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

苗蛮子 | 离任官员顺手牵车背后的监督困境

作者: 苗蛮子  |  评论(0)  | 标签: 时事观点 “顺手牵羊”,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乘机贪小便宜,算得上小偷小摸行为。而在湖北广水市,很多离任官员也有顺手牵“车”的爱好和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已保持了十余年。据报道,在2000到2009年间,广水先后有28辆公车被离任官员带走。2009年市人大常委联名进行追讨。然而两年过去,仅追回8辆公车,其余者仍被离任官员占用,也没有一个人被追责。 广水离任官员无疑拓展了“顺手牵羊”的内涵与外延。不过,“顺手牵车”,恐怕并非广水官员所独创,而是时下中国官场的一个普遍现象,只是广水较为典型且被曝光而已。而且,离任官员“牵走”的不只是公车,自然还有司机,甚至小秘等随从人员。如若全国各地查起来,收获定然大大的有。 当前公车消费之所以居高不下,公车改革之所以阻力重重,完全可以从广水官员离任乱象中找到答案。离任官员开着旧车履新,新单位如不再配置新车,尚且还能读出些“节俭”意味。但现实是,新单位往往还要给新官配置新车,至于原单位购买新车填补空缺自然顺理成章。何况,很多离任官员所带走的并非“旧车”,而是新车。君不见广水市有些官员在知道自己要调走后,专门在临走前买好新车,以备离任时带走。于是乎,一个官员一朝调离,顺带而至少冒出三辆新车。如此,公车数量和消费焉能不节节增高! 而且,离任官员带走的公车,很多时候并非用于工作,而是交给其亲友使用,或“变废”卖掉从中大捞一笔。在此语境下的公车,已然化公为私,变为官员的私产、特权应享的“福利”。在这些“游官”的潜意识里,带走公车等同于带走自己的衣物,于是接受起来自然心安理得,所谓的权力耻感是从来不曾有的。 将原单位公车据为己有,使之成为事实上的私家车,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败坏了官场秩序,折损权力公信。如此行为,与其说是违规违纪,涉嫌职务侵占、贪污,不如说是明火执仗地公然抢劫!比如,广水公安局长、检察院检察长离任带走公车时,即便有人把车胎气放掉甚至堵门不让车走,但仍无阻于公车被“强行”带走。权力的张狂在这里一览无余。 广水离任官员的这种底气从何而来?其中固然有着“历史遗留问题”的惯性作用——2000年广水由孝感划归随州,由于路途迢遥,上面为照顾被抽调的广水官员的情绪,而允许部分级别官员“人走车随”,以致渐成惯例。 但说到底,还是源于这样一种权力监督困境:一方面,带走公车的外调官员,往往是些手握地方大权的主政者。何况,有的官员离开后被提拔到更高职务,成为现任官员的顶头上司。而在一个官员任命由上级领导说了算的体制中,离任官员升迁,意味着其不仅手中握有丰厚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决定原单位官员的仕途命运。 基于这种官场升迁规则,在上下级权力没有闹僵之前,谁会跟离任官员过不去?相反,和老领导培养培养感情还来不及呢。至于离任官员带走的公车,权且当作原单位馈赠给其的“礼物”吧。由是,也就不难理解,广水市原纪委书记邓凯尽管离任时带走一辆丰田凯美瑞,但一直“根本没人找我要过车”! 另一方面,广水官员离任乱象也再次突显出了人大权力的弱势地位。尽管我国宪法赋予人大绝对的监督权力,然而在现实中,各级人大行使权力显得非常疲软,处于一种“有职无权,只能干着急”的尴尬境地,地方领导也就自然不把人大放在眼里。鉴于人大的这种弱势地位,再加之体制内的升迁规则,广水市人大的“追车令”,无可避免地流于半途夭折的命运。事实上,广水市人大“追车”两年来,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面临着各方的说情压力,使其进退两难,最终不了了之。 广水市人大的遭遇,实则是当下中国权力监督之难的真实写照。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对地方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管,往往依赖于更高级别的权力。对于广水市政府而言,眼下若真想追回“游官”所带之车,恐怕只能寄望于省里发话了。 发于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等,有删节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苗蛮子的最新更新: “村官空巢”:农村空壳化的缩影 / 2011-10-11 11:24 / 评论数( 0 ) 学生会沦为亚官场的异变逻辑 / 2011-10-11 11:24 / 评论数( 0 ) 公考重“德”难遏无德官员产生 / 2011-10-09 22:58 / 评论数( 1 ) 刘翔当官仅是体制内循环的注脚 / 2011-10-04 11:01 / 评论数( 5 ) 环保局沦为“保污局”的生发逻辑 / 2011-09-30 23:30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陕西一官员简历:10岁读完大专 15岁水利局上班

县政府网站显示,该领导从上小学到大专毕业仅用10年时间。针对此事,蓝田县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 从上小学到大专毕业只用了10年时间,15岁就在蓝田县水利局工作……近日,蓝田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关于小寨镇政府党委委员薛冬的一则政务公开消息招来不少群众质疑。记者昨日了解到,针对此事,蓝田县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 群众反映 一名镇领导的简历“有问题”...

阅读更多

苗蛮子 | 公考重“德”难遏无德官员产生

作者: 苗蛮子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即将启动。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是仅仅看重笔试和面试成绩。今年将加大对考生“德”的考察,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所谓“官德”,指的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此乃为官者的从政之本和用权之道。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显然,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倘若官员无德,不仅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百姓祸福,而且也会败坏整个干部队伍的声誉,致使权力公信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考生“德”的考察,自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题中之义。 尽管有必要对新考录公务员加强“德”的考察,但要说能有多大成效则令人生疑。一般来说,除了一小撮道德败坏的人,社会的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准并没有太大差别。前者自然不难勘察,而后者则显然是一个人言言殊的问题。鉴于此,所谓的“政治品德”“社会责任感”“为民服务意识”,处于何种状态才能算是“不良”或“较差”?这种评价又由谁来评定?具体的考察过程是怎样的?凡此种种问题,从目前来看,相关部门语焉不详。 其实,对考生“德”的考察,于官德建设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一方面,严把公务员进口关,保持源头活水,并不能阻止“无德”考生进入公务员序列。原因在于“德”本身是一个难以量化、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东西,在很多时候它是指向于个体的内心,因而具有隐蔽性。只有当“德”外现于个体的言行举止时,才能为他人所感知。但在此之前,我们不能评判某个人有“德”还是无“德”。对于一个在“德”方面暂时表现平淡的考生,相关部门显然没有拒绝的权力。 另一方面,鉴于“德”的难以量化和评价的主观性,公务员录用增加这一环节,难免不让人担忧:如若监督不到位,则很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的空间,异化为特权私设的一道暗门。这不仅对广大考生有失公平,而且也不利于广纳人才和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纵然让有德的考生进入公务员序列,也并不能保证其继续处于有德的状态。这从近年来不断被曝出的官员堕落的丑行得以证实。显然,很多官员的道德缺失,并不仅仅是自身道德修养不佳,更重要的是制度出了问题。正如经济学家哈耶克所指出的,制度决定官员的变形与扭曲。一个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人;而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人或者起码不敢作恶。就此而言,可怕的不是官员无德,而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制约和监督官员。 由上可见,对考生加强“德”的考察,只是官德建设的细枝末节,其弊显然大于利。对于官德缺失之痛,相关部门最需要反思的是制度缺失之痛,而非停留于考生或官员考德这类花拳绣腿。 发于10月7日台湾《旺报》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苗蛮子的最新更新: 刘翔当官仅是体制内循环的注脚 / 2011-10-04 11:01 / 评论数( 5 ) 环保局沦为“保污局”的生发逻辑 / 2011-09-30 23:30 / 评论数( 0 ) “起码论”实乃权力卸责的诡辩术 / 2011-09-29 23:54 / 评论数( 0 ) 深圳学东莞禁养猪的几重考问 / 2011-09-29 23:54 / 评论数( 3 ) 谢娜,不是什么广告费都可以拿的 / 2011-09-29 23:54 / 评论数( 4 )

阅读更多

十年砍柴 | 官员抑郁症“被自杀”的大清版

2011年09月04日08:24 南方网   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一月十六,山东即墨新科进士李毓昌的家中,本是一片喜气洋洋,突然接到江苏官府送来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噩耗:李老爷于十日前,在奉命去淮安府山阳县查赈的任上,竟“心神不宁”而自缢身亡。———“心神不宁”换现在的说法,大概是“抑郁症”。 李家上下自然万分悲痛,李膝下无子,留下一个寡妻,家族的大树倒了,李妻央求家族中见过世面、有武秀才功名的亲叔叔李泰清做主,前去江苏接回灵柩。不仅李氏家族,整个即墨县民间,都觉得这件事实在太蹊跷。李毓昌中进士那年虚岁三十八,几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取进士。吏部派其去江苏省候补知县———那时候,进士到下面的省里候职,俗称“老虎班”,榜下即用,遇缺即补。如果该省巡抚半年内还让新科进士坐冷板凳,那就得小心御史的弹劾了。李毓昌到江苏赴任时,正好那年夏天淮河和洪泽湖洪水泛滥成灾,哀鸿遍野。皇帝下旨向当地下拨赈灾银,其中灾情最重的山阳县分得九万九千两。———这是一笔巨款,朝廷担心被官员贪污,照例在赈灾完毕后,派员前来进行审计。江苏巡抚汪日章觉得这位新科进士在等实缺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派他作为查赈大员前去山阳县审查账目。 一个新科进士,前途似锦,怎么可能“心神不宁”而自杀呢?这实在不合常理。疑窦重重的李泰清将侄子灵柩接回家,离开山阳县时,该县知府王伸汉还奉送了150两路费。 遗孀林氏清点亡夫之遗物,从箱笼中翻出一件皮马褂时,发现胸前及两袖血迹斑斑,衣服中缝有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林氏马上找到叔叔李泰清,在他的主张下,合族决定开馆验尸,检验证明:毓昌死前身中剧毒。———很显然,他是被害死的,而害人者最大的嫌疑则是山阳县知县。更为奇怪的是,跟着李毓昌前去查赈的几个跟班李祥、顾祥、马连升,在老爷死后,竟然没有回到故乡,而是在王伸汉的举荐下,在江苏几个县当了衙役———堂而皇之做公务员了! 然而李毓昌自缢身亡,这是江苏当地的省、府、县三级官府做的结论,要推翻这一结论,是何等的不易,如果冒冒失失去京城上访,不但打草惊蛇,弄不好被当成刁民解押回山东。这时候,李毓昌的老师、时任安徽巡抚的初彭龄回即墨省亲,李家便向他哭诉冤情。得知自己的学生被残害,初彭龄十分震怒,他亲自撰写了状纸,让李泰清及李毓昌的堂伯李士璜(附贡生)携带诉状前去京城,在都察院前哭诉。有初彭龄在高层运作,这状纸较顺利地递进都察院。掌管全国纪检监察的左都御史看到此案太复杂,牵扯太广,干脆上报给嘉庆帝,听候圣裁。 嘉庆帝一看诉状,震怒可想而知。一个查账的新科进士被当地官员给害死了,若属实的话,那背后该有多严重的贪污腐败行为。于是下了两道圣谕:一是命山东巡抚吉纶立即组织公正精干大员验尸;二是责成两江总督铁保及江苏巡抚汪日章将原报案卷及涉案人犯火速解京候审。同时,嘉庆皇帝还在谕旨中严厉强调:“若不细心研究,致凶手漏网,朕断不容汝辈无能之督抚,惟执法重惩,决不轻恕!”山东巡抚接旨后,不敢怠慢,立即调集山东布政司蕃司朱锡爵、山东按察司臬司张彤及济南府知府徐日簪、武定府知府金国宝、登州府知府石俊、历城县知县王嵩、嘉祥县知县周以勋、德州知州周履端、阳谷县知县王吉等9名省、府、州、县官员,并选拔精干“法医”前去即墨验尸。 山阳县知县王伸汉得知这个消息后,哪能坐以待毙,竟然请江湖上的黑道人物去即墨盗尸。———一旦毁尸灭迹,案子就无法查下去了。哪想到李家早有防备,将棺材暂时掩埋在堂屋里挖掘的地窖中,日夜有人守护。大盗倒有职业道德,进不了李家的堂屋,便盗取门前进士旗杆的顶子回去交差。 联合调查组验尸证明:李毓昌是身中剧毒后,再被人用绳索勒紧脖子挂起来。———系被人谋害无疑。嘉庆皇帝闻奏,立即命军机大臣仪亲王坐镇督查该案,并由刑部、吏部、礼部、都察院一起组成专案组查案。 嘉庆十四年(1809年)7月,案情大白:李毓昌等一行查赈大员来到了山阳。王伸汉恐贪污赈银之事败露,即贿赂查赈人。李毓昌这个忠厚耿直的山东汉子严词相拒。为了避嫌,他不住王伸汉为之安排的县衙公馆,而选定了城郊的善缘庵作为寓所。山阳县共辖四十乡,每乡数十村。李毓昌带人一村村核对人数及所领赈银。一个月内复查二乡毕,将所查出的王伸汉借放赈之机贪赃枉法、克扣赈银之事造册欲上禀淮安知府。———这样查下去,王伸汉的贪腐肯定会败露。 一不做二不休,王伸汉用500两银子买通了李毓昌身边的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然后宴请李毓昌,李推脱不过,王伸汉频频敬酒。喝高了的李毓昌回寓所休息,因酒后口渴,唤仆上茶。李祥趁机将毒药放于茶内,失去警惕的李毓昌一饮而尽。然后毒发吐血,三位恶仆将奄奄一息的主人勒死,伪造自缢假象,然后报告当地官府。王伸汉知道后大喜,派人先将李毓昌准备向府署呈送的呈状及户口清册取走,然后派人将案情报知淮安府。———百密必有一疏,他没来得及仔细清查李的遗物,没想到李毓昌担心被害,早有遗书缝在衣服内。淮安知府派办案人员前来查验,王伸汉便暗中送与白银2000两,淮安知府王毂收了银子后,心知肚明。于是,李毓昌因抑郁症自杀的报告出笼了,报到省府,管司法的按察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经过专案组查明,朝廷给山阳县九万九千两赈灾银,知县王伸汉冒领了二万三千余两,自己独得一万三千两,其余一万两用来收买、贿赂上司和查赈专员。 经嘉庆帝御批,山阳县知县王伸汉斩立决,没收全部家产,淮安府知府王毂绞立决,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江宁布政使、江宁按察使胡克等一干高级官员分别判处流放或免职,三个谋害主人的仆人被凌迟处死。 李毓昌之冤最后得以昭雪,嘉庆帝亲自赋诗对其褒奖。李这样的官员在当时的官场实在是凤毛麟角。他饱读圣贤书多年,刚刚中进士出来当官,还有一种“不负天子”的道德自律。设想一下:如果李毓昌在官场呆了数年后,还会那样一尘不染么?他会不会向官场的现实低头?事实证明,9名查账的特派员中,只有两位没有接受贿赂。而王伸汉以银两开路,和上司结成了利益同盟。如果不是李毓昌那位当巡抚的老师在背后运作,这个案子很可能就到不了都察院那里,更别说让皇帝亲自批示了。 一个疆土广阔、人口数亿的大清帝国,一件冤案要惊动皇帝,皇帝派大员组成专案组,才可能冲破阻力,使案情大白。———这样的帝国是没希望的。  

阅读更多

张鸣 | 鉴表识官员

2011年10月06日 20:21:42        微博上出了一个鉴表专家,专门鉴别官员戴的手表。此人的网名“花果山总书记”,只要发现网络上有官员戴表的照片,就会认真辨别这表是什么牌子,价值几何。如果一时有拿不准的,还会抠下图来请教专家。过去有个说法,闻香识女人,现在我们这位博友,是鉴表识官员。不是为了鉴表,也不是为了炫耀他关于名表的知识,而是通过鉴表,告诉人们,我们的官员,有多么的富有。     当然,官员富有,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一个年收入不足十万的官员,却戴了一块价值几十万的百达翡丽,或者欧米茄名表,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有关部门有兴趣查一下,也许这样的官员家里这样的表会有几十块,另外还有成捆的钞票,或者几十处的房产,以及所有名贵的玩意。当年南京的周久耕先生,就是因为手上的一块名表露了陷,最终被关进了监狱。所以说,通过鉴表鉴定出来的官员富有,背后其实是贪腐。     不要怪我们的官员不低调,也不要说什么美国总统奥巴马才戴几十美元的表。中国的国情,就是如此。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绣衣夜行。得意了,就是要鲜衣怒马,夸耀于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炫耀,本身就是做官的价值,跟坐好车,住大房子,享受种种特权一样,都属于官员自身的附加值。能让官员低调的,只有他们的上级。秦始皇时丞相李斯仪仗车马过盛,只有秦始皇不高兴了,李斯才会轻车简从。但轻车简从不意味着他就没有那么多的车马和仪仗,只是想办法别让皇帝看见而已。微博鉴表现象的存在,客观地说,已经增加了官员的风险,也多少遏制了官员这样的享受,让他们不得畅快淋漓地炫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现在官员的上级,还在乎官员的行为,过于高调的表现,很可能会遭致惩罚。也就是说,官员不是怕微博,而是怕曝光之后,上级不高兴。     尽管官员们整体上的警觉度已经大幅度提高,有的人已经不戴手表了。但是,不戴名表,不等于就没有名表,低调的贪官,依然是贪官。同时,网民们的胃口也大幅度增大,现在发掘出一块戴在官员腕子上价值十几万的表,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兴奋了。种种迹象表明,靠鉴表顺便反腐的路径,很快就会此路不通。有消息说,那位“花果山总书记”的博友,现在鉴表的积极性,已经有所降低。     即使鉴表的人始终存在,网民的热情也很高,靠这种办法反腐,实际效果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最大的作用,是起到一点热闹网络的作用。这样的反腐,实际上表现了我们反腐事业本身的无奈。跟同样热闹的二奶反腐,小三反腐一样,无非就是热闹而已。没有权力的制约,没有开放的媒体监督,没有实际的民意代表的监督,贪腐是无法真正被遏制的。微博是个好东西,它的存在,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政治色彩,对于监督官员的行为,也有了新的途径。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一种微博,得到人们高度认可的微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上一篇: 学校变身黑砖窑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42)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