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艾未未的一次访谈<节选>—支持艾未未
南都周刊:你现在是美国国籍? 艾未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都把我的护照放到博客上让人看了。最初他们说我敢说话是因为我是美国国籍,我赶紧把护照拿给他们看了。后来他们说我敢说话是因为什么宽裕,我赶快让自己破产了。然后他们又说可能是我家里有背景,我又赶紧把我父母抹杀了,他们还要怎么样? 南都周刊:发言对你来说很重要?...
阅读更多发布者图样图森破 | 4 月 7, 2011
南都周刊:你现在是美国国籍? 艾未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都把我的护照放到博客上让人看了。最初他们说我敢说话是因为我是美国国籍,我赶紧把护照拿给他们看了。后来他们说我敢说话是因为什么宽裕,我赶快让自己破产了。然后他们又说可能是我家里有背景,我又赶紧把我父母抹杀了,他们还要怎么样? 南都周刊:发言对你来说很重要?...
阅读更多发布者图样图森破 | 4 月 4, 2011
关于艾未未,说他的人已经不少,我能说出一点什么呢?他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不羁勇猛、善于创造,那都是说不完的话题。我跟他见面不多,当然不知道流传于他朋友间许多私密的段子,但好在有互联网的存在,我们共同在牛博国际开博客、在推特上一同战斗,所以常能看到他机趣横生的妙语猛话。...
阅读更多发布者ddd7483 | 3 月 27, 2011
核心提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多地来源于公民社会,并且中国若希望获得成功就必须放松它的审查体系和管制手段。 原文链接: China’s charm offensive 来源:华盛顿邮报作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 发表时间:2011年3月25日译者:蓝枫(@ lawrence2020 ) 我受邀前往北京大学就软实力发表演讲,即靠吸引力和说服力而非武力和金元来获取所需的能力。当时席卷中东的革命浪潮还未出现,中东的革命在中国产生了余波,促使当局持续对互联网进行压制和拘禁维权律师,再一次让它在软实力竞赛中被束缚了手脚。当天的礼堂座无虚席,而且我曾被告知在中国所发表的论及软实力的文章已经超过一千篇。这可能与2007年的某一事实有关,国家主席胡锦涛当时对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说中国需要去增强软实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这也让中国的邻国感受到威胁,并促使它们寻求通过结盟来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硬实力。关键是,如果某国也可以增强它的吸引力,其邻国就不会那么急切地去寻求达致实力平衡。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并不寻求与中国结盟来制衡美国,而亚洲各国则希望通过美国在该区域的存在来制衡中国。 这种区域防范心理正让中国一掷数十亿美元开展魅力攻势,以此来增强它的软实力。中国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援助项目并没受到相关公共机构和人权方面的担忧的约束,结果还进一步制约了西方的援助。中国的行事风格倾向于摆出一副高调的姿态,诸如重建柬埔寨国会大厦或莫桑比克外交部办公大楼。精心筹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抬高了中国的名誉,还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超过7000万人次的游客。在海南岛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每年吸引近2000名政界人士和商界领袖前来被标榜为“亚洲达沃斯(Asian Davos)”的论坛参会。 中国一直有着富于吸引力的传统文化,并且现在它又在世界各国创办了数百所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来教授它的语言和文化。在中国的外国学生人数已从十年前的36,000增长为去年的240,000。当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一直在裁减中文广播之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将其英文广播扩展为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音。 2009年,北京宣布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来打造传媒巨头,以便同彭博(Bloomberg)、时代华纳(Time Warner)和维亚康姆(Viacom)展开竞争。有关于北京尝试通过打造软实力而非军事以便在国际上赢得朋友的进一步的例子——至少是安抚谨慎的邻国——包括2009至2010年度投入89亿美元开展外宣工作,这里涵盖一个设计仿制半岛电视台(al-Jazeera)的新华社24小时有线新闻频道。在胡锦涛今年1月份访问华盛顿之际,北京租下时报广场(Times Square)的显示屏来呈现一幅幅迷人的中国画面。 然而,对于所有这些努力而言,中国只获得了很有限的投资回报率。BBC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非洲和拉美的大部分地区,民众对中国的影响力持正面看法,但在美国、欧洲、印度、日本和韩国则显得极为负面。同样,北京奥运会后在亚洲开展的一项民调显示,中国的魅力攻势未能产生任何效果。 大国时常会尝试利用文化和叙事来打造软实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但若所叙述的内容和国内现实相去万里,那么有关于软实力的一切就都难以兜售出去了。 2008年奥运会后不久,中国对西藏和新疆的内部镇压以及恢复对人权活动家的打压削弱了它努力建造软实力所获得的那点成果。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但紧随着的就是被囚禁的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于为把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推向与CNN和BBC的竞争轨道所付出的全部努力而言,缺乏信服力的宣传报道几乎没有让什么国际观众被吸引过来。伴随着中东的革命一波接一波,中国正不断强化互联网监控和加紧逮捕活动人士,皆因恐惧埃及被当作榜样而在中国激发出相似的抗议活动。示威者所开展的几次并未产生多大效果的尝试已经被中国警方迅速镇压了。 我在北大发表完演讲后,一名学生问道中国该如何去提升它的软实力。我建议他试问他自己,为什么印度的宝莱坞(Bollywood)电影可以俘获比中国电影多得多的国际观众。印度有更好的导演和演员吗?当广受欢迎的中国导演张艺谋被问道相似的问题时,他回答说,讲述当代中国的电影得接受由审查人员操刀的绝育手术。我告诉学生,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多地来源于公民社会,并且中国若希望获得成功就必须放松它的审查体系和管制手段。但我也承认,他可能不会发现我的回答是有益的。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 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Harvard University’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教授,著有《权力的未来》(The Future of Power)一书。
阅读更多发布者Kate Zhao | 3 月 25, 2011
图:南京托尼酒吧。 核心提示: 新一代人未必会忘记历史,但他们的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未来。 原文链接: A Rising Nanjing Thrives on Youth and Art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JUSTIN BERGMAN 发表时间:2011年3月18日 译者:蓝枫(@ lawrence2020 ) 这里是周六晚上的位于中国 南京 的托尼酒吧,和在任何条件好的大学城一样,大量有些粗犷的学生在一个劲地开怀畅饮。小小舞台上的一名着黑色皮夹克的长发吉他手在低声吟唱着中国情歌。年轻男子弯下腰围着桌子在玩掷骰子的游戏,而他们在一旁的女友,头发被染后呈现出红色和褐色的各种色调,在若无其事地抽着烟和发短信,手机发出的光亮使她们看起来荣光满面。 “我告诉我妻子我这一生只有两个梦想,”酒吧主人托尼·赵( Tony Zhao)说道,他穿着一件上面印有用纹章装饰着英文单词“Viking School Softball”的夹克和一条低腰的滑板牛仔裤,并蓄着山羊胡子。 “在我的家乡开一间酒吧和抱上我和她的孩子。” 多亏像托尼这样的年轻企业家群体,同时也由于庞大的大学生数量和当地及中央政府为振兴这座城市作出的努力,今日的南京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这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这座拥有650万人口并坐落于上海以西185英里处的正蓬勃发展的长江沿岸城市,与二战中遭受了残暴扫荡的当时的中国首都已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了。 日军于1937年年底夺取上海之后,在南京(Nanking) 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扫荡,短时间内,一波又一波的针对平民的屠杀和强奸浪潮此起彼伏,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大多数历史学家通常认为,至少有15万人在这场大屠杀中遇难——中国将死亡人数定为30万——并有成千上万人遭强奸。 这一事件在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它一直是有关书籍和电影的探究题材,最为出名的一本书是张纯如1997年出版的畅销书《南京大屠杀》,电影则包括由张艺谋(执导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的即将杀青的《南京英雄》,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 作为主演在剧中饰演为妓女和学生提供庇护的美国牧师。这部电影于今年1月份在南京开拍。 “南京的每一户家庭都有一个故事去诉说,”生于苏格兰的一家南京媒体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弗兰克·霍萨克(Frank Hossack)这样说道。他妻子的祖父在20世纪30年代时是中国军队里的一名士兵,也是目前被认为仍然在世的大约300名大屠杀幸存者之一。 但是南京在它2500年的历史中早已显示出其卓越的重塑能力。最近这些年,南京已经从悲惨的过去中走出来而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这应部分归功于其位于繁荣东部沿海的中心地带的地理位置。增长加速还得益于地面交通的改善:连接南京和上海的新型子弹头列车去年开通运营,将两座城市的旅行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至只有75分钟,而京沪高铁也预定于今年晚些时候开通运营,其中一站就是南京。在城区,两条地铁线也于过去几年建成开通,还有15条线路也预定到2030年全面投入运营。 展现南京新近获得的财富和乐观主义的迹象随处可见。在市中心的新街口一带,耸立着一尊孙中山铜像,孙中山被认为是近代中国之父,俯瞰繁华的商业区,布满了面向富裕阶层的奢侈品牌专卖店和汽车经销店 [ 古琦 (Gucci)、爱马仕 (Hermès) 、兰博基尼(Lamborghini)]以及迎合年轻人和潮流人士的西方连锁店 [星巴克(Starbucks)、H&M]。 展现南京城市变迁的最引人注目的标志莫过于那座高达1480尺的紫峰大厦了,这座摩天大楼于去年五月份对外开放,容纳了写字楼、餐厅和一家洲际酒店,是中国(大陆)第二高楼,也被宣称为世界第七高楼。 所有的这些发展都得奠基于其庞大的中国及外籍学生人口之上——这里有若干所重要的大学,外加一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国际学院分支——同时还有众多被工作机会和较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而来的外籍人士群体。他们在Ellen’s这样的地下酒吧流连,在这里汉堡只卖3美元,iPod播放清单里有M.I.A.的歌曲,客人们被怂恿在墙上涂鸦。实际上,艺术与音乐活动开始在各种场合绽放。 “又有一项艺术展在一家意大利餐厅的面积扩充了一倍的艺术空间开展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乐队到这里巡回演出,”从所出生的爱尔兰搬迁到南京并与人合办一本英文城市指南的Keith Maguire如是说。“更多的艺术和现场音乐可使我的杂志得益,而举办这些活动的场地大都是在大学校园周边。” 在很大程度上,当地政府官员和私人投资家正在着力将这座城市打造成为一个新兴的当代建筑与艺术中心,希冀籍此将游客从邻近城市上海的霓虹闪烁的街头吸引过来。” 举目四望,最为雄心勃勃的项目就是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CIPEA)。这项私人融资项目位于离主城区12英里处的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内,目前还在被建设当中,将包括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未来主义风格的当代美术馆、一座“会议中心”以及20栋别墅,别墅分别由艾未未——当代中国的政治挑衅者——和来自英格兰的大卫•阿加叶(David Adjaye)在内的建筑师们设计。 由于建设问题而被延迟,这个耗资2.5亿美元的园区拟定于10月份向外开放。由霍尔设计的南京四方美术馆馆长朱彤相信,这个项目将会使南京在世界艺术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许多人认为当代艺术的中心是在北京和上海,”朱彤说道,“但我们想向世界表明,南京将会成为中国在当代艺术领域最为出色的城市。” 另一个新成员便是去年2月份开放的江苏省美术馆,该建筑非常引人注目。尽管展品偏向传统——书法和卷轴画——江苏省美术馆去年10月份也举办了南京首届双年展,特别展出了玛莉娜•阿布拉莫薇琪(Marina Abramovic)和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独立艺术领域则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归因于展览场地的缺乏和公众在艺术市场上对当代艺术兴趣不足。但仍有少部分艺术家一直试图通过在餐厅、咖啡馆和自己的小画廊里办展来改变这种现状。 这群人的代表之一就是钱大经,他在纽约呆了20年以后回到南京,因为他相信家乡如今会接受他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他说希望利用在西方的所学在家乡创造一些“真实的东西”。“在美国,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他说。“在中国,我们有一些新的机会。” 彼得•黄(Peter Huang)在芝加哥、上海和北京学习和工作了几年以后也回到南京开办了一个展览空间,叫南京药艺术馆,他现在是馆长。“五年以前,我就感觉到环境起了变化,”他说道。“过去我和朋友在南京办展览,政府会在开展第一时间就前来阻拦。但是现在,我办一个展览还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即便城市在持续变迁,但历史的记忆仍萦绕在人们心头。为铭记残暴行径而建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经过两年的扩建后于2007年重新开放。在最近的一个阴霾之日,参观者神情肃穆地凝视着一面白色花岗岩墙壁,墙面上用中文镌刻着遇难者的名字。 “我来之前有了解过这段历史,有些犹豫要不要来,”从新加坡过来的何慧茹(Huey Lu Ho,音译)在纪念馆的浮光掠影的水池旁停下说,“纪念馆很庄严,最终传达的信息仍然是和平。为了去获得和平,你就得了解历史。” 在纪念馆外,气氛则显得轻松了许多。年轻情侣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却一个个摆出颇为痛苦的姿势在相互拍照,不远处的少男少女则在打开手机查看短信。新一代人未必会忘记历史,但他们的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未来。 交通提示 沪宁高铁往返车票最低292元(或45美元外加人民币6.4元)。 玩转四方 南京四方美术馆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佛手湖;电话号码空缺) 江苏省美术馆 (长江路266号; 86-25-8445-9455) 南京药艺术馆(定淮门12号22号别墅; 86-25-8375-2646; drugartchina.com )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 水西门大街418号; 86-25-8661-2230; nj1937.org/english ) 托尼酒吧 (进香河路6-79; 电话号码空缺) Ellen’s Bar (广州路132-3; 86-25-8364-1119) 本文刊载于2011年3月22日的《纽约时报》纽约版旅游专刊第10版。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imes | 3 月 23, 2011
老謀子一步步運用他的才能,從體制外走向權力中心,以歌頌帝王文化建立他的頂級地位。為了找回他過去失去的榮譽金錢和美色,一個都不能少。 最近在讀萊尼.李芬施塔的回憶錄。與公眾對她的印象不同,這位二○○三年去世時已經一百零一歲的老太太在回憶錄中不斷表示自己與希特勒政權毫無共鳴,甚至對其厭惡。 李芬施塔通過為納粹黨和衝鋒隊拍攝的一系列官方慶典,包括納粹德國主辦的奧運會紀錄片,贏得了官方的地位和讚譽,甚至在世界電影史上的地位。 無可爭辯的頂級官方藝術家 ○八年張藝謀主持和導演了奧運和殘奧的四個開閉幕式;○九年,張藝謀主持和導演了共產黨中國建國六十周年的天安門廣場大型活動。在此前後,他為不同的地方政府設計和導演了《印象》系列的大型表演……這些建樹使他成為當今無可爭辯的頂級官方藝術家。現在他的政治地位和官方榮譽與當年李芬施塔已不相上下。陳凱歌、馮小剛都難望其項背。 我看李芬施塔回憶錄時總是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張藝謀,無法想像他晚年對自己如何評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