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是中东地区一个伊斯兰共和制的独裁国家。自1977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人权状况急转直下。此后,伊朗的专制统治也引发了一些列民众的抗议,游行。

2022年9月,一位22岁女生因为没有戴头巾而被“道德警察”逮捕,后死在警局中。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伊朗一系列示威游行活动。这也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大量中国网友惊呼“中国还不如伊朗”。

2019–2020年期间,因为油价上涨,伊朗多个城市发生了一系列抗争活动,最终延伸到了对伊朗现政权和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的反对。

其他重要的伊朗游行示威活动还有,2018-2019年伊朗大罢工与抗议、2017-2018年伊朗示威、2009年伊朗绿色革命和1999年7月伊朗学生示威等。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公民馆真理馆时间馆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澳广 | 伊朗拒绝库尔德武装停火建议

伊朗拒绝库尔德武装停火建议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5日拒绝了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武装分子提出的停火建议,并要求该组织撤出伊朗边境地区。. 2011  年 09 月 06 日 | |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5日拒绝了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武装分子提出的停火建议,并要求该组织撤出伊朗边境地区。 伊朗新闻电视台当天援引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艾哈迈迪的话说,伊朗要求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武装分子首先撤出伊朗边境地区。他说,该组织提出的停火建议目前没有任何意义。 艾哈迈迪说,如果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武装撤出伊朗边境地区,伊朗政府随后会视情况与该组织就停火事宜进行谈判。 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武装是5日早些时候向伊朗政府提出停火建议的。 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是库尔德人聚居区,毗邻伊拉克。在当地,伊朗安全部门与库尔德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库尔德斯坦自由生活党与库尔德工人党联系密切,并在伊拉克设有基地。近年来,该组织的武装人员经常在边境山区与伊朗军队发生冲突。 本台驻台湾通讯员,擅长以国语和闽南话编播、制作题材广泛的专题节目,先后制作、主持过有关时事、文化、妇女及公益社福等方面广受欢迎的节目。 本台驻香港通讯员,不仅是香港优秀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而且是香港说普通话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所主持的“普通话大联盟”和“情迷中国”等节目拥有广大的听众。 本台驻新加坡通讯员,以主持活跃轻松节目和大型活动见长,曾获动力电台2000年新生代主持大赛冠军,所主持的流行音乐节目深受新加坡听众喜爱。 我们的英语教学节目均以中、英文双语播出,课文、录音都在网上发布。 英语讲座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伊朗:“伊斯兰的觉醒”还是北约告捷?

[本文英文版原载于2011年8月25日] 伊朗公民仍对 利比亚最新事态发展 有很大的兴趣,網絡中有大量的留言、文章和推特。 某些伊朗官员和外交官称利比亚的革命为“伊斯兰的觉醒”,而伊朗博客Bedone Onvan 张贴 了一张格达费(Muammar Gaddafi)的反抗者亲吻美国国旗的照片,讽刺的标题写着:伊斯兰的觉醒! Andishe 写道 [波斯语]: 仍不清楚北约协助推翻格达费政权是否有利于利比亚人民,但没有北约的协助,显然无法摆脱利比亚的独裁者。在我看来,杀害自己同胞而且任何罪行都做得出来的独裁者,倘若没有较强势的力量干涉是不会罢休的。 2011年3月20日于利比亚完成任务后的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来自北约的Flickr相簿(允许适度使用) Bamdadi 询问 他的读者们一个问题:“非洲哪个国家有最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一个 网页连结 回答了这个问题: 是利比亚 !这位博客接着说:“当然,这是在该国内战爆发之前的事。”在另一篇文章中, Bamdadi 表示 [波斯语]: 北约和西方国家成功地把新的政治团体带给利比亚,为何这会让某些伊朗人感到高兴呢?…也许他们认为一个[新的政权]是迈向自 由的一步?他们一定是在开玩笑。轰炸利比亚的国家是不会相信这种事的。什么自由?真这么认为就太天真了…自由应该有更大的意义,并非只是一些强国的军 队用计策干预并破坏弱国。 Secular 写道 [波斯语]: 伊朗人和利比亚人之间的区别是,后者支持叛变格达费政权的政治人物,而某些伊朗人不想支持[反对运动的] 穆萨维(Mir Hussein Mousavi) ,尽管他已脱离政权结构约二十年,伊朗人通常会说他们[掌权者和改革者]都是一样的。 校对: Soup 作者 Fred Petrossian · 译者 Tina Campling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林达:伊朗总统的演讲和美国校园的言论自由

“美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线划得越高,线以下的争论就越多,关键是要容许争论,习惯于不同观点的长期共存,以积极清醒的态度,来进行这场“实验”,而这个过程又是依靠法律保障的。” 伊朗总统内贾德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又一次激起美国对言论自由的讨论。在演讲当天,就有大量抗议民众聚集在哥大的会议厅之外。哥大也为本校行为引发的激烈反对声音作出解释。哥大校长柏林格认为,伊朗总统受邀参与演讲,是该校2003年开始的世界领导人论坛的一部分,这个论坛不仅让不同国家的首脑对国际问题发表看法,也带来辩论机会,并非赞同演讲者观点,更非意味着给予演讲者荣誉,给予公共发表机会,也就有“是非越辨越明”的可能。柏林格强调,“权利”不是落实到演说者这个人头上,而是落实到“说”和“听”的权利本身。也就是说,权利是落实到“言论自由”和“知情权”上面,并不是说伊朗总统一定有权在美国大学发表演说。我不请你,也可以的。 即便如此,有许多抗议者仍然感到深受伤害。例如,当年纳粹时代幸存的犹太人,他们的感受非常直接:美国的大学讲坛,竟然提供给这样一个人,他公开否定这场浩劫的存在,而这场浩劫让他们家破人亡、是他们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他们站出来抗议是必然的。就像当初一个美国教授发表言论,声称911的死难者是美国帝国主义的帮凶,死了也是活该。911死难者家属的心情、美国民众的心情,要接受这也是“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抽象原则的具体解释,必然会有巨大落差。这一次,柏林格也对内心深受伤害的那部分民众表示道歉,但邀请行为本身和柏林格的声明都证明,柏林格和哥大仍然认为,论坛为这样一位外国领导人提供演讲机会还是必要的。 那么,撇开对特定议题造成的感情伤害,就宽泛的范围来说,言论自由,尤其是校园内又涉及学术自由,究竟是不是仍然应该有分寸以及应该有怎样的分寸,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内贾德当然很看重这场演说,希望它达到宣扬传播自己理念的作用,为自己政府的作为正面辩护,但效果适得其反。究其原因,还是演讲者本身太笨,撒谎撒得连回旋余地都没有。一句“伊朗没有同性恋”,令全场学生情不自禁发出惊叹,会场一片轰鸣声。即便是再天真的学生,也可以以此推想伊朗总统的其他振振有辞言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但也有人认为,邀请本身就已经是给予内贾德支持的一个象征。更何况,假如演讲者不那么笨,不是如此明显撒谎,而是非常巧妙具有煽动性和容易蛊惑人心的言论,是不是可以任其蛊惑?这仍然不是简单套用理论原则能够解决的。在各个国家不同时期对待不同议题,结论和处理方式都不同。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言论自由的一些欧洲国家,仍然不容许公开发表否定犹太人浩劫历史的言论,违者可能坐牢。这样的惩罚是否应该,是否违背了言论自由原则,在这些国家也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讨论议题。如在德国,公开出版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被长期禁止,而在其他国家就远没有如此敏感,《我的奋斗》在美国是书店的畅销书,这种区别的原因只是历史上受危害的经验不同。还有,今天在一些有结社自由的国家,也会明令禁止某个在历史上确实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的政党。也就是说,在实行普遍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原则下,各民主国家仍然有一些历史教训带来的特例。这些特例随着岁月流逝,危害卷土重来的威胁减轻,也可能重新解禁。 相比之下,美国是一个历史负担相对要小得多的国家。长期稳定的基本教育,也为学生在各种思潮面前的定力打下一定基础。所以,美国言论自由的范围相对有过历史负担的国家要宽泛得多。只要不造成“迫在眉睫的危险”,公开言论在法律上大都是合法的。因此,大量引起公众注意的相关事件,例如内贾德的演讲、校园教授们的言论等等,还远远不到要进入司法领域的地步。 校园本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校园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术,另一部分是教育。按照传统,学术是没有任何界线的,你可以研究任何理论,持有任何观点。可是,教育就不同。作为学术研究,可以研究“仇恨”的起源,可以论述“仇恨”如何有逻辑上的原因,但不能对学生作“仇恨教育”。当然在实践中,这两部分也很难清晰划分。大学生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在参与初步的学术研究。教授演讲,可以说是学术报告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教育。从法律上来说,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从理论上说,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思潮,全方位地了解这个复杂世界,无疑是必要的。可落实到具体,落实到常识,青年学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进入社会以后的成年人,他们还处在青春期,没有真实社会经验。青春期是冲动的,容易过度追求道德感,被激进理论所煽动,容易产生群体效应。在一个动荡的社会时期,学生常常是引起突发事件的推动力,冲在最前头。学生最敏感,最有改革的动力,但在各种思潮面前他们又最不容易把握住自己。在美国和欧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中,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因此,青年在大学这个“过渡期”,教授们成熟理性的解套非常关键。 在这些问题上,分歧必然存在,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和道理。在这些问题形成分歧的时候,校方感受的压力往往主要不是来自美国政府,而是来自社会和家长。这次纽约市一部分民选官员包括市议会议长,公开指责哥大,并威胁纽约市可能会取消今后对哥大的资金支持,也是反映了社会某一部分民众的感受。最后是否真的会取消资金,就要看这部分民众所占的比例有多大了。这是一部分民众和家长对学校和教育某些处理不满的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归结起来,这本身也属于“表达自由”,即言论自由的一部分。 哥大校长在内贾德演讲那天提到言论自由发展,用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说这只是“一个实验,整个人生都只是一场实验”。言论自由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人在社会中,由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它所产生的影响又随着具体情况的不同,有非常大的差别。美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线划得越高,线以下的争论就越多,关键是要容许争论,习惯于不同观点的长期共存,以积极清醒的态度,来进行这场“实验”,而这个过程又是依靠法律保障的。   (林达是一对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两人都是1952年出生于上海,90年代初移居美国。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文章和以林达为名出版的书多是太太李晓林的作品。原文链接:http://nd.oeeee.com/A/html/2007-10/14/content_278586.htm)

阅读更多

自由時報 | 避免美制裁 中國減緩投資伊朗

避免美制裁 中國減緩投資伊朗 〔編譯俞智敏/路透北京二日電〕為了安撫華府及避免美國對其大型能源企業施加制裁,中國已經放慢對伊朗的石油與天然氣產業投資計畫,引起伊朗不滿。 中國停止投資,對於身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第二大產油國的伊朗而言事關重大,因為中國是國際政治舞台上少數能夠挹注數百億美元資金,讓伊朗得以維持其戰略性石油產業產能的重要國家之一。 放慢石油與天然氣開發計畫 中國減緩對伊朗投資,至少有部分原因是北京自去年底即努力安撫與美國歐巴馬政府間的緊張關係,並減少中國石油公司遭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波及的風險。歐巴馬總統及內閣重要成員都曾向北京施壓,要求中國協助控制伊朗的核子活動。根據中國能源企業主管透露,雖然中國向伊朗購買了更多原油,但中國近月來卻逐漸退出或放慢對伊朗的投資計畫。 一名長期關注美中關係的美國國會資深助理則透露,中國自去年中開始向美國暗示,中國不能明說,但會逐漸停止與伊朗簽訂的新合約。伊朗注意到中方此舉,並已警告中企必須依約執行投資計畫。 伊朗已兩度警告中國公司 自今年六月起,中國最大的國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就兩度遭伊朗警告必須加快在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的工作,否則就可能喪失這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約。CNPC自去年與伊朗簽約後,就一直延後開鑿探勘井的作業。 中國第三大能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CNOOC)則撤出了在北帕爾斯天然氣田工作的團隊。 據中國企業主管透露,中國政府是在去年底告知中國海油停止這項計畫。中國第二大的石油天然氣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SINOPEC)也延後了亞達瓦蘭油田開發計畫的開工日期。 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能源企業專家鄧麗嘉認為,中企顯然希望能與伊朗保持不冷不熱的適中關係,把目標放長遠,暫時按兵不動,一旦伊朗制裁措施停止後即可搶得先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