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

李兵:被扭曲的“民主”——台湾“民主”问题研究报告

来源:2012年01月06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自1987年国民党开启“政治革新”以来,台湾“民主”政治发展已经历了20多年。但是,由于西方民主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加上“台独”分裂势力的恶意操弄,多党竞争、言论自由、普选制度等民主形式被严重扭曲。...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毛四维:新一轮中印边界会谈的关键看点

毛四维:新一轮中印边界会谈的关键看点 (2012-01-28)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卡梅伦批评欧元区缺乏竞争力 [中国早点] 助你好「孕」 [名家专评] 奥巴马国情咨文旨在竞选非为经济 [台海局势] 陈冲内定任台行政院长 ● 毛四维   2012年1月16日至17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五次会谈在新德里举行。从双方各自发表、内容大体相同的新闻稿可以看出,此次会谈取得两项进展:一是商定就边界框架谈判以来双方达成的共识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形成一份共同认可的文件;二是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的协定》。   但笔者认为,此次会谈的最重要看点不在会内,而在会外。   1月16日,印度最有信誉的英文大报《印度教徒报》(The Hindu)发表了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的署名文章,该文明确表示:“丝毫不存在所谓中国要‘进攻印度’、‘打压印度’的问题”。(There does not exist such a thing as China’s attempt to “attack India”or “suppress India’s development”.)这是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和民众的政策交底,而且是以个人署名文章这种非同寻常的方式予以表达,其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立即为敏感的印度媒体所感知。全印第一英文大报《印度时报》甚至以《中印在边界会谈前倾撒玫瑰花瓣》为题发表社论。 印度媒体与政客的炒作   中印关系复杂,近年出现矛盾增多趋势。抽丝剥茧,核心问题是:中印是否会发生武装冲突、甚至爆发战争?尽管双方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以推进两国关系,但社会舆论却逐渐走向敌对,甚至有意无意地在渲染战争气氛。   先看印度方面。印度媒体对中印边境事务一向非常关注,到2009年下半年走向顶点,连续拉响“警报”。7月,被印度三军总部推荐的《印度防务评论》杂志发表其总编辑文章,预言2012年或之前中国将对印度发起进攻。该文一时间被印度海内外各大媒体热炒。8月,印度北方英文大报《印度斯坦时报》报道,中印边防部队在锡金边境地带交火。9月,《印度时报》发表长篇报道,说印方两名边防士兵遭中方射击受伤。尽管以上两则不实报道都被印度官方明确否认,但印度活力四射的私人电视网已将此炒得沸沸扬扬。对边境局势深为担忧的不仅限于拿笔杆子的,一些政客也慷慨激昂。在去年底的议会冬季会议上,一位名叫姆拉亚姆·亚达夫的地方小党领袖发表演讲,声称据其掌握的情报,中国已做好进攻印度的准备,战争迫在眉睫。重要的是,此人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任印度国防部长。这就逼得印度总理辛格(曼莫汉星)在议会明确表态:政府不认为中国计划进攻印度,印中边境总体和平。 印度对华民意发生重大变化   1998年,印度时任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曾公开说中国是印度的“头号威胁”, 这一时间成为媒体热议话题。但当时印度主流民意对此并不认同,以至费尔南德斯不得不说报道有误,他本人还于2003年高调访华,讲了很多热情友好的话。时过境迁,“中国头号威胁论”当今在印度却颇有市场。去年10月1日,也就是中国国庆节当天,印度最大的新闻电视频道NDTV播出一集热门辩论节目《大搏斗》(Big Fight),当主持人问谁是印度的头号威胁时,上百名观众(多为年轻知识分子)几乎同声呼喊:“中国!”印度人口12亿,占世界总数的六分之一,这种民意变化值得重视和深思。   再看中国方面。随着博客、微博的迅速发展,现在普通民众有了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意见的诸多平台。这是好事情,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活生生地展现了出来。但如果注意浏览一下有关中印关系的帖子,不难发现,有些人(相信多为年轻人)充满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专家(想必是业余的)做过战争预言。2009年8月,中国一家知名网站曾发表一篇点击率甚高的博文,标题是《警惕:印度可能在国庆期间对中国发动突然进攻!》幸好印度媒体几乎没什么人懂中文,否则,他们会做什么样的反应不难想象。当然,中国正式媒体比较谨慎,但在中印关系方面,他们对印度在边境地区增兵、加强布防等事态都盯得很紧,却鲜有评论能指出,印方军事动作从总体上说是防御性的。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推特为了中国市场舍弃言论自由

《世界报》1月27日认为,行家们知道推特意图何在,汉堡大学企业管理与媒体管理学教授茵萨 · 斯乌特斯(Insa Sjurts)说:”很明显,推特是要向中国市场扩张。” 该报写道,”从目前的1亿用户今后将扩大到超过10亿,只有攻占亚洲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才能实现这个战略,只是在中国自由表达意见是另一码事。 “其它微博服务已经在中国被关掉,因为它们传播批评政权的话题。推特现在显然要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条件进入这个市场。这个举措类似于搜索引擎谷歌曾经做过的,并非偶然,推特的法律顾问是亚历山大 · 麦克吉里弗雷(Alexander Macgillivray),他也帮助过谷歌适应中国市场。” 透明的审查也是审查 该报引述引述斯乌特斯的看法说:”这个步骤是以经济原则为导向的典型例子,为之舍弃的是大众传媒的言论自由。” 对于推特表示会争取最大的透明度,让用户知道其推文被屏蔽,并且在反审查网页”寒蝉效应”网站(chillingeffects.org)公布授权者删除推文的所有要求,斯乌特斯评价说:”这是一个借口,审查就是审查,即使被透明化。” 该报称,”并非所有专家都这样负面评价推特的进军,社会媒体专业人员尼科尔·西蒙(Nicole Simon)说:’这样不是比在中国根本就没有推特的短信服务更好吗?’ “无论人们怎样看待这个议题,有一点是肯定的,推特通过此举开始一个潮流转向。这家公司尤其在阿拉伯世界的起义中成为最重要的喉舌。” 该报认为,”推特想向新的市场推进,在言论自由与代表全球的诉求之间,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屈从专制者的审查要求就是背叛” 《法兰克福评论报》1月28日以”你们不要出卖自己”为题评论说,”……推特终于想要赚更多的钱,要争取10亿用户,……。可是,这样巨大的用户潜力,欧、美提供不了,只有在中国才有。推特在中国是被禁止的,只有先被审查,才能开始征服那里的市场。在阿拉伯革命之初,推特证明了自己对青年革命者的动员作用,现在若是屈从于专制者的审查愿望,就将是一个背叛。 “抗议的风暴在互联网上爆发,很多用户威胁说要注销。一位用户在”网络政治”(netzpolitik.org)网中写道,推特或许在计划一个’微型焚书’,要焚烧什么,并不确定,然而会烫手的。毕竟推特愿在网上公布哪些内容会被禁止,很多眼睛将会留心关注这些内容,互联网是不会忘记的。” 《南德意志报》(1月27日)认为,至于推特能否通过接受审查进入中国市场,还不清楚。那里的微博客服务繁荣昌盛,用户已经超过3亿。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几天前向该报透露,”公司与中国当局接触过,眼下该中国政府取消封锁了。”  “网络平台’下一个网页’(The Next Web)建议用户,如果发生推文或议题被审查,今后就在个人设置中干脆选择别的国家或’全球’,因为推特不是通过IP地址屏蔽,而是通过用户自报的所在地,这就给用户敞开了一个后门。” 报摘:林泉 责编:叶宣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阅读更多

法广 | 法国舆论看中国: 欧洲的年轻人是否害怕中国龙?

欧洲人事实上对这个又令人着迷又令人畏惧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了解?巴贝咖啡馆网站刊登的文章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上述问题,文章接着提问道:中国的年轻人同欧洲的年轻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在中国被称为是蚁族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的共同特点除了经济收入之外,就是普遍回避政治,并且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当然,他们中也有象郭美美和姚晨这样的例外。总之,中国的新一代独身子女他们唯一的追求就是满足物质需要,她们中有人甚至轻易地以卖身作为手段来满足自己购买高档消费品的虚荣心。 文章接着介绍说,中国著名的畅销书作者郭敬明曾经三度被指控抄袭,他在欧洲只能被看作是一个抄袭者,而在中国他几乎被认为是一个英雄,不知是因为他从业以来的亿万金钱收入,还是因为他是可以同美国梦相比较的中国梦的活生生的体现。总之,作者评论说,不要指望中国的年轻人有朝一日会欧洲化,因为欧洲对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来说仅仅是一个沉湎于过去的守旧的大陆。 而与此同时,中国却越来越吸引欧洲的年轻人,他们中包括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也包括被强劲经济增长所吸引而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的毕业生。文章引述欧洲学院的一名教授的统计数字指出,目前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的总数已经超过十八万,而前往中国求学的欧洲学生的总数也已超过一万八千,欧洲学生在中国并不感觉陌生,文章还引述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按照中国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六个中国省份与欧洲的六个国家做比较,形容说,中国的福建省可被称为是中国的爱尔兰,而山西省则与东欧的匈牙利有许多共同点等等。 尽管欧洲的年轻人在中国并没有身处异地的感觉,但是,中国是否是欧洲年轻人可以实现淘金梦的金山?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且不说,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已经令人发指,在经济层面,中国也并非是理想的合作伙伴国,中国在欧债危机中明确表示会帮助欧洲,但不会拯救欧洲。再说,中国的亿万工薪族成员同欧洲的愤怒者们又有多少共同语言?就目前而言,中国所注重的似乎只是经济发展,而对意识形态发展似乎并不感兴趣。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八大也基本上不会给今天的中国带来多大的变化。 龙年给中国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挑战? 法国中国问题网站署名丹茹的社论文章回首2000年,展望2012年,对十二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内外挑战做出了总结。指出十二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有目共睹;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框架协议以及与上合组织的合作而进一步加强。经济上取得成就的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寻求其应有的国际地位,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期待中国在亚洲占领强势地位,中国政权内部的强硬派更是将南中国海当作中国的内海引发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担忧,中国在地区外交上唯一的正面成果是2008年马英九上台之后,两岸关系得到了缓解。 作者认为,中国在新的一年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内部,胡温上台之后,虽然曾经取消农业税、改革高等教育以及医疗保险、控制通胀,出台了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试图纠正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日益激烈,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国内的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再加上新疆、西藏地区延续了多年的族群冲突,以及中国民主异议人士的抗争活动都使中国政府措手不及、难以应对。 与此同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越来越模糊;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也令人捉摸不透,中国国内那些在毛泽东时代曾经遭受迫害的人今天居然站出来成为新毛派的代言人;刚刚出逃至美国的中国异议作家近日又向媒体透露他如何遭受国保的酷刑,这一切都促使已经在媒体销声匿迹多年的欧洲著名汉学家西蒙•莱斯近日再度出山,他在纽约书报杂志上发表长篇评论性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就在于毛泽东时代,西蒙•莱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左派将毛泽东当作偶像的时代就一反潮流、独具慧眼,识破毛泽东独裁政权的真面目。西蒙•莱斯指出,在毛泽东时代,为了与党的路线保持一致,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出卖,丈夫可以出卖妻子,父亲也可以出卖儿子,毛泽东时代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使中国人在道德领域失去了最起码的底线。 中国问题网站文章最后引述中国官方英文报刊中国日报17日刊登的社论文章,指出,中国官方意识到除了少数既得利益群体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要求社会多一点公平正义,而真是这些既得利益者阻挡着中国社会的改革。文章评论说,中国日报呼吁重温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但是,应该如何阻止目前的官商勾结、牟取暴利的现象?中国日报却没有做出答复。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批驳人权观察年度报告

中国批评人权观察组织无端攻击和指责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文章,批评人权观察组织“无端攻击和指责”中国人权状况,将自己定位为“政治组织”。 该文章批评人权观察组织最近公布的《全球年度报告(2012)》,将主要矛头放在政治问题上,是一份以人权名义发布的政治报告。 人权观察报告的中国部分有7页,分别从维权人士,司法改革,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多个方面审视了中国的人权状况。 “人权观察”被批评实质上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政治组织,试图主动通过与政府的合谋来实现自己在人权上的政治目的。 该评论文章还宣称,近年来中国的人权进步是世所公认的,中国在取得了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人权状况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人权观察1月22日发表了审核全球人权状况的年度报告《人权观察全球年度报告(2012年)》。 这份报告说,2011年至少有34名中国记者因含糊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和“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被判监禁。 报告还说,中国不按官方准则报道的记者依然受到威胁。2011年6月,中国政府表示要将那些报道食品安全丑闻时“误导公众”的记者纳入黑名单。 报告在有关中国言论自由的部分还指出,2011年,中国政府继续对博客作家,记者以及近5亿互联网用户实施限制,违反了国内外保障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法规。 不过尽管中国当局对媒体和记者加强了控制,该报告说,中国社交网站的崛起–尤其是拥有数亿用户的微博,却为公民建设了表达言论的新平台,挑战了当局对言论自由的限制。 人权观察报告的中国部分有7页,分别从维权人士,司法改革,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多个方面审视了中国的人权状况。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