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 張曼娟再續香港文化情緣 .江迅
張曼娟再續香港文化情緣 .江迅 台灣名作家張曼娟出任駐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她說自己毫無政治警覺性,近年在台灣推動中國文化,成立私塾「張曼娟小學堂」。她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一年,指出香港是她創作的泉源。 在台北約見張曼娟,這位候任駐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下稱光華)主任九月一日在台北上任,問她何時去香港上班,她甜美地笑了笑:「我都不知道。」張曼娟上一任的上一任主任、作家平路在台北候任一年多,才等到香港特區政府簽發的赴港簽證;上一任主任、作家羅智成等了四個月簽證,才獲准赴港上任。有圈中人說,這兩年港台關係走得這麼近了,張曼娟應該不用等候那麼長的時間了,估計不會超過一個月,但願她能在香港主持十月十日雙十節相關的系列活動,辛亥百年也好,建國百年也好。翌日,張曼娟要去中國大陸,先去上海見好友,而後陪同父親去湖南張家界旅遊,據悉,這期間她不會取道香港。八月十六日,她在台北一家酒店咖啡廳接受亞洲週刊訪問。 張曼娟要去香港出任光華主任的消息傳出後,她許多好友都似信非信:以她從來不喜與政治沾邊的性格,會出任這一公職?與她交友近二十年的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總編輯蕭依釗,辦公室櫥架上放著多本張曼娟的書,每本書上作者都用心題了詞。蕭依釗聞悉張曼娟要赴港履新,旋即給她電郵,張曼娟回應寫道:「為什麼接公職呢?兩個原因,一是我喜歡香港,那是我創作的泉源;二是我真的想幫國家做點事,這是一個完全沒有營求而自己找來的差事。過去我從未做過公職,又與政治保持相當遙遠的距離。但我將它視為上天的安排,也視為人生一次大挑戰。以你對我的理解必然明白,這位子我是不會戀棧的。」談論起赴港任職這一挑戰,朋友們都說,別看她外形嬌小纖弱,她創辦紫石作坊,成立小學堂,是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強女子。 張曼娟與馬來西亞頗有情緣。早在九五年她應《星洲日報》之邀去馬來西亞巡迴演講,參加人數打破當地紀錄,文學講座聽眾人數至今無人超越,媒體以「張曼娟旋風」形容。二零一零年,張曼娟獲《星洲日報》讀者票選二零一零年十大最受歡迎國外作家。零六年,是「星洲日報讀者愛心助學計劃」擴大至中國大陸的翌年,當時張曼娟在《星洲日報》有專欄,她將稿酬全數捐助學生,每年助學四位小學生及一位大學生,她要求其中至少一半是女孩,因為她覺得農村女孩讀書、工作的機會比較少。當時,張曼娟在助學感言中寫道:「我常想,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我什麼都可以不給他,卻一定要讓他受教育。我相信教育的力量。在越貧苦的地方,越需要教育,唯有教育能改善他們的生活。教育不只是變化一個人,更可以救贖一個家庭。幫助孩子,讓他們擁有美好的人生,我們也就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曾是香港的旅遊大使 張曼娟說,她喜歡香港,那是她「創作的泉源」。一九九七年至九八年,她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一年。張曼娟說:「香港與台灣,兩地文化有一部分彼此吸引,有一部分尚有隔閡。我在香港的那一年,像海綿一樣吸取很多東西,每天都很好奇,到處看,四處聽,我當時寫了很多文章,介紹香港。在我離開香港前夕,台灣的學校同事還要我組一個團,跟著我去看香港,去感受香港。我覺得自己最大本事就是說故事,把自己看到的變成故事,包含了許多情感和細節,這是最吸引人的。後來我受香港旅遊局駐台灣機構邀請,還做了旅遊大使,向台灣人推介香港遊。就這樣,我一直與香港有著情感上的聯繫。」 這之前,她在台灣扶攜年輕寫作者,成立了寫作社團,她去了香港,內心很難放下他們。她說:「在香港教書不可能在香港與台北之間飛來飛去,因此最終辭了香港中文大學教職,回到台灣東吳大學任教。在台灣創作文學,不容易擁有出版空間,我當時在台灣出版書是最暢銷的階段,因此,我想把這樣的資源分給那些年輕寫作者,利用我與出版社的人脈,帶著他們去找出版社商,讓他們有出書機會。」十年來,十多名年輕寫作者成功走上文學之路,他們中間有自由副刊主編孫梓評、旅日作家張維中等。 出任光華主任,最初找她談的是離任光華主任、現任台灣中央社社長羅智成。羅問她,是否願意接替他赴港任職,張曼娟回憶說:「當時我很詫異。不過,我心想,這想法倒還有點創意。我就問他,你們不擔心我是否能勝任嗎?我是一個對政治毫無警覺性的人。」羅智成說,他早就關注她在台灣做過的那些事,包括帶著一群年輕人創作,規劃他們未來的事,六年來,為推動中國文化和小朋友的寫作,她成立了私塾「張曼娟小學堂」,出版有聲讀物,二零零五年至今已有超過三千名八歲至十四歲學童,跟著張曼娟讀中國古典經典作品,這與任何官方機構和基金會無關,在沒有刊登任何廣告下,報名年年爆滿,出版的有聲讀物也都高居暢銷書榜。羅智成說,從她走過的路看,雖然沒做過這類公職,但對她卻有信心。 推動台港文化平台 張曼娟說:「他們挑選我出任這一職務,就清晰表明,台灣當局還是把光華界定為推展文化的一個文化平台,如果光華偏重推廣政治活動,那在台灣適合這一條件的人選就太多了,不會選擇我的,一個人沒這方面的素養,沒這方面專業的話,僅靠幾個月的訓練是不可能的。當然台港關係離不開兩地政治,光華的工作也不可能避開政治。就說台灣選舉,是值得香港人觀察的,特別是香港傳媒朋友。坦誠說,我現在只是從媒體、從網路上了解光華的歷史,做過些什麼事。直到今天,我都沒去過光華,辦公室是圓的還是方的,我都不清楚。至今也沒有人告訴我,去了香港上任,應該做什麼。」 說起香港與台灣文化,張曼娟說,台港兩地文化有異有同,互相影響。香港是高度城市化的一種生活狀態,台灣雖然也有高建築物和繁華商業區,但還是保有一些農業社會緩慢的生活。這兩年,台灣人特別喜歡那種回到泥土的感覺,上班族平日西裝革履,戴著領帶,工作很忙,休息日會組成一個團去鄉間,租一塊地耕種,這是很特別的生活方式,想回到以前的生活狀態,其實,人們已經回不去了,不過,還能感覺骨子裏還有這樣的生活情調在。 喜歡旅行,愛好美食的張曼娟說:「我常想,台灣人去香港旅遊,不是去旅遊,是去過日子,香港人來台灣旅遊,也不是旅遊,而是過生活。台灣人去香港,參加藝術節、電影展,去哪幾家餐廳,去哪兒喝奶茶吃蛋撻。香港人來台灣,去哪個夜市,找哪個民宿,騎腳踏車四處走。這都是體會當地人的生活,感受雙城不同的城市氛圍,這是一種彼此理解和融合的管道。我去光華上任後,會看看在這方面還能有什麼著力點。」 她說,光華幾位前任做的很多事都特別棒,從江素惠到平路到羅智成,從無到有,做得很辛苦,就是每年台灣月,是平路任上開始的。羅智成自己也沒想到這麼快調回台灣,他早就將今年光華的活動都安排好了,構思「築夢世紀」主題系列活動,將台灣熱力四射的海洋音樂祭移植香港,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夢想,但今秋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灣,這夢想有望成為現實。此外,在台灣頗獲好評的紀錄片六集《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描述了林海音、周夢蝶、鄭愁予、余光中、王文興、楊牧的生活與創作,也將在香港放映。 她說:「光華這些年凝聚了在香港的台灣人的向心力。我在香港教書那一年,在香港的台商和台灣朋友請我去講課演講,我常常受到他們的照顧,這是光華在香港最大的資產。我上任後,會繼續為他們服務。我在想,以前光華做的是台菜,吸引了很多喜歡台菜口味的朋友,那能不能再做點川菜或其他口味的菜,羅智成策劃海洋音樂祭,很明顯是要吸引年輕香港人,讓他們更深層面的認識台灣。」■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