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评论:手机实名制的重心在于“实名”
我倒觉得,手机实名制的目的更多还是在于“实名”二字。火车票实名制、银行卡实名制、手机实名制、以及以后一定会实现的网络实名制
阅读更多发布者图样图森破 | 9 月 15, 2010
我倒觉得,手机实名制的目的更多还是在于“实名”二字。火车票实名制、银行卡实名制、手机实名制、以及以后一定会实现的网络实名制
阅读更多发布者图样图森破 | 9 月 9,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579号 现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 总 理 温家宝 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 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无线电管制的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无线电管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依法采取限制或者禁止无线电台(站)、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的使用,以及对特定的无线电频率实施技术阻断等措施,对无线电波的发射、辐射和传播实施的强制性管理。 第三条 根据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国家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 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无线电管制,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无线电管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军区决定,并报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备案。 第四条 实施无线电管制,应当遵循科学筹划、合理实施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无线电管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第五条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无线电管制需要,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全国范围的无线电管制预案,报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区电磁频谱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全国范围的无线电管制预案,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区域的无线电管制预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军区批准。 第六条 决定实施无线电管制的机关应当在开始实施无线电管制10日前发布无线电管制命令,明确无线电管制的区域、对象、起止时间、频率范围以及其他有关要求。但是,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实施无线电管制的除外。 第七条 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无线电管制的,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公安等有关部门组成无线电管制协调机构,负责无线电管制的组织、协调工作。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无线电管制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区电磁频谱管理机构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组成无线电管制协调机构,负责无线电管制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八条 无线电管制协调机构应当根据无线电管制命令发布无线电管制指令。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区电磁频谱管理机构,依照无线电管制指令,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责,可以采取下列无线电管制措施: (一)对无线电台(站)、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进行清查、检测; (二)对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对无线电台(站)、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采取电磁干扰等技术阻断措施; (四)限制或者禁止无线电台(站)、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的使用。 第九条 实施无线电管制期间,无线电管制区域内拥有、使用或者管理无线电台(站)、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服从无线电管制命令和无线电管制指令。 第十条 实施无线电管制期间,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铁路、广播电视、气象、渔业、通信、电力等部门和单位,军队、武装警察部队的有关单位,应当协助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军区电磁频谱管理机构实施无线电管制。 第十一条 无线电管制结束,决定实施无线电管制的机关应当及时发布无线电管制结束通告;无线电管制命令已经明确无线电管制终止时间的,可以不再发布无线电管制结束通告。 第十二条 违反无线电管制命令和无线电管制指令的,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关闭、查封、暂扣或者拆除相关设备;情节严重的,吊销无线电台(站)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军队、武装警察部队的有关单位违反无线电管制命令和无线电管制指令的,由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或者军区电磁频谱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阅读更多发布者Xiao Qiang | 9 月 6, 2010
核心提示: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规定自2010年11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无线电管制。《管制规定》称管制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 国际在线9月6日报道 近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自2010年11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无线电管制。...
阅读更多发布者Xiao Qiang | 9 月 5, 2010
中宣部:有关手机实名制的报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只刊发支持手机实名制的报道,凡是反对、质疑手机实名制、无端挑剔手机实名制工作的报道、评论、文章等一律不得刊发,已刊发的要坚决删除,要在网上形成支持手机实名制的强大正面舆论。要加强对论坛、跟帖、博客、微博等互动栏目的管理,坚决删除反对、质疑、责难手机实名制的帖文。不得组织各种相关网络调查,已开办的要坚决撤除。此精神要通知到网站主要负责人及论坛、博客编辑人员。 迅速回收并销毁已于8月下旬出版的2010年第9期《军事世界POINT》。 敬告各位读者朋友,本刊2010年9月号刊物本已于8月下旬印制完毕,部分地区已开始部分销售工作,致使少量刊物流入民间。因奉上级紧急指示,现本期刊物需要重新采编,原流入市场少量刊物,须追回并按规定制度销毁。因此导致本期刊物上市迟缓,给广大读者造成的不便,本刊谨致以最大歉意。本刊切望广大读者继续给我们温暖的支持,有你们,我们才有把刊物做的更好看的永久动力。 来源 (以下是部分内容) 以保持压力达成优势对话 解读美国2010版《中国军力报告》 这是一个急遽变化的世界,美国今日的一切重要国家利益均依赖于美国在二战后建立和在冷战后膨胀的优势军事地位。而对这一优势地位的威胁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意图,但更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政策意图指导下的突破性技术能力的发展。 经过推迟,美国国防部的年度《与中国相关的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Military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军力报告》)终于提交国会。细读本年度报告,总体来说,并无特别新意,但联系过去30年以来中美军事安全关系的演变和今日两国的在全球格局中的基本现实,我们仍可以透过该报告对美国战略决策部门对中美军事关系及对华军事安全思维有相当进一步的认知。 一般认为,美国冷战后因应中美军事安全关系的最主要现实是中国作为主要经济大国的崛起,经济的发展和力量不仅改变全球经济版图,也给军事格局和安全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这些本已模糊的前景再加上对话机制的不完善、意图的猜忌和技术能力的发展,无疑对于双方来说,都构成了提防不乐观未来的足够理由。特别是,考虑到中美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两国历史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冲突,中美之间存在不小的军事安全忧虑,这是任何欲认识两国关系的人不可回避的事情。正是从这一基本的现实认知出发,我们可以了解无论两国关系取得何种良性进展,而美国总有相当一部分人厉声喧嚣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而与此同时,在中国也不时可以听到“美帝忘我之心不死”的警世恒言。 本年度报告引起中国社会和媒体格外关注的另一重原因是:近来美军在中国周边展开了频繁的动作,这些动作既包含实战的意义,也牵涉复杂的外交动态,这些行为与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在经济领域加强合作的大势相悖,同时也与美国政府领袖们敦促恢复和加强两国军事交流的吁请相冲突。这一矛盾现象给国内公众认识中美军事安全关系带来了实在的困扰。这是阅读和品评本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的近景。然而,必须看到,作为全球经济分量最大的两大国,中美军事与安全关系不仅牵涉中国的未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美国的未来,尽管困难重重,但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对话的迫切必要性是真实的,其对两国现实和未来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这个现实和迫切的必要性出发,我们会很容易看到美国包括本年度报告在内的一系列动作背后的基本意图,那就是:借压力和对话的交替两手,保持和巩固军事安全优势地位,借压力而实现对自己更有利的对话,及我所称的优势对话。这是为什么本年度报告中一方面赞扬中国增强军事能力后的某些行为和政策,而依然重申和强化在所谓“透明化”等问题上的要求。 熟悉军事历史的人们不难知道,若就实践的层面来说,在两大国之间实现意图和能力的双重、彻底透明,这本是不可能之事。一则,贯串政策意图的需求评估和环境评估是动态变化的,再则,随着某国对军事安全目标的界定,能力的需求和建构也是非对称的进程。美国的战略思想精英们并非不明此理,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就现实和可预见的将来而言, 中国对美国的军事安全基本态势并无任何威胁 ,推动朝野上下保持对中国军事长期热情的,与其说是对现实的认知,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焦虑。这是一个急遽变化的世界,美国今日的一切重要国家利益均依赖于美国在二战后建立和在冷战后膨胀的优势军事地位。而对这一优势地位的威胁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意图,但更可能来自不友好的政策意图指导下的突破性技术能力的发展。诚如中国古人所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单以中国过去3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而言,要美国不提防和怀疑中国的未来军事安全意图,那几乎是缘木求鱼,这是任何透明化的对话都无法达成的目的。 反过来说,因为有如此与中国有关而又经常不便明言的未来军事安全焦虑,所以也可以说,美国呼吁和推动中美军事交流、对华的热情是基本真诚的,他们认为这样的交流有助于缓解和理解上述对不确定未来的焦虑,有助于在己方处于现实优势地位时塑造和建构更有利的未来。理解这一层,对于我们阅读本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和认识近期的中美军事互动动态会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 > 2010年8月真理部指令一览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9 月 5, 2010
“实名制”为什么 何三畏 南方人物周刊 2010-08-26 中国隔“实名制”的信息社会越来越近了。从工信部到各级地方权力机关,一直在努力推进“网络实名制”。域名注册实名(包括只给机构注册,不给个人注册,站长照片留底);论坛实名;博客、微博实名等等。工信部部长李毅中8月17日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特别询问了“微博是否为实名制”。而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手机实名制”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出于对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顾虑,信息世界中的“实名制”比之于传统生活中的“火车票实名制”“买菜刀实名制”等更敏感。“手机实名制”可能要容易一些。但是,有关方面要求在2012年以前,对七亿多正在使用手机的一半以上(没有登记个人信息)的客户,“全部完成补登”,应该也是难事。 我不怀疑“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需要,到时候把“尚未补登”的号码一律“停止服务”,也就大功告成了。类似的事情移动电话公司不是没做过,它们一直以来不时这样小试身手。你的手机突然被停止了短信功能,打电话去问,它才给你一个“理由”:你的手机使用过“不良信息”。你当然问不着它凭什么规定判断“不良”,又依哪条法律破坏服务合约。到了网络世界,事情变成了屏蔽和删除。你的文章突然不见了,更是找不到报案和申诉的渠道。南方都市报8月23日报道,网络公司对网民实行屏蔽和删除,是一种工作常态。搜狐公司“每天屏蔽五千条微博”,“平均每十几条就屏蔽掉一条”,而用于监控的敏感词有1000多个,含有“敏感词”的帖子就“直接删除”。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很少有“合法的公民”了。每一个网民,甚至直接管理互联网的公务员,都可能触及“敏感词”而被取消发表。这一方面是因为“敏感词”的数量庞大,最主要的是,它不是公开的价值尺度,不是可以学习的知识,制作者自己也不可能全部掌握。所以,每一个人都可能触犯它。但必须指出,正如警察必须以公开的法律执法一样,网络公司当然没有权利以密不示人的暗器扫荡互联网。顺便说一句,这样的非法治化管理,使得网络上开始流行“火星文”,给汉语文化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而这些问题跟“实名制”有关系吗?手机用户打电话去投诉移动公司了,网民写帖子控诉网络公司了,这不相当于自己去“投案”了吗,它还不理你呢,实名有什么用?所以,问题不在于实名不实名,而在于依法不依法。具体地说,移动公司和网络公司被默认了一种可以处罚一般公民的不可思议的权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在惦记一部分没有交出实名的用户。 那么,“实名制”的目标是什么?有关方面为什么这样钟情“实名制”?为什么不强调“法治”,不讲依法管理通讯和网络信息,而是如此努力地追求“实名制”?“实名制”到底是管理,还是管制?人们为什么对“实名制”敏感? 且不说“实名制”到底是不是必须,网络世界是不是不能像传统社会一样,公民照例可以有使用笔名、化名和匿名发表、交流的自由;就因为现实的法治环境,当人们被要求把自己的身份信息交给通讯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会感到担心和忧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人们并不非天生排斥“实名制”。一直以实名使用手机和上网的大有人在。尽管他们的权利往往受到伤害,他们的信息经常被盗用,但他们仍然耐心地以实名守候着法治的好转。他们特别需要法律的保护。当然,中国并非没有信息管理法规。搜索互联网,会跳出一长串相关法规呢。不过,事实告诉我们,这些法规不能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不能让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不能让公民权利受到侵害以后,获得法律的公正。 只有法治化的政府才会有效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反过来,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也不会特别惧怕在需要的时候交出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近日有人举出世界上已经有法治国家要求公民在某种范围内实名使用互联网。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因为那是法治国家。法治化的政府让公民信任,“实名制”又节约了管理成本。这是好事情。不过,还有比“法治国家也要实名上网”更值得重视的消息:英国政府将在今年内为每一位公民建一个个人网页,公民可以在这里实现缴纳税费,办理护照驾照等个人事务,政府则计划在4年后实现无纸化,将节约一大笔开支。显然,这样的个人网页,等于向政府的多个部门,也包括一些社会机构和公司,开放了相当多的个人信息。比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实名制”更彻底。当然,它也引起了一些人权人士的担忧,但没有我们这样纠结。 信息技术的天性就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我们应该相信进步,相信现在的许多管制是暂时的,过度性的。从前,当收音机进入中国的时候,“收敌台”是一个严重事件。现在,已经成为历史笑话。关于互联网的所有禁忌最终都要被互联网打破。“实名制”也罢,匿名权也罢,只要有法治,其它都是技术问题。(2010-8-24)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