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媒体

译者 | 《福布斯》 章家敦解读温家宝讲话:中国面临文化大革命

核心提示:在权力斗争中,胡锦涛打开了让军官成为仲裁者的机会大门。现在将官们虽然没有赢得对文官的控制权,但是将官们赢得了做自己的事情、文官只能进行有限干涉的自由。 党的分裂导致另一场文革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那场灾难在1966年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幸的是,从那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发生过根本性变化。 原文: Chinese Leader: Cultural Revolution Coming to China 发表:2012年3月20日 作者:章家敦(Gordon G. Chang)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 【原文配图:来自维基百科上的文革宣传画】 中国是否将陷入十年动荡?温家宝总理担心中国将再陷动乱。 他14日晨在北京说,”没有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就不可能全面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可能丧失。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就无法根本解决,文革之类历史悲剧可能重演。”毛泽东的十年文革杀死了数千万人,几乎摧毁了中国社会。 温家宝上周在年度人大会议闭幕时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实际上发出了关于另一场文革的两大严峻警告。一,如上文所述,事关经济和政治改革;另一个则是他对尚未结束的令人讶异的”王立军事件”的发言。 在美国人观看”超级碗”的时候(译注:”超级碗”是美国人热衷的棒球赛事。),重庆的高级官员王立军想要到四川成都的美领馆叛逃,带着他认为是对外国有利的关于他的前任老板薄熙来的妻子的材料。 当时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想要阻止王,命令数百名武警跨过四川省界,包围了成都的美领馆。王的努力失败,被国家安全部的官员押送到北京。现在在拘押中的王立军现在被中共和国家正式称为”叛国者”。 薄熙来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周四,他被免去在重庆担任的职务。几乎所有的分析者们都相信他不再可能在今年秋天进入最有实权的常委。很多人相信,是中国当今的最高领导人胡锦涛主导者这场大戏的进展,并以此让薄熙来靠边站,但这些事件在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可能超出控制。 长期以来,中国问题观察家似乎相信中国政治体制的形式不会再出问题。他们告诉我们,共产党已经使其自身制度化了,并解决了自一开始以来就困扰强硬政府的问题:接班人问题。我们被告知即将来临的(从所谓的第四代领导人到第五代的)权力过渡将会”平稳”进行,波澜不惊。 他们错了。首先,薄熙来仍占据着中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席位,这给了他回击的机会。在成都危机的最高峰,他曾跑到云南省昆明的第14集团军。 薄熙来的行为被普遍视为企图让军队卷入这场斗争。在上一个10年,当胡锦涛的前任江泽民拒绝体面地交出权力时,胡使用过同样的策略,他得到了将官们的支持。  胡实际上打开了让将官成为仲裁人、有时在共产党日益肮脏的政治斗争中成为政治掮客的大门。这一做法的后果是10多年来军队影响力在中国日益下降的局面得到了扭转。从那以后,人民解放军的预算急剧增长,将官们在一度被认为专属文职官员管辖的事务上也有了发言权。总之,出现了政治和政策重新军事化的情况。 并非中国的将官们赢得了对文官的控制权,而是将官们赢得了做自己的事情、文官只能进行有限干涉的自由。去年1月,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谈到了中国的文职和军事领导人之间的”脱节”。正如他指出的,中国政府分裂为不同阵营,它们通常实行各自的政策,少有证据说明他们会相互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在过去几个月出现政变谣言就毫不奇怪了。这些谣言传得神乎其神,没有一件可以证实,但我们必须记住,当一个政权稳定时,人们是不会谈论军事政变的。人们现在之所以传播流言,是因为他们知道军队变得多么强大。 毫无疑问,周一,胡锦涛发布了一项他自己做出的警告。他在北京提醒人民解放军要听从党的领导。正如一名退休的陆军上校 告诉《南华早报》 的那样,最近胡的讲话意味着”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被削弱了”。 此时,在领导层过渡的历史性时刻,共产党分裂成数个派别。内讧将加剧分裂,进一步侵蚀这个执政组织的统治能力。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举步维艰,并出现了其他重大挑战。 党的分裂导致另一场文革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那场灾难在1966年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幸的是,从那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发生过根本性变化。 温家宝总理告诉我们,尖锐的毛主义式的政治正在21世纪的中国卷土重来。 章家敦的推号是:@GordonGChang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愛上深度】自由之地的「牢籠」——交流陸生在台的特別限制

在台灣的幾個月時間,台灣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然而個別私立學校大量接收陸生的同時,於自由之地卻想將學生困入牢籠,不僅箇中原因引人猜測,其行為也著實讓台灣蒙羞。理想色彩消磨殆盡, 更偏離了人才政策的本質。 文/陳墨 飛機落地,我睜開眼,看見一個灰濛濛的香港,才明白晴朗溫暖的南台灣已是咫尺天涯。香港時時刻刻處在全世界最大的威權陰雲的籠罩之下,而台灣的自由空氣又何嘗不是錢腥味的誘惑下節節敗退? 我在台交換三月,曾有許多人慷慨地為我展開台灣社會的真實面貌,但我所在的私立台灣Y大學,阻隔大陸學生與一個民主自由的台灣交往的行徑,也令人匪夷所思。Y大是台灣每年接收陸生最多的大學,據我所知其他台灣高校并未見類似作為。 此事需從今年9月我剛到達台灣說起。我到台一周后獲得一位《中國時報》記者的幫助,可到台北參訪公務機關。由於這些機關開放參訪的時間都在工作日,於是我按照學校公佈的請假辦法事先請假,在請假單上也如實填寫了在台北的接待人和參訪行程。 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的台北之行的最後一天,舍監致電我說,我在大陸的大學不同意我的請假申請,進而又向Y大學抗議,因此我必須當即返回Y大學。當我火急火燎地趕回Y大,詢問舍監我按照學校規定請假,以前大陸交換生也有請假數日的先例,為何我的申請不被批准?舍監只是說不知道,并要求我在一張「約談單」上簽字。 當我回到宿舍,與我同為交換生的室友才告訴我,情況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由於我的這次請假,Y大一勞永逸地定出新規,要求所有大陸交換生不得在上課期間請外宿假。Y大的陸生宿舍每晚11:30準時關門,關門后會有晚點名,若點名時不在宿舍即視為外宿,不假外宿第二天就會被層層上報。位處南部的Y大作此規定,等於斷絕了所有陸生參訪公務機關的可能性。當然,Y大對台灣學生並無類似規定。 此事發生兩個月后,我希望去台灣清華大學旁聽一名優秀的中國文化講師的課,但清大與Y大距離很遠,一日之內難以往返,我決心違反規定也要去聽他的課。 離開學校的第二天,Y大國際處的老師就打來了電話,說我沒有請假外宿的行為,可能會被報警甚至遣返,遣返后我將來赴台將出現困難。他隨後要求我回到Y大后立刻到國際處向主任解釋。 我在國際處等待主任談話的時候,聽到主任在對另一位老師說:「這些陸生真是越來越過分,有的人還跟我說人家C大不用請假就可以外宿,我看以後不如訂個規則,不假外宿兩次就讓他們直接回家。」 主任後來與我談話時說:「Y大地處深綠地區,民進黨人是很討厭大陸人的,如果你們在外面出個什麽事,鬧上新聞媒體,學校就要負上相應的責任。」最後主任要求我回去后寫一份材料,詳細說明外出的時間做過什麽、跟什麽人接觸。 此事后不久便是期末,國際處臨時召開全體陸生會議,內容只有兩項。第一,有不假外宿超過兩次的同學,扣發交流證明;第二,各校交換生限時提交交流期間的「心得體會」,否則同樣扣發交流證明。 交流證明相當于是交換生的學位證書,「心得體會」是指Y大之前要求所有大陸交換生,上交關於在台期間關於生活、學習、人文等方面的文字報告,這些「心得」還將被送交陸生原屬大學過目。 在台灣的幾個月時間,台灣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然而個別私立學校大量接收陸生的同時,於自由之地卻想將學生困入牢籠,不僅箇中原因引人猜測,其行為也著實讓台灣蒙羞。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马其顿:三月十七日和平大游行

拥有多元种族的马其顿民众正计划在本周六举办一场和平大游行,表达对近来可能成为内战前兆的仇恨犯罪的担忧。 游行在 2012 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两点于斯科普里市公园举行,消息透过 脸书活动 、 推特活动 和推特帐号 Zaedno za mir (团结为和平)和 #PEACEmk、#ZaednoZaMir、#zzm、#marshnamirot 等标签向外发布。 活动 由社运人士和约五十个公民社团发起组织,还有来自各种族团体、不希望看到 2001 年冲突 (又被称为“ 下半场 ”概念)重演的艺术家和媒体人参与。他们表示: 团结为和平海报。重叠的对话框也被用于脸书档案图片。 我们为了: 和平! 共享生活,而不只是活在同一块地方! 缓和紧张情势! 所有人的福祉! 没有暴力的社会! 没有偏见和操弄! 我们欢迎所有为减缓紧张情势、唤起大家重视共享生活的人加入! 这是公民和人类良知的问题。 让我们播下爱的种子。 我们有所期望,也有能力做到!   这场游行是对于 一系列跨种族暴力 的回应,包括政府对二月廿八日戈斯蒂瓦一件因停车位而起的命案迟钝而极具争议的反应,葬礼后的抗议、商店遭投掷石块,接着是一连串“自发”“报复”暴力攻击 —— 在数个马其顿城市及斯科普里的公共交通工具都发生路人遭到殴打的事件,造成数十人重伤。 同时媒体报导也各有偏颇,在大多数 尚在营运 的种族/语言分众商业媒体中甚至有公开的 仇恨言论 。马其顿自 一月底以来 情况恶化,此前执政的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政党长时间煽动各自族群的国族主义者,而对于 仇恨犯罪 者实务上亦有不予惩罚或 从宽处理 的司法“传统”。(虽然煽动族群或种族仇恨是重罪,马其顿法律系统中并没有仇恨犯罪的概念。) Nebojsha Galevski-Bane 设计的和平大游行海报 参加者用翻译这项号召和其他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和来自不同族群的同伴共享生活的承诺。例如平面设计师 Nebojsha Galevski-Bane 设计 了上图中的海报,剧场及电影导演 Srđan Janićijević 也 发表 了支持和平的图像和广告影片。 校对: Portnoy 作者 Filip Stojanovski · 译者 Hsu-Lei Lee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杨恒均:解读温总答记者问:确立目标,凝聚共识,循序渐进

杨恒均:解读温总答记者问:确立目标,凝聚共识,循序渐进 进入专题 : 温家宝 答记者问 改革    ● 杨恒均 ( 进入专栏 )       听完今年两会后温总最后一次答记者会,回顾他过去几年来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多次呼吁,以及对中国民主化的一系列言论,我认为温总的思路与思想可以归纳为12个字:确立目标,凝聚共识,循序渐进。     “确立目标”是温总反复强调的,不管前面加不加上“社会主义”,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与法治,尊重人权的现代化国家,至少是近五年来温总发出的再明确不过的信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一个大目标,才有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能凝聚共识与民心。美国立国之初就确立未来一百年甚至一千年后的伟大目标,都白纸黑字地写在《独立宣言》与《宪法》之中。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最后二十年,中国虽然积累了一些财富,国家与民族却失去了大目标。     “确立目标”是和“凝聚共识”分不开的。没有共识,就无法达成目标。而温总这些年反复宣扬的大目标,不但在体制内乏人响应,就是在体制外,甚至追求民主自由的人士中,反映也相当的冷淡。     我想最大的阻力来自体制内的掌权者。他们担心一旦推出这样的“大目标”,会立刻失去主动权,并导致失去政权。他们相信一旦确立了大目标,对路径的选择与对速度的控制,就可能超出他们的能力,民众的积极性就会被空前地调动起来。这是他们一直担心害怕的。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大目标”一蹴而就,明天就实现一人一票的民主。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都是抱住权力死死不放的恶人,还有相当一部分独立思考的人士,他们确实是从民族与国家的角度考虑,担心速度过快会带来混乱,甚至让中国这样一个超速奔驰的经济快车车毁人亡。     这可能是温总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国人呼吁他的“大目标”的原因,得不到体制内的支持,他希望在民众中“凝聚共识”,反过来促动体制内对他“大目标”的认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温总路径选择的不认同,让很多体制外以及相当多的追求民主的人士也保持了距离,甚至讽刺他是在作秀。     温总的路径就是“循序渐进”:“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温总怎么也想不到,为什么他明明选择了历史正确的道路,是为国为民造福的路,不但在体制内外都无法取得共识,还遭遇了误解,难怪他答记者问时说自己任期内:“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而是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我对社会感到有点忧虑。我将坚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义无反顾地继续奋斗。”     一位总理强调的不是集体性与党性,而是自己 “独立的人格”,感叹不被理解的痛苦,本身就证明他具有极其鲜明的“独立人格”。如果他闷声发大财,甚至像大多数领导人一样,坚决站在民主与历史的对立面,是不是更能获得一些人士的“理解”?!     我能理解温总的思路以及他的苦恼。虽然我的理想与他的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但在内心深处,我希望他的路能够行得通,这也是代价最小,利国利民的道路。但我深知,在当今的中国,要想就这种“大目标”与路径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会越来越困难。温总可能是到这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才明白过来,他把希望寄托在人民身上:“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中国人觉醒了没有?中国的改革得到人民支持没有?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到底有多少是用在追求民主自由这样的大目标上?     最后,我想以西方的美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为例,解释一下我为何倾向于“确立目标、凝聚共识、循序渐进”的主张。谁都知道,美国的民主自由理念与国家的终极目标几乎在230年前建国时就确立了,但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美国民主其实是极其缓慢的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     就拿选举投票来说,只是到最近五十年,才最终达到一人一票。而西方所有成熟的民主国家,几乎都经历了这种“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投票权的相当漫长的阶段。思考一下:美国与西方拥有当今比较成熟的民主制度,和这种“循序渐进”没有一点关系吗?你又如何解释当今世界上民主质量相对较差、常常出现混乱的民主国家,人民几乎都是一夜之间得到了一人一票的权利?     再拿台湾来说,“军政、训政、宪政”也是早就立下来的大目标与民主路线图。今天我们当然可以毫无顾忌地指责蒋介石与蒋经国是独裁,死死不肯放弃绝对权力,让“军政”与“训政”持续了那么长一段时间。但当今台湾民主的质量不但在亚洲遥遥领先,甚至公认的超过了比台湾更早实行大选的俄罗斯。这是否和台湾早早设立“大目标”并“循序渐进”走向目标的模式有关?台湾的民主转型也是近30年来所有国家与地区中最平和与顺利的,和当权者主导转型,恐怕也是分不开的。     我知道这样说有违“政治正确”,会引来非议甚至攻击,但我相信“确立目标、凝聚共识、循序渐进”是代价最小的转型模式。我也知道这样做有多艰难。新兴的民主国家,从亚洲到非洲,尤其是刚刚发生巨变的中东与北非,几乎没有一个是设立“大目标”,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走向民主的。集权与独裁政府鼠目寸光,抓住绝对权力不放,只要还有一点苟延残喘的机会,就不愿意向前,哪怕小小的一步。     但大众与精英们并不是没有责任,他们充满仇恨,毫不妥协,急于求成,寻求复仇多于共识,不是把民主当成追求的目标与理想,而是当成达成自己理想与“夺权”的手段,要就是弄得两败俱伤,要就是让他人看不到希望。西方国家以外地区民主化的经历,多少印证了这类担忧。     我希望自己对温总思路的解读不那么离谱,最后让我们设想一下:经过讨论与辩论,无论左的还是右的,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华民族的最终目标是自由、法治与均富的宪政民主国家。但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状况(客观与主观的),我们也在“循序渐进”的路径上达成了共识:当局不再对追求温总口里“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民主目标的人软硬兼施;追求民主的人不再要死要活,看不到希望,该制定法律的制定法律,该维权的继续维权,“民主小贩”继续走街串巷……中国社会也因为有了共同的大目标与对通向这个目标的路径的共识,而显得和谐……     这个设想可能变成现实吗?或者仅仅是我的幻想?这就看我们自己以及下一届领导人怎么想与怎么做了。      进入 杨恒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温家宝 答记者问 改革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31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阅读更多

墨镜.肖像 No.0455

在这个举目望去到处充斥着明明都有眼睛却愣是装作什么都看不见的人群中,我宁可当一个盲人,一个像陈光诚一样心中盛满了阳光的盲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