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从重庆模式反省中国模式的陷阱

从薄熙来身上反省中国模式的陷阱 —— 批判重庆模式之三 作者:冯梦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4-2 本站发布时间:2012-4-2 4:14:43 阅读量:6次   重庆模式汇集了世界经济体的一种大跃进的模式,所以,薄熙来的中国特色式的大跃进的宣传表述,代表了重庆的文化形象并没主流重庆的发展。让薄熙来闭嘴之后,重庆就继续前进了。   最近,美国纽约市长 迈克尔•布隆伯格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说:“那些希望取得持续成功的城市必须争夺真正的“大奖”:智力资本和人才。…预测全球经济走向并不只是国家政府的任务。那个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指出资本吸引人才和人才吸引资本的双向作用。肯定了人才与资本对城市竟争力的强化功能。提出了一套与薄熙来不同的城建理念,再次否定了重庆和中国某些模式。   迈克尔.布隆伯格的观点的新颖之处在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视角。现代社会的城市将从社会细胞发展成一个独立器官。大量接纳移民之后,治理的理念集中于提高竟争力的焦点上。薄熙来的“打黑唱红”没有人才和资本内容,只有争权表功的虚荣,于民于国于竟争力遗害无穷,所以,重庆在国际城市竟争力排行表上连名字都没有。   今天,在评价重庆模式时,只从物资上去堆砌数字是不够的。得看它是否有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或者说重庆模式造就了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深圳人要比重庆人更受世界欢迎。。阶级斗争、抓革命,促生产、精神变物资和打黑唱红,消灭了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增加了个人的进爵资本,说明了重庆模式没有经济的竟争力,只有争官发财的官途竟争力。   最近由花旗集团(Citigroup)委托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纽约市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以微弱优势领先伦敦,新加坡、巴黎和香港则紧随其后。这些城市在哪些方面做得比其他城市好,城市又应当如何考虑在21世纪做到与众不同、培育长期竞争力呢?   纽约市长 迈克尔•布隆伯格说:“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人才吸引资本远比资本吸引人才更为有效,效果也更能持续。最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居住在保护个人自由、鼓励多样性、提供丰富文化机遇的地方。一个希望吸引创新者的城市,必须提供能够培育新理念、催生创新的肥沃土壤。”   重庆模式谋求依靠价格和基础设施补贴来吸引企业。这些竞争优势能够在短期内奏效,但往往转瞬即逝。并没有争夺真正的“大奖”:智力资本和人才。中国在总结摸石头过河的宣教中,不能掩盖这类大跃进的陷阱重复。   重庆模式是中国大跃进的传承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危机现象。民主制度国家大多数反应在“金融危机”引爆政选更迭内阁。非民主国家则反应在“饥荒危机”而疏散人口重新组合。古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大跃进暴政到二世而亡,后有毛泽东上山下乡,今有北朝鲜饥荒绵延不断,难民越境求生。相比之下,金融危机要比上山下乡能纾困大跃进的膨胀。   这就是老子和纽约市长 迈克尔•布隆伯格表述的天之道。也是世行为中国设计的改革计划。更是重庆模式敲响的文革警钟:人才比资本重要。巴菲特比雷锋重要。君子之义比小人之利重要。竟争力比精神重要。民主自由人权比社会主义重要,改革体制比大跃进重要,撒除薄熙来比抓王立军和杀王强重要。   中央的决定是正确的。只是不够及时。这与中国体制有关,更说明了批判重庆模式的重要性。对症下药才能延续重庆、中国和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   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1942年2月14日出生在美国麻省一个犹太人的平民家庭,1990年他开办了布隆伯格经济新闻社(彭博资讯)。后又开设了布隆伯格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开始从政。2001年11月当选为纽约市第108任市长,2002年1月1日就职。2005年11月再次当选纽约市市长。2009年11月,第三次当选纽约市市长。   追溯Bloomberg的成长经历,就好像是一个美国梦的标准样本。美国梦也成为了纽约市的复制品。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和Bloomberg讲的就是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的道理,也是对体制与竟争力的关系表述。   美国与中国特色不同的地方除了肤色之外,社会动力和竟争力的途径应该是一样的。重庆与纽约之间,除了薄熙来用错人的择仕方法不同外,任命和撒换市长的方法也大相径庭。这是体制问题   我们从薄熙来身上应该反省中国模式的陷阱,进行政改。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习近平重庆挺薄及与薄熙来的关系

薄熙来被胡温当作文革余孽拿下了。他在重庆高调门“唱红打黑”一下成了复活文革,大搞“黑打”的罪行。 这个转变来的如此突然,但也不是没有前兆。很多人都料到了薄的倒台,而习近平却没有,至少他没有那么早的发现薄的问题。回头看看习近平在2010.12.8日去重庆是怎么说的:『习近平近日调研时对重庆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予以肯定。他高度评价重庆在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加强社会治安方面取得的成效,希望重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形成构建平安重庆的长效机制。』(薄熙来控制的重庆媒体固然有替薄唱好的夸大之词,而中央媒体也基本是那个调调,因为过程就是那个样子。) 这个在当时被总结为: “习近平肯定重庆唱红歌活动 高度评价打黑” 同时要注意到薄熙来的重庆唱红打黑在中央的胡温从来没有肯定过(胡温未曾去过重庆肯定薄),而常委中只有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对打黑做过某种程度支持。 那么习近平对薄熙来的支持,怎么解释?有两种可能:1. 习近平故意去鼓动薄熙来高调表演,好让他把“文革余孽”的罪行坐实;2.习近平不知道或并不完全清楚胡温的态度,他去挺薄其实是犯了很愚蠢的错误。 我认为,只有第二种可能是成立的。因为有了习近平这个支持,薄熙来马上士气大涨,进一步扩大了他的运动范围:2011.6.11他把唱红阵地推进到北京,搞到中央的鼻子下面! 当然,这个步伐太大了,后来薄熙来自己也发现是个失算。因为他鼓动的重庆市民唱红队在北京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肯定。只在北京市郊有一些跟进,层次之低简直不值得一提。 也许,薄是在借此试探中央的反应。但不管怎样,这个失误让薄熙来得不偿失:实际上,民众虽然对现实不满,但对文革,对毛主义,并没有很多人真的支持。毛是太臭了,打毛的旗子只能损害自己的名声,而不会有更多的好处。薄因唱红惹了一身臊气,结果右派和自由派,甚至整个知识界,联合起来攻击他。薄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后来回到重庆,就把唱红的调子拉低了,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是丢弃了。 这个“唱红”的误判,证实了:薄熙来的智囊是不合格的,薄本人政治嗅觉是愚钝的,大脑是愚蠢的。因此,他不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只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阴谋家,而且还只能算是轻量级的。 再回来看习近平,我认为他去重庆有多方面的目的: 1. 挺薄无疑是主要目的。唱红其实也很和习的口味,他不可能不表示一下啊。 习近平和薄熙来都是红二代,对红色抱有天然的革命热情,对文革都有某种程度怀旧,这是可以想见的。他们只差4岁,都是生长在红色家庭,经历也大致相同。 2. 同是江系人马(薄在前,习在后),薄出道早,又年长,习当然要主动去表示一下,借此拉近双方的关系。挺薄是应该的,他习近平愿意为薄背书。 3. 习作为红色二代中被内定的接班人,显然已经跑到前面。他去安抚一下薄,也是情理之中。 薄的野心很大,却显然仕途不顺。习与他称兄道弟,好让他不至有什么“瑜亮情结”,以后大家还要共同发展呢。 所以事实基本就是如此。习大致缺少一种政治敏感,他不知道唱红和文革的关系,甚至不知道文革是多么不得人心。习这个表现令人失望。这至少说明他政治经验不足,他的智囊不得力。 薄倒了,对习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方面讲,他摆脱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对手。特别是这个对手如此强大,如此深不可测,不择手段。坏大那一方面是,同为太子党阵营,难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他确实曾经为唱红打黑站过台,叫过好,在百度一搜索,历历在目,脱不了干系。 18大之后,习全面掌舵将会做如何表现?  是否能让中共这条迷失方向,陷于风口浪尖的破船,稳住舵盘而不至于沉没?还是让我们往后看吧,世事难料!

阅读更多

红歌始祖李劫夫惨死文革!

李劫夫(1913年11月17日-1976年12月17日),原名李云龙,笔名劫夫,吉林省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为毛泽东的语录谱写的“语录歌”,此外较为有代表性的就是那首曾经脍炙人口的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然而这位红歌始祖由于卷入毛林政争而惨死于文革一片红之中。以下文字引自大陆新民网。 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罪名   “文革”一开始,劫夫其实就很害怕。因为,他是个音乐天才,在音乐方面,能无师自通,但对其他方面,则常显幼稚。尤其是,他的确不懂政治,不知道政治游戏中的潜规则,而从延安时期起,偏偏又看到过很多个人政治的悲剧。因此,对政治运动,他常常害怕,害怕会整到自己头上来。   1957年反右派运动时,李劫夫就已名列省文化局右派“候选”的黑名单中。他害怕得精神有些失常,对家人,对老朋友说:“我完蛋了,就等着抓我的右派了!”幸亏,当时的省委宣传部长是劫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老上级,非常了解他,而负责抓右派的省委书记,平日也清楚劫夫的诗化性格,故不仅不抓他的右派,反而来劝他放心,不要着急。   不过,1959年进行党内“反右倾”,作为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劫夫,却没能逃脱。因为,他那业务第一、政治第二的作风,几乎众所周知。因此,沈阳市委给他定了一个“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结论,不过,还算幸运,没戴正式的右倾帽子,只需作检讨。   “文革”开始后,像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一样,劫夫自然逃脱不了被音乐学院的红卫兵批斗、抄家的厄运。对此,李劫夫只好逆来顺受,等着挨批斗,等着被抄家。   事情到此,李劫夫与绝大多数其他领导干部一样,若熬过了此关,以后“文革”的日子,无非就是检讨检讨所谓“走资派”之类的错误,然后,便能随“众神归位”,可重新回到音乐学院院长之类的地位。   然而,此时发生的一件“好事”对李劫夫影响极大。当时沈阳音乐学院的红卫兵分为两派:一派为“红色造反团(红造团)”,是要打倒李劫夫的;另一派叫“井冈山”,却是想保李劫夫的。   “红造团”是激进造反派,势力不小,而“井冈山”虽是拥军派(拥护军区),但估计力量斗不过“红造团”。于是,他们为了不让“红造团”劫走院长李劫夫,于1967年1月15日,派专人将劫夫送到北京,藏了起来,同时,向“中央文革”与周恩来总理送信反映。   1月31日,“中央文革”的戚本禹真的派他的秘书刘汉,来李劫夫的住处了解情况,并将李劫夫转移安排住到了北京航空学院。因当时,北航已由“北航红旗”造反派红卫兵掌了权,没有“中央文革”的话,谁也不可能从北航将李劫夫弄走的。   2月9日下午,戚本禹出面接见了李劫夫与沈阳音乐学院各派红卫兵代表,并公开表示,“中央文革”江青、康生与他戚本禹,都是同意“保”李劫夫的,因为,他们认为,李劫夫所作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他们都熟悉,也都认为是符合革命文艺路线的。   在北京谱曲语录歌   因为受到中央要人的保护,李劫夫便对去北京有了好感。因此,当他于3月8日回沈阳后,仅过一个多月,在沈阳发生了武斗,又据军区情报,知道有一派造反派仍想抓他去批斗之时,他便以要为《人民日报》写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的文章为由,在沈阳军区安排下,于4月份,又到了北京,住到了《人民日报》招待所。在以后一年多中,李劫夫大多数时间留在了北京。   在京期间,一是受到“中央文革”领导人的重视,李劫夫零星非正式地参与了“中央文革”文艺组的一些活动,而重点则是为一段段的《毛主席语录》,作歌谱曲,同时写下了那首当时全国亿万人都会唱、至今在每个卡拉OK歌厅也都会有的《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这样,原本是从外省逃亡来京的李劫夫,反而在北京过起了充实而有滋有味的日子,甚至,还被邀出席了当年中央举行的“八一”宴会。   与黄永胜的往来   在北京的第二件事,便是加强了他与黄永胜一家的往来。   这是导致李劫夫陷入万劫不复的人生黑洞的开端。   李劫夫1943年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时,任三分区下属的文艺机构“冲锋剧社”的副社长,当时,三分区司令员是黄永胜。因此,从那时起,李劫夫与黄永胜便有了一种部属关系。   1962年,李劫夫去广州开会,遇到了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当黄永胜的夫人项辉芳得知劫夫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院长时,便让劫夫将黄永胜的三儿子黄春跃,招到沈阳音乐学院去学音乐。结果,12岁的黄春跃到“沈音”后,劫夫让他住到了自己家中,以从生活上能照顾这个小孩子。后来,项辉芳还让黄春跃做了李劫夫的干儿子。   黄春跃在劫夫家中住了一年时间,就搬到学校宿舍去了。只是星期日,则或是到劫夫家,或是让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派人接去他家度周末。   “文革”开始后,黄春跃离开了学校,当兵去了广州部队海上文化工作队。   有了这层关系,劫夫1967年在北京期间,便同当时也常住北京的黄永胜一家,有了较多的往来。劫夫的夫人张洛与黄永胜夫人项辉芳的往来,则更是越来越密切,二人甚至以姐妹相称。   1968年3月后,黄永胜正式调往北京,任总参谋长。   由于两家的这层关系,特别是张洛与项辉芳的亲密往来,使劫夫不仅得知了高层很多人对江青的不满,更扯出了一件为林立衡(林豆豆)找对象、接着又受到林彪接见的事情,使劫夫在后人眼中的“林彪集团要犯”色彩,愈加浓重。“做媒”之事是项辉芳惹来的。   为林豆豆做媒,受到林彪“接见”   1968年初的一天,项辉芳告知张洛,叶群委托她帮林豆豆找一个非干部子弟做对象;可她项辉芳周围哪来合条件的工农子弟?因此,问张洛能否在文艺界找找,因张在沈阳文联工作。张洛还真在文联给找了一个小伙子,经带给项辉芳与叶群先后“目测”合格后,叶群便让项、张带给林彪看。可是,怎么让林彪看呀?叶群便安排了一个由林彪接见革命音乐家李劫夫的政治活动,让那小伙子冒充劫夫的随行人员,一道参加接见。   这是劫夫惟一的一次受到林彪接见。   接见中,叶群将劫夫介绍给林彪,为劫夫吹了一顿,说他是八路军出来的音乐家,成就如何如何,煞有介事。而林彪自然也例行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表扬了写语录歌的方式。接见后,林彪还送了劫夫及其家人几样小礼物:两本《毛主席语录》,两套毛泽东像章,一些治心脏病的药等。   虽说事由“做媒”起,但当时受到“林副统帅”接见,毕竟是大事。回家后,夫妇两人连忙给林彪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林副主席”等等。   这封信,日后便以向林彪表忠心的“效忠信”名目,成为劫夫的一桩罪行。   “紧跟林主席向前进”   除此以外,劫夫还有两个“投靠林彪集团”的问题。   其一,是1970年的一天,张洛在林彪的另一位爱将李作鹏家里,偶然看到了林彪写的那首《重上井冈山》,当时是写在条幅上的。张洛便将它抄下,回沈阳时,带给了劫夫。   为毛泽东诗词谱曲谱上瘾了的作曲家,情不自禁地主动为林彪的这首《重上井冈山》谱了曲。后来,6月底劫夫因病去北京301医院治病时,黄永胜与吴法宪、叶群便特地又接见了他一回,并请吃了一餐饭。其间,劫夫便向黄、吴、叶展示了他为林彪诗词所谱之曲,并当场演唱了一番。黄、吴、叶听后,都很满意,说曲子“很雄壮”。也不知是客套,还是真心。反正这事,劫夫的罪已铸成。   其二,1971年9月下旬的一天,劫夫从偷听到的外蒙古电台所播的信息中得知,中国有一架飞机飞到外蒙古时坠毁了,但飞机上有许多文件,是中国内部出了事,毛泽东病危了。而到“十.一”国庆那天,劫夫又看到北京没有像往年那样举行庆祝,便愈来愈猜想高层出了事,但见报上报道了周恩来总理依然如旧,他便胡猜可能是毛泽东病重,已由林彪战胜了江青文人集团而接了班。   于是,他便又来了创作歌曲的瘾,想提前操作一首庆祝林彪接班的歌,因而,在一张纸上写出了《紧跟林主席向前进》的歌曲题目,其他歌词尚未想好而正在思考时,他的夫人张洛进来看见了,问他写什么,劫夫就告诉她:主席病危,林彪就要接班了,现在写一首歌,一旦正式接了班就拿出去。   张洛却说:你现在写这个干什么?赶快别写了。   劫夫一听,也就停止了写作,并将那写了歌题的纸给烧了。   按理说,这两口子之间的事儿,无影无踪,怎么日后却能被弄成了罪证呢?   所谓“学习班”   据张洛后来回忆说:她被关进“学习班”后,1972年春节左右的一天晚上,吃过饭后,她突然觉得脑袋里轰的一下,随后,她便感到自己的头盖骨变得像木头一样了。她便问“学习班”的人,是不是给她吃了什么药?反正,自那以后,她就控制不住了,什么都讲。后来,出“班”时,她收拾东西时发现,抽屉里有她写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如交待她与基辛格的关系等等。   张洛怀疑的事,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无疑,是她自己产生了幻境。   凡经历过“文革”中那种所谓“学习班”的人,都能明白“学习班”的厉害,“学习班”虽然不是正式监狱,但其精神摧残力度,却大大强过正式监狱。   为什么?   你想想,不让你好好睡觉,一批又一批的专案人员对你搞“车轮战”,连番来上阵对付你;还有精神战,拿你亲人的前途,威胁恐吓你,没日没夜。不怕你是个多么坚强的人,也能将你的神经折磨成病态。在那种情况下,除非是曾受过特别训练的人,是没有一个人能将心中的秘密长期守住的,都会一一吐出来的――只要办“班”的专案人员认为需要。   因此,劫夫两口子之间的一些话,也能被掏出来,并不奇怪。   只是,劫夫两口子当时不知道,在劫夫的所有问题中,这为可能上台的林彪所写的《紧跟林主席向前进》歌一事(尽管只有一个题目),也许是导致他们长期受审、并永无政治上翻身之日的关键。   因为,当1971年10月20日,上面决定将劫夫作为林彪集团的人而进行隔离审查时,也许仅仅还只是因他与黄永胜等有往来。而这种有各种工作与生活上原因的往来,只要查清了,问题也就还有消除或减轻之日。因为,毕竟劫夫并没有参与林彪集团的什么政事,而与黄永胜等有一般工作与生活往来的人,也不是仅他劫夫一人。但是,将劫夫审查后,却发现,在1971年9月与10月间,劫夫竟写出了准备迎接林彪上台的《紧跟林主席向前进》一歌题目,这,却是全国全军独一无二!   你劫夫说你没有投靠林彪的意图,可是人家亮出这歌的题目,你还能说清楚?谁还能为你劫夫说话辩解?   当然,如果真正按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从全面的逻辑上讲,分析一下劫夫作为音乐家作曲家的历史与性格,也就会知道,即便他写了这个什么《紧跟林主席向前进》的歌,也不应将他视为林彪集团的人。一则,以当时他的地位,他的能量,入那集团,显然还不够格,并且,也的确没有他劫夫参与了林彪集团活动的证据;其二,他原本就是个喜欢为党的事业、为党的领袖写歌的文化人,并非只为林彪而写。况且,当时,林彪还是进了党章的名正言顺的领袖接班人,在情况不明之时,为他写了歌,也不是什么投靠。   若真正按实事求是的精神办,劫夫的这些问题,都不应算什么的。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另类处理的。   歌曲解禁,结论照旧   1971年10月20日,从锦州押到沈阳,正式被解放军战士予以分别逮走的,尔后,被关进了地处沈阳的“学习班”,进行审查。   专案“学习班”一办五年多,直到“四人帮”都被打倒的1976年12月了,还没有“散班”的信息。   终于,老天来唤他了。1976年12月17日,中午12时多一点,因心脏病发作,李劫夫不幸猝逝于“学习班”中。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风波之后的重庆

在重庆市人民公园内,一段树荫掩映的台阶顺着陡峭的山坡延伸向上,俯瞰着长江。路旁竖起了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请勿大声喧哗”。此外,你还能看见其他一些提倡文明行为的标语。 对于重庆市民来说,这些标语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所引发的政治风波的一个缩影。这起事件在过去两周震撼了整个中国,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提出了20多年来最为严峻的问题。 在公园与朋友闲聊的龚立斌(音译)老人说:“这说明唱红歌的活动结束了。” “红歌”(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提倡的宣传性歌曲)和政治宣传教育活动已经成为薄熙来的一大标签,也是更大范围的重提毛泽东思想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在为薄熙来打响知名度的同时,也促成了他的垮台。 3月15日,北京方面宣布由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接替薄熙来出任重庆市委书记。此后,中国问题观察人士一直在讨论,薄熙来受到整肃是否涉及了一场权力斗争,抑或属于一场更大范围、有关中国未来道路的党内意识形态之争。 “他走了我们都舒了一口气,但关键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地的一名律师说,“问题在于,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党手中。一旦市委书记滥用权力,事情就会变成一场噩梦。” 重庆的知识分子们说,薄将重庆变成了一个“警察国家”,没有人敢反对他,因为在人们眼中,身为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并不是地方官员,而是中央一级的官员。 薄的另一个标签是“打黑”。在这场持续了两年的活动中,数千人因涉嫌参与有组织犯罪而被定罪。尽管“打黑”活动为薄赢得了“打黑斗士”的赞誉,但律师和学者指责其滥用司法,迫害政治批评人士,打压竞争对手,并打击企业家。 法律学者童之伟在一份关于“打黑”的报告中指出,“重庆地方党委及其所属机构与官员强力介入了具体司法过程,在打黑中的活动明显超越了宪法和法律容许的范围”。 中共现在正试图在不损害其合法性的情况下修复这些损害。重庆新任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何挺本周表示,要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还敦促公安机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定上来。 法律学者和维权主义者表示,薄熙来在担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曾允许警方大量使用不经审判就关押公民等手段。一位法律维权人士称:“这属于行政措施,可以利用行政手段轻松撤销,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大量此类案件被重审。” 然而,律师对于一些知名案件被重审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在薄熙来担任重庆市长期间,重庆一些最富有的企业家被判死刑或终身监禁,他们的财产被瓜分并被充公。 “他们的罪名都包括贿赂和有组织犯罪,因此在政治上,要翻案极为困难,”一位律师表示。“我们最后很有可能像以往的政治运动过后一样……用沉默掩盖一切然后继续前进。” 然而,薄熙来仍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他是一位有能力的好领导人,”龚立斌老人表示,“他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干净、更安全。”这位73岁的老人所居住的楼房去年由政府出资进行了修缮,现在看上去焕然一新。薄熙来还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环保,去年在植树造林方面就花费了70亿元人民币。 作为重庆市委书记,温文尔雅的薄熙来让重庆成为了外国企业直接投资的热点,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惠普(HP)和富士康(Foxconn)等科技公司迁入这里,福特(Ford)在这里建设了其第二大工厂。巴斯夫(BASF)也正在建设一家工厂,新工厂建成后,预计该公司1000多人的外国员工数量将增加三分之一。 重庆市民特别喜欢薄熙来推出的可移动警务平台,包括穿着白色警服指挥交通的年轻、漂亮、化着浓妆的女警察。 迄今为止,这一切还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知道,张德江只是一个代理人,最终的接任者将在领导层换届之后任命,”一位外交人士表示,“在那之前,我们只好等待。” 译者/何黎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风波之后的重庆

在重庆市人民公园内,一段树荫掩映的台阶顺着陡峭的山坡延伸向上,俯瞰着长江。路旁竖起了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请勿大声喧哗”。此外,你还能看见其他一些提倡文明行为的标语。 对于重庆市民来说,这些标语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免职所引发的政治风波的一个缩影。这起事件在过去两周震撼了整个中国,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提出了20多年来最为严峻的问题。 在公园与朋友闲聊的龚立斌(音译)老人说:“这说明唱红歌的活动结束了。” “红歌”(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提倡的宣传歌曲)和政治宣传教育活动已经成为薄熙来的一大标签,也是更大范围的重提毛泽东思想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在为薄熙来打响知名度的同时,也促成了他的垮台。 3月15日,北京方面宣布由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接替薄熙来出任重庆市委书记。此后,中国问题观察人士一直在讨论,薄熙来受到整肃是否涉及了一场权力斗争,抑或属于一场更大范围、有关中国未来道路的党内意识形态之争。 “他走了我们都舒了一口气,但关键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地的一名律师说,“问题在于,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党手中。一旦市委书记滥用权力,事情就会变成一场噩梦。” 重庆的知识分子们说,薄将重庆变成了一个“警察国家”,没有人敢反对他,因为在人们眼中,身为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并不是地方官员,而是中央一级的官员。 薄的另一个标签是“打黑”。在这场持续了两年的活动中,数千人因涉嫌参与有组织犯罪而被定罪。尽管“打黑”活动为薄赢得了“打黑斗士”的赞誉,但律师和学者指责其滥用司法,迫害政治批评人士,打压竞争对手,并打击企业家。 法律学者童之伟在一份关于“打黑”的报告中指出,“重庆地方党委及其所属机构与官员强力介入了具体司法过程,在打黑中的活动明显超越了宪法和法律容许的范围”。 中共现在正试图在不损害其合法性的情况下修复这些损害。重庆新任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何挺本周表示,要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还敦促公安机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定上来。 法律学者和维权主义者表示,薄熙来在担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曾允许警方大量使用不经审判就关押公民等手段。一位法律维权人士称:“这属于行政措施,可以利用行政手段轻松撤销,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大量此类案件被重审。” 然而,律师对于一些知名案件被重审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在薄熙来担任重庆市长期间,重庆一些最富有的企业家被判死刑或终身监禁,他们的财产被瓜分并被充公。 “他们的罪名都包括贿赂和有组织犯罪,因此在政治上,要翻案极为困难,”一位律师表示。“我们最后很有可能像以往的政治运动过后一样……用沉默掩盖一切然后继续前进。” 然而,薄熙来仍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他是一位有能力的好领导人,”龚立斌老人表示,“他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干净、更安全。”这位73岁的老人所居住的楼房去年由政府出资进行了修缮,现在看上去焕然一新。薄熙来还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环保,去年在植树造林方面就花费了70亿元人民币。 作为重庆市委书记,温文尔雅的薄熙来让重庆成为了外国企业直接投资的热点,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惠普(HP)和富士康(Foxconn)等科技公司迁入这里,福特(Ford)在这里建设了其第二大工厂。巴斯夫(BASF)也正在建设一家工厂,新工厂建成后,预计该公司1000多人的外国员工数量将增加三分之一。 重庆市民特别喜欢薄熙来推出的可移动警务平台,包括穿着白色警服指挥交通的年轻、漂亮、化着浓妆的女警察。 迄今为止,这一切还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知道,张德江只是一个代理人,最终的接任者将在领导层换届之后任命,”一位外交人士表示,“在那之前,我们只好等待。” 相关日志 2012/04/01 — 杨帆:乌有之乡是如何走向极左的?—-杨帆答《时代周报》记者徐伟问 2012/03/31 — 纽约时报:在重庆领导人被清除之后,中国的高层努力想恢复团结 2012/03/30 — 一个90后眼中的重庆事件 2012/03/30 — 多维:突然不赴博鳌 黄奇帆遇变转低调 2012/03/30 — 德国之声:王立军“黑打”,威胁他人作伪证 2012/03/30 — 冬眠熊2010:午夜政治观察(103-108) 2012/03/30 — 黄奇帆要及时划清界线,加上吴邦国出手搭救,或能化险为夷 2012/03/30 — 西西河 铸剑:从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变迁看重庆事件 2012/03/29 — 叶檀:重庆模式的账本 2012/03/29 — 英政府消息人士证实王立军曾想接触英领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