而言,即使是革命论者,也不可能提前进入难以预料的未来之中,显得与他人有什么不同。 当时许多的捷克人有住房,有小汽车,但为什么还要起来革命?天鹅绒革命是一场人的尊严的革命,存在和价值的革命。这场革命远远没有结束。哈维尔也并非是一个成功人士,也许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他是一个永远异议者,令权贵们不舒服,也刺痛一向自满的人。 学者薛涌(他对韩文的观点全文见《 中国的革命恐惧 》和《 拯救革命 ): 我劝韩寒多读些书,去哈佛。我并不主张谁都要读书。但他要纵论历史、革命,基本的书还是要读的。否则只会拿共产党教他那几个概念胡乱演绎。什么东方社会不能革命。日本,韩国、台湾等,都已经是现代民主社会。其生成过程有许多革命(当然不仅仅是革命)。 中国的商人和网络名人贝志诚: 常识1:民主靠得不是民众的素质,靠的是人贪婪的本能;贪婪的本能决定了人会把选票投给他认为能带给自己最大利益的政客。所以你要说有个什么地方的人连这种本能都木有了,那真是邪门鸟。 常识2:老有人抱怨说“我身边的朋友不关心政治,只关心自己涨工资卖房子”。错了,你的朋友只是胆小而已,等到他真的能自由选择了,再有人告诉他你每年交的税有2万块是去养一帮无用的官员,你买房的房价里有70%也是养他们,现在你如此如此就可以不承担这些,你看他们不一蹦三丈高的。 我老在想动不动说中国人素质低农民根本不懂维护自己利益,和乌坎村一有骚乱就大喊这样的暴民太不理性了的是不是一拨人啊 独立思考本身是种可贵的品质,但不是为逻辑不通辩护的理由,也不是为不读书辩护的理由。一个人物理就小学水平,当然会独立思考出“宇宙怎么会有边界呢?宇宙怎么可能起源于一个奇点呢?”,这时候你应该劝他却学习,而不是夸奖“很欣喜他确实在独立思考”。 别拿中国民众的素质说事,要说民主制度下民众素质低的例子容易得很。英国贵族统治早早就废除了奴隶制没有种族隔离,美国白人老百姓就是看黑人讨厌经历了血腥内战还又过了百年才搞定种族隔离。这是不该实行民主的理由吗?不是,因为你避免了这些缺点会有更可怕的东东等着你,例如“三年自然灾害” 我认为韩寒是个很好的作家,出道以来一直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拥趸所裹挟,对于社会问题他善于站在普通人的感受角度漂亮的批判;但是他的确在社会科学知识储备不够,复杂的问题容易绕晕。 如果看完韩寒三篇文章,可以看出他是改良主义者,作为中产阶级和父亲担心彻底改变政体的变动带来的动荡和不可知的后果,这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先把之前举出的他的逻辑不清放在一边。事实上,如果他期望的改革能成功,革命派应该也能接受。只怕执政者顽固到底把改革派都变成革命派。 《南风窗》的记者熊培云: 韩寒没有有些朋友批评的那么差,但也没强到可做救世主。他只是个有独立人格的正常人。一个正常人能在这个国家成为时代偶像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但也说明这个时代悲剧正接近尾声。韩寒谈革命一文,我读到更多的是无奈、诚恳与责任。这些年我们批评政府很多,却忘了建设社会同样是关键,甚至是最重要一环。 今之时代,一个人如果指出国王没穿衣服,他是勇敢的批评者;如果他指出民众可能也没有穿衣服,那么他就成了懦弱的背叛者。这样的思维是非常可怕的,这也恰恰是统治者思维。最理性的方法,我仍旧认为是对于政府与社会,都要坚持批评。舍此,我们不可能有可靠的进步。 媒体评论人五岳散人: 绕口令:韩少的粉丝面对别人对韩少批评时的态度,正好给韩少所有的论点补充了论据。奇怪的是,韩少提出问题是寻求某种解决,而崇拜他的很多人恰恰是解决问题的阻力。仿韩少说一句:你们就是那些会车时从来不关的远光灯。 韩寒的两篇文章出来之后,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我心目中那些大知识分子基本都反对他,而中小知识分子以及我这种知道分子最多是对其某些论点不同意,大方向上是赞同的(胡锡进就算了,他无法归类)。我不知道谁对,但我觉得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与韩寒文章最好的注释。 每个人最大限度的、不伤害其他人的自由,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民主是目前所有试验过的手段中,最有效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而宪政则是保证民主不演变成“大多数的暴政”的防波堤。我个人理解这三者的关系是:宪政为民主之基、民主是自由之路——就教于方家。 韩寒新文章《要自由》比前面两篇好,有妥协也有要求、有威胁,是个讨价还价的路子。其实我个人欣赏的恰恰就是这种看上去不彻底的东西,当年那些学生就是想一夜之间全部翻盘,最终才造成的不进反退。只谈应该如何、不谈合理妥协的,不是政治白痴就是别有用心。 个人而言,非常欣赏乌坎的这次对抗与结果。我也想看着那里的村民完胜,但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事儿牛逼在于村民的组织与决心,以及最后求得一个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为以后的解决做了范例。结合韩寒这三篇文章看,暗室之灯看来真的点亮了。 ***更多回应*** 叶匡政:《 也谈革命 》全文  多年来,我也对革命一词也充满疑问。直到前几年,读到阿 伦特对革命的论述,我才对革命的某些悲剧之源有了一些认知。在阿伦特看来,革命真正的动力是人类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催生了革命这种创新的能力。然而所 有的革命都有缺陷,我们衡量革命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是要看它能否创造和扩展人的政治自由空间。 革命,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对自由的实践,它的目标就是寻 求免于压制的自由,以及与自由相适应的制度。如阿伦特说的,革命意味着人类能在任何逆境下重新开始并自由行动,让所有人能自由地进入到公共事务中。人类要 获得这种伟大的自由,希望仍然在革命。 李承鹏:《 民主就是不攀亲 》、《 民主就是有权不高兴 》全文 暴力革命其实都是高素质的人干的,比如朱闯、李闯和毛闯,低素质的人才去干民主和自由。 可见中国之民主,不是多与少、快与慢、轻与重、急与缓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的问题。不存在时机问题,而只有一而再、再而三错失良机的问题。 何清涟:《 民主政治距离中国有多远? 》全文 这次韩寒革命、民主、自由三论在网上遭到强烈批评,并非韩寒的思想发生了急转弯,而是中国的社会条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网上舆论的主流由过去那种轻松的讽刺调侃,正悄悄演变成沉重的愤怒与绝望。 Gady A. Epstein 采访韩寒后发表在《经济学人》上的 相关文章 ,和一期谈乌坎和韩文的 Sinica Podcast : 韩寒告诉《经济学人》的记者,他在2012年不会做任何过于激进的事情。“我觉得这真的像赛车,我首先认为没有推动力,就没有变化。但其次我认为,如果你推的太猛,你的成绩可能变差。有时你可能推的过于猛烈导致车祸。” 另,在这期Podcast 中Jeremy Goldcorn谈韩寒,“如此聪明、有趣的一个人,却只是想要那一点点点点的(出版)自由,而且认为这是可以乞求到,可以靠主动撤退而获得的。“他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界很令人失望的表现。 在《纽约客》上发表过韩寒的 人物专访 的驻华记者欧逸文(《韩寒成功地激怒了另一群人》 译文 ): 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曾与韩寒进行一系列对谈,他多次提到几个同样的观点:中国即使有选举,也会被共产党的金钱、权势所主宰;……他的言论之所以在网上引发如此骚动,是因为韩寒拒绝了人们对他形象的一贯解读。 台湾政治评论人张铁志:《 韩寒的对与错 》全文 韩寒是自我矛盾的,因为他始终没有说,现在中国该如何提高国民素质。事实上,正是因为民主的复杂,所以现在需要不断地透过民主实践中学习,不论是独立参选、是民�抗�、是成立独立的NGO,或是社会的自我组织──这其实就是公民社会。 媒体人彭晓芸:《 作为现象的韩寒:市场与体制共谋的产物 》全文 韩寒符合消费主义与反抗者标签等市场需求要素,于是成为了媒体及互联网争相供起的“神器”。而疯狂的崇拜者,不少是教育的受害者,在一个公民教育严重匮乏的时代,即便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思维也未必比韩寒健全,于是,粉丝们甘愿接受韩寒戏谑式的安抚。 笑蜀: 革命需要啄木鸟——兼论韩寒《谈革命》 全文 韩寒对革命的批评,仅仅是抛砖引玉,比卢森堡差了不知几万里。他还需要成长,最好是成长为卢森堡那样的双向啄木鸟:既啄公权力之树,亦啄革命之树。只有当这样的双向啄木鸟愈来愈多,才能把对传统革命的革命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开启新时代的革命即实质意义的转型。 网络独立译者、散文作家南桥 谈《谈革命》 全文 如果你的见解彪悍有力言之成理,谁在乎你读书多少?问题是韩文中有很多观点说不通,特仿他的问答体,阐述我的观点如下: ……问:你是美分党么? 答:不是。 问:你和韩寒有仇么? 答:没有。 问:那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难道是想革命么? 答:当然不是,我不过是希望国家的领导者越来越开明,应该考虑到老百姓的民生和权利,理性改革,让国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新换代,真正成为一个受国内群众拥戴,受国际尊重的国家,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一个小小软件尚且需要升级,需要补丁,何况一国的治理方式?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每日原文推荐 – 2012/01/03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突发】 《纽约时报》 下一个中国准备迫害的人权活动者——倪玉兰   自由亚洲报道 河南安阳的集资受害者们的新年”散步” ,已有 简短中译 BBC: 在义乌纠纷后,印度警告贸易商 (好象前两天我们忘了推这条新闻,来龙去脉是:两名印度商人据称在义乌遭到了虐待,起因是被讨账,之后在法庭上其中一名说自己患有糖尿病,但庭审的五个小时内未能喝水和吃药,他晕倒在了法庭上。) 【专题・阿拉伯之春后续】 智库“美国进步中心”提出“帮助阿拉伯之春收尾”的五大方式 ,在中东和北非创造更多“公正的工作”,包括:帮助当地政府建立经济战略、支持公共领域的就业和公众服务项目、利用贸易提升生活水平、建立政府能力支撑中小企业和确保自由的权力进入法律  【专题・后金正日的北韩】 CNN: 美国高层外交官助理国务卿到中国讨论北韩 ,此次行程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 辛迪加项目: 北韩的危机还是转机 ?这位布鲁金斯学会的资深学者先是批评了美韩的情报工作不力,然后认为当前要先保持朝鲜半岛稳定,而且他认为中国会促进北韩经济开放、政治则保持不变。 【国际】 《外交政策》发了一组关于学院派和政府内的决策者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和调查,不过对于不熟悉美国政治或学界的普通读者来说,读读这篇排行榜就可以了。《 哪些学校是通往政界的预备校? 》 第一名是奥巴马曾就学的哈佛大学。 【外交】 胡锦涛的西方试图用文化工具分裂中国的说法在各大媒体上均有报道 《外交政策》 美国之后 在一次会议上,一名中方官员说:“美国最好不要衰落得太快。”言外之意美国的衰退是必然的,但是美国如果没落的话,世界将更加危险和不稳定,一系列的地缘冲突可能发生。 东亚论坛: 2011年的南亚——关系紧张 回顾了2011年南亚的主要事件,本拉登被击毙引起美巴关系紧张,接着印巴关系稍有缓和,但印中关系没有什么好转。 《外交政策》 再思考:情报 作者是在CIA工作了28年的资深情报人员,他认为美国做错了的地方主要要归咎于决策者,而非情报机构。谈及伊战、911等 【环境】 《卫报》中国城市居民还要再呼吸不健康的空气长达20-30年,虽然最近关于空气污染增加了PM2.5的指标,不过专家们认为要在 短期内改善空气质量不大可能 【经济】 24/7 华尔街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美国公司 ,排名第一的是肯德基,第十是苹果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东亚论坛 中国:2012年会是2009年的翻版吗?

核心提示: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预测,尽管面临外部经济疲软和国内房地产业萧条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在2012年不会硬着陆。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上升为系统性宏观风险,而政府已经对经济下行风险有所警觉,政策可以迅速作出调整,中国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总体收支状况都比较健康。预计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可能超过4次,如果经济状况恶化,也很有可能下调利率。 原文: China: will 2012 be a replay of 2009? 发表时间:2012年1月1日 作者:黄益平 北京大学教授 翻译:oriental priest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校对   【原文配图:江苏南京的投资者在观察股票价格,2011年12月30日。图片来源:澳联社。】   201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轨迹与2008年如出一辙:年初经济过热;年中由于政策收紧而一度得到遏制;年末受外部经济衰退的影响而放缓。   但是2012年不太可能是2009年的翻版,全年经济局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鉴于外部需求疲软和房地产投资萧条,2012年的GDP增速可能会从2011年的9.1%回调到8.1%,通胀率亦可能从5.5%下降到3.2%。在新的一年里,消费将有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货币以及财政政策都有可能适度放松。对于中国而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全球经济衰退的恶化和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纠偏时的混乱无序。   近来,受一系列经济问题困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恐慌不胫而走。比如,中小企业破产的趋势愈演愈烈,媒体对其中几起典型案例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在一些地方,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断裂。从11月份开始,房价连续三个月下跌,这对投资的增长和资产质量造成巨大的潜在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拥有的总负债至少达到10.7万亿元人民币(1.7万亿美元),当贷款到期时他们发现很难偿还贷款。而近期影子银行交易( 译注1 )的迅速扩张也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大。   但这些些因素尚不太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原因至少有三个。首先,目前局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政策调控的影响,比如宏观政策紧缩和房地产业收紧。还有一些变化如房价的修正对未来经济健康发展可能是必须的。如果形势急剧恶化,政府也可以迅速转变政策。其次,目前的这些问题还没有发展成为系统性宏观风险。例如,即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濒临破产,但中小企业总体发展仍然保持平稳。此外,之前被广为报道的民间借贷活动崩盘现象也只发生在少数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的温州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   再次,即使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家庭、银行和政府的收支状况依然相当健康,如果经济形势恶化也应当可以承受。家庭的总负债占GDP比重不到18%,低于家庭的年储蓄额。如果住房价格轻微下降,家庭将不会被迫实行去杠杆化( 译注2 )。并且,考虑到银行的平均不良货款比率为2%,而存款准备金率为21%,贷款质量的部分恶化在不远的将来不会造成银行的功能失调。最后,中国的公共债务只占GDP的17%,如果把全部潜在的负债包括进来,其总额大约占到GDP的70%,但政府仍然拥有足够的财政资源空间来化解国内风险和支持经济的增长。   所以就目前的局势分析,2012年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受外部萧条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将减半,分别下降到9.8%和12.8%。净出口的下降将使GDP减少0.4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个主要构成中,制造业投资相对更有活力,基础设施则或多或少取决于政府政策。房地产投资则深具不确定性,随着房价和交易量双双急剧调整,新的一年中房地产投资可能会显著放缓。即使如此,受大型开发项目、在建项目和公共住房规模扩大的影响,2012年房地产投资仍将继续增长,尽管速度会慢下来。 拉动内需对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其扩张过程也不宜过快。最近几年,零售业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是由于家庭统计数据的调查存在问题,低估了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水平,导致按支出计算的GDP数据显示出消费持续下滑。综合考虑按支出计算的GDP和零售总额,所传递的信息表明在2007年有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后消费占GDP的份额实际上是在稳步增长。这一结果与近些年来社会福利体系的改善和工资收入的迅速提高是一致的。   从最近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看,政府已经对下行风险有所警觉。但是政策制定者担心过早、过快放松政策,会像三年前那样被认为是”过度刺激”。预计在整个2012年将有超过4次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财政赤字将有轻微增长。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为了稳定市场流动性,而不是刺激增长,因为中国货币供给是在稳步放缓。尽管还无法预料政策利率会否下调,但如果全球经济继续恶化或者房地产市场的纠偏出现混乱,利率调整的几率将大为增加。。   (黄益平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学教授,他还是香港巴克莱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译注: 1、影子银行交易大体上是指在金融体系中未纳入商业银行业务监管的金融交易,由于不受商业银行存贷款风险监管的限制,灵活性较大,风险也较高。在西方主要指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如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产品。在中国,类似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信托贷款之类的业务都可以归入这一范畴,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收紧,许多开发商通过信托融资等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2、Deleverage,即由于住房价格下降,出售资产以降低负债比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