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

薛涌:美国一流大学与清华北大的最根本区别

我们的大学,拿到钱常常用来盖大楼。也不算算一栋大楼是多少学子的奖学金。学校算得很明白:学生来来去去,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更有甚者,是对学生乱收费。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皮。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成功后会回来孝敬学校吗?而看看人家,各个名校,永远把学生看作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也只有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学。 最近哈佛校园被校长萨默斯的辞职闹得不得安宁。但是,哈佛商学院却志得意满。根据2006年2月6日公布的数据,该院2003年正式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如今成果出来,大大超过了原来的目标,达到6亿美元。这是世界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 哈佛有钱,这并不是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们在这里费笔墨。但是,这笔钱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改革中深思。 我一直批评北大、清华这种名校展开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这并不是因为操办者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模式,而是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世界一流大学,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人家是私立,是自己在市场中竞争出来的,我们则是在吃皇粮,而且越是学人家,就皇粮吃得越多。再看美国顶尖的大学,基本全是私立。其中绝无仅有的几所州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等等,也越来越依靠民间的财源而非州政府的经费。乃至有人说现在的名牌州立大学也开始私立化。 那么,一流的私立大学怎么经营?人家不是靠办班、收学费过日子。要知道,这些私立大学学费虽然高得吓人,奖学金也高得出奇,特别是对穷孩子,不仅免掉学费,而且给生活费,花钱请人家来读书。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卓著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绝不能让经济条件挡住堵住他们的路。这样的理念,不仅是在这些名牌大学,就是在一些私立的“贵族”高中、小学,也得到贯彻。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名校收的学费和给出去的奖学金相抵,学校就剩不下几个钱了。要单靠学费,我敢说美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迅速破产。 不领皇粮,又不靠学费,学校靠什么吃饭?靠捐助!名校都有一笔巨额的捐赠基金,这是学校实力的基础。那么谁来捐呢?过去的毕业生,即校友,便是一大主力。为什么校友们会这么慷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校友们事业成功,挣了大钱,有实力捐款。第二,这些校友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校园流连忘返,对学校感恩戴德,以后成功,就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自己的学校。 按这个逻辑一看,你就明白美国的一流大学彼此在竞争什么了。他们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不是教育硬件的竞争。他们要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你到各名校看看就知道,学校对学生,就像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体贴备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能没有出息吗?人家有出息后,能不回来“孝敬”学校吗? 商学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生学院和研究院,是职业学院,还属于比较依靠学费收入的。而且,美国学生毕业后最认同的是自己读本科的大学,那是唯一的母校、自己受教育的“老家”。日后的职业学院,和自己的关系一般淡得多。可是这次募捐,商学院22000多校友,即1/3的硕士班前毕业生慷慨解囊。人家要不是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难忘的时刻,对母校充满感激,能这么掏钱吗? 再看看这6亿美元到手后怎么花:11400万将花在学生的奖学金上,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0020万花在雇用教授上,也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2530万用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超过12000万的目标;12750万用于全球性研究和国际交流,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校园整修募集了8570万,超出8000万的目标。另有6000多万的机动基金。给学生的奖学金,占了总金额的将近1/5。 按我们一般的看法,所谓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错了。人家一流的私立学校,是向学生身上投资!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的人才投资组织,能够通过这种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就成百万富翁。所以,当你看到美国各大名校争夺优异的穷学生时,就不会奇怪了。 北大、清华这些中国的一流大学怎么样呢?它们的钱是国家给的,是纳税人让他们用来培养学生的。我们能否查查他们的账,看看他们是否把1/5,或者哪怕是1/10的经费通过奖学金的形式分到学生手里?我们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否体现在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上? 我们的大学,拿到钱常常用来盖大楼。也不算算一栋大楼是多少学子的奖学金。学校算得很明白:学生来来去去,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更有甚者,是对学生乱收费。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皮。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成功后会回来孝敬学校吗?而看看人家,各个名校,永远把学生看作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也只有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学。 来自: http://hi.baidu.com/%C7%E0%B4%BA321321/blog/item/6f0c1a1a19588077dab4bdd4.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7577/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美国一流大学与清华北大的最根本区别 发布时间:2011/04/29, 23:27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Rss Feed 广告位招租 本站导航: 萝卜网 | 淘宝导购 | 在线视频 | 视频搜索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清华and北大 教育的悲哀,北大百年前后大对比 清华比北大唯一强的地方是有奶茶 《美国也荒唐》两个北大毕业生在美国放毛片的经历 回顾清华百年历史 无觅

阅读更多

谈谈孙宇晨和北大

作者:王虎 来源:人人网 对于北大的会商门,别看孙宇晨同学上跳下叫闹的厉害,其实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像孙宇晨一样知了(liao)。宇晨每篇文章背后都赤裸裸的威胁大家,一旦会商制度成型,受害的将是全国的大学生。但全国的大学生纷纷表示,成型就成型呗,那有什么受害的呢。...

阅读更多

北大,给中国留下一点偏激的种子吧

作者:孙宇晨 来源:人人网 北大会商制度被曝光已经一周有余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北大可能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站在了全社会的对立面。无论是普通北大学生,还是在北大教书的老师,普通的大学生,乃至普通的一位工人,白领,商人,活跃于中国高校的知识分子,因拍裸照而红的女模特,全国各地保守的党报与党媒,知名当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次全部似乎商量好一般,站在了北大的对立面。...

阅读更多

拿什么拯救你,精神核泄露的北大?

作者: 欧阳宁秀  |  评论(9)  | 标签: 时事观点 发表于天涯论坛 近日,北大启动了学生学业会商试点工作,这项学业会商制度的辅导对象主要是以下十类学生:思想偏激、生活独立、学业困难、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学业会商制度在试点接近尾声,被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网友和专家们都反应很激烈,引起广泛争论,尤其是对“思想偏激”学生的会商,被认为与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相悖。    北大学工部副部长査晶通过北大网站表示:“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会商也不处罚学生,而是学校在既有的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深度服务学生的水平,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北大官方再三解释辟谣,各种质疑依旧层出不穷,仍然不足以让公众彻底信服。而这是有着很深历史背景的。    曾几何时,大学被誉为象牙塔,伊甸园,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盛放地。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唱着未央歌,探寻真理,求索知识,陶冶心灵,前承幼学,后启事业,是告别童年的驿站,也是通向社会的桥梁。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新奇念头不断闪现,无数古怪创意尽情奔腾。大学本应是想象力的竞技场,毫无顾忌的思维奥运会。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大陆的大学校园慢慢被金钱浸染,变得越来越世俗化,越来越跟社会相像了。不可否认,教学和科研都需要以一定经济条件为基础。但大学总得有一些核心价值观的坚持,才成其为大学。一切向钱看,唯金钱是问,则属矫枉过正。扎堆讨论哲学问题、物理实验的情景逐渐变少,比拼谁的衣服高级,谁的电脑时髦突然多起来。大学开始浮躁,沉不下心,变得不纯粹了。甚至到如今,号称中国最高学府,莘莘学子心中圣殿的北大,居然开始对“思想偏激”的学生进行会商,实在不可理喻,无法让人接受。    媒体报道北大对学生进行会商时,还特别提到北大关注“思想偏激”学生的原因——“一些学生经常夸大学校工作的细微漏洞,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觉得北大饭菜贵”就等于“思想偏激”,这种逻辑之诡异恐怕也是世所罕见。学生对北大提意见,本来相当于啄木鸟给树捉虫,是为了北大好。北大不仅不善用珍惜学生对它的好意,却拒之于千里之外,还扣上一顶“思想偏激”的大帽子,好心当成驴肝肺,一片赤诚的学生们情何以堪?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学生们对北大的日常事务逐渐淡漠,只把这里当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冷冰冰的旅馆,而不再视为心灵家园和温暖庇护所。学生们会越来越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化,专拣北大喜欢听的话语去说,专挑北京乐于采纳的建议去提。久而久之,拥有了至高无上“批评豁免权”的北大,会沉沦在一片阿谀谎言中,越陷越深。倘若真的完全走到这一步,北大可以说是迹近灭亡了。    退一步来看,如果北大官方真诚地认为学生提出食堂饭菜涨两毛就属于思想偏激,那么今天的北大是患了重病,仿佛随便一点伤风感冒就能陷其于不治。但以前的北大完全不是这样的。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代表新派的有陈独秀、胡适之、李大钊、顾孟余、陶孟和、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高一涵等,代表旧派的有辜鸿铭、刘师培、黄季刚、陈汉章、马叙伦等,皆一时之选马克思主义,共和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等等,什么派系都能存在,各种思想都可宣扬,根本没有人因为你提出了“偏激”的思想而对你进行会商。几千年前的秦朝,李斯就在《谏逐客书》里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句话里包含的道理被老北大吸收运用了,所以北大才成为五四运动发源地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学术中心和思想重镇。恰恰也正因为这种宽容的襟怀被丢掉了,新北大才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很多面积小的国家里的大学。除了各种人云亦云的科研论文和研究成果屡创新高之外,如今的北大能够提供给世界的,也只是“会商”这样的新词和笑料而已。    从更深的层次来观察,会商制度的提出,是自由精神的萎缩,专制意识的扩张。这更值得诸位警醒和反思。大学本应是各种新思想激情碰撞的发祥地,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本应是大学的底色和亮点,作为中国大陆大学领头羊的北大更承担了人们的重托与厚望。北大不但不发扬包容开明的优秀传统,反倒自灭其长,充当起消灭新思想和新创意的急先锋,不仅是北大的悲哀,中国大陆大学的悲哀,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可以做一个假设:在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如果被当今北大在位者所附体,他也在老北大也实行所谓的会商制度,情况会怎样?我觉得陈独秀和胡适等人首先被会商。因为他们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打倒孔家店”,妈呀,这可比提出“北大食堂饭菜涨两毛”要偏激万倍哟。然后,北大图书馆还有一个从湖南来的图书管理员,他喜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个学说有着原子弹一样的火爆脾气,宣称要“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岂止偏激,简直激进!把这些人立即开除,扫地出门,已经算是厚道斯文的待遇了。还不排除控告他们扰乱社会治安。哼哼。如果历史的走向按照我这个设想行进,那么中国的面目无法想象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很可能人人都还留着大辫子,身着长衫,脚穿木屐,点着煤油灯生活吧。    罗素说得好:“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作为人的个体性,也是人存在于世的理由之一。如果强行要求北大每个人的思想都跟上面保持一致,都不偏激,而是都摆出一副平和中正的成熟姿态来,北大能否进入中国大学排名前一百位,都很悬,更遑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美梦。    只有彻底取消各种思想审查,停止所有思维禁锢,让大脑飞,让精神活,北大才会放光,学生才能激扬。否则,只会像日本地震之后核泄露的核电站一样,在会商制度这样的精神核泄露的严重污染和辐射之下,所有学生都沉默不言,万马齐喑。那么北京大学也就只好被称之为北京小学了。而“中华复兴”之类的豪言壮语更是铁屋里沉睡者的千年梦话。    到时候,拿什么拯救你,精神核泄露的北大? 发表于: 天涯论坛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9 个评论 欧阳宁秀的最新更新: 保护南京梧桐是一堂生动的公民教育课 / 2011-03-23 16:36 / 评论数( 13 ) 日本地震启示录 / 2011-03-15 22:00 / 评论数( 19 ) 幽闭诡谲的人性实验室—评韩松《地铁》 / 2011-02-27 12:27 / 评论数( 0 ) 我与华叔的一面之交,一联之缘 / 2011-01-30 13:20 / 评论数( 5 ) 那双顽固的斗鸡眼:评闾丘露薇 / 2011-01-27 11:02 / 评论数( 3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