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略|高铁之后,地铁也要涨价了?
过去一两年来,官方多次表态“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政策思路也从之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水电煤气公交地铁等公用事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都有一定垄断效应,即使价格上涨,市民也没有多少替代选择。一房落,万物升。无论出于成本考虑,还是财政压力计,抑或打破通缩循环,公用事业涨价潮,或将避无可避。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 月 26, 2025
过去一两年来,官方多次表态“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政策思路也从之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水电煤气公交地铁等公用事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都有一定垄断效应,即使价格上涨,市民也没有多少替代选择。一房落,万物升。无论出于成本考虑,还是财政压力计,抑或打破通缩循环,公用事业涨价潮,或将避无可避。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4 月 21, 2025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自己在乘坐高铁列车时,使用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仪实测发现,车厢内CO₂浓度一度飙升超5000ppm,引发公众对高铁通风系统有效性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 月 28, 2024
在今年5月初,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消息称,在五一假期返程高铁上,自己被列车乘务员选中当“一日乘警”。据这名网友介绍,乘务员先是询问她是否为全程票,然后就将她拉进了列车警务团队群。相关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
阅读更多发布者桥 | 7 月 21, 2023
从莱荣高铁曝出的情况来看,过往的问责,似乎并没有阻止偷工减料的发生。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如果不是三捷公司的举报,莱荣高铁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巨大的安全隐患,公众是不是就没法知情了?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 月 12, 2023
最近涉及铁路公安的两件事情都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件是乘客谷巩5月4日在K453次列车上被刺死,另一件事是5月2日晚间发生于C6276次列车上乘客掌搧事件。重点要说的是后一件事,但这两件事在人们的谈论方式上有潜在的联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