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镜予|用数据说话:亲身经历的香港真实疫情,及其对内地抗疫政策的参考
自1月27日回港至今,笔者几乎完整经历了香港的第五波Omicron疫情,从每天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到几万,再到如今的“事实躺平”。香港在欧美“躺平”和内地“坚挺”之间的“仰卧起坐”,成为了支持内地防疫政策的良好数据参考。
阅读更多3月 26, 2022
自1月27日回港至今,笔者几乎完整经历了香港的第五波Omicron疫情,从每天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到几万,再到如今的“事实躺平”。香港在欧美“躺平”和内地“坚挺”之间的“仰卧起坐”,成为了支持内地防疫政策的良好数据参考。
阅读更多2月 25, 2022
两年来,这座城市里的800万人,有人再没离开过,有人离开不再回来,也有人因为事业、学业或家庭需要,被迫承受着隔离带来的巨大时间和金钱成本。2021年底,“通关”的消息一度传得沸沸扬扬。当我们都怀揣着对“通关”的期待时,没想到新冠病毒又如此猛烈地杀了回来。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我是在哪里感染的。但我把自己的患病经历记录了下来,或许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香港第五波疫情,何以至此?
阅读更多1月 5, 2022
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所创作的“国殇之柱”,身高8米,由50具表情痛苦的示威者的尸体堆叠在一起,以纪念1989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被中国军队镇压的示威者。1997年以来,“国殇之柱”一直矗立在香港大学校园内公开展示。2021年10月初, “国殇之柱” 遭建制派组织香港政研会以违反《港区国安法》为由举报。随后,香港大学向拥有雕塑所有权的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简称支联会)发送律师函,要求他们于10月13日下午5时前移走“国殇之柱”,否则校方将视为遗弃物品处置。
阅读更多12月 29, 2021
事实上,“乖孩子”澳门的公民社会意识正于近年逐渐形成,尽管未有近似香港的曝光率,但如2014和2016年,都曾爆发社会运动。而近一两年,一系列在香港采取的管制手段,如取消议员资格、在国安委增设中联办顾问等,都在澳门重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