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网 | 陈佩斯、朱时茂1986年春晚小品《羊肉串》
@图宾根木匠:陈佩斯、朱时茂当年的春晚小品《羊肉串》,陈佩斯扮演一个不法商贩,假装维族同胞与执法人员周旋,这样的尺度在现今的春晚舞台上应该是不可能看到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岂能因为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 1 月 28, 2017
@图宾根木匠:陈佩斯、朱时茂当年的春晚小品《羊肉串》,陈佩斯扮演一个不法商贩,假装维族同胞与执法人员周旋,这样的尺度在现今的春晚舞台上应该是不可能看到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2 月 12, 2016
在媒体的人格化方面,央视给全国的媒体做出了一个表率,央视变得比以往更有温度,更有人格形象,这个人格形象就是——和珅,一个在溜须拍马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的人物。
我们知道,创作的动机对于创作出的作品影响很大。在创作喜剧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创作动机完全都在搞笑上,那么我们就会太过于精心设计笑点,而把作品变成简单的笑点的堆积,会使作品变得没有故事的逻辑。而如果,我们创作的动机是“拍马屁”呢?今年的春晚给出了我们答案。
本来创作一个好笑的小品就比较难,再加上喜剧演员的稀缺,好的小品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并非易事。而如果小品的创作都是由“拍马屁”来引领,那么小品很容易就变成赤裸裸的讲和谐、唱赞歌。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2 月 7, 2016
春晚的宣教和歌功已经从以往的娱乐搭台的羞羞答答,正式撕去假联欢的伪装,变成彻头彻尾的加长版新闻联播和党的年会。这一变化趋势在2016年春晚无疑得到了确认。 本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埂上插秧」 ,...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2 月 12, 2015
写在前面的话:发现几天不更新,就给我搞个大新闻,说主页君被封号了,把我批判一番。江学博大精深,考据不易,一篇文章背后付出很多。而且我这号纯属玩票性质,又不打广告对吧。你愿意等,我才愿意出现。 1990年央视春晚之江泽民、李鹏发表讲话(建议配合视频观看以下文字内容) 视频地址...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12 月 25, 2014
陈佩斯使用的是一种更高级的喜剧技术。 两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有关陈佩斯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周刊》,而后这两年,以记者身份参加过陈佩斯的喜剧培训班,与他本人进行了几次有关喜剧的交流。以下根据《中国周刊》刊发的那篇文章并结合最近的感受作出的回答。 陈佩斯创造了“父子情境喜剧” 1979 年的《瞧这一家子》,是陈佩斯第一次担纲主角。导演王好为这样评价陈佩斯的处女作:“有些演员是生活中闹腾,一上戏就蔫。陈佩斯反之。他不是展示了一点点喜剧才能,而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剧天赋。” 《瞧这一家子》是“文革”后中国第一部喜剧电影。当年拍摄时,没有任何可参照的电影和教材。在父亲陈强的督促下,陈佩斯临摹卓别林的电影。陈佩斯曾说:“我当时是为生活所迫,吃不饱饭才混进八一电影制片厂。说心里话,我没有想过当明星,也没这个概念,你说我有喜剧天分,那是骗人。” 他的第二部电影《夕照街》演一个配角,诸多待业青年中的一员,短短几场戏,他提着鸽笼,玩世不恭的“二子”形象和那一句“拜拜了,您嘞”的台词成为了电影最出彩的部分。 拍完《夕照街》后,陈强建议陈佩斯多在喜剧上下下工夫——陈佩斯最初从事喜剧的时期,“伤痕文学”正流行,他不认为这类文学不应该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夕照街》中塑造的“二子”形象和陈强塑造的老北京形象给了他灵感,可否以爷俩为核心,再向前发展。 《父与子》、《二子开店》、《爷俩开歌厅》、《父子老爷车》这四部作品几乎是围绕着陈强父子展开:在《父与子》中,陈佩斯给父亲吃人参, 父亲吃多了,浑身发热,到处乱跑。这出戏成功地解构了父亲这个形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二子开店》中,儿子是经理,父亲是员工,一面是父子之间正常的伦理角色,一面是现实生活中上下级的关系处理…… 陈佩斯分析过“二子”这一形象:身份很低,绝对的小人物,在电影中,多以单身汉的形象出现。他说:“通过父子之间的矛盾引发戏剧冲突,是当时我们唯一找到的一个喜剧结构,通过颠覆权威和伦理做戏,父亲是伦理关系中的强者,然后用弱者颠覆强者,是一个正反两面的套路。”不过这些理论,他都是后来才明白的。 整个 1980 年代,陈氏父子的电影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们为中国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喜剧模式:利用父子冲突构建喜剧情境。 “二子系列”在中国喜剧历史的地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严格意义上划分,陈佩斯的父子喜剧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市民喜剧。那时,中国电影是有一些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存困境的喜剧。到新中国建立后,喜剧电影出现空白,即使有,也多是歌颂性喜剧。此外,陈佩斯的喜剧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老电影。他有很多新时代特征,比如高考、个体户。 “二子”系列只做了五部。没继续拍下去,是因为陈强的身体。因为“二子”,陈佩斯慢慢摸到了喜剧的门槛。尽管电影家喻户晓,但陈佩斯本人却遭遇了从艺生涯中最严厉的批评。1986 年拍摄《少爷的磨难》后,有人撰文:“陈佩斯的喜剧表演是装出来的,纯为搞笑而搞笑,很低俗。”——这也反应出整个 1980 年代,中国电影的大环境是精英文化文化,拍电影赔钱没有人批评,拍电影赚钱就受到诟病。批评者站在正剧和精英文化的立场去审视陈佩斯的喜剧。 对陈佩斯来说,这很不公平,现在回头看陈佩斯的经历,他不是一个生逢其时的喜剧演员——跟个性有关,跟他喜欢的喜剧形式也有关系。 肢体语言精准,喜剧 形式高级 在陈佩斯所有的小品中,《警察与小偷》被他认为是至今难以超越的经典。陈佩斯在里面用了五六层的喜剧理论:错位,伦理,对权威警察的颠覆,小偷和警察按各自的逻辑自说自话,却又能对答如流。 陈佩斯是一个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喜剧技巧的演员:《吃面条》中,他的“小心眼”是多吃碗面条,不是演戏;《主角和配角》中,他扮演的叛徒要反串演共产党员;《王爷与邮差》中,尊贵的王爷被卑微的邮差玩得团团转。陈佩斯在小心中非常善于使用喜剧倒置这一手法,这个手法是莫里哀戏剧里经典的“仆人戏弄主子”。 喜剧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正确的喜剧关系,陈佩斯和朱时茂一正一邪,两个人物之间的对立矛盾,自然会制造出巨大的笑料。 在中国,和其他喜剧演员相比,陈佩斯对肢体语言的控制极为出色,分寸感和精确度。我们常常觉得卓别林的喜剧夸张,但并不令人反感,这就是肢体动作在喜剧中的重要性。至于喜剧可以夸张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义。要靠演员自己掌握。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笑。表演一个动作时,节奏控制的要极为准确,否则包袱就没了。陈佩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优秀。 另外,陈佩斯的小品很少怯口(说方言),不拿残疾人开玩笑,基本不出现女角。他一直扮演的是不断变迁的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格局。细想起来,这些小品很高级。与之对比,这些年在春晚上大红大紫的赵本山,他的小品其实并不高级。 窘境技巧使用得炉火纯青 后来开始自拍自导的陈佩斯对喜剧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孝子贤孙伺候着》中,陈佩斯运用了伦理喜剧,误会喜剧和计谋喜剧的叠加。母亲想土葬,儿子又是干部,老舅开了纸人纸马铺子,想让外甥犯错误保住自己的生意;在《编外丈夫》中,陈佩斯尝试了错误喜剧,小官僚被免职了,不敢回家,找工作又没有一技之长。 陈佩斯有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太后吉祥》——在这部电影中,陈佩斯对喜剧技巧运用达到巅峰。他饰演的乡土医生偶然进到宫里,恰好碰到太后怀孕了,一系列阴差阳错由此展开。整个电影的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陈佩斯的想象力超大。但而后的情节并不离谱,细节处理都非常人性化。陈佩斯的喜剧桥段并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在大的叙事下正常展开。现在的很多中国喜剧电影,是演到这里就要搞笑,根本不管叙事了——好吧,又要吐槽冯小刚,冯的喜剧电影风格基本上不太管叙事,不靠逻辑和人物冲突制造喜剧桥段,靠小贫嘴和段子的拼接,这和王朔的剧本有关系,也让是很多观众误以为这就是喜剧,这点是让我很不喜欢的,难道冯的喜剧不是小品段子式的拼接吗?手法太简单了。 《太后吉祥》最经典的一个桥段是:陈佩斯饰演的郎中质问陈强饰演的王爷:“太后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你的,没想到你这么老还挺能干。” 这是一段把人物情境推到极致的表演,喜剧中的专业术语称为“窘境”。陈佩斯十分擅长制造窘境,他自己曾分析说:“窘境是所有人都有的。利用自身残缺、错误思想、错误意志都是窘境。喜剧的技术就是让人陷入窘境,再解脱出来。” 在分析赵本山和陈佩斯的喜剧表演有何不同时,“赵本山可能一上台就说:‘唉呀妈呀,这是怎么了?’但也许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但对陈佩斯来说,一定是真的出状况了,才会有包袱笑料。陈佩斯对人物的境遇和境遇下发生的肢体表现最感兴趣。” 只有把喜剧情境推到极致,陈佩斯的表演才能达到淋漓尽致的境界。而一般演员是演不好窘境的。 陈佩斯也有不擅长的喜剧技巧。“心理喜剧”是陈佩斯最不擅长的,心里喜剧的笑料来源于两个人之间的心理错位:大家彼此心怀鬼胎,自说自话,还能自圆其说。 喜剧演员的自我修养 最近几年,潜心做舞台剧的陈佩斯基本不出现在江湖,忙于喜剧研究和喜剧培训。只读过五年书的陈佩斯长期研究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喜剧大师的作品。他的偶像是卓别林,曾反复临摹卓别林的电影,每看一遍都“惊心动魄”。不夸张点说,陈佩斯其实就是中国版的卓别林。 不过,在网络文化泛滥和各类纯搞笑话剧的冲击下,陈佩斯的话剧也呈现出一些下滑的趋势。 对他来说,现在最大的困境是缺少一个稳定的创作团队和一位等重量的搭档。因为是民营公司,他养不起一个编剧团,无法像赵本山一样打造一个基地,用高薪留住人才。从商业模式上,陈佩斯的影视公司不像一家企业而更像一个手工作坊,一个家庭企业。 一些批评者认为陈的喜剧能力在下降,也许,他现在的作品不是中国最好的喜剧作品,但陈佩斯最令人钦佩的一点是,绝不会可怜巴巴的、无原则地向网络乞讨笑料。你可以说他老派、不机灵。但看看现在春晚小品相声,80%都是从各处揉搓揉搓就上台了。陈佩斯是自己种庄稼的人。 陈佩斯在写一本关于喜剧的书,中国基本上没有人对喜剧进行系统研究。他的办法是追根溯源,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搞清楚喜剧,比如人为什么会发笑?是分泌多巴胺?如何让人发笑?就是喜剧最基本的手段。在他的喜剧课堂上,他提出了差势理论,即为观众和演员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效果。简单点说,观众是全知视角,可以看到全部故事,所以看到不明真相的表演者才会发笑,而差势约大,笑果越好——对于这个理论,陈佩斯在话剧《老宅》中有很大胆的实践,我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票看看。 我也曾经跟他聊过当下的中国喜剧电影《泰囧》等等等,他几乎能一阵见血的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前期的叙事逻辑不够严谨,导致后期笑果减弱。 另外,陈佩斯强调,喜剧的内核是悲。几乎所有的喜剧人物都有一个悲情内核,悲情是最打动人的部分。这里,他还是强调人物的情感力量,而不是满足于几句语言上的俏皮话。 遗憾的是,喜剧是一门此时此刻的艺术。通俗点说,卓别林的笑点放到当下,就不可笑了。 这也是陈佩斯留给观众最大的遗憾,1980 年代,他成长于中国的喜剧荒漠,社会环境并不认可他的喜剧方式;1990 年代,他从事电影,成立了民营电影公司,但受困于体制,又因为院线瞒报票房,负气退投身话剧;话剧是一个多苦的差事,靠一场场演出跑码头,中国的话剧大环境并不好,陈佩斯在尚未完善商业模式时很快又受到了网络速食文化的冲击 喜剧电影是冯小刚的天下,春晚小品是赵本山王朝,但拉开这两个人,发现陈佩斯站在中间,是中国喜剧历史上最不容忽视的大家。 陈佩斯谈过,自己非常喜欢卓别林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个镜头,他说这让他真正认识到喜剧的真谛:一个伟大的日子,卓别林在舞台上完成了自己追求一生的事业,最后跳进一面大鼓。以痛苦换来了观众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via 您可能也喜欢: 【死要面子活受罪】屌丝跨省会女网友 炫富不成进救助站 李自成为什么没有成为刘邦、朱元璋? 为什么我们都爱黄渤? 女生为什么洗澡时间比男生长? 人为什么需要意淫? 无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博海拾贝 » 为什么网友普遍对陈佩斯评价较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