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

范泓:该走的路,对岸已走过

  自2003年始,范泓研究历史已有10年时间,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5月22日,共识网有幸与范泓先生对话,以下为采访文字稿。 范泓,王梦瑶/摄    普世价值就是要回到常识   刘一非:人大杨晓青那篇文章您看了吗,那有什么看法?   范泓:大概看了一下,不懂,为什么社会主义不能宪政,是执政党的必然说法吗?在讯息时代,再也不闭塞,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几乎人人都可以知道,人类是有自己的方向和选择的。那天我和邵建老师去看望108岁的周有光老先生,先生历经几个时代,世道沧桑,慨然于心,老人对我们这样说:历史只有一个轨道,那就是普世价值,哪怕我们曾经从这个轨道掉了下来,总有一天,还是要回到这个轨道上来的。   刘一非:那您认为普世价值包括些什么呢?   范泓:言论的自由、人身的自由、迁徙的自由,这些都是符合自然法则的,自由在骨子里是人性的需要,自由就是普世价值。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些都已成为常识,所以,撇开所谓的"意识形态",我们应该回到常识。不管在一个怎样的时代,遭遇怎样的制度,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公民,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应当得到保障,这是最基本的,这是公民应有的权利,而且,面对公共事务发言,不论赞成还是反对,都不会有什么危险,这才是一个正常而又理性的社会。   我个人,除渴望免于恐惧的自由外,并不要求更多。爱读书的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但从整体上来讲,一个社会要有最基本的价值观,那就是从人性出发、回到常识,不要去违背常识。说宪政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不能搞宪政,这是违背人的理性和常识的。既然社会主义不能搞宪政,是否可以把宪法废除,直接党治制呢?我总觉得,知识分子是有人格力量的,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考,若确有压力,你不说行不行,为什么非要说呢,萨特说过沉默也是一种态度。现在都说要依赖于一个好的制度和路径,不依赖于什么人,那么好的路径,当然在法制前提下。要实现法治,就不能不搞宪政,宪政就是限政,必须有监督的力量,台湾在这方面提供了优质的经验。   历史必须得到反思   刘一非:还是来谈谈您的书,这本书叫做《历史的复盘》,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书名?   范泓:这是我近年来部分文章的一本结集,与前几年广西师大理想国出版的《隔代的声音》,可以说是姊妹书,因为大部分内容仍与民国从政学人有关。《历史的复盘》有一副标题"百年纷争人与事",这是我个人的视角,也是对百年中国的某种认知;而内容,是透过具体的人和事,从清末纷争一直写到台湾社会转型,文章是独立的,思绪是连贯的??为什么最后把视角放在了台湾,实际上,就是对路径问题的思考。   给这本书取名《历史的复盘》,就是对历史的反思。借用了围棋的一个术语,即不管谁输谁赢,都要复盘,看究竟哪一步走错了。比方说,当时的清廷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立宪"的诚意?任何一个政权在危急之下都是要自救的,要么是开放政权,要么是更加紧缩,在这个节点上是最容易出错的;辛亥之后,进入共和,难道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吗,为什么共而不和,民初比清末还要乱?北伐革命,南京政府成立,结果从训政走向党国体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所以,在许多节点上历史是需要反思的,这个书名大体上表达了我对百年历史的某种认知。   刘一非:那就是说这本书是在反思历史的若干问题,是为了汲取教训吗?   范泓:历史的经验当然要记取,不仅是为了过去,也是针对当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社会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个模样,我总觉得是有内在逻辑的,尽管历史也有偶然因素。我个人对于历史的关注,来自于内心的需要,没有任何功利,说有淑世情怀并不为过,我们这代人有摆脱不尽的时代痕迹,借用杨奎松先生的书名,就是有一种"忍不住的关怀"。我个人觉得,在国内,有一批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都是具有某种情怀的人,与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有所不同,如谢泳、丁东、傅国涌、邵建、智效民、张耀杰、程巢父、陈远……这些人未必不在体制内,许多人本身就在大学或研究部门,但他们对于历史的认知以及研究并不固守旧的史学传统,也不囿于意识形态的羁绊,倾向于新史料的实证研究,各自的表述上耳面一新,也拥有自己的读者,我与这些学者有较多的接触,也受到一些影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某些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扭曲,或被遮蔽,之前的台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在当时孙文这个人是不能碰的。历史研究其功能之一是要还原真相,或寻找历史的真相,为什么要寻找真相,就是与当下有关。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这就是研究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我在搜狐历史频道开篇时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历史研究在本质上是“求真”》,没有真相,就没有真理,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    没有真相,就没有真理   刘一非:“没有真相就没有真理”是您研究历史的理念吗?   范泓: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也针对某些说法,说要真相不要真理,不明白为何要对立起来,用这一点,去否认另一点。就历史研究,通过史料来呈现某一段历史的方方面面,乃至拼凑、接近或还原真相,这是应当的。但我还觉得,某些史料固然能勾勒出某一段历史的轮廓,但并不等于就是真相,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存在,包括时间。比如说抗战,过去我们是以中共的叙事为主,现在有了国民党对这一段历史的记忆,但日本人的历史记忆我们知道多少呢,美国人的历史记忆又是多少?如果说过去是单一的历史记忆,现在则是多元的历史记忆,史料开放的越多,才能更接近那个时代的真相。实际上,谁都知道,新史料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点一点被开放或挖掘出来的,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试图把所有的历史真相都还原,至少在今天还做不到。就是放到对岸也不能完全做到,他们所占有的史料跟我们不可能是一样,各有各的优势,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的研究才让人踏实。能否真正做到还原真相,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   严格讲,其中变数太多,只能是接近真相。我在书中写到黄远庸一案,原来说是谁谁谁杀的,后来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黄季陆又说是谁谁谁杀的,并非毫无史料依据;可事实上都不对,到了上世纪80年代,凶手从美国回台湾定居,临死前,良心发现,才说出是他杀的。此人叫刘北海,当年是林森的卫兵,指使者是林森,刺杀令来自孙文。如果不是当事人把真相说出,当初的"真相"就不是真相,都以为是袁世凯干的,或其他人干的。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一个开放的程度。就像东欧解体,很多普通民众能看到当年的有关自己的档案,对那个极权体制才有更准确和更深刻的认识。   刘一非:对于历史亲历者来说,会有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虽说一些当事人已故去,但这个利益关系一直会延续,牵涉到其他很多事情和人。所以即使到了现在,很多真相还是不能说出来。   范泓:我相信,单个历史事件是有真相的,不仅在于当年的史料、文献,也在民间的记忆中。官方的历史叙述并非毫无价值,其实在某些地方,在他们叙述的背后,再走几步,往往就是真相。很多文献、档案应该在很多年后予以解密,但事实上,目前还做不到。我写过一本原中纪委书记李昌的书,当时你们周总还不认识我,他在香港看到这本书后买了很多送人。这本书里面谈到一些往事,如那场风波之后,中顾委有几位老同志不让党员重新登记,最后是陈云发话才得以登记。当时通过中央文献的朋友设法调阅查证,结果朋友告诉我,这个连他们都看不到,知道有陈云的这份谈话,但就是看不到。他们作为体制内、专门研究的人都看不到,何况我们这些人,所以说接近史料的途径还是十分有限。   刘一非:在当下研究历史其实还是困难重重的,是不是?   范泓:历史研究不仅需要依赖官方的资料,还有其他历史记忆,如民间的。现在很多人在做民间口述史,这是有价值的,可弥补许多东西。我本人就想做朱厚泽先生的口述,曾对高华先生提起过,他一听,就表示有价值。在许多史料和文献还无法公开的情况下,从民间寻找历史记忆也是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后人去寻找相关史料,比如陶希圣的资料,书信、日记片断、私家修订的年谱以及相关材料,都是我透过其后人收集来的,这些都是陶氏后人自己珍藏的那部分,官方档案中未必就有,如《苏俄在中国》手稿原件就在陶氏后人手中。当然,就其家人角度来讲,对于他们的叙事应当保持某种警惕,并非不相信,而是为亲人讳、为尊者讳是一种情感惯性,这一点必须加以考虑。他们的表述只能作为叙事的一个方面,我更相信日记、书信、照片等材料,或官方有明确记载的一些文献。比方说某年某月某日什么任命之类,这是不会错的。阮毅成之子阮大仁先生就对我说过,他的父亲有两套日记,一套是工作日记,一套是生活日记,他在台湾《传记文学》只公开了工作日记,很显然,单看工作日记是不够的,即便记载的是同一件事,或许就是两种语境,出入会很大的。若从史料的角度,一般认为回忆录的史料价值相对要差一点,口述历史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大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人的记忆是会出现偏差的??但这个不能怪他们,或许不是有意识的,尤其那些在历史上有颇多争议的人物,如汉奸、叛徒,类似这样的,他们的后代在这方面绝对是敏感的,肯定是这样的。如果说我的父亲是历史上的"大汉奸"(这只是比方,不代表我个人对"汉奸"的看法),你认为我会怎样来叙述呢?或许在某些地方宁可不说,也不会完全赞同那些横议或指责,这种心态,其实是很真实的,大部分情况下会这样。   刘一非:嗯,要么不说,要么辩解。   范泓:辩解,其实,有些东西,聪明人是不辨的!如果确实你是冤枉的,总有一天,真相大白时,就会得到公正对待,无非是时间问题,时间,对于很多历史的还原来说,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包括认知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这代人看历史,和我们这代人看历史不会一样,其中有时代的原因,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   刘一非:我们在形成认识的过程中接触到的资料不一样。   范泓:对,还有你们认知历史的方式也不一样,面对同样一个历史事件,可能得出的结论会不一样。昨天在彼岸书店,邵建和陈丹青对谈胡适与鲁迅,当谈及左翼青年问题时,陈丹青问如果今天有个延安,你们年轻人还会不会去?邵建认为肯定会有不少人去,丹青则根据自己与年轻人的接触认为不会有多少人去,而在场的年轻人大部分表示不会去。由此可见,一代人就是一代人,生长环境不同,时代变了,认知是不同的。   刘一非:我觉得这个跟年龄也是有关系的,年轻人总是热血沸腾的。   范泓: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相对于我们这些50年代出生的人,会更加理性一点。我们成长在一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与今天不同的是,我们在当时没有选择,就像陈丹青昨天说,那个年代是不能自己做主的,他们让我们下乡,我们就下乡去了,然后,就整天在盼着毛死,他不死,就不可能回城。   我们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今天的一代没有经历过,他们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是不是缺少什么东西?缺少记忆上的某种体验,对过去所知甚少,有种距离感,思考问题,不受羁绊,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一直认为,

阅读更多

信力建 | 信孚电讯(5.29)——朝鲜战争,谁输了?

作者: 信力建   1.王冲:朝鲜战争,美军伤亡139272人,其中死亡24965人;朝鲜死伤620264人;中国伤亡总数为909607人,其中401401人死亡;可怜中华儿女埋骨他乡,却换来一个白眼狼。数据摘自贝文•亚历山大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作者叹息道:“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谨以此纪念即将到来的朝鲜战争63周年。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史大刚说,新疆的“稳定大局没有问题”,当地领导都无需带上警卫和枪械,而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非常尊重、相互都是好朋友”。 3.日本财务部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日本对外净资产创历史新高,连续22年位居世界最大债权国。对外净资产指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海外持有的资产与负债之差。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日本对外净资产为296.315万亿日元(约合2.91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11.6%,创下历史新高。 4.其实公务员都很普通,可以不用这个词,因为我看不起普通的公务员。——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日前在云南受邀参加德宏州领导干部讲课中,在问答环节,他对一名自称是“普通公务员”的提问者说道。 5.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臣论道谈经。——临近高考,河北衡水二中学校墙上的励志标语近日在网络上热传。 6.《福布斯》昨天发布《中国企业家幸福指数白皮书》显示,中国企业家群体对“治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心度较低,他们更多着眼于实际。近四成受访企业家表示对“治理环境不太关心”。不过,相对于2011年,2012年有超过一半(52.5%)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中国的自然环境恶化。 7. 5月28日,北京宣布再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儿是一名山东籍6岁男童,近5天体温均正常。患儿并无禽类接触史,感染源仍未查明。市卫生局组织研判认为,北京出现大规模散发病例的可能性很低。 8.香港某报5月28日刊发报道,指中纪委拟要求高官留学子女毕业一年内回国。经了解,此报道失实,为虚假新闻。凤凰网称,未经核实审查,转发此不实新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向网民公众深刻致歉。 9.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高级经济学家Dariusz Kowalczyk周二称,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在今年余下时间内将继续升值,但升值速度将较此前两个月放缓。预计年末时即期汇率将升值至6.10元。 10.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今年将力争推出国债期货,积极推动动力煤、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上市,做好沥青、铁合金、人造板以及其他钢材、稻谷、塑料等已立项期货品种上市准备工作,并继续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相关工作。 11.广州一车主在广从路华德加油站加油时,发现加油站员工正在追逐一名便衣男子,以为便衣男子在抢劫,于是路见不平见义勇为,开车将人撞倒身亡。但后来才知,被追的人是加油站经理,追人的员工是精神病患者。 12.国土资源部近日透露,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建部及国土部已经开始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为即将开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提供法制保障。针对个人不动产信息后期查询的权限及范围等问题正处于研讨中。业内人士指出,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为房产税的全面开征创造条件。 13.随着雷政富、刘铁男等事件曝光和查处,网上一度出现反腐靠情妇说法。人民日报说,贪官和情妇是权色交易共同体,互相勾结、相伴而生,把反腐败寄托在她们身上,无异于与虎谋皮、缘木求鱼,也辱没了正道人心。人民群众才是反腐败的主力军和依靠力量。 14.北京邮政新服务:包裹5元起价,1斤以上视重量加价,且有望上午收寄、下午送达。质疑称北京邮政有“跨界”“越位”嫌疑,“突出价格优势,对现有快递市场冲击可能很大。”北京邮政称,“5元快递”存误读,其实是普通邮递升级版。 15.据韩国《中央日报》,9名脱北青少年逃至老挝,27日被驱逐至中国,面临被强制遣返的危险。他们约1年前开始在丹东待了一段时间后于今年4月前往韩国,在一对韩国传教士夫妇的带领下转移至老挝边境,但在老挝境内受到当地公安盘查,随即被驱逐至云南省。 16.韩联社消息,济州道的外国人专用赌场生意空前火爆,中国游客贡献很大。济州道政府透露,去年赌场中国游客15.6万人次,占总数的69.1%。济州道政府称,“赌场经营一直很困难,连年赤字,但中国游客使各个赌场扭亏为盈,希望势头得以保持”。 17.近日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园展出了一件艺术品:一女孩坐在一男孩腿上,身穿校服的两人旁若无人地拥吻着。很多市民认为,艺术品会起到误导作用,甚至成为”反面教材”。创作者回应:作品展现当前社会现象,只是中学生亲嘴,不算过。 18.昨日,国内上市公司薪酬权威研究机构荣正咨询发布 “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去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均值为75.38万元,达到历史最高。万科董事长王石以1560万元年薪,位居最高年薪排行榜首位,这也是王石连续第二年“夺冠”。 19.国内知名反歧视公益机构表示,事业单位招聘中的户籍歧视最为严重。他们通过近五个月的跟踪调查近百家事业单位发现,有户籍要求或明确提出应聘者需“有本地户口”的单位占比达99%,事业单位招聘成为户籍歧视的重灾区。 20.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被监禁于周遭的环境中。他的生活完全公式化,他只限于和几个朋友接触,只看到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他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林语堂 21.宋祖德:【党内立法对反腐有效吗?】党内立法感觉很奇怪,全世界罕见,难道党比国大?难道党法可以凌驾国法之上?无论哪个党派成员,都是国家公民,必须也只须遵守国法,没必要党内另外立法,明显说明党可以搞特殊,正因为党员干部搞特殊才导致腐败,立个党派内部法律,就是无视人大,公然搞特权,于反腐何益? 22.茅于轼:家庭的幸福必要条件是完整。婚姻稳固夫妻白头到老。儿女双全(但这要碰运气)。父母能尽天年,并享受子女的孝顺。不但这一代,也包括上一代和下一代,都有完整的家庭。然后才是物质条件。可是环顾周围,能有完整家庭的比率极低,恐怕连五分之一都不到。破碎的家庭很难形成一个没有焦虑的社会。 23.丁东1951:列宁依靠德国提供的5000万马克发动政变,导致沙俄对德战争失败,列宁事实上充当了德国特务的角色;列宁夺取政权后在全国设立610个契卡工委,杀人达200万以上;实行公有制和军事化,导致国内3000万人非正常死亡等史实已经被写进俄罗斯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继续忽悠公众对列宁顶礼膜拜,或将成为国际笑柄。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杨天石 丁东:国民党是如何失掉大陆的

杨天石 丁东:国民党是如何失掉大陆的 进入专题 : 国民党    ● 杨天石 ( 进入专栏 )   丁东 ( 进入专栏 )        【要点1】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一:丢掉了农民,中共之所以得到政权、得到农民的拥护,是因为满足了农民求温饱、求土地的基本要求。   【要点2】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二: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抗战胜利后,民族资产阶级在外资和官僚资本的挤压中艰难发展。   【要点3】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三:大打内战,物价狂涨,经济恶化,丢掉了全民。上海商店每2-3小时就要换一次标签更改价格,上海解放前夕,物价较1948年上涨11万倍。   【要点4】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四:贪污腐败,惩治无力。蒋介石国民政府曾经想反贪污,也想惩罚一些贪污的官僚,但碰到孔祥熙和孔令侃,反贪污就反不下去了。   【要点5】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五:一党专政、个人独裁。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与其被人家骂,蒙上一党专政的恶名,何不开放党禁,让各个党派合法竞争?但这只是昙花一现的认识,终其一生,蒋介石未能突破一党专政。   【要点6】国共之争,当时至少是五个方面的博弈:国民党、共产党、美国、苏联、还有处于国共中间的其他党派。苏联方面支持毛泽东,但美国人支持蒋介石却有点半心半意。   【要点7】为什么在大陆土改不成功,在台湾成功了?国民党中央对台湾当地来说是外来户,是从大陆过去的,跟当地的地主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改革台湾地主的土地,国民党不心疼,所以土改在台湾搞成功了。   【要点8】蒋介石早年学过马克思主义,但后来反对共产党、走到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跟蒋信仰基督教有关系。他在日记里讲,基督教讲的要“爱人”,马克思讲的是“恨人”。二者间蒋介石选择“爱人”,当然,蒋介石将马克思主义简单的归纳为“恨人”,是不对的。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什么从如日中天到败退台湾?      杨天石: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很荣幸能够和著名的口述史专家、民间思想研究专家丁东先生一起来做这个节目。国民党为什么丢掉了大陆,50年代开始美国历史学家就很热烈的讨论这个题目,腾讯网发布消息后我注意到网上有3000多个网友关注这个题目,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今天只能够从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从国民党方面来分析为什么国民党丢掉了大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时应该是中国国民党和蒋介石威望最高的时期,如果我们用一句中国成语语来说的话就是——“如日中天”。那时的国民党、那时的蒋介石就好像太阳到了中午的天空。但就在国民党蒋介石如日中天、威望最高的时候,3年多不到4年,蒋介石和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我想这是历史学家也是广大读者、听众愿意思考、研究的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抗战胜利,蒋介石的威望提升。罗家伦(北大学生,后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官僚)写了一首诗《凯歌》:“胜仗!胜仗!日本跪下来投降。祝捷的炮像雷般响。满街炮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向东望,看我们百万雄师,配合英勇的盟军,浩浩荡荡,扫残敌,如猛虎驱羊。踏破那小小扶桑,河山再造,日月重光。胜利的大旗,簇拥着蒋委员长。我们一同去祭告,国父在紫金山旁。八年血战,千万忠魂,打出这建国的康庄。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罗家伦这首诗写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写的是当年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而欢呼的场景。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蒋介石的威望,蒋受到全国人民拥护和歌颂的情况。   我想介绍一下蒋介石在1945年12月北京之行的情况。1945年12月,蒋介石到北京受到热烈欢迎,那时天安门城楼挂的是蒋介石的肖像,他在故宫太和殿前做过一次演讲。1945年12月16日蒋介石的日记:“北风凛冽,今午为甚。到太和殿对北平全市中学生以上学校学生训话,约二十分时,训毕先往场中巡阅,先时学生尚有秩序,与其数人握手以后,其他学生皆离队来前围住,不能前进。余仍登坛答礼,正向西阶步出时,未下阶而学生拥挤上来以后,围匝时紧,一时乃至不能吐气。侍卫心慌,拥余向外而愈不能出,余欲立定亦不可得矣。如此拥进拥出,拥在一圈之内,足有一小时之久。此为从来所未有试尝之滋味,青年之狂热有如此者,能不为之感奋乎!”这段日记讲的是蒋介石在太和殿前对学生讲话后受到学生包围的情况,蒋介石在人群里被包围得几乎喘不气来,在侍卫的帮助下,他“奋斗”了一小时后才走出人群。   下面是1945年12月18日的日记,这一天蒋介石离开北平,他当时住在北京交道口附近,他说“回寓已十一时半。沿途见小学生已鹄立道旁,心甚不安,乃展早出发,自安定门起,直至正阳门前之天桥,人民夹道欢送,重叠拥挤,其狂热情态不减于前日之太和殿也。余何人斯,受民众如此爱护,能不自勉以感谢上帝乎?”蒋介石很感动,能够受到民众如此爱护,“能不自勉以感谢上帝乎”?   这两个日记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受到欢迎被人民所拥护的情况。      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一:未能满足农民求温饱、求土地的要求,丢掉了农民      第二个问题,国民党失掉大陆的原因。国民党丢掉大陆的速度很快,三、四年的光景。其原因很多,可以做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这里只能从国民党的角度来做一点考察。   一是丢掉了农民。中国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求温饱,另外一个是求土地。蒋介石和国民党想过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想过减租和土改的问题。“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是孙中山提出来的,“二五减租”是在1925年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和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的决定。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民政府曾颁布了一个《佃农保护法》,规定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不能超过总量的40%。1930年6月,国民党政府又在《土地法》中规定,地租不能超过千分之375,在历史上通常称之为“三七五减租”。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底,浙江省曾经打算执行“二五减租”政策,然而城乡地主们群起反对,省政府主席张静江也建议取消,国民党中央派戴季陶调解,结果不了了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5年10月通令,减免佃农应缴地租的四分之一,但实际执行的仅江苏吴县等少数县份。国民党也曾经设计过各种土地改革的方案,例如蒋介石曾设想在全国成立土地银行,用“按揭”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所有一切都只能停留在计划、停留在空谈的领域。      想学共产党给农民分地,但遭地主反对,不了了之      1948年8月,蒋介石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部队打仗很勇敢,不怕死,而且每战必胜。蒋介石读毛泽东的著作,读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蒋介石说他明白了,共产党的军队为什么打仗很勇敢,不怕死,是因为共产党给农民分了土地,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就勇敢作战。蒋介石觉得国民党也可以学,所以蒋介石提出来要实行“耕者有其田”,要在收复区(这个地区原来被共产党掌握,现在国民党打回来了,收复了)学共产党的做法,承认共产党分给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承认共产党给农民分地的成果,争取农民。蒋介石不仅下了命令,而且在江苏的苏北选择了几个县做试验,做承认共产党土地改革成果的试验。但试验区刚刚成立,地主们就群起反对,这个试验区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再看1949年2月3日蒋介石的日记,这一天蒋介石从南京下野回到故乡浙江奉化,日记里说:“昨游览城乡,可说乡村一切与四十余年以前毫无改革,甚叹当政廿年,党政守旧与腐化自私,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此乃党政军事教育只重做官,而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也。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为晚也。”到1949年蒋介石下野回老家看,发现奉化乡村跟20年前没有变化,这时蒋介石才反省他当年由于国民党的守旧、腐化,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中共在农村重视农民要求,满足农民要求,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提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继续进行土改。由于共产党采取了这些政策和方针,所以农民参军、支前,保卫胜利、翻身的果实。解放军实际上是穿上了军装的农民。   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点,在中国2000多年历史里,中国历代强大的王朝大都是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被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王朝被绿林和赤眉(起义军把自己的眉毛涂红)农民起义推翻;东汉王朝被黄巾军起义推翻;唐王朝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推翻;元朝被红巾军农民起义推翻;明朝被李自成、张献忠推翻。历史上秦、西汉、东汉、唐、元、明都是强大的王朝,但都被农民起义推翻,只有两个王朝不在此列,一个是宋王朝,败于北方少数民族,清朝亡于革命党。所以国民党失权丢掉大陆的第一个原因是丢掉了农民,共产党之所以得到政权、得到农民的拥护,是因为满足了农民求温饱、求土地的基本要求。      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二: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      是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抗战胜利后,民族资产阶级在外资和官僚资本的挤压中艰难发展,战后中国资本总值约142亿元,国家包括官僚资本占54%(抗战之前只占32%)。在产业资本里,官僚资本占64.13%,民族资本占24.66%。刚才讲到在战后资产里,一种属于官僚私人资本,我们可以称为豪门资本。例如宋氏家族的孚中公司,孔氏家族的扬子公司。还有一种是国家资本,如资源委员会所属各企业,在生产量方面,电力占50%,石油占100%,钢铁占80%,中国纺织公司下属的85家企业棉布产量占全国74%。从这个数字来看,抗战胜利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是外国资本,另外一种是官僚资本,中国民族企业是处在被挤压的狭小天地里。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国家资本‘糟的很多’,效能两字谈不到的更多。推其原因,各种恶势力支配着,豪门把持着,于是乎大体紊乱着、荒唐着、僵冻着、腐败着。”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也讲:“我们应该查一查,党内的官僚资本家究竟有若干?他们的财产从何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民营资本困难,当时有这样两句话:“生产不如投机,投机不如囤积。”到1948年,上海工业长期下降。   国民党当时有一个政策——限期收兑人民所有的黄金、白银、外币。国民党政府规定老百姓包括资本家在内,私人不能够保存黄金、白银,也不能保存外币,所有保存的黄金、白银、外币都要卖给国家。这个政策首先打击的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比如陈光甫,陈光甫在中国近代近代史上创办了两个非常有名的企业:一个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第二个是中国旅行社。这两个民族企业都是陈光甫创办的。我们也可以看陈光甫的一段日记,1949年4月21日,国民党官员谷正纲受蒋介石委派到上海,召集上海资本家开座谈会,那时国民党政权已风雨飘摇,所以谷正纲提出“拼命保命,破产保产”——要求资本家拿出钱支持国民党,挽救国民党政权的溺亡。陈光甫日记写道:“今日之争非仅国民党与共产党之争,可以说是一个社会革命。共产党的政策是穷人翻身,土地改革,努力生产,清算少数分子——所以有号召,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反观国民党执政二十多年,没有替农民做一点事,也无裨(没有帮助、没有好处)于工商业。”陈光甫总结国民党执政二十多年没有替民族资产阶级做一件好事,所以这个会开得很冷清,说话人不多。这是第二个原因,国民党把民族资产阶级也丢了。      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三:大打内战、经济恶化、丢掉了全民      三是大打内战,经济恶化,丢掉了全民。第一,滥发货币,由于要打内战所以发了大量的货币支持军费的支出。如果说1947年军费占国家计划60%的话,到了1948年就发展到68.5%,这还是一个虚假的数字,实际军费占到80%。所以到1947年国民党法币发行额已经是战前的3430倍。   第二,物价狂涨。上海商店每2-3小时就要换一次标签,更改价格。上海市议长潘公展说:“开了十天会,上海物价波动极大。十天比过去三个月涨得令人惊心。如米价,过去三个月涨了四倍,而这十天就涨了1/3。”上海解放前夕,物价较1948年上涨11万倍。1949年6月金圆券5亿元才能兑换1块大洋。(官价)   第三,增加税收。有人讲:“物质方面的生活,简直是无一不捐,无一不税。现在大家都说:中华民国万税,我想即使没有万税,千税是有的。”所以由于经济上的恶化,把整个社会、全民都丢掉了。我们看一段蒋经国的日记,蒋经国说“一般的中产阶级因为买不到东西而怨恨,工农因为小菜、蔬菜涨价而表示不满。现在到了四面楚歌的时候,倘使不能坚定,很快就会崩溃?

阅读更多

编程随想 | 分享政治类电子书(26本)

  通告一下最近2个月新增的政治类电子书。   按照惯例,上传的电子书都放到 ” 编程随想的收藏 ” 这个站点。    要下载的话,请用鼠标猛击” 电子书清单 “(需翻墙) ★政治类 / 北朝鲜 ◇黄长烨:《 黄长烨回忆录 》 作者是北朝鲜高官,曾经担任最高人民会议议长,是主体思想方面的理论家。 1997年进入北京的南韩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 通过此书可以了解北朝鲜的高层领导人以及北朝鲜的政治生活。 ◇芭芭拉·德米克:《 我们最幸福——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 》 作者是美国洛杉矶时报的记者。 作者采访了许多北朝鲜的“脱北者”,最终写成此书。 通过此书可以了解北朝鲜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书名具有反讽的意味。 ★政治类 / 苏联 ◇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 作者是苏联时期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此书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 作者本人长期被关押在古拉格,且出狱后又采访了几百名相关人员,最终写成此书。 书中大量披露了古拉格种种惨无人道的罪行。 如今俄罗斯已经把本书的精简版列入中学历史教材。 ◇陈启能 等:《 苏联大清洗内幕 》 此书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1988年出版,主要揭露斯大林的几次大清洗。 本书揭露的冤案,涉及到苏联的党、政、军、科研、文艺等各个方面。 ★政治类 / 中国 / 政治人物 ◇余杰:《 河蟹大帝胡锦涛 》 余杰是知名的人文及政治题材作家,独立中文笔会副会长。 此书堪称是《中国影帝温家宝》的姐妹篇,专门揭露胡锦涛的嘴脸。 某热心网友帮俺收集制作了该书,目前只找到前几个章节。 如果哪位同学有完整版,还请不吝告知哦。 ◇《 胡耀邦與中國政治改革——12位老共產黨人的反思 》 本书收录了多篇纪念胡耀邦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多位中共元老。 通过这些文章,有助于了解胡耀邦在政治改革方面的贡献。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改革开放时期 ◇何清涟:《 现代化的陷阱 》 何清涟是天朝知名且敢言的经济学家,因受迫害移居美国。 此书是她的成名作,其电子版在网上流传很广。 书中介绍了经济改革引发的种种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国有资产流失、圈地运动、等)。 此书上次分享过 HTML 版本,此次增加了 PDF 版本。 ◇何博传:《 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择 》 作者是中山大学科学哲学系副教授,发表多篇关于中国危机问题的论文。 此书1989年出版,曾一度被列为禁书。20多年后再看此书,作者的许多担忧已变成现实。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六四事件 ◇封从德:《 六四日记——广场上的共和国 》 封从德是六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通缉名单之一。 此书详细记录了他参与六四运动的整个过程。 俺在写《回顾六四系列》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它的某些内容。 ◇北京市委办公厅:《 1989年北京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纪事 》 此书是朝廷官方出版滴,看的时候要 小心被洗脑 。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文革时期 ◇徐晓 & 丁东 & 徐友渔:《 定西孤儿院纪事 》 遇罗克是文革时期的一个小人物。 他写了《出身论》批判当时盛行的“血统论”,在国内造成很大影响。 1968年被捕,1970年被当作反革命分子处决。 此书收集了遇罗克本人的多篇文章以及相关的一些评论文章(包括攻击遇罗克的)。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大跃进”和大饥荒时期 ◇杨显惠:《 定西孤儿院纪事 》 大饥荒期间,甘肃省的定西专区是重灾区。 此书根据翔实的史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再现了当时的惨状。 此 PDF 版本由热心网友扫描并分享。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反右运动 ◇章诒和:《 往事并不如烟 》 作者章诒和是“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的次女。 此书描述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康同璧、聂绀弩、罗隆基、张庚、章伯钧等知名“大右派”的悲剧命运。 由于此书内容批评了毛太祖,在2004年大陆出版时,多处内容被删改。之后真理部禁止该书重印。 此书上次分享过 TXT 版本。 此次的 PDF 版本由某网友精心排版并分享,该版本标注了被删节的内容,特此鸣谢。 ◇林昭:《 十四万言书——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 》 林昭是北大才女,曾任北大校刊《未名湖》编辑和《北大诗刊》编辑。1957年“反右”期间被划为右派。 1960年在针砭时弊的《星火》杂志上发表长诗《海鸥之歌》和《普鲁米修斯受难之日》,同年10月被逮捕。 1962年初保外就医,与黄政共同起草了《中国自由青年战斗同盟》的纲领和章程。 当年底再度被捕,1968年被枪决。 她在狱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写了20万字的血书与日记。这本十四万言书是其中之一。 ◇《 林昭,不再被遗忘 》 此书是关于林昭的纪念文章的合集。 感谢某热心网友分享PDF版本。 ◇《 中华民族的自由女神——林昭罹难40年纪念文集 》 此书是关于林昭的纪念文章的合集。 感谢某热心网友分享PDF版本。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土改”运动 ◇廖亦武:《 最后的地主 》 作者是中国有名的诗人、流亡作家。 此书介绍了“土改”时期,地主的悲惨遭遇。 当时有大量的地主/富农被滥杀,至今得不到平反。 ★政治类 / 中国 / 中共历史 / 国共内战时期 ◇傅国涌:《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出版过不少历史类著作。 此书收集了1949年前后,14位知名知识分子的日记和书信。 通过这些日记和书信,有助于了解那段历史。 ★政治类 / 中国 / 外交 ◇吴冷西:《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 》 吴冷西曾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中宣部副部长等职务。 此书详细介绍了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的过程。 俺写的《 谈谈三年大饥荒 》系列博文引用过本书的内容,证明“苏联逼债”是误传。 ★政治类 / 中国 / 教育问题 ◇《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 此书收集了多篇文章,指出天朝官方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 ★政治类 / 中国 / (其它) ◇胡平:《 數人頭勝過砍人頭 》 作者是流亡美国的政治异议人士,《北京之春》杂志主编。 此书是作者本人的文集,包含了八十几篇政治评论。 PDF版本是某热心网友精心排版并分享给俺的,特此鸣谢。 ★政治类 / 政治理论 / 非暴力抗争 ◇吉恩·夏普:《 群众性防卫——一种超军事的武器系统 》 此书是吉恩·夏普又一部知名著作。 主要介绍:利用群众性防卫的方式对付内部篡权者和外部侵略者。 此书上次分享过繁体扫描版。此次增加了简体的文字版。 该版本是某热心网友分享给俺的,特此鸣谢。 ★文艺类 (下面几本归到文艺类,但是跟政治有关,一并列出) ◇王朔:《 美人赠我蒙汗药 》 作者是当代知名的作家和编剧。名气较大,俺就不多介绍了。 书的主要内容是王朔跟匿名者老侠的对话。 通过对话点评了天朝当代文化艺术,抨击大众文化的媚俗和某些知识分子的虚伪。 据说匿名对话者老侠就是刘晓波。 ◇钟祖康:《 中国比小说更离奇 》 作者曾经是香港政治评论人,2003年移居挪威。 此书描写了天朝的种种荒诞之处。如果你在天朝待久了,或许习以为常了。 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写道:“在人的解放、平等和尊严这些信念底下,甚么爱国主义、爱党主义、民族主义都是可弃之而毫不足惜的。” 此书由热心网友分享TXT/MOBI格式,特此鸣谢。 ◇刘宾雁:《 第二种忠诚 》 作者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八六学潮后被邓小平开除党籍。六四事件后流亡美国。 在此书中,作者写道:雷锋式的人物,党让干啥就干啥,那是第一种忠诚;而敢于向党提意见,那是第二种忠诚。 此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介绍了那些敢于向党提意见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的悲惨命运。 ◇刘宾雁:《 人妖之间 》 作者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八六学潮后被邓小平开除党籍。六四事件后流亡美国。 此书是文革刚结束时发表的报告文学,揭露了地方官员的重大贪污案。 ★补充说明 如果你想找某本电子书,可以 翻墙 到俺博客留言,或者 翻墙 到 电子书页面 留言。俺有的话,会分享给大伙儿。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 (2013年1月) 分享政治类电子书22本 (2012年12月) 分享政治类电子书19本 (2012年11月) 分享政治类电子书10本 (2012年10月) 分享政治类电子书15本 (2012年5月) 分享“六四”的电子书6本 (2012年4月) 分享政治类电子书16本

阅读更多

财新《新世纪》 | 一个文革“狼孩”的忏悔诉讼

记者 周群 陈宝成 “我愿意再次解剖自己卑微的灵魂,公开地向因我告发而冤死的母亲忏悔、道歉;我愿意做一个反面教材,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数年来,当年的红卫兵,年近六旬的张红兵一直在努力,试图将在文革中遇害的母亲方忠谋墓地(遇难地)认定为文物。 这是他自己的忏悔与反思,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文革”期间的残酷真相。   为此,张红兵打了一系列的官司。最新的一场官司于2013年2月20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中级法院二审开庭。张红兵请求法院依法撤销固镇县法院的一审判决。该判决维持了固镇县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局(下称固镇县文广局)作出的一个决定,该决定认定方忠谋墓不具备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条件。   1926年出生的方忠谋,曾是解放军卫生员,专业后曾任蚌埠市固镇县医院门诊部副主任。1970年2月13日晚,她因支持刘少奇、毁坏毛泽东画像等言行,被丈夫张月升和长子张红兵举报。两个月后,方忠谋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1980年方忠谋被平反,宣告无罪。   当年的红卫兵张红兵后来成为一名律师。从2009年开始,他为母亲方忠谋墓走上了诉讼之路。   “我愿意把这件事情向社会公众公开,原原本本地公开,让大家品头品足。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文化大革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夫妻成仇、兄弟姊妹反目,母子相残这段文革的事实真相。”张红兵如是说。 “大义灭亲”   “我从小在学校里受教育,喝的都是狼奶。”张红兵说。   现为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张红兵,原名张铁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十多岁的张红兵被特批为红卫兵,是县里的典型。1966年,他自己改名为“张红兵”。他父亲张月升,当时是固镇县卫生科科长、党总支书记,在“文革”一开始即被打倒,成为固镇县里卫生系统的头号“走资派”。   据张红兵回忆,“文革”刚开始的两年,张月升被批斗最多,方忠谋也被“陪斗”,张红兵本人还写过批判自己父亲的大字报。   到1970年,对张月升的批斗逐渐冷却,但他的妻子方忠谋却“遭了罪”。由于被固镇县医院造反派认为是出身地主家庭,有“国民党特务”嫌疑,方忠谋被隔离审查很久后,才允许回家。   方忠谋返家后依然要被家人批斗。当时,遵照毛泽东的倡导,家庭辩论、家庭批斗是常见现象。张红兵回忆说,当时主要是他这个16岁的中学红卫兵在斗母亲,父亲和其他家人则说话不多。   更大的悲剧始于在1970年2月13日晚。方忠谋当晚在家人面前说了些支持刘少奇、邓小平的话。当时“一颗红心”的张红兵马上意识到这是“现行反革命”,张月升则让方忠谋把自己说的话写下,然后拿着字条出去报案。   张红兵甚至担心父亲没有真去报案,又写了个纸条,和自己的红卫兵胸章放在一起,塞在同住一大院的“固镇县群众专政指挥部”军代表家的门缝里。   张红兵记得,当晚方忠谋将卧室里的毛主席画像等烧毁,张月升发现后喊“打反革命分子”。当晚,军代表赶到张红兵家中,将方忠谋押走。   方忠谋被抓走后,张月升和张红兵等人也被要求写材料,这些材料后都被作为审判方忠谋的证据。张红兵在材料的最后写道,应“判处现行反革命方忠谋死刑,立即执行”。张红兵后来说:“我当然知道后果,按照当时的《公安六条》,肯定是这个结果。”   所谓“公安六条”,即1967年1月13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共六条,1979年2月17日被中共中央宣布撤销。   1970年4月8日,张月升与方忠谋离婚。同一天,方忠谋被固镇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判处死刑。三天后,方忠谋被执行枪决。这年春天,张红兵的事迹被作为“大义灭亲”的典型,在县里教育革命展览中展出。 平反和反思   方忠谋被执行死刑后不久,张红兵和弟弟被下放到当地农村劳动。“当时根红苗正的人或是进了工厂,或是升学,或是进部队当兵,‘黑五类’子女只能去农村。” 张红兵告诉财新记者。   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已经和张红兵断绝关系的姨母主动找到他,提出要给方忠谋平反。   此时,张红兵已经返城成为一名工人。他说,那时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之后张红兵写了方忠谋案件的申诉材料,向各级法院申诉。   1980年,固镇县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同年7月,安徽宿县地区中级法院作出《关于方忠谋现行反革命一案的批复》,明确指出“此案是一冤案,应予以平反昭雪”。   1982年,张红兵及其亲属在确认方忠谋遗骸掩埋地的大致位置后,向当地生产队购买了这块土地,并建起一座土坟,作为方忠谋的永久性墓地。   张红兵告诉财新记者,多年来他一直在痛苦煎熬,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往事,常常让他从睡梦中哭醒。他先后当过工人,当过司法局的公务员,后来做了律师,曾在安徽、广州和北京执业。   1993年,他发现1992年出版的《固镇县志》将其母亲的案例收录,其中一些事实有出入。张红兵多次联系固镇县政府、固镇县法院和中国城市出版社要求纠正,一直未收到回复。   时隔16年,也是《民法通则》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快届满前的2009年,张红兵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交诉讼状,起诉《固镇县志》所刊载的《〈方忠谋“现行反革命案”复查平反〉案例》涉嫌侵害名誉权,但因管辖权问题未被受理。固镇县志续修编纂委员会则答应在第二轮《固镇县志》修编中予以修改。   张红兵表示,起初他并不愿让社会公众知道这件事,但2009年他在网上发现,对早已被否定的文革,竟有人鼓吹“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已近耳顺之年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向公众表明态度,“用现身说法来批驳那些无知、别有用心的谬论,用维权个案来对抗对文革的群体性遗忘”。   2010年,张红兵遇到了更加实际的问题。当地一居民在方忠谋墓地附近建造房屋,堵住了通往墓地的通道。经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该房屋被认定为非法建筑,须自行拆除,但该户一直未履行,相关部门也未予强拆。为此张红兵曾向政府申请过行政复议,还向法院提起过行政诉讼。   在官司对抗中,固镇县政府方面的人士还提出,方忠谋的墓也是有问题的。根据《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禁止在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以及水库、河流堤坝两侧建造坟墓。上述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应当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因此,方忠谋墓不在保留范围。 文物认定争议   张红兵产生了将方忠谋墓申请认定为省级文物的想法。这样,既可以使墓地得到保护,又是“文革”历史的一个见证。   2013年2月20日的庭审,已经是他第三次和固镇县文广局在公堂见面。   张红兵于2011年8月分别向安徽省文物局、固镇县文广局提交《关于将方忠谋墓地(遇难地)确定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书》,称方忠谋墓地(遇难地)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省内重大历史事件,是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一处现代重要史迹。请求把方忠谋墓地(遇难地)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范围,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登记,依法将其确定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固镇县文物管理局(隶属于固镇县文广局,下称固镇县文物局)于当年9月作出回复,称方忠谋墓不能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张红兵不服该认定决定,向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申请行政复议。但是,蚌埠市文广局维持了固镇县文物局的认定。   之后,张红兵向固镇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固镇县文物局关于方忠谋墓不能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决定,并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对此事做出决定。   2012年5月,固镇县法院认定,“固镇县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局没有证据证明其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故固镇县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局的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判决撤销固镇文广局的决定。   上述判决生效后,当年5月,张红兵再次向固镇县文广局提出文物认定申请。同年8月,固镇县文广局对方忠谋墓地(遇难地)是否为不可移动文物举行了听证会。   张红兵在听证会上说,“文革”期间毛泽东倡导家庭辩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问题,直接导致他告发、批斗自己的母亲,并将她送上刑场被枪决。应当汲取历史教训,避免这种灭绝人性的悲剧重演,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反面教员”,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用特殊的方式向母亲和相关受害者忏悔。   2012年8月,蚌埠市固镇县文广局回复称,经再次实地调查和专门研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认定方忠谋墓不具备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条件,不能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张红兵不服,于2012年9月向固镇县法院再次起诉固镇文广局,但之后败诉。张红兵于同年12月向蚌埠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2013年2月20日,该案二审开庭审理。这次庭审持续了约两小时,张红兵和被上诉方代理律师参加了庭审,双方均未提交新证据。法庭中,双方就方忠谋是否属于历史人物,其墓地(遇难地)是否为能够反映具有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史迹,是否具有史料价值、重要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辩论。   固镇县文广局的代理律师表示,“文革”中像方忠谋这样遭遇的类似案件众多,所以她的墓地也不具备典型性和历史价值。他们认为,张红兵由于自己的特殊经历对方忠谋墓有自己的观点,但毕竟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指出,方忠谋墓捧坟于1982年,在1949年之后,不属于近现代文物。   张红兵表示,方忠谋案件是否属于重大历史事件,应该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而不是由现在的固镇县文广局说了算。他指出,方忠谋案件在1980年安徽省高级法院《安徽司法简报》、《固镇县志》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另外, 1949年之后的墓不属于近现代文物的说法也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拒绝遗忘   民间学者丁东认为,张红兵的努力,只是民间拒绝遗忘“文革”记忆的典型之一。实际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应对那场动荡心怀警惕。应超越该案中的文物认定的法律争议,上升到历史的维度来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5年后,1981年出台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做了定性:“十年动乱”、“十年浩劫”。   但长期研究“文革”的人们发现,对“文革”的主流看法,后来多有变迁。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否定“文革”一直在主流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当时谁为“文革”招魂,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之后更多的是低调和淡化处理。1996年是“文革”爆发30周年。当时民间对“文革”的反思,已开始受到掣肘,至少是不受鼓励。此后传媒对“文革”有意无意地回避,“躲躲闪闪,避重就轻”。   民间反思“文革”的呼声与行动虽规模有限,但一直持续至今。1986年,巴金在《随想录·“文革”博物馆》中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思,但这个设想至今未实现。   巴金的四川老乡,地产商人和收藏家樊建川,试图把上述“呼吁”付诸实践。他奔波数载,耗资数千万,于2005年打造了“文革艺术品陈列馆”。同年,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区莲上镇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   在与四川毗邻的重庆,官方为保存“文革”记忆也有所作为。1968年重庆“文革”武斗的死难者,被分散掩埋于市区20余处。随着岁月变迁,这些墓地或被搬迁或被铲除,至今保存完好的仅一处,位于沙坪公园。2009年12月15日,此处墓园被重庆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东指出,判断一个物件是否属于文物,不能仅仅从时间上划界,还要考察其是否具备特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例如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安徽小岗村十八个手印的文书。   据丁东研究,“文革”中非正常死亡人数很多,因思想和言论问题而被判处死刑者估计不超过千人,方忠谋这样的个案具有典型意义,但更多的类似的个案还没有进入公共视野。   应该认真对待“文革”历史,民间保护“文革”记忆的努力,理应受到官方的善待。■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2-22/100493286_all.html#page2

阅读更多
  • 1
  • ……
  • 3
  • 4
  • 5
  • ……
  • 16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