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莫乃光 | 谁玩转了大龙凤?

作者: 莫乃光  |  评论(7)  | 标签: 香港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问香港,本来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之前访港没有太不一样,走走看看一些地方,「亲身接触」一些「精心挑选」的「香港市民」,送些大礼(由经济措施至大熊猫或大电视机、茶具也好),对示威者视而不见,对泛民最多只远远一见而不闻。这套大龙凤样板戏大家都习惯了,一般市民也没有更大的「过分」期望。 所以,这次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本来也无异样。他带来的礼物不错,但早在预期之內,即所谓「市场早已消化消息」,中央政府宣佈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幣业务的政策措施等虽好,但亦无意外惊喜。而且,香港需要国家,国家也需要香港,大家互利互惠,本不应渲染什么感激流涕。 李克强的个人表现也算中规中矩,没有说太多的话,更没有说令人觉得不该说的话,也没有为香港明年特首选举「跑马仔」添油加醋,就算是他在香港大学的讲词,不计港大的混乱和警方的处理,就算有人不满他坐在「龙椅」的安排,李的表现也算得体,香港市民本来对他留下的印象普遍应该是不错的。 擦鞋仔弄巧反拙? 那么,为什么这个(相信)本来是中央政府要振奋香港人心,给我们「feel good」的访问,本来目的是要表达中央政府对特区的爱护,和对特区政府甚至特首曾荫权和其班子表达的支持,结果却令这么多香港人不快,心中不是味儿? 对大部分香港人,我们会把李克强副总理的名字与歌手李克勤混沌,至他到访后,香港人都弄清楚他的名字了,但对他「不幸」的,是他的名字今后將在香港与警权过大、无理限制新闻採访自由,和警察「佔据」港大掛上不解关係。为什么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要这样地把好事变坏,把一场本来称职的表演变得怨声载道? 理由是香港政府和警方过於「呵护」国家领导人,「擦鞋擦到上心口」,弄巧反拙?又或者是北京的要求,这样才以特高规格款待,切合领导人所需的安全保护?虽然有证据可作比较,这次李克强访港比之前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受保护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不是回应香港的示威者愈趋激烈,唯有加强保护,扩大「核心保护区」,不计与人民距离愈来愈远?还有,不准记者如前採访,大部分场合连拍照和影片都不准,政府新闻处成为了香港版「中央台」发片,有场合中香港记者不能得知李克强说了什么,竟然要等新华社发稿才知官方版本! 究竟这些我们香港人普遍认为「过分」的处理和保护手法,使香港政府和警方的决定,还是北大人的意旨,笔者没有什么內幕,更无意创作自己的理论。不过,显然无论是哪边先「提出」,另外一方也没有反对吧?当然,如果是中央意旨,港方根本不敢反对。 牛鬼蛇神鬼拍后尾枕 重要人物到访,包括国家领导人,加强保安当然无可厚非,但在这次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本地社会气氛不算特別差(连不少示威者老实说根本放了暑假),国际上也不见是有什么高危情况影响,最坏也不过是几声抗议声音骚扰副总理的耳根清静。但警方却要以最扰民的方法处理,令无论是中西区的主妇、中环湾仔的上班族,以至香港大学的师生,全都怨声载道,当然还有那位丽港城穿「数字T恤」的倒楣「通缉犯」。值得吗? 对香港权力核心保护区內的建制內人士,得以表现忠贞,当然值得。令人觉得生鬼得意的,是李克强离港后香港政府相关人士的出位言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以「完全是垃圾」回应对保安安排侵犯人权自由的批评;警务署长曾伟雄说执法时没有政治考虑,但却划蛇添足地加了一句:「市民示威权利不能凌驾於其他人的安全之上」。 但可以获得「最无厘头」及「鬼拍后尾枕」金奖的,则非范徐丽泰莫属了!这次她的「金句」包括:「香港有自由,但应只在自己的家及自己地方」、「领导人到访,应该给最好的一面他们看」、「领导人去到內地其他地方,也有同样做法,如果完全没有控制,就被人感到香港控制不到场面」等等!市民终於听到这特首疑似候选人的「真情对白」,终於清楚听到她说出她的心归何处(当然是向北),更不禁令市民要问,李克强何必来香港,找套新华社纪录片看看便可。 总之,这些「垃圾」言论,证实了我们早知的道理:这些当权者要透过这些牛鬼蛇神,进一步给香港人洗脑,要我们习惯和接受,香港要全面与內地接轨,包括完全接受党的权力和谎言,胜过道理和真相。 反之,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近日在压力下,由最初不认处理不当,至今批评警方处理学生示威的力度和手法,导致学生受伤而令「港大不能接受」,虽然有人可能仍然会批评徐立之虚偽,立场不一致或只不过諉过於人,不过,从另一角度想,校长在学生和旧生等压力下改变立场,其「问责」和「听从民意」已经比一眾香港政府的官员胜过千倍。徐立之也许本「有口难言」,但最后总算说了一丁点人话,相比之下,香港一眾高官却寧愿继续讲其谎话,指鹿为马。 原文刊於信报论坛 2011.08.09 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72134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7 个评论 莫乃光的最新更新: 港推动 4G应放眼世界 / 2011-08-20 09:25 / 评论数( 0 ) IT界选民首次不增反减,更易操控! / 2011-08-16 12:33 / 评论数( 0 ) 「披露易」DDoS 事件引发的监管和技术质疑 / 2011-08-15 23:59 / 评论数( 0 ) 自愿医保效益仍存问號 / 2011-08-15 13:59 / 评论数( 0 ) 「披露易」故障疑点多 / 2011-08-14 01:39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柴静 | 节目预告

伍东 [49.72.152.*] @ 2011/8/16 4:51:35 。。。。。。。。。。。。。。。。 新帐户 [123.6.7.*] @ 2011/8/16 8:18:23 说起来我也不知道这个意见是不是成熟,说出来权当抛砖引玉好了: 两期《看见》,都细心地看过,觉得按照整个节目的思路来讲,更应该叫做《注视》。其实主题鲜明,关注焦点什么的当然不是坏事,但总是会多少显得刻意,看上去动机先行。 我们觉得物事可观,就忍不住走近端详,这些注目之外,总不妨也让余光存在。 [匿名] charali [210.21.106.*] @ 2011/8/16 9:15:54 看完这期采访,很难过。悲剧的发生如何能够在这采访中找到答案。人性的善恶,教育、人格养成,太多复杂的成因,又有哪个是必然?两个破碎的家庭和永远的伤痛。这种悲剧我们有办法吗?极度残忍的方式背后连生养的父母都不知道其背后的动机。除了缺少沟通和教育的方式问题之外,我在想曾几何时,我们何时学会把一个人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来教育呢?一个独立的人格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有对他人负责的能力,有健全的健康的爱的能力。太复杂的问题,有何解。 但在和朋友讨论的过程中,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家庭中找真相就是把社会机制的问题硬放到个人框架下来理解,是否只能导向无解和情绪化。 [匿名] 海若 [123.139.34.*] @ 2011/8/16 9:20:12 [匿名] 西西弗 [218.5.2.*] @ 2011/8/16 9:34:17 我感觉你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口气和说话方式可否再自然或者雕琢一下,有时候感觉假装关切过头了,另一方面节奏上可以再快一点。 沃特 [222.89.193.*] @ 2011/8/16 11:45:52 自然 真实 不必刻意庄重 OK [匿名] 纯主观 [110.5.187.*] @ 2011/8/16 12:03:20 新帐户 [123.6.7.*] @ 2011/8/16 8:18:23 说起来我也不知道这个意见是不是成熟,说出来权当抛砖引玉好了: 两期《看见》,都细心地看过,觉得按照整个节目的思路来讲,更应该叫做《注视》。其实主题鲜明,关注焦点什么的当然不是坏事,但总是会多少显得刻意,看上去动机先行。 我们觉得物事可观,就忍不住走近端详,这些注目之外,总不妨也让余光存在。 —————– 引来了个纯主观的 哈哈哈 我喜欢看访谈节目中 访的人说话的时候能有明显立场(动机)的,喜欢“刻意”的,不喜欢所谓“中立客观”的访谈,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的引出对方观点的访谈。 央视的很多访谈节目看上去像是去听受访者讲课似的,让人昏昏欲睡,没必要都那样。唠家常似的访谈我不喜欢,不是对错好坏的问题,只是自己的纯主观感受。 [匿名] 傻瓜 [122.136.90.*] @ 2011/8/16 13:25:39 节目已审阅,非常好,很有深度,继续努力 笔小新· [120.8.41.*] @ 2011/8/16 13:34:41 悄悄话 [匿名] 爱不会重来 [117.136.9.*] @ 2011/8/16 17:02:21 柴姑娘怎么越来越瘦了 lxhnb [183.63.10.*] @ 2011/8/16 17:07:27 药家鑫事件的采访看了,很感动。药的行为不能仅归责为父母过于严苛的教育,其实学校的教育、法制的普及、保险制度的完善等等都需为药的行为负责。当然,我明白柴在节目中为什么不谈其它,因为,名字叫《看见》,不叫《观察》。节目展示给我们的是柴在看见并采访药的父母及张妙父母时的感受,药事件背后复杂的因素不是一期节目可以容下的。 不过,在看到药的父亲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并勇敢总结反思时,有点替他感到不公,他承担的太多了,其实,他就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一位失去了亲爱儿子的父亲,他真的没有必要承担那么多,这真的是位了不起的父亲。 [匿名] baoqinglao [115.231.86.*] @ 2011/8/16 17:51:03 看完,中途几次流泪,我自己也觉得对孩子太严厉,今天就开始改正了 祝亦梁 [122.234.31.*] @ 2011/8/16 22:51:55 看了之后觉得双方家长人很好 笑海 [113.76.63.*] @ 2011/8/16 22:52:33 两期节目都不错。 花了不少功夫,看得出来消瘦了不少… 记得身体乃革命之本钱! [匿名] tiantian [60.55.47.*] @ 2011/8/17 0:11:58 看了这期节目,并推荐给身边所有的家长,真的很难过,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讨论好象是潘朵拉的盒子,打开了就无法控制了……越来越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就是按照那个程式去做,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恋爱的时候就找个恋爱对象,别了都生了孩子 ,我们也就生一个吧,可是我们真的想好了怎么做家长,怎么去教育孩子吗?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真的希望有时间的家长都能去看看,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真实的想法,别让那么小的孩子就产生自杀的念头。谢谢柴静,让我重新静下来,好好看见。 可怜的张妙的小宝宝,真的很想抱抱他。但是又希望真有废除死刑的那一天…… [匿名] 猪 [60.211.29.*] @ 2011/8/17 1:51:16 在柴静的专访里我看见了泪水。两个很好的家庭,两对很好的老人,为什么非的以暴制暴,制造新的悲剧?废除死刑就这么难吗?废除死刑是人类前进的必然,为什么抱着死刑不放?死刑能制止犯罪吗? [匿名] gordon [59.108.217.*] @ 2011/8/17 8:12:19 死刑制止不了犯罪,但是能增加犯罪成本。 你真的认为死刑犯在犯罪时是非理性的吗? 伍东 [114.217.93.*] @ 2011/8/17 9:16:4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247852.shtml#Bottom 这是天涯论坛提出的三个问题 而我也有疑问关于案情 1 为什么会随身带刀 2 害怕农民无休止纠缠 这理由有如空穴来风很蹊跷 我认为柴静可以把 看见 这栏目当作一个浅水区 完全可以放下来一些 不要再像新闻调查那样累和操心了 这世界有的时候 真相来的九曲八弯 也来的毫无意义 suzs78 [121.28.161.*] @ 2011/8/17 11:52:15 教育使然:家庭、社会、学校都没有教会孩子采用正确的方式去勇敢的承担责任,回想下我们的青少年时期,只是一味的躲避责任,从这点来说,有些青少年时期“坏孩子”长大后反而更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大不了。。。。。。。” 药家鑫其实像个玻璃人,规规矩矩的孩子,但是经不起外界一点碰撞。碰撞的结果,就是刺伤你,他也破碎。 [匿名] gordon [59.108.217.*] @ 2011/8/17 14:55:47 也不知道评论者这些人是不是生在中国,感觉着都是活在真空里,为什么带刀? 他的那些同学已经表明态度了,上学不带刀,开什么玩笑。呵呵 还有那个废除死刑的,我都晕。 少女敬老院被强奸三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4NDAzNzY=.html 是说这些人傻呢,还是说天真呢,呵呵。

阅读更多

彭晓芸 | 德性与自由,一定是矛盾的吗?

无论是在政治生活中,还是在两性议题中,我们可能会犯的错误就是:为了某种目标的一致性而悬置道德判断,诸如为了民主生活,而搁置价值建构,诸如为取得男女平等,先在气势上压倒男性再说,但是,这样的“再说”,它真的能让你等来吗? 德性与自由,一定是矛盾的吗? 微博实在没法完整讨论问题,只言片语又容易断章取义,这里稍微试着论述,其实这只是一个有意思的议题,我仅是思考中,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看见、听见真知灼见,然后不断修正彼此的看法,可惜有这种耐性的人不多了: 1. 我绝不指责任何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除非她/他已经成为公共舆论,木子美和范跑跑都属于已经被媒体卷入公共领域的公众人物,因此,不可避免会被谈论,但谈论的时候,不代表我对他们的个人表示喜恶,而是谈论一种案例和现象; 2. 为什么谈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仅仅关涉性别议题,更在于,中国社会现状已经呈现了极度的价值紊乱和道德虚无,而这种缺乏共识和暴戾之气,可以直接导致社会转型的失败,会导致社会变革的代价巨大,简言之,如果时代的这种精神状况持续,那么,就算是民主了,也是一种文革变种式的伪民主; 3. 而这些年 这种状况的盛嚣尘上,跟媒体及知识分子尤其是卷入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采取的策略有关,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要求自由再说,这个过程不惜解构价值和道德本身, 由于官方又垄断意识形态,因此这种解构让人上瘾,觉得是一种反叛,范跑跑的诸多论述以及当时不少媒体对他的支持便是这种逻辑; 4. 一位男性媒体人给我的意见:我觉得许多道貌岸然的男性,一定很恐惧木子美这样的女人,因为木子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和她上床的男人的伪君子面具扯下了,她自己承受了一切,我觉得不应该再指责她了  【他说得很对,也侧面印证了木子美的角色,几乎是用人肉炸弹的方式在挑衅男权社会,但这种方式就一定是值得赞许的吗?我存在困惑,但我也确实同意不指责木子美本身,那么,指责什么?我觉得社会土壤有责任,从媒体到兴高采烈围观的观众,有多少观众是乐见木子美大曝他人隐私的?这种社会心理是否就健康?】 5. 从单纯女权立场来看,估计有些人是乐见木子美的,因为她拿自己当人肉炸弹去解构男权社会 ,但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太大的好处,这种解构其实恰恰也在妖魔化一些本来正当的追求。。。。 当女性需要以这种姿态反抗,,过于决绝的姿态,是不是证明这个社会依然非常落后? 停留在美国六七十年早期吗?恐怕还更糟糕,因为夹杂了更多其它因素,诸如消费主义和性泛滥的结合,对于建构性别公正是不是真正有利的局面呢? 个体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呢? 6

阅读更多

彭晓芸 | 幸福是一种知识,需要习得,需要传播

摘要:话题源于刚刚开心网一朋友说她的朋友的朋友因丈夫婚外情而跳楼自杀了。她认为是不是性格软弱或者太爱的缘故,我则提出这是中国社会文化土壤强加的观念内化之后的效果。因此,幸福是一种视野,知识,需要人有想象力,跳出这个扭曲的文化才能打开一扇窗户,看见开阔的世界及其美好未来。 开心网,跟朋友的一则对话,MM是一个朋友,后面是我的回复。  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价值观紊乱扭曲的社会,但是,往往黑屋子里的人并不自知,并且被这些观念毒化,许多糟糕的价值观甚至内化到普通人心底里去了,所以,一旦遭遇变故,有些人条件反射地按照这个黑屋子里的束缚来衡量自己的境况,她们会作出极其直观的情绪化的判断,这种判断你不能说她们完全是错误的,因为社会文化的土壤如此,问题在于,如果你明知这个社会是一个黑屋子,你难道不想打开窗户,去看看黑屋子外面广阔的天地吗?  最近幸福论很热门,我还想补充一点,幸福其实是一种知识,需要习得,习得之后,需要分享,需要传播,向更多人普及常识。  泰勒讲婚姻爱情的一章,讲到关于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泰勒的幸福的方法,其实不过是价值观的强化和确认,没有什么秘方  比如,他说,不要排斥痛苦,体验痛苦才能体悟幸福,他说,感觉不到痛苦焦虑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病人,一种是死人  再比如他提出幸福的一些条件,人际关系是重要一环,朋友分享,亲密关系的建立,家人的陪伴等等  关于婚姻的幸福,他提出核心价值概念,即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他特别期望别人爱他是爱他这个人的特质、品格,那些拿不走的东西,而不是他作为运动员时拿的冠军。  爱冠军的,在他失败的时候不可能坚韧地陪伴他,鼓励他,只有爱他为了获得冠军而努力的特质,比如进取,勤奋,坚韧这些品质,才可能成为亲密关系中的共同成长  根据他的理念,对女性亦然,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是18岁吗?这可一瞬即逝,显然会被拿走;  是美貌吗?这也会被岁月侵蚀;  是成功的地位吗?这也随时可以失去;  是的,不可能永远18岁,但可以努力追求健康,活得比80岁更久  是的,不可能青春永驻,但可以气质优雅,身形矫健  是的,不可能永远成功,但可以承受得起挫折  善良,正义,勇敢,坚韧,信任,这些品质伴随我们终身,才可能追寻值得欲求的人生。  下面为对话,隐去朋友的名字 MM:正准备关电脑,友人从MSN上跳出来说,很难过,有个女孩为老公出轨跳楼了。“出轨,逼她离婚。真难过,走之前还一起吃饭劝她的。”。。。。。。。。。。。  今天 21:46转发┊6条评论  我说道:  中国人?中国女性真可怜,为虾米不想想全球化时代呢,没了中国男人,还有老外呢,离婚了又咋,那种不诚信的人放弃了是福,何况现在中国男人也有观念西化的了,说不定还找个比前夫年轻貌美的呢!太可惜了,唉,哀  MM回复道:  也许有些人性格天生比较柔弱吧。。也许是那一时想不开。。  我回复道:  还是社会文化的问题,跟性格没多少关系,社会文化的隐含意味让她觉得离婚就是天塌下来了,应该普及一些常识,让生在非正常文化的人知道,是我们这个文化不正常,不是她柔弱。  MM回复道:  不知道。。也许是她很爱他呢。总之无论如何,她这样做都是不值得的。。  MM回复道:  幸福,首先要自己内心强大。一纸证书确实不算什么。。  我回复道:  再爱也没必要,爱是一种能力,可以再生的,一个人如果在人格上一旦矮下去,很快可以不爱,而不会有多么眷恋,因为他的核心价值也许已经荡然无存了。认识这些问题,主要需要的是视野、知识和想象力,跟性格没有关系,美国社会,再软弱的女性,也不会因为离婚自杀,比率非常低,除非是性格已经严重有问题的。 

阅读更多

彭晓芸 | 并非心灵鸡汤

【抑郁症1】听说了袁毅鹏跳江的消息,微博上很多人都被袁求助过,我也收到诸多私信以及在我的帖子后不停跟帖,但除了劝他坚持看医生以及求助专业律师,实在帮不了他什么,很惭愧。关于抑郁症和各种精神偏执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抑郁症2】抑郁症成因很复杂,需要专业医生的意见,有的解释为生理性病因,有的解释为环境因素刺激,但一般来说,医生要求的服药应听从和坚持。我曾和朋友亲手送一位同学强制治疗(获得她父亲紧急授权),如不就医,情况非常危急。而我们作为朋友阐述的病发事由,在医生看起来,未必是那么回事。  【抑郁症3】从大环境来说,我提过极权的制度性心理创伤,但具体到个案,不敢随意断言。很多个案需要追溯家庭环境,遗传、个人性格、成长际遇等多种因素。而且精神性疾病复杂到我们非专业人士难以想象的地步,抑郁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也未必确切,医生会区分躁郁症、焦虑症等多种。  【抑郁症4】凯博文在《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一书提过,过去中国人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譬如中国人宁可承认神经衰弱也不愿意承认心理障碍,精神困境。直到今天,中国人对精神困境的认知仍然是有问题的,譬如一提精神疾病,就只想到骂人话“神经病”,这种文化导致很多人在病症早期讳疾忌医。  【抑郁症5】公权力对付访民的方式(公权力滥用,扭送公民强制治疗)可以说是整个国民心理困境中最大的作恶。这导致民众对专业医生不再信任,甚至媒体也介入解救心理偏执病人(访民),这个过程难免造成各种混淆:角色紊乱、精神分裂症和心理疾病混淆、治疗方案也混乱、制度之弊与个体问题难以区分。  【抑郁症6】当下情状就极易变成如此这般:政府把对正义有执着或偏执追求的维权者关起来当精神分裂症治疗(实则维稳);媒体把真正的心理疾病患者当好玩、有趣、先锋羞辱或追捧(此前说过,诸如表演型人格障碍、露阴癖);民间则一再忽视或回避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精神疾患,讳疾忌医,直到悲剧爆发。  【抑郁症7】各种角色的僭越导致了目前的紊乱,约束公权力,要求政府在对待访民问题上克制,是第一要务,但除此之外,媒体及公民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媒体越过职业医生对苦主进行判断是危险的,媒体无视心理学常识戏谑心理病人也是可耻的,而公民放弃个体自我救济途径、拒绝就医也是不智的。  【抑郁症8】在一个自由受到限制、个体能量无法舒展的专制社会,人人皆可成为病人,但又并非人人无力自救。走出心灵困境,首先在于承认个体认知局限,建立尊重专业的规范(尽可说现在心理医生很糟糕,但假设还有判断力,可寻求少量好医生进行比较甄别),另则建立民间组织,分享心理知识、互助救济。  【抑郁症9】在自组织和互助救济方面,乙肝病毒携带者联盟取得的制度改变是一个典型案例。媒体议程和公共舆论应关注心理疾患需要的社会协力,敬佩崔永元的努力,他承认自己的抑郁症并一直努力克服的过程,就是一个普及常识,厘清认知屏障的示范。另有李欧梵陪伴夫人克服抑郁症的书也是很大贡献。  【抑郁症10】心理学上有一句著名的话:“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 这就是精神疾患治疗的困境,很多家庭成员在某些心理难题当中沉溺,情绪传染,同构,难以承认和面对心理疾患,由家人承担的监护权有时也会延误治疗。别无他法,仍不能赋予公权力滥权,那就只能民间普及常识。  【抑郁症11】基于这些认知,做过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专题,也一再呼吁重视女性—母亲的心理健康和生存处境,当然,男性也一样,我仅仅是指,由于人的成长中,三岁前养育环境很重要,而母亲精神状态,人格涵养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更直接。不能想象整天忙于侦查丈夫防小三的中国女性能成为好母亲。  【抑郁症12】我们整天提媒介素养,政治立场,但基于情感、心理的素养被长期忽略,为人父母者,有无教育素养、家长素养之说?芝加哥大学女性思想家纳斯鲍姆提出来,关于情感与理性、政治的关联,呼吁重视人类情感与社会正义的关联。我想,除政治迫害导致的心理创伤,其他情感、心灵问题也值得注意。  【题外话1】我对心理学纯属外行,所以只能说一些一般性的,深入剖析个案和治疗就无能为力了。 我有过一次有趣的体验,几年前心情低落时,信誓旦旦跑去找心理医生准备长期抗战,一次门诊一百元,谈了15分钟心理医生把我赶走,说你很清醒,不需要吃药,也不用预约下次了,我很郁闷,只好自学加以防范了。  【题外话2】身边也有朋友深陷心理困境的,多数还是个体境遇,情感困惑(这类尤以女性为甚),男性可能表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躁狂、焦虑状态。对于情感困惑,我时常的劝慰方式就是,介绍她去看某些书,还有就是具体的建议,诸如,改变话语模式,比如说,情感的沟通,如果总是一说话就要吵起来的状态,最好改变责怪式话语方式,比如说:你怎么。。。你怎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些其实都是知识性的,可习得的。西方社会很热衷研究这些问题,都有一套成熟的机制可以学习。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