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

爱思想 | 王小刚:中国经济学的殖民化倾向

王小刚:中国经济学的殖民化倾向 进入专题 : 经济学 殖民化    ● 王小刚       1979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但是近年来,经济学的声誉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质疑。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学界存在着严重的殖民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学研究缺乏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的价值。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在于他有人文、有道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那么,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因而一定要有人文关怀,要以人为本,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是为某个政党或某个利益集团说话。不能仅仅注重短期的局部的经济利益,更要长远的全面的眼光。学者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有相当的话语权,不仅仅是因为有知识,也在于其客观的立场和人文的关怀。因此,经济学家要考虑的不能仅仅是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     而中国许多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比如某人说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真是拿丧事当喜事办的典型。某人说堵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按照这个说法,东京、纽约那还不如中国的小县城繁荣。教育产业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浩劫,不仅导致学历泛滥、大学教育质量急剧下降,而且剥夺了贫寒子弟的上学机会。但是当年推出这项政策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主流经济学者都为之鼓吹造势。中国的个税起征点很低,对穷人是很不公平的,但是还有人说,个税起征点太高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中国的改革,很明显处于底层的工人、农民付出的代价最大,受益最少。有人却说,改革中利益受损最大的是领导干部,其次是工人,接下来是农民。完全倒过来了。有人倒是承认中国的改革牺牲了3000万老工人。但却认为,他们的牺牲是必须的,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也令人瞠目结舌。某人更是直白地宣称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经济学家不需要讲道德。     由于这些话语中赤裸裸的辩护色彩,难怪有的网友说,看了就想骂人。亚里士多德曾言:“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经济学同样如此,若是失去人文价值的追求就会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就变成了一个追名逐利的工具,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流氓逻辑和市侩哲学。            2、研究中国经济时几乎不考虑腐败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考察了南亚11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之后,明确指出,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而不将腐败作为严重问题来对待的理由是肤浅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深受腐败的困扰,造成极度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失序。而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界,几乎不讨论腐败问题,很多人甚至认为腐败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是必然要付的代价,是有利于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     在中国主流经济学界,这种颠倒黑白的说法十分盛行。比如有人说,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有人说,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在国企改革问题上,有人说,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鼓吹监守自盗。另一方面,非常滑稽的是,这些人又非常强调要保护好私有产权,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现代版本。     中国虽然落马贪官不少,但是所占比例很小,反腐败是蜻蜓点水,只拍苍蝇不打老虎。有人却说反腐败力度不能太大,否则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为官员“边腐边升”喝彩加油。在制度缺失、腐败泛滥,人民渴望民主法治的情况下,有人却匪夷所思地说,全世界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制度。甚至倒打一把,说民主投票不好,既不能反映代价,亦不能刺激生产。公然鼓吹专制才好,真不知是何种心态使然。有人还说,最好干脆给当权者一大笔钱,把这些权力买下来,叫他们以后再不要利用这些权力了。中国最上层没有什么贪污腐化,下面却有数不尽的贪污腐化。这些话未免让人感觉很天真,真让人怀疑他们是否在中国生活过。     这些胡言乱语,是非颠倒、漏洞百出,连小孩子恐怕都骗不过。本应让人不屑一顾,但是在权贵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却深得其主子的欢心和抬举,竟然成了主流。正如马克思所言:“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1]杰出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坦言:中国所有的经济问题说到底都是政治问题。所以腐败绝不是经济学研究中可以忽略的问题,而是中心课题。因此,面对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对于腐败如此的冷漠和纵容态度,难怪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会说,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3、只说发展的成就,不说发展的代价            中国主流经济学界,一直宣称中国发生了经济奇迹,而且大言不惭的说他们这些人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对于发展的代价一般是只字不提,或者是轻描淡写。而他们口中的“中国奇迹”,大致是指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中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10%左右。     姑且不论中国是不是发生了经济奇迹,只要我们粗略计算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就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这些代价,姑且不说贪污腐败、两极分化、道德沦丧、冤情遍地、诚信危机等社会代价,仅仅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够让人触目惊心。     比如全世界的PX项目60%都建在中国,为了压缩成本,这些项目都没有配备污染处理工厂。中国的纳税五百强企业,前面六十家企业大都是石化工业。他们纳的税虽占中央财政税收的一半以上,污染却非常厉害,已经代替了80年代乡镇企业的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往往未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到外界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世界银行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8~13%。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几乎被环境污染完全抵消。[3]     环境污染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可怕的它已经开始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存。中国现在有2/3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标的环境中;很多过去从不缺水的城市普遍缺水,不得不开始使用无法恢复的、且只能供8~10年使用的深层岩水。全国农村有近3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不得不饮用已被污染的地表和浅层水源。[4]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5]国土大半遭受重金属污染,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到污染并流入市场。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湖南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的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至5倍。[6]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植物严重变异,人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甚至多年没有一个体检合格的应征入伍者。[7]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癌症村。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孙月飞在《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的论文中指出,中国的癌症村数量已经超过247个,涵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8]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实际的“癌症村”可能远不止这个数目。但是该文展示的情形已经足以让人痛心!     如此巨大的生态灾难,任何经济奇迹都会显得黯然失色,毫无意义。更何况,中国是否发生了经济奇迹呢?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日本战后在一片废墟之上,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成为发达国家。但是没有付出高度腐败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中国号称高速发展30年,但是到现在也还是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已经难以估量,但是人均产值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            4、只要外汇储备,不要本国福利            主流学者还有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被视为大国崛起的标志。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9月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017亿美元。[9]但是这些人从来不说,这些外汇是从何而来的。     事实上,中国的外汇储备除了少部分来自外国直接投资,大部分来自中国不计环境、资源和人权代价的出口贸易。比如中国20多年间煤炭出口20多亿吨,同时因为矿难每年平均死亡6000多人。出口日本的木材超过了1亿立方米,相当于中国国土20%的森林面积。再比如中国生产了全世界70%的圣诞树,但这些产品,生产一件的利润也就是几分钱、一毛钱。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中国企业只得一美元的利润,仅占3.1%。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由于中国地大人多,多年下来,数量也相当惊人。     因此,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绝非汉奸媒体所说的是中国央行的负债,是中国政府的沉重负担,而是中国人民的血汗钱,甚至是子孙后代的保命钱。但是,这些来之不易的外汇储备是怎么使用的呢?其情形更叫人震惊:未经任何讨论,甚至没有任何征兆,2004年1月,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充实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中国石油公司2000年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上市四年海外分红累积高达119亿美元。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个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1000亿美元,值得强调的是,上述公司的盈利完全是来自对国内消费者的掠夺,这实际上是把中国人的钱财收集起来送给外国人。2008年雷曼兄弟在金融危机中宣告破产,中国外汇储备承受巨大损失。于此同时,玉树地震,国家财政拨款只有5亿元。西南大旱灾,国家拨款只有1.26亿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这样的肆意挥霍浪费。不是用于人民的福利,不去发展中国的经济,而是给腐败的金融系统、国有企业填窟窿,去拼命讨好外国的政府和外国的老百姓。正如有人所评论的,中国的权贵集团,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让中国高价进低价出的贸易和外汇体制。通过这个体制,越来越大量的把中国的环境资源和国民健康,转化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廉价商品,和权贵集团自身的一夜暴富。如此腐败卖国的贸易体制,一些主流学者却称之为比较优势而大肆吹嘘,这无疑是中国经济学殖民化的最显著表现。            5、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滥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经济学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许多年轻学者在研究中比较偏重于采用数学方法,而且是相当艰深的高等数学方法和模型。许多高校迎合这种风气,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却从国外引进大量的高难度原版教材,照本宣科,生吞活剥,误人子弟。不仅研究生用的经济学教科书是满篇满纸的公式,就是在国内一些早就出名的经济刊物,也只刊登使用数理经济模型的文章。名曰与国际接轨,实质上扼杀真正的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     这些文章基本上不关心经济的具体问题,不关心民间疾苦,不探讨社会不公,不顾及国计民生,在冷冰冰的数字里转圈。由于与现实完全隔膜,许多经济学者对于经济问题的看法非常肤浅,甚至不如许多深入实际的新闻记者深刻。有的所研究的问题细小而琐碎,没有实际意义。有的所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跟中国的事情毫无关联。有的则是歌功颂德,用一大堆数据说明某项政策的正确性。有的是故弄玄虚,本来很简单的常识问题,却使用一连串的数学公式推导。事实上,把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生搬硬套,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是经济学殖民化、庸俗化、去政治化的重要表现,包藏了御用文人的险恶用心,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西方经济学模型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而中国的经济环境与此大不相同。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半殖民半封建经济状态。有一半的经济掌握在外资手中,还有一半掌握在官僚资本手中,而民营资本处在两者的挤压之下,艰难生存。权力在经济格局的塑造当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西方的经济学模型当中,是不讨论这个问题的,也无法做定量分析,属于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我们知道,任何学术研究,其理论假设前提极为重要。若是研究的对象不符合理论前提条件,那就根本不能使用。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南辕北辙。     其次,经济学模型地运用要以准确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料中,1986年以后才有数据可查。而且,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比如,早在200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基就曾对中国官方公布的GDP增长率发出质疑。[10]再比如,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遭受普遍质疑,后来调整为24%。[11]还有中国的地方GDP之和大大高出全国核算数据。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郎咸平在一次演讲中就不客气的指出:从上说谎说到下,所有的数据,全部造假。[12]以如此不靠谱的统计数据做各种数理经济研究,得出的结果也只有天晓得了。     最后是中国数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我们知道,写一篇有创意的经济学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比如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一生只有两篇主要论文,在中国可能连教授都评不上。但数理模型的文章就不同了。只要掌握其方法,用一套数据可以写好多篇文章,文章可以大量复制。而且别人也不容易挑毛病,是偷懒的好办法。     由于以上原因,数理模型的方法在中国经济学中的运用未免水土不服、淮橘成枳了。其实,对中国经济学界来说,当务之急不是去赶超西方的研究水平。而是要从国情出发,抓住有实际意义的经济问题,然后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而数学模型对此无能为力。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2]《香港教授: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中华工商时报》2005-10-26。       [3]《潘岳直言说环保》,《看天下》2007年第5期第62页。       [4]秦朔:《GDP先生的讲述》,《南风窗》2003年第23期(上)。       [5]傅剑锋:《从松花江污染忧中国重化工布局》,《南方周末》2005-12-08。       [6]祝振强:《国土大半严重污染沦陷 我们离亡族灭种还有多远》,人民网,2011-10-14。       [7]张宏良:《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乌有之乡网站,2006-12-25 。       [8]《凤凰周刊》封面故事:中国百处致癌危地;2009年第11期;2009年4月15日版。       [9]《外汇储备日益增加 如何使用引热议》,《国际先驱导报》2011-11-21。       [10]常欣:《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问题的争论》,《理论前沿》2003年第2期。       [11]《统计局称去年全国房价涨1.5% 惹95%网友质疑》,网易房产频道,2010-02-25。       [12]《郎咸平沈阳演讲》,铁血网,2011-11-10。    进入专题: 经济学 殖民化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评论 > 经济评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8120.html    

阅读更多

颜昌海:经济崩溃成定局,你准备好了吗?

市场对中国大陆经济趋势不乐观,GDP增长放缓,公共债务上升加上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意味着中国大陆即将出现更大的问题。《洛杉矶时报》2011年11月28日报道,随着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走缓的数据,看坏中国大陆经济的意见成为主流,以往无限的乐观已经被忧虑取代。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是香港上市的大型内地公司的指标,该指数今年以来跌幅达26%,是亚洲表现最差的指数。现在投资人放空中国股票日益普遍,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发表的报告指称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空头。”例如,中国海外发展公司将近三分之一的股份在八月和九月被放空,显示出市场对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前景产生怀疑。  大陆的房产价格回落,引起业主愤怒抗议,也引起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德国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2011年12月3日的文章《房产泡沫破裂 凸显诸多问题》指,中国繁荣的背后,隐藏有诸多令人担忧的深刻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的减弱,会逐渐凸显出来。中国这一次非但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救星,反而有可能加剧全球危机。《商报》12月1日以深圳房产主抗议房价回落为例写道:“中国是不许游行示威的,然而那些愤怒的公民却不可阻挡。……为了购买住房,人们非常辛苦地工作,因为售价大都远远超出支付能力,为了弄到足够的钱,还要将亲戚的积蓄拼凑起来,现在他们的梦想行将破灭,因为深圳的房价多年来第一次下降。” 报道说,这个例子表明,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在增长。“据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估计,明年整个中国房价会下降10%,今天的深圳市民不得不去适应这个局面。”该报写道,“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非常仔细地关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因为价格回落会大大影响经济发展趋势,建筑业是重要的增长支柱。繁荣一结束,失业率就增长,此外,很多企业将昂贵的房地产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如果其价值萎缩,可用于投资的钱就更少了。特别是普通公民,如果住房贬值,他们也会感觉更穷,这不利于已经疲软的消费。” 《巴登日报》12月2日认为:“北京现在担心,目前的衰落足以让这个制度的深刻问题浮上表面,它们迄今隐藏在繁荣的背后,诸如出口下降、内部经济发展疲软、房价暴涨、高通货膨胀、不平等、环境污染不断蔓延以及腐败蔓延,问题很多,令人担忧。”“这些问题不仅让中国人头疼。迄今中国的需求(包括对德国的机器和汽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后动力之一。有时人们期望拥有巨额外汇的中国作为世界救星出场,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反之,加剧全球危机的潜力,中国却是有的。” 2011 年11月9日 《卫报》的一篇文章《中国更像是头大笨狼,而不是超人》文章指,欧洲最不着边际的乐观者把中国大陆描绘为准备着一举将它最大的贸易伙伴──欧洲救出生天的超人。可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程致宇教授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比作郊狼Wile E.。越来越多的观察者像程致宇一样,认为不论如何,调整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中国大陆可观的增长幅度(去年为10.3%)掩盖了同等瞩目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楼市泡沫和令人震惊的地方政府欠债以及地下贷款。文章称,中国大陆即使是经济繁荣时,社会不安也在加剧。对经济的不满很快就可以转为街头抗议──当欧洲领袖为了达成协议而布鲁塞尔的时候,浙江省织里市发生反征税暴乱,事件中示威者投石、阻塞公路,并且焚烧汽车。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感受到欧洲问题的压力。上个月对欧元区的出口量比八月的少了一半有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11年 12月 2日的文章《中国构成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危险》。报道指,中国大陆近日公布的制造业出现两年半以来首次收缩引起法国经济界的注意,这一令人吃惊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经济放缓的程度比预想的要厉害,相关的分析要悲观得多。在访谈中,针对不少专家认为中国大陆经济虽然会放缓但仍然会有相对强劲增长的观点,法国经济分析人士爱德华兹认为问题就出在这里。市场总体上对中国大陆当局控制经济放缓的能力过分信任。但事实上当局没有控制住通货膨胀,当局还可能失去对经济增长率的控制能力。 但中国大陆当权者很蠢,它蠢到什么份上呢?比如这些当权者包括外交部、包括新闻机构的人,根本没把老百姓放在眼里。但凡普通人也知道,在甘肃出现校车车祸死了那么多孩子之后,向马其顿捐赠校车就不应该这么高调去提,而它恰恰相反。这从另外一方面也透显出制的邪恶,无所顾忌。就是说,它根本不把老百姓真正的感情放在眼里,也根本就没有想过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感。而几乎在同时,在网络上老百姓讨论的恰恰又是校车问题。他们表现出自己高高在上、无所顾忌的心态,正好说明只有这种体制之下,才能产生的这种心态。 这件事情对称出来,也就反映出今天中国大陆社会真实的一面。其实,就在同一时间网上有另外一篇文章,是个翻译的文章,标题和分析的角度把今天中国大陆社会从另外一个层面揭示出来它的真实性,标题写的非常的直接,《将要发生的中国的崩盘》。 《将要发生的中国的崩盘》这篇文章里,开头就提到,说今天大陆当局注入中国大陆市场的不是印出来的,是银行贷款。作者根据惠誉国际评级估计2011年中国大陆的融资金额高达17.5亿至18万亿元,超过了中国大陆整体GDP的三分之一;而2009年和2010年的融资额度超过GDP的40%;他说,尽管有着这样庞大的信贷扩张,但是据估计,每天收入少于两美元的中国大陆人口还是大概有5个亿左右。所有在信贷扩张之下,中国大陆这个GDP只占全球经济的10.7。有那么多人陷于贫困的这种国家,却消耗了全球超过50%的水泥、47%的煤炭和48%的铁矿。人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大陆以信贷的方式投入到水泥、煤炭和铁矿这样的基础工业当中,建房地产、建公路、建高铁,在此背景之下就变成了迅速扩张的信贷用于这种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按他的说法就是今天在中国大陆建造了世界最大的空中楼阁。据估计,已经落成却告空置的单位高达6千4百万,一座座建成的鬼城空无一人。北京市民平均年度收入只足够购买住宅物业的十平米;而商业建筑呢,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购物商场的记录保持者。而目前98%是空置的。 作者紧接着提到,今天在中国大陆经济泡沫当中,房地产的泡沫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萎缩。他就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关键的问题是说,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迅速扩张的以这种房地产,以水泥的方式的扩张,来保证GDP的增长,到今天出现了一个完全停滞的状态。 这种状态就像郎咸平先生在10月22日在沈阳的演讲当中提到的,当时英美联手跟苏联形成冷战,苏联也保持着非常高速度的这种GDP的增长,但当时苏联的 GDP的增长仰仗的是军火武器,这种军火武器到头来只能销毁掉。说个最简单的道理,一家人挣钱,主要的真正的正常的消费应该是吃饭、住房、交通,这种消费完了之后和平常的娱乐消费之后,保证这个人可以再次投入工作,能够获取更多的金钱,赚钱是为了消费,消费是为了更多的赚钱,这样就行了。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块钱,但是他买了一个三万的车,这车买回来之后他不能马上消费掉,但买车的钱占用了平常应该吃饭、交通的钱;如果车很多,家家都买的话,一个地区里面普通的人用在吃饭的钱,用在交通上的钱就会减少,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都放在车上,死在那儿了,而不能再流动。今天的中国大陆就是,信贷的钱都给换成水泥了,但是水泥盖出来的房子太贵,老百姓又买不起消费不起,所以房子就空着,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又没办法到底有多大的幅度降价,让人们去消费。这样形成了前期的GDP的高速增长,而作为产品结构本身,却是老百姓无法消费的产品,就成了悲剧。真正在老百姓手里,是下跌的不是增长,因为保持了这么多年的高速的GDP的增长,很大的比重是在钢铁、煤矿、水泥上,这些东西不是老百姓消费的东西,老百姓消费的东西可能反而更加短缺了,反映到老百姓真正日常生活层面的东西不是多了反而少了。 文章说,正是由于前些年的这些状况,造成了今天基本的消费出状况了,即资金,整个货币流通出现了状况。所以文章提到,中国经济就可能会真的出现开始崩盘,崩盘势必造成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他说,今天在中国大陆,人们用GDP的这种数字去说话的时候,总是说它的总数,但很少人去说它的人均平均数,因为中国大陆的人均基数太大。世界银行把中国大陆2010年人均GDP的排名放在了第一百位,排在了波斯尼亚、阿尔及利亚和伊朗之后,所以可以想象出今天中国大陆所谓的GDP增长有多高。 所以他就直接提到说,人们的不满和恐慌正在转化向大陆当权者的愤怒。这种愤怒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的时间里很多工厂的罢工,特别是包括浙江、广东地区的一些工厂罢工,这些工厂罢工直接要求的是工资、奖金和基本福利的保障,说明在浙江和广东这些来料加工的这些大型的世界工厂的代表地,普通工人走出来罢工,也就说明普通工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了冲击了。而基本生活受到冲击的原因是因为世界经济的衰落,前几年是美国经济的衰落,最近的一年多表现出来的是欧洲经济的衰败。整个海外的消费市场出现了极大的衰败,直接影响到世界加工之地,——今天中国大陆的浙江、江苏、广东地方。这些工人的罢工反映出来整个的衰落直接影响到中国大陆的出口,直接影响到工厂的普通的工人。 这篇文章的后面他就提到,为了避免通胀失控,大陆当权者不得不关闭宽松的信贷资源,紧缩政策就会使得世界原材料的价格会出现大规模的这种临界点,就会衰低。他主要提到的原材料就是铜,而铜直接关系到基础建设,比如盖房子,一个最基本需要的材料就是铜。世界铜的价格的衰落直接导致到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崩溃势必就会引发出潜在的社会问题。他说,一个贫穷而又充满了愤怒的巨大的人口数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可能会出现反抗当局的直接的举动。 而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这种基本状况跟10月22日郎咸平提到的情况基本类似。这种类似的局面在大陆当权者来说没办法解决,或者腾不出手来解决。当权者真正解决的是他们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这种内部权力分配的问题,从社会的层面,从经济、国家的角度来说,已经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危机,即118万颗裸官“定时炸弹”需不需引爆。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2010年的两会上就透露,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出现了118万名裸官!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省有近4万裸官,按照2000多个市县来算,每个市县也有50多名裸官。令林教授忧心忡忡的是:对于这些人的监督管理,除有地方规定“裸官不能当一把手”外,其他方面几乎还处于一种“良心”和“自觉”上。也就是说,这118万名裸官,根本不需要“潜伏”,他们不仅自由,而且自由得很!把子女、家属安顿到国外,自己一个人在国内各级官职官位上逍遥,这样的裸官,早已积累了足够几代人、无数代人享用的财富之后,才出此既保全家财、又随时视情况开溜的良策——刚刚被抓捕的裸官、曾任山东德州一把手的山东省黄副省长,被传竟然贪腐90亿美金!而2010年,德州的经济总产值是170亿元,也就是说这位一把手把德州5年的经济总产值洗劫一空——这位黄副省长在德州当市长、书记的时间刚好也是5年!5年时间,一个地方的所有产值竟然一个子不剩地被他收入囊中! 诸如此类的裸官该不该抓?为什么至今不抓?抓裸官有没有难度?裸官的背景有多广、多深?这些问题,其实不是屁民们能姑妄言之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抓裸官——只是抓了这百十来万已然暴露的、明面上的裸官,估计全民医保是绝不成问题了,全民的退休金就更不是问题了。显然,当下对于裸官的治理、管制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一直就是、根本就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然蓬勃壮大、如火如荼的问题。1997年1月31日,曾印发有关领导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把“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出国定居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报告的事项。近10年后,小修小改,规定“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出国定居及有关情况应当报告”。2009年9月,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2010年,最高部门“强调”了“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外的公职人员管理”。今年3月5日,监察部官员表示,将对“裸官”进行登记管理。 表面上看,这样的治理、管制档隔三差五就出一个,像是很重视。但从未见到实质性的举措出台——一个简单的判断就是:若痛下杀手,再腾出监牢,把这百十来万裸官悉数抓捕,会不会出现哪怕一个冤假错案?但这是个除非装聋作哑者、连呆傻弱智都能够立刻给出答案的问题。所谓“汉奸”、“里通外国”、“卖国求荣”、“吃里扒外”者难道还用寻找吗?!然而除个别省份规定裸官任一把手受限外,其他省市皆无此规定,就是说,裸官们还在堂而皇之地担任着一把手!退而言之,对这118万裸官,全部清查一遍行不行?清查出一多半、一半乃至一少半贪污大蠹,对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好歹也算是个交代。现在倒好,任凭这118万裸官逍遥自在、进退自由,继续在任上贪污腐败、蛀食国家,就是按兵不动。 直白了说,此情此状,只能让人觉得,所谓忠诚党忠诚国家等等、所谓讲原则、讲法制、讲道义、讲民心乃至讲江山社稷、发展未来等等,都不能尽信、不能具备起码的说服力——这上面任何一条拿出来,都可以足够支撑抓捕118万裸官。甚至只是忠诚职业、忠诚名义上的月工资,都足以支撑抓捕裸官、采取行动。进而言之,这让人看到了所谓的反腐败,充满了选择性、随机性甚至径直说,所谓反腐败不乏逆淘汰、本身就是腐败式的。 不说所有的贪官污吏,仅就这118万裸官而言,其实就是埋藏在、甚或暴露在国家、民族、民众中的定时炸弹,且极具要胁国家、民族、民众的“智慧”意味。与其害怕定时炸弹自然爆炸伤及无辜、有辜,莫如积极主动、勇敢无畏地引爆之!装聋作哑、掩耳盗铃、击鼓传花、击鼓传炸弹、击鼓传118万裸官之定时炸弹,以最终不落在自己手中为目标、为侥幸——此心态做派,与同谋同案,有什么两样?! 但大陆当权者没办法解决这个定时炸弹。有一篇文章说得很直接,这篇文章里他直接提到了是温家宝,说温家宝在大连又谈到了政改时,特别高调批评以党代政的现象,他说温家宝是“分裂党”,向“党”挑战。在这篇文章里他还提到另外一个概念,说在一个专制制度之内谈民主,尤其是在谈到党内民主,往往是大陆当权者内部高层的权力集团出现了斗争的强烈的一种信号,这种现象已经被大陆当权者历史无数证明过的一种政治规律:延安整风,毛泽东当时是以党内民主的方式扳倒了王明,竖起了自己;文革中的党内民主改变成了大鸣大放,天天都要民主,结果是为了干掉走资派和当权派;而改革开放之后,胡耀邦在党内民主生活当中受气从而下台,所以,所有的党内民主的说法都是出于党内斗争的需要,而在党内民主的提法之下一定有握有实权的高层人物倒台。所以提到党内民主是大陆当权者内部权力斗争的高潮,一般来说处于相对弱势者但是又处于权力上升时期的派系力量,为了争夺权力必然使出的一种法宝。 但温家宝提到“以党代政”,从他一贯的政改的宣示,人们更多的倾向于是他个人的良知。完全是出于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利益有感而发。当年邓小平也做过类似的宣示。不过,从“反腐败不乏逆淘汰、本身就是腐败式”而言,温家宝要挽救这个从社会层面,从经济、国家的角度来说都已经出现很大的危机的体制,所能起作用似乎不大。这个体制已经病入膏肓了。 如果联系到第一篇文章“中国大陆的崩溃就在眼前”,也可以基本确定,现在已经不是可能不可能崩溃的问题,而只是何时崩溃的时间问题。当中国大陆握有权力、掌握国家命脉的这些官员们只是忙活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彼此权力的争夺以及相互的倾扎、扼杀的背景之下,今天的中国大陆不崩都不可能。所以,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当权者的官员之间,四分五裂的局面已然形成。 作为老百姓来说,怎么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在未来的动荡中,使自己能够安稳,这才是最关键的。你准备好了吗?!

阅读更多

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郎咸平10月22演讲3

所以各位学员,记住,我们今天制造业多惨?我们败于第一场定价权大战之后加上连续三个政策的错误,导致传统制造业的净利润率不到3%,美国同时发起第二场定价权大战,通过汇率大战,成本大战,进一步的打击中国制造业,以富士康为例终于倒下了,扛不住。我们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他妈彻底破灭。我请问你,制造业一旦垮了,中国70%的钢筋水泥怎么办?你告诉我?如果40%的制造业停工了,中国怎么办?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我想各位学员讲到这,什么感觉啊?震撼还是悲观啊?吓傻了是吗?拔凉拔凉的,好了各位学员我现在告诉你,听到现在一个拔凉拔凉的感觉,可见你还是太乐观了。(众笑)下午我还有更糟糕的。那就是我们政府决定出面,我靠,代表更完了。下午你什么都听懂了,下午如果今天上午你觉得很可怕,那我们这样讲好了,这样好了,我来你们这里一趟也不容易,大家做个朋友也不容易啊,我这样有点过份,讲得这么悲观,你们日子也不好过,晚上睡不着觉,也不太好这样子,我的腰也痛,我准备休息一下,我们下午三点多上课,好吧?你们都回去睡个午觉大家都有睡午觉的习惯,主要是我要睡觉,我要睡个觉。两点半是吗?不要急嘛。 一个有70%钢筋水泥的国家,他的软肋就是制造业。经过第一场定价权大战失败之后,又碰到了政府连续三个政策的错误,再败于美国第二场订价权大战,终于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各位朋友,你注意到没有?我根本没有谈到金融海啸,所以啊,你啊,千万不要像其他学者一样认为,中国的今天是金融海啸造成的,错的!就算金融海啸不来,就凭这一个危机啊,中国的经济也一定领先全世界探底,没有其他的可能,可是金融海啸最终还是来了,为什么冲击这么大?因为中国已经完全丧失了免疫力。 为什么?就因为我们地方政府的两大错误政策所导致。政策一,叫做抓建设拉动GDP。政策二,叫做招商引资,这两个政策就是我们政府官员唯一会的,其他一个都不懂。一个一个谈,甚么叫做抓建设拉动GDP?那就是我们各级政府透过“铁公基”,钢筋水泥归结起来的中国的GDP。你以为中国这几年怎么发展的?每一年吹啊,什么10%的GDP呀,你还真的以为是我们老百姓更富裕了10%啊?错了!是钢筋水泥每年大幅增加,其实我们检讨这段历史,为什么我们政府的执政会受到美国这么大的影响?到现在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国家他的干部评估竟然是用GDP作指标,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这个GDP谁发明的?就是美国发明,美国啊,评论啊,包括世界银行等等,联合国评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通常就是用GDP,从而使得我们中国政府将GDP成为我们重要的执政目标,就此中了美国的圈套。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我们各级政府将社会的大量宝贵资源通通浪费在钢筋水泥之上。甚至像我们几个市长把大连建设得美轮美奂,我们还给他高度的评价,浪费资源。到处建公路,像我们去飞机场的沈阳路,他妈两线路都不够,还搞个三四线,有这个必要吗?他们纯粹没事找事。 中国经济严重产能过剩。 这种钢筋水泥使得中国的GDP在08年百分之五十八点几的水平,09年65%,去年和前苏联一样70%通通是钢筋水泥,完啦,各位,消费和前苏联一样只剩下27%我告诉你哦,这两个数字惊人的类似!一个国家的消费只剩下27%,剩下70%都是钢筋水泥我请问你将来中国怎么办?我们现在10年记住是和前苏联一样这国家被我们各级干部将社会大量宝贵资源运用在钢筋水泥上面和前苏联一样将大量苏联宝贵资源通通头放在军工行业,都是没有效益的。一个国家的消费只剩下27%怎么办?为什么?就是这两年哦,犯了重大错误。零八年还好只有58%,还有救,08年的时候消费还有35%,钢筋水泥58%。第二个政策叫做招商引资,我们各级政府他妈疯狂招商引资因为这是干部做的考核标准。什么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劳工剥削他们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干部都跟本不管,比如说这么美丽的青岛我们前任市委书记杜世成,这个猪啊竟然引进一个高度污染的化工厂在胶州湾。他妈这什么领导嘛!(掌声)好啦最后什么结果?疯狂招商引资的结果使得中国的产能啊迅速的扩大,达到了GDP的70%都是产能,好极了,第一个政策以08年为例消费只剩35%,第二个政策使得产能变成70,好极了各位学员,请你回答我,我们有70%的产能,却只消费了其中的35%。那我请问你,你消费不了的剩下的35%叫做什么呀?严重的,对,过剩产能。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经过我们地方干部推动的结果形成一个严重产能过剩的经济。 那你要反问我啦?这么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为什么不会崩溃呢?我现在回答你。因为我们通通出口了。我们透过欧美人士的消费吸收掉了我们的过剩产能,我们把它美其名叫做出口创汇,疯了这个国家,各位朋友这不是出口创汇。这是什么?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原来你们都听懂了,真正推动中国出口的根本不是因为在座各位朋友你们的产品质量好。你不要自我感觉良好。你们的产品他妈一点都不好,自己心里有数的很。是什么是严重的产能过剩推动出口。如果不出口,中国经济立马崩溃,就是这么脆弱。 那么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什么危机呀?这个就有意思了。我首先请问你吸收掉了我们过剩产能的外国人的消费是什么消费啊?基本上是借钱来的超前消费,简称泡沫消费,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什么时候破裂?金融海啸让它破裂,那就是08年11月。在这个之前,中国出口增长率都超过30%,到了这个月,首度暴跌为负2.2%。为什么?因为泡沫消费爆破了,他们不要了。这就是第一次探底的由来,一个月之内出口由正三十暴跌为负2.2%,这么大的跌幅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给每一位朋友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第二年09年,出口下跌16%,好极了各位朋友请回答我,我们的出口别人不要了,那么制造这些出口产品的产能怎么办?立刻过剩,所以金融海啸引爆了地方政府的两大错误政策造成我们制造业的第二个危机,也是等于现在面临的痛苦叫做产能过剩。 到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转折点不能失败啊,到这个时候你发现我们中国制造业的两个危机通通出现,第一个我前面讲的,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第二个金融海啸带来的产能过剩,和06年相比这个危机更严重了。那我请问你,你会怎么做?你们哪当然重蹈06的覆辙,他妈你也不想干了,于是乎你从制造业拿出大量的钱不做了,这一次呢跑去炒楼、炒股、买汽车、买奢侈品、买古董艺术品去了,从而造成中国经济一片发烧火爆的现象,连当时股市都是涨的。这是全面发烧还有救,你还没发冷。原因制造业的两个危机也等于制造业生了两个病,就是这么危险。这个时候我们的政府如果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中国还有希望。就你晓得我们政府把这个发烧的现象理解为什么?各位朋友还记的吗?我帮你们回忆一下叫做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回暖,你还记得吗?我呸,回他妈个球的暖!(众笑)他妈看都没看明白,这叫做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发烧,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生的制造的两个病从而导致发烧。我们他妈的病了。领导没看懂,我告诉你啊一个领导决策错误将遗害千年! 就在这个金融海啸时期,我们生病怎么办?要治病啊,问题是我们得了什么病啊?为了这个演讲的方便起见,我就说个肝炎吧,炎这个字非常好,两个火,火特大,照中医的术语叫作什么?肝火过旺,火大了,你得用什么东西来灭火呀?水嘛。凉的东西才能灭火嘛。虽然我不知道中医的术语要开什么药啊?凉性的药,凉是凉快的凉。像凉水一样的凉来灭这个火,这下治肝炎对不对,按照中医的术语就得看大凉才能把火给灭掉。凉就是凉快的凉。这就是中医的药性。这个病人的体质太虚弱,你以为得了至少两个病。你如果用这个强烈的大凉的话就把哥们搞死了。这个时候要用什么?要用我们中医常常讲的温补,先把病人的病的病慢慢给治好了以后才能用大凉,体质好才扛得住。就在这个08年十一月之后到09年三月份之前,一个重大的转折时刻,我们政府犯下了历史上最重大的错误之一,叫做什么连续开了“四个大凉”来灭火,灭这个肝火。各位对这个大凉这个字都听明白了吧?没问题哈,大凉中药来灭火,因为有的时候讲课有人说什么叫大凉啊?就是中药的意思,烈性的药,强力的灭这个火,叫大凉的药,我们政府最后决定开了四个大凉,一是四万亿,第二十大产业振兴方案,第三汽车家电下乡,还有建材,第四银行信贷的六成转作基础建设。 当时我们政府怎么说还记得吗?拉动内需保八,还记不记得?请各位朋友一定要记住郎教授的第二个名言,那就是“只要是政府的政策就一定是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也叫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特性。今天哪我们来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四个大凉的本质意思是什么?听清楚,那就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这话什么意思啊?我就以四万亿为例,他是投资在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再以高速公路为例,中西部建好的高速公路,有没有车在上面跑啊?他妈基本没有。没车跑的高速公路建好之后立刻产能过剩。但是在建的时候需要钢材,需要水泥所以可以消化当时钢材市场两亿吨的产能过剩,也可以消化当时水泥市场十一亿吨的产能过剩。可是各位学员你知道危机是什么吗?那就是你一旦建好了以后怎么办?听清楚,中国完蛋了!一旦建好了,在座各位朋友,咱们通通完蛋。为什么?因为建好的高速公路没车跑立刻产能过剩,由于建好了因此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那是什么结果?一旦建好了就完啦!因为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结果是打回原型、产能过剩,建好的高速公路呢?他妈没车跑也是产能过剩啊,完了。 我们不但有着一大堆过去的产能过剩,例如钢材、水泥,又多了一大堆新的产能过剩,例如:高速公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产能过剩的大黑洞了,完蛋了。我这个讲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更有底气,你知道为什么吗?每次都有劳温家宝总理亲自出来证明我讲的是对的。(众笑)你知道产能过剩多严重吗?我念个短信给你听:这是温家宝总理从09年8月20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始一直讲到去年下半年为止他所谈到的,四个大凉产生的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他自己怎么说的,很多啊,我坐着念,我声明一下啊,这个短信不是温家宝发给我的,我念给你听,跟你们国营企业通通有关。听着,温总理说:钢铁、水泥、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有色金属(包括铜、铅、锌的冶炼),还有建材、轻工业,全部产能过剩。纺织、电解铝、皮革、印染、造纸、化肥,快到你们了;酿酒、味精、柠檬酸、化纤、家电、汽车、机械、造船等等,全部产能过剩。我看到除了夜总会之外,都他妈产能过剩。(众笑)为什么夜总会不产能过剩呢?因为我们政府有强大的需求要开会,要唱歌,尤其是“跑部前进”(看中国编辑注:是一种戏称,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各种关系网与中央各部委进行“勾兑”,以达到为地方拉项目、争取拨款的目的。)的时候,到北京去搞预算的时候,不能没有夜总会。   各位朋友,你知道这是多少行业吗?我不跟你开玩笑的,除了夜总会之外,全部都产能过剩,你知道多严重吗?以不锈钢为例60%,多晶硅80%、电解铝35%,最少也有30%。各位朋友,你知道为什么我从前年开始,全世界第一个学者喊出中国经济一定二次探底,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四个大凉带来的严重产能过剩,你想这有多严重。今天我们假设,中国产能过剩只有30%,那么从今年开始,如果每一年工业产值下跌3%,需要10年探底;如果下跌1%,需要30年探底;第二次探底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还记得吗?来源于金融海啸,一个月之内出口暴跌,来得非常快,非常急,给每一位朋友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中国将重蹈日本衰退的覆辙。 第二次探底,来源于四个大凉用错了,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消化。要十几年到三、四十年才能消化。所以它来得非常非常非常慢,但它来了以后,就再也不走了。它将伴随着在座各位朋友走完你的余生,都解决不了。中国已经重蹈日本25年萧条的日子。我再告诉你,日本为什么萧条20几年,你们是中国少数几个知道原因的人。讲完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哭泣。 你还记得90年1月份,美国“炸毁”了日本,还记得吗?炸毁日本的资产泡沫,是谁炸的?就是高盛炸的,日本的楼市、股市,狂泻千里一直跌到1992年,就在这个历史的重大转折时刻,日本政府犯下了和我们中国政府一模一样的错误,竟然开了一个大凉,那就是我们的四万亿,日本政府开的是136万亿日圆,从事着一模一样的“铁公基”的建设。从而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你们有空到日本的东京附近去看一下,日本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和中国一样。 你会看到一条8线道的高速公路国道,旁边有一条平行的8线道的省道,旁边还有一条平行的8线道的县道,三条平行的高速公路,开往同一个方向。开啊、开啊、开啊,我靠到海了。下车一看,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小商店等着你。请你们回答我,高速公路建好之后没车跑,立刻怎么样--产能过剩。由于建好了,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所以就把这两个行业打回原形产能过剩。你还需要我重复一遍吗?一旦建好了,日本就完了。因为日本跟今天中国一样,不但有着一大堆过去的产能过剩,例如:钢铁、水泥;又多了一大堆新的产能过剩,例如:高速公路、等等“铁公基”。日本由于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需要二、三十年时间才能消化掉,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复原的原因。都听懂了吗? 我们的领导人是从来都不读书的,这一点你们没问题吧,从来不知道学习日本的历史,我们竟然重蹈日本覆辙,我们开了四个大凉,够牛的,日本还只开了一个呢。我告诉各位制造业企业家,记住我的话,中国一定重蹈日本覆辙,你们将来所面临的是几十年的萧条。你们说不会吧郎教授,我们这GDP不是9.1吗?你信吗?严重的重复计算你知道吗,就算是真的,通胀是多少?6.2,这也是低估的。好吧,就算是真的,9.1减掉6.2,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各位知道吗?是多少,是2.9。所以我想告诉你,中国的实际增长率2.9%,如果数据都是真的。可我告诉你都是假的,今天中国的负增长起码10%以上。我们的团队算的。日本每年增长多少?开了一个大凉之后,每一年2%以下,和中国一模一样,哭泣吧,朋友。完了。所以,各位制造业的未来,是长期到你们退休为止都完不了的产能过剩。 前几天,我碰到山东省委数据研究室的人,说完蛋了,我们书记现在根本都不知道,山东怎么发展,什么都拉不动,严重的产能过剩,所有数据全部造假,GDP数据全部是假的。当时,我们政府提出四个大凉的时候,全中国只有我郎咸平一个学者告诉政府:你他妈是错的!我怕它听不懂,还不想太客气讲话。我给它提出八字谏言,叫做“放弃保八、藏富于民”,才叫温补。我还怕他听不懂,我还给他举例子,我说你不要投这四万亿,也不要地方政府的配套十几万亿,你拿这个钱给我们的中国制造业连续免税三年到五年,我告诉你,中国发了。他们听不懂。(掌声)你们做制造业的应该记住我这句话。如果08年的时候,能听郎咸平的劝告,连续免税5年,我告诉你,你说现在会是什么结果。一个领袖的错误,贻害多少!当时,听我郎咸平的一句话,现在中国绝对是世界超级强国。可惜啊,完全看错美国的战略。 其实各位,“中国领先全世界国家”是谁喊的口号各位还记得吗,不是温家宝是谁?是美国第一个喊的?美国透过全世界媒体说:“中国大国崛起了。哇!中国的领袖特英明!”哇,我们的领袖从来就是要面子的人。听了这个得意啊!投了更多,越投越多,为什么,我们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家啊!去年世博期间,美国宣布不参加世博,我们好不容易办一次世博,美国不来,我们的面子怎么办呢?妈的,你不来,不来就算了。要是我当政,我连世博都不会办,奥运都不会办,纯粹浪费时间。你知道我干什么事吗,叫张瑞敏的海尔出钱替美国搞一个美国馆,各位知道吧。世博,什么意思,SB,他妈,纯粹个傻逼。(掌声) 你看那一阵子,那个媒体,天天讲,美国人称赞我们领先全世界回暖。啧啧啧啧啧,唉呦!这面子多有光啊,越投越多,使得GDP当中“铁公基”的比例从58涨到了70,就这两年干的坏事,为什么?在美国操纵全世界舆论的支持之下,我们觉得我们领先了,开始了中国的GDP全世界排第二,那不是日本当时说的话吗?大国崛起,什么时候喊的口号啊?08年年底!啧啧啧啧啧,这就是美国透过舆论诱使中国将大量的社会宝贵资源投放在没有效益的基础建设,想一想撒切尔讲的话:完全用在中国。这就是国家间博弈大增,最高境界,根本看不懂。 各位,中国GDP当中,钢筋水泥超过70%,全中国各处都是没有效益的钢筋水泥,将来中国怎么办。消费像前苏联一样只有27%,美国呢?百分之七、八十消费,中国呢?百分之二十七,各位来宾,你们做制造业的,请你们回答我,家里的产品卖给谁?没人消费了,都给你搞成“铁公基”了。都听懂了吧!因此,各位制造业企业家记住,从现在开始,心里有准备,出去别讲。中国将重蹈日本几十年的历程,你要有长期萧条的打算。记住,GDP的实际增长率一定是不同的。因为,老百姓不懂,我懂,你现在公布的GDP要减掉通货膨胀,懂了吗? 类别: 社论杂谈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张捷:欧债协议:新“慕尼黑阴谋”?

张捷:欧债协议:新“慕尼黑阴谋”? 进入专题 : 欧洲债务危机    ● 张捷        新鲜出炉的欧债协议,表面上看是一个各退一步、互利双赢、共渡危局且看起来很美的方案,实则分析后不难发现,它实质上是西方资本大鳄掠夺老百姓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而转嫁金融危机祸水的新“慕尼黑阴谋”。中国应对如此大变局时,应洞若观火,避免为他人火中取栗,宜先己后人,顺势而为          在10月的多事之秋,欧盟峰会终于就欧债问题达成了一揽子协议,要点包括把希腊主权债券减记50%、扩大欧洲稳定基金到1万亿欧元等等,似乎完全可以救助除希腊以外其他几个债务危机深重的国家。此议一出举世欢腾,欧洲股市领涨全球,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解决欧债危机的重大利好。          十月围城:希腊人为何以命相争?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救命”的大利好,第一个跳出来“以命相搏”的是希腊人。先是希腊军队政变未遂震惊世界,紧接着时任希腊总理的帕潘德里欧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就欧盟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新方案举行全民公决,此决定重新激起了市场对希腊违约的担忧,欧美股市旋即大跌,意大利、希腊股市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整个欧元区的稳定受到严峻挑战。未几希腊迫于压力放弃公决,然而在反对党的压力下总理下台,一位有欧洲央行任职经历、能够执行欧债协议的新总理上位。     坊间普遍不理解希腊人的行为,认为他们是得寸进尺,“全民公决”纯属一场无厘头的闹剧,各类媒体也推波助澜。然而,“坑爹”的缩减开支计划希腊人民都已经接受了,为什么非要反对看起来是在援助他们的债务减记计划?     其实只要深入分析这个协议的真相,洞悉背后金融博弈的结果,就知道在这样一个协议下,掩盖的是怎样血淋林的掠夺了——笔者以为,这个欧债协议甚至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西方金融大鳄对于其他人的“剪羊毛”了,而无愧于“新慕尼黑阴谋”的称号。因为“剪羊毛”还要遵守现有游戏规则,要在游戏规则下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力量的不对等来达到目的,但是此次欧债协议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犯规,可称是一场彻底的阴谋活动,与二战前英法向德国出卖捷克利益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有异曲同工之处。     表面上看,欧盟的援助资金增强了希腊政府的偿债能力,而公债虽然减记了50%,但是总比希腊政府违约,债权人损失100%要强得多,似乎是一个各退一步、互利双赢、共渡危局、看起来很美的方案。而实际上,此次欧债协议减记主权债务,是公权力对债权人个人资产的强制征收。然而,这种强制剥夺私有财产的行为原本正是所谓“以尊重私有产权为纲”的西方政治法律体系之大忌!可见,传统的西方政治法律体系此时对事态已经失去了约束,沦为金融大鳄“正当”掠夺的规则玩具。     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对于希腊主权债务的清偿是有第三方担保和违约保险的,基于这个保险还形成了金融衍生品——信用掉期合约CDS。希腊国债的CDS堪称是帮助希腊进入欧元区的特洛伊木马,当年为了达到加入欧元区的条件,高盛为希腊量身定做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SWAP)方式,为其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同时高盛又向德国银行购买了20年期、价值10亿欧元的CDS来对冲风险,由此可以看出CDS才是希腊债务危机博弈的要害所在,其与债券的对冲性使得CDS在希腊债务危机当中应当与债券本身受到同等关注。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在次级债的理解上,多数人往往将“次级债”与“次级按揭客户”两个概念弄混淆。次级债可以是3A评级的优质债券而未必是垃圾债券或者不良资产,次级按揭客户对于银行而言是债权而不是债务。次级债务(Subordinated Debt) 是指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含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次级债务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银行附属资本的重要来源,对银行提高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市场约束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次级债是巴塞尔协议确定可以作为银行次级资本,可以算作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怎么可能是垃圾债券或者不良资产?比如我国的银行为了补充资本大量发行次级债,这些国有大行的次级债显然不是垃圾债券。很多人把次级债与次级客户抵押按揭混为一谈,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等高风险贷款,通过信用保险和资产打包以后,以出售次级债的方式收回贷款,同时形成了次级债市场和信用保险的再保险衍生品信用掉期合约,2007年是次级债危机,2008年是信用掉期合约危机,两个市场是关联出现危机的。     次级债的“次级”是指债务清偿的排序上处于次级位置,而次级按揭客户是指客户偿债能力的较差,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国家的国债也是次级债,因为这些国债的清偿顺序位于国家“必要的”开支之后。“次级债”概念的核心是清偿顺序的“次级”。更重要的是由于次级债债券持有人难以判断债券的好坏,出于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等原因,债券也不能如股票一样公布全部公司信息或者债券抵押物的变化等,因此次级债是需要有信用保险的。而保险公司无力单独承担风险,它再把担保的产品变成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上销售,让市场共同承担风险,这就形成了信用掉期衍生品市场。     回到希腊事件上来,对于希腊债券减记的欧债协议,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ISDA)采取了颇为怪异的立场,认为对希腊债务进行50%减记不构成“违约事件”,这一术语甚至在20年前都未存在。既然不算违约,那么债务担保方就无须赔偿,这个不赔偿才是关键!意味着是犯规者修改了游戏规则。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穷文人孔乙己对众苦力说“窃书不是偷”一样,只要掌握了某种“高端”话语权,就可以把“偷”变成不属于偷的“窃”了。     许多人可能不了解信用保险和金融衍生品,但如果你是涉身其中的希腊债券持有人,就不难知道其中要害了。本来是你拿100元买债券,到期要偿还你100元本金加利息,如果政府还不起的话,有欧洲著名的大保险公司和银行等做信用担保,他们将偿还你应得的款项。你之所以放心地购买这个债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债券背后的信用担保,但是现在让你损失50%却保险不赔,你愿意吗?比如你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对方承诺本金和收益保障,结果由于金融危机爆发理财产品出现亏损,这时候银行说承诺保本、保收益是违法行为,约定无效,你是不是要抗议?如果这个法律本来还不存在,是你所在国领导人与外国签署的条约规定的,你不想造反吗?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希腊人为什么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了。希腊债券的持有人除了西方的银行和主权基金外,更多的是希腊本国国民,现在他们的资产要被洗劫减半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协议如果要进行全民公投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也正因此,因此西方对于帕潘德里欧的惊天之举才如此反应激烈。          债务减记:“被自愿”的人权阴谋?          西方一贯宣传他们的普世价值,提出私人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但是欧债协议却对于私人财产进行了彻底的侵犯,这个协议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吗?虽然欧盟达成协议号称是征求了数个债券持有大银行的同意,但是对于一般希腊债券的公众持有者难道就不能参与得到表态的机会吗?     国际衍生品协会说,“因为减计是自愿的,所以不触发违约赔偿的事宜”,但是这个所谓的“自愿”,既没有经过公投表决,也没有看到公开的授权取得过程,如何确定是自愿的?这个自愿非常不透明。     就算有某些机构自愿了,也仅仅是代表他们自己的行为,这个自愿减记应当是其自有而不是代持的债券。要注意到参与谈判的私营机构是很多投资人的代理人,这些人购买的是机构理财产品而不是直接购买债券,代理人经常是自己同时持有CDS,在谈判中理应回避才合理,这些都可以证明“代理”是无效的,所谓自愿实际上是“被自愿”。     就算仅持有债券,这样的大规模减记给股东造成损失,也需要时间进行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的表决,怎么就飞速地成为定论了呢?所以欧债协议的减记在司法上依据严重不足,这种“被自愿”的减记是违反西方普世价值和法律的赤裸裸的掠夺私有财产行为!对此笔者不禁要多问一句,西方的人权此刻跑到哪里去了?     有一些人迷信西方的司法制度,会关心地问:希腊国内公民持有政府债券的,如不同意减计50%的话,可否根据希腊法律,向政府提出诉讼?一些人天真地认为:如果根据司法独立的原则,理论上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按照现在的欧债协议,希腊的主权都不复存在,还有什么司法独立可谈?按照主权原则,一个国家的国债只能接受该国的司法管辖,怎么能够通过国际协议来处置?所以,对于西方的制度和“普世价值”要理性看待,真以为他们的法律是万能的、恒定的,就“很傻很天真”了。因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早就说过:一切皆流。既然什么都是流动的,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是会改变的,希腊人民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再者,即便有希腊人提起政府诉讼,对于这样的案件,西方的法院都未必会受理,或者就算受理也鲜有媒体报道,举个例子,对于希腊债券持有人的抗议,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就很少。哪怕是像“占领华尔街”这样声势浩大席卷各地的群众运动,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中也尽量压缩,不予渲染(在此说句题外话,只有在西方想要遏制、颠覆的国家内,倘若有个别人搞那么点活动,他们的大使往往就会“刚好”路过,而且要搞一个“举世瞩目”)。     在西方的法律体系当中,任何剥夺公民资产的行为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希腊公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立法的过程,但欧美发达国家是不会容许这样的立法程序发生的,原因就是强盗们是不需要受害人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被抢劫的。     一个国家的国债,在司法领域只能由这个国债发行国的国内司法进行管辖,这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仅仅通过国际条约来解决本质上国内法管辖的问题,违背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严重践踏国家主权。也就是说,希腊债券的减记只应在希腊司法管辖下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国际条约高于国内法的国家实际上就是殖民地。对2000年前就在西方开创殖民地模式的鼻祖希腊,当然更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但这一切的发生其实不足为奇,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权问题一向就持双重标准,只不过,这次双重标准用在了自家阵营中的“穷亲戚”身上。比如西方媒体不断渲染中国的“强拆”,但欧债协议实质上就是对所有债券持有人进行“强拆”,且只给一半的补偿。在当年的“慕尼黑阴谋”中,希特勒还打着为了苏台德地区德裔人士人权的旗号,来掩饰侵犯捷克主权的行为,相形之下,现在的“欧债协议”可比希特勒直接多了,不顾人权,直接侵犯私人财产,向大银行输送利益(讽刺的是,当年希特勒可是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合法上台的,可见民主不是万能的,民主与人权更无所谓的关联)。     历史总在不断重演,现在世界的格局与当年二战前的格局颇有几分神似,就如二战没有因为“慕尼黑阴谋”满足了希特勒的野心而终止那样,本轮金融危机也不会因为一两个协议而终结,整个世界必然将面临长期血淋淋的博弈。          “合法减记”:逃废债务的终极方式?          其实,更令人担忧和值得警惕的是,一旦这种“合法减记”在希腊开端,接下来类似的做法就会成为惯例,私人减记了,以后主权减记就更成为必然,冰岛公决不偿还英国和荷兰的债权就是一例。此举一旦风行,负债远远超标的欧、美、日各国都将被共同的利益驱动而蠢蠢欲动,把这种国家级别“华丽赖债”的可能性仅仅说成是“道德风险”或信用风险是不够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必定会发生。美国尚可通过美元霸权来稀释债务,欧、日等国又有何策?笔者认为,一旦“合法减记”合法化、自然化、常态化,它将很可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谋求走出债务危机泥沼的终极方式。     据路透社报道,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超过7%,这一水平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表明投资者认为可能收不回所投的资金,这类忧虑也反映在了意大利债务违约的担保成本上,清算机构LCH.Clearnet于11月9日宣布提高意大利国债交易的保证金要求。意大利的危机,最可能的出路也是类似希腊那样减记债务,而且这种减记会先从私人机构逐步发展到主权机构,如果它们的私人机构已经减记,私人势必要求其他机构也跟着减记,谁不减记谁就会被西方主流舆论定义为破坏世界经济安定和谐的邪恶力量,谁就会成为他们的公敌,届时他们只需在国内通过立法就能轻松减记所有债权人的债权,2008年冰岛破产就通过全民公决达到了不偿还英国和荷兰储户主权债务的目的,只不过由于其国体量较小,危机爆发的时间又比较早,还不足以引起世人足够的警惕。然而,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此举当为前车之鉴。尤其是在形式上,西方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要高于国家,私人减记难而国家减记易。只要私人机构减记了,未来主权机构的减记就非常容易了。一旦这种逃废债务方式常态化,那么未来世界上的主要债务国(大多为发达国家)可谓乐矣,而主要债权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则危矣!     因此对于欧债协议减记希腊债务不算违约这样的做法,我们要认清其中的血腥和黑暗,要大声疾呼支持希腊人民的抗争,这样的抗争就是帮助我们自己。现在西方是减记私人机构,如果私人都已经成功减记以后,不减记并进行援助的其他主权机构,就会被西方主流舆论妖魔化,被定义为“危机的罪人”,接下来就是用贸易保护主义和非显性军事手段来对你处处进行遏制,制造摩擦。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军事冲突,他们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冻结你的外汇资产,以此来达到减记债券的目的,对此大家必须警醒,要坚决反对这一场“新慕尼黑阴谋”!          聚焦CDS:欺诈利器和致命输送          上文提到,信用违约互换(CDS)是希腊债务危机博弈的要害所在。对于CDS,大家应该还记得它就是导致3年前市值约2000亿美元的AIG濒临破产的主要原因。此前AIG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它因为为次级债券进行了担保,而没有为该风险拨备额外的资金而陷入困境。而眼下欧洲各国的信用担保风险更大,美国人更是深陷其中。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各大银行2011年上半年向欧债危机五国政府债券、银行债券和公司债券持有人提供的保险总价值比去年同期增加807亿美元至5180亿美元,几乎所有保险都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数据显示,CDS的增加意味着总风险敞口达到了76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国际清算银行并未透露哪些公司出售了多少信用违约掉期,也并未透露其向哪些公司出售了掉期合约,而欧债危机背后的CDS交易,实际上是把美国资本也深深地捆绑其中,美国默许该协议的立场即是旁证。因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默许,欧债协议是能够达成的。     再看本次欧债协议中的利益输送方向,前文已述,欧盟所谓的援助和减记的背后不是为了希腊,而是为了转嫁自己子信用掉期合约中存在的崩盘损失。希腊民众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主要持有的是希腊债券,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大鳄们持有的是这些债券的CDS,欧盟的所谓“援助”和他们大银行的债券减记损失,远远比不上希腊违约他们的信用保险需要赔偿的款项,他们给希腊的“援助”实际上是给自己堵窟窿,希腊得到他们的减记和援助,抵不上他们的CDS给希腊公众的赔款。因此希腊社会不接受这个协议具有极强的逻辑合理性,希腊政府接受这个“看起来很美”的掠夺协议,只能说是弱国无外交的最新版本。     至于希腊公众说“政府还不起债让欧洲其他国家来偿还”这种看似无赖的话语背后,也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如果没有CDS,公众起码会有一些风险意识,相反在CDS的担保下让公众丧失了判断力。公众是用真金白银来投资债券的,而保险公司做担保搞CDS却没有资金投入反而取得高杠杆收益,纯属空手套白狼。在这个博弈当中,如果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真的那么毋庸置疑,就应当是持有CDS的大鳄们承担损失,现在减记债务但不违约,CDS还是赚钱的。要知道,仅仅2001年高盛给希腊的债券的CDS就卖了10亿美元,达到了10%的比例,当初希腊可没有什么危机的端倪!     这个减记的模式,就是一个人傻乎乎地在希腊债券价格很高的时候买了希腊国债,之后发现希腊国债因为存在很高的违约风险开始下跌,于是亡羊补牢,在一个并不很低的价格买入CDS进而锁定希腊债务的风险,然而现在突然希腊国债出现了50%的减记,而CDS也并没有起到当初所希望的锁定风险的作用,而是在50%的损失之外,又白白浪费了一笔买保险的钱。这样的话,CDS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买CDS不是成了白送钱了吗?     很多人说,希腊当年是通过包装国家债务情况,以虚假数据才达到加入欧盟的条件,现在是希腊拖累了欧盟和欧元,所以希腊要负责任。希腊有问题不假,但是更有问题的实际上是国际金融大鳄的欺诈问题,对于持有希腊债券信用担保CDS的金融大鳄,他们对于希腊的债务情况应当比谁都清楚,他们隐身于欧元区和欧盟幕后操盘,希腊要进入欧盟使用欧元,绕得过他们吗?而把希腊包装拉入欧元区,使得他们的CDS风险降低,这个降低的风险会给他们带来巨大收益,因此希腊政府做假账骗进欧元区是有持有CDS的金融大鳄共谋的。但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其债券的收益率却不会因为希腊加入欧盟而改变,因此让CDS持有人承担全部的希腊债务违约责任才是最公平的。     对此,郎咸平教授曾讲过一段精彩的故事:2001年希腊想加入欧盟的时候,它自身的条件其实并不达标:根据欧盟规定,国家的财政赤字不能超越GDP的3%,但希腊却是5.2%。想加入又不达标怎么办?这时希腊就找到了高盛,高盛后来帮助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债券,可收回74亿欧元。后来高盛又通过汇率调整把可收回的债务变成84欧元,刚好多出10亿欧元!这10亿欧元不会在希腊的债务账面上出现,相当于是高盛把它借给了希腊,随后高盛又通过保险的形式把这10亿欧元借给了德国,它意思非常清楚:希腊还不了钱,德国人也可以还!实际上高盛作为投行就是债券的发行代理,而德意志银行购买这些担保CDS也不是傻瓜,公开发行100亿美元这样的巨额债券是难以保密的,实际上希腊债券和CDS危机本身已经在资本大鳄们当中酝酿了,高盛只不过是出面的人,面对显而易见的风险,没有巨大的利益,谁也不会购买这样的CDS产品,把希腊拉入欧盟的大池子,符合他们转嫁已有风险的一贯解套策略,最终这个风险要让欧盟整体来承担,然后欧盟就要施压希腊,让他们债务减记来解决CDS风险的问题。但是这个利益却被CDS持有者占有了,仅仅包装希腊进欧盟的CDS就价值10亿美元,这可是债券金额的10%!     另外,上文曾提到希腊债务协议中的“被自愿”问题,据报道,国际金融协会(IIF)主席、私营部门谈判代表查尔斯·达拉拉(Charles Dallara)表示,希腊债务协议是一项自愿协议,该协议不大可能对CDS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通常这只会由债务违约引起(详细报道参见“资料链接”)。据此表述,从时间上看,除了少数直接持有希腊债券的人以外,私营部门的谈判代表实际上是把间接与债券相关的人也“代表”了,这种代表授权体系黑幕重重,因为很多债券是以基金和银行的理财产品等名义购买持有的,基金或者银行的操盘手为了本机构CDS的利益同意了减记,损失就由这个理财产品或者基金的持有人承担了。请注意,私人机构同意自愿减记,实际上是坑害了他们的投资人利益而保护了CDS,这是一种超级老鼠仓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不受西方司法的制裁,反而以“合法”的方式占有了投资人的利益,而这些投资人很可能就是各种养老基金账户,是民生的根本。     再进一步,如果希腊违约触发信用保险赔偿,欧洲其他弱国的债务危机信用违约赔偿压力也会同时释放,在风险压力下,信用掉期合约CDS的市场价格就要暴涨,让卖出CDS的西方机构们濒临破产,产生的震荡足以摧毁欧元乃至欧盟体系。因此在各国恶性博弈、各怀鬼胎的欧洲,欧盟内部一下子变得非常有合作精神,并顺利达成“解决”希腊危机的欧债协议,其背后就是共谋转嫁危机、让他人买单。     转嫁危机的欧债协议于10月27日达成后,除了西方股市的大规模上涨,中国香港市场上众多外国投行也对各种看空衍生产品展开了围剿,当天共有12亿份熊证街货被强制收回,创下了香港自2006年来的最高纪录,中国沪深股市也在这样的连带下出现了久违的反弹,一切都似乎正在按照“剧本”走得很顺利⋯⋯然而,在这一切背后有趣的是,希腊人民和政府对于可能违约的前景反倒不是很紧张,紧张的反而是那些欧盟国家,为什么?因为希腊人民和政府都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大不了国家破产而已,但是其他国家购买了太多的金融衍生品,如果希腊违约,对他们来说就是金融体系什么时间崩溃的问题,而这可能并不单单意味着欧洲的沦陷。     很多人会说针对CDS,市场上也有做空和做多,是两方面双向操作的,在这样的买卖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杠杆下形成了庞大的衍生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债券的减记也是有人得利有人吃亏的,试图以此证明减记没有利益的输送。但这些从逻辑上说不通,债券的减记肯定是债券持有人失去了利益,这部分失去的利益也肯定要有人得到。在CDS不赔偿的情况下,CDS担保所得款项就成为了CDS的利益,利益实际上是从债券市场转移到了CDS市场,是两个市场间的利益输送,是债券市场的损失补贴了CDS市场。虽然不一定能够把利益的交换双方锁定,但是这样的利益流动是发生了的,也是维持CDS市场的净利润和繁荣的支柱。     金融危机以来,CDS市场一直是西方金融市场的核心,维护CDS市场不崩盘,让里面的金融大鳄度过难关也是西方强国的目标,因此发生这样的利益输送就不足为奇了。如同二战前为了将德国祸水东引而搞慕尼黑阴谋来绥靖“第三帝国”一样,当下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就如同彼时捷克的利益一样,被充当了大国的“肥料”。     据此,笔者再次强调:如果减记债务不算违约、不需要CDS进行赔偿成为国家间惯例的话,那将是债务国对所有债券持有人和债权国的血腥掠夺。          透视真相:从CDS的角度看危机的救赎          对于当今危机的根源,要认清各方利益博弈的背景,就要从次债危机开始进行认识。次债危机从2007年8月起席卷美国并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降至4.75%。这是2003年6月以来联储首次降息。与此同时,联储将贴现率降低0.5%,至5.25%。可以看到,当初次债危机开始时美联储的利率超过5%,而现在意大利国债的收益率高于7%,大家就开始恐慌,在危机开始时美联储为什么要把利率降低为零呢?当时的次级债收益率远远高于今天,在次级债大规模出现问题以后,美联储的降息是为了保持债券的价值,也就是说房价下跌后,违约抵押房产不足只会导致债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通过降低利率,使得下降的债券收益率高于资金的利率,从而可以保持债券票面价值不被跌破,否则即使是债券可以还本,只要收益率低于利率,就可能让债券跌破面值。如果债券价格保持在面值以上,债券不能完全清偿,就不会让CDS承担责任,因为任何保险都是保本而不保收益的,只要债券价格在面值之上就不会触发债券的保险赔偿压力。     在西方,债券可以以债券不断抵押和利率掉期合约取得杠杆来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低于资金利率时,原有的杠杆就要被打破,利率掉期合约的衍生品交易就要系统性崩盘,由此引发的危机会比信用掉期崩盘的危机更大。而且按照西方的会计记账原则,在债券跌破面值以后,CDS的持有者要记录损失,在次债危机的时候,通过降息而保持不触发CDS的危机,损失就不过是债券的不停贬值而已。     但是,降息也使得房贷等的借款人不惜房屋止赎也要终止还贷,就是因为高额的利息使得其实际购买房屋的价格大大增加,对比美联储5%以上利率的贷款和后来不到1%利率的贷款,承担的房贷压力是5倍的差距,最终实际偿还的利息可以相差到房价的60%左右,同时有能力还款的人也希望低价亏损卖房还清高息贷款,造成住房贷款的违约和抛售风潮,引发房价进一步暴跌,情况发展下去,次级债的本金也得不到保障了。尤其是美国的破产制度规定破产者的惟一住宅不能被剥夺,破产变得有利可图,这些都导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使CDS出现了系统性违约和崩盘,雷曼兄弟公司破产、AIG岌岌可危、CDS市场陷入不得不救助的境地,俱源于此。     美国政府不得不救助AIG等公司,但是政府的救助只能维持个别企业,市场的恢复还要看美联储。美国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持CDS不承担违约责任,就是采取大家熟知的量化宽松政策,以美联储收购债券的方式,将债券价格维持在不跌破面值触发CDS损失或者违约赔偿的程度。因此,对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不要简单地看做是只提供所谓的“通缩压力下的流动性不足,解决金融系统的流动性淤积问题”,其购买债券支撑债券价格,保障其债券的CDS持有人的安全,是不为人注意的更深层次的关键性问题。     此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导致利率上升,利率掉期合约和CDS的损失压力增强,使得银行的抗破产能力以及信用更加下降。在银行会破产的情况下,持有美国国债比拿着美元现金更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优先赔偿10万美元以下的小储户,造成银行破产时对大资金的风险杠杆放大,大家为了安全都抢着拿美债。若美债的收益率低于美联储的资金成本,美联储作为私人机构再继续搞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是要亏损的,更何况如此高的国债收益率使美国CDS违约的压力也消失了。但是美国不实行QE3,使得欧洲更难以宽松,难以通过收购债券的方式来规避其CDS的违约责任,欧洲稳定基金的融资也因此受到了压力。     目前,欧洲央行利率经过2008年危机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其降息的空间和边际效益有限,通过减少资金持有人的利益来买单难以平衡损失。如此一来,欧洲危机的解决必定是一场债券持有人和CDS持有人的利益博弈,要以债券和CDS一方的损失来为危机买单。如此血淋淋的博弈使得各方已经到了跌破底线的地步,才有了欧债协议这样完全是赤裸裸的掠夺行为的发生。     这样的博弈使得欧洲金融系统的风险空前加大。据汇金网11月9日讯,德国2011年11月9日拍卖15.25亿欧元至2018年4月到期国债,收益率为-0.4%,而前次拍卖同类国债平均收益率为1.22%。由于银行的破产风险使得持有现金已经没有利益,只有拿住最稳定且不会有国家破产风险的德国债券才保险,造成德国债券收益率竟然出现负值,欧元及欧元区破产风险之大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的货币是以国债抵押来发行的,如今即将发生的私人机构所持国债被大量减记的背后,意味着大量的货币被蒸发。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是货币过多的危机,债券减记则是消灭货币的过程,但是这个消灭是让债券持有人承担还是让CDS持有人承担,却是其后博弈的焦点。危机的二次探底和深化,实际上是找到危机的最终买单者,这是一个损失划分的利益再分配过程。          资源特殊:后弯曲线是危机深化的原因          笔者认为,美国不继续量化宽松,导致欧洲无法宽松,是欧债危机得以深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此人们可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不继续宽松下去?     这里就要从资源的属性上进行深入认识,美国继续宽松会让资源价格涨到天上去,结果将是便宜了资源国家,让资源国家在美国印钞的过程中取得比美国更大的利益,这对美国更为不利。     对于商品的供需关系,一般都知道是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反之越少,这个也是供需经济理论的基础。但是世界上有没有价格越高供给反而下降的东西呢?特例是有的,一个是劳动供给,一个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的石油供给。两个例子的现象相同:都是随着价格上涨而先供给增加,然后随着价格的继续上涨而供给减少,这种现象后来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后弯曲线”(即供需曲线向后弯曲)。后弯曲线的形成原理在于,对于劳动力而言是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在时间分配上会增加休闲娱乐的时间而减少工作时间,而对于石油则是在石油涨价和美元印钞贬值的预期下,谁也不愿意多卖石油而持有美元。资源国家要出售石油的原因是他需要美元还债和外汇平衡,只要石油收入能够平衡,他们就不会出售更多的石油,因此影响石油供给量的决定性变量是销售额而不是销售量,在价格提高的时候出售更少的石油就可以达到国家需要的销售额,因此供给的石油会更少(更详细的论述可参见2011年8月刊《环球财经》“受控着陆VS量化宽松”一文)。     现在,世界资源市场其他资源产品也出现类似于石油的情况,资源供给的后弯已经发生,即随着资源价格的上涨,资源供应反而减少。美国是资源消费大国,这种情况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危机。尤其是油价暴涨的预期,将是那些依靠石油维持生活和低房价的美国老百姓的噩梦。美国为了摆脱危机还在等待房价的回暖,使得各种债券担保公司手上止赎持有的房产可以高价卖出。如若石油价格暴涨,势必压缩房价上涨的空间。因此为了平抑油价,美国也不能继续搞量化宽松。这样合理的推论就是必须挤爆某一个较大型或大型经济体,让它为危机买单,让它的石油需求降下来,这样才能够保持低油价,等这个“倒霉蛋”被挤爆以后,才有进一步货币宽松的条件。可以说,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较大型以上经济体,都在“倒霉蛋”的目标之内。欧洲原本正是为了不成为这样的“倒霉蛋”而力促环保、搞碳排放,并力争覆之于全球,以降低对石油的需求,从而避免成为美国的直接“标靶”。然而全球危机之下,昔日同盟之相早已不复,为求自保,如何踩着他人的“身体”上岸,成为国际新博弈关系一景。     在欧洲印钞受到阻力不能量化宽松的时候,其流动性是紧张的。欧盟与美国不同,世界大部分交易都用美元结算,美联储不施行QE3以后使欧洲的流动性更紧张,尤其是在欧洲交易中的美元流动性更是如此。     欧洲债券的价格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必然下跌,债券的收益率提高了,新的债券发行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利率,但是更高的利率又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必然导致原来已经赤字连连的弱国雪上加霜;更高的风险必定带来更高的利率,这个利率增加的过程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必然要导致危机的发生。而危机下的利率飙升本身就会使得CDS暴涨,CDS持有者取得暴利变得更加容易。     因此,欧债危机与资源的特殊性具备深层次上的紧密联系性,由于资源的供给特殊性,使得连续印钞的思路行不通,印钞中断所带来的紧缩挤爆了欧盟,促使欧洲危机不断发酵。     与此同时,如何不沦为危机博弈中被挤爆的倒霉蛋,不仅是欧洲,也是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思考中国:先己后人的发展攻略          对于本次欧债危机,中国首先要认清其中的博弈本质,认识到资源供给的特殊性与危机深化的关系,认识到债券减记与CDS利益输送的关系,认清目前的博弈是债券持有人和CDS持有人谁为危机买单的博弈。     尤其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这些储备大部分已经变成了各种债券。对于这些债券,中国的主权基金难以止赎并取得抵押财产,因此一定会有信用保险和CDS,未来如果出现问题,由保险公司赔付债券应得款项后,再取得抵押财产进行变卖。但是如果现在欧洲开直接减记债务不形成违约的先河,而此风蔚然于全球的话,中国所持债券则无“保险”而言,中国巨额外汇损失的风险就无法控制。而外汇占款是中国货币的主要发行方式,如此规模的损失必然是中国被大规模掠夺。     中国作为债券持有人,一定要从各个角度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要维护其他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这样中国才有更广泛的利益同盟者。如果任由他人不顾法理、主权、人权地将其他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围剿,中国作为债券持有人能够利益不损失是不可能的!     有一段著名的警言:“当纳粹对犹太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犹太人,我没有吭声;当麦卡锡对左派人士实施迫害时,我不是左派,我没有吭声;当种族主义对黑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黑人,我没有吭声;当他们把迫害的目标转向我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这段警言放之国际关系博弈中,亦值得参照深思。     因此笔者再次呼吁:对于西方减记债券的做法要坚决反对、大声疾呼,揭穿其中转嫁利益的阴谋。同时,不要被西方所谓的中国能够拯救危机的高帽子和迷魂汤所麻痹,中国对于欧洲的一切救助活动,都要首先站在中国核心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进行,不要成为“新慕尼黑阴谋”下的牺牲品。     当前中国需要的是进一步发展,我们离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距离还很远,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冷静的认识。从此次欧债危机中德国的表现来看,欧债危机同时也给德国以脱颖而出、争取更大话语权的机会。前文已述,欧洲的资金在欧盟和欧元受到压力的时候都涌向了德国,导致德国最近的国债收益率出现负值;同时,以目前情况的发展趋势看来,CDS的利益转嫁对德国有利,以上种种都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     再则,救助的原则一向是“救急不救穷”,现在CDS的出售者们还有巨额利润,救助债券使债券不违约,就会让出售CDS的人白白赚钱,相当于给CDS的持有者们送钱。综上分析,目前我们一方面要做的是不成为“新慕尼黑阴谋”中的受害者,一方面不盲目自大,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则继续立足于解决国内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谋求更大、更平稳的发展。从宏观经济和产业的角度上看,中国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性阶段,同时也到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史时刻,“中国制造”也不应当不断地被西方列国的反倾销税所掠夺,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上市银行用人民币参与欧洲援助基金和欧元区银行重组,以这样的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未来开创一个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          环球财经编委 张捷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828.html    

阅读更多

4.6万亿地方债成金融雷管 专家无力解爆

4.6万亿地方债成金融雷管 专家无力解爆 进入专题 : 地方债        近日大陆各媒体都在报导说,今明两年将是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高峰期,43%的债务将在两年内集中到期,预计达4.6万亿元。经济界也都在热议如何还债、如何拆除“金融雷管”问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讲话提出,要坚持“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令外界越发感到事态严重性。     大陆和海外的经济学家接受采访时,认为财政部推出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并非良策,不利于民生,是中南海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认为地方债是否中央打包这才是核心问题。中国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联手唱双簧盘剥民众,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对于如何解除这个金融雷管,专家也没有办法。          “如何还钱”将成为明年首当其冲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2011年和2012年两年债务到期将占10.7万亿元总债务规模的43%左右,总额约4.6万亿元,“如何还钱”将成为明年中国地方政府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而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2012)》中称,目前解包的10.7万亿债务有23%左右没有任何收益。因此报导说,短债长用很可能使得地方政府面临债券偿还期到来、项目却没有收益的窘境。     中金公司报告称,过去3年间,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大且增速快,地方财政以每年2,000亿元的缺口赤字运行,缺口由地方政府债抵补。往前看,中央要求加大水利建设和社保力度,地方财政将更为紧张。但如果单纯从财政收入来填补的话,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陆民间经济学家綦彦臣认为问题严重的话,可能导致金融挤兑,老百姓挤兑存款,要么就是给老百姓把存款折合成黄金,而中国金价肯定在未来2~3年疯涨。          学者:发行地方债有损民生 民众应清醒          前不久财政部推出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地允许试点自行发债,期限分别为三年和五年债券。上海于11月15日开始发行总额71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券,是首批试点中的最大单,广东也将于11月完成规模69亿元地方债券发行。广东和上海公布的债券招标利率均低于预期。     经济学家郎咸平前不久演讲中也表示,地方政府面临破产的边缘,上海获准授权发行地方债券是为新债补旧债。中国四个地方试点发行地方债,表明债务危机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现在是饮鸩止渴!     美国的经济学家陈子飞先生也告诉记者,实际是发行新债抵消旧债的方式,说明它的风险非常高,对老百姓来讲,是非常不好的政策,有损民生。他进一步分析:“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底下,老百姓可以借用的投资手段非常有限,原来房地产是主要大项,还有股巿。现在股巿像过山车一样,很少有人问津。而房地产的泡沫现在正在破裂之中,估计明年房地产跌幅将更令人望而却步。所以从中国百姓的储蓄和融资手段来看,可能还是有一些百姓会上当。”     他认为这是旧瓶换新酒对民众不公,“实际上它是举债融资以后,再去还它前两年在经济泡沫中借贷来开发房地产的债务,这样就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没有解决,只是把它推迟了。将来政府如何来偿还它这个自主融资之后的债款,现在还没有一个可行的方式,这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风险。”     陈子飞还认为现在政府的举债已经过高了,超过它每年的日常预算大概有20%,如果再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话,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老百姓被欺骗,给它蒙混过关,让它藉着这种方式来渡过它们的债务高峰,它们可能会用行政手段或甚至采取一些表面上的优惠方式来让老百姓上这个圈套,得规劝老百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上政府的当。”          清理地方债务有效方式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现在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方法就是设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务重整,但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另一种就是政府用“真金白银”购买,中央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但最重要的还是从最根本的资金需求方面解决问题。     陈子飞教授认为,前一个方式某种程度上还比较可行,把债务转移到一国营企业,然后再通过第三者的方式把它打包,做成债券,再卖给公民。而且最好的债务是政府做为一个抵押人,保证这些钱到时能收回来,这样对老百姓是比较公平一点,也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     他举例美国在80年代借贷高峰时,也有类似的危机,就采用这种方法,政府把债务全揽到自己手中,然后再把它卖出去逐渐消化、解决。不过他担心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中国,很可能运用行政手段来采取一些走捷径的方式,牺牲老百姓的利益来做这个事情。在债务转移过程中,如果经事人没有合适的监督机构、没有合适的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各种评审的话,其中的猫腻还是很多的。     经济学家綦彦臣告诉记者,上海才发行总额71亿元的地方债券,发行量非常小不足以解决问题,地方债是否中央打包这才是核心问题。如果中央不打包肯定带来全面的金融危机,而且从王岐山的讲话、全球经济危机长期化可以看出,中国今后二年中必然要注重内部调正。如果中央不能打包,你地方上的国资委就要卖掉一些国有企业来顶它的地方债,这是重大经济结构调正的一个方面。          “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 金融体制漏洞大          《每日经济新闻》认为,“防范金融风险”很可能是中南海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防范金融风险与调整结构息息相关。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地方融资平台首当其冲。”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19日会议上强调,“对于各类金融风险的处置,要坚持‘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明确责任,确保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陈子飞认为王岐山说这话其实就是金融体制这块漏洞非常大,一方面表面来说打击和惩罚的幅度和力度要大,另一方面实际上是说明漏洞比较大,很难管理。“因为中共的金融管理主要是靠国家垄断的官方机构来执行,其中的黑幕,其中的地下交易非常多,比如最近揭露出上证股数银行类的一半收益都是几大国营银行垄断的,这其中的猫腻就显而易见就非常多了。它主要是政府介入太多,一手垄断了。     “反观美国的资金市场,当然由美国证券委员会做一些法规上的规定,主要提醒一些惩罚性、监控的行为,但是大部份市场的交易都由通过自由交易来进行的,它的透明度非常高,企业的报表、讯息流通各方面都非常流畅,又有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所以在现在国内资金市场非常不发达的情况下,片面或贸然采取的类似美国这样的国家收购方式来处理中国的债务问题,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联手唱双簧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坦陈,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这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本性体制原因。     陈子飞认为李扬只看到表面,还没有完全看到实质,或者说他看到实质也没有胆量说。“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中共中央政府和各地联手唱的一首双簧戏。因为中央政府现在好像把财权放到地方,地方财政在90年代的时候也非常吃紧,中央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的问题,希望他们炒地皮增加收入,这是他们一起制定的方针。虽然表面上好像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博弈,实际上最后还是保证了地方政府的利益,把危机和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通过银行的金融剥削、通货膨胀来剥削普通的纳税人,尤其是那些没有能力进行投资的纳税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他还认为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不对称,恰恰是中共中央政府给予地方的特权。    进入专题: 地方债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229.htm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