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联合早报 | 谁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谁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012-01-25)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国家资本主义的鞭炮声 [名家专评] 于时语:摩门教与美国总统大选 [中美关系] 习近平下月访美 将与奥巴马会谈 [金融风暴] 美政府未有效控制高管薪酬 宣轩   都知道“名师出高徒”。所谓名师就是高明的师父;所谓高徒,就是出色的徒弟。那么在教育领域呢,就是指学识丰富的人能够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今,我要把这句话引用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   教育部长王瑞杰上任后,我曾多次见过他:或在电视上、或在研讨会现场,他给我留下了很学者很君子的印象:儒雅、礼貌、谦逊、友善。当做了十多年的教师的我第一次在教育部的信箱里收到一封发自部长的问候电邮时,我就相信,部长本身的言行举止,就是一个楷模:他尊重每一个人。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是吗?由这样一位自身很有修养的部长倡议我们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学习成绩之外,更要重视良好品行的培养,是很令人信服的。于是,全社会掀起了对品德教育的热议。   但是,在热议之后,我常常陷入沉思:品德教育确实重要,那么谁来承担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呢?名师在哪里呢?   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当然的,最初来自于家庭,之后则更多地来自于学校。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其承担品德启蒙教育的父母、祖辈、保姆、女佣们,是否都是名师,或至少是良师呢?我相信所有的长辈要灌输给孩子的,都是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但是,他们自身又做得怎样呢?如果:当离异的父母一方对子女不闻不问、当任劳任怨的祖辈被孙辈任其指使、当保姆们对被看顾的孩子冷言冷语、当雇主对女佣颐指气使,孩子们都听着看着感受着。他能分辨是非吗?同样的,在学校,如果:当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们宣布着“这些资料不准外传”、当丢了手机的老师对我说着“我捡到了一只手机,正好可以补回我丢失了手机的损失”而沾沾自喜时、当管理层与属下沟通不畅时、当学校评估令老师感到有欠公允时,你能保证老师们的情绪言论不会影响他们的学生吗?   所以,我在想,我们呼吁要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是需要呼吁全社会的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品行,而不仅仅是学校老师。况且学校也不是一个世外桃源。   不过,话说回来,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老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品德建树影响很大,所以,老师对自身要求也要更高。因为“传道”是他/她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养家糊口或青云直上。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要有为人师表的意识和自觉,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我常常庆幸,我有这个讲台,可以用正确的观念影响我的学生;我也庆幸,我的中学年龄的学生,还不很世故,还很单纯稚气,很容易被美好的事情、正确的观点影响。记得在写《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吗?》的议论文时,由于我的引导分析,学生最后罗列了生命中10个最重要的东西,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金钱,更多谈到了亲情和友情。太可爱了。可见学生的可塑性多强。   我曾经告诉朋友“我昨晚把手提很多购物袋的不堪负重的陌生的老太太送回家了”,朋友们回敬我的是:“我们新加坡人一般不会这么贸然行事的。”可同样的故事,学生回答我的却是:“老师,您真好。”我从学生的声音里感到了温暖、鼓舞和善良,也看到了他们纯洁真挚的心灵。希望,我的学生能因此不再漠然,不会过早踏入成人世界的世故。   有一首歌叫“世界需要热心肠”。这个热心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爱心,乐助人的意思。而良好的品行,最表面的体现不就是热心肠吗?对人友善,予人帮助,给人关怀,更大意义上的则是奉献家庭、奉献社会。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阅读更多

吴澧 | 要当外宣官,先做中学生

作者: 吴澧  |  评论(2)  | 标签: 外宣 , 逻辑 , 英语 , 春节 吴老农首先向读者诸君拜年!今年的春节,避开了情人节,应该特别安逸。没有阿傻傻追着人问:你是过中国节还是过洋节?在一个以西来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度里,似乎这也算个事。五一节不就是洋节吗?老农我拜过年,就要明目张胆地以洋文化推动中国文化了。 现在重阳号召加强国家软实力,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这方面的议论就多起来了。年前,读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刘国昌的文章,《中国软实力传播差在哪儿?》。文章引用了一位英国导演的话,他说“西方观众在看中国记录片时‘一直会有一种警觉,他们不愿意看到带有主观宣传意味的节目,没人愿意被说教’……这位导演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启示:要强化中国软实力的传播,提高和改进传播技巧势在必行。” “没人愿意被说教”,从听者转到说者,就是说者不能强加于人。这里有传播技巧的问题,不过中国人本质上还是比较温和的,实际中所见,更多的还是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强加于人。比如说,紊革时红卫兵冲进北京机场,在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机身上刷大红中文标语:“战无不胜的毛择东思想万岁”。我们现在认为这是强加于人;但是,你问当时提着漆桶的爱国青年,他们肯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毛主席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伟大领袖,革命人民支持我们向世界宣传毛择东思想,反对的都是反革命! 今日大概少有人如此极端,但无意识地强加于人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假设有位从事对外宣传的官员,告诉一位德国律师:“公产党领导中国实现了工业化,事实雄辩证明,只有公产党能够救中国。”就外宣官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政治正确。但德国律师没有受过红色教育,倒是跟着苏格拉底学过辩论技巧,思维严谨的德国人就要想了:这话逻辑不对啊。“公产党领导中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党的领导是工业化的充份条件;但充份条件未必等于必要条件,从这句话里并不能逻辑地推出工业化必须要有党的领导。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律师我今天晚餐吃了三条烟熏香肠,难道这一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只有我律师才能一顿吃三条香肠?要是外宣官不为同样结论换上符合逻辑的表述,律师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觉得他在强加于人。 上段讲到的逻辑,中学数学课本里有。陶金虎同志和鲍家文同志都是文革前考入重点工科大学的。那时只有百分之一、二的适龄青年能够进大学,他们的中学数学成绩一定很好。自从他们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以来,笔者已经多年没在《人民日报》社论里见到那类表述了。不过下面仍有不少同志习惯于这样的说法。 年前还在“环球网”见到一位罗同志的文章,《美国转基因领军人物忽悠中国民众》,标题中的所谓“转基因领军人物”,指美国一位生物技术专家。介绍说罗同志曾是《中华建筑报》主编,似乎是个文化人。笔者不是有关专家,对转基因作物也没有既定立场,不过,罗同志认为那位科学家讲的不是他心目中的事实(其实文章表明罗同志显然缺乏中学生物课知识),就说科学家在骗人,这是否妥当? 在汉语语境里,这似乎天经地义。《辞海》对“谎”的定义是“假话;骗人的话”。你认为他的话是假的,就可以声称他在骗人。但英语的 lie,虽然通常译作“撒谎”,在英语语境里却只指中文“谎”字的第二个意思。Lie 只指明知不实而故意编造——这一区别本人以前讲过,但这一区别在外宣时太重要了,还是要再次指出。在英语语境里,无意中说话不符合事实和故意骗人,是很不同的两回事。而“故意”是很难证明的。所以,我们与西方人打交道,最好就事论事,少作诛心之论(其实国人间打交道也该如此)。 罗同志如果搞外宣,单是这标题就能让对方跳起来,觉得他在强加于人。不过,笔者相信罗同志是无意的,猜想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按国际惯例是很不礼貌的。改进之道是夯实文化基础。要搞外宣,第一要响应江择民同志的号召:有关干部“需要努力学习外语”。外语至少要到达中学程度。不妨买本《朗文双解字典》,将中学里学的常用单词(比如 lie)的中英文解释都查一下。如果能理解中英话语方式的常见区别,传播技巧的一半问题已经解决了。 第二,要响应陶金虎同志的号召,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搞外宣的,至少数学要达到中学程度,这能纠正逻辑上的常见谬误。没达到的不妨买套中学数学课本,把里面的习题全部做一遍。不要以为大学毕业了就自动具备中学程度。学校里那点事,最难的是做到“小学生守则”所要求的文明行为;次难的是文理各科全面达到中学程度;大学里学套混饭手艺,倒是相对容易——即使再加一、两门传播技巧课,也还是容易的。 (本文为报纸投稿)

阅读更多

法广 | 焦点评述: 今日的中国学生与当年的89学运领袖如何看台湾大选

马英九本人星期天也指出,在这次总统大选的竞选过程当中,发现由于有大量的大陆学生在台湾求学,所以有许多大陆年轻人看到了民主在实践过程当中的种种,这是他们在大陆没有见过的现象。他认为,台湾在这方面,透过一个很自然的交流过程,让中国大陆了解,在华人的社会民主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发展到像台湾这样的程度,“所以说,这是一个两岸关系当中一个新的面向,我们没有刻意去操作它,但是它自然而然的发生”。他指出,在大陆许多观众,对于台湾的选举、开票的过程都非常有兴趣,仅管他们完全不认识候选人,但是他们都非常有兴趣看开票的过程,“这个是一个他们从来没有的经验”。他认为,从中也可以让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了解,“台湾、中华民国的存在意义,不只是它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不只是它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它可以对于中国大陆未来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影响”。他说,虽然现在没有办法预测这影响有多大,但影响可以说一定会存在的,而且会越来越大。 著名的89学运领袖王丹目前正在台湾,王丹在出席在台湾举行的“从台湾大选看华人民主与两岸关系”座谈会时表示,这次总统大选台湾由激情走向理性,民主化更趋成熟,并显示出“民主不会带来动盪,反而能使社会稳定”。他并说,台湾总统大选也对中国大陆产生很大影响,包含新浪网等网路媒体都高度关注。王丹说,过去许多人认为台湾力量薄弱,无法影响中国大陆,但事实证明,台湾是很有能力以自身民主自由成果,对大陆的民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王丹又认为,香港只有自由而无民主,加上政府的决定权并非在港人手上 , 所以港人对民主的参与度, 不及台湾人 。 另一位89学运领袖吾尔开希最近发表文章对马英九作了如下评价:马英九从来不是个领袖型人物,这么高支持的一位政治人物,从政时间也超过二十年,有过无数次掌握麦克风的机会,我却几乎没有听到过一次他的令人震撼的演讲。唯一一次令人稍有动容的是他的就职演说,表达的也仅是感激之意,并没有让我们看到甚么愿景。卸任台北市长之后,马英九投入国民党主席选举,曾让我有所期待,看看这个自律极严的好人是否要给这个政党带来一番新气象?终于要体现一下这个人称不沾锅的领袖卷起袖子做几件兼善天下的事情。但是,一如既往,马英九管理之下的国民党也还是那个沉疴难医老朽政党,不见起色。吾尔开希表示,或许,两岸走向缓解,从经济出发,紧抓中华民国国号,这个中心思想是马英九回覆人民期待的答案吧,但人民无法从他一贯的行为模式上看出他施政的愿景,这是人民对他无法给予充分支持,最多给予勉强及格的根本原因。  

阅读更多

一名85后大学生评韩寒

一名85后大学生评韩寒 作者: 来源:网友推荐 来源日期:2012-1-9 本站发布时间:2012-1-9 21:09:59 阅读量:124次    推荐者来信    选网编辑你们好:   以下的文字,是一个正在美国交流访问的北京某著名高校在校大学生最近发给我的邮件,谈的是对韩寒的看法。由于发信人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我已经征得他的同意公布内容,但不具名,可否以“一名85后大学生评韩寒”这样的名义在贵网登出?   我想韩寒现在似乎是在和一群“大人”争吵,我们应该听听他的同龄人,甚至比他还小的人怎么说。文字方面我基本没有作改动。   谢谢。   伍国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博士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助理教授   —————————————————————————————–   老师:   寒假出去旅行才回来,所以很抱歉现在才回复您的邮件。   有人说韩寒在国内是80后90后的精神领袖,他的书很多在我们同学之间也很流行,但是我没有看过。倒是看过他的一些博客,他常常用诙谐讽刺的口吻对社会事件做出点评。他主编的杂志《独唱团》也很流行,但是后来被查封了。这就是我对于韩寒的了解,一个喜欢赛车,常常点评政府,文章写得很犀利的公共知识分子。   对于他的这篇博客《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我看了之后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他认为革命在中国不可能发生,“最关键是就大部分中国人一副别人死绝不吭声,只有吃亏到自己头上才会嗷嗷叫的习性,一辈子都团结不起来”,这句话虽然有点狠,但是确实是存在的,尽管我去过的国内的城市还没有美国的多,对国内的情况也没有很全面的了解。   中国的情况太复杂了,真正要革命,代价会很大。我的感觉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底层的农民,他们希望的是安居乐业。而且目前党和政府的权力固若金汤,共产党的统治还不足以坏到让揭竿而起,一呼百应的地步。国人的确对反对不公,贪污,腐败,但当他们在需要办事的时候照样去贿赂。所以,存在一种心态是:不恨特权阶级,而恨自己成不了特权阶级。   这也就是他说的:“他们普遍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他们对强权和腐败的痛恨更多源于为什么不是我自己或者我的亲戚得到了这一切,而不是如何去限制和监督,只有倒霉到自己头上需要上访的时候才会从词典里捡起这些词汇来保护自己,只要政府给他们补足了钱,他们就满意了。”   所以,我很赞同他说的,中国最不可能发生革命,但是急需要改良。这也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目前一党专政的局面将维持下去,但是民间的力量在生长,新一代人更加关心政治和社会,全社会的努力和呼吁,舆论的监督,司法,公平,民主会慢慢地完善。   博客中还提到关于国民素质和制度的关系。“好的制度才是高素质的保障。”我觉得人性都是自私的,制度是约束人性中恶的成分的保证。但正像韩寒说的,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去实施也会变成一纸空文。   有人认为韩寒这篇博文是对现状的屈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我觉得这是他走向成熟理性表现。我们需要理想主义,但是不要激进主义。就像韩寒最后的呼吁:“愿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像这个圣诞一样不畏惧讨论革命,改革和民主,担忧国家的前途,视它为自己的手足。”   不知道您对于这篇博客怎么看呢?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有感

每次面对新一届学生,我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将如下两条一说再说,并号称,这是在跟他们十几年养成的某些恶劣习惯做斗争。此时,下面往往是一片无辜的、不知我在说什么的迷茫、纯洁眼神。 第一是课堂纪律——公共场合的修养、规矩。 我要不断告诉学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即使有意见讨论,也应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展开,或是举手表示,然后直接大声讲出来进行公开对话,而不是在后面嗡嗡嗡嗡。我还要仔细地分门别类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作弊,哪种程度是抄袭,哪种是引用,此外,还有迟到、早退等等零零星星的初级问题。 第二是思维习惯。 讲设计,谈想法,我一再告诫学生,要精确,不要含糊。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文学化的比喻(比如笼罩在什么什么的前夜,我感觉这个很高贵……),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词(老狼老狼同学建议:不要扼杀形容词的使用,而是改为精确地使用形容词,并且用图或者模型来描述这个形容词,严格对应。比如说一个肌理有“对比”效果,那就要精确到什么跟什么的“对比”,为什么认为是“对比”,这样的“对比”有什么效果。表达出来,也挺有训练效果的。)、非精确化的量词(比如很多,普遍,非常,很大程度……),少用大概念(比如中国建筑,中国建筑风格,西方建筑风格,神似形似……),多用动词、数词,多说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随 便代表别人(比如我们中国人,我们年轻人,我们大学生……)。 比较《中美小学生守则》两份守则,可以清晰看到上述两个问题的原因所在。 这里不讨论某些要求是否合理、合法,只谈两者背后蕴含的不同思路。 比较之下很容易发现,中国的词语都很大,不精准,不具体,对于小学生(甚至对于我这样一个成人)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会产生多重歧义,因此,具体操作下去,基本就是一片模糊,说白了,那些守则,说了跟没说一样,没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 比如“热爱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是数理化科目吗?)?“热爱”是什么意思,是要拼命读书,还仅仅是兴趣上的喜爱?再比如“自尊自爱”,我们要通过什么样子的具体行为(小学生生活中的那些具体行为)可以做到“自尊自爱”呢? 比如“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那么啥是大自然呢?我们家门口的花坛里的树是大自然吗?我多久才有一次旅行的机会去看真正的大自然?我怎么去热爱它呢?生活环境究竟指什么?是指我们的城市还是我们的教室,亦或是我的家?什么叫爱护?如何爱护呢?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学生们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只能将应该用在专业上的精力,分神很多,用在这些杂七杂八的“基本纠偏”上。 因而感慨——中国学生在幼儿园学的空泛的道德要求,其实应该是在大学里进行探讨的(道德本质上,是可以讨论的,在讨论中,可以明晰自我的定位、价值观),大学里不断困扰到我这个教师的学生某些具体行为和思维方式,其实在幼儿园,就应该扎扎实实规矩好的。 —————————————————– 附录: 中美小学生守则 《美国小学生守则》 1. Always refer to a teacher by title and last name. 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 Get to class on time or a little earlier. 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11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