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

中國應有大國的自覺和自信

台灣 中國時報 中國已經崛起,但中國的國際身分卻愈來愈受到正負雙面的評價與爭議,中國與歐美國家的貿易爭端層出不窮、中國海外勞工頻傳被綁架事件、「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紛傳阻力,都凸顯中國的外在處境正面臨嚴重的考驗。  美國務卿希拉蕊日前在美國和平研究所紀念尼克森訪問中國40周年研討會演說,呼籲北京應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並以實際行動證明中國的崛起符合全球利益,同時還拐彎抹角地指出中國在海外大肆掠奪資源的不當。她引用電影《蜘蛛人》的一句話??「隨著強大影響力而來的是重大責任」,提醒中國不能只做一個有選擇性的利益夥伴,而必須扮演與其國際地位相稱的角色。  中國自改革開放採取擴張性對外經貿政策後,迅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許多預測都認為,中國將在10到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近年來,經濟活動所引起的摩擦,屢見不鮮,中國企業收購海外礦產或資源開發,經常造成當地環境生態被破壞的後遺症。歐盟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案例激增,美國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成立「貿易執法單位」,或紐西蘭民眾強烈抗議中國企業收購該國16處乳業農場等,都讓中國無形中背負了新殖民主義掠奪者的罵名。  根據歐洲媒體報導,短短十年間,中國企業與移民蜂擁前往非洲,已超過歐洲列強四百年累積的總數。中國在非洲從以往的「救星」,淪為目前的「淘金客」角色,主因在於北京經援非洲出於務實主義思維,完全不受政治價值觀的約束,遑論事前建立應有的行為規範。中國在第三世界的投資,多了些政治經濟利益考量,少了幾分道德訴求。中國對蘇丹或辛巴威等獨裁政權的援助,就如同現在面對敘利亞阿塞德獨裁者一樣,為了堅守「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原則,但也失去了國際形象。  以中國在非洲開採資源的方式與速度,長期下去必然會嚴重影響非洲的生存環境。《黑暗大布局:中國的非洲經濟版圖》一書的3位作者,曾經耗時1年走遍非洲15個國家,最終整理出反對中國「掠奪」非洲資源的現實理由,其中包括剛果森林被砍伐殆盡、奈及利亞河岸受重金屬汙染、蘇丹遍布中資油管或喀麥隆港都出現超級中國餐廳等現象。  中國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歷朝君主多半重文治而輕武功,更不曾有帝國主義或殖民擴張的霸道行為。就外交政策而言,王道是重仁義,反對濫用武力。孔子所謂的「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或孟子「不忍人之心」的思想,體現的都是王道精神。鑒於中國崛起已帶給許多國家疑慮或不安,北京近來積極運用文化軟實力,不過是想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內部發展的外部環境。  其實,中國實現「濟弱扶傾」、「以鄰為伴」與「合作共享」外交路線的捷徑,就是回歸王道思想。中國對外正在改善中的「四種能力」??政治影響力、經濟競爭力、形象親和力、道義感召力,目前最需要提升的還是道義感召力。希拉蕊在演說中強調「全球正在注視中國是否會調整其外交政策」,說明了北京還欠缺了幾分與大國責任相對應的自覺和自信。

阅读更多

兩岸經貿大步走 互補互強

台灣 中國時報 度過紛擾不定的總統大選、萬事暫休的農曆年假後,一度低調的放緩腳步、甚至接近暫停的兩岸經貿交流與開放步伐,在三月終於重新啟動。這次,我們期望兩岸本於善意與兩岸經濟的繁榮,能有更大的開放與交流,發揮更多的兩岸經濟互補互強的利基。  大陸兩會召開期間,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今年要擴大ECFA的早期收穫降稅範圍,讓更多的台灣產品─特別是農產品,銷售到大陸;他期望在ECFA後續服務貿易、貨品貿易談判,能取得實質進展;同時,他也強調在兩岸簽署投保協議後,「我們非常樂意看到更多的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相信還會進一步發展,這也是我們非常希望看到的事」。  台灣方面,除了金管會加速核准國銀登陸,同時也確定放寬大陸銀行投資國內金融機構的比例外,經濟部也正進行第三波陸資開放的規劃,包括面板、半導體等被認為具「關鍵性產業」,將放寬陸資投資比例的限制。預計在完成評估後,本月即可望定案對外公布。  面對今年多變的全球經濟情勢,特別是歐洲經濟已進入衰退,美國經濟復甦火苗仍微弱不定的情況,兩岸經濟也各自有本身的挑戰與問題。大陸是今年將放緩經濟成長腳步,是否能「保八」在未定之數─甚至官方主動把經濟目標調降為七.五%;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仍在起步階段,資產泡沫問題在處理中。而以科技產品為出口大宗的台灣,則除了面臨歐美經濟走弱、市場下滑的壓力外,更有韓國企業由DRAM、LCD到LED、智慧型手機等各項科技產品上的強力競爭;國內金融業也因長期困於「小又窄」的國內紅海市場,有迫切又強大「不得不走出去」的壓力。兩岸如果能開誠佈公、不要彼此「防這防那」,讓兩岸的經濟與產業做更密切的合作、分工、互補,則對兩岸經濟與產業體質的提升,都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LCD產業就是個明顯例子。台灣的LCD產業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韓國;坦白說,對於技術領先台廠、本身又有強大品牌做出海口的韓國三星、樂金等廠商,台灣現階段是明顯居下風。但台廠在大陸市場卻有與韓國廠商一拚的架勢,主要就是兩岸合作,大陸家電業者來台採購面板。目前雖然大陸本土的面板廠亦逐漸開出產能,但台灣在技術與規模上仍居領先地位。如果兩岸此時能對產業合作、參股、投資新建廠等採更開放態度,兩岸就能在「合則兩利」下一起受惠,攜手「對抗韓流」。事實上,在日本面板廠在三一一震災減產後,韓國媒體就稱未來LCD產業將是「華語圈與韓國的對抗」。  從二○○八馬政府執政後,雖然對兩岸經濟採取遠較民進黨執政時期更開放的態度,但不能否認的是,許多時候仍是「不乾不脆」─包括一般產業及金融業方面,都對陸資來台投資的限制、台商赴大陸投資的項目,做過份保守的限制,結果是廠商的商機一再錯失。例如當大陸把面板廠執照「虛位以待」給台廠時,經濟部卻瞻前顧後,結果是讓韓國三星與樂金先拿到建廠批文。坦白說,經濟部一直以「核准較落後技術赴大陸投資」的觀點完全錯誤,既未考慮到廠商的全球競爭與佈局,更未考慮到其它國家亦會把技術帶到大陸。更何況,哪些技術是核心技術,該保留在手上,哪些是可釋出,廠商會比政府更了解、更有分寸。政府不當的限制扼殺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坐視失去市場的例子太多了,從早年的石化、汽車到半導體、LCD、金融業…,反而是政府不重視的食品、家具、通路…,幸運的逃過政府限制,紛紛在大陸開花結果,由台灣的小型企業,壯大為大陸的大型企業。  展望今年,兩岸除了影響總體面的投保協議、ECFA後續清單等談判,希望能儘速完成,讓兩岸經濟、投資、產業的合作交流更深化、更有制度性外,更希望兩岸不論是對科技產業、傳統產業(如石化的輕油裂解等)、金融業等,都能以更寬闊的心胸、加大也加快開放的幅度與腳步,讓兩岸一起度過這波全球經濟低潮,共同提升兩岸的經濟與產業體質。

阅读更多

中共嚴控王立軍案變唱黑打紅

旺報 【徐尚禮】  王立軍出走案發展至今,可以確定的有幾項──此案由中共中央跨部門專案組調查中;關於案情,陸媒不准私自報導;不管層級有多高,任何人不准擅自談王立軍案。此即何以薄熙來9日激情告白、黃奇帆極力澄清沒率警察到成都截人,陸媒卻隻字不提之原因。  至於中共中央跨部門的介入的工作重點,就是要進行災害管控,要全力避免重慶的「唱紅打黑」變調成了對黨國的「唱黑打紅」,進而影響今秋中共18大高層接班及今後中國發展。  所謂中共中央跨部門介入,由2月6日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至今,大陸方面出面處理、說明者得知一二。例如:到成都帶走王的是國安部副部長邱進;2月9日首度對外證實王進入美總事館的是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等。這證明跨部門的「中共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已經銜命負責此案。  胡錦濤習近平親督軍  此一小組和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組長為總書記胡錦濤,副組長為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為國務委員戴秉國。成員包括國安部、中宣部、外交部、國防部、總參2部等14個黨政部的一把手。  在中共中央傾力調查之際,陸媒昨天對薄的談話,全部繞開王立軍,著重唱紅打黑。突出「重慶打黑的成績是在政法委領導下」,打黑沒有刑訊逼供。這番報導顯然是應北京兩會之背景。  在8日兩會中,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參加了重慶代表團審議。新華社在報導這則新聞時,隻字未提薄、黃。強調的是三審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  在重慶多事之秋之際,周希望重慶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毫不動搖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表明中共中央不希望讓王立軍事件影響重慶及中國發展。  王立軍事件不僅是政治事件,也涉及思想之爭。例如,薄就王事件指,「敵對勢力在 資訊 輿論方面可謂煞費苦心,我們哪裡出點事,它就會可勁兒地忽悠、造謠,其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如今,薄沒再提這類激化矛盾的言詞,但極左的「烏有之鄉」 網站 仍喊出文革式捍衛言論,要和敵對勢力戰鬥。  大陸官媒反映黨和政府的動向及態度,在中共中央調查之際,薄9日表白其實是說給胡、溫、習等高層聽的。這位太子黨高幹依然一身霸氣,說出「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這話是要表明自己一身正氣,可惜這句話也被「有關部門」消音了。

阅读更多

重要但难缠——德国精英眼里的中国

亚洲的崛起是德国的威胁抑或是德国的机会?德国精英们对亚洲的了解有多少?中国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德国柯尔柏基金会做了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调查。 难以相处的伙伴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精英们对亚洲的崛起总的来说持乐观的态度,把这视为机遇。在400位决策级别的受访者中,大多数人认为亚洲的繁荣也会促进民主的进程。德国柯尔柏基金会(K?rber Stiftung)去年进行的民意调查中访问了400位来自政治、经济、科学与媒体领域的德国决策者。此次调查的目的是要总结出德国精英们对亚洲崛起的看法。柯尔柏基金会国际政治部主任托马斯·保尔森( Thomas Paulsen)表示,这是这方面的第一次调查研究。 一多半的被访者希望与亚洲这个新兴大陆加强合作,在这些人中约80%预测,中国在未来对德国与欧洲的政治与经济都有着”非常高的重要性”。与之相比,其他的亚洲国家发挥的作用则要小的多。不过,中国并没有因此就成为首选的合作伙伴。大多数被访者者认为,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保尔森认为这个结果出乎预料,他表示:?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但是中国也被视为一个难以相处的伙伴或是竞争对手。大多数受访人都更愿意和民主国家如印度、日本、印尼合作。” 数量≠质量 柏林自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的卡罗拉·里希特(Carola Richter)认为,受访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和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描绘是分不开的。尽管媒体有大量有关中国的报道,但很多报道都集中于一些问题,比如侵犯人权或环境污染等,此外,经济题材也是报道的重点。里希特认为,这项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了德国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关系:”一谈到中国就会聚焦在一些问题上,这也反映在不同价值观引起的争议上。另外一方面,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缺了中国,世界政治就玩不转。我认为,尤其在过去三、四年,对经济话题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看出,中国已经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是同时在某一层面来讲,中国又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伙伴。” 言论与新闻依然不自由 里希特不是空口无凭,这个结论来自于2008年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Heinrich-B?ll-Stiftung)委托她做的一项调查,该调查囊括了德国主流报纸和新闻节目关于中国的报道,里希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报道并不代表内容质量的保证,背景介绍、选题等等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这种报道会让人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固定模式看法。 保尔森则认为目前讨论中国的媒体报道是正常现象。毕竟,这代表德国人对中国这个议题的关注。每个国家都会有这样的报道,他说:?如果现在看德国人对美国的印象,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固定模式。因此,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从柯尔柏基金会的这项调查中还可以看到: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亚洲熟悉或者很熟悉,甚至超过了他们对东欧邻国的熟悉程度。但40%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从来没有去过亚洲。 作者: Florian Struth 编译:文木 责编: 叶宣

阅读更多

德媒看中国刑诉法:“为专横留有不小的余地”

德媒肯定刑诉法修正案有进步,但强调进步不大,认为纳入维护人权条款需要填充实质,不通知家属的两个例外“为专横留下不小的余地”,是“滥用权力的一个危险的漏洞”。 针对全国人大将于下周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世界报》3月9日提出质疑: “问题是,这290条中哪些是在法律现实中适用的。中国法院会接受无罪推定吗?或者警察会接受保持沉默权吗?律师能更好地会见委托人吗?禁止刑讯逼供并且禁止在法庭上使用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这些禁令会被遵守吗?……” 对于修正案规定的两个例外,即拘留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嫌疑人和恐怖活动的犯罪嫌疑人不用通知家属,该报写道:”中国批评者称这一条款是个橡皮条款。他们指责说,这个例外为当局开了后门,只要当局愿意,随时可以将假定的政权反对者、维权人士包括形形色色以及各种信仰的反对派作为推定的国家敌人加以迫害、并且使之消失数月无需通知家属和律师。” 文章认为:”那么当局就可以在法律保护下对外这样做,从而抵制任何批评。比如著名政治犯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就成了专横下的受害者。他在法院判决之前,已经被警察秘密拘押半年。去年初,数十名律师、作者、维权人士或艺术家如艾未未遭受类似命运。中共感到以阿拉伯国家为榜样的所谓’茉莉花革命’的威胁,让警察将他们带走、威胁并对许多人残忍用刑,几周之后才通知家属。” 文章说,网民指责新法让国安获得任意拘捕的全权,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朗盛反驳说”恰恰相反”。”但他无法解释的是,为何在这部法中引进’恐怖主义和危害国家’的例外、并允许当局让批评者’消失’数周之久。……” “滥用权力的危险漏洞” 《新苏黎世报》3月9日评论说,”治安当局的自我节制是有的,但是进步很小。从法中删除的仅仅是有关通知家属和律师的问题。犯罪嫌疑人可以被关押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修正案使之合法化。治安机关去年对异议人士过度实行这种特殊形式的’软禁’,不将关押地点通知家属长达数周或数月之久。人权律师和异议人士在恢复正常生活后不准透露自己的经历,尽管如此,刑罚、洗脑、刁难、侮辱和强迫自我否定的遭遇还是渐渐传开,特别是艺术家和自由思想家艾未未描述了他被警察绑架期间的经历。’ 该报认为,新法允许秘密关押,”从而给司法专横留下不小的余地。法学家和维权活动家认为,将犯罪嫌疑人拘押在秘密地点,仍然是滥用权力的一个危险漏洞。修订后的刑诉法有积极变化,如禁止非法取证,但主要取决于能否正确实施。  “观察家抱有怀疑,因为执行的司法机关会在内部违法。这部法纳入了维护人权,听起来不错,但首先还得充实其意义。中国将自己定义为法治国家,然而单单由于共产党对司法的影响就不够格。这个法符合国家政权对社会稳定的希望。这也体现在内部安全的预算上,预计2012年增长超过11%。在党内换代的一年,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紧张局势,领导人继续将镇压视作维护权力的保障。” 报摘:林泉 责编:邱璧辉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