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农民当城里人是福是祸?
中国重庆市政府最近启动户籍改革,力争在2020年将1000万农村人口转为市民。有分析人士说,千万农民进城当市民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但在地价日涨的今天,让农民以土地换取城市户口的做法,恐怕是对农民的再一次剥夺。 重庆市政府7月12日决定开始启动涉及千万农村人口的户籍改革,以农民自愿转户为原则,建立农民以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换取城市户口的弹性退出机制。 据重庆方面统计,2007年全市富裕农村劳动力在900万左右,但受制于现行户籍制度,大部分劳动力难以实现真正的转移。2009年重庆总人口的51%是城市常住人口,但户籍城市化率从1997年的25%增加到28%。现在,重庆市政府力争到2020年户籍城市化率增加到60%到70% 重庆市政府出台的1000万转户计划的首批为310万农村人口,主要由农民工、农村籍的中专学生和农转非人员组成。 *户籍改革兹事体大* 长期关注农民工权益的“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主任刘开明说,户籍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应当赋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让农民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获得平等国民待遇。 来自重庆的网络作家冉云飞认为,改革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他说,据一份调查,只有1%的农民工愿意回农村,99%的农民工不愿意回去。 冉云飞说,无根漂在城市的农民工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户籍制度不改革的话,那么他就漂着,又不想回老家,但是城市又不接纳他,他就没有归属感。这样的一些人对社会的稳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相当的大。你要知道,一个无根的,漂萍的人,他的思维、理性、对未来的预期是很难让人琢磨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 *重庆市长:城乡八件衣服可同穿3年* 然而,另外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土地进城,他们担心,在城里生活不下去该怎么办? 据报,重庆市政府为此设计了一个弹性退出制度。重庆市长黄奇帆被中国媒体引述说,城市户口捆绑着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五件衣服”,农村户口捆绑着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重庆决定,在给农民穿上城里的“五件衣服”时,暂时不硬性脱掉农村的“三件衣服”,暂时保留农民对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的收益,缓冲期为三年。 *刘开明:对农民的另一次剥夺* 长期关注农民工权益的刘开明说,土地与宅基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他们的最后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当土地增值时,土地更成为农民的财富。刘开明说,现在中国有些地方土地极具价值,比如浙江、广东等地,地价昂贵,很多公务员为了分到土地和宅基地,把自己转为农村户口,成为农民公务员。 刘开明说,在这种局势下,让农民用日益增值的土地来换取相对而言并不算很值钱的城市户口,恐怕会形成对农民的另一次剥夺。 他说:“很长的时间,农民是一无所有,国家的公共资源、社会保障都不能覆盖农民,如果现在让他们变成城市户口,而其他的保障并没有相应跟上,因为哪怕城里的社会保障也是非常低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是另一次对农民的剥夺。” 刘开明希望,重庆让农民进城当市民的同时,应当赋予农民转租获出售土地的权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财富。 来自重庆的冉云飞也认为,必须有配套制度支持农民转城市户口,比如土地流转,让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他说,中国农民正是亚当斯密所称的“理性经济人”,绝不会愚蠢地去出卖土地,让自己失去保障,失去生存缓冲地带。 *冉云飞:开放户籍是户籍改革的根本* 冉云飞说,重庆的户籍改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全国不少地方都在进行户籍改革的尝试。但他认为,所有的户籍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触及根本的户籍改革。 他说,自1958年中国建立城乡二元制度后的52年来,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形成天然的歧视,国民待遇的不平等。冉云飞认为应当放开户籍,让全国民众,包括农民享有迁徙自由。 刘开明持同样观点:“公民有权在任何地方生活,户口只是在居住地、工作地的一个登记。应该取消户口背后的社会福利的差异化,歧视性的社会排斥制度。” 一些观察人士敦促中国政府全面改革户籍制度。他们说,这种制度剥夺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在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形成歧视。 然而,户籍改革一直被视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改革。在人们形成城镇化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趋势的共识的同时,不少人担心,亿万农民转户籍当城里人,中国城市是否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及失地农民进城后谋生不易导致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城市人口贫富差距急剧扩大问题,以及城市贫民窟大量出现、环境、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