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

环球时报英文版 网络长城之父方滨兴有话要说

核心提示 : 方滨兴,中国网络长城之父注册了6个VPN(虚拟专用网络)账号,他通过VPN连接一些他当初帮助屏蔽的网站。 原文: Great Firewall father speaks out 来源:Global Times 环球时报 作者:Fang Yunyu 发表时间:2011年2月18日 译者:ZJL 校对:小米(@xiaomi2020) 59岁的方滨兴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他说:“在家里的电脑上我有6个VPN账号,但我只将它们用来测试GFW与VPN谁更厉害。” “我对乱七八糟的消息,例如反政府的信息,不感兴趣。” 最近中国大陆流传着一个受欢迎的笑话:去年圣诞节时马克•扎克伯格( 译注:他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花名册)的创始人和CEO。 )突访北京。这位备受挫折的Facebook创办人向中国的网络创业者展示了如何穿越网络长城。 他告诉企业家们:“当我一到达,我就不能登录我的Facebook账户了。” 这则笑话也许不是真的,但中国的网络长城相当强大,它屏蔽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网站,其中包括:Youtube(优兔)、Facebook(花名册)、Twitter(推特)和Wikileaks(维基泄密)。 方滨兴的作品让他在十二月新浪开微博账号的时候饱受网络批评。在3小时内,大约1万网民给他留言,其中几乎没有称赞之辞。 为国牺牲 方滨兴自身定位为学者,他说:他只做对的事,无论如何,他会坚定不移。 他证实他是网络长城关键部分的主要设计者。据报道网络长城1998年开始,2003年正式推出。 几天后方滨兴关闭了它的新浪微薄,并且直到现在一直对此事件保持沉默。 “我将网民对我的辱骂视为我为国家所作的牺牲。” 方滨兴说:“有些人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失态。比如美国签证没通过,他会背地里骂签证官。 对方滨兴的大量挖苦和辱骂全是因为他建立的关键字过滤技术,因为方的作用,这种技术可以过滤有争议的关键词并屏蔽被视为敏感的网站。 方滨兴拒绝透露网络长城是如何运作的,他双手抱胸说:“这是机密。” 方滨兴说网络长城的未来不由他说了算。 方滨兴咧嘴而笑:“因为我的项目是最优秀的,所以最终入选。”然后他停了一下又说,“那时国家急需一套这样的系统。”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志安说: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转折点。 张说:那时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首先出现,中国网民达到一百万,同时政府开始认真对待互联网。 张说:建立网络长城是对未知的新生事物的自然反应。 耐心和理性 这位网络长城之父并未回避要保护中国大陆、监控互联网信息流动的重大决定。 他说:这种防火墙是全球的普遍现象。中国不是唯一监控和管理互联网的地方。 “据我所知,大约180个国家包括韩国和美国也监控互联网。” 当提到与中国独特的设计比较时,他回避了关于海外的网络审查的数量和质量的话题。 部分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当遇到网站内容违反法律的时候,会禁止连接网站,例如:德国屏蔽新纳粹的信息。 使中国网民烦恼的是不能上Facebook和Youtube等明显无恶意的网站。 据报道当被问及突尼斯和埃及之后谁会是下一个进行政治变动的国家。助力推翻埃及穆巴拉克专制的Wael Ghonim回答说,“这要问Facebook。”社会网络工具不仅仅是为娱乐而设计。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周四说:今年美国政府会花2500万美元帮助网民绕过诸如中国网络长城等限制,实现完全自由地互联网信息流动。 当被问及如何评论希拉里在这周更早的讲话时,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重复以前官方的评论说,“中国网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 “中国反对任何国家打着互联网自由的旗号干涉中国内政。” 持久战 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指出:上一个十年,中国的互联网自由在网民的意识中和言论自由上已取得较大进步。 “这样的改变是巨大的,中国的互联网仍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听取外国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观点,但我们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日程表。这个进程要花时间,我们应该有耐心和理性。” 方滨兴承认他的网络长城在分辨好坏信息上做得不够好,如果一个网站包含敏感词,这个防火墙经常因为技术的限制而简单地屏蔽全部。他预计未来网络长城会变得更复杂。 方说:“这个防火墙监视和屏蔽所有信息。这就像因为安全门不能很好地区分水和硝酸甘油,乘客就不许带水登机一样。” 说话之前,网络长城之父总是要停顿几秒,然后用深思熟虑地用平和的语调说出。 方声称:“要求更加开放的信息流动代表了外国势力对中国的一种软实力威胁。” “一些国家希望朝鲜开放互联网,但如果它真的做了,其他的国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上海时,他向中国学生谈到更为开放的互联网的重要性。 一些分析认为近些年通过互联网在中国大陆言论自由有所扩展,同时另外一些则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将一如既往地与网络长城作战。 中国拥有超过4.5亿网民,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方说,在网络长城和虚拟私人网络之间将会是持久战。 “目前网络长城是相对落后的,需要改善。这种情况好比交通控制。司机应该遵守规则,网民也应该如此。” 方滨兴简介 1960年生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 1977年邓小平同意恢复高考,当年全国570万考生参加高考,他成功成为27.3万名大学生中的一员 1978-1989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4-1999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 1999年开始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任副总工 2000-2007年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任主任、总工程师 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1年获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等联合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获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2007年公安部信息安全特别顾问 2007年国防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2007年12月被任命为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点击 这里 订阅及墙内看译者;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 这里 获取翻墙梯子 相关阅读 时代杂志 中国控制互联网的新挑战 环球时报英文版:网评员寻踪 (又名:隐身的五毛) CNET:后谷歌时代的中国,审查仍在继续 视频:翻越伟大的防火长城 MIT技术评论:中国的互联网悖论 译者合集导读:谷歌vs.中国 第二季 追踪 环球时报英文版:为了删除的发表 读写网:天朝棋盘上,Google的下一着棋 纽约时报:中国的网络民防 外交政策:希拉里演讲稿:互联网自由 RSS订阅 GFW博客 ,获得翻墙梯子大全 翻墙看《译者》 https://yyii.org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 订阅《译者》; 译者精华杂志版下载大全 参与《译者》的多种方式。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CC协议2.5 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阅读更多

中国简报 北京担心“颜色革命”会影响中国

核心提示 : 尽管近期,埃及式的“颜色革命”在中国爆发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中国共产党还是缺乏信心,因而官方媒体上都是力图减少突尼斯、埃及、约旦和也门的戏剧化事件对中国影响的文章。 原文: Beijing Wary of “Color Revolutions” Sweeping Middle East/North Africa 来源: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中国简报 作者:林和立(Willy Lam) 发表时间:2011年2月10日 译者:@delaydy 一场埃及式的“颜色革命”在中国很快爆发的可能性较小,然而,中国共产党似乎对其执政又开始缺乏信心,它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使发生在突尼斯、埃及、约旦、也门的戏剧性事件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除了控制关于埃及“莲花革命”的新闻报道,当局也在试图把争论引向“西方民主模式”不适合发展中国家这个议题。包括温家宝总理在内的高层官员正在使出浑身解数使下层阶级相信,中央将会在社会福利方面投入更多的钱,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表面上阻止民众骚乱。如果中共领导人无法解决长期困扰的如贫富差距、公民缺乏言论自由等问题,那么不能排除这个国家的贫困人口模仿易怒的突尼斯和埃及示威者的可能性。 北京,上周刚过了一个为期七天的农历新年假期,对于外国记者提出的像埃及那样的暴动是否将会在中国发生此类评论还没有做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这个问题上做出的所有回答,就是“我们希望埃及能尽快恢复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1月30日;法新社,2月2日)。然而,当局在上月末采取果断措施来限制媒体关于北非和中东颜色革命的新闻报道,并且禁止网民在社交和微博网站上讨论这些东西,中国的编辑们则被中宣部告知他们只能使用官方媒体新华社发出的新闻通稿。(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月1日)。而且,网民和博主被禁止在仿 Facebook 或 Twitter的网站上讨论埃及;在新浪、网易等不同的微博网站上搜索和埃及有关的内容的话,不是没有结果就是错误信息,然而有了越来越多的“翻墙”软件这一事实,在中国4亿5000万网民中,有相当多的人可以获得外国媒体关于颜色革命的报道。(路透社,1月30日;经济学人,2月3日;法国国际新闻频道,2月3日)。 中国政府试图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北京派出包机的速度和效率上来,滞留在埃及各个城市的一千多名中国人(包括香港的旅游者)被接回了家。更重要的是,官方评论聚焦在所谓的西式民主的缺陷上,《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论指出,美国和欧洲的制度和规范不适合非洲和中东的人民。“颜色革命不能带来真正的民主”,这家《人民日报》旗下的报纸评论,“民主因为西方的成功模式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环球时报》补充道,“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不成功例子的出现,这个体系是否适用于其他国家还是个问题”(环球时报,1月30日;路透社,1月31日)。 考虑到美国和埃及的准联盟关系,埃及的动乱只会给华盛顿在中东的利益带来麻烦,其他的专家和学者则在这个问题上打转。比如,上海国际关系专家李世默指出,如果在埃及及其邻国举行真正的选举,那么选举产生的穆斯林领袖不仅会摒弃美国式的民主,而且还将威胁到美国的石油供应。“从伊朗革命开始,几乎所有发生在伊斯兰世界的民主选举,都已产生反对西方和以色列的伊斯兰政府告终,”他写道。(环球网,2月1日;新浪网,2月1日)。有趣的是,在2009年对于华盛顿所谓的支持伊朗亲民主示威的举动,北京同样提出异议。官方媒体《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在当时的一篇社论中指出“试图把在伊朗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推向混乱将会被证明是非常危险的。”“我们想保持中东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一个不稳定的伊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它补充道。(China Daily,2009年6月18日;亚洲时报,2009年6月20日)。 然而,一大批受尊敬的中国知识分子呼吁不要考虑“外国颠覆势力”的影响,而是关注埃及事件本身。在对待下层阶级的众多不满的方式上,中国和埃及有相似之处。热门评论员和博主司马南指出“中国的社会问题丝毫不少于埃及。”司马南表示,在生活成本、房价、高昂的医疗和教育费用以及腐败这些方面,中国民众离模仿埃及示威者的“引爆点”并不遥远。广州中山大学的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历史学家袁伟时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那么这个国家将会“非常有可能因对政府的广泛不满而产生新的动乱,”“中国公众现在具有强烈的维权意识,并且再也不可能回到受操控以及没有权利表达自己意见的旧时代了。”他补充道。(乌有之乡[北京],1月30日;南华早报,2月1日)。 在前几个星期,在中共领导人显然是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所做的措施中,“贴近群众”的高层官员备受瞩目。温家宝上个月视察了国家信访局,同有不满意见的访民交谈,这些民众试图提出针对各级政府的投诉。“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温告诉这些访民,“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并且应该负责任地解决人民面临的困难。”这是高级别官员第一次和访民谈话,而他们经常被警察和国保骚扰甚至被监禁。在农历新年期间,温家宝和胡锦涛在分别对河北和山东的考察中,都深入到了群众中间,两位领导人都承诺政府将更加关注民生,尤其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期。(中国新闻社,1月25日;新华社,2月4日)。 官方报纸大肆渲染在国家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中社会保障支出的大幅提升,比如,每年增加的失业保险金支出、养老补贴以及其他社会福利在这个十年中都将和通胀率挂钩。在回答有关房地产泡沫的普遍不满时,中央政府承诺将建造更多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011年的目标是建造1000万套经适房,与去年同期数字相比上升70%。(中国新闻社,1月6日;人民日报,1月7日)。在中国去年最低工资上涨22.8%的基础之上,各个城市都已经宣布将工资上涨15%左右以帮助工人应对快速上涨的生活成本。虽然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6%,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估计去年仅食品价格一项就上涨了10%,部分要归因于全国范围恶劣的天气条件,而政府将很难解决大米、小麦、蔬菜和肉类价格的飙升。(法新社,1月21日;人民日报,1月26日)。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努力防止社会动荡方面,中共领导人似乎不愿做出超越公共关系的姿态。以上月温家宝和8位访民的短暂会面为例,访民向总理抱怨了诸如地方当局非法没收财产之类的问题。即使官方媒体报道了有关的政府干部已经和访民做了接触,但是他们的大多数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官方还声称这些访民没有说实话。正如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胡星斗指出的,上访现象本身就说明了严重的体制问题,例如无效的法律和司法制度。“解决上访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司法独立,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级政府进行充分审议”,这位著名的社会评论家说。(南方都市报[广州],2月1日;文汇报[香港],2月2日;明报[香港],1月27日)。 根据政治学家刘军宁的观点,中东人民力量的崛起突出了中国的“专制主义危机”,“当局必须在政治领域开始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他说,“诸如增加社会福利支出之类的措施,只是表面上的,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刘没有看到中共领导人考虑政治改革的任何征兆( 见2011年2月5日作者与刘的访谈。 ),他和其他观察家认为胡锦涛政府只是一心想增强业已强大的公安机构,以便能严厉打击破坏稳定的行为以及社会上的“不和谐”分子。 2005年,和新疆自治区接壤的邻国吉尔吉斯斯坦经历了一场颜色革命,之后,胡锦涛主席发出指示,要加强国家对持不同政见者和非政府组织的控制,尤其是那些与西方组织保持联系的。(参见“胡最近对持不同政见者的镇压”,中国简报,2005年6月7日)从那时起,有数千名持不同政见者、人权律师和非政府组织活动者被拘留或骚扰。而且,在全国各地安装了高科技间谍设备,比如,广东省安装了100万个监控摄像头,在新疆省会乌鲁木齐,则安装了5万个。(卫报,1月25日;纽约时报,2010年8月2日)。 在劝说民众不要屈服于众所周知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这一意图明显的举措中,“爱国学者”针对所谓的“西方阴谋”,即通过军事手段遏制破坏中国的崛起以致民主理想的传播,发出了新警告。比如,北京大学国际事务学者余万里上周在一篇题为《炮制关于中国的恐惧是美国的战略杠杆》的文章中声称,华盛顿正在使用包括“它的价值体系和优越的软实力”在内的武器来抹黑和遏制中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研究员周寂沫指出,“西方国家将拿出浑身解数来抑制中国经济”(环球网,2月4日;新浪网,1月30日)。但是,在变革之风甚至席卷至非洲和中东的情势下,中共的宣传攻势以及其过去灵验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即用混合经济利诱其公民同时伴以镇压措施——是否能保持有效还有待观察。 点击 这里 订阅及墙内看译者;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 这里 获取翻墙梯子 相关阅读 中国简报:鹰派vs.鸽派:北京辩论“核心利益”和中美关系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 埃及革命的真相 由普世价值推动的一场没有领袖的革命 德国商报 全球主义者说:中国无法免疫民主的尼罗河病毒 时代 在中国,埃及革命的报道受限 纽约时报 为开罗的希望而振奋 赫芬顿邮报 匿名网民组队为埃及人民提供通信工具 外交政策 埃及:为了自由而斗争 外交政策图集 埃及 怒火燃烧的日子 [视频] 纪录片中国三部曲 一个世纪的革命 外交政策 胡锦涛想知道什么? RSS订阅 GFW博客 ,获得翻墙梯子大全 翻墙看《译者》 https://yyii.org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 订阅《译者》; 译者精华杂志版下载大全 参与《译者》的多种方式。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CC协议2.5 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阅读更多

信息时代的权力运行

小约瑟夫•奈:信息时代的权力运行 小约瑟夫•S•奈曾任美国国防部长国际安全政策助理,哈佛大学教授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1年02月09日 17:34   共有1条点评 http://www.caijing.com.cn/2011-02-09/110637222.html   当今所有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是连最强大的国家都无法完全控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自达沃斯——   当阿拉伯国家政权在Twitter和半岛电视台推动的民众示威浪潮中苦苦挣扎,而美国外交官们则尝试理解维基解密网站的巨大威力之时,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这个全球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深刻地了解权力是如何在世界政治中运行的。   而这也是笔者在新书《权力的未来》中想要阐述的观点。21世纪正进行着两种关于权力的变革——一种是权力的转移,另一种则是权力的扩散。前者意味着权力从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移到另一个,这在历史上早已屡见不鲜了,而后者则是个更为新颖的过程。但当今所有国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连最强大的国家都无法完全控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权力转移方面,人们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了假想中的美国衰退上,并常常将其比作历史上的英国和罗马。须知罗马在到达权力巅峰后的三个世纪内还依然保持着统治地位,它也并非陷落于另一个国家的崛起之中,而是在无数野蛮部落的蚕食下走向了灭亡。   事实上,相对于那些预言中国、印度或者巴西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压倒美国的时髦论调,真正的威胁其实来自那些当代的“野蛮人”以及非国家参与者。在这个缺乏网络安全的信息化世界上,权力的扩散要比转移威胁更大。   那么在这个21世纪的全球信息化时代,权力的运用意味着什么?权力的来源又是什么呢?   对此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答案。在16世纪,西班牙靠着对殖民地以及黄金的控制占了上风;17世纪的荷兰则从贸易和金融中大获其利;18世纪的法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和军队独占鳌头;而19世纪的英国则借助以工业和海军建设为先的手段。   传统观念认为那些拥有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将夺得优势。但在信息时代,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最会讲故事的国家或非国家组织。如今早已没有什么可靠手段足以衡量各方实力消长,更谈不上如何在这个新世界中指定成功的生存策略了。   大多数与全球权力均衡转换有关的预测都主要基于一个指标:对某国GDP发展的预测。但这一方法也忽视了权力的其他方面,比如军事硬实力和述事的软实力,更不用说将这两大因素整合到国家战略中的政策难度了。   虽然国家依然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但他们会发现这个舞台正变得日渐拥挤并难以控制。前所未有的大量人口将通过信息的传播而被赋予权力。   各国政府从来都对信息的流动和控制忧心不已,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被信息技术革命强烈震撼的年代了。而新的内容——正如我们目前在中东地区看到的——则是信息沟通的加速以及技术向许多参与者赋予权力的事实。   这个某些人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时代是基于电脑,通信和软件的飞速发展,并随之导致创造,处理,发射和搜索所有信息的成本急速下降。这意味着国际政治将不再是政府的专利。   随着电脑和通信成本的下降,准入门槛也不断降低。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到恐怖分子在内的个人和私人组织因此也被赋予了直接参与国际政治的权力。   信息的传播意味着权力将被广泛地分配,而非正式网络将打破传统官僚组织的垄断。互联网的速度意味着所有的政府都将对他们的议程拥有更少的控制力。政治领袖们的自由度将减少,且必须在短时间内对各种事务做出回应,还要与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同争夺群众们的耳朵。   我们可以从美国政策制定者们忙于应付中东乱局的事件中发现这一点。突尼斯政权的崩溃是有其深刻根源的,但它爆发的时间点则令外界(包括美国政府)措手不及。对此某些观察家将这场革命的加速爆发归因于Twitter和维基解密网站。   因此在奥巴马政府制定埃及和也门政策时也陷入了困境。在也门,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的政权在应对与基地组织相关的恐怖威胁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协助。在埃及,胡斯尼•穆巴拉克的统治有助于缓和以巴冲突并抗衡伊朗在该地区的势力。小布什政府过分简单粗暴的民主实践在伊拉克和加沙地区都造成了恶果,加沙地区的选举甚至导致了敌对的哈马斯政府上台。   在信息时代,明智的政策都同时糅合了软硬两种实力。考虑到美国目前所处的地位,奥巴马政府不能忽略对民主,自由和开放的软实力述事。   于是奥巴马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都以公开或私人的方式呼吁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变革,同时也要求事件各方限制使用暴力。此外面对埃及政权限制互联网的举动,他们则站在了维护信息自由的立场上。   中东局势的走向依然是未知之数,但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维护获取信息的自由将成为巧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小约瑟夫•奈 】 (责任编辑:陈君)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法媒:美国的困惑 到底怕中国什么_草根情怀_新浪博客

文章指出,多数美国专家均不认为在最近的将来会有中美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即使台湾问题也不引发冲突,原因是美国的军事强权在五十年内不可能被中国超越。同时,中国的 民族主义 同苏联当年的扩张主义十分不同,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并不追求全球性霸权。 … 没有 输出共产主义的打算,而相反,中国并不说民主有什么不好,中国似乎也可以同民主国家和平相处。美国目前不仅经济实力远比中国强大,美国也具有中国所不可比拟的其他方面的实力。中国没有发动远距离军事行动的实力,也缺乏吸引世界的软实力。尽管所谓 中国模式 …

阅读更多

香港观察:“中东波”给香港的警告讯号

邹颂华 香港观察 埃及示威活动发生暴力冲突 由何家争产到车公签文,由贺岁烟花到游客度岁被殴,香港传媒秉承大娱乐家的精神,新春期间照常娱乐大众。头条新闻不是喜气洋洋就是尽八挂之娱,但震撼全球的北非和中东变天,极其量只能放在国际版上,而所报的几乎全是译电。即便有人把今日埃及局势与当年六四天安门事件相比,即便香港人有强烈的六四情意结,即便香港已是中国土地上新闻信息最自由的地方,但从香港传媒处理埃及政局的手法,我们不能不去问:埃及对香港来说是否真的太遥远? 对国际局势后知后觉 过去一星期,当全球传媒目光都聚焦在埃及,你只要翻开任何一份香港报章,都不能避免作出以下结论:香港传媒最关心的,是其报导能否取悦读者,多于新闻的重要性。连号称公信力第一的大报也宁愿投放资源去搞「赌王争产」电子书,与娱乐八挂杂志去争一日长短,你不能不为此感到纳闷。就算传媒也有跟进埃及局势,但报导都只流于关注当地有没有华人死伤、侨胞的生意有没有受影响、滞留埃及的港人能否安全返港、港府为何迟迟不发出外游警告等等。当然质问港府为何不派包机接回港人,最后要中央政府出手打救,都是少不了的重点话题。 传媒高层为了保证收视而牺牲独立思考,埃及的紧张局面被香港的歌舞升平吹得几乎烟消云散。基于财政考虑,即使前线记者如何为局势摩拳擦掌,却没有香港传媒愿意派员前往当地采访。编辑满足于找一两名当地华人采访,就当是营造了「华人观点」。报导因此流于表面,实属无可避免。 如此「打造」新闻,当然无助华文世界认识这场自去年维基解密所激发的「中东波」。当香港埋首于四房家产的分配,这政治风云已从突尼斯,一直蔓延至埃及、约旦、也门。本来号称国际大都会的香港,是最有条件就此事提出「华人观点」的报导。可是,就算是「维基解密」的风波,本地传媒最关注的,莫过于美国外交官如何打小报告,或是私下失言等政治趣闻和秘闻,而非这些密电正在如何改变世界。 香港传媒一直都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只要新闻当中没有涉及华人或对华政策,就可以不用亲身采访,只用外电来交差。因此,大众只能被迫接收西方的观点,并以西方的利益来衡量时局。亲中传媒看似与主流传媒有所不同,它们在埃及政局动荡一事上,痛斥美国一直扶植穆巴拉克政权,又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就埃及总统是否下台出尔反尔。说到底,亲中传媒都只不过借此来推销「美国的普世价值是动乱的根源」,顺道宣扬「大国正和平堀起」的福音。 失去国际视野的香港 「缺乏国际视野的经济动物」是香港人仅余能够成功过度的特质。回归前香港还可作为西方认识中国的观望台,回归后香港的一切外交事务由中央包办。当连谈及「次主权」(去年因菲律宾人质事件而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也被看成为潘多拉的盒子,香港对外接洽就得与中央同一口径,事事靠阿爷出手。从近来的包机事件可见,港人对国际局势的分析和应对,要不是无从入手,就是束手无策,与国际形势脱节。 同时,中港两地传媒,合力凝造大国已成功堀起,对世界影响力无远弗届的形象。中国在阿非拉地区的影响力之大,其报导频繁的次数已不再是新闻。但今天中国在埃及以至中东波之中,都只能被动地表示关注和强调稳定,而真正的推手,仍然是美国--无论是政府的斡旋以及态度,抑或google和twitter如何帮助当地民众突破网络封锁,都彰显美国的软实力及其如何真正影响当地局势。 当然,香港人仍然可以为祖国的包机而感激流涕,也可以陶醉在新闻如何报导国家以经济实力在外交上「广结善缘」的欢呼声。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也真越来越吃重。但如果香港人以为,可以把有关国际关系和局势的思考,交托给祖国就高枕无忧,甚至变成事不关已,那我们就不得不为这个曾经在国际舞台上风光过的都会忧心忡忡。 北京也许不希望看到茉莉花革命的余波来到自己的土地,但在全球一体化、信息无疆界的大趋势下,北非的政治运动势必在全球泛起涟漪。信息自由流通是香港既有的优势,亦因此最适合成为大中华地区认识世界潮流的窗户。香港在回归后渐次褪色,正正反映了我们在急不及待成为「中国人」时失去了本来的特殊身份;昔日香港助西方认识中国形势,但今天如果我们不比内地众多城市掌握更多国际形势,而甘于随波逐流,恐怕这个亚洲国际都会,与一条小渔村相去不远矣。 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你的意见反馈: 你的联络资料: 姓名: 国家、城鎮: 电邮地址: * 电话: 你的信息: 你的信息 * 总字数不超过300字: 0 免责声明 我愿意让网络制作人员与我联络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