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信力建 | 信孚电讯(7.9)——说中国人是猪,感情上不能接受

作者: 信力建  |  评论(5)  | 标签: 时事观点 1.王朔:说中国人是猪,感情上不能接受,可他妈的很多事一直都在验证中国人是猪这一事实。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光知道埋头赚钱,谁死都和自己个儿没关系。一旦伤害到自己了,马上就惨叫,叫得简直哭天抢地,然后一个大白馒头扔过去,立马又焉了,别人喊的时候,丫依然埋头吃喝! 2.近日天津警方称,蓟县大火系莱德商厦库房内空调电源线发生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个别网民承认夸大死亡人数、冒充武警和目击者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并表示悔过,目前已被处理。 3.香港大学6日说,2012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圆满完成,今年报名人数,录取内地状元数都创历史新高。今年港大收到全国31个省市区12438位考生报名。港大录取363位学生,其中10位是省级状元,另有11位市级状元。 4.埃及总统穆尔西8日下令,要求上个月被解散的人民议会(议会下院)恢复立法工作,直到新议会选出。人民议会将继续履行职责。埃最高宪法法院6月14日裁定,议会选举法违宪,年初选出的人民议会无效并解散。军方随后收回立法权。 5.7月5日至6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一行到重庆调研。郭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对媒体确实也有一个监督问题,初步想法是可考虑纳入诚信体系建设,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包括媒体,只要进行了虚假或者恶意宣传、报道的,都要记录在案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6.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文化部外联局联合发布《非洲发展报告No.14(2011~2012)》指出,随着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对非援助规模的逐步扩大,不断向中国提高要价。一些非洲国家对中国援助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已经大大超出中国的实际能力。 7.百度贴吧发布公告:鉴于目前利用匿名发贴功能发布虚假广告和有害信息的恶劣行为日益猖獗,对吧主管理和吧友的正常浏览讨论造成较大干扰,贴吧拟定于7月12日取消贴吧线上匿名发贴,净化贴吧讨论环境,维护广大吧友权益。 8.统计局今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实现连续四个月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段扩大。自今年3月份开始,PPI同比增幅便开始负增长,3月同比下降0.30%,4月同比下降0.70%,5月同比下降1.40%。 9.澳大利亚19名数学家组成名为“庞特俱乐部”的“高智商”赌博集团,利用专业知识在各国赌场和博彩业疯狂赌博,3年总计赢取超过24亿澳元(约156亿人民币),全都变超级富翁。他们近日引起澳大利亚税务局注意,被指控逃税9亿澳元。 10.6月26日至7月31日,公安部将对1400名市县公安局长集中轮训。本次培训课题包含稳定形势分析,群体性事件处置等,以提高一线执法负责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维持地方稳定和发展。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概括本次培训的重要性为“郡县治,则天下安”。 11.根据盖洛普一项调查显示,仅有49%的中国职场人士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在台湾,有65%的人认为工作理想,在香港则有61%的人这样认为。而在老挝,高达90%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理想的。 12.2012年春节,四川彭州通济镇村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价值数百万元罕见乌木。镇政府称乌木归国家,奖励吴高亮7万元后,将乌木带走。7月8日,吴高亮表示,镇政府夺走乌木已涉嫌“滥用职权”、“行政违法”,将就乌木的归属权进行民事诉讼。 13.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常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有助于降低患常见皮肤癌——基底细胞癌的风险。每天饮用3杯以上含咖啡因咖啡的女性患基底细胞癌的风险比每月饮用不到一杯者低21%;对类似的男性而言,风险降低10%。 14.【5法缓解眼疲劳】①眼珠运动法:头向上下左右旋转,眼珠也转动;②眨眼法: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轻微疲劳只要做2~3次即可; ③热冷敷交替法:一条毛巾浸热水,另一条浸冷水,热敷约五分钟再冷敷五分钟;④看远看近法:看远方三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 15.7月7日,叙利亚海军当日举行实弹演习,发射海基和陆基导弹,并出动多架直升机和多艘导弹艇,模拟击退突遭海上袭击的情形,以测试军队应对外来侵略的能力。 16.《中国高校副校长、助理大PK》——北京大学:8名副校长、11名校长助理;吉林大学:8名副校长、7名校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6名副校长、6名校长助理;中山大学:6名副校长、5名校长助理;浙江大学:7名副校长、2名校长助理…… 17.昨天,一场名为“助威刘翔,放肆流汗——舒肤佳2012活力运动挑战赛”的活动在朝阳体育中心网球馆举行。数百名活动参与者称是受雇而来,因未拿到承诺的50元或25元“捧场费”而苦等至深夜。舒肤佳方面称不知情,会做调查。 18.海航集团决定,给予6-29反劫机机组安全员杜岳峰、徐洋、乘务长郭佳各现金100万元、300万房产一套、奥迪车一辆,给予机组其他成员各现金50万元、200万房产一套、奥迪车一辆。海南省奖励机组成员郭佳、杜岳峰各10万元,奖励机组50万元。 19.雷颐:【骑士和绅士为女人决斗不和女人决斗】欧洲的骑士和绅士往往为争女人决斗,但不和女人决斗。后来各国都禁止决斗。但江湖约架一直不止,然男不和女约,连文革中小痞子也是常为女人约架,如北京“拍婆”上海“搓拉三”,与女人约架,令所有人不齿。与女人约架,连小痞子都不如。法治社会,根本不应约架。 20.证严上人: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不但使自己痛苦,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跟着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健康、幸福的人生。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5 个评论 信力建的最新更新: 信孚要闻(7.11)—— 坑蒙拐骗“教”与“学” / 2012-07-11 13:30 / 评论数( 3 ) 信孚电讯(7.11)——国人坚强“百毒不侵” / 2012-07-11 13:29 / 评论数( 1 ) 公办幼儿园的实际收费并不低 / 2012-07-11 08:37 / 评论数( 0 ) 信孚要闻(7.10)——数字的吊诡:富有的穷人 / 2012-07-11 08:36 / 评论数( 1 ) 信孚电讯(7.10)——制度压抑灵魂 / 2012-07-11 08:35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嗨!歷史 | 历史上的7月11日:外蒙古宣布独立

外蒙古 大事记 1405年: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太仓出发,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史称郑和下西洋。 1533年: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把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革出教门。 1720年:清朝直隶怀来发生近7级地震。 1789年:法国财政大臣雅克·内克尔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免除职务,并被命令立即离开法国。 1810年:拿破仑吞并荷兰。 1848年:英国滑铁卢车站正式通车。 192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君主立宪政府。 1921年:爱尔兰与英国签定停火协议。 1936年: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条约,承认奥地利独立。 1961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北京签订。 1962年:人造卫星首次播送全球电视。 1978年:西班牙一运载工业用煤气的卡车发生爆炸,引起地中海海岸一处游览营地起火,至少有180人丧生。 1979年:美国天空实验室进入大气层烧毁。 1982年:意大利获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冠军。 1984年:第二次援助非洲难民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一致通过援助非洲难民《宣言和行动纲领》。 1987年: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南斯拉夫一婴儿为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 1989年: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三国集团成立。 1989年:江泽民在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及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时发表“河水不犯井水”的谈话。 1993年:英国培育出世界第一只转基因公鸡。 1995年:波黑塞族共和国军队攻占斯雷布雷尼察,随后开始进行大屠杀,杀害了大约7500名穆斯林。 1995年:被软禁六年的昂山素姬获释。 2006年:微软停止了对Windows 98的支援。 2006年:中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男子110米栏的世界纪录。 2006年:印度孟买发生火车连环爆炸,造成至少174丧生,数百人受伤。 2007年:头条日报成立。 2007年: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张俊雄在主持行政院院会时宣布每年的7月15日定为解严纪念日,只纪念,不放假。 出生 1274年:罗伯特·布鲁斯,苏格兰国王,民族英雄(+1329年) 1628年:德川光国,日本大名(+1701年) 1657年:腓特烈一世,普鲁士国王(+1713年) 1931年:大冢康生,日本知名原画师 1937年:白先勇,台湾著名作家 1956年:谷田部胜义,日本动画监督,代表作《太阳勇者》、《刃牙》 1966年:三浦建太郎,日本漫画家,代表作《烙印勇士》 1969年:矢上裕,日本漫画家,代表作《妖精狩猎者》 1969年:陶喆,台湾歌手及流行音乐制作人 1970年:长泽美树,日本动画声优 1979年:黎泽恩,香港乐队Mr.成员。 1981年:槙阳子,日本漫画家,代表作《爱你宝贝》 1982年:孙慧雪,香港女演员 1982年:稻村优奈,日本动画声优 1983年:赵耀邦,香港组合Sky成员 1983年:井上奈奈,日本动画声优 1987年:加藤成亮,组合NEWS的成员 1988年:裕美,中日混血儿,香港歌手 1988年:井口裕香,日本动画声优 逝世 1895年:姜绍祖,台湾民主国将领,乙未战争新竹枕头山之役被围,不愿投降服毒自尽(-1876年) 1932年:刘天华,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因患猩红热在北平逝世(-1894年) 1937年:乔治·格什温,美国作曲家(-1898年) 1946年:李公朴,中国政治活动家,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1902年) 1989年:劳伦斯·奥立弗,英国影星(-1905年) 1989年:许杰,中国地质学家(-1901年) 1992年:邓颖超,中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已故总理 周恩来 夫人(-1904年) 2009年:季羡林,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于北京301医院病逝(-1911年) 2009年:任继愈,中国学者,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节假日和习俗 世界人口日 蒙古: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航海日,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日期,始于2005年。 中华民国:航海节,始于1956年。

阅读更多

“刘波很忙”为什么会走红中国互联网?

投稿 打印 转发 喜欢 中国出了一个堪与美国的警官派克(John Pike)相匹敌的警察。 Sina Weibo 这幅用Photoshop处理过的图片显示,刘波正在追赶深受中国人喜爱的跨栏运动员刘翔。 去年“占领”运动进入高潮期间,中国网民不屑美国网民恶搞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警官派克的水平,认为这只是业余水准。派克因向一群静坐示威的抗议者喷辣椒水而被人称作“喷辣椒水警察”(Pepper Spraying Cop),在网上一举成名。 但上周四川什邡爆发演变成暴力冲突的抗议活动之后,中国网民也用类似手段恶搞了一名“过分尽职”的防暴警察。这名警察对抗议者的攻击行为被形象地记录了下来,他本人也因此被视作政府暴行的象征。 这场抗议活动于本月早些时候爆发后不久,新浪微博上就开始流传一组照片。人们首先是从一队防暴警察中认出刘波的。在照片中,他用警棍指着抗议者,看上去很不高兴。刘波的腰围和那位大腹便便且令人难忘的“喷辣椒水警察”有得一拼。 后续的照片显示这名警察高举警棍追击一群抗议者的情况。这些抗议者背对着刘波,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壮举”。在最后几张照片中,他驱散抗议人群,在其身后警察赶来前将一名女子打翻在地。 中国网民认定这名警察名叫刘波。他独自一人发起的这场“闪电战”不但遭到了潮水般批评,同时还让中国的恶搞机器开动了起来。中国微博用户把他辨识度最高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他低着头全力向前冲)嫁接到了各种各样的场景中。 Sina Weibo 过去几天,这轮以“刘波很忙”为标签的恶搞活动一直在网上流传。在一系列被恶搞过的场景中,有的显示这位胖同志搅乱一场职业足球赛,有的显示他穿越到最新一部《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电影中追逐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还有一张最绝,显示刘波在追击2004年奥运会110米栏金牌得主刘翔,而刘翔的表情看上去还真像吓坏了。 为刘波说好话的言论很难找到,大部分网民对他的态度不是公开敌视就是冷嘲热讽。 一位名叫“我兜里有棒棒糖”的微博用户说:垃圾,内战英雄。 而用户“来者不拒哦”则更加直接:(刘波)升官的日子不远了。 刘波是否会因为网友的恶搞而进入中国互联网“万神殿”还有待观察。不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他居然出现在了人们的谈话当中。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审查机关很少会允许民众公开嘲笑警察等国家权力的象征。 虽然很难知道政府为何会放任刘波“走红“,但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政府对网上有关什邡抗议活动的讨论显示出令人意外的宽容。中共官方报纸《人民日报》的旗下小报《环球时报》一篇社评或许能让人我们略知一二。 这篇社评认为重大事件和决策的信息不透明引发了政府的信任危机。社评直接将板子打在了地方政府的身上,迎合了多数中国人不相信地方政府、但认为中央政府有能力、有善意的情绪。社评说,地方政府做错了事,但吝于公开道歉,导致整个官方系统一起跟着为信誉损失埋单。 中央政府通过此举是不是在告诉地方政府,将来它们必须收拾自己的烂摊子?还是说这只是给予网民一个泄愤的机会? 无论中央的目的何在,刘波这样的人似乎都是不缺的。 Paul Mozur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Facebook Inc. FB 总部地点:美国上市地点: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许纪霖:人才至上,还是公正至上?——高考恢复三十年的反思

“罗尔斯有一个看法,很有意思,他说一个人是否聪明,未必是先天的,有很多后天的因素,因为我家庭贫困,不是我不行,因为家庭的原因使我不能和别人一样得到同等的教育,乃至一个氛围的熏陶、教养,这个问题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不是我个人不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是历史上的一个孽债,所以作为一个公平的社会,必须对这部分的弱势群体给予补偿,这种补偿是合理的。” 各位广州的朋友们,早上好! 我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来广州来做演讲,但是以前大部分都是在中山大学,面对是我的同行或者是我的学生,讲的都是一些带有公共性的学术专业题目。我很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南方都市报的朋友们,给我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到非常著名的公众论坛来和各位朋友直接的见面,来谈一谈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题目,就是关于高考的问题。 三十年前,九月,那个时候我记得我正在从重庆到上海的船上,当船经过三峡的时候,船上的广播突然报考了一个消息,说从1977年开始将恢复高考。那时我是一个知青,正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农场,是一个农场的工人。很多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时如果在农村的话,你不知道你未来的前途是怎样的,虽然你有很多知识、有很多理想,但是你不知道命运以后会怎样安排你,你是在被命运安排着。这个消息出来以后,突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道曙光,我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在这个新的时代开始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感觉就象是我坐的船一样,轻舟已过万重山,接下来就是一片开阔的水面。 果然,在几个月以后,我通过高考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这样一个个人的经历,实际上不是我个人的,是当年,参加高考,文革之后第一届高考几万考生共同的经历,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年了,各个媒体都在做高考恢复三十年的报道,讲出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实际上命运是相同的,那一年拜邓小平之福,整个我们个人改变了命运、国家改变了命运。 今天我就想从高考恢复三十年起讲,高考发展到今天所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我们怎么来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今天依然在纠缠着我们,让我们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总得来说,我个人的看法,高考恢复三十年,可以分为前15年和后15年。 前15年,大致上高考起到了一个解放的作用,它正面的作用更大。为什么说是解放的作用呢?大家都知道,在高考恢复之前文革,高考不是知识取人,是所谓又红又专的标准,当然红更重要,就是你的立场是否坚定、你的出身是否好,是这样一个革命的标准。但是邓小平他要拨乱反正,他敏锐的意识到中国当时要搞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在哪里?不再是过去毛泽东时代乌托邦的理想,而是需要新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知识,特别是现代化的知识。所以他果断的当时拍板,在恢复高考作为一个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来带动整个社会由乱到治,当时叫拨乱反正。这个改变,我们知道高考这个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才选拔制度,更重要的是它是规范整个社会发展取向的社会制度安排,它取的不仅仅是大学人才,更重要的是社会精英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个二十世纪里,我认为在人才精英选拔方面有两个事件可以说改变了历史。一个事件是1905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第二个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为什么说这两个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呢?第一个事件科举1905年废除之后,整个社会精英开始不再往官府流动,开始流到社会上,精英社会化,社会化之后,过去精英只有一条路,通过科举做官,05年之后各个精英流动到社会上,他们可以经商、可以从军,比如说做记者等等,精英开始多元化。 差不多两年之前,科举废除一百周年时,当时我说过一句话,“没有05何来11”。就是说假如没有科举废除的话,很有可能没有辛亥革命这一回事。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摧枯拉朽一下子清朝就垮了,这当中新军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军队不再站在朝廷这边。为什么新军倒戈?因为新军当中年轻的军官们,这一批人科举没有废除之前,他们可能继续还是往做官的路上发展,科举废除之后,相当的一批精英,有新思想的精英开始去从军。不要说别人,当初连周作人年轻的时候都到南京的水司学堂读过书,所以他说自己年轻时还做过海军。这批精英当时已经跟朝廷分离,带着满脑子的新思想,他们成为军队中的中坚。这批人和朝廷产生疏离感,之后精英跟朝廷分离了。在一个非民主社会里,百姓态度的取向不重要,因为一个非民主社会里,精英的取向、立场是最重要的,一旦朝廷和精英发生了分离,那这个政治的统治、政治的危机迟早会发生。这是一个大事件,1905年科举废除,产生一个革命,之后使得中国长期的动乱。 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倒过来的,中国当年由于毛泽东搞文革,不断的革命、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特别是文革处于长期内乱以后,邓小平通过恢复高考,使得天下精英重新归入这样一个体制,本来天下乱世英雄都在民间,通过这样的一个制度使精英回到一个体制里,这次变革使中国从乱到治,使中国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这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从今天来看,我一会儿会说到中国之所以从78年到今天,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非常重要的就是和高考制度是有关系的。 在当时,不仅仅是稳定的作用,更重要是解放,为什么是解放呢?因为邓小平要搞现代化、搞改革开放,他要有一个动力,当时叫生产力,什么是最大的生产力?知识是最大的生产力。所以高考制度以知识取人,不再以出身取人,不再以革命的立场取人,这是获得最大的后备,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力。所以高考恢复前半期,是起到了一个解放的作用。 高考慢慢慢慢,特别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之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比较高的层次,我们会发现高考它的很多弊端慢慢暴露出来,这个暴露和什么原因有关呢?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初级阶段,主要现代化的发展,如果说知识是最大生产力的话,这个知识主要是靠量的堆积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到了今天,今天整个世界已经全球化了,今天的发展,特别是以科技为核心的发展,它需要的是创新,不再是量的堆积,而是需要知识的创新,也就是说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今天我们的高考制度和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错位。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错位呢?我们会发现今天的高考越来越应试化,是应试教育。今天来的各位听众,我相信有很多是来自教育部门的,或者是教育管理部门的,我们会发现今天中国已经是文凭社会,要成为一个社会精英首先要有一个文凭,而且这几年教育爆炸式的发展,大学文凭已经不稀奇了,必须要是名校的文凭,这个竞争非常的厉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今天高考成为中国每个家庭、整个社会最大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你的孩子的未来,能不能跨入社会精英的行列,这个竞争非常激烈,这个竞争实际上不仅仅是从中学、中学,或者幼儿园开始的,甚至可以说是从胎教就开始了。中国的小孩比大人还辛苦,本来他们童年该享受快乐的时候,但是他们很早就被推入到应试教育的搏杀里。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高考越来越应试化了,当年我们第一届参加高考的时候,和当年的教育水准相比是比较难的,当时第一届的录取比例是非常非常低的,只有4.8%,一百个人考只有4.8个人能够考取,竞争当然很厉害。但是我记得当年的高考题目,好像比今天的题目还要活一些,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就是靠你积累的一些本领去考。现在的高考题,说实在话,越来越死,用我们的话就是客观题越来越多、主观题越来越少,让你个人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会儿还会再分析。 这样一个应试化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什么样的?用我们做老师的话来说,只不过是检阅一个学生有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客观题,考的是你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能力。但是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创造力,但是这不是我们高考,乃至中考,或者各种考试所鼓励的一个方向。所以现在大学生进入大学,理科我不清楚,从文科来说,我是教大学历史的,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消磁,把你中学里学到的一些已经被曲解的知识,特别是他们的思维方法,先告诉你这是不对的,然后告诉你新的东西,这个工作非常艰难,差不多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消磁,让他们从应试头脑转变为创造力、有发散性思维的人,这个过程非常非常艰难。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社会上上下下从教育部到家长到老师,都在批评今天的应试教育,都说要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一种考法是不合理的,没有人说它好,包括教育部的领导都说是素质教育,有人给胡锦涛写信说要改变这样的情况,要搞素质教育,胡锦涛同志还批示了,但是这股应试教育的势头刹不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今天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个人人都觉得荒谬的制度,为什么它还能够延续下去?人人如果都觉得荒谬,大家都同意改,为什么还能够延续?这是一个曾经也让我非常费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样各种的报道宣传,这个荒谬的确到了非常难以想象的程度。比如说现在出现了抢状元情况,状元不得了,就像过去的科举一样,每年高考媒体抢新闻,状元永远是新闻,一个县出了多少状元,一个中学有多少人考入清华、北大,现在状元基本上都被清华、北大两家学校瓜分了。前一阵子南方周末还有一个报道,说北大的一个专门去抢状元的招考老师,怎么和清华较量,怎么到地方上到一个省去抢状元,提前两天考生还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拿到全省高考文理科前50名的名单了,然后打电话,还有提出优惠条件,清华也提出各种优惠条件,那个孩子开始还非常高兴,接下来就被无穷的人包围,他也六神无主了,不知道要去北大还是清华,因为他们都给了他们各种各样不同的承诺,还有搞什么状元碑的,等等。状元真的这么重要吗?状元真的就是天才吗?实际上我们如果看科举制度中的状元,有多少状元最后成为大家,大政治家、大学问家的?很少,清末的状元张謇最后也是当了实业家。历史上很多状元,可能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我至今也没有看到过研究,这么多年来这些状元去那里了,出名了吗?成才了吗?没有人关心,大家关心的是高考时的效应,中国今天成为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就象体育比赛中的冠军。状元和这个逻辑是一样的,实际上你们想一想,状元是带有偶然性的,如果换一张卷子,难度是一样的,再考一遍,我相信大概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的排列会有一个变化,他未必就像刘翔一样绝对可以拿冠军,我可以说不可能,有非常大的偶然性。这个偶然性不是他把握的,也和批卷老师的把握也有关系,凭什么你的作文我多给两分,他的作文我少给两分,这是有偶然性的。 前一阵子我很偶然看到凤凰台鲁豫访谈,请了几个清华、北大的状元来,我觉得这些状元未必比我的学生优秀到那里。举一个例子,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设计一个慈善活动,说你们看一看怎么来策划。结果他们的策划是这样的,第一个策划是什么叫慈善,第二个是为什么做慈善,第三个如何搞慈善。这种思考的方式,不就是考试中所谓一个论述题的思考模式吗?没有任何的创新,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状元的情况,应试教育下的一些宝塔尖上的所谓人才。当然这些人绝顶聪明,我不否认,但是社会鼓励应试教育,今天我们的人才等级按照分数衡量,而且今天中国的大学、名牌大学,也有一个等级性的制度,顶尖的是两个超一流的大学,清华、北大,接下来若干所所谓的名校,接下来重点大学等等一层层的。你们可以看到报考时最优秀的通常是报北大、清华的,然后一层一层,没有例外的,没有按照孩子的兴趣来进行选择。这是形成高校的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制度是谁规定的?可以说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国家的985资助计划,清华、北大18个亿,接下来是复旦、南大、交大等等,12个亿,再接下来6个亿,再接下来怎么样,这样的一个等级。 当然媒体各种各样的宣传,各种各样的排行榜,高考指南,都助长了这样的情况。我自己是大学里的人,今天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个性,大家都想学清华、北大,不是学它个性面,而是共性面,今天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千人一面。考生对大学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等级概念,它是顶尖、是名牌的,但是对这所大学的风格、氛围,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自己是不是喜欢,那是不考虑的。过去中国的大学是有自己个性的,有自己风格的,很多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性格来进行选择,但是今天这个空间没有了。你可以考清华、北大,为什么要去报中山大学呢?中学老师可能就会给你压力,你是一所名校,有多少人可以考入清华、北大,这是一个指标,也是今后招生的一个宣传。 今天中国的大学越来越没有了个性,但是我们知道在国外,比如说在美国,他们没有这样的等级,没有说美国最优秀的高中生都是考哈佛或者耶鲁的,不是这样的。哈佛、耶鲁这种所谓顶尖的,为考生首选的大学,不是一两所,可以说起码有二十所,甚至更多,因为那些顶尖大学各有各的特色。在中国觉得哈佛不得了,但是很多美国学生,哈佛当然是好的,但是未必是大家公认最好的,最好的大学会有耶鲁,会有哈佛的邻居MIT,麻省理工学院,还有加州理工学院,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甚至还有一大批最优秀的学生根本不在乎这些大学,然后去选择了一些学院,文理学院。比如说美国有几个小的学校,非常非常出名,很多学生都愿意放弃哈佛的录取去这些小学院,比如说费城附近的斯沃斯莫学院等等,还有美国的威斯利女子学院等等,这些私立学校的学费比哈佛都高,为什么美国很多高中生不愿意去哈佛、耶鲁,而愿意去中国看来非常小的学院呢?因为在哈佛、耶鲁,大牌教授是很少上本科的,即使授课也是给几百人开讲座,等于听一个讲座,听不到精致的教育。而小的学院,一二十人的小班,完全是贵族教育,而且教师非常非常优秀,出来以后社会也是非常有影响的,如果报考研究生的话他照样可以考哈佛和耶鲁。 美国也是有排行榜的,但是把这两种是分开的,大学有大学的排行榜,学院有学院的排行榜,这两个排行榜是分立的,有非常多元的选择。但是在中国今天只有一个选择,唯一的标准。这又加强了我们所说的应试化,当然这几年香港大学等来中国内地招生,把这个局面打破了,用一个人的话来说“把北大、清华扫成二流”,当然这是夸大其词了。我在香港大学工作过一年,我并不认为港大、中大就比中国大陆的学校好,我自己认为是各有千秋吧。 简单来比较,香港的大学管理一流、教师二流、学生三流,清华、北大是学生一流、教师二流、管理三流。这是我自己在两边观察的结果,我也曾经写过文章。这些都是好事情,一个多元的大学,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这是最好的。港大来了之后,第一年招生,05年就出了一个大新闻,他们内地250个招生指标里,有11个各省市的高考状元拒收,因为面试下来这些人不行,只是一个考试机器,按照他们港大的招生方式,不是一对一的,几个人一组讨论问题,那好了,这些状元表达不行、知识狭窄,英语考的很高分,但是听不懂讲不出,对不起,港大说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状元,那些顶尖的人才,按照国外的标准来看未必是最优秀的,他们看重的倒不是宝塔尖的这些人,倒是在名校里水准在中上游的,反而有不少优秀的人。前年也是一个媒体,大家比较关注的事情,哈佛大学提前录取了一位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是一个女孩子叫汤玫捷,提前录取意味着什么呢?哈佛提前在正常录取之外,它觉得你是人杰啊,提前几个月把你抢到手,许诺你高额的奖学金,你不用再考虑录取其他的学校了。这一年亚洲只有两个名额,中国一个。这个女孩子按照她在学校考试排分,是在百名开外,绝对进不了清华、北大的,但是复旦说这个成绩也绝对可以进入复旦,但是哈佛看中她的,不是她的成绩,而是她的能力,她做过学生会主席,有非常开阔的阅读视野,有非常好的领袖风格。哈佛就是培养领袖,它是看重你这些能力,不是你的考试,考试是一个参照而已。汤玫捷的英语非常好,因为她在美国著名高中交流过一年,在美国的高中生中她也是优异的。哈佛果然没有看花眼,汤玫捷到了哈佛之后,我在哈佛做过访问学者,哈佛学生个个都是人精,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将来担当天下的领袖,汤玫捷到哈佛之后,照样是哈佛学生当中的领袖,她在大一的时候就组织了一个活动,去拉赞助,做了一个关于全球高中学生领袖峰会。这个峰会是在上海浦东开的,全球高中学生领袖峰会,当然她以哈佛的名义拿赞助是比较容易,但是一般也是拉不到,她作为会议的组织者,这个会很成功在上海召开。 国外的标准不是应试的,但是中国今天越来越应试化。我们可以发现,高考从它的下游来说,决定了中考,乃至于小学,现在著名的幼儿园、著名的小学入学都是要进行面试的。从上游来说,现在影响到研究生考试。去年教育部推出了一个方案,数学历史等三门学科试点,开始全国统一考试,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世界各国也没有听说过。我以前有一个担心,考研高考化,果然不是狼来了,是真的来了。今年会不会继续推出?不知道。但是这个考试推出以后进入的研究生水准一下子就落了一截,很多学生只会背,就是高考上来的,只会背基础的东西,考试的题目和高考题目没有什么区别,全是客观题,没有主观题,没有主观发挥的空间。现在中国的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说公务员考试,都是一个模式,这不是一个高考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选拔社会精英的一个核心标准的问题,很荒谬,没有说它好,就它的内容来说。 但是这样一个荒谬的制度还存在,看来还会继续存在,这是什么道理?前不久杨东平,北京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他们有一个调查,民意调查,来问我对高考制度的看法。出来的数据很有意思,50%多的人对现在高考的内容是不满意的,但是70%多的人认为这套制度还得继续下去,因为它还是公正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这个高考制度,就它的考试内容来说,大部分人都认为荒谬,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个制度在今天还是公正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看到高考制度的另外一面,也就是说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在社会上承担的是一个非教育的使命,它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按照知识的标准来选拔精英,更重要的一个使命,是一个社会流动的使命,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刚性的考试制度,让底层的精英有可能往上流动,特别是底层、内地的农村这些人一个希望,也就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中国社会这些年发展很快,但是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社会平等的问题。现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社会的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不仅仅是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同时也是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差距。在这样的一种差距越拉越大的情况下,这个社会处于一个断裂的状况,清华的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断裂的社会,整个这几块都断裂了,是两个不同的社会。断裂社会很可怕,因为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这批人,老百姓也就算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没有知识,也就是认命了,但是他们认为孩子不能认命,特别孩子是一个读书的料,总是希望能够通过培养他改变命运,乃至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唯一的就是需要一个制度,能够保障社会底层的聪明人、精英,有可能通过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往上流动,改变命运。 中国古代的科举实际上也是这样,隋唐以后到宋科举制度整个完善,中国最早选拔人才、精英的制度,都不完全是平等的,它是从一个上层的眼光来考察社会精英,它背后是有一些出身的因素,你是什么出身,从上层的眼光来看。科举制度最厉害的是不问这些东西,只认一个东西,就是你的知识能力,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你哪怕是一个放牛娃,家庭穷的一塌糊涂,只要把四书五经读的滚瓜烂熟,把科举成功的案卷能够背熟,就象今天高考辅导资料一样,背熟,就有可能某一天改变命运,鲤鱼跳龙门。 中国到了明清以后,社会也是越来越腐败,特别是明,但是整个社会,你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比较稳定的,就是和底层的精英还有可能通过科举往上流动的可能有关,你再有很多不满,但是个人只要有科举,还是有出头之日,如果失败了下次再来,或者是自己不行,他总是会看到一种希望,所以精英总是有某种出头之日,产生一种流动感。今天中国的高考在社会断裂的情况下也起到这个作用,给你希望,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子女有这样往上流动的希望。社会只要还有一种流动的可能性,精英往上流动的可能性,这个社会哪怕再腐败、再不合理,它依然可以维持。因此,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很多人就觉得很多东西,你们说美国的这套招生很好,香港的很好,但是一拿到中国,反对声与其说来自上面,不如说来自下面。谁能够信任我们的大学校长?不敢信任。谁能够信任我们的大学老师?老师现在好像也没有人敢信任。过去觉得政治精英搞腐败,还有商业精英,当然本来有钱就是坏,本来认为文化精英还有希望,但是这几年媒体大量暴露大学老师为人师表的那些丑闻,大家觉得老师也不可信任了。在中国没有一个人觉得别人是有信用的,被社会普遍信任,觉得他是可靠的,唯独就只有制度了,而且这种制度越是刚性越好,剔除了个人的因素,越是刚性的越是所谓客观化的、量化的,大家觉得越可靠。 今天的高考,你们可以看到中国各种制度里,平心而论高考是最公正的制度,最少腐败的。现在管理越来越完善了,过去招生在录取的时候,还可以1:1.2去招生,里面还有花样,现在电脑录取,你招100学生,给你105个学生的名单过来,从高分到低分,如果你要录取后面这五个低分的,你要写出理由,越来越公正,这是电脑派位所形成的公正。虽然大家认为这套制度很荒谬,但是整个的运作非常好,剔除了很多人为的因素,老百姓放心,越是底层的人越放心。如果你要搞花样,每个大学只有2%的机动名额,你可以搞特招生或者是关系生,但是只有2%,绝大多数还是公正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面,今天这样的一个高考,一方面在人才选拔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荒谬性,但是它在承担非教育的使命,社会流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它的作用是非常核心的,而且得到了社会大部分人,特别是老百姓们的拥护。大学这几年讲自主权,自主权的开放引起了反对声,与其说来自上面,不如说来自下面,因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科大的校长是一个脑子非常清楚的人,他也知道中国的高考是很荒谬的,但是他说现在这个制度,还是比较公正的,他说我们中国科大也试行过不是通过高考的形式,让名牌中学的校长直接推荐,结果试下来发现效果不好,为什么不好?很多中学把一般的人推荐出来,他觉得最好的人要考清华、北大,或者他自身也有能力通过高考考进你科大,倒是把这些有可能考不进也有可能考得进的学生推荐给你,然后确保每年自己有多少名额上名校。所以直接由中学校长的推荐,通常大学都持某种狐疑的态度,通常我们认为推荐生未必比考来的人更好。这就是一个中学的校长信用的问题。 在国外没有这样的问题,国外信用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哈佛大学,每年都会有相当一批学生是推荐来的,让各个名校,著名的中学校长们来推荐。这个推荐中学校长是不敢打马虎、玩花样的,一旦哈佛发现你一年、两年学生都是一般化的话,马上取消你被推荐的资格,那你这个学校的名誉就坏了。在一个有信用的社会里,名誉高于一切。但是中国这个社会,恰恰名誉是最不被看重的。一个没有信用、一个不讲名誉的社会是无法自律的,是无法实行我们刚才说的非常合理的制度,哪怕你个人,大学校长、大学老师再有信用,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关系所包围,为各种各样你迫不得已的因素所左右,所以老百姓不放心。 今天的高考用我的话来说,这个高考制度既是荒谬的又是合理的,既是可悲的又是可敬的,它是地狱又是天堂,它是一头让人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的怪物,这就是今天的高考制度。各位朋友,我相信不少来自教育部门的,你们有好的主意吗?能够超越这些悖论性问题吗?希望一会儿在讨论环节,各位朋友能够提出一些想法。 我这两年作为大学老师,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包括高考、包括大学教育种种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际上这几年教育部门,整个社会在做各种探索,希望做一些改革的探索。比如说现在比较有影响的有这几个模式试点。一个是政法大学的模式,政法大学去年的招生,因为它是全国重点大学,全国招生,过去名额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比例摊下来的,现在他按照人口,这个省所在的人口来划比例,人口越多的大省招生名额越多,他说也许这样是更公正的。这是政法大学一个高考招生名额分配上的思路,试图改变现在各大名校在城市发达地区招生过大的问题,北大、清华在北京招的非常多,复旦、交大在上海本地的生源也是非常多,比例很高。这是一个探索。 还有就是上海复旦、交通大学开始的试点,开始学习国外,自主招生,复旦、交大每年四百到五百个名额,在上海地区考生里自主招生,简单来说,先要通过一个报名,通过一个笔试,当然比高考会难一点,笔试过一条线之后,按照1:3的比例,然后进行面试。面试的时候,比如说考复旦,你要经过各个不同的老师面试,走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可能有两三个老师坐在那里,随意问你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社会问题等等,然后给你打分,最后按照面试成绩来录取。这很有一点借鉴港大等学校的招生方式,本来今年要扩大,扩大到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没有批,还是复旦、交大在继续试点。 这些试点都是想看看除了高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合理的高考方式可以来做的,前不久杨东平领衔的北京二十世纪教育研究院,他们也提出了一个民间高考改革的方案,也得到了教育部的一些肯定,因为高考改革方案很多,但是这个方案媒体后来曝光之后,引起了一些注意。杨东平提出高考以后不必是一次了,可以是多次,两次甚至是多次,然后要把高中会考乃至中学的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来作为一个考量。改变现在学生一考定终身的情况,设计了很多具体的改革方案。 那些这些改革方案,我一会儿也会分析,都有各自合理的地方,但是在中国,是不是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案可以全面推广呢?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你如何来解决我刚才所说的这两种合理性的冲突问题。一种合理性就是人才至上,按照我们今天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来选择人才,这个大家都承认,这是合理的。我们把这种合理性称为实质的合理性,高考就是选拔人才。但是另外一种合理性,就是满足社会流动的要求,这是公正至上。人才选拔不是唯一的,更重要就是使中国差异这么大的地区之间,让各种不同的人都能够得到一些合理的机会,平等的竞争。所以这种合理性,我们可以称它是形式的合理性、程序的合理性。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这两种合理性发生很大的冲撞,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两种制度都有合理性,但是彼此之间有冲突。当然国外也有这两种合理性的冲撞问题,但是由于他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比我们成熟,他们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说美国,美国当然不像中国这样,地区差异这么大,但是他们过去有阶层的差异,那也是很大的。他们的阶层差异还体现在种族的差异上,通常白人小孩的读书比较好,因为家庭的背景比较好,受教育也比较好。但是有色人种,黑人、拉美人等的小孩,因为是新移民,家庭比较贫困,通常考试中不占优势。到了六十年代的时候,肯尼迪总统,肯尼迪之所以伟大,在美国历史上是被认为最伟大的一个总统,排在前三名,很重要就是他推出了一个平权方案,鉴于现实的考量,社会不平等的存在,特别是种族不平等的存在,通过平权方案,强制性的国家推行,给那些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孩子教育上补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再好的中学一定不能是纯白人的,要吸收黑人和有色人种,再好的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一定要有比例,20%左右,是录取有色人种的孩子。这是强制推行的,国家法律规定。 过去白人清一色的很有名的贵族高中,国民警卫队护送这些黑人的小孩去读书,当时白人不许黑人小孩去读书,说他们是什么3K党,但是当时美国出动了国民警卫队护送。但是现在美国如果由于种族原因排出其他黑人小孩读书的话,那你就完了,在美国种族问题上你不能发出任何极端的言论,否则就立马下台。但是现在美国出现很多反校歧视,很多白人去告,我考分比他高一大截,他能被哈佛录取,我不能被录取,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是白人我被歧视了吗?这个问题,背后就是涉及到正义,什么是正义,要有一套说法,要有一个理论。 六十年代美国执行这套制度时理论还没有出来,到了1970年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哈佛大学很著名的教授罗尔斯写的《正义论》,这本书出来之后立即成为经典,很少有一本书一出来就立马成为经典,成为经典的书要经过几十年才有可能,通常作者生前是看不到的,这本书一出来就成为了经典,经典到什么程度,这个老师是哲学系老师,哲学系、社会学系、历史系,乃至各种各样的系,都把这本书作为经典,大学或者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甚至罗尔斯这本书发展成一个产业,研究这本书的每年全世界有几十篇博士论文,长盛不衰,为什么?这本书回答了正义是什么。大家都说社会是要公平的,怎么解决,两种合理性冲撞的问题,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罗尔斯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自由的原则,自由是最高的原则,这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接受的。核心的问题,他提出了第二条,就是差异原则。当然很复杂,这本书是天书,一般人很难看懂,非常非常艰深,逻辑推论非常严谨,也很复杂,涉及到教育问题上,罗尔斯有一个看法,很有意思,他说一个人是否聪明,未必是先天的,有很多后天的因素,因为我家庭贫困,不是我不行,因为家庭的原因使我不能和别人一样得到同等的教育,乃至一个氛围的熏陶、教养,这个问题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不是我个人不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是历史上的一个孽债,所以作为一个公平的社会,必须对这部分的弱势群体给予补偿,这种补偿是合理的。他当然有非常复杂的一套论述。这第二条差异原则,现在被美国社会普遍接受,成为美国社会正义,我们刚才说的平权方案核心的理论,大家都认同。 现在这个问题,在美国可以说是基本解决了。但是你们会发现,中国这个问题,现在缺乏像美国的条件。我们中国当然贫富两极分化问题非常严重,但是在大学招生的问题上,你们会发现现在出现的是一种剪刀差,越是富裕的地方高考名额也分配的越多,越是贫困的地方倒反而越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贫困在补偿富裕、落后在补偿发达。当然,富裕地区也有富裕的理由,因为过去科举按照分配名额,也不是完全平均的,也是富裕地区很多,为什么多呢?他说富裕地区纳税多啊,那当然你名额应该给我多了。民国时代有庚子赔款,送了一大批留学生出去,当时庚子赔款不是各省平摊的,越是富裕的省份摊的越多,所以返回的名额也越多,你也不能说不合理,也有它的道理。但是按照差异原则的话,那显然需要给那些贫困的地方一定的补偿,给贫困的学生一定的补偿,这才是合理的。 这种补偿在中国能行得通吗?现在从操作的层面,我不说别的问题,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信用制度太不发达了。我举一个例子,我不说高考,我就讲每年的研究生奖学金的分配问题。过去是有公费生和自费生,公费生是免学费的,自费生是一年一万块钱的学费,三万块钱。我们每年研究生录取之后,老师可以决定那些是公费生那些是自费生,每次我都觉得自己的良心受到折磨,按照我的理念,我觉得应该是贫困生优先享受公费。但是,我怎么知道他是贫困生呢?如果说城市来的那都是富裕的,农村来的父母都是务农的,就是贫困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发现未必是如此,城市也有贫困的,下岗的,农村务农的也有经商的,也有钱不少的,很复杂,不是我们老师可以搞清楚的,很难。最后迫不得已按照分数高低来分公费生、自费生。现在我们几所重点大学开始没有公费自费,统统都是自费,通过奖学金返回。现在学生填写家庭收入,有些学生很老实说,每个月收入一千块,有一些学生就没有提,那你说我就给没有填的学生,不给老老实实填了一千块的学生吗?显然也不合理。但是在国外,非常明显,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社会纳税制度,你到底一个家庭的收入是多少,是否在贫困线上,是否需要补助,那是非常容易判断的,信用记录非常完善。现在中国穷人的收入是多少不清楚,富人的更不清楚,当官的就更不清楚了。 现在中国要改革,要发挥合理性,需要各种社会配套条件,这些配套条件现在都不具备,真的很难。很难也不是说要一事不为,我个人认为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试点,如果要按照完全的人才选择标准,我们可以说现在复旦和交大那种自主招生的方式是非常合理的,它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可以选择到大学所需要的思路开阔、领导能力比较强,以后有可能创新的人才。但是,这套模式如果全面推广的话,会造成极大的不公正。比如说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成本极高,要会弹钢琴,要非常博学,要阅读大量的参考书,这些对城市的小孩可以做到,但是至少对中产阶级已经有压力了,每个周末家长或者开车、或者挤公共、挤地铁,不断的送小孩去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学习,这是所谓的打拼素质教育。但是对农村的小孩,连学费都交不起,我们过去给贫困的小孩资助,但是现在发现很复杂。现在民间很多贫困的基金会,内部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大家也不太信任,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外做基金会,他说在西方的这些慈善基金会,通常管理费法定是12%,有很好的基金会做到8%,但是在中国现在暴露出来,很多慈善基金会管理成本达到了60-70%,你敢捐款给他们吗?不敢。然后又要献出爱心怎么办,中国现在凡是组织化的都很难信任,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个人,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到云南贫困县支教一年,我们通过他们可以放心,那些老师是比较善良的,钱可以直接到资助人的手里。但是即使这样我后来也发现很多困境,比如说是资助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呢?如果选择高中生,高中生可能最有可能成才,但是他们告诉我,凡是能够读到高中的人家里至少不是一贫如洗,贫困地区一年高中学费是1600,这对贫困地区是天文数字,再加上每年一千块钱的生活费。还是能够咬咬牙读到高中的话,家里至少不是一贫如洗。最穷的是那些初中的,很多因为家里贫困,但是读书读的好,应该资助初中生,但是初中生到底有多少能够成才,不知道的。所以你选择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很让我们愿意献出爱心的人为难。这背后很重要的还是信用问题,整个信用体系不发达。 素质教育在中国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办法全面推开,连最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是无法推广的,而且考试科目越简单,越是对贫困生有利。我是做历史研究的非常清楚,1905年科举废除之后,实际上后来搞的新式教育,学的声光化电等,到了民国年间使社会流动远远不及过去的科举,因为过去的科举考的太简单了,四书嘛,很简单几本书,还可以买得起。但是民国搞新式教育,教科书太多了,还要到城市里读书,城市里的成本又高,几个贫家的子弟读得起?读不起。而且农村过去有家族,只要发现一个读书的种子,举全家族的力去支持,因为一旦他升官发财,那是整个家族得益的。今天农村的家族已经崩溃了,一个一个小家庭,亲戚们也很势力,谁知道你今后能不能成才,成才以后是不是还记得我们,不知道了。 你们可以看到越是搞新式的素质教育,贫困子弟越是吃亏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得到补偿,他们越是在社会里处于下风。复旦大学面试也会问到炒股票的问题,如果在贫困地方,可能小孩子都不知道股票是什么。所以这套好的东西,来到中国,就可能发生问题。但是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高考的坏话,但是如果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说,它还真的是唯一的,怎么办?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的情况,只能多种制度同时实验,多条腿走路,复旦、交大的方案可以继续试点,而且在城市范围内可以继续扩大,但是以自主招生、以素质教育为选择人才的方式比例不宜太大,无论如何不能超过1/4,因为我们还要向社会其他地区开放,给他们一种流动的机会,但是这个试点是有意义的。 中国今天的问题是长官意志拍板了,一刀切,但是现在中国需要的就是大胆实验、谨慎推广,但是因为是长官意志他们说了算,通常是小心实验大胆推广,推广很快试点没有多少,到处是一刀切,所以中国现在需要多元,各种各样的模式同时进行试点,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差异进行试点。各个大学也应该有自己的自主,让他们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试点,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错来解决,来看看能不能解决如今被打紧了的高考死结,看看有没有这个可能。 我个人认为同样重要的,中国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像美国关于正义问题的大理论,不是理论层面的有效,而是针对目前中国具体的情况,我们社会不公正,能解决具体情况的。罗尔斯是针对美国自由民主国家提出的,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中国这样复杂的情况,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可以在根本上解决我们什么是正义、怎么安排,我们如果也有差异原则的话,我们是什么意义上的差异原则,这背后要有论证。但是今天中国,无论从政府到民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从局部来看都是对的,但是放到整体来看,就会看到各种合理性的冲突,你怎么解决。大视野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合理性冲撞,中国今天一方面实践有问题,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缺乏自觉的理论,这个东西没有,不能让社会的人心服从,今天关于正义的问题,关于很多问题,社会没有基本的共识,今天的中国,我一直说,中国社会问题表面上是在制度、在法律,但是实际上根本问题制度背后没有价值、没有文化,没有核心价值、没有公共文化,制度,再好的制度也不行。 我想中国现在的法律,各种各样的法,多如牛毛,一般人是搞不清楚的,如果纯粹看法,中国很多法还真的是不错,全世界从纯粹法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先进的,但是中国这些法形同虚设,一旦进入实践层面,有另外一套,吴思先生也来讲过,有一套“潜规则”,没有一套相应的公共文化,更重要的就是社会没有一套大家公认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什么,现在没有,根本没有。前天我跟学生上课,我给本科生上中国文化概论,在讲儒家孔子的学说、仁义礼智信,我就说中国今天说和谐,和谐是儒家的理念,造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秩序。但是儒家孔子说的礼,那个和谐社会,按照孔子的原意,不是指由政治强权,或者法律来强行保障推行的一个和谐,它是一个文化,礼背后有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仁,它背后是一套价值,所以它才可以通过文化,通过人们道德的自觉、理性的自觉来服从这个礼,才能和谐。今天这背后核心价值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楚,有人要说清楚,但是未必是得到都统一的。 同样正义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理论上一片空白,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制度从表面来看好像是一个制度问题,我们从对策思路可以提出很多建议,但是背后一层一层剥下去看,和社会各个环节都有关系,我们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慢慢慢慢才能解决。今天提了很多方案,但是我个人认为恐怕没有什么太完美的方案,所谓一揽子解决,一步到位的,很难,各种支持性的条件现在还是很弱,所以我们需要耐心,但是耐心并不意味着忍耐,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无论是实践的层面、对策的层面,还是理论的层面,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探索。 很抱歉,本来我是讲一个半时,讲着讲着超时了,耽误你们的提问和发言的时间。谢谢。   (许纪霖,学者, 致力于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

阅读更多

温克坚 | 转播: 张爱玲文学之旅

看到一份演讲记录稿,转播下,也许有张粉会喜欢。 标题: 【演讲稿】陈子善:张爱玲的文学之旅——从《沉香谭屑》说起(【海上博雅讲坛9】) 【海上博雅讲坛9】陈子善:张爱玲的文学之旅——从《沉香谭屑》说起 主办:上海图书公司 国学新知 特别支持:UTC行家 时间:2012年5月19日 周六 14:00-16:00 地点:上海古籍书店6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陈子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今天能够参加海上博雅讲坛活动,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海上博雅讲坛,它是上海图书公司举办的,针对专业读者聚会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系 列讲座活动包括古籍鉴定、艺术鉴赏,还有一些人文、社科类的热门话题。今天是海上博雅讲坛的第九讲,非常高兴地请来了上海著名的张爱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子善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今天的到来。陈老师多年来都是致力于张爱玲著作与生平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今天他也带 来了他的新作《沉香谭屑》,陈老师会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跟大家有一些互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想再耽误陈老师和读者大概两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海上博雅讲坛最新要推出的一个系列讲座。从本月开始海上博雅讲坛会举办一个全新的系列讲 座,有朋友可能知道了,就是人文上海的系列讲座。说到上海,每个人都会每天面对着不同的标签,比如有人觉得上海是小资的,有人觉得上海是国际的,还有人觉 得上海是非常市井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发言权,因为都是这个城市的亲历者,同时也是城市性格的塑造者。我们这个讲座的目的 是能够发掘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展示它的真实性、实在性和历史性。接下来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期讲座,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上海历史、建筑、文学,甚至是视觉 文化等方面,从各个角度来探讨上海丰富的维度。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预告一下,下三期讲座我们会请来上海著名的作家吴亮老师回顾一下上海70年代生态与私人阅读记忆,还有李天纲老师则会给我们讲一下上海在 中西文化发展当中所发生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另外上海著名视觉评论家、摄影评论艺术家顾铮老师,也会来到讲坛给我们梳理一下民国时代跟上海和都市相关的摄 影。 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如果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这边拿活动的宣传单。也可以在网上关注海上博雅讲坛的网站。我们到时候会第一时间把讲座的录音、照 片和录像分享给大家。最后我们要感谢上海人文系列讲座的两个主办方,一个是在上海非常活跃的,也是非常优秀的讲座主办方,就是国学新知,另外一个是国内领 先的箱包装备企业,UTC行家,他们也一直热衷于公益讲座与文化传播的建设。所以谢谢各位今天来参与的读者,也谢谢陈老师,接下来我的时间就交给陈老师, 谢谢。 陈子善: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天公不太作美,有点下雨,大家能够来,我感到很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度过这个下午,希望我结束的时候不至于大家感到太失 望。我这个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太适合这样讲。虽然我教书教了很多年,我喜欢北方话叫侃大山,就是喜欢随便聊天,有的时候讲出去之后就不知道怎么收 回来,有这样一个毛病。万一今天这个毛病又发作了,希望大家谅解。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是张爱玲这位作家,他的生平和他的创作。有一个契机,因为我出了 一本书,当然我不出这本书,也不会请我来,是有这么一个契机。当然是跟这本书有关联,但是又不能完全谈这本书,有这个难度。完全谈这本书,有点王婆卖瓜自 卖自夸。我们现在开始来讨论。 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因为我是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另外一个说法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按照这个说法来讨论的话,我们还得追溯到现在之前,所谓近代 的文学。在这100年的时间里,中国产生了很多成就大小非的作家,他们发表出版了很多很多作品,量是相当之巨大的。我一个基本的观点是,对任何一个作家的 研究,大至鲁迅,小至一位普通的,创作成就不那么高的,可能我们今天已经把他遗忘,或者将要遗忘的这些作家。如果要去研究的话,有几项基本工作是必须要做 的。首先,你要了解这个作家他的创作道路,或者说更扩大一点,他的生活道路,他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当中从事他的文学创作的。第二,他到底写了多少作 品,这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今天对于一个作家他到底写了多少作品都不清楚,那你怎么研究呢。第三你的研究在相当的情况下,不是全部,不是百分之百,但是 至少是90%或者95%的情况下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这个作家以前没有研究。如果说这个作家在你以前已经有人在讨论,已经有人在研究的话,他们是怎么讨论 的,怎么研究的。你不能从零开始,你是在前人已经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你就要了解前人是怎么研究这位作家的,前人是怎么研究鲁迅的,前人是怎么研究沈从 文的。张爱玲研究领域里面,前人是怎么研究张爱玲的,怎么讨论张爱玲的。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则也好,赞扬也好,批评也好,你都要了解。所以我认为研究任何 一个作家,还不仅仅是张爱玲,我们都要处理这些问题,都要面对这些问题。你不处理这些问题,不面对这些问题,你的研究肯定要出问题。 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观点。这个观点并不新奇,我从80年代到今天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我的所做工作不仅在张爱玲身上是这样,在其他作家身上也是这样。我以 前从事周作人研究,从事梁实秋研究,更早的从事鲁迅研究,我都是这样做的。以后我如果暂时不搞张爱玲研究,我搞另外一个作家研究的话,仍然要这样做。所以 刚才有一位记者问我,你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研究张爱玲。我说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之前张爱玲研究的人很少,现在乱写张爱玲的人很多。两个原因,一个是以 前太早,现在是太多,所以需要研究。前不久我到香港见了宋以朗先生,他说怎么搞的,内地出了很多张爱玲所谓的传记,全都是乱写。我说是啊,不乱写才不正 常,乱写变的很正常。因为张爱玲有卖笔,很多你想看张爱玲的书,想了解张爱玲,这些人就胡思乱讲,胡编乱造。这不是一个严肃的研究的态度。举一个简单的例 子,张爱玲死的时候穿什么衣服,死在地上。谁告诉你的,你看到了?历史事实是不能虚构的。当事人有详细的回忆张爱玲死的状况,那就根据当时的回忆。你要搞 文学创作可以,你就不要写张爱玲是这样死的,你随便找一个李爱玲、王爱玲,随你怎么写都可以,但是你不要来虚构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这个问题我在一开始讲 的时候就要提出来。还有一些人提一些很无聊的问题,非常无聊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严肃的态度,不是对待一个作家,哪怕不是对待张爱玲,对待任何一个普通人都 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我们具体到张爱玲的研究上来,我个人认为对张爱玲的研究有这样几个方面。大的方面,第一是文本的数量,她留下多少作品,这些作品值得我们反复的来讨论,反 复的来研读。所以有一个说法,我的第一本书的名字就叫《说不尽的张爱玲》。假定一个作家的作品,我们讨论到这个阶段认为没什么可讨论了,说的都被别人说完 了,这个作家的价值就是这些。为什么很多作家,鲁迅也好,沈从文也好,不断的被我们讨论,就是他有被讨论的可能性,不断的被讨论的可能性,我们不断的可以 拓展新的空间来讨论这个作家。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阐释,这就是这个作家的作品的价值。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讨论李白、杜甫、屈原,就是这个 道理。所以首先是张爱玲作品文本的解读。 除此以外第二个,正因为要把她的文本做细致的、深入的解读,我们就可能要涉及到一个问题,她的生平。我们不是猎奇,张爱玲的生平为什么我们要去研究,就是 因为她的生平跟她的创作有密切的关系,有无可切割的关系。这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讲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讨论张爱玲的生平。她跟她家庭的关系,跟她家族的关 系,跟她父母的关系,跟弟弟的关系,跟其他人的关系,等等等等,这就需要讨论。 第三,我们已经知道张爱玲的作品并不是她全部的作品,她有很多作品我们以前是不知道的,当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作品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可能会改变或者说部分改 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以前不知道她这些作品。《小团圆》我们以前不知道,《雷锋塔》、《异乡记》我们以前不知道,而这些作品被 发掘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面前呈现一个新的张爱玲。当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是很正常的。这本身就说明这个作家的重要,如果这个作家并不重要,为 什么去争,没有必要去争。 第四,对张爱玲研究是研究,就是研究张爱玲,张爱玲研究史不是从现在开始,早在40年代就已经有人在研究张爱玲。我们内地的张爱玲研究虽然是50年代以后 中断了,但是到80年代又重新开始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回顾,而通过这样的回顾,我们来看一下现在张爱玲研究应该怎么样再发展,从哪些方面可以继续深 入,哪些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做的不错了,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可以不必再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但是我们前人没有做的,来不及做的,或者做的还很不够的,我 们来做。 如果拿这四个方面来衡量一下我这本书的话,你可能马上就会发现我主要做的是后面的三项工作,就是她生平的某些点,只能说是某些点,来考实一些节外人的发 掘,以及张爱玲研究史上一些重要的作品的正误。这里面有必要对80年代以来,就是1979年以后内地的张爱玲。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只能讲 内地的张爱玲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这很重要。为什么今天张爱玲受那么多的欢迎、重视,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在座的朋友可能不一定很了解。这里必须提 到一个时间,这个时间非常有趣,1985年。这个时间非常的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在1985年发生了几件事情,第一件,1985年的2月份香港有一份杂 志叫《香港文学》,这份杂志现在还在出版,是1985年1月创刊的,1985年2月的这一期上面,就是第二期上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就是柯灵先生写的 《遥寄张爱玲》,这个《香港文学》主编刘以鬯先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知不知道这个名字,这个名字跟我们上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刘先生 从重庆到上海,在上海办一个出版社,叫怀正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重要作家作品,比如上海的时自平(音)先生,比如后来写的《李自成》的姚雪林先生,很多作 品,都是怀正出版社出版的。刘以鬯先生后来去的香港,成为香港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大家可能喜欢看电影,香港 有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导演叫王家卫,王家卫有一名很有名的电影,叫《花样年华》。《花样年华》的拍摄就是受到刘以鬯先生的一部小说,叫《对倒》的影响。《对 倒》,我开始看这个题目也不明白,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对错的对,倒过来的倒,颠倒的倒,什么意思。后来看的时候才明白,对倒是集邮上面的一个名字,戳 票、对倒,纪念邮票颠倒过来。刘先生是著名的集邮家,他从集邮上面受到启发,把集邮上面的一个专用名词用到小说创作上来,写了《对倒》。而王家卫看了《对 倒》以后非常欣赏,就根据《对倒》拍摄了《花样年华》,当然王家卫也加了自己的感想。所以你们如果再重看《花样年华的》的时候,就会发现在片头或者片尾的 地方提到了刘先生,电影拍摄受到了刘先生《对倒》小说的启发。 刘以鬯先生在张爱玲研究上面,他自己没有直接写过文章,但是他有两个贡献,第一个贡献就是发表了柯灵先生的《遥寄张爱玲》。在发表的时候,他加了一个编者 的按,他说这篇文章是道人所未道,有助于正确认识张爱玲的文学道路。这是刘先生的一个贡献,就是他首次发表了柯灵先生的《遥寄张爱玲》。关于这个过程我就 不展开了,在我的书里面谈到了,就是整个发表的过程很复杂。还有一个贡献,我在书里也谈到了,他第一个指出张爱玲有一个笔名。大家知道,现在作家几乎每个 人都有笔名,没有笔名的极少极少。鲁迅有100多个笔名,茅盾、巴金、郭沫若笔名之多令你眼花缭乱,不是作家搞不清楚的。你现在让我报鲁迅的病因我报不全 的,不可能报全的,太多了。为什么?写一篇文章换一个名字。有些作家不是这样的,笔名比较少。张爱玲她信奉的出名要趁早,要出名的话你必须要用真名,你用 假名谁知道你呢。既然出名要趁早,所以她开始小说创作、散文创作都用张爱玲这个名字,没有笔名。虽然她自己不喜欢张爱玲这个名字,她觉得张爱玲这个名字很 俗气,她自己不喜欢。但是名字只不过是个符号,没有关系,所以既然家长给她用了这个名字,她就用下去。张爱玲用笔名是在1949年以后,就是我们说的解放 以后。在上海的一个小报上面发表他的连载小说,《十八春》长篇小说,后来改名为《半生缘》。大家很熟悉,可能很多人都看过《半生缘》,电影也有。用了一个 笔名叫梁京。这个梁京的笔名在60年代,美国有一位张爱玲研究专家水晶先生,这个名字很特别,也是个笔名。水晶,现在女孩子戴的首饰是水晶首饰。水晶先生 去采访张爱玲,张爱玲很少接受采访,那一次她破例跟水晶谈了一个晚上。这个谈话记录都收在我编的书里面了。水晶的采访是做过充分准备的,不是一般像媒体记 者这样采访的,他是一个研究者对一个作家的深度才分。他提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水晶说你发表《十八春》的时候是不是用了笔名。对,我用了笔名,我 用了梁京这个笔名。这是张爱玲公开承认的,她用了梁京这个笔名。 但是刘先生在他编的书里面提到张爱玲用过几个歌笔名,除了梁京之外,他还谈到张爱玲用到另外一个笔名,范思平,这个名字我们以前一无所知。这是刘先生第一 次公布出来,他公布之后很长时间人家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个公布。在现在作家研究史上,当你发现一个重要作家新的笔名的时候,就意味着在研究的面前将会展开新 的天地。因为这个作家这个笔名我们之前不知道,这个笔名发表的文章我们不知道,我们都不知道是张爱玲写的。当然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知道张爱玲用范思平这 个名字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前一阶段已经在宣传的,张爱玲翻译的海明威的著名的作品《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张爱玲翻译最初出版的时候署的名字不是 张爱玲,署的是范思平,非常有意思。而这个历史事实是刘先生第一次公布出来的。所以我说他对张爱玲研究史上有两个贡献,这两个贡献因为他没有留下写张爱玲 直接的文字,只留下那么一句话,道人所未道,有助于正确认识张爱玲的文学道路。这个话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会说,有助于正确认识张爱玲的文学道路。可惜的 是,刘先生现在年事已高了,90多岁了,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向他请教了,你怎么知道范思平就是张爱玲的笔名,你肯定有一个说法,有一个来意,没有办法再向他 请教了。以前我跟刘先生多次见面的时候,我不知道他知道这个笔名,他也没跟我说。他知道我研究张爱玲,他竟然也不说。所以很多历史的事情就这样错过了,非 常有意思,他竟然不说。 到了1985年的4月份,两个月以后,柯灵先生这篇文章在北京著名的《读书》杂志上再次发表。所以我们长期以来一致以为《读书》最早发表了柯灵先生这篇文 章,实际不是的,它最早是在《香港文学》上面发表的。两个月以后,就是1985年的4月份。到了1985年的5月份,这篇文章又被上海大名鼎鼎的《收获》 杂志再次发表。大家注意,1985年4月份在《读书》上面发表的时候,这个文章已经做过修改,1985年的5月份在《收获》杂志上,在内地第二次发表的时 候,柯灵先生再一次做了修改,非常有意思。如果把柯灵先生每一次修改的内容加以比较,也很有意思,你有本事的话可以写成博士论文。比较一下为什么他要这么 修改,时间很短,两个月以后就改了,不是改一个字,改一句话,是整段的修改。什么原因,当时什么样大的环境,政治的、文化的环境促使他做这样的修改,这本 身又是一个研究的题目。也就在1985年的5月份,这期《收获》上面重新发表,我们称作是重新,因为这个文章早就发表了,张爱玲的一个代表性的作品《倾城 之恋》。《收获》在1985年重新发表《倾城之恋》,当时很多年轻的作家,当时年轻,现在都已经功成名就。当时年轻的作家看了以后大吃一惊,哪里冒出来个 张爱玲,我们都不知道,写的那么好,那么特别。这时候张爱玲的作品重新回到读者的视野当中,1985年。所以这个时间节点很重要。 到了1985年的8月份,就是在同一年里面,很奇怪,你也不妨说那么巧,实际上事情往往就是那么巧。1985年的8月份,就是今天组织这次活动的上海书 店,当时不叫上海书店出版社,当时就叫上海书店影印了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就是大名鼎鼎的传奇。我今天把这个影印的带来了,1985年的8月份。它有一 个副封,张爱玲著《传奇》,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参考而已,反面也是参考资料。你们看一下这个介绍很有趣,完全是客观的介绍,没有任何 评价。本书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实际是中短篇小说集,收有1943年到1945年间创作的小说16篇,据山河图书公司1949年1月征订本出版影印。完 全是客观的、中立的介绍,不做任何评价,没有褒贬,不做任何评价。挺客观的,都是历史事实,你无法否认的。这是《传奇》,他影印版本的选择,选择的很好。 《传奇》一共有三个版本,有初版本,有再版本,有征订本。当然征订本是最重要,我的书里面第一篇文章就是讨论这个出版的,初版本、再版本、征订本,他影印 是因为征订本。我不敢说这个影印跟我有关,但是整个这套参考资料跟我有关。有一位刘化奇(音)先生,上海书店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当时他就是主持这个影印工 作,这个影印总共160种,量是很大的,其中张爱玲占了两种,1/80,两本。当时我不断跟刘先生讨论哪些书需要重新影印。刘先生是比较谨慎的,我提了很 多书名,这个合适吗,我说你试试看。你反正是参考资料,没有说它好,当然也没有说它不好,试试看啊。那他说可以,我们来试一试。很多都是这样,小心翼翼的 影印。因为那时候思想还不像现在那么解放,那么宽容。 我再举一个例子,当时中国北京社会科学院有一套大型的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其中一编,乙编就是作家研究资料,每个人一节,或者两个人一节,或者三个 人一节,或者一个人两节,一个人三节,这个作家重要。像茅盾很重要,一个人就就三本,上中下本,茅盾研究资料。鲁迅研究资料也是,因为鲁迅先生三十多本都 编不完,所以只有三本,精要,精编本。有的作家就两个人一本,小一点的作家就三个一本。巴金也是上下两篇。张爱玲是一个也没有,因为那个时候根本不承认她 的文学地位。当时已经定的一百多位作家的名单,要编的,但是张爱玲在这个名单之外。按照现在的文学史的观点来看,张爱玲在一百名之外,这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是在当时就是那么一个情况,思想还是很僵化的。所以1985年8月份能够引进这本书,这是有点了不起的。我不说很了不起,但是有点了不起,这也是张爱玲 的作品第一次在内地出版。 过了两年不到,一年多一点,1987年的3月份上海书店再次影印了张爱玲的另一本书,散文集《流言》。张爱玲40年代创作的最重要的两本书,《传奇》和 《流言》都是当年上海书店影印的,从此之后,内地的张爱玲研究才开始逐步走上正规。因为有作品影印了,有研究者看到了,就觉得我们的文学史有欠缺,有严重 的欠缺,张爱玲这样的作家竟然进不了当时的文学史。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前两天北京嘉德拍卖公司——中国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唐弢先生收藏的名人字画。唐弢先生大家知道,是著名现代文学的版 本收藏家。按照巴老的说法,唐弢先生的藏书归了现代文学馆,就是一半以上的文学史都在里面了。确实是这样,我去参观过他藏书的陈列,那个叹为观止。但是我 查了他的目录,他没有收藏张爱玲的作品。什么原因?很简单的原因,按照当时文学史的观点,所谓正统文学史的观点,张爱玲的作品是不入流的。这可以理解,我 们回过来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上面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今天来讨论张爱玲的话,我们必须要对这个历史做这个回顾。唐先生这么重要的收藏家,这不是无益的收获,而 是他对张爱玲的作品兴趣不大,不愿意收藏。他当时要找张爱玲的《传奇》很容易。第一比他的版本更珍贵,不知多倍的书,唐先生都收到。40年代的书,唐先生 当时就在上海,他怎么可能不收集到呢,他觉得这个书我没有收藏价值。所以这个非常有意思的。当然我现在也没有办法再跟唐先生讨论这个问题,我当年跟唐先生 关系很好的时候,经常去看他,他也给我提供过很多帮助。但是后来就没有机会,有机会我一定要跟他讨论,这个《收获》你现在怎么看了,可惜没有这种机会了。 所以历史往往是很无情的,它不给你更多的机会,错过就错过了,不给你更多的机会。 我个人的张爱玲研究也就是在1986年底1987年初开始的,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张爱玲的一个中篇《小艾》,也就是在《十八 春》之后继续写的一个新作品。这个作品的被发现,当时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关注,甚至这个过程我在书里面也都写了,很多事情过了几十年之后才被披露。我当时 那么年轻,我不知道为了这个事情张爱玲跟香港的宋淇先生有过反复的讨论,内地这个陈子善是个什么人,肯定有背景。有什么背景,就是一个大学里的青年教师, 一定要慎重的对待。他不了解,你把张爱玲的作品发表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清楚。张爱玲本人对这个作品是不满意的,或者在当时的语境下面,她觉得这个作品她不 愿意重印。我逼她重印的,因为我帮她找出来的,如果我不找出来,张爱玲甚至忘记了这个作品,年代久远,这个作品是我写的吗,我记不住这个东西了。所以这里 面就涉及到一个,作为一个研究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发掘张爱玲节外的作品,这样的发掘往往会被作者本人带来不愉 快。这个我必须承认的,会给张爱玲带来不愉快。这个不愉快我也是到后来才知道,我是事先是估计到了肯定会带来不愉快,但是这个不愉快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 就是今年大概三四月份,台湾有一位学者公布了一封信,张爱玲给台湾皇冠出版社编辑的一封信,其中几句话牵扯到我。这个信网上有,手迹、照片都有。她是这么 写的:“陈子善想必就是发掘出我毕业那年的《凤藻》校刊的人。”这句话的口气已经不太对了,他就是那个不说坏蛋吧,好不到哪里去。“钱钟书不喜欢人发表他 的少作”,这也就涉及到一个少作,少年的少,也就是年轻时候写的。“我简直感激他说这话”。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她感激钱钟书先生,她就很恨我,对我这样的 工作很不以为然的,我的少作你为什么找出来,我自己也不喜欢的,宁可把它忘掉。 这就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我当时就已经意识到,1989年1月份我在香港《民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埋没50载的张爱玲少作》。埋没50载的张爱 玲少作,就是把张爱玲在中学的校刊,张爱玲是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念中学。中学有个校刊,叫《国光》,《国光》上面发表的小说、散文、书评,把它收集起来。 这个工作其实没什么,讲穿了谁都可以做,《国光》杂志就在上海图书馆里面等着你去找,只不过我去找了,在座的哪一位张三、李四去找,也就找到了,就在图书 馆里面,现在还在图书馆里面,当然你现在还可以去看,没准我有遗漏。确实有遗漏,我承认有遗漏,否则关于电影《太平村》的影评就不可能现在才发现了,我当 时竟然没有看到,可能近视眼的关系,眼睛看花了。所以有不断的提醒我要仔细,再仔细,谨慎,再谨慎。当然别人发现我也很高兴,大家一起来做这个工作。这个 文章发表里面也提到了钱钟书,我是怀疑张爱玲看了我这个。但是她把《国光》替成《凤藻》,有点奇怪,我后来一想我后面一篇就是谈《凤藻》。这篇里面我说了 这样一句话,“发掘被研究对象不仅成熟而有长期埋没的少作,是研究工作的其中应有之一。钱钟书先生曾称之为发掘文墓。”当然盗墓总是不好听的,发掘文墓。 “所以我认为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之间产生矛盾,往往原因也就在这里。” 当然我争取是文学研究的基本的做法,当然我有先例可循。我的前辈就是这样做的,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史家,叫做阿英先生,他在1933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中 国新文坛秘录》,这个题目像黑幕小说一样的,《中国新文坛秘录》,里面一段话深得我心。它是怎么说的呢?“一个作家的作品往往有虽然已经发表而不惬意 的”,不惬意就是不满意。“或者因为其他关系,在集结的时候(就是出书的时候)被删弃了”,放弃了,不要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强加考察的话。可 是无论那作品被除弃的理由何在,对于读者终究是极宝贵的。”这个话不是针对某一个作家,是针对所有作家的。“富有历史癖或者专门的文学研究者,尤其重 视。”那我就算是有历史癖,尤其重视。“因为这是增加了他们对于作家研究的材料”。我们研究一个作家当然材料掌握越全越多越好了,我们的判断力可能越准确 了,这个道理很明显。 所以这个矛盾,当然张爱玲是有她自己的看法。比如巴老不断的修改《家》,《家》有很多版本,不断的修改。有人说你为什么这样修改,巴老说,我作为《家》的 作者,我当然有权利修改自己的作品。就好象我是他的父母一样,父母当然有权利把自己的子女要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当然现在不行,都穿校服了,不可以随便打 扮。当年巴老的话很有道理,我要给我儿子女儿穿什么衣服,今天穿一件好的,明天换一个更好的,你们外人为什么说三道四,没有必要说。当然作家有修改自己作 品的权利,毫无疑问。但同时读者也有要求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权利,你要这样修改总有道理吧,你的道理我们要了解。我是一个读者,我要追踪你的创作状况,所 以这个非常有意思。 张爱玲晚年,到了1993年,这封信刚刚公布。1993年的6月份9日写了一封信,给当时香港联合报副刊一个编辑,苏伟贞女士。苏伟贞女士同时也是一个很 有名的小说家。她当年因为联合报副刊,台湾两大副刊,一个是中国时报副刊,一个是联合报副刊,这两大副刊有激烈的竞争关系,大家都要抢张爱玲的作品,谁抢 到就高兴的不得了。苏伟贞跟张爱玲一直保持联系,因为苏伟贞自己是小说家,所以张爱玲也读过苏伟贞的小说,也蛮喜欢的。张爱玲眼界很高,很多作品她都看不 上,但是她对苏伟贞的作品还是蛮喜欢的,所以他们经常有书信来往。去年年底苏伟贞出了一本书,专门讨论张爱玲的,其中公布了这封信,1993年6月9日给 苏伟贞的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这段话也是我找出来的,张爱玲也不太高兴。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我不记得有这篇东西。当然不是假的,她没有说不是我 写的。有伪作,有冒充张爱玲的有很多,但是这个她只说她不记得。对于这些旧作反感甚甚。张爱玲自己很反感,当然可以,我以前写的都不好,不够好,我好的还 没写出来,很多作家都有这样的心态。反感甚甚,但是无法禁绝,没有办法禁止,别人又去找他。 台湾研究张爱玲的先行者唐文标事情,张爱玲为了这个事情非常生气,他编了一本《张爱玲资料大全集》,张爱玲当然很生气,谁授权你编的,你里面收了我很多作 品,你侵犯我版权了,所以这个本禁止发行。这样一大堆书都推给唐文标了,他去搬书,这个书太重了。所以人要当心,人跟书的关系,书会要了人的命。唐先生有 一个说法,我还没有证实。因为他的鼻子生癌,搬书时突然爆裂,无法抢救,去世了。为张爱玲而死啊!当然后来若干年之后有一位香港人士——唐先生我不认识 ——但是香港那位青文书屋的老板我是认识的,非常好的一个人。我上海有一位朋友需要台湾出的张爱玲经典全集,我自己已经有了,我托他找一套,他说我剩下最 后一套了,我说我什么时候去拿。他说不要你拿,很重很多,如果要寄的话这个寄费当然要我来出,我说没有关系,让那个朋友出。他说没关系,我下次来上海的时 候我给你带来。那年夏天他亲自把这么一大抱书带到上海。当时我太忙了,我也没见他,他就放在朋友家里说你什么来拿,取的时候让我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这样好 的一个书店老板,这样为读者服务,我当时很感动。没想到后来在某一年,大概就是几年前,春节前,他在自己的仓库里面整理书,书堆的太高了,堆到天花板,书 压下来,他人压在下面,去世了。家里人找不到他,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等到发现,哪一天去世也不清楚,跟张爱玲一样,张爱玲哪一天死也不知道。等到发现, 按照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先生的文章讲的很清楚,殡仪馆的人说可能三四天之前,是可能。所以具体张爱玲去世的时间是个问号,哪一天不知道,永远是个谜。 我们现在其他人,比如我以后死掉,肯定知道,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分都知道,现在的讣告上面都有,但是她不知道,这种死法也比较少见的。 所以张爱玲讲无法禁绝,所以怎么办呢。既然无法禁绝,你尽管登,请尽管登。这时候张爱玲已经在以前的立场上有所后退了,本来是不同意人家出了,现在没有办 法禁绝,那么算了吧,反正她也承认这是我的作品,所以尽管登。你先问我你已经是尊重我,我已经适当的领情了。张爱玲这个态度有所转变。张爱玲这个态度有所 转变还有一个例证,这个例证就比较有趣。这是张爱玲一篇没有完成的文章,一个草稿,题目叫《爱憎表》。手稿在这里,我是影印件,手稿的影印件。就这么一 页,后面还有,我只拿了这一页,因为这一页跟我有关。我先念一下,然后我再说为什么有关。我近年来写作太少,物以稀为贵,就有热心人。这就有点表扬了,热 心人肯定不是坏人。就有热心人发掘出我中学时代一些见不得人的少作。不但是少作,而且是见不得人的。陆续发表,我看看统统啼笑皆非。最近一篇是学校年刊上 的,就是《凤藻》,富有别班该生的《爱憎表》。这个字很不清楚,很潦草。我填的表是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孩太早结婚。他们是这样的,高中毕业的时候在学 校的校刊上。这个做法很好,现在没有办法这样做。毕业班的同学就在校刊上发表自己的做法,谈自己毕业的感想,然后填一个表,这个表每个人都要回答的。大家 知道圣玛利亚女校清一色都是女生,所以每个女学生的回答都不一样的,很有趣,对人生的向往,对爱情的向往,对将来工作的向往,都填的五花八门的,张爱玲的 很奇怪。最喜欢爱德华八世,就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最爱吃什么东西,她说炒饭。过了半个世纪看,已经不记得我填过这样的东西吗,她记 不得了。末项,完全陌生,末项更完全陌生。末项填的是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绘画。张爱玲当年画画的很好,她不但有文字的才能,她还有画画的才能,只不过画 画的才能没有进一步发展,如果进一步发展的话就是个女画家,她没有进一步发展。但是她的才能是略微表现出来了。比如说《流言》的插图全都是她画的,多漂 亮,都是漫画。到我们今天来讲,女漫画家都是不多的。她这个漫画画的很生动。然后40年代上海文学杂志,就叫《杂志》,有很多题头画都出自张爱玲的手。另 外设计自己著作的封面,这个《传奇》的封面是她自己设计的。设计过很多自己作品的封面,我这里书里都有讨论。专刊也是她设计的,《红楼梦魇》封面也是她自 己设计的,她设计很多,自己给自己设计封面。 所以她说完全陌生,我也觉得很不可理解,照理说她应该想得起来我自己以前画画的。都需要解释。否则人家要误会,都需要解释。于是在出土的破陶器边上又捡出 这么一大堆陈芝麻烂谷子来。然后她下面讲到她对早年生活的回忆,来解释比如她怎么会喜欢爱德华八世。当时《凤藻》上面是怎么写的。1990年我发表一篇文 章,叫做《雏凤新声——新发现的张爱玲少作》,又是少作。1990年的7月份发表的,也就是说张爱玲的这封信想必就是发现《凤藻》的这个人,钱钟书怎么怎 么样。这封信可能是1990年之后写的,1990年7月份以后写的。这个张爱玲称为的《爱憎表》实际是毕业生的调查表,每个人都填。这个调查表有一个很有 趣的名叫一碗什锦豆瓣汤。张爱玲怎么回答,最喜欢吃叉烧炒饭,最喜欢的人爱德华八世,最怕什么,她这个文章里面也写了,最怕死。很坦率,最怕死。最恨一个 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结婚。这个好像也不可理喻,天才女人就不应该结婚吗。这个非常有意思。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我又忘了。张爱玲记性不好,都是丢三落 四的,所以我又忘了。人家她讲,我又忘了。拿手好戏,最后一条拿手好戏,绘画。当时她自己填自己的拿手好戏是绘画,不是写作。所以这个非常有意思,非常有 趣。 讲到这里我可以说,我的张爱玲研究走的路线,或者我的兴趣就在发掘她的里面。当然这个工作在张爱玲去世之后仍然在进行,包括我的学生都有所发现。很有趣 的,我知道的一个博士发现了她的一篇作品,我指导的一个硕士也发现了她的半篇作品。半篇我后来就批评他了,如果你发现她的全篇我就不必再做了,就是因为你 发现了半篇,还有半篇只能我再来续完,因为这篇作品叫《炎樱衣谱》。大家知道张爱玲有一个好朋友、同学,叫炎樱。当然这个炎樱后来到了美国以后,跟张爱玲 疏远了,张爱玲跟她疏远了。这等到将来材料公布以后就会知道,张爱玲跟宋淇夫妇通信里面对炎樱有所看法。当时是非常好的朋友,现在你们有一个说法叫闺密。 炎樱要做生意,要开一个服装店,炎樱和她的妹妹出了钱,张爱玲也投了资,张爱玲有理财的想法了,张爱玲也投资了。当时张爱玲我只投资,别的干不了,我也不 会做衣服,我只能做一件事,给它做广告。我会写啊,就给炎樱开的这个服装店做广告,叫《炎樱衣谱》,一篇一篇介绍的炎樱设计的服装如何如何好,一共写了四 篇,四段《炎樱衣谱》。这也是张爱玲发明出来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吃饭有菜谱,穿衣服有衣谱,衣谱的说法我在别的地方没有看到。写了四篇,我那个学 生粗心大意,发现了一篇以为就是全部。他发现了一个序言,后面没有往下看。所以做这个研究一定要仔细。但是我也表扬了他,我说你已经很不错了,第一篇你发 现了。发现了序,所以这个非常有意思。而且这些都是在上海的小报上发现的,就是所谓小市民的报纸。张爱玲非常有趣,她非常喜欢看小报,自己订还不算,她门 口当年有一个门房,管门的。这个房子住在里面的人都是有身份的,外国人,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是高级白领。张爱玲的姑姑当然是高级白领了,30年代就自 己开车了。现在自己有车不稀奇,那个时候自己有车很稀奇。所以张爱玲跟那个管门房的说,我订了一份,你也订了一份,我们交换看,可以省钱。张爱玲很精明 的,我订两份要出两份钱,我们交换看。这个她自己答记者问的时候都讲过,不是我讲的,都有文字依据的,都是交换看。 在这个情况下我做的这个工作,主要就是几十年来发现张爱玲集外的作品,以及跟她的生平有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接下来就是要谈这本书里面比较好玩的、有趣的 一些事情。在谈这个好玩有趣的事情之前,我要向大家汇报一下,你讲了半天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这个需要有一个了解,可能在座各位不一定非常了解。基本做了三 件事。第一件事情编了张爱玲的作品。2005年的时候,在这之前也零零碎碎的编了一些。2005年编了一本《沉香》,就是《沉香谭屑》的沉香。张爱玲的电 影脚本《不了情》第一次整理,还原。因为张爱玲的电影大家知道的,比如《太太万岁》《不了情》,这是她跟桑弧先生合作的,非常出色的市民电影。《太太万 岁》在这之前台湾已经有学者整理,这个电影的拷贝早就找到了。《不了情》一直不知道拷贝在哪里,一直没有整理,海外很多学者找不到。我以为《不了情》也失 传了,电影拷贝没有了。但是想一想不可能,40年代拍的,怎么可能没有呢。后来有一次广州有一家影视公司,做影视碟片的,俏佳人。俏佳人很厉害,到底是俏 佳人,影印了民国时期的电影,一个系列,里面有《不了情》。把这个碟片买回来,不断的在电视上放,还原他的电影演出本。因为他的文学脚本我们现在看不到 了,还原他的电影演出本。《太太万岁》台湾做的也就是还原他的电影演出本。有必要提到的是他的手稿本,手稿本和电影演出本是肯定不一样的。所以在《沉香》 里面编了《不了情》,还有其他的作品。然后在这之后我又编了六卷本的《张爱玲集》,现在新出版的《张爱玲全集》就在六卷本的进一步修订和扩展的,这是一个 工作,对张爱玲作品本身的一个整理。 第二个工作是对张爱玲研究的整理,包括对张爱玲回忆的整理。很多人对张爱玲有回忆。见过张爱玲很多人都认为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情,刘绍铭先生说,我跟祖师奶 奶就这么见过一面,我这生也就值了。这话当然是开玩笑的。李欧梵教授说,我跟张爱玲——我到旅馆去接她,带她到会场参加一个美国亚洲学会的一个年会,就这 么一段路,大概15分钟的时间——终生难忘。张爱玲不见人的,所以我当时编了两本书,一本张爱玲生前编的,叫《私语张爱玲》,一本是张爱玲去世之后的,叫 《作别张爱玲》,是海内外跟张爱玲打过交道的,联系过的,接触过的人的回忆。有的人很可惜。像我们上海已经去世的魏绍昌先生,他到美国洛杉矶,张爱玲在洛 杉矶。他就问洛杉矶的很多朋友,我想见张爱玲,有没有什么办法。人家说这个人不见人的,没有办法。后来说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后来好不容易打听到张爱玲的 地址,写了一封信去。魏绍昌自报家门,我是上海来的,我叫魏绍昌,什么什么的,自我介绍。信息去了以后,没有回音。他签证时间到了,灰溜溜地回来了。回到 上海以后,他的美国朋友跟他联系了,说你走了张爱玲给你来了电话,打到他朋友家里,说我要找魏绍昌先生,朋友说早就回国去了。他这么快就回去了,我刚看到 他的信。张爱玲信箱一个月看一次。魏先生讲到这个,文章里面都写了,魏先生讲到这个事情很遗憾。本来因为他上海来的,魏先生对上海文学很熟悉。张爱玲既然 打电话去找他,也许愿意见一见,但是机会错过,永远错过了。 我把这些人相关的回忆都收集起来。在这两本书以后还编了一整套,叫《阅读张爱玲书信》,总归有六本,包括我刚才讲的刘绍铭教授主编的,还有上海徐子东,徐 子东、刘绍铭、梁秉钧三个人合作主编的,1999年在香港岭南大学召开了“张爱玲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我自己编了两本,一本叫《记忆张爱玲》,一本叫 《张爱玲的风气》。《张爱玲的风气》,因为当时上海有好几位年轻的作家都是学张爱玲的写法,写的相当不错,其中有一位男作家,他的名字很奇怪,叫东方蝃 蝀。蝃蝀这个词是从《诗经》里面来的,东方彩虹的意思,东方蝃蝀。东方蝃蝀的原名叫刘君维,这个作家现在还健在,还在北京,老先生还健在,我每年春节给他 通次电话,拜年,现在已经很衰老了。他学张爱玲学的很像,你们不信可以把他的作品拿来看一看,写的相当好。他的年龄跟张爱玲相差只有几岁,但是他自认是张 爱玲的学生,东方蝃蝀。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叫《绅士淑女图》,男的是绅士,女的是淑女。封面是请一位后来成为大画家,国际级的大画家画的,赵无极先生画的 封面。当时赵无极还没有去法国留学,将去法国的时候,李君维请他画的,我说这个不得了,赵无极给你画的,赵无极现在是泰斗级的画家。 当时有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又称为小报文人,这个人姓王兰儿,她在新闻报晚刊,在其他的报纸上发表散文,发表小说,连载小说,用的名字叫兰儿。新闻晚报上有 一位老报人,现在还能够看到他的文章,叫秦律之先生,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这个人没有,写京剧的。我跟秦先生有过一次谈话,我问秦先生,我一直要找兰儿是什 么人,找不到。秦先生说,你问我啊,我们当年是同事,我们一个办公室的。为什么要找兰儿,她讲过一段话,她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张爱玲的风气》,她认 为张爱玲是开了一代风气,而且她首先提出在新文学创作上有一个张派,张派这个提法是兰儿提出来的。她说张派,就讲到东方蝃蝀,说东方蝃蝀是张爱玲的学生, 是张派的一员。张爱玲小说当中的那一些玩意,那些技巧东方蝃蝀都学会了,兰儿对东方蝃蝀的评价是很高的。因为我们原来一直知道,以为美国的王德威先生提出 一个张派,张派传人这个名称很流行,实际上早在他几十年之前,有那么一个不那么有名气的,一个小报文人首先就提出这个张派。所以我把这些整理起来。 另外还有王德威先生关于张爱玲和张爱玲传人的一个论文集《落地的麦子不死》,还有一本就比较有趣了,就是我刚才讲的水晶先生。水晶先生的书名非常有趣, 《替张爱玲补妆》。这个话我们可以倒过来理解,张爱玲脸上的妆都退掉了吗,所以要补妆。他这个书名起的很特别,《替张爱玲补妆》。水晶是研究张爱玲的先行 者,第一本研究张爱玲的专著,中文的专著就是水晶写的,张爱玲的小说意义是什么,他是用新批评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的。我们大家知道的最早给张爱玲文学史比 较高的地位是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里面。但是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史里面一个章节,出一个专著的,就是水晶的《张爱玲小说艺术》。这本书当然也收在我编 的《替张爱玲补妆》里面,我把水晶所有写张爱玲的,凡是我能够找到的都收进去。这套书实际就是对40年代以来,一直到今天,到本世纪初研究张爱玲的一个历 史性的回顾。所以我就讲我所做的工作。 第三个工作就是我自己写的书,我自己写的书就有这样几本,第一本书封面不太好看,书出版以后我批评这个编辑,这个编辑是我的学生,我说你怎么能搞这个封面 呢,你们喜欢这个封面吗,不会喜欢吧。这个封面就比较有意思了,当然我们时代是在进步的,从这个到这个是进步的,如果倒过来,先出这个,再出这个,就更不 对了。这是第一本,《说不尽的张爱玲》,这是我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研究张爱玲文章的汇编,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论文也有,随笔也有。第二本是《看张 及其他》,那不是全部,一部分是谈张爱玲,一半是谈张爱玲,还有其他。第三本是在台湾出的《研读张爱玲长短路》,本来这个书名我是要在台湾那本书用的,台 湾那个出版局编辑给我说,你这个《沉香谭屑》看不懂,什么意思,还要搞副标题,太麻烦了,建议改一个一目了然的,我说好啊,《研读张爱玲长短路》,反正有 名字在那里,人家一看你这本书就是谈张爱玲的,就完了。所以台湾那本书里面一小部分文章也收在这本书里面。 这本书就是2004年之后一直到今天,这个书里面有几点我想大家可能会有兴趣的。第一就是对新发掘出来的,就是2004年以后新发掘出来的张爱玲节外文的 考证,包括我刚才讲的《炎樱衣谱》的考证,包括我那个博士生发现的张爱玲另外一篇短文《天地人》的考证。这个题目,那么大一个题目,写一本书都可以,天地 人全部包括在里面了,现在世界上除了这三个还有什么东西,天地人,所有东西都是人创造的。张爱玲几百个字就打发了,《天地人》。这个是我一个学生发现的, 很开心。他说我来上海读了三年书,发现了这个文章,或许值了。还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张爱玲的一个中篇《郁金香》,这是北京的吴福辉教授,和复旦大学的李 楠教授合作,他们是师生关系合作。吴先生客气,当时我正好在北京,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自善你今天下午有没有空。我说我有什么事。不 行,你把这个事推掉,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但是商量之前请你吃一顿饭。然后就带我去了翠花楼,老舍先生最喜欢吃的几个菜他都点给我吃了,我吃吃 也不过如此。完了以后再到老舍先生的故居看了一下,再回来坐下来谈。拿出一批复印的东西给我看,他说你看看这是谁的东西。我一看吓一跳,不是张爱玲的吗。 对,李楠当时也在,他说李楠发现的。我们现在马上想到在张爱玲逝世10周年公布出来,希望你参与这个考证。我说这是你们发现的,我不敢掠美。他说没关系, 人多力量大,分工,你写什么,我写什么,他写什么。还需要对这个文章进行校订,因为里面有很多上海话。吴福辉先生是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他对上海话是比较懂 的。北方人读张爱玲的作品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理解里面的一些上海方言。当然南方人读可能也会发现这个问题,因为里面不但有上海话,也有北 方的,因为张爱玲祖籍是安徽的,安徽方言也有,北方方言也有,上海方言也有。所以你稍不留意就不能体会里面的奥妙,这很有意思的。 我随便举个例子,张爱玲有一部很有名的作品叫《桂花蒸阿小悲秋》,写一个保姆的。阿小是个保姆,张爱玲非常同情劳动人民,很多人认为她小资,贵族啊。不对 的,她都是写破落的家庭,都是写保姆,包括劳动人民,今天的保姆也是劳动人民。阿小在责怪她的儿子,儿子每天早上上学,要吃早饭,儿子又贪玩,又不好好 吃,边吃边玩,阿小就要责怪她的儿子,赶快吃。她不叫赶快吃,“赶快触祭”。北方的学生看不懂,出祭是什么意思,又给他解释,这就是吃饭。但是又不能解释 说,出祭等于吃饭。我说,这位朋友,我们一起触祭去吧。这成何体统啊。这在一个很微妙的语境里面,长辈可以骂小孩,好好出祭,命令式的、责怪式的。小孩不 能跟大人说,爸爸我们一起触祭,闹笑话了。所以这是张爱玲小说当中微妙的地方。当然我们上海人一看就能够领会。集外的作品的发掘,包括《郁金香》的发现让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张爱玲写的保姆系成为一个系列,从《桂花蒸阿小悲秋》,到《郁金香》,到《十八春》,到《小艾》,整个的系列都写到保姆。《郁金 香》也是写了保姆,保姆成为小说当中一个重要的,主角都是保姆的。这个如果话题扯开的话,很多现代作家都写保姆,鲁迅也写保姆阿金,我们现在只记住了阿Q 了,没有记住阿金,很可惜。鲁迅写阿金写到活灵活现,鲁迅文章一开头就写到,阿金在弄堂里面大声跟人家宣传,“我们到上海来做啥了,弗轧姘头,到上海来做 啥呢…”这个话肯定是她真的这么讲了,到上海干啥了,农村来的。鲁迅如果活到今天,我不知道他要写多少精彩文章。林语堂也写保姆,他写的是一个男保姆。非 常有意思的,整个写上海都市生活,保姆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分子,通过保姆来展现上海的都市生活。我们华东师大的王晓玉老师,田教授家的多少保姆不都拍了电视 剧了吗,仍然有人在注意这个现象,仍然有人在书写这个保姆,非常有意思。这是我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新发掘张爱玲节外文的考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还没有来得及做的,叫《重访边城》,这个我没来得及做,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品。写到中国60年代的自然灾害的,她在香港看的。还有一个她 没有写完的《异乡记》,农村经验。很多人批评张爱玲没有农村经验,她只会写城市,这是个重大的缺陷。但是张爱玲有农村经验,《异乡记》的出现,这是宋以朗 先生整理出来的。写在一个笔记本上,没有定稿,没写完。这个单行本出来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书里面都有,很薄的一个小册子,几万字,是个中篇。写她 到温州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不必我说,路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思。张爱玲的角度真的是非常特别,你想不到她写什么。一旦写过去,又是写厕所。哪一个 作家这样写,你想想看,写厕所,杭州的厕所,农村的厕所,小镇的厕所,田野的厕所,不断的写厕所,写女性碰到厕所要处理她的生理要求的怎么办。这个写绝 了,一般没有一个作家这样写,你举个例子这个作家不断的在写厕所,哪怕给它一点点篇幅,一个长篇里面给它一点篇幅都很吝啬,不写的,觉得这个东西不好写, 不高雅。你写咖啡馆有人写,咖啡馆旁边的厕所没有人写。而且张爱玲写的非常生动,这个《异乡记》里面她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对农村风俗的观察。鲁迅写《社 戏》,张爱玲也写社戏,从她女性的视角来写社戏。而且《异乡记》里面还涉及到当时上海另外一个通俗小说作家,王小毅,这个作品现在没有人知道,解放之后都 没有人出版这个作家的作品相当多,当年都跟张爱玲一起,我刚才讲到《郁金香》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同时有作品在这个报纸连载,那个报纸叫《小儿报》(音), 在《小儿报》上连载。张爱玲是知道王小毅的,后来他跟宋淇的太太讨论创作的时候也谈到王小毅,说王小毅的作品相当有力,但是张爱玲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王小毅是当时一个非常走红的通俗小说家,我们今天同样不知道。在《异乡记》里面对这个作品,对王小毅这个人张爱玲有很多批评。 所以张爱玲的视野,我这里讨论张爱玲的视野,文学视野。有的人认为张爱玲的文学视野太狭窄。我说从你的观点来讲也许是来狭窄,但是从我看来,她的文学视野 很宽阔。你没有看到的,你都不知道的,她都看到了,只不过她视野的角度跟你的不一样。包括我们如果把她的作品梳理一下,她的作品谈到现代作家,新文学作家 谈了很多,她不看怎么会谈。古典的,《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她滚瓜烂熟,你说她视野狭窄吗。中国古代的传统,新文学的传统,外国的传 统,她都有接触。只不过她接触以后,她消化的方式跟我们所理解的不一样,她有她自己的一套东西。她对鲁迅很在意,有一个研究者做过这样一个工作,把张爱玲 作品当中直接或者间接谈到鲁迅的东西收集起来,我也在做这个工作,谈到鲁迅的,引用鲁迅的,很冷僻的她都看了,而且谈的角度都不一样。鲁迅有一篇文章很有 名的,叫《娜拉走后怎样》,一个演讲。我们大家讨论都是大的东西,大的话题,娜拉走后怎样,妇女解放,女性独立,女性自由。张爱玲讨论的,当时五四时期北 京的女孩带什么围巾,酱红色的围巾。讨论这些问题,很具体的问题。我们不讨论,我们怎么会讨论女孩子带什么围巾呢,哪个大学教授在课堂上一天到晚讨论这个 问题,认为你有问题。张爱玲就讨论这些,她是完全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就是很细微的地方来讨论。所以这是一个。 第二个对张爱玲稀见的、比较少见的版本的考证,第一篇就是《传奇》初版本的签名,她有这个签名,这个非常有意思。当时上海的一位朋友,这是《传奇》初版本 的封面,顶天立地的,这样的封面设计只有张爱玲做的出来。这个颜色,我首先是考证这个封面是不是张爱玲设计的,最后找到一个铁证,张爱玲在她生前的最后一 部著作,《对照记》里面,她有一段回忆她母亲的时候谈到,这个颜色是张爱玲自己喜欢的,也是她母亲喜欢的,所以她的封面用了这个颜色。当然这个照片跟原籍 相比还是有出入,原籍比它更醒目,看上去更加好看。这个照片不知道什么原因,扫描的应该已经很好了,但是印出来效果好像不是很明显。但是书里面有张爱玲一 张悦照,当时中国的女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集里登照片的很少,张爱玲就登照片。不但登照片,这张照片现在看来也是很时髦的,这张照片有一个英文签名,港币的签 名,爱玲的英文签名,在这个角下。开始我很开心,我想普天下就这么一本,在我的手里,孤本。后来别人也写文章,上海有位朋友也写了一篇文章,说他也有这 本,一样的签名。当然了,我后来发现张爱玲当时就是签名售书。签了一批,还不是这两本,我们现在知道的就这两本,因为有文为证,当时小报上面有人写文章, 说张爱玲书里有照片,然后还有签名,大概签了一批,到底多少数量我们不知道,但流传下来的不多。 另外还有有意思的,张爱玲有一位非常欣赏她才华的一小报文人,叫唐大郎。唐大郎先生也已经去世,我也感到很可惜。因为他健在的话,我如果当时知道这个我可 以去拜访,可惜我也错过机会了。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不断的错过机会,不断的后悔。应该可以去找到他的,可以去跟他讨论的。他晚年出了一本书,唐大郎写打 油诗写的非常好,但是他晚年的这本打油诗里面只字未提张爱玲。我可以理解,改革开放初期张爱玲在海外,他当时心有余悸,不敢写。他写了很多人,当时在上海 被平反的这批牛鬼蛇神他都写到了,但是在海外的还是不敢写。实际他对张爱玲是推崇背景,我这里面引了他很多诗,包括张爱玲《传奇》征订本的出版都是跟他有 关的。在四五天之后,张爱玲受到左翼文坛的批评,很大压力的下面,唐大郎伸出援手。唐大郎当时编一个杂志,这个杂志叫《大家》,《大家》就登张爱玲的作 品。这个事情是要有胆量的,当时左翼对她有很严厉的批评。这个我书里面就有,有一位沈鹏云(音)先生提供一个线索,当时报纸里面登了唐大郎的一篇文章,这 篇文章里面引用了张爱玲的一段话,这段话是张爱玲送给他这本《传奇》的时候写在这本书上面的,这本书现在我们看不到,但是这段话留下来了,这段话就等于张 爱玲的一篇节外文。张爱玲在这里面对唐大郎的评价很高,惺惺相惜。这是第二个关于版本的问题。 第三里面最重要的是我考证《老人与海》,范思平这个署名为什么是张玲爱。大家要知道,张爱玲不仅仅用过范思平这个名字,还用过其他的名字,可能我们不知道 的名字。这里有一个依据,香港有一位作家叫慕容羽军,双姓慕容,他写过一个回忆录,这个回忆录的题目叫《我所认识的胡兰成和张爱玲》。他认识张爱玲比吴兰 成早,他认识张爱玲,他跟张爱玲说我在编一个香港的报纸,叫《中南日报》,我希望登你的文章。张爱玲说,我现在没写文章,都在翻译,翻译美国的文学作品。 慕容羽军说可以,你拿你的作品来,结果张爱玲就提供一个作品。据慕容羽军的回忆,是一个中篇的小说,张爱玲翻译的,在《中南日报》上连载。但是连载第一天 就出问题了,报纸第一天出版以后张爱玲打电话给慕容羽军,说你不遵守协议。慕容羽军说没有啊,我们把你的文章放在版面最显著的位置上,非常器重你的作品, 我们的主编都很器重你的作品。张爱玲说,我跟你不要用我张爱玲的名字,你为什么仍然用我的名字? 慕容羽军说我不用你的名字,怎么去吸引读者。李爱玲、王爱玲谁知道是什么人,我就是要用张爱玲的名字。张爱玲说,我不是关照你不用张爱玲的名字。慕容羽军 说,我们主编说一定要用。张爱玲说好,你如果明天连载再要用,撤回来,不登了。慕容羽军马上向主编汇报,只能让步,第二天改名张爱珍,珍珠的珍。改名以后 张爱玲又打电话来了,不行,还是不行,因为张爱珍让人联想到张爱玲。如果第一天的张爱玲文章看过的读者知道张爱珍就是张爱玲。再要改,改的没有痕迹。第三 天登出来了,爱珍一,张也没有了,张爱玲这次接受了,这篇文章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题目是什么,没有找到。在张爱玲研究上面还有这样我们未知的,我只不过举个 例子,未知的。当然我对范思平文章的考证解决了一个问题,到底谁最早翻译《老人与海》,余光中先生翻译的《老人与海》去年还是前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时候, 余先生写了一篇序,序里面余先生认为还是他最早。我就认为余先生这个说法不能成立,还是张爱玲最早。至于为什么张爱玲最早,我现在没有办法展开了。 第三就是张爱玲不同时期生活状况的一些梳理,包括她自己改编的唯一一个话剧《倾城之恋》,《倾城之恋》她自己改编成话剧,而且在兰心大剧院里演出过。还有 她另外一个本来要写好的,长篇《描金凤》,很可惜。唐大郎的诗里面都写到了《描金凤》,当时上海文坛都期待张爱玲的这个《描金凤》是新的作品,但是没有写 出来,或者说写出来没有发表。我们对《描金凤》现在只知道一点,就是有这个书名,这个小说的名称我们知道,《描金凤》到底写什么内容。当然很多人有猜测, 好像《描金凤》跟《郁金香》有关系,或者就是怎么样,但是都没有充分的理由。还有,张爱玲一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文学团体,她是独立的。但是早在1997年有 一位学者叫吴向北,写过一篇文章,考证上海文艺作家协会,1947年上海文艺作家协会成立经过的时候,提到张爱玲参加了这个组织。我后来查了相关的材料, 进一步发现是吴向北先生,在他的发现上继续前进,果然查出来了1947年5月份她加入上海文艺作家协会,而且担任联络组的小组长这样的角色。至于她是不是 去开过会,做过工作,我认为她是挂名的。为什么要挂名,大家可以想一下,因为当时说她身份是汉奸,但是文艺作家协会参加要审查身份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