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图卦20110425】和党中央开会一模一样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19, 2011
傍晚读完了《大江大海》。饭前走出大楼,楼前居然刨了个大坑,这大概是市政的新作品吧。还沉浸在战争故事中的我被怔住了:这,这……炮弹弹坑么?瞬间有时空穿越的感觉。回过神儿来之后,自嘲的笑笑。仰头看看被光污染糟蹋着的天空——2011年的北京,酱红色的夜空——也许1942年的某夜,从南岸区我家的露台望过去,渝州半岛被防空高炮和高爆炸弹引发的火焰照亮的城市夜空比这还亮。可今夜这红云,却和战争有个鸟关系。 我本来希望这是一本观点平衡的书,可是看着看着就觉得有问题了:首先,讲内战,讲战争创伤,采访了国军残兵和亡命台湾的乡绅,怎么就不去找两个共军,甚至日军,或者荣民们在大陆的亲人聊聊呢?以龙应台的影响力,这都不太难办吧;其次,全书以“台湾人”和“国军”为重心,描写被害与加害。但我觉得,龙应台总是在潜意识里分出了正义和非正义,而且总是把自己站的一方描述成正义方。即使是不可饶恕的罪,例如虐杀战俘,总能找到开脱的理由——这样不大好吧;另外,引用了太多人当年如何潦倒,如今如何成功,也让人觉得这书在忆苦思甜,气氛有点怪。 不过硬要深究,也不奇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足点”,龙应台站在一个“台湾人”的立场上支撑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或者她本来就没想要观点平衡。她在第28节里说过: 我没办法给你任何事情的全貌……没有人知道全貌。而且,那么大的国土、那么复杂的历史、那么分化的诠释、那么扑朔迷离的真相和快速流失无法复原的记忆,我很怀疑什么叫“全貌”。何况,即使知道“全貌”,语言和文字又怎么可能表达呢?譬如说,请问,你如何准确地叙述一把刀把头颅劈成两半的“痛”,又如何把这种“痛”,和亲人扑在尸体上的“恸”来做比较?胜方的孙立人看着被歼灭的敌军尸体而流下眼泪,你说那也叫“痛”,还是别的什么呢?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以偏盖全”的历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记得的、发现的、感受的,都只能是非常个人的承受,也是绝对个人的传输。 个性化的表达,含着个人的见解或者偏好,这很正常。所以去他丫的平衡,四平八稳的书不好看。这本书不是,也没想成为严肃的历史著作。比如35节里的这一段,让民工纯粹成为消耗子弹基数的炮灰?这个看上去有点假,不太像当年共军的做派吧。可惜我看到电子版里没有reference,也不知道这个段子她从哪里找来的: 抗日名将黄百韬的国军部队在十米宽的河边构筑了强大的防御工事,每一个碉堡都布满了机关枪眼,对着河;民工就一波一波地冲向枪口,达达声中尸体逐渐填满了河,后面的解放军就踩着尸体过河。仅只是淮海战役里,单单是山东解放区就有十六万八千名农民青年被征进了解放军,其中八万人直接被送上前线。 至于龙应台大婶儿喷薄的文风,此书一如既往。多线索的复杂结构,也让思维时不时被打断,累。其实何必搞这么多花式? 大伙儿有同感 :这情煽得太过了。须知文章太用力了,说服力会打折扣。过犹不及,著书论道尤其如此。 批评完了,现在开始赞。这本书本是为被战争践踏的普通人发泄委屈、竖碑立传的——其中包括龙应台的父母,也包括那些不知到底算是战胜还是战败的地位尴尬的台湾籍日本兵,所以我忽然很能理解她的情绪激动。在2009年9月18日的新书发布会上,龙应台说,她发表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控诉,也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她说,她希望这本书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纪念千千万万个为了“一将功成”而死去的“万骨枯”。第二,她要通过这本书向与她母亲一样历尽艰辛的一代幸存者说一声谢谢。最后希望对这段历史没兴趣的年轻人了解历史,避免历史重演。 比如老早就知道的长春围城战, 《雪白血红》 因对于此役“讲得太多”而遭禁。是啊,这和在斯大林格勒围城的德军有多大区别?再比如共军在1946年12月在张家口制造的 崇礼大屠杀 ,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我最喜欢的章节是68节,一个叫“田村吉胜”的年轻日军士兵阵亡在新几内亚丛林之前,最后9个月的日记。嗯,是一个文艺青年的日记。让我想起了 《硫磺岛的来信》 里的奥运会马术冠军 西竹一 ,想起来我最喜欢的战争片 《The Thin Red Line》 (细细的红线)——在瓜达尔卡纳尔如画的热带风景中,战争的双方都发了狂。周遭唯美的风景——流云、蓝天、碧蓝的大海、随着风轻轻摆动的荒草、从鬼鬼祟祟的大兵身边旁若无人的路过的当地土著人——这一切都让杀戮变得极为荒谬和不真实。列兵Witt也是一个文艺青年。电影中,让人耳鸣的战场偶尔会安静下来,让你静静的听Witt的独白,聆听他对于战争的思考,他的困惑和无助。在《大江大海》的第68节里,你也会颤抖着阅读,和大兵一起感到战栗和恐惧。同时,会有追问:这日记中的日军,看上去多么“正常”啊,甚至是令人惋惜的。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魔鬼附体,为了国家机器卖命,干出那么多可怕的事情来?东方文化里的“爱国主义”,到底出了哪些问题?这样的反思多好啊。这一节比较独立,我索性贴出来: 68,一个叫田村的年轻人 墨尔本的康诺爸爸在公元两千年过世了。年轻的康诺在整理爸爸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纸已发黄的笔记本,里头是钢笔手写的日文,大概有一百六十多页,显然是个日记本子,因为有日期,从一九四三年四月到十二月。 康诺大概猜得到这本日记怎么来的。康诺爸爸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一年从军的,一九四一年,他才十九岁。 一九四三的冬天,康诺爸爸在新几内亚澳军的情报站工作,专门搜索日军的情报动向。这本日记,显然来自新几内亚战场。康诺复印了笔记本中的几页,交给了澳洲的战争纪念馆,请他们鉴定内容。纪念馆很快就确认,这是当时一位日本士兵的丛林日记。 日记的主人,高一米五八,重五十七公斤,胸围八十四厘米。他的生日是四月二十七日,可能是二十三岁。他的家乡,应该是东京北边的宇都宫市,因为日记中有他写给家人的、尚未发出的信。他的名字,由于是缩写,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但可能是田村吉胜。 田村的部队是日军派驻新几内亚的四十一军二三九师。四十一军的两万人,搭乘几十艘军舰,从日本驶出,在青岛停留了几天之后,就扑向太平洋的惊险黑浪,直奔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田村的船舰,很可能和利瓦伊恂的战俘运输舰,在帛琉的海面上曾经比肩并进。二十二岁的田村、二十三岁的南京战俘利瓦伊恂,和南投埔里那四十个年轻人,是在同一个时候,一九四三年的早春,到达新几内亚的。 田村日记的首页,大概写在一九四三年的三月: 这里的天堂鸟藏身在椰子树林中。他们的鸣声,使我忆起日本的杜鹃鸟。我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声音听起来像“咕鼓——咕鼓——咕鼓”。 ……一月末的日本报纸提到新几内亚前线——谁会知道我竟然就在前线呢? 气候像日本的八月。但是这里有那么多可怕的虫螫。蚊子尤其凶悍。我们很多人都病倒了,战斗士气很低落。 四月,丛林的雨季到了。士兵们不能出去,就坐在潮湿的帐棚里,一整天、一整夜,倾盆大雨,打在帐棚上。 离开故乡已经数月,寄出的信也许并未寄达,故乡的音讯全无。虽然不敢奢望能够活着回去,但寂寞之情,深深充斥着我身为士兵的内心。空的汽油桶,暂代澡盆,水满了出来;一如往常低垂着的,是南国的夕日。身边的战友接连逝去,能否再读到来自故乡的信呢? 每天晚上都下雨,不停歇地下,像女人的哭泣。帐棚顶离地面只有一米半高,湿气逼人,即使生了火,还是难受。 当中国的“八百壮士”俘虏们像罗马帝国的奴工一样在拉包尔抢筑机场的时候,田村的两万弟兄们在做一样的事情。四十一军在赶建的威瓦克机场在新几内亚的本岛上,距离拉包尔机场就隔着一个窄窄的俾斯麦海峡。田村有很浓的文艺气质,晚上筋疲力尽倒在营帐里时,他用诗来记录自己的日子: 烈日曝晒,兵建机场, 大汗淋漓,无语。 工事日日进行, 长官天天巡察。 暂休海滩旁,汗水满头脸, 远望海茫茫,只盼家书到…… 秋蝉声唱起,枯叶萧萧落…… 机场以敢死队的气魄和速度铺好,日本第六航空队所拥有的三百二十四架战斗机和轰炸机,马上降落在机坪上蓄势待发。十万重兵,百架战机,新几内亚的土著每天在轰轰震耳的战争声音中掘土种菜,赤脚的孩子们像猴子一样爬上椰子树顶,远远地瞭望那巨大的机器,心中被一种模糊而神秘的力量所震撼。 没有几天,盟军情报发现了这个飞机基地,地毯式的大轰炸开始。来不及逃走的飞机,大概有一百多架,被炸得粉碎,机体爆裂,千百片碎钢片残骸四射,火光熊熊夹杂着不断的爆炸,从拉包尔都看得见,浓烟怒卷冲天,使整个天空变黑。 二三九师的一个战友,在海滩上被飞机碎片击中,当场死亡。田村拿起笔来抒发心里的痛苦: 朋友在海边被敌机炸死, 但是海水翻白浪,一样宁静。 武器残骸随波漂荡, 岬上草木青翠依旧, 小船泊港一如旧时。 我心何其悲伤。 但是轰炸时,不能出工,反而是田村可以休息的时候。他坐在低矮的帐棚里,靠着一根柱子,曲起腿,在微弱的光里,给一个女孩子写信: 谁会知道,在这南海边疆,我会这样地思慕着你呢?一年不见了。 你其实只是一个好友的小妹,我不懂为何竟忘不了你。 从不曾给你写过信,也不敢对你有所表露。 孤独时,我心伤痛,想家。 我不敢妄想得到你的心,但我情不自禁。 说不定你已结婚;那么我嫉妒你的丈夫。 苍天又何从知道我如何地盼你幸福。 日记的最后一则,写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八日,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十二月八日以后,一片空白。他给思慕的女孩的信,没有发出。 二三九师从当年十月开始,就在新几内亚东海岸做极尽艰难的运输和防御。粮食殆尽,丛林所有的热病开始迅速扩散。走在荆棘密布的丛林里,士兵一个一个倒下,倒下时,旁边的弟兄没有力气扶他一把。田村倒下的地方,可能是新几内亚东岸叫“马当”的县份。 没有发出的信,连同他的丛林日记,在六十年后,澳洲战争纪念馆亲手放在他日本家人的手掌心里。 本书评分:3.5/5 分享本文: 相关文章: 《流亡中的自在:Dalai Lama自传》读书笔记 《天真的人类学家·重返多瓦悠兰》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读《史记》 快速回复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17, 2011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北岛 55岁,诗人 北岛是他那个年代最朦胧的诗人,也是他那个年代发出最强音的诗人。他以精湛的诗艺 和对于复杂现实的深刻怀疑与洞察,赢得了无数读者的热爱。“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 墓志铭。”“一生中我曾多次撒谎/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一个儿时的诺言/因此,那与孩子的心/不能相容的世界/再也没有饶恕过 我”。在思想者和批评家集体 缺席的年代,他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我们惟一的慰藉。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陈丹青 51岁, 画家 早 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1982年初移居纽约。2000 年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回国定居。 回国后,陈丹青以艺术家的身份频频介入公共事务,痛陈艺术院校外语考试的不合理:“大学生的中 文能力已经非常可怕了,递上来提问题的纸条错别字连篇,文字不通,我们却要狠抓英文成绩。而且学生要盖那么多的图章才能报名,原单位证明,理论成绩,两封 以上推荐信,要考政治、电脑和外语,其次才考画画。什么时候学艺术变得这么难了?”严厉批评城市建设中的长官意志:“我们只有行政景观,没有建筑景观。” 陈 丹青的象牙塔有一扇敞开的窗户,正对着我们充满混乱活力的现实。他从中选择了自己有把握去批评的愚蠢、有害并且要继续愚蠢和有害下去的现象,以严谨准 确的表达,发起猛烈攻击。他的声音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崔健 43岁,摇滚歌手 改 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况,人们迷失于突如其来的变化中。1986年,崔健以爆破式的发音唱出了在急速变化的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彷徨、对真实 和自尊的追求、对人性解放的渴望。在这个意义上,崔健以一已之力掀起了中国青年的一场精神解放运动。“只能顶着风向前”。“我孤独地飞了”正是崔健的真实 写照,他的音乐不故作深沉,发自内心,孤独但真实。 崔健的音乐创作大胆、富有创造。作为中国的“摇滚教父”,直到今天还没有人动摇他的位 置。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戴煌 76岁,1991年从新华社退职 对于这位普通的新华社记者,人们 并不陌生,无论在平反冤狱的斗争中还是反腐败的斗争中,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和看到他的身影。他终身秉持一个信念:“人民的记者应该具有最清醒的头脑和一副 硬骨头。”早在1950年代初,他就敏锐地观察到最高领导人独断的危险并加以反对。他为此被划成右派,饱受迫害二十余年,却历经九死而不悔。近十来年,古 稀之年的他仍辣手著文,四处向黑暗和腐败出击,扶弱济困,伸张正义。 公共知识分子50人:丁东 53岁,原山西省 社科院研究员 丁东近10年主要致力于研究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和本世纪以来的民间思想史,打捞“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在 学术上并无什么惊世骇俗的新见宏论,而他对当代 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却是无人能够替代的。这位没有出版社的出版家,直接组织了《顾准日记》、《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王申酉文集》的整理与付梓;间接促 成了韦君宜《思痛录》、黄万里传《长河孤旅》、章诒和《最后的贵族》等著作的出版;参与编辑的《老照片》文丛和三册《大学人文读本》等等,都是文化含量相 当高的精神食粮。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杜维明 64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杜维明是新儒家第三代 领军人物,中国传统文明对世界的“扬声器”。近年来奔波于全球众多高等学府,讲授儒家哲学,并由比较宗教学、伦 理学、美学的视野,来阐明儒家传统、文化中国及反思现代精神。 杜维明推崇儒家文化所蕴涵的道德理性、人文关怀和入世精神,景仰明其道不计 其功的胸襟。他的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关注东亚经济发展并引发文化思考,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1988年担 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并荣膺美国人文艺术科学院哲学组院士,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公共知识分 子50人:方舟子 37岁,福建云霄人,生物化学博士 1990年赴美留学定居。1994年 创办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揭露国内众多学术腐败。 数年来,他和他的“新语丝”网站,像“揭开皇帝新装的那个孩 子”,一次次捅破知识界的剽窃、抄袭、蒙蔽与欺骗,一再地挑战学术权威和商业神话。 他是“是非”领域的斗士,用激情甚至偏执,一再警示, 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毫无疑问,他迄今为止揭露的300多起学术腐败只是冰山一角。他使个体独立、理性的判断获得应有的尊重,并用民间行为实践自己的价值观 ——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欠缺的、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科学的实证精神。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高耀洁 78岁,河南省 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教授 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走在中国预防艾滋病一线整整8年。8年前,高 耀洁拿出自己仅500元人民币积蓄,编印了1.2万张“防艾”资料,走遍郑州5个长途汽车站向旅客散发,走上了中国预防艾滋病的不归路。高耀洁揭开了中国 河南省欲说还羞的艾滋病肆虐的内幕,2001年获得在华盛顿召开的 “全球健康理事会”乔拉森·曼恩健康与人权 奖;2002年7月获“亚洲之星”荣誉;2003年8月获“拉蒙·麦格赛赛奖”,当选中央电视台“2003感动中国人物”。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胡舒立 51岁,《财经》杂志创办人,主编 胡舒立创办的《财经》 诞生不久即获得“muckraker(扒粪者)”的公众印象。她也因此被美国的《商务周刊》评为50位“亚洲之星”之一。她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记者,获 得的评语是“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2003年,在绝大多数媒体语焉不详和缺席的情况下,她领导的《财经》以饱满的勇气、毅力、良知和智慧 在这一事件上连续发言。 她常年工作在一个高对抗性和风险性的职位,她最大的贡献,“是最早系统化地引进现代新闻理念,并且不遗余力地 实践和推广”,由此,正如她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员,而且“推动社会进程”。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贺卫方 44 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是做一个书斋学人,还是做一个对社会有改变的学者?”现为北大法学院教授的贺卫方曾经为此徘徊过,所幸,这个徘 徊发生在15年前,并且,他选择了后者,否则,中国法学界也许多了一位“学贯满盈”的智者,但中国却少了一位虔诚而勤奋的法律圣经的布道者。 法 官职业化、司法制度变革、宪政是贺卫方布道的三个关键词,中国在这三个方面的弊端,造成了民众与司法机器间几乎积重难返的紧张。多年来,贺氏以其平易流畅 之笔、深入浅出之思、慷慨激越之音,不遗余力地投书传媒,巡回演讲,深刻影响了处于“法蒙昧”时期的中国公众和司法实践者,其中《复转军人进法院》一文堪 称绝唱。 公共知识分子50人:侯孝贤 57岁,台湾电影导演 从影三十年,其重要作品有《冬冬的假 期》、《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悲情城市》等。 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主编傅东评价:在侯孝贤身上,我看到一种很纯洁 的叙述方式,这是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世界,这是让我感到最震惊和最受触动的,通过他的电影,我更好地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看到我自己。 身为 电影艺术家的侯孝贤,除了用作品发言,更有着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热忱。2004年1月,由侯孝贤担任召集人的“族群平等行动联盟”成立,他联合数百名作家、 艺术家,直接面对台湾政治现实发言,反对政治人物“操弄族群议题”。 公共知识分子50 人:江平 74岁,原中国 政法大学校长 有人称江平是中国民法的“教父”。他深知个人尊严和自治是民法的核心所在,而现实生活中民法秩序最大的对立面就是计划经济和 政治国家。自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十年间,在中国最高立法机关的主持下,江平以及众多学者一道参与起草了《合同法》等一系列市场经济的框架性法律。在一 次次事关宏旨的争论中,江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市场经济法律没有姓资姓社之分” ,“一些人追求所谓法制特色,排斥民法传统,其实是害怕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兴起”。 “只向真理低头”,江平这十年带给中国法学甚至中国社会 最大的财富,就是开放独立的精神和思想。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金庸 80岁,香港报人 金庸以武侠 小说闻世,几乎征服了全世界华人。“凡有中国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但他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是他杰出的报人身份。 金 庸早年投身《大公报》,1959年以一己之力创办《明报》。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了毕生基业。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三十年间,《明报》 成为海内外华人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即使在今天,《明报》仍是香港最受尊重的报章之一,《明报》 旗下的《明报月刊》和明报出版社,已跃然成为华人化界的学术出版重镇。 金庸的社评,高峰期每日一篇,纵论天下大事,尤以中国大陆和香港问 题为主,数十年几从无间断,累计达数千万字之巨,影响力深远。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郎咸平 48岁,香港中文大学 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 2000年才现身国内媒体的郎咸平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大陆人气最旺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则认为自己是一个致力于公 司治理结构研究的财务专家,或许这更加准确。无论是什么家,郎咸平都具有赢得公众认同的两大要素——专业素养和平民意识。 郎咸平毕业于美 国最好的商学院,任教于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但他又不遗余力地用自己掌握的“先进生产力”替中小股东监督资本家和高级经理人,从而得到了 “郎监管”的绰号。 当然,作为一个“外来户”,郎咸平还需要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比如国企与整体经济的关系和国企改革的复杂历程。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梁从诫 72岁,梁启超之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自然之友”创办人,北大教授 他从祖、父辈那里继承 了责任感和挑战意识,他的名片是用废纸复印而成,他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他使环保从绿色高调变成身体力行。 他 “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十年”,也是“自然之友”的十年。1994年创建的“自然之友”,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也是中国最具影响的环保组织:保护川西 洪雅天然林;保护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开展藏羚羊保护工作与可可西里地区的反盗猎行动。 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官员对于环境问 题的注意,而且维护了本组织的独立性,使环保积极分子们可以在中国的焦点问题中扮演“批评者”角色。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李敖 69 岁,台湾作家李敖文笔自成一家,自喻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 著作等身,以评论性文章最为脍炙人口,《胡适评传》和《蒋介石研究集》 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誉之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李敖不是宽容社会的产物,而是不宽容社会的见证。” 在五十年的台湾民主进程史上,李敖始终是光焰万丈的巨星人物。他早年主持《文星》,以宏文《老年人与棒子》、《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和著作《传统下的 独白》等挑起文化论战,批评当局保守的文化政策,传播“自由、民主、开明、进步”等观念,主张台湾走现代化道路。因此遭当局忌恨,前后两次入狱。1980 年代复出后,他写文章,办政论杂志,作为知识分子的思想领袖,全力推动了台湾的民主变革。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廖冰兄 89 岁,漫画家 1938年在廖冰兄广州举办抗战连环漫画个展,这是抗战期间第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漫画个 展,广州为之轰动。廖冰兄认为:“一个具有健全头脑的漫画家有时就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社会学家”, 因此他最看重的是自己那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抗战时期的《标准奴才》、抗战后《猫国春秋》组画中的《禁鸣》和“文革”浩劫后的《自嘲》、《恶梦录》组 画。他骄傲地回答:“我画的是时代漫画,这是千千万万人民假我的手而创作出来的。” 堪称杰作的《自嘲》画的是一个长年囚禁在大坛子里的 人,在坛子打破以后,身体依然龟缩成坛子的形状,深刻地描摹了“文革”对人们心灵的戕害。 公共 知识分子50人:林行止 64 岁,香港报人 被海外知识精英视为“香江第一 健笔”,“香港社会的良知”,“香港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他曾在香港《明 报》及《明报晚报》任职。1973年创办《信报》,秉承自由意志、独立精神的办报宗旨,使《信报》成为近年来香港最具有公信力的财经报纸。他的“政经短 评”和“林行止专栏”以独立敢言著称,剖析净尽,切中肯 綮,广受欢迎。 长期以来,林行止致力于将现代经济学的知识普及至普通民众,从细 微的经济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娓娓道来。他挚爱读书写稿,已结集出版的经济及政治评论集《身外物语》等70余册。因为他的杰出贡献,曾 获英国女王OBE勋章。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刘军宁 43岁,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 作 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刘军宁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著有《民主、共和、宪政》、《权力现象》和 《保守主义》等著作。 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得益于刘军宁等人的推动。 谈论宪政能成为今天的潮流,1999年刘军宁在《南方 周末》发表的《驯化统治者》一文功不可没。在这篇文章中,刘军宁用了不到三千字的篇幅,正本清源,指明宪政的作用主要在于“限政”:一个文明发达昌盛与 否,表面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取决于对统治者的驯化,因为在不尊重个人的自由、生命与财产的地方,不可能有持久繁荣的经济。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罗大佑 50岁,台湾音乐人 他有两顶桂冠:“中国流行乐坛教父”和“中国的鲍勃·迪伦”,前一项可以理 解为人们对他音乐造诣的尊重,后者指的是他的社会批判性。 1982年,行医出身的罗大佑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发行,“掀起了台湾全省史 无前例的自省风潮”。他在唱片文案中写道:“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因为这中间没有妥协。”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1983年推出的专辑 《未来的主人翁》是罗大佑对于台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出的最强音。 音乐就是他批判的武器,罗大佑用音乐为台湾社会的种种病症进行了深邃的 透视。他的过于文人气的歌词也许不如崔健犀利,但是他骨子里的反叛精神,他的近乎完美的音乐,使他的歌曲在台湾和大陆青 年的心中打上了忧伤和激愤的烙印。 公共知识分子50人:秦晖 51岁,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秦晖是 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为:明清农民战争,农业-农民史,改革、革命与现代化问题的中外历史比较,作为比较对象的古希腊罗 马社会经济、近代俄国与美国史、现代南非史等。读他的著作,常令人想起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向世 界求知识”的名言,考虑到他小学毕业后,接着就是“闹革命”、插队下乡达12年之久的失学生涯,这一点更难能可贵。 秦晖的研究更新了我们 对传统社会的认识。他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和研究成果。他对许多时事问题、现象的评论,都以此为出发点,新鲜、雄辩、严谨而且犀利。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邵燕祥 71岁,作家 作为文学界最受人尊敬的长者,并非缘于他温柔敦厚的秉性,而是他外柔内刚的风骨。 早年他以敏捷的诗才而知名;“文革”后复出,主要致力于撰写革故鼎新的杂文,不论“小题大作”还是“大题小作”,都有一种 绵里藏针、洞明世事的思辨力量。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他更大的贡献在于舍身求真,撰述了《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挣扎实录》、《找灵魂 ——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等一系列自传性文献,为人们提供了研究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史的案例,并呼应巴金先生拒绝遗忘与推卸的心 声,为在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重建真正的文化良知,努力创造着精神氛围。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汪丁丁 51 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 汪丁丁的笔下,除了黑格尔、康德、罗素、休谟等人的大段引述,还有方程式。他经常被问到,到底读过多少 书? 他认为,知识分子要保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须站在“边缘”的立场上对主流保持持续的批评,非如此不足以维系社会的进步。他坚 持,个体生命必须是自由的,才能在每一可能的方面进行创造,从而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文明才能加速度地积累起足够的“知识”总量,反过来增加全体的福 祉。 他自称是模糊的思考者,但作为他智慧和充沛情感的受众,我们希望他更清晰、有力地表达。 公共知识分 子50人:王朔 47岁,作家 王朔的作品,以准确描述理想主义意识形态破灭后北京青年的苦闷、颓废和玩世心态著称。王朔小 说、崔健摇滚乐、星星画展等,一起构成了上个世纪80年代新文化解放运动的核心,对批判和解构一个时代陈旧压抑的思想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王朔本人 浓厚的玩世情怀,他的“拒绝崇高”,“解构一切神圣”,他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存在及其源流有着尖锐甚至过激的批评。 他的《我看港台流行文 化》,几乎是中国文化界分 析评论大众文化现象的第一篇,这显示出他犀利的文化眼光。他对金庸、鲁迅等也有尖锐批评,同样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王选 52岁,民间维权人士 王选在1980年代赴日本留学,并获硕士学位。在长达近十年的岁月里,这位 精通英语、日语,通晓日本法律,熟悉中日国情的人道主义者,没有工作、没有报酬,风尘仆仆地奔波在中国的乡间大地,收集证据,联络受害者,组织起诉日本政 府,显示了一个理性和血性兼备的爱国之士最有牺牲精神的一面。 王选的坚韧和不屈,对当代中国还有着特别意义。她那些几乎完全基于道义的行 为,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少有的实践精神。 2002年9月,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在判决中终于第一次承认:侵华日军曾对中国平民施行细菌战。让这段只是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历史,昭告于天下,成了世界文明史上不容更改的事 实。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阮仪三 70岁,同济大学教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我 们庆幸有他,才得以看到美丽依旧的家乡。 他对古镇怀有深厚的感情,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坚持保护建筑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上世纪 80年代以来,阮仪三努力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被称为是中国古城镇的守护神。200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 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温铁军 53岁,《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 长 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一直坚持用“脚”做学问,温铁军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他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源自两个主要矛盾,一是人 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 温铁军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路径 是“农民、农村、农业”, 而非主流的提法“农业、农村、农民”,意图通过组织反映9亿农民数量上的意见优势,改变现在的利益分配格局。 他 在河北定州发起创办晏阳 初乡村建设学院,并筹款投入“大学生支农调研”和“劳动者免费培训”计划,试图帮助农民提高合作精神和组织化程度。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吴敬琏 74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吴敬琏是最早抛弃“为无产阶级 政治服务”的伪经济学的中国人之一,也是1949年之后第一批受到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中国人之一。 1984年到1999年,是吴敬琏身 体力行、积极参与改革决策的15年, 也是他个人硕果累累的15年。在中国几经反复、最终确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吴敬琏功勋卓著,成为市场化改革的旗帜性人物。 1997年之 后,吴敬琏认识到中国仅有市场经济是不够的,他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法治和宪政。 2002年,他和法学权威江平教授在上海成立了法律与经济研 究所,致力于推动中国转向“法治的市场经济”,也就是人们通俗而言的“好的市场经济”。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吴思 47 岁,《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 吴思最早发现了与公开宣称的堂皇原则相悖,并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则,并把它从“陋规”、“内部 章程”等模糊的描述提纯为“潜规则”这个词汇。它作为一个如此好用的中国社会的分析工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无需解释的常用词汇。在“人人心中之所有,人人 笔下之所无”的领域,吴思还能继续精进,进一步总结出“血酬定律”和“元规则”,则证明吴思并非是因幸运才发现了潜规则,就好像牛顿不是因为幸运才发现了 万有引力。 吴思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历史学家,甚至也不自称为学者,但他以惊人的发现能力和命名能力,无愧于“我说透了历史” 这种说法。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谢泳 43岁,《黄河》杂志副主编 谢泳近年在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两项研究,一是关于储安平 和《观察》周刊,一是关于西南联大。在这个基础上,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清理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传统并做了肯定性评价。他以人物、杂志和大学为切入 点的研究视角,对重新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较强的概括力。 他不是专业学者,但他的工作却能给人启发。他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重视,使他的工作富有学术性;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又有思想性。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许纪霖 47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主要致力于20世纪中国 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在思想史方面,着重梳理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传统,在世纪之交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战之外开辟了新的言路。 在 知识分子研究方面,”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划分被广泛征引;关于傅斯年等知识分子个案的系列文章,兼具论文的严谨和散文的灵动,颇受学院内外读 者青睐。在城市文化方面,对知识分子和都市空间的关系多有发掘。 1980年代以来,许纪霖先生持续关注学界前沿和文化热点,撰写大量观 点独特又富有争议的文章,在历次重要的思想论争中均有不容忽视的声音。2003年关于“非典问题”的分析、2004年关于“台湾大选”的评论,均被读者认 为振聋发聩,独树一帜。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徐友渔 57 岁,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任研究员 徐友 渔学过四门外语,是目前国内学界阐释西方理论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还是社群主义,良好的逻辑训练让他解释得一目 了然。他以极大的热忱和勇气讨论中国的自由主义、宪政、共和等问题,是中国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近著有《“哥白尼式”的革命》、《罗素》、《语言与哲学》(合著)、《精神生成语言》、《告别二十世纪》等。此外,徐友渔提倡反思文革,整理遇罗克遗 文,并写有《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形形色色的造反》、《蓦然回首》、《直面历史》等书。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杨 东平 55岁,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1990年代初期, 杨东平以《城市季风》而广为人知。他虽然是一个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专家,但在专业之外,他有广泛的社会关怀。从环境到教育,从人文到社会发展,他的声音始 终不断。对社会问题,他发出的声音是独立的,只问事非,不计利害。 他反对国家垄断教育,积极倡导民间教育的发展。他较早注意到国家教育 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城市贫民教育和打工者子女的教育。他还直接参与了关于环境保护和民间教育发展的许多具体活动,从研究到组织,都显示 了他对社会进步的热情和和才能。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杨锦麟 51岁,凤凰卫视评论员 他曾是下乡 知青、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后来成了香港多家报刊杂志的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笔耕不辍。 如果不是因为电视,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也因为凤 凰卫视“慧眼识英雄”,一个极少成本的读报节目,让年过半百的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成了海内外华人熟悉 的公众人物。他的名字和《有报天天读》挂在一起,已经成了节目收视率持续攀升的保证。 他的节目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对政治和社会的敏感, 同情心与批判精神的结合,加上在电视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真性情的流露。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鄢烈山 52岁,时评家 1982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杂文、随笔与评论集15种,与人合著历史人物传记一种。 在鄢烈山瘦弱的身体里,蕴含着燃烧的激情和不变 的信念。面对现实中的腐败与堕落,他表现了高贵的愤怒、顽强的抗争和坚韧的批判精神;他最大可能地表达了发自民间的愿望,启发、感动和激励了一大批对未来 抱有热切希望和正义感的人们。鄢烈山带动了一大批后来者以公民的视角参与媒体表达,今日媒体言论的繁荣,当年以《南方周末》为载体的鄢烈山有重开风气之 功。 公共知识分子50人:袁伟时 73岁,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袁伟时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历史。 1985年2月,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稿》的后记中写道:“如果我们不愿再 做受谴责的一代,就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从百年的屈辱和挫折中充分汲取教益……学术与盲信势同冰炭。因此,我的信念是:我只把我看到的历史本来面目写在纸 上。” 他是一位真诚的学者,经常对当前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发表评论。他所揭示的历史,往往给关心中国发展的读者带来震撼。他对现实的评 论,也一再闪现出过人的智慧。 1992年,他的《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出版,写作风格有较大变化。此书不但保持了拒绝人云亦云的态 度,依据丰富的史料,将晚清的历史和人物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文字生动,警句迭出。 公共知识分子50人:袁岳 39 岁,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北大社会学博士 这个成长于苏北、绅士一样的中年男人,是将科学的专业技术手段运用到中国民意调查中先行者的代 表。 过去的11年,作为一家独立民意调研机构的领导人,袁岳让分散的民间意见变成了听得见的公共声音,他是一个“盗火者”,他让中国告别 了“民意由特殊的政治组织来确定和代表”的漫长历史。 他的努力喻示 世人:中国民众有真实表达意见的可能;民意不是可以变更和包装的。经由袁岳和他的同事的努力,中国民众第一次,接受到这样的问卷:“假如你现在拥有直接投 票权,你还会投票选举现任的市长当市长吗?”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张思之 77岁,律师 张思之被 称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1957年直言不讳的他成了北京律师界第一个“右派分子”,从此开始长达十五年的强迫劳改 生涯。 重返律师界后张 思之为中国的民主与法治投入了巨大的勇气和热忱。 1980年,他是“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主犯之一李作鹏的辩护律师。1987年,在轰动全国的大兴安岭火灾案中他为含冤的被告公开辩护,当地上千百姓 欢呼,“人民律师万岁”。至今他以古稀之年仍奔走南北。 在他漫长的律师生涯中确实败多胜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屡败屡战”,在他接受许多案件之 前其实结局早已注定,他不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和律师这一职业的良心。 公共知识分子50人:张五常 69 岁,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五常参与了经济学发展过程里最辉煌的阶段。上世纪60年代末,他求学于20世纪经济学最具爆发力的芝加哥大学, 因缘际会,他的亦师亦友们,后来有8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经历了新领域奠基、波涛汹涌、雷霆万钧的过程,并且有显著的贡献,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和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1983年11月29日, 已从美国回到香港的他在《信报》开设经济评论专栏,也开始了他作为经济学传教士的生涯。他用他流畅、犀利、痛快的文字使经济学者不再是象牙塔里不食烟火、 不辨菽麦的学究,而是社会大众可以咨询、甚至仰仗的参考坐标。他一手确立了经济学在中文世界里的特殊传承。 公共知识分子50 人:郑也夫 54岁,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郑也夫是中国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作为专业社会学 家,他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建立在自己真实的生活观察中,自觉与官方保持距离,对社会发展持冷静和批判的态度。 他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分 析中国当下处境中的真实问题,从体育比赛到汽车文化,从城市发展到道德建设。他学术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寻找社会发展的平衡 点,特别关注贫民生活和弱势群体的利益。 向逝者致敬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顾准(1915-1974) 一 个孤独而坚韧的思想者,凭借个人的智慧、勇气和道德力量艰难掘进的先驱,他在那个黑 色年代里的思想探索,成了未来时代的先声。1957年,他著文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因“思想罪”、“言论罪”于1958年、 1965年两次被打成右派。1974年病逝于北京。 在难知来日的境地中,顾准不问个人生死荣辱,苦心治学,探寻经验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源 流。他毕生的学术愿望,是冀望中国能跳出理想主义意识形态化的蔽障,以渐进方式实现政治和社会改革。 其遗著《希腊城邦制度》于1980 年代初出版后,影响了整整一代大学生和知识分子。1990代后期他的遗作被陆续整理成《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书出版,他的价值才真正被知识界所知道和 认可。 公共知识分子50人:殷海光(1919-1969) 殷海光(1919-196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大学教授,台湾岛内最优秀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思想在华人世界的最早传播者。他怀抱自由主义理想,以纯粹而强烈的道德热情和勇 气,在胡适、雷震创办的民间刊物《自由中国》上“书生论政”,与其同道在台湾开创出一个《自由中国》时代,成为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无数学子的精神导 师。致力于用西方文化中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精神改造中国传统。以五十盛年而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公共知识分子50人: 王若水 (1926-2002) 王若水(1926-2002) 1977 年后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评论、理论和文艺。作为一名在体制内生活多年进而又对体制进行痛彻反思的思想者,王若水“宁做痛苦的清醒者,不做无忧 的梦中人”。1980年代,发表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后在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批判。1990年代发表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人 道主义的文章。著作有《为人道主义辩护》、《智慧的痛苦》等。他认为,本世纪以来的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中有许多观点是对马克思本人思想的误解。他认为马克 思主义中最有价值的是其哲学思想,名之曰:唯人主义。人的需求包括生存、享受、发展,而发展(即创造性劳动)是人自由的根本体现。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黄万里(1911-2001) 黄万里(1911-2001) 2001年8月27日,黄炎培之子、清华大学教授、水利学家黄万里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路程。他生平最遗憾的事,就是自己关于修建三峡工程弊端的论证没有得 到决策层的重视。1950年代,黄万里因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大坝而受到批判,后被划成右派。但结果却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三门峡工程造成渭河流域泥沙淤 积、洪水泛滥,得不偿失!黄万里一生坚信,科学的真理是独立于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益之外的。这就是他在任何打击和挫折下,总是坦然无忌的原因。 公 共知识分子50人:杨小凯 (1948-2004) 杨小凯(1948-2004) 澳籍华人经济学家。最有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思考者之一,张五常称其为“最有预感天分并知道什么是重要思想的学者”。他提出和研究的超边际经济学,被布坎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称为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他关注中国改革,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许多有关中国改革的评论文章,是研究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最深刻 而无畏的分析家之一,对宪政、共和、土地私有等问题有独特、深入分析,他对中国改革进程提出的“后发劣势”的分析令人警醒。 公共 知识分子50人:王小波(1952-1997) 王小波(1952-1997) 自由作家,思想家。他的小说以恣肆无羁的想象和特立独行的语调,把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的荒诞性和悲剧性重新呈现出来,语言机智。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杂文 成就。他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的杂文和随笔,在率性而为的调侃、意趣横生的戏谑底下,解构神话,使道貌岸然的禁忌教条透露出虚弱与紧张。其死后出版的 随笔集《沉默的大多数》等迄今长销不衰。 《影响中国 公共知识分子五十人》名单 经济学家:茅于轼 吴敬琏 温铁军 张五常 郎咸平 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 江平 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 朱学勤 秦晖 吴思 许纪霖 丁东 谢泳 哲 学 史家:杜维明 徐友渔 政治学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 郑也夫 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 北岛 李敖 龙应台 王朔 林达夫妇 廖冰兄 陈丹青 崔健 罗大佑 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 王选 高耀洁 阮仪三 梁从诫 方舟子 袁岳 传 媒人:金庸 戴煌 卢跃刚 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 杨锦麟 鄢烈山 薛涌 王怡 致敬名单:殷海光 顾准 王若水 王小波 杨小凯 黄万里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76289104&owner=227757798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或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7069/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南方人物周刊:影响中国50位公共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11/04/16, 14: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广告一则: .me 域名全国最低价,首年仅需45元,续费130元促销中! 本站导航: 萝卜网 | 淘宝导购 | 在线视频 | 视频搜索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英国高考和中国高考的区别 建筑师的天堂,中国非凡建筑物图说 啃萝卜凌晨档:中国现状~ 英国中学 VS 中国中学 中国人最难区别的10个字 无觅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15, 2011
注:信孚大学三月读书月导师龙应台作品阅读月,学员们积极参与并交来了读后感,经信孚大学学习委员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陈柳 《 读后笔记》 二等奖:郭子云《从乡愁到大江大海——我读龙应台》 田巍 《一个主席的三鞠躬》有感 三等奖:王欢华《巨人你要走向何方》——读龙应台《请用文明来说服我》有感 黄健《历史的伤痕》——读龙应台《请用文明来说服我》有感 王能斌 《龙应台有什么了不起》——评述龙应台 《大江大海1949》读后笔记 信孚大学学员:陈柳 龙应台,听到这个名字我感觉到的不是一个作家,而是——母亲那接近母兽的爱、女性的温柔和不满、贯穿道德经的上善若水、大爱无边。。。。。。。我想起的是诸如此类的东西。篇首的一问: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我思考着,金钱吗?拥有多少足够让人满足呢。地位吗?哪怕是凯撒大帝、铁木真现在有多少人视他们为英雄,在现今他们的地位在哪里?美貌吗?一个十年足以摧残。土地吗?黄金吗?钻石吗?今天在你的手上、在你的账上,一百年以后呢?所有的战争,只要不是我发起的,所争夺的必定不是属于我的利益,不管冠以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多么正确的名誉,对于我来说,只能是一场灾难。亲爱的长辈、同龄人、下一辈的年轻人,不知道你们如何看呢?我的利益就是:希望我的家坐落在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可以听见鸟鸣、闻见花香,并且这个家未经我的许可不可以拆除,我可以免于恐惧、自由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足够了,如果有一天我拿起“枪”,只为了保护我的生命和我的利益,而不是什么伟大的理由。我冒昧的回答一句:让我自由的活着得以追求自我,就是我追求的价值。当然,万千的人,你可以有无数的回答,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真有一个标准衡量,那标准就是:是否你静静的面对你的内心作答。 在大江大海里,我看到什么呢?人命如草荠、本能需求得到满足如置身天堂,战争——让你会为了能够呼吸到一口空气、喝到一碗水、吃到一口饭而丧失人性,战争——使本能的反应大打折扣,说战争的目的是正义伟大的、说战争是必不可少的、说服或强迫、诱骗你参加战争的人,他毕竟是他,你可以以你最大的限度选择,当他把战争的好处和必要以你难以抵挡的形式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但愿你仍旧能够让你心底的声音做主,你能吗?做自己,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体会起来、做起来却那么难!因为那些强人早已演绎了一个多数人都以追求这种生活模式为个人理想的环境和氛围,致使很多人丢失了自我。尼采——“强者只顾推着我们向前,致使我们弱者无法坚持,我们终会死在他们手里。他们的至善只被那些失去理智的人所接受,像烈酒一样将其喝光,于是酩酊大醉,走上错路,摔得支离破碎。”这就是战争的一个写照,对于多数人来说,参战,并不是他的本意,可是他却必须接受痛苦或失去生命,而这一切真的不可避免吗? 这些都过去了吗?但愿吧,但愿过去了,又回到篇首的那一问: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大江大海的1949里:父与子、母与女、师生、上下属、朋友同学、恋人、我每天都睡的那张床、我每天都无视的这一个我居住的城。。。。。。。轻轻的一个作别,或许就是阴阳两界、或许是三五十载、或许一世,放在电影里是情节,放在生活里就是悲剧,这些,你体会了吗?你愿意你的人生是这样?经历这些?或许有人这样想,但那个人绝不是我,或许是希特勒、毛泽东、斯大林、本·拉登。。。。。。。这些人可谓做自己到了极致,可是如果你做你自己,他能到极致吗,每个人拥有的自由(肉体和精神的)恰恰就是别人自由的一个制约,他成为强者的他的同时不是也依靠了你放弃自我作为垫脚石或者催化剂吗? 大江大海1949里的“追火车的女人”、“追火车的小孩”、“为了躲避持枪军人的搜索,捂住婴儿口鼻、放开手婴儿已经没气了的那个母亲”、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什么伟大的理由都不值得让这些生命过早的、如此悲惨、如此眷恋的逝去。这些你可以无视吗?和你无关吗?对你没有震动吗?这些悲惨的人离你真的很远吗?远到只是一本书的情节?远到你可以漠视? 你对军人的天职有什么感觉呢?军人应该保护生命、应该保护弱者还是应该维护政权?有一个声音来自我的心灵:我强大,可是正因为我强大,所以我选择保护弱者;当然有其他来自他心灵的声音会说,我强大,因此我选择毁灭一切弱小;这两种声音,不能区分善恶、不能定义好坏,关键在于首先能自由的发出,然后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的力量,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发出的声音是我的或他的,毕竟不是你的,你要发出你自己的声音。而战争——有人定义“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还有一个我小时候就听过的定义“战争就是大自然的一种调节,以减少人口和生态的压力”,前一种还比较靠谱,后面的这一个直接就是牵强附会给大自然的一个谣言,战争扼杀个人,扼杀本性,从这一点上来讲就不可能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应该是尊重个体、遵从本性,因此地球上的物种才如此丰富,物种之间才能相互制约,正因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而制约着其他的个体不至于过于强大,大自然有一套隐秘的法则,现在不为人知,可以说人类现今根本没有按照自然法则来生存,“万物作而弗使”没有几个人能真的体会,现今人类只有努力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层次的人进行自由平等对话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体现,才能支持至今我们不解的、神秘的大自然的法则的运行,很多自然法则我们不解,既然不解就只能依靠本能反应,而这些本能反应的体现,不能通过少数人赞同的战争来完成,战争的存在恰恰体现了这个地球一直是以少数人意志为主,违背了自然法则,因此自然环境才会如此糟糕,生态如此恶劣,如果我们都遵照自己的本性,和谐,才有可能,地球上现在之所以还有战争,就是因为多数人仍旧以少数人的意志和理想生存着、追求着,能够忠于自己本性的人太少,只要人人能够做自己,无论你的生活方式是现今道德意义上的善或者恶,不轻信、不盲从,倾听自己本性的驱使而不是外在的影响,那么我想,必然不是人人都喜欢大钻石,占地300个平方以上的住房、一尺七寸的腰身、妻妾成群、奴隶满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24小时开空调、以动物来作为主食、以欺压别人的肉体和精神为乐趣、以生孩子为快乐、以丁克为理想。。。。。。。。。战争——还会有那样多的人支持吗?毕竟世界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着。 尼采——“情欲比禁欲和伪善好,诚实,即便是恶意的诚实也比因恪守传统道德而失去自我好,自由之人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然而不自由的人则是玷辱人之本性,因此不配分享天上和人间的安慰,总之,谁要做自由人,必先完全成为他自己。自由不会如神赐之物落在人的怀里。”龙应台的大江大海和尼采这段话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就是篇首的那一问: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需要你自己作答,答案越是千奇百怪越正常,因为,世界本该如此。“伟人有害”,确实,伟人的存在妨碍个人的自然选择,妨碍自由,妨碍我成其为我,因此,让伟人时代真正成为历史吧。
阅读更多发布者xilei | 4 月 15, 2011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上海宝山万达广场在建工地发生坍塌 12日晚8时许,上海宝山万达广场的在建工地发生坍塌事故,一段长约50米、宽约10米的路面塌陷。目前,公安、消防部门已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billkds :最新网友爆料,重大事故!宝山区万达广场(在建)看照片好像是地面大面积塌陷,网友表示情绪很稳定,他已经搬去父母家住了 @许贝塔 :尼玛,我的眼睛肯定是长歪了,都说这是20米长 #宝山万达广场外墙坍塌# 【2】这哪是喝酒啊 中石化高层喝酒万元一瓶,穷奢极欲,在老百姓抱怨声中,石油又涨价了!他们说是因利比亚战争、日本地震,当看到中石化员工曝光的几张中石化高层消费的发票,我释然了,原来如此!!几万多一瓶的好酒,动辄几十瓶不知所踪,如此紫醉金迷、如此极尽奢靡,油价焉能不涨!(鲁国平) http://t.cn/hrtt94 【3】印尼保守派国会议员国会时偷看A片被抓后辞职 印尼保守派国会议员阿瑞芬多11日宣布辞职,起因为其于4月8日被拍到在国会用平板电脑偷看A片。资本主义太胆大枉为了,看我朝官员,最多只敢偷偷玩玩空档接龙罢了。等等……你们说少林方丈释永信为啥带个ipad去开两会呢……( @小烜子 ) 【4】美国华盛顿市长上街游行抗议财政预算被捕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华盛顿市市长文森特·格雷因在国会山前抗议民主、共和两党就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案达成协议而被捕。格雷表示,两党对2011财年联邦政府财政预算削减380亿美元开支的协议,侵犯了华盛顿市民的权利。 【5】马英九:学生坐着说话没关系 马10日与圣约翰科技大学学生座谈。1立委:总统弯腰和坐着的学生对话,学生耍大牌。教育部长:学生跟总统/长辈讲话要站起来,这是礼仪教育。马上脸书说:互动时学生们不管是站是坐,一切自然就好;”我们已进入民主和自由的时代,其实不必用太多条条框框加在大学生身上”。 【6】果然是刁警 @九江公安段郎说警事 :昨日,湖南省祁东县举行公捕大会,对以“猴子”刘某为首的犯罪团伙70余人公开宣布逮捕,现场有两万余名群众——段郎评论:在法律体系日渐完备,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司法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这些“示众普法”闹剧理应“寿终正寝”。不受节制的公权力一旦被肆意滥用,注定会成为公众的梦魇而非福祉 【7】“尿童”着宇航员服装 4月1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尿童于连”身着宇航员服装,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围绕地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后返回地面,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篇章。 【8】不明真相的评论已全部关闭 @叶文添 :今天(编者注:4月12日)网易首页上最重要的“新闻”一栏所有新闻都无法评论,只有娱乐、体育等可以评论,很多网友在体育栏目发牢骚抗议。以前我上网易就是来看评论的,很多帖子闪耀着智慧的精华。据一位互联网的朋友说,网易前两天转载的“我国发布美国人权报告书”在评论里被“不明真相”的网友们狂批,惹事了,求证实。 @屁民凯恩 :美国《国别人权报告》不针对中国。他是国会批准对外援助的参考。总不能让自己纳税人的钱去资助流氓吧?所以要求国务院每年编写人权报告,涵盖190个国家,它是美国人权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基本公允。中国没有国别人权报告,只有针对美国的《美国人权报告》,也许是中国觉得美国的人权最值得关注。 【9】只有天知道 【日本福岛核事故升至7级不危害我国公众】国家和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今天权威发布,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场及周边地区辐射监测数据较以前没有明显变化,我国内地环境监测和视频抽检结果较昨日没有明显变化,饮用水抽检结果无异常,公众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来源:央视新闻) @夏商 :中国政府对日本核泄露的抚慰远大于警告。纸不包火,日将等级提高至与切尔诺贝利站同样的最高级:7级。切站污染相当于广岛100倍,影响大部分欧洲。受害者逾900万,死亡9.3万致癌27万,数百万人住在污染区。事故造成全球对核电反思,迫使苏联新闻与政治透明,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之一(图为欧洲辐射剂量) @胡锡进 :日本仍坚称与切尔诺贝利“不一样”,辐射量只及切尔诺贝利的10%。但日本的诚信大受怀疑。俄罗斯几名核能专家举行记者会,表示应在海牙国际法庭审判日本。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只烧了一昼夜。日本核电站烧了多久无人知。福岛核电站的辐射是切尔诺贝利的10倍,积攒的核废料是切的50倍。”该相信谁? @徐静波微博 :上午遇到香港来的几位记者,他们告诉我一件怪事:在深圳买了核辐射检测仪,在深圳当场测试,深圳的核辐射量为0.24微西弗,到了东京一测试,只有0.12微西弗。问我为什么?我说只有天知道。 【10】开始的时候,我还是相信砖家滴 @夏商 :李玫瑾老师:看了您对“3+案”的点评,你对药+鑫充满母爱的温暖点评让我动容,对杨+/马+爵充满阶级仇恨的理性点评同样让我动容。您不愧是一位爱憎分明、人格健全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建议把微博署名 @外有松 改名为 @内有痔 【11】你骗得了人民一时,骗不了一世 @老榕 :赛义夫昨对法国媒介大谈“新利比亚愿景”,说利比亚的统治者会有新鲜血液,但是让他父亲下台是“荒谬的”。他说,保卫卡扎菲是一条不可触犯的红线。此外他指出,这次是卡塔尔为了垄断利比亚的石油出口策划的叛乱,然后拉上法国和英国,最后把联合国拉下水…老榕说,那谁谁,新理论来了,赶紧学习。 米苏拉塔医院,一名少年正在手术… 医生从前述少年身上取出的子弹,显然来自卡扎菲军队的狙击枪。此外,据粉丝报料:在多哈联络组会议前,法国外长今天说,北约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做的不够”,致使卡扎菲仍在用重武器攻击平民,北约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保护作用。 大赦国际组织表示,他们已经至少收到四份证据,标明卡扎菲军队将捕获的义军反绑后朝后脑开枪。他们还报告了一些卡扎菲军队射杀试图逃离战火的平民的证据。 @无界新闻 英国首相海蒂表示,北约必须努力加强保护利比亚人民的行动。北约官员今天频频发表讲话,强调行动要升级,可能在预示点什么。 详讯:法国外长朱佩在起身前往多哈参加联络组会议时答记者问说,北约想扮演利比亚行动的领导者,我们接受了。但是,北约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他补充说,我的意思是,应该阻止卡扎菲使用重武器攻击平民。在被问及北约是否做得足够时,他清楚地回答:不够。 卡扎菲军队的狂轰滥炸,让昔日繁华的米苏拉塔街头一片狼藉,犹如地狱 卡扎菲再次兵临阿季达比耶城下,义军开始守卫战。与此同时,各国正在陆续抵达多哈准备开会。诚如本社此前反复提示的,本社评论员老榕认为,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将对啥时候、进入什么样的地面部队起决定作用。是否要进地面部队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他同时预测,看见多国海军陆战队登陆米苏拉塔,很快了 今天的会议在半岛台的“老巢”多哈举行,终于可以看见一个收拾利索的主持人了。利比亚前线的那些半岛记者们,不分男女,个个蓬头垢面,疲惫不堪,衣冠不整的,唉。真是辛苦。 卡扎菲军队正在用火箭猛轰米苏拉塔。老榕说,我注意到,他们可能预感到什么,现在在猛轰港口。 勇敢的半岛台记者正在阿季达比耶西门口现场报道。几个小时前这里还落下了卡扎菲军队的火箭弹。现在可以看见,义军已经开着皮卡出城迎敌。 现在是利比亚时间今天凌晨0点30分左右。经过一夜的激战,阿季达比耶还在过渡政府手中,米苏拉塔的战斗也有进展。过渡政府发言人说,他们已经向法国、意大利和卡塔尔提交了一份需要的军援清单,希望可以尽快提供。图为一位义军战士在当地时间昨天,把他的孩子从阿季达比耶前线送回家,他要准备打仗了。 @微天下 : #利比亚局势#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外逃至英国的前利比亚外长库萨目前已经离开了军情六处为他设置的安全住所,并在接受讯问后脱离了英国安全机构的监控,前往卡塔尔参与利比亚问题峰会。英国官员称他们“希望但不能保证”库萨随后还后返回英国继续接受讯问。洛克比空难遇难者亲属对此表示震惊。 今天的另外一个进展是,卡塔尔已经向班加西启运了四船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帮助暂时无法炼油的班加西过渡政府。他们证实,过渡政府第一批100万桶原油的交易已经完成并获得了资金。中国买家购买了这100万桶原油。 我真的哭了。半岛转发路透社照片,说明是:An injured anti-Gaddafi fighter keeps watch along the front line near the western entrance of Ajdabiya.一位受伤的义军,孤独地眺望阿季达比耶城门那里的前线。 全体人类,以及就近的北约,阿盟,海合会各位,拜托,不要让他一个人战斗。 @叶飙 :【利比亚】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是新利比亚临时过渡委员会的翻译,他和身旁的阿訇一起问我,为什么中国不支持设立禁飞区,为什么中国人要帮那个屠杀人民的卡扎菲?这是行走利比亚不时要面对的问题,能回答的只有:我也不喜欢这个决定。 @叶飙 :【利比亚】曾经卡扎菲的军事基地,班加西革命时的焦点,对抗的中心,墙上是涂鸦:你骗得了人民一时,骗不了一世。 【12】死了都要爱,就是不出轨…… 【13】归途列车 @刘长 :我写了一篇博文,给它起名叫《 归途列车 》,关于一次未尽的采访和一个未曾说出的故事。为了写这篇博文,我专门开通了财新网的博客。文章地址在 http://t.cn/hrfbJ9 记得同事何娟在钱村长事件后曾发文,反思曾被她忽略的邮件,是的,做记者,但求心安。知道一些事情,说出来,我内心会好过很多。 【14】兄弟 @微天下 : #日本地震# 4月12日,宫城县南三陆町,一对兄弟在停车场吃分配的热饭菜。 4月12日,宫城县南三陆町,一名74岁的老人用回收垃圾的桶从井里打水,准备洗衣服。 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暂定评估等级上调至7级。5天前,记者曾进入日本核辐射禁区——福岛南相马市小高町,被遗弃的小狗们在空旷的街道上流浪。这里属于核电站周边20公里疏散区范围,全部居民已搬走,成为“被遗弃的城”。 【15】27周男胎子宫内自慰 台湾一名孕妇在彰化市一间妇产科产检时,超音波意外看到27周的男胎儿竟然正在自慰,生殖器还勃起,让准妈妈看了又好笑又害羞。对此,妇产科医生蔡锋博表示,胎儿手淫是正常现象,只是难得被超音波照到拍下,画面得来不易。(中视) 【16】发现一个行业搞不好,把它的主管部门取消就好了 美国顶尖理工大学都鼓励学生恶作剧。其中最著名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偷走了加州理工学院具有130年历史的镇校大炮,作为对一年前加州理工学生用假校服捉弄麻省理工学生的回敬。事后,加州理工学院校长不但不生气,反而称赞麻省理工此次行动是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回应”。足见美国大学对学生创造力的保护! ( @屁民凯恩 ) 发现一个行业搞不好,把它的主管部门取消就好了。教育那么多问题,主要是教育部在捣乱。把教育部取消,保证问题全解决。里根任美国总统时,提议取消教育部,虽未被国会批准,但也被砍到基本半残。它只掌握教育经费的6%。而且,没有审批大学、任命校长、颁布统一教学大纲的权力。教育主要由各州负责。 【17】绞杀垃圾短信 @郑渊洁 :很多手机用户被诈骗、垃圾短信或响一下就跑电话骚扰,很少有人向政府设立的12321举报。四川《天府早报》调查显示,2010年1月11日四川开通12321以来,每月仅有百余次举报: http://t.cn/hrx6GL 当你接到垃圾短信后,将其转发到12321,在垃圾短信前输入垃圾短息号码,再用*号间隔短信。垃圾将不再骚扰你。 【18】 @全民最大黨 山寨露牙哥和茫然弟 @從從 :新貨到: @全民最大黨 的露牙哥和茫然弟!我才知道我的脖子有多短! @安心亞Amber 扮男生太可愛了 【19】我勒个去,这NB的植入广告!这彪悍的职业敏感! @作业本 :今晚一点前睡觉的人,怀孕。 @杜蕾斯官方微博 :有我!没事!!! 疯了,真的疯了……泰国联赛,加赛补时,官员高举巨大的避孕套补时牌……我脑子里出现的第一句话就是:球迷们伤不起啊…… 【20】扪心自问,我做不到 @屁民凯恩 :在从美国回来的飞机上,我遇到一对美国夫妇,他们是来中国收养孩子的。我说:“你们最好挑一下,因为很多孩子是有缺陷的。”他们说:我们就是要收养有缺陷的孩子。因为正常孩子容易找到家,而他们不容易。”我不知道他们费力费钱那么老远来领一个傻孩子回去,难道也“别有用心”?扪心自问,我做不到。 【21】在一个没有爱和怜悯的社会里 人们被迫成为只为温饱挣扎的植物生存状态和为制度运作而工作的机器状态,人的价值被降低,主体性渐渐消失,成为一种活在机械荒漠下的群体.当一个国家已经丧失掉真实和同情心,在一个没有爱和怜悯的社会里,我们除了看见粗暴和恶人的洋洋自得,还能看见什么呢?对于正义、平等和爱,我们又能抱有怎样的希望呢? 【22】张思德烧鸦片而死? 小学课文《为人民服务》中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张思德同志,官方资料,1944年,在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因窑洞塌方,被砸窑洞中身亡。根据学者张耀杰的研究,张思德并非死于烧木炭,而是在制鸦片的过程中意外身亡的。 http://t.cn/hr5ZoV 【23】人人都能做“黄岛主” 4月12日,国家海洋局从登记在册的6900多个无人海岛中放出首批176个,个人、单位、老外均可抢租,你可搞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租金依据岛大小、用岛方式、对岛屿破坏程度大小来定,租用年限50年。(法制晚报) 【24】保卫圣火:八万鬼子望风而逃 4月12日下午,深圳市公安局、大运执行局联合在深圳特警支队训练基地进行深圳世界大运会火炬传递圣火护卫队模拟演练。广东省公安厅厅长梁伟发率检查组到毗邻深圳的东莞巡查,称警方要通过系列重点打击整治,“让犯罪分子不敢来广东,不敢来东莞。” 【25】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 (龙应台) 【26】说了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也不说,那叫我怎么办?——影片《江湖》 3年后的一天,开着汽车去加油,师傅问:“加多少钱的?”我说:“加1000块的吧”,“加这么点才能开多远啊,干脆加满了吧”,“不了,留那些钱还得买2斤青菜呢”,“加好了,等下我给你拿发票”,“不要发票,谢谢”。。。师傅愣了半天,“我靠,牛逼啊,私家车也敢来加油啊”。。。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