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利比亚外长突然抵达英国 宣称变节

库萨:不愿意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卡扎菲政权。 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周三(30日)突然抵达英国,英国外交部表示他决定变节。 库萨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官员。 库萨28日经陆路进入邻国突尼斯,然后乘车到首都突尼斯市,周三下午乘飞机抵达英格兰南部的范堡罗(Farnborough)机场。 英国官员在与他会晤了几个小时后,确定他希望脱离卡扎菲政权。 英国外交部表示,库萨表明自己不愿意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卡扎菲政权。 利政府回应 不过利比亚政府发言人强调,库萨这次出国是执行“外交任务”。 英国外交部指出,库萨是自己决定来的,并且要辞去利比亚外长职务。 BBC政治事务记者罗宾逊指出,库萨抵达的是范堡罗机场,而不是伦敦的四个商用机场,显示他并非搭乘民航机前来的。 英国外交部在声明中还呼吁其他在卡扎菲身边的人都摈弃他,并“拥抱利比亚的未来”。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周三(30日)早前表示,将把五名驻伦敦的利比亚外交官驱逐出境。 黑格向议员汇报利比亚危机最新局势时说,这五名外交官“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阅读更多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的领袖在哪儿?

核心提示:【说明:奥巴马将自由世界领袖的位置拱手让给了法国。】 原文: Washington Post |Where Is the Leader of the Free World? 作者: Marc A. Thiessen 发表时间:2011年3月29日 译者:Andy       当罗纳德.里根——上一个轰炸利比亚的美国总统——在的黎波里上空发起军事行动之时,他从椭圆形办公室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当乔治.H.W.布什发动在巴拿马、波斯湾和索马里的军事行动之时,他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比尔.克林顿在伊拉克、阿富汗、苏丹和南斯拉夫发动军事行动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乔治.W.布什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的时候同样如此。 现在,在轰炸利比亚10天之后,只是到了周一晚上,巴拉克.奥巴马才将屈尊纡贵,直接告诉美国人民他作出决定的军事行动的情况。相比他为争取美国人民或其在国会中的代表所作出的努力,奥巴马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赢得联合国和阿拉伯联盟的支持。结果呢?上周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发现,只有47%的美国人赞成奥巴马对利比亚的干预,这是至少30年来美国军事行动所获得的最低的支持率。一点也不奇怪。总统并没有解释他下令的军事行动的原因,任务目标以及相关的利害,或者给美国人一个支持他的理由。希望周一晚上他会给我们。 问题不仅仅限于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华盛顿邮报》最近有报道,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所获得的支持正在锐减,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阿富汗战争不值得打——这是反对战争一方获得的最高支持率。乔治.布什下台的时候,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阿富汗战争是值得的。而到了奥巴马时期,这一支持率跌至21%。 出什么事了?奥巴马未能担负领导之责。你们还记得奥巴马就其阿富汗政策发表大众演讲是什么时候吗?那还是在2009年的12月,他宣布增加军力,而公众受到他的鼓舞,其支持率六个月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其后,奥巴马再次进入无线电静默——结果支持率直线坠落到34%的最低水平。 为什么奥巴马不愿意大声宣布他自己的政策?最重要的是,他决定的军事行动深深背离了自己的自由派根基(只有19%的民主党人在调查中表示阿富汗的战争是值得一打的)。但如果总统喜欢,他会冒着得罪那些关键性选民——他需要那些选民来再度当选总统——的风险来捍卫自己的政策。在医保的争论中,他就是那样做的,他走遍全国,说服美国人支持他那不受欢迎的法案。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惜冒得罪中立派选民的风险时,奥巴马令人满意地回答说:“我宁愿做一任好总统,也不愿做两任平庸的总统。”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时,为什么不能应用同样的原则呢? 在利比亚问题上,奥巴马不仅未能团结美国人民,也未能团结整个世界。在上周末的广播讲话中,奥巴马对于让其他人来领头不无自夸,他宣称:“这是国际社会应当采取的工作方式:让更多的国家而不只是美国来承担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和代价。”更多的国家?按照《外交政策》杂志的说法,针对穆阿迈尔.卡扎菲的国际同盟是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多边重大军事行动中范围最小的——包括美国在内,只有15个国家(比较一下,海湾战争是32个国家;波斯尼亚是34个国家;科索沃是19个国家;阿富汗是48个国家;而在伊拉克是40个国家)。如果美国总统不打头阵,世界是不会跟从的。 奥巴马在国际舞台上留下的空位被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所填补。萨科齐在利比亚问题上采取主动,承认反对派,组织首次国际会议来协调世界各国的反应,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得到执行。当奥巴马宣称卡扎菲应该下台,但却没有为此做出任何努力的时候,法国外交部长阿兰.朱佩在博客上的表态为其赢得瞩目:“几乎所有主要的民主国家都宣称‘卡扎菲应当走人’,但这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办法,切实地帮助那些拿起武器反对他的独裁的人们。”。这样做的动力来自爱丽舍宫,而不是白宫。 奥巴马可能是当代首位自愿放弃其工作的另一个头衔的总统:自由世界的领袖。他不仅放弃了这一头衔,还把他让给了法国。 Mark Thiessen 是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客座研究员。 图片来源:白宫官方图片,Pete Souza。

阅读更多

国际问题砖家驾到

【龙凯锋时评】回答网友,解码利比亚战争实录   (2011-03-28 08:55:04) 转载 标签:   龙凯锋时评   军事 分类:   我的文章专辑 1.问:你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呢?      大家好,欢迎大家提问。我们通过网络,共同提高,共同学习。       从军事力量对比上看,在海空军方面,法美英等八国联军,是具备足够的海空军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战争的持续时间,主要看法美英的战略意图来决定。目前来看,法国倾向于速战速决,久拖对法国的内政不利,对欧洲的经济不利。而美国则倾向于久拖不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欧元。大家知道科索沃战争,1998年时,欧盟想推出欧元前,希望发起科索沃战争,但是美国没有同意。当欧元推出时,美国则主动发起了科索沃战争,从战争效果讲,使欧元受到损害。      所以,这场战争会持久多久,取决于法美两大力量的博弈,也是美国与欧盟集团之间的力量博弈。从法美的力量博弈上看,单看法国肯定博弈不过美国。所以,利比亚战争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军事战。第二阶段是政治战。      目前来看,空袭解决不了卡扎菲政府政权,卡扎菲政权在利比亚国内有很大的支持力,主要是利比亚人民还是支持卡扎菲政权,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卡扎菲四十年的执政,利用石油资源,使利比亚得到了发展,人民得到了实惠。利比亚过去是西方的殖民地,石油被西方殖民者所掌控,卡扎菲执政之后,石油收归国有,实现了医疗、教育免费,福利待遇比较好,成为非洲发达国家。二是伊拉克的命运,对利比亚人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如果欧美殖民者再次入侵利比亚,则利比亚人民的命运可能不如伊拉克。所以,随着战争的进程深入,利比亚国内会更加团结,这种形势已经逐步出现。       当空袭无法解决卡扎菲政权时,当法美英无法地面入侵利比亚时,战争将进入政治战阶段。即联合国介入,实现维和、谈判,促使各方妥协。      2.问:这场战争谁会是最大的赢家呢?法国还是美国?      答:这场战争,目前看是美国。美国一方面通过制裁,没收了利比亚政府的石油存款,以合法的理由掠夺了利比亚政府的财富。二是通过战争,在欧盟腹部捣乱,威胁到欧盟的安全。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利比亚战争,是在地中海爆发的,地中海是欧盟的能源补给线、贸易线,在欧盟经济衰退,正处于主权债务危机的时刻,利比亚战争肯定是有害无益。将沉重打击欧盟区的经济。利比亚战争爆发后,石油价格猛涨,对靠工业出口贸易为主的欧洲来说,经济上会绝对受损。       法国想通过这次战争,整合欧盟的军事力量,主导地中海国家,从目前的情况看,法国意图虽好,但实力不殆,如果战争持久不决,萨科奇可能面临国内内乱,甚至下台。       3.问:这是一场政治博弈还是一场能源博弈呢?       答:利比亚战争,表面看只是利比亚内乱引起的,其实是一场全球性局势变动的反映。利比亚是欧佩克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利比亚是一个地中海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利比亚是一个非洲国家,在非洲拥有大的影响力;利比亚是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在世界发展模式上有其独特的影响力。      利比亚战争,表面看法美英合伙,实质是各打各的算盘,各有各的战略利益。从利比亚的反对派政府组建,到目前为止,只有法国一家去承认,世界上其他大国和国家,都没有公开承认这个反对派政府的合法性,目前连德国都没有承认这个反对派政府。 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利比亚没有能源,法美英会不会对利比亚大动干戈?      4.问:俄罗斯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前苏联是利比亚的支撑国,为利比亚提供武器装备,随着苏联的崩溃,利比亚也失去了这个战略支撑。200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实现了互访,双方关系开始升温。      从目前情况看,俄罗斯对利比亚具有两种作用:一是联合中国、德国等国家,对利比亚在联合国进行政治层面介入,甚至参与维和。二是联合中国、德国等国,对利比亚展开人道主义援助。      油价上涨,对俄罗斯经济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这只是短暂的好处。相信俄罗斯有自己的长远战略利益考虑,肯定会在适当时机适当方式介入利比亚战争,我们拭目以待。        5. 问:中国应该怎么办?      答:首先,我们支持利比亚的主权、领土的独立与完整,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要求。西方几百年来的炮舰掠夺政策,该停止了。利比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力去侵略它。利比亚战争,使我们想起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的凄惨形象。所以,我们对利比亚人民身上所遭受的欺压和蹂躏有切身感受。      其次,我们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不允许未经联合国授权,法英美对利比亚展开地面入侵。      第三,我们要联合俄罗斯、德国、非盟、阿盟等反对军事入侵利比亚的国家,在联合国层面展开斗争,促使利比亚局势和缓,减少法英美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已经造成了几百万、几千万人民的死亡、伤害,不能再让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悲剧重演。世界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不能再让列强破坏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6.问:捧一下场拉!利比亚战争和西方走出经济危机有何内在联系?      答:谢谢朋友捧场。利比亚战争,是在美国不顾世界各国反对,狂印美元,进行量化宽松,祸害世界人民的时候发生的。美国印钱,来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已经殃及了以美元贸易为主的国家,特别是能源经济为主的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这次北非内乱、中东内乱,内乱源头在于此。而美国等西方舆论,则把此危机嫁祸给这些国家的当政者。     作为一国老百姓来说,首先考虑的是民生问题和国家安全稳定问题。利比亚是一个只有600万人口的国家,利用石油资源国有化,使利比亚人民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使卡扎菲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这也是目前卡扎菲影响力巨大,无人能取代他的根本原因。     转嫁危机,美国不但可以借此介入他国,掠夺他国财富,特别是能源为主的国家财富,而且威胁其他大国的能源安全。希拉里高呼中东国家人民要抓住机会,目的也在于此。从历史的规律看,美国是善于玩战略平衡的。在中东,养了以色列这个打手,威胁阿拉伯国家安全,而获得巨大利益。现在则想利用中东国家内部矛盾,扶持反对派,来把握对中东国家的主导权。从这次北非、中东的内乱中,美国所展现的矛盾言行可以看出。一方面与目前的中东、北非国家保持密切关系,一方面培养该国内部反对派造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7.问:和欧元升美元降有多大关系。      答:欧元与美元的问题,实质是欧洲想摆脱美国控制而自立的问题。二战,使欧洲由世界霸权者成为美国殖民地,六十多年来,欧洲一直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美国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有欧洲这帮喽啰卖命。失去了对欧洲经济的主导权,美国必然衰落。       8.问:中国应该从利比亚战争中得到什么教训?利比亚战争是否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环?      答:中国从容大规模撤侨,显示出中国的自信。目前看,中国在利比亚局势应对上是从容的,有远见的。美英绕过联合国,依然对伊拉克进行了入侵。我看美国这次利比亚战争,依然会如伊拉克战争一样的结局:战术胜利,战略失败。军事胜利,政治失败。      中国的教训就是,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军事能力还不够强。       9.问:此次战事阿盟和非盟的立场,北约和欧盟的行动,前景如何?       答:阿盟、非盟如果支持利比亚的反对派,那么本国今后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将极为不利。唇亡齿寒的道理,相信作为一国的领导人,应该感受非常深刻。      北约,目前其实已经内乱,德国撤走军队,不参与对利比亚的战争,土耳其反对军事行动。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北约不瓦解,欧盟难自立。阿富汗战争,北约已经名存实亡,相信经过利比亚战争,北约将更加面临瓦解的境地。       欧盟想挽救欧盟经济,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摆脱美国控制,必须寻求中俄的支持和互动,否则,欧盟险矣!      10. 问:非洲是不是欧洲的后院?法国一直想做欧盟的老大,排除美国的影响力,法国这次空袭利比亚,是不是想展示自己的实力,表明欧洲能够解决地区安全问题。      答:非洲与欧盟很近,这是地缘上的关系。但是,非洲各国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各国人民有各国人民的利益诉求。不会到了二十一世纪,欧洲还在做着18世纪19世纪的殖民美梦。如果欧洲还有此想法,那么欧洲的噩梦也开始了。大家知道一战和二战是怎么发生的,那就是列强之间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战争。       要有影响力,不是靠战争手段可以获得的,这一点欧洲应该重温历史的教训,否则能不能成为未来一极,本人深表怀疑。哈哈。     11.问: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不少,如果欧美占据了,会不会对中国以前的投资,包括以后的市场有影响啊,有多大影响。      答:说不定,利弊在于转化。前面分析了这场战争的阶段性规律,也分析了欧美的利益不一致性。利比亚局势的解决,注定是四国演义模式。      12. 问: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军队的战略思想会起到怎么的作用?我们以后该侧重于发展哪一军种?      答:我们过去的战略思想,大多是考虑周边安全,考虑国土主权安全,今后会更多地考虑全球安全,考虑我们的发展安全,包括全球经济利益安全。我们中国军队必须具备全球作战能力,具备全球快速反应能力。       13.问:法国总统萨科齐将来中国出席3月31日在南京举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届时,胡锦涛主席将在南京会见萨科奇总统。请问:凯锋老师,关于利比亚,两位领导人将会谈些什么呢?呵呵,法国会和中国分享其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吗?      答:领导人之间谈什么,我是不可能知道。中法分享利比亚的石油利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和利比亚的贸易往来,是公平交易、平等贸易。      中俄已经建立了以人民币交易的贸易模式,我想中法目前需要谈的是,中欧之间也应该建立以互换货币为主的贸易结算体制,撇开美元,增加彼此金融的安全性。      14.问: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具体原因是什么啊?      答:如果了解一战、二战历史,了解近代战争史,我们就知道,利比亚战争没有逃脱西方的殖民主义思维,没有逃脱西方的霸权思维,这是目前利比亚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其他的都是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已。      15.问:龙大,现在您看好谁,局势将如何发展。      答:现在利比亚战争的变量在于金砖四国与德、土耳其、非盟、阿盟等反对法英美军事打击利比亚的国家身上。当利比亚战争无法用空袭解决问题时,因为空袭是法英美的军事纯消耗,法英美打仗如果掠夺不到钱的话,那么他们国内必然反战声高涨。西方战争的本质是掠夺财富,如果抢不到钱,而且亏本的话,那么他们内部压力就大了。     局势的发展,在于卡扎菲能不能坚持,并武装好民众,做好持久战准备;在于欧盟的妥协,中俄等大国的政治介入。局势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有两种可能:一是利比亚分成两个国家,如同科索沃独立模式,班加西以东由西方扶持独立。但是法国未必可以主导这个独立。美国未必允许这个独立。二是联合国维和模式,欧盟在自己无法解决时,引入中俄的力量,在联合国层面展开谈判,最后达成妥协。       16.问:不断升级的利比亚战争和欧债危机死灰复燃,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再次风生水起,幸或不幸?      答:第四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世界将面临着重新洗牌,形成新的多极化格局。一战、二战大家都知道,三战是美苏冷战,现在进行的是第四次世界大战。每次世界大战,必然伴随世界旧格局死亡,新格局诞生。第四次世界大战,是以经济战、金融战、网络战、气象战等样式为主。小国和弱国将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工农业体系不全,科技体系不全,任何一个短板就可能遭到列强的入侵。     17.问:如果空中打击不能见效,西方多国部队是否会发动地面战?如果是,地面战的规模会有多大?      答:空中打击,可以弱利比亚,但是无法占领利比亚。打利比亚,重在控制其能源。利比亚和伊拉克的情况相似,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将使法美英不得不三思而行。如果法国想独自掌控班加西以东的石油资源,我看很难,是祸不是福。地面战争不打尚可,如果打了,鹿死谁手就难说! 18.询问龙大:利比亚局势近来颇受世人关注,利比亚的未来更是焦点中的焦点,近日,又听闻利第一大部落瓦尔法拉表示重新支持卡扎菲,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利比亚将出现分裂的局面。一方面是联军支持的反对派,一方面是得到众多利当地部落支持的卡扎菲。      答:谢谢捧场。利比亚所谓的反对派,开始只是部分监狱处死的犯人亲属而已,后来才演变成所谓的反对派。这个反对派政府是法国公开承认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公开表示承认。利比亚局势,我看有旷日持久的迹象。一方面反对派相对弱,而且法国独力难撑,无法占据利比亚石油这块大蛋糕。一方面卡扎菲政权威信高,得民心支持。如果再有大国对其进行武器支持,法国将不得不陷入泥潭。。。。。      19.您曾经在《 欧美空袭利比亚,争夺地中海主导权 》一文中提到西方列强在新世纪进行新殖民主义的开始,这种新式的殖民与以往的殖民主义有何不同?       答:大中东计划和地中海计划,实质是新殖民主义的殖民计划,与过去的殖民主义差别不大。目的是掌控所谓的中东区域、地中海国家发展的主导权,使他们沦为自己的经济殖民地。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殖民中东的开始,当然以失败而暂时告终。利比亚战争,会不会成为欧盟殖民非洲的开始,也或许是法国殖民的终结。局势走向,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      20.问龙大码字的速度极快的……真是难为了……呵呵!我问下,利比亚号称四大部族,现在好像三大部族都支持卡扎菲,但部族能如具备革命信仰一类的人群那样对领导者给予坚定的支持吗?会不会朝三暮四?处处以利益或者说眼前为重?在联军的游说和局势发生变化时,落井下石?到底部族政治的特点应该如何去把握?       答:伊拉克战争的悲惨境地,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过着悲惨的生活。这一历史教训,必将迫使利比亚各部落必须团结起来。西方殖民者的目标,其实不是卡扎菲,而是利比亚人民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相信各大部落不是不清楚。包括班加西的拥有石油资源的部落,在西方殖民者的铁蹄下,他们只能做西方殖民者的奴隶,也不能拥有石油资源带来的财富。各大部落也好,利比亚人民也好,和卡扎菲已经处于同一个生存水平线上,团结起来则存,不团结则死。所以那些反对派绝对是利比亚人民的奸细、叛徒、卖国贼,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 21.才看到老龙兄互动利比亚啊。       很好。坚决反对西方大国对利比亚的侵略!利比亚的反对派都是乌合之众,只要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关注的热点地方,肯定就有拉登的影子。这样看来,利比亚反对派似乎有基地的影子!      利比亚境内有数百亿中资的项目,一旦出现问题,这些国有资产将被西方人霸占一空。 答:此一时彼一时。北非内乱、中东内乱,完全是美国迫不得已杀鸡取卵的结果。取完卵后,北非和中东区域的美国信用将急剧贬值,美元也该滚出这个区域了。哈哈。 22

阅读更多

一点胡思

1991年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时我非常坚定支持美军打萨达姆,原因又红又专:因为我一直被教育,只要是侵略者就没有好下场。萨达姆是一个侵略者,所以自然没有好下场,有人打他,活该。 2003年的时候,我已经快读完研究生了。我还是很坚定的支持美军打萨达姆,原因仍然很简单:这样一个草菅人命的残暴独裁者,早就该滚蛋了。 我是到了美国之后,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的。重新思考不是因为我觉得萨达姆不应该下台,或者不应该被绞死。重新思考的很大原因是,美国国内对那场战争有着广泛的辩论,促使我在一个更广义的层面上思考这件事情。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第二次伊拉克战争,那就是英美在一个错误情报的前提下-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入侵了一个主权国家,推翻了一个政权,而这个国家有一个残暴的独裁者,并且这个政权是与英美为敌的。 在入侵伊拉克的问题上,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是完全黑白分明的,英美完全是站在了正确的一方,那你大概完全忽略英美内部都存在的强大的反战声音,更不要说国际上对此事的不认同(西欧很多国家就反对)。不说远吧,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最经常提起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是最早反对伊战的人之一,而他的对手,开始是希拉里,后来是麦凯恩都支持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我前段时间刚刚读完了布莱尔的自传《旅程》和小布什的自传《抉择时刻》。两个人的自传中最重的重点都是在为伊拉克战争辩护。布什与其说是在辩护,不如说是在重申他的立场。布莱尔写得比布什好得多,他没有指望能说服反战的人,他主要说的是:你可以认为入侵伊拉克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是你不可以说我是通过捏造事实来制造借口入侵伊拉克的,而且请仔细听我为什么做出入侵伊拉克决定的理由,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那时觉得,现在仍然觉得这是最有利于我们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决定。 我反思伊战是出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英美究竟有没有权利入侵任何一个他们认为对他们的安全造成威胁的国家?这个事情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这里的背景是,英美,主要是美国,有军事实力推翻这个世界上,除了少数大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英美当然和前苏联很不一样,伊拉克也绝对不是捷克或者匈牙利,因此英美的坦克开进巴格达和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或者布达佩斯完全不一样。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这些事件又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大国的坦克开进小国的首都。请问,究竟是什么标准来决定一个大国该不该把坦克开进小国的首都?这个标准又由谁来定,由谁来监督? 如果英美真的是无私的全球正义捍卫者,那这件事情也比较简单。可事实不完全是这样,这两个国家至上的仍然是自己国家的利益,“正义”在国家利益面前永远都是排在后面的。可不是?日本有那么多战犯没有审判就直接被美国释放了,不就是因为朝鲜开始打仗;萨达姆就是美国部分的武装起来的,因为要打击伊朗;阿富汗的游击队和圣战者中的很多都是中情局资助的,为了对前苏联,他们中的一些最后把枪口对准了美国;就在最近的中东,美国的立场也缺乏一致性的:打利比亚,压埃及,然后对巴林和沙特对示威者的镇压,甚至对也门的血腥镇压,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忘了,就在不久前,卡扎菲还被英美视为座上宾,因为卡扎菲放弃核武器的行为证明了伊拉克战争的正确性。 千万不要误解我,所有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轰炸利比亚不正确,或者驱逐卡扎菲不正确。但我们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轰炸利比亚的合法性究竟是什么?炸到什么程度?炸到什么结果?怎么炸? 合法性也许可以用联合国的决议来解释。但联合国决议的语言非常模糊,存在无穷多的解读。什么叫“用一切必要的方式”阻止卡扎菲“屠杀平民”?可不,才炸了几天,盟军内部就出现了分歧,美国国内也出现分歧,更不要说那些本来就不赞同使用武力的国家,这里面不只是中国和俄国政府,还有印度,巴西和德国。德国刚刚宣布退出北约的海上巡逻。联合国决议的语言模糊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让这么多有着完全不同目标的国家同意任何事情都很困难。《纽约时报》的David Brooks写得妙:语言写得模糊,可以让所有的国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然后让每个国家都觉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所以,整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两个极端之间的妥协:一个几乎没有功能的民主(联合国)和一个有效的国际独裁(美国及其盟国)。请注意,独裁在这里是当作一个中性词用的,不是一个贬义词。民主有合法性,但几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独裁可以真正决定和实现事情,但独裁者并不总是“仁慈”和“无私”的。再多想一步,在一个国家内部,我相信很多人都倾向同意,民主要优于独裁,即便民主不完美。我们都相信,一个人有很多不应该被剥夺的权利,即便这个人再诡异,再不招人喜欢,再不合群。到了国际关系,这些关系还存在吗?民主(联合国说了算)和独裁(美国说了算)哪个更好?什么是一个国家不可被剥夺的权利?不被“干涉内政”算不算一个? 这篇文章写好后,我放了两天,今天拿出来又改了一下。不过今天看到芝加哥大学的Casey Mulligan教授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一篇 短文 ,大意(如果我没有读错的话):别折腾了,像利比亚这样的产油国,就是被独裁的命。走了卡扎菲,下一个很有可能还是玩独裁。他的原话是: 即使美国及其盟国在对忠于利比亚长期的独裁者卡扎菲的力量使用武力,经济指标显示帮助利比亚的反叛者既不会减少压迫也不会以利比亚实现民主为终结。

阅读更多

加藤嘉一:东京电力该国有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加藤嘉一   前不久,我朋友白鹤鸣在FT中文网上发表了他对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分析“福岛灾难中的人祸”。文中白鹤鸣对东京电力株式会社的日常运营和事故处理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曝光了东电招聘“四无人员”进核电站工作的内幕。正如他所预料的,东电已经成了日本舆论的焦点,各方纷纷谴责东电在抢险救灾中的失误和失败之处。   在技术方面,东电3月27日上午曾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中放射性活度达到每毫升29亿贝克勒尔,“相当于一般反应堆运转时冷却水放射性物质活度的1000万倍”。这一宣布立即被日本及国际媒体广为报道,但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认为“数值过高,很可疑。活度如此之高很不正常”,并要求东京电力公司重新做出分析。东京电力公司重新检测后发现,由于“没有仔细研究数据”,搞混了两种元素的比例,其实放射性活度超标10万倍而非1000万倍。   在员工的保障方面,备受关注的“福岛勇士”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日本原子能保安检察官横田一磨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22日至26日对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相关状况进行考察后确认,他们每天只收到发放的1.5升矿泉水1瓶。”后来,据说饮食有所改善,但还是吃不饱,睡觉用的毛毯也很缺乏。横田又说:“不能这样对待在如此恶劣条件下工作的人。根本问题在于企业。”企业指的无疑是东京电力,他们肯定不缺钱,但组织和运输恐怕已经崩溃。   崩溃是正常的,因为一把手没有出来指挥。美国《华盛顿邮报》29日刊登专文批评东电高层,指出东电株式会社的社长清水从13日以来就见不到面,不知道去了哪里。文章还提到,日本参院议长西冈武夫表示“无法理解”清水的行动。据悉,清水曾向福岛县知事提出前往灾区向居民道歉,但遭到了断然拒绝。无论如何,如菅直人所表达的那样,日本此次“史上最大危机”是由东京电力这样一家私营企业处理的,而他们处理的效果绝对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战略担当相玄叶光一郎提出,“围绕东京电力何去何从当然会有各种讨论意见”,国有化也是可能的选项之一。不过,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则表示现在政府还没有这样的计划,当务之急是指挥东京电力把抢险的事情做好,到安全了以后再说。按照这几天东京电力分析危机和解释情况的逻辑,似乎可以说,该公司的命运还“无法确定”。   不过,我认为,东京电力的问题,此刻,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日本的电力管理体制非常奇怪,若干家大企业是私营企业,却依靠政府的力量获取了垄断经营的地位。比如东电,尽管资料上说其成立于1951年,但其实他们早在1883年就以“东京电灯”的名义活跃于东日本了。早在战前就实现了对东京等地电力市场的控制,成为控制日本经济的“财阀”之一。   二战之后,日本被迫开国,麦克阿瑟将军处理和惩罚了一些参与侵略扩张的大企业。许多他认为“坏”的企业都被解散或事实上国有化了,但东电作为只在本土经营的“好”企业,没有遭到处理,保持了垄断。就这样,东电一百多年来控制着日本全国三分之一的电力却一直没有出事,这本身就似乎不正常。人们对于电力公司也了解得很少,在跟电力公司打交道的场合,“神秘、陌生、奇怪”是大多数人的印象。   当然,政府对东电可不陌生。国会的政治家们需要政治捐款,经济产业省和它下属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官僚们需要退休以后找个地方继续上班,都得依赖企业。前者是必须由东电这样的私企才能提供的,后者对东电也很有好处,没有谁比退休的公务员更善于对付民选的政治家了。东电这样的大公司当然不可能没有出过事,但在糊涂的政治家和精明的公务员的共同支持下,东电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隐瞒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都以公司利益为最优先考虑,直到这次出了日本史上最大灾难为止。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我相信,中国必然立即成立以温家宝或其他官员负责的“指挥部”,以举国体制投入抢险救灾,该指挥部具有对不服从命令的军人、官员或企业进行当场处分的权力。而日本的应急体制远比中国复杂,许多人到现在也看不明白,指挥抢险的到底是政府还是东京电力?似乎每次汇报情况的都是东电,而在紧急关头下达命令的却是政府。   其实,东电当然也是想救灾的,不过它的利益毕竟首先是股东的利益,必然带有“最好别让外界知道问题”的侥幸心理,这就极大的影响和耽误了这场特殊事故的救灾进度。以菅直人为首的日本政府,对东电只能提出要求而不是死命令,具体的执行人员也是以企业为主,企业不执行或以各种借口拖延的话,政府也没办法,毕竟政府无权解除东电任何人的职务。我在微博上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此刻最重要的是像中国共产党那样的体制优势和指挥能力,战胜危机取决于开放的信息和坚韧的精神”,而这都是日本的体制暂时提供不了的。   由于日本人极度谨慎刻板的性格,在救灾结束之前对负责救灾的东电实施国有化确实不可想象。不过,如果政府未来想国进民退,难度其实不会太大。舆论上,正如我一开始说的,东电应对事态实在不得力,已经丧失了民间的支持。经济上,东电作为直接受打击的企业,经济状况已变成一塌糊涂,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里已经下跌到了历史上最低点,却没有任何人购买。按日本法律规定,核泄漏事故后东电和政府都有赔偿受损者的义务,但各自承担多少份额却没有相应规定,也就是说政府很容易让东电多赔点,在经济上破产后毫无阻碍的接收,就像山西对付出了矿难的小煤窑一样。   对东电实行国进民退,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我一直认为,日本经济的问题在于该私有的没私有,该国有的没国有。显然有必要的邮政私有化改革(国有的日本邮政是一个比电力还要特殊的体制,其荒唐程度是中国人难以想象的)一直推进不下去,而国家安全最需要的电力却控制在私营企业家手里。   这两个问题都是上百年的老问题了,但这也不是现在做不到的理由。如果利用福岛灾难的机会,对东电和其他同样陷入困境的电力公司实施国有化,使政府能够以撤职为制衡手段,那么电力公司莫名其妙的巨大权力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权力,走到阳光下来,这将成为现代日本政界为国家留下的重要遗产。而如果这次就这样放过他们,东电会变成一家“福岛事件我都没倒”的无敌企业,以后谁还能对付它?   日本的事情对中国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毕竟是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日本留下的很多教训值得中国吸取。比如,普通铁路不要建成窄轨,高铁线路不要拐大的弯,全国电网不能搞成互相不通的两种频率,核电站一定要抗海啸,年轻人不要老是在家玩游戏机等。现在,东京电力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的反面教材。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由政府可以撤掉的人来掌握。 相关日志 2011/03/30 — cloudsforest:乏燃料池的水哪里去了? (0) 2011/03/29 — 韩媒称福岛勇士陷入饥寒交迫 东京电力备受指责 (0) 2011/03/28 — 香港文汇报:争相逃往国外「保命」 日本有钱富人大规模逃向中国上海 (0) 2011/03/28 — 广州日报:内地部分日本食品遭禁后商家换产地 前后说法矛盾 (0) 2011/03/25 — 东京“菜篮子”告急 (0)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