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云之 | 永别“铁娘子”

2013 年 4 月 8 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辞世,昨天,她的葬礼在英国伦敦举行,这位享誉世界的“铁娘子”终于谢幕,走完了她辉煌的人生历程。 本周“凤凰大视野”简要回顾她的一生。她用一生诠释了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她秉承父辈的清教徒精神,勤奋努力,不懈奋斗,终于实现青年心愿,成为英国首相。在担任首相期间,她以强硬著称,从不向暴力和胁迫行为妥协,不惜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种种骂名,带领国家走出国家主义的迷雾。 她 的辞世再次引起巨大争议。据说,她的政策间接导致今天的许多年轻人要负债读大学,在社会上晋身困难,据说,这也是一些八零后在街头庆祝她去世的原因。 我是撒切尔夫人的支持者,穷人要活得有尊严,不是靠施舍,而是靠机会和自身努力。一个自由而少管制的社会,才能给有才能的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今天,也应当检省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否被夸大了,虽然其中有社会现实的原因——学历成为几乎任何一份体面点的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敲门砖。我们同时面对的社会现实是,某种程度上,现代化正在 将每个人都变成螺丝钉。 现代社会,在物质丰富、消费多元的同时,人开始变得越来越能力低下或期望不劳而获。个人创业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年轻人都往大公司或政府机构里挤,期望晋身发达。人们活得越来越无聊和被动。 看看西方街头随处可见的巨型体态和后发达国家也面临的肥胖问题,现代化文明难道是为了把人都变成猪? 有熟悉撒切尔夫人的人评价她缺乏想象力,说没想到她会获得如此成功。在我看来,对一个国家领导人,更重要的是理解力、说服力和行动力,而不是想象力,看看具有想象力的诗人毛泽东给国家带来了什么……个人浅见,撒切尔夫人过人的精力、自信和对自由民主社会的坚定信仰,帮助她实现了她的愿望,无论是她个人的,还是对国家的。 据说她不是好母亲,她唯一的双胞胎子女都与她很疏离。是呀,将八岁的儿子送入寄宿学校,不得不托付女儿给一位好邻居,可以想见,在儿女成长的许多重要时刻,她都是缺席的。什么样的人生都会有代价,这是她的代价,但至少她努力了,尽力地去做了她想做的和她想完成的,对于儿女是个不错的榜样,即使他们并不欣赏。这也说明,她确实忠实地服务于她的国家,没有为家庭谋私利。看看我们那些太子们即使童少年如同被父母抛弃、由公务员带大,不是依然敬仰着父辈,因为他们享受了多大的福荫呀。 有英国人质疑撒切尔夫人享受了隆重的准国葬,这有违她一向要求削减政府开支的政策。事实上,她的遗嘱是不举行国葬、不致悼词。如果我是英国人,我愿意为她举办庄严隆重的国葬,她值得!  

阅读更多

云之 | 再谈幸福人生

六年前刚开始写博客时,曾随性为文《做个幸福的人》,认为有六个方面:有适当的爱、懂得感恩、真实而精神健康、勤快、不攀比。 时光飞逝,经历了人生的重大事件,回头看看,当时对于人性更加乐观,或许今日少了些许头脑简单的善良,多了些理性和客观。无论如何,我还是坚持当时的那些观点,但同时希望增加两个方面,那就是第一点,保持对世界的好奇,还有第五点,建立适当的边界。 曾经把爱放到第一位,即使今天我也认为,爱情比生命更宝贵,但我也承认,“爱必须有所附丽”,人不可能仅仅靠爱活着。因此我认为,对于幸福人生来说,第一位的是——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我以为,最幸运的人生是,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不仅能发挥天赋才能,而且可以靠此维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是只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就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天赋志趣所在,即使不能藉此维生,仍然可以为灵魂打开一扇窗户,这也是能让幸福流通的管道。 在适当的爱、懂得感恩、真实而精神健康之后,我认为“建立适当的边界”对于人生也相当重要。无可否认,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而且,我们无法确保,自己一生交往或被迫发生关系(如通过联姻等)的人们都是与自己具有相似价值观念的人;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学习为自己建立适当的边界,这其实也是一种自由和权利意识。自由和权利缺失的人生,没有幸福可言。自由,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不侵入他人的边界,也不让他人轻易越界。慷慨是人性之善,不恰当的慷慨可能逐渐蚕食个人边界。 西塞罗提出的慷慨的几个条件,值得我们记取,这就是,一、不可超越自己的能力包括不得侵害其他财产所有人的权利(如同国家不应用国民托付的财产向他国施舍,夫或妻在向亲戚施舍时也不得侵犯对方的财产共有权),二、不可伤害领受者,三、要考虑到领受者是否值得。人的理性在行慷慨之善时往往会考虑到前两点,但对第三点往往容易忽视。所谓“救急不救穷”是有一定道理的,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能力去生活,而不能靠他人的钱财过与自己能力不符的生活。不适当的慷慨,不仅可能损害领受者的尊严,而且可能伤害领受者的品质——纵容人性之恶。

阅读更多

云之 | 关于自恋

自恋和自爱的不同,大抵在于程度。自爱应是恰如其分的,而自恋往往因程度不当而产生负面作用,正如恰当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而饕餮则有害健康。 多情乃至滥情的人,大多自恋,他们不是爱太多,而是缺乏自我认知。自大者往往暗藏深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而自卑者则可能深藏一枝独秀或技压群芳的渴望。恐惧和欲望,都是自我身上的坑洞,需要填补,而缺乏自我认知的填补,往往是越填坑洞越大。 所谓自我认知,即本我、自我( ego )和超我达成平衡,呈现出健康的我( self )。失衡状态下的填补,往往导致失衡加剧;根本的疗愈在于,自我认知,从而找到那个平衡而健康的自我( self )。过度追求名气、财富和 / 或情感,都是缺乏自我认知的表现,其状态有三:需索、需索受挫(表现为抱怨、仇恨和愤怒等负面情绪)及漠不关心。觊觎名气的人并不真的重视荣誉,孜孜谋财的人往往不能善用财富,到处留情的人常常表现出可怕的冷漠,这一切充分说明,不健康的自我(self)缺乏的并不是自以为缺乏的东西,而是缺乏自我认知。 自恋,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敷衍或者紧张,身边或许有众多朋友但却无处倾诉衷肠,或者干脆自闭而断绝与外界往来。 正当年华不能恋爱,如果不是在情感中参杂了太多物质的欲求,往往由于自恋 / 自卑。忽视或者拒绝接受暗示,其实是误将需索当成爱,害怕被拒绝和嘲笑而不敢表白,或许是不够自爱。 明明已经有爱人,却无视第三者有意无意的表白,维持暧昧的往来,不仅不尊重爱人,更不尊重自己。最好的方法,或许是清楚地表达心意而令对方彻底死心。真正的爱,不需要太多,适当足矣;其他的需索,不过是失衡的自我 内在的恐惧和欲望。 爱情,十分珍贵,可遇而不可求,但如果我们足够健康、足够真诚,必定会拥有爱情。但永远不要指望爱情十全十美,因为人无完人。 最后,当我们产生厌恶等激烈的负面情绪时,一定要反躬自问,你与情绪所指的对象可有相似之处?你所激烈反感的,往往也在自己身上,这也是自我认知的途径之一。 人无完人,我们无须对自己过于苛刻,但关注并维护健康的自我,绝对是值得的努力。

阅读更多

云之 | 新﹒旧﹒爱

本周凤凰大视野谈民国名人婚恋,选取的典型人物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郁达夫、鲁迅与胡适。以徐志摩开头,以胡适结尾,真是不错的选择,前者真实,后者健康,扑面而来的就是民国那虽然有点生涩但依旧生机勃勃的气息;其中最不健康的,要算郁达夫,新旧交替中病态与痛苦的代表人物。 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决定性格的可能是健康,而决定健康的是爱。民国初年,老朽病态的帝国终被颠覆,贫弱之国内忧外患,在暴戾浮躁的氛围中,人性解放的活力与气息也扑面而来。 早晨锵锵三人行中,文涛“声讨”中国导演,说他们是一群骗子,害他选碟片时战战兢兢、生怕上当。我回老家最郁闷的一件事,就是每天不得不忍受父亲看红色剧集的骚扰;除此之外,就是宫廷片,以今人之浅薄戏弄古人,同时也弥漫着尸腐气,比如狄仁杰,却家里三代都有人喜欢看,殊不知那种洞察天机的自负比贪腐还更破坏公正。 贪腐来自人性弱点,乌托邦却是不治之症。有人说, 一个偶像崇拜泛滥的文化不是垃圾都难。然也。 韩国的宫廷片就拍得比中国强很多,理念大同小异,但韩国人要认真得多。韩国的宫廷剧,总是对帝王充满同情。我这几乎不读古书的人,却从韩国的宫廷剧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几分领悟。有国学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就有后来产生宪政的权力制衡,来自儒生为代表的官僚集团。看韩国宫廷剧,我却不由得想起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对万历皇帝的同情。那种所谓制衡的借口都冠冕堂皇,实际上却私利比天大;不要以为流传千古的功名心就不是私利,那可能是更大的私利,同样也是“一将功成万骨灰”。 曾经有网友写过《只有怪物,没有清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d38e40100cgky.html ,为什么传统中国正义总是以扭曲人性为代价?从上述零零碎碎的八卦中,我想到,本质上缺乏爱,因此就不健康。 曾国藩,是晚清近乎完人的官僚形象,其家书流传甚广,但其子女家庭生活似乎都有些不幸。儒家理想之高渺近乎自虐,不自爱的人也缺乏爱的能力。 凤凰大视野在民国名人婚恋中介绍的几位如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胡适,生于新时代的发端,但共同的特点是拥有一位开明的父辈。父辈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却足够开明、足够自爱,因此也有能力给予子女无条件的爱;胡适,虽然父亲早逝,却有一位十分慈爱而有智慧的母亲。 几位名人的灵性,因为受到爱的滋养而更加光彩夺目。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