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防疫

2022年封城中的上海

过度防疫,是防疫乱象的一种,是指打着“防范疫情”的旗号,不顾实际情况和其他社会发展目标,采用的防疫措施远超疫情本身,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疫情之外的次生人道灾难。

奥密克戎病毒爆发以来,随着新冠病毒重症率和致死率大幅下降,中国施行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备受争议。在很多地区,动辄“封城”的政策被认为是过度防疫,引发民怨沸腾。2022年10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表示,防疫坚持“杀鸡用牛刀”,这也成为过度防疫最形象的比喻。

过度封城导致了中国经济萧条,有医疗需求的人无法就医而身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和乡村。甚至,2022年春上海封城期间,出现了市民饥饿缺粮的情况。2022年8月,在川渝地区高温酷暑的情况下,当局依然坚持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大搞核酸检测。种种乱象,引发了大量舆论批评。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公民馆真理馆时间馆

中国数字时代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404给CDT-收稿机器人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404文库】拆台|可能是最全的2022年大事件盘点

一月:1月1日,西安被曝疫情乱象,一码通、孕妇流产、尿毒症、心绞痛,轮番袭来。1月10日,江歌母亲诉刘鑫案一审胜诉,二审宣判:维持原判。1月19日,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引共鸣,1月21日,警方确认其子已死亡,但其无法接受警方结论。

阅读更多

声道|核酸检测员月入10万,这才是放开的原因

看到仅核酸检测一项所要付出的巨额成本,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防疫政策会突然大转弯,放开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彻底。因为这世上没有人真的可以为了某件事持续的不计代价,无视成本的决策,最终都难免失败。

阅读更多

汉语言文学学习|三年疫情创造或涉及的246个名词

疫情三年,创造了无数故事,也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从头分类整理了一下,竟然有246个之多。这些名词大都来自官方新闻、通报,有的早已存在但第一次引起广泛关注,大多数都是疫情期间独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立此存照,算作对这场人类与病毒抗争的纪念吧。

阅读更多

通向远方的道路|人类不能白白遭受这场灾难

如果人类只限于应对灾难本身,而对造成灾难的人性根源和社会问题不予以反思,如果那些作恶者和玩忽职守的人没有受到追究,我们不过是白白地遭受了痛苦,那些死去的人也不过是白白地丢掉了生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