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智 | 为演讲而生,为改良而死——悼念朱厚泽
文/候梅新 昨天某杂志编辑打电话给我,约我写回忆与朱厚泽交往细节的文章,旋即又说接上级通知,不必写了。怀念老朋友的文章写还是要写的,有没有地方刊登无所谓。 在广东人文学会这些年,经常接触的几位老干部,任仲夷和于光远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和听力已经退化,我只能倾听他们讲话,没有办法交流。朱部长才七十多岁,沟通起来顺畅很多。 忘了第一次见朱老的具体时间。那次他来广州,被安排住在珠江宾馆。…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27, 2011
文/候梅新 昨天某杂志编辑打电话给我,约我写回忆与朱厚泽交往细节的文章,旋即又说接上级通知,不必写了。怀念老朋友的文章写还是要写的,有没有地方刊登无所谓。 在广东人文学会这些年,经常接触的几位老干部,任仲夷和于光远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和听力已经退化,我只能倾听他们讲话,没有办法交流。朱部长才七十多岁,沟通起来顺畅很多。 忘了第一次见朱老的具体时间。那次他来广州,被安排住在珠江宾馆。…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27, 2011
2011年06月30日 23:52:00 刚看到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接受新京报的专访,虽然比之前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傲慢姿态强不少,但仍然是在为自己辩护。竟然说出“公众仇富仇贪,我们很冤屈”这样的屁话来,实在是脸皮太厚了! 尤其是看到下面这段对话,估计有人要忍不住开骂了。 新京报:总会正在研发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信息管理系统”特点是什么? 王汝鹏: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过去我们能实现捐款人在线查询,查询捐款是否到账,但还很不够,捐款人更想知道钱用到什么地方,落实到什么项目上,这些即将在中国红十字会得到实现,我们争取在7月底前推出。 从郭美美事件爆发到王秘书长承诺的7月底,总共不到两月而已。也就是说60年来没做到的事情,两个月就可以完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事本来就很简单,可这帮家伙硬是拖着不办,收了爱心捐款,却不告诉人家钱用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不公开?还不是为了方便行某事么?如此暗箱操作,还要说无腐败,简直是把人当三岁小孩或白痴了! 我在微博里痛斥他们“比衙门还衙门,可恶至极!”但显然这只是一时激愤之语,因为衙门毕竟是衙门,可恶起来那是红十字会所不能比的。 就拿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说吧,都是从老百姓头上“课税”过来的,一年动辄数万亿,今年据说要突破10万亿。照理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到今天,老百姓既没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到政府财政收入的照顾,更不清楚自己被收上去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上周去沈阳录制凤凰大讲堂节目,我、北大教授夏业良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福重三人,对阵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所长刘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和刘尚希三人,虽然两派在关于财政收入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上有分歧,但都同意应该加强对政府财政开支的监督,确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监督,还是监督!中共打下江山前,黄炎培和毛泽东就曾在延安窑洞里有一番后来流传甚广的对话,主题就是“监督”,毛泽东当时说: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后来的事情演变,根本就是逆着毛泽东的话。众所目睹,不用多说。由于缺乏监督,政府越发“坏起来”:渎职严重,暗箱盛行,腐败丛生。由于无力监督,民众越发“不耐烦”:群体事件此起彼伏,社会怨气深重。 就连红十字会这样一个最应该公开透明的机构,竟然也玩起猫腻来。本来很容易建设的追查款项去向的平台,拖了几十年,直到郭美美事件引爆了民众的监督向其施加了巨大压力才开始行动,并且其实只要两月便可建成! 由此可见,没有监督,连善人也变成魔鬼,而有了监督,魔鬼会变回善人。明天就是中共90岁生日了,全国都在唱颂歌。本人五音不全,只能以此文献给中共了:你们实在太自由自在了,太欠管了,现在90岁年纪大了,再随心所欲下去会出大问题的! 上一篇: 红歌与红会 下一篇: 德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阅读数(1388) 评论数( 4 ) 4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27, 2011
2011年07月04日 20:56:20 一个多月前,在一次博友晚餐上,初次见面的杨佩昌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书——《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一周后我在出差的飞机上就读完了,但随后杂务缠身,终不得整段时间来写读后感。 今天翻出书来重温了一遍,赶紧趁着还有空暇说点我的印象和感受。 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佩昌兄在德国生活多年,个性开朗的他交了不少德国朋友,对德国国民性有切身体会,且由于他原先为中国政府的要害部门服务,自然比一般人更关心和熟悉德国政府体制的运转。 因此,由他来写这本带有解剖德国奥妙性质的书,再合适不过了。唯一感觉遗憾的是,由于新华出版社审查过于严格的缘故,这本书较少涉猎德国政治体制部分。那本是中国读者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诸君看到的这本书,主要聚焦在对德国经济制度设计的探讨上。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短短的15年内就实现了重新崛起,这是令人吃惊的奇迹。成功很大部分源于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这种合理的经济制度,使德国实现了“民富国强”,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国富民弱”。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发问:国家是先以民众贫困做代价来使自己变富呢?还是让国民先富起来再实现自己的富裕呢?” 显然,这两种类型都存在。如果说德国是后者的话,中国就是前者。现在中国政府宣称要从“国富民强”转向“民富国强”,但路途遥远。因为这是一次系统全盘的改革,可以预料阻力将有多大。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在佩昌兄看来是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既有别于自由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原则,同时也反对计划经济的国家统制模式,保证个人首创精神,保护私有财产。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担负调节的责任。简言之,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以市场竞争为主轴,同时国际制定相应的秩序和规则,保证市场的有序发展,这就是新自由主义的弗莱堡模式。 但是要实现“民富国强”,显然不是单靠经济发展就能做到的。德国建立了一套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1966年德国社民党上台参与执政时干了三件事情: 首先是动用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实采取种种措施将“充分就业”视为政府的责任;最后也是至为关键的是,进一步深化社会福利制度,在更大程度上照顾弱势群体,让社会的失意者也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德国人从出生、求学、就业直到退休、死亡都享有政府提供的种种福利待遇。德国实行全民免费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不用缴纳学费(前几年开始教育改革,但每学期也仅缴纳几百欧元的学费)。不仅如此,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还可以享受助学金待遇,直到学业结束为止。 因此,佩昌兄感慨地说,“在德国,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好处,是社会物质成果的采摘者。” 德国的财政支出,真的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佩昌兄形容为“有道德的政府支出”。从德国各届政府的财政支出来看,大体上是这样的结构:50%用于社会福利开支,20%用于教育,20%用于国防、内政安全和外交,只有不到10%用于政府公务员支出。 相比之下,经常宣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中国政府应该汗颜。不错,我们的经济在连年持续增长,速度之快令人乍舌,但创造财富的人民群众并未获得相当的财富回报,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福利体系的简陋,教育、医疗市场化泛滥以及房价的飙升,使得人民群众身在新中国,心在旧社会。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的“三公开支”却高得令人吃惊。 在一个政府处处在人民着想的社会,和谐不用呼唤自然就来。因此,在德国很少看见群众上访现象。他们有矛盾纠纷上法院,有牢骚怨气找媒体。 在佩昌兄的笔下,德国政府公务员不仅事事为老百姓着想,而且服务起来非常细致。书中不少小故事生动活泼,令人阅后会心一笑。 在《警察是“朋友和帮手”》、《高速公路限速要道歉》、《市长做兼职补贴家用》等小文中,我们都可以深刻感受到在德国,政府的谦卑以及服务的优质。 当然,由于前面所说的“审查严格”的缘故,佩昌兄在此书中只描述了德国政府官员谦卑的表象以及德国“民富国强”的现状,我们期待他的下一本书能够告诉我们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不仅想看到“这样的德国”,而且想知道“德国为何能这样”。 上一篇: 监督,还是监督! 下一篇: “目中无人”的快车 阅读数(1041) 评论数( 2 ) 2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27, 2011
2011年07月29日 16:29:29 “甬温线7·23特大事故”的处理过程,充分暴露了“独立王国”—铁道部的“目中无人”。 铁道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的傲慢态度令人愤怒,以其发言人王勇平的那句名言为证:不是想掩埋,事实上这个事情是无法掩埋的。因为当时在现场抢险的情况,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塘,施展开来很不方便,还要对其他的车体进行处理,所以他们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 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 说实话,我也不相信铁道部门掩埋车头是为了“毁灭证据”,因为车头不是尸体,铁做的东西没那么容易毁灭。我想这些人也不至于笨到那个地步。但他们的确笨的可以,因为他们不通人性,他们不懂得那个车头是一个象征,与这场灾难紧密相关,与那些死伤者紧密相关,牵动着死伤者亲属的心理情感。匆忙之间掩埋车头,即便是为了所谓的“救援方便”(其实完全可以运开而不必掩埋),也将给人心理上带去极大的不舒服。 而王勇平的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语气,更令人气不打一处来。态度傲慢不止于此。迄今铁道部长盛光祖除了在铁路内部电视电话会上表达过歉意外,尚未直接向死伤者以及他们的亲属道歉,这本是他最应该做的最起码的一件事! 铁道部态度傲慢的结果,就是激发民意的更大不满,以至于划根火柴就要成熊熊大火了。最后还是要将病床上的温家宝总理从北京拖到温州去“灭火”。温总理说了一段话,我以为是说到点上了: 对几十位遇难者的家属,在处理当中,一定要人性化。我对他们说,谁都有父母、丈夫、妻子、儿女,谁都有亲人。亲人遇难,失去了生命,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因此一定要关爱,给他们合情合理的赔偿,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死者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包括对遗物的处理,有人以为,它仅仅是财,我认为不,它实际上是亲人对死者的怀念。 此前有不少人就批评说,铁道部门对事故的处理让人感觉好像是在清扫垃圾。温总上段话应该是对他们的间接批评。 但是“目中无人”还不止于此,还不止于铁道部。短短3天后,7月26日出事地段就恢复通车了。高架桥上行进的快车与地面上的火车残骸构成强烈对比, 使观者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压抑心中的愤怒。香港某报章以“他妈的”大标题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这愤怒不单是指向铁道部。很显然,此时作出恢复通车决定的绝非铁道部,应该是经过更高层的批准。 在死难者尸骨未寒、尤其是事故原因未明之际,是谁下令恢复通车的?谁敢担保不再出同样的事故?他(们)视人命为游戏的胆量从何而来? 这是非常令人不可理解的。这里的“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的亲戚朋友甚至他们自己都有可能乘坐高铁,一样有遭遇事故的危险。但“他们”竟然“冷血”至此,只因为“他们”是体制中人! 半个世纪来,这个体制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目中无人”许久了。一次次冲刷高铁速度新纪录的“刘疯子”虽然因腐败翻车,但他是深谙这个体制嗜好的。其实一点都不新鲜,当年的大跃进,后来的“保八”,本质上都是一个样。“没有强拆,哪来新中国”,是了解国情后的大胆直言。 “目中无人”,意味着在这趟高速行进的列车上,效率就是最高准则,其他目标均要让位于它!任何企图阻挡列车行进之物,都将毫不留情地予以碾碎压平,任何拖累列车行进之物,都将毫无怜惜地抛下。 因此,拆迁自焚、小贩被打死固然已经司空见怪,就连厅官夫人上访被打、副市长之女遭强奸、反贪局长被刑讯逼供等也不再令我们感到吃惊了。面对这个“目中无人”的体制,任何人都是弱者,哪怕是那些自以为强者的人,也莫能例外! 这么多年来,这趟列车就是以这样的逻辑在高速行进着,已经很难减速、停下,更别说转换跑道了。从此点来看,你很难否认这个列车的驱动机制具有某种邪恶的本性,仿佛童话故事里的恶魔一样,黑暗占据着它的灵魂,使它不毁灭他人最终连带将自己也毁灭掉,不会罢手。 我这些天在看马勇先生的两本书——《1898年中国故事》和《1911年中国大革命》,今昔对比,对中国的前途又多了一层认识,也多了一层悲观。我发现,要想改变一个天生不合理的制度,实在是天底下最困难的一件事。修修补补根本无济于事,只是拖延时间而已。任何改良的愿望如果不懂适可而止,超过了统治集团的核心利益边界,那么就将遭遇“戊戌变法”一样的悲剧。 100年过去了,我在回顾清王朝覆亡的往事时,发现历史真得会重演,只不过换了道具而已! 上一篇: 德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下一篇: 叫你们晓得“铁”有多硬! 阅读数(7983) 评论数( 12 ) 12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27, 2011
2010年09月08日 18:08:42 一提到美国的建国大业,我们总是想起莱克星顿清脆的枪声。但是美国之特色,不在于“枪杆子里出政权”,而是“笔杆子里出政权”(或者说“嘴皮子里出政权”)。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1776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成为开国十三州;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八年抗战”宣告结束。 战争结束,海晏河清的景象却没有立即出现。《独立宣言》宣告十三州独立于英国之外,但十三州各自为政,还是紧密团结在中央政权周围,成为新的问题。《邦联条例》决定设立邦联国会,可是邦联国会的权力遭到重重限制,没有军队,不能征税,十三州保持相对独立。 独立自主的美国,一度比在大不列颠统治之下还要混乱。1787年,在通过《独立宣言》的旧址召开了制宪会议,最初准备修订《邦联条例》,后来发现仅仅修订《邦联条例》已经是杯水车薪,开始起草宪法,一边扩大中央政府的权力,一边以三权分立避免过度的中央集权,构建一个联邦制、总统制的共和国。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也就是说,美国宣告独立之后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没有总统。 没有1787年的制宪会议,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国崛起。如今看来,制宪会议是胜利的大会,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长治久安的基石,但当时看去,制宪会议绝不是团结的大会,围绕建国大业中的种种棘手问题,代表们从五月争论到九月。在《如彗星划过夜空》和《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里,林达和易中天向中国读者普及了制宪会议的过程。 如果说制宪会议是“嘴皮子里出政权”,制宪会议之后报纸上对联邦制的激烈争论,可以称作“笔杆子里出政权”。制宪会议发起人之一麦迪逊在百忙之中记下会议过程,结集为《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汉密尔顿、麦迪逊、杰伊在报纸上力挺联邦制的文章,结集为《联邦论》(又名《联邦党人文集》)——尹宣先生先后翻译了这两本书,前者2003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先后被林达和易中天在写作时参考,后者刚刚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借用我们熟悉的框架,《联邦论》主要讨论美国应该统一还是分裂,但是统一/分裂的框架不足以描述双方的分歧。如果认为联邦论者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反联邦论者坚持分裂、反对统一,就把双方的观点极端化、简单化了。联邦论者主张建立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联邦政府,反联邦论者更为强调各州的独立性,但是前者并不否认地方自治的重要性,后者也不否认需要存一个中央政府。 一个专制国家,经常放大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为自己的暴力统治寻求合法性,这种宣传特别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反联邦论者不能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对于一个无所不能的中央政府保持高度警惕,政府会以行善为由谋求最大权力,一旦获得不加限制的权力,作恶的可能性远远超出行善。反联邦论者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不反对政府的存在,只是对无所不能的政府表示恐惧。在一个稳定得几乎停滞的国家,公民可能像动物一样,只有生存权,没有其他公民权,暴力维护的太平盛世,不见得比乱世更好好。所以,联邦论者不仅要正面论述建立联邦政府的必要性,还要向对方辩友说明联邦政府如何与中央集权划清界限。双方拥有一定的共识,既要避免一个独裁君主式的中央政府,又要避免一盘散沙式的无政府状态。 联邦论者和反联邦论者不是在“太平犬”和“乱世人”里二选一,不是以“乱世人”的命运恐吓公众安于“太平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具体观点存在巨大分歧,但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建立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可以保障国家富强,更重要的是,它保障公民权利不被国家以公共利益为名随意侵犯。 英美政治体制常被并称为“英美模式”,可是从《联邦论》来看,美国的建国大业不是一边山寨、一边排外,而是坚持本国国情和学习他国模式并存。虽然英美刚刚交战,但以此为由彻底否定英国宪政的观点,几乎看不到。历史也足以说明,如果因此否定宪政,那不是跟敌国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原载《新民周刊》2010年8月9日 上一篇: “民主人士的态度是好的” 下一篇: “清纯”的政治学 阅读数(943) 评论数( 1 ) 1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