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惊人内幕!日本人不吃小龙虾的真正原因!

来自: 人人都是艺术家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9日,  已有 8 人推荐 有日本的客户来,一起约去吃饭。。。。无论怎样劝都不吃小龙虾。还笑嘻嘻的看我们吃。追问起理由。。。才知道不吃的原因。回来在网上搜了一下:居然是这么回事情。 小龙虾是二战时期日本军队输入中国用来处理尸体的!中国过去并不出产小龙虾,小龙虾的来历要追溯到二战时期,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 但是考虑到用焚尸炉彻底焚烧的能源消耗太大,而如果采取初级火化,再分解成小块排放的话, 会造成周围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 因此日本人想到了当时日本国内随处可见的克氏螯虾 (小龙虾的前身), 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 克氏螯虾被成批运到日军驻地, 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 改良后的克氏螯虾表现出 比起前辈更出色的适应高腐败水体的能力,更强的繁殖能力, 尤其是适应矿物性毒化水体的能力更是出色, 日方解密档案表明:高营养化,低氧水体中的肺吸虫病和黑鳃病,克氏螯虾几乎终身携带,但是死亡率接近于正常值。 而铅,汞,砷等严重致畸化学元素, 在克氏螯虾体内即使积聚到正常值的几百倍也未见子代出现大面积的基因突变。 从此克氏螯虾借着疯狂摄食中国人未火化完全的尸体 在中国大陆生存了下来,随着日军的投降,撤退。 日本军方带来的克氏螯虾却并未淡出中国大陆, 相反的,克氏螯虾吃着腐败的动物尸体,被农户过量使用DDT毒杀的浮游生物,各种动物的排泄物,和人类丢弃的生活垃圾….,渐渐地发展壮大,最终在今天遍布全国,每一个能见度为零的小河沟, 每一个化工厂和化粪池的排污口,都可以看到克氏螯虾慢腾腾的身影,并最终成为美餐—-小龙虾。 从此克氏螯虾*着疯狂摄食中国人未火化完全的尸体在中国大陆生存了下来,随着日军的投降,撤退。日本军方带来的克氏螯虾却并未淡出中国大陆,相反的,克氏螯虾*着腐败的动物尸体,被农户过量使用DDT毒杀的浮游生物,各种动物的排泄物,和人类丢弃的生活垃圾,渐渐地发展壮大,最终在今天遍布全国,每一个能见度为零的小河沟,每一个化工厂和化粪池的排污口,都可以看到克氏螯虾慢腾腾的身影,并最终成为国人的美餐—-小龙虾。 经多方考证,证明小龙虾因为天生酷爱钻孔打洞,养殖成本太高,而且因为零售价一般在2.50元/斤,没有多少经济价值,养殖户宁愿选择养殖塘鱼等低价值鱼类5.00元/斤,也不会选择养殖小龙虾,再则,小龙虾在河塘随处可见,直接收集的成本远低于养殖。因此,本人没有碰到任何一个小龙虾的养殖户,市面上所有的小龙虾全部由闲散农户在本地河沟里收集,往往越是污染严重的河道小龙虾越多。因为河道污染严重,小龙虾众多,**已经成为小龙虾的一大输出地,目的地,上海,山东。据此,彻底撕毁了部分商家狡辩自己出售的小龙虾是养殖货,不含毒素的谎言。 小小的小龙虾,每一只的肌肉里包裹着的并不只是铅,汞,锰,铬,砷,肺吸虫,血吸虫,还徘徊着当年*将士的不屈英灵和锃锃铁骨。每一位就着啤酒,点一盘麻小饱口福的饕客,可曾想到当年抗战的惨烈,日军的残暴,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抵抗的决心。可曾想到今天日本对我国实行的全面压制和变相掠夺政策。 希望每一个嚼着小龙虾的饕客,请想到吃到你肚子里的不止是啤酒,虾肉,过量的重金属,DDT,寄生虫,致病菌,还有中国*义士未烧化的血肉和骨头,在麻辣和啤酒泡漠的刺激中请用哪怕那么一个闪过的念头缅怀一下当年*的英灵,并且激励我们象我们无畏的祖先一样用自己的所有去抵*本的经济和外交*。 麻辣小龙虾的真相(吃过的人请一定不要看)ZT 爱吃麻虾的还真不少,本人原来也深好此道,但自打和天津创业环保总工吃了一次饭后,就再也没吃过那东西。(备注:创业环保主业是污水处理,原身是渤海化工, 炒股的人肯定知道。) 该总工说,麻小是日本人培育出来的,目的是用其处理城市污水,而且是首道处理程序的重要参与者。水越脏、重金属含量越高,麻小活得越滋润,水越干净,麻小死得越快。后来,麻小被引进中国,创业环保也在使用这种”重金属清洁剂”。那顿饭,只吃了一半,便草草收场。我坚决抵制,但是今年的麻小特别红火,到处都是,前天在密云路的那家我就亲眼目睹过,当时我在等菜,就听见好多人在点,而且都吃的有滋有味的,真的很难想象。。。 各位,拜托千万别吃小龙虾了。它生长在地沟里,生长环境越恶略,越污脏,它的生命力越旺盛。现在的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的,但是你们见过小龙虾的养殖环境么?为了让小龙虾长的又大又肥,缩短它的生长期,满足因为吃不起海鲜而自欺欺人的可怜的内陆人的馋瘾,那些黑心的”养虾人”往池子里用大皮管子灌化学铅、 汞和生活垃圾,更甚的还有金属油,而经过小龙虾的不断吸收营养后,那本来从皮管子里输出的黑垃圾,在池子里却是越来越清净,越是肥的龙虾,就越是肥硕。千真万确,我的一个朋友在新华网,他秘密跟踪拍摄了照片,希望发稿告诉大家,结果被新华网的主编截住了。后来这个朋友一赌气说, 晚上去簋街请主编吃麻小,你猜主编说什麽:你想害我就直说呀!说完连连做呕吐状。 珍惜生命是我们说得最多的话,难道我们没有看够象躲避瘟疫一样投来的鄙视的目光么?麻小就是喇咕肺吸虫的中间宿主。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s://ta.md/1186/ 人人都是艺术家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tamd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广告一则: .me 域名全国最低价,首年仅需40元,续费130元促销中!

阅读更多

市场的造假毒瘤

市场的造假毒瘤   2010-7-28 FT中文网       要毁掉一个市场,最方便的办法是鼓励造假。造假行为不能得到惩处,或者惩罚远少于收益,市场经济的基础会轰然倒塌。       最近披露的一系列造假事件触目惊心,唐峻学历门、紫金矿业污染门、证券分析员抄袭门、到三聚氰胺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显示诚信缺失业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大顽疾,而这一顽疾在官商勾结、法律执行力疲弱与诚信文化缺失的护卫下,有愈演愈烈之势。       造假行为有五顶保护伞。       第一把保护伞是官商勾结。紫金矿业污染门显示官商结合企业面对规则的肆无忌惮,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污染事件发生后,紫金矿业由于分析员预计赔偿数额对于企业业绩影响不大、受益于有色金属板块反弹股价上升,而媒体披露的紫金矿业对于媒体的公关,显示资金与权力、资金与媒体、资金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腐蚀作用。       造假顽疾的第二把保护伞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低效率投资与被浪费的资源都纳入GDP,而环境成本与后人所需要支付的代价却忽略不计,绿色GDP的核算昙花一现。如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重度污染,各方早有报道,但大干快上、忽视环境仍然成为主导,在逆向激励机制下,没有人愿意真正治理污染,因为高成本意味着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出局。甚至在权威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也屡屡挑战公众的常识。       造假顽疾的第三把保护伞是软弱的法律执行力。从去年到今年7月,三聚氰胺案件陆续发生,从来根绝,如此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若不严肃处理,将是对于视人命如草芥的商人、官员最大的鼓励。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再次流入市场,权威部门需要给各方明确的说法,需要按法律处置相关责任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以示政府对于公平环境的呵护。       造假的第四把保护伞是文化与教育部门诚信精神的缺失。以最近被披露抄袭的证券分析师王玉泉为例,清华大学本科到博士的漂亮履历,没有教会他基本的诚信理念。       近十年来学术界披露的抄袭案可以用车载斗量形容,牵涉到大学副校长一级的就有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2000年12月1日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被检举抄袭,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在核心期刊发表题为《何谓“理论”?》的文章抄袭一事被确认,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的博士学位论文被学校教师检举抄袭。处理的结果完全视学校而定,黄庆被解除副校长职务,青年才俊、西安交大校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因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欠缺基本的职业规范与规则约束,使学校成为学术流放地。学术界、医学界本应是一方净土,是知识、灵魂与民族身体与灵魂栖息之地,但许多顶着学术帽子的人,主动要求从灵魂栖息地放逐。一旦文化被放逐,民族的精神家园也就失去了根基。造假者有了文化的外衣当虎皮。       造假的第五把保护伞则是产权的暧昧不清,导致市场行为的短期化。当山西的煤矿主产权被行政权力部分剥夺时,很难想像这些企业主日后会成为诚信经商的信奉者,他们学会的是尽快转手获得资本利得,以免产权被再次剥夺。在转手的过程中,资产高估、漂亮的报表等等也将相应而来。       紫金矿业也好,抄袭事件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失信文化、钱权文化、欠缺独立规则体系的准市场经济的经典标识。造假损害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肌理,长此以往将病入膏盲。       最重要的是交易成本越来越高,信用经济无法推广。目前市场中人信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模式,而无抵押品不放贷成为银行通例,所谓的抵押品大都是房地产等重资产,如今一些银行开出贸易单等也可以贷款。如果没有抵押品,中国有可能一夜退回现金交易时代。       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信用经济与金融创新成为无本之源,即使有创新举动也往往被市场视为剥夺民财、转嫁风险之举,加重了未来的信用损失预期,无论是银监会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重新审核,还是信用卡、汽车消费贷款等潜在损失,都是对于信用风险的重新评估。       直接的信用损失难有确切的数据。2004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山西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根据汕头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因为质量信用问题给其经济带来的损失应该在20%左右。另有统计称,由于信用缺失,我国每年财政上的损失高达约五千个亿;十几年来,我国金融、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大约四万个亿。         要革除造假,首先要去除保护雨伞,扎根在中国本土寻找信用的火花。中国不良贷款率较低的地方,往往是商业文明传统较为深厚之地,有人情社会的特点,以长三角为例,农村信贷与中小企业信贷坏帐率较低,银行扎根于当地熟人社会网络,通过库存、税收等指标衡量企业与个人信用,十分有效。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体系,与西方式的信用基础工程相结合,辅之以严格的法律规范,是打造中国式信用体系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个文明古国与新兴市场大国,本应以优质的传统文化与商业文明的结合,为全球树立新市场经济的典范,但造假横行将失去为全球树立诚信与本地区商业经济新范式的资格,让人痛心。   注:以前看民间札记,写仙人跳种种骗术,一笑了之。     苏州庙前买摊,撰写家谱,家谱写就一关,如果姓李,必从李唐开始,扯上些贵族筋脉。     造假处处都有,美国还有麦道夫。     但民间造假与群体性造假有本质区别,尤其是学术界的大规模造假,实在是亘古未有之奇迹。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如果造假肆虐,结果就是回到原始的信用状态,或者以货易货,或者靠熟人社会规范。这种状态适合小农经济生存。     法律与信用,是市场的基石。     以前与黄万盛先生交流时,他表示依靠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现代市场经济融合,中国有可能发展出独特的范式,站立于世界商业伦理之林。希望如此。

阅读更多

《大家谈中国》:衣食住行用,有害是“一个都不能少”?

这种有害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状况,让普通老百姓战战兢兢过日子。 北京市工商局昨天公布了对服装的抽检结果,共有65种服装被曝出不合格,七匹狼的一款女POLO领短T恤衫、堡狮王的一款衬衫、都市米兰的一款女裤等被检出成分不合格。真维斯的一款短裤被检出染色牢度不合格。(7月29日《京华时报》) 之前,我们还抱有幻想,“衣食住行用”最起码还有“衣”是安全的,尽管其中含有毒物质的谣言风起云涌,可我们的心灵底线还没有被摧毁,我们的信仰还依然存在。最起码,官方的权威澄清还没有出来,但如今,我们的底线彻底沦丧,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已经连幻想也没有剩下理论的可能,在冰冷的无情的检测面前,或许我们会心疼,可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而现实的境况便是如此。 我们活在一个恐惧的时代,也活在一个充满焦虑的社会,我们知道周围布满了“陷阱”,每一天都过得胆战心惊,担心随时都有可能有“灾难”从天而降。我们用的洗发水可能有致癌物质,我们过的桥可能会垮掉,我们住的房子冷不丁成为“楼裂裂”“楼薄薄”,我们躲得过三聚氰胺的侵袭,但未必防得住地沟油、黑心油的“攻击”……现在,我们还得提防我们穿的衣服——北京市工商局昨天公布了对服装的抽检结果,共有65种服装被曝出不合格。我们周围的“衣食住行用”,有害的是“一个都不能少”,这叫我们情何以堪! 监管缺失、问责乏力,这样的老调我们重弹了很多次,每一次危险袭来,这些总能成为讨论的焦点,可更多也只是纸面上的讨论而已。接着相关部门出台一下,申明一下,通知一下,继而依然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让恶性循环成为一种可能,让灾害周期性来临。这是多少讽刺的一件事情,我们的口水飞溅了那么多,我们的呐喊呼吁了那么久,可问题还是问题,办法也写在纸上,就是不能很好地执行,就差没有完美地链接,而这,正是问题的纠结所在,也是我们担忧的地方,更是我们战战兢兢过日子的症结所在。 面对生命,我们本该没有任何“不执行”的理由,在健康面前,我们同样没有不尽力而为的借口。毕竟,在生命与健康面前,任何的挡箭牌都是苍白无力的。不敢设想,一个生命与健康面前危机四伏的我们,又怎么可能不恐慌、不焦虑?又让我们如何保持理性,不去谩骂甚至诅咒那些拿着纳税人钱却不做事的相关部门。不理性的骂声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理性的民意,只是当理性透支后,它才发展为一种非理性的表达方式,仅此而已。 衣食住行用,有害不能也是“一个都不能少”,而应“一个也不能有”,这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相关部门必须做到的责任与义务。正常的社会生活,不能总让我们“枕戈待旦”,如坐针毡。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 按键 tougao@bbc.co.uk 请各位读者使用下表就本文发表意见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你的意见反馈: 你的联络资料: 姓名: 国家、城鎮: 电邮地址: * 电话: 你的信息: 你的信息 * 总字数不超过300字: 0 免责声明 我愿意让网络制作人员与我联络

阅读更多

作假总有一天会“血本无归”

利益驱动导致作假 时代周报:“唐骏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有好几周了,仍在持续发酵。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成功至上,还是诚信至上”。在你看来,社会公众在看待像唐骏这样的“成功人士”时的逻辑是什么? 范以锦: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种种的制度缺陷,人们的心态普遍浮躁,急功近利思想泛滥。由于很多领域有空子可钻,这就造成了一种“超额利润”空间。学历上造假,经历上欺瞒,背后是有一种强烈的利益追逐力量在驱动。在他们眼中,人生就像是赌场,以假充真,以小博大。另一方面,也有人愿意帮这些人炒作,这样就可以从中分一杯羹,比如张悟本。但是,作假肯定有风险,社会上有良知的人还是很多。如今,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获取的手段越来越便捷。这样,作假被监督的机会越来越多,机会成本越来越大。所以,别以为作假会拿到超额利润,总有一天会血本无归。 时代周报:不过,目前来看,作假的成本和风险总体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惩罚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严厉,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所以,三聚氰胺奶粉还在屡屡出现。还是拿唐骏作例子吧,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枪打出头鸟,唐骏太成功了,被盯上了才歇菜了。 范以锦:虽然说,唐骏们露馅了,但能不能就此遏制造假的风气,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我看是这样的,只要造假者在不断追求“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利润”,那么他会搞得非常大,搞得大的话,风险就会非常大。这就会出现某种连环效应,当新的“假”起来之后,它后面的“假”会更大。而且,这种效应引起关注的话,就很容易被揭露出来。但如果是一般性的“小打小闹”,相当部分是没有办法暴露的,也没有人去关注,这些只能靠制度上的不断完善和规范来逐渐地杜绝。 时代周报:在这次的“唐骏事件”中,媒体还是在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的。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唐骏事件”在媒体上的呈现会骤然减少,但其在社会上引发的种种反思和追问,还在继续,还在发酵。你怎么看这种社会心态? 范以锦:大家会去揭露,会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也是希望回归比较正常的社会,为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而共同去努力。《人民日报》也发文表态,认为“好人主义”要不得,对造假要动真格。我觉得,我们的社会舆论还是有一个基本共识的,是非不分的道德相对主义终究还是要破产的。 讲真话也有市场价值 时代周报:一个方面来讲,这个社会在作假方面胆子越来越大。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看到说真话的勇气也越来越大。比如年轻人中有韩寒,比如媒体人中,您自己也在为历史努力说出真相。回到经济学的语言,那该如何看说真话的成本与风险? 范以锦:社会很浮躁的时候,假话连篇的时候,你能够反其道而行之,能够讲真话,能够脚踏实地地提供真相,那么你能够比别人,在品格方面保持独有的价值,同样你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你就可以找市场,可以发展起来。当然,我们很难讲它是不是“超额利润”,你是通过正当的渠道和符合道德的努力得来的,这种生存是很扎实的,而且能够使人尊敬。 当然,目前来看,我们这个社会说真话还是有风险的,但是不能够因为有风险我们就不去做。如果什么风险都没有了,随波逐流,那么从报纸的品格、从人的品格、从长远发展来讲,最终会把媒体搞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这体现在哪里?一方面,国家的高层对媒体是越来越开放的态度,信息公开的条例也在逐步地推动,总体上来讲,我们国家运作上是在朝着开明的方向往前走的。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而且是很难被制止的。如今是一个泛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人人都可有一个麦克风。它会推动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社会进步。这既是对作假的制约,也会是对讲真话的激励。 媒体的势利眼值得反思 时代周报:刚才谈到了炒作,媒体在舆论的形成中是非常核心的一环。媒体在不断地发掘并塑造这个时代的“成功人物”。事实上,唐骏的影响力也是媒体推上去的。那该如何看待这个过程中媒体的作用? 范以锦:尽管现在有一些人对媒体缺乏信任感,但是毕竟相当多的人还是会从媒体了解信息。反过来,媒体的反复宣传和传播,也就使得这些人相信了它所报道的“事实”。对绝大多数媒体来说,有意作假是不会的。大多数情况是由于没有认真经过调查,为了抢新闻便把信息发布出去。由于媒体求“快”,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个过程有不够专业的地方。 当然了,媒体在价值观上也应该检讨,媒体的势利眼也值得反思。比如说,我们的媒体急功近利,我炒作你,你明年地位提升了,那我们媒体可以得到一个提升,这里面就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社会里面,对自己的地位,应该体现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水准,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品位,这跟价值观有关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时代周报:从这十几年的历程来看,媒体在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没什么争议。但是,媒体的负面作用同样值得警惕。我们看看媒体的内容分布就知道,对成功人士对明星的报道,占据了太多的篇幅。而且,其报道取向和语言往往太单一,人性的多元体现不足,也缺少质疑的追问,结果媒体的报道变成了“成功在那儿自说自话”。 范以锦:媒体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在对“成功”的报道上,媒体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这个社会设置了一种成功与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自动地对接上了传统中的“成王败寇”的逻辑。相反,对那些选择自己的道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上攀登的人,对那些多元的人生榜样,我们的媒体挖掘得不够、报道得不够。如今又在走另一个极端,去追逐包括“凤姐”这些例子。 媒体会为了赢得眼球,在报道的时候突出某些耸动的亮点,却没有考虑到它的传播后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当唐骏这样的事情一次一次地出现,媒体便会丧失其公信力。媒体要成为真正的社会公器,不能够人云亦云,要冷静客观地调查分析研究,坚持媒体相对的独立性,尽量减少这方面的失误,严格地说,近年来唐骏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时代周报: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容易受急功近利的思潮所影响,有的人把成功量化为一些物质指标,比如收入多少、是否有房有车等。你怎么看待这种“成功标准”? 范以锦:生活得好一点,要有车子房子,这些都是正常的诉求,而且它们经过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但这并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因为不同的群体他们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个人也有不同的起点。如果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得到改善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不算成功吗?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算是成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走精英道路。 对于年轻人,首先当然要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其次是脚踏实地,眼光要放长远,把基本功练好,并经过长期磨练,会有成功之日。想要快一点就要更加努力,这种快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了解自身条件以及确立自己的价值和理想之后的努力。 http://view.news.qq.com/a/20100723/000024.htm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