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的妙用”:当《环球时报》转述《纽约时报》 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8 月 2, 2016 《环球时报》在转述《纽约时报》一篇有关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报道时,只挑了对中国学生正面评价的内容;然而这只占原报道的一小部分,该文大部分内容都在讨论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纽时》报道的这项尚... 阅读更多
文艺为西方执政党服务? 这个锅奥巴马不背 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2 月 9, 2016 很多时候,执政党需要文艺为其鼓与呼,就连西方执政党也是如此。 举一个例子,去年4月25日,一年一度的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在美召开。奥巴马在演讲时,特地请来笑星基根·迈克尔·基(Keegan-Michael·Key)担任“愤怒翻译员”为其“助演”,让奥巴马能把一些说不出口的话用别人的嘴说出口。“愤怒翻译员”夸张的肢体语言确实为奥巴马的政策宣讲增色添辉,他的同期翻译表现的更抢镜。但是,当他的翻译有违奥巴马的初衷时,最终还是被赶下讲台。奥巴马也需要艺术捧场,但最终还是政治第一。 阅读更多
【立此存照】编造“中国梦”事件后续:《环时》只用英文道歉 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10 月 18, 2015 面对来自各方的谴责,《环时》英文版近日公开发表道歉,称“一家中文媒体”误将这则间接引用当作了马若德教授的言论,而该报在翻译时因疏忽大意,没有就内容进行核查,所以是“失误”。 然而《环时》的道歉,无论可信与否,似乎都没有中国读者的份儿。这则全英语道歉只是针对《环时》的译文。而那曲不存在的“中国梦”赞歌,仍在各大新闻网站,包括《环时》旗下的环球网中继续存在着。大陆媒体对此一致沉默,就好像这桩丑闻或者误会从未发生过一样。 另外,《环时》英文道歉中所提到的那“一家中文媒体”,很显然是指由中宣部直接领导的党报:《光明日报》。 阅读更多
论翻译的技巧:“美媒”称发现青蒿素毛泽东有功了吗? 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10 月 6, 2015 原文中,第一个和毛泽东有关的”thanks to”被译成“感谢”,而第二个涉及到负面内容的”thanks to”却被译为”由于”。这说明译者对”thanks to”的多层含义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需依照上下文内容来判断的短语,可以是表达感谢,也可以是反讽或责备。 那上述的第一个”thanks to”到底是不是指感谢?原作者在上下文内容里其实表达得非常清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