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Co-China周刊 | 袁伟时:从后冷战时期中日关系看冲突与融合

“钓鱼岛问题的处理是个典型案例。20世纪70年代起,冲突不断。中日达成不单方面改变现状、留待以后解决的协议以来,虽然犯规事例不时发生,但总的说来局势比较稳定,小的冲突通常都能及时化解。80年代中国处理中日关系摆脱‘革命外交’的羁绊,双方受益良多。90年代起,突显历史问题,弄得彼此都很不愉快。” 以1991年12月苏联瓦解为标志,冷战时期划上句号。十多年来,中日关系风浪迭起,个中有不少耐人寻味之处。日前与友人闲聊,问难辩驳,放言无忌。录之如次,聊博读者一粲。   矛盾客观存在,冲突还是融合却取决于双方决策   友:最容易激发中国人民族情绪的当属中日关系。起起伏伏,令人捉摸不定。福田上台,胡锦涛五月访日,满天乌云又好像消散了。日本政客和右翼文人是麻烦制造者,他们一再挑动事端,讨厌极了。 袁:上一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一再剑拔弩张。我也不喜欢那些信口开河的政客和文人。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中日矛盾都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其实,不少矛盾是复杂的,能有今天这个局面,来之不易。 经济上互以对方为最大市场之一,日本又是中国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地之一。有好些矛盾和利益冲突,但一直和平共处。 双方领土、领海争端——东海划界和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虽然没有最终解决,终归缓和了。 吵得最厉害的历史问题,包括慰安妇、强迫劳工的赔偿、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对侵略罪行的认识等等。 最深的疑惧则是日本会不会介入台海冲突,会不会支持台独? 其他问题还有:如何对待日本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如何看待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军事、政治同盟? 处理这些问题,成败互见,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友:两国关系总的说来是日本处心积虑要侵略或压制中国。 袁:从1874年日本派兵入侵台湾开始,140多年的恩恩怨怨,至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日本野心逐步膨胀,冀图把中国变为它的附属国、殖民地,是中日矛盾尖锐的主要根源。不过,1945年特别是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简单地说,双方的决策对矛盾的尖锐或缓和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钓鱼岛问题的处理是个典型案例。20世纪70年代起,冲突不断。中日达成不单方面改变现状、留待以后解决的协议以来,虽然犯规事例不时发生,但总的说来局势比较稳定,小的冲突通常都能及时化解。 80年代中国处理中日关系摆脱“革命外交”的羁绊,双方受益良多。90年代起,突显历史问题,弄得彼此都很不愉快。今年中日关系有很大改善,其中奥妙之一是历史问题点到为止,归于淡化。 如实认识现状是正确解决或缓和矛盾的前提   友:这样淡化,是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清算历史罪行,以史为鉴,日本人还会玩花样。他们老想包围或孤立中国,一再冀图与所谓价值观相同的国家结成针对中国的联盟,就是其中之一。 袁:日本的一些政客,观念还停留在冷战年代。他们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个重要情况:中国是个转型国家,是帮助还是阻挡中国融入世界,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们不时玩弄一些小动作是冷战思维尚未祛除干净的表现。 不过,总结历史经验,处理认识领域的矛盾,我认为有三点是应该遵守的。 第一.尊重和等待。 认识总是多元的,即使你认为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也应该尊重他人坚持和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至于你或他们的观点会不会改变,只能耐心等待。 第二.现实利益高于认识的分歧。 纠缠于认识分歧往往会陷入意识形态陷阱,要寻求绕开认识分歧寻求双方利益的交汇点。 历史问题是认识问题,再吵三十年,也不一定能吵出双方满意的结果。有丰富外交工作经验、后来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八年的何方先生说得好: “要逐渐淡化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更不可把历史问题定为两国关系的基础,而应当是邓小平说的‘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 ‘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如果以历史问题为基础,那我们几乎会同所有邻国和主要西方国家都无法搞好关系。例如俄国占了我们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连列宁、斯大林都一直不承认;同其他邻国如朝、越、印度等也都有无法达成共识的历史问题;而当年一再侵略中国的列强又有哪个承认侵略呢?难道和所有这些国家都要算历史帐?” 《何方自述》(十三)电子版。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一再提出这个观点,可谓远见卓识。把历史问题还给历史,让历史学家们从容切磋、论难;政客和平民百姓则各自慢慢思量,有何不可? 淡化历史问题是基于中国国家利益,求同存异的正确选择。 第三.冷静、全面地认识世界现状是清醒地处理内外矛盾的基础。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几十年间,我国一切错误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对世界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 1957年以后,变本加厉在国内外大搞阶级斗争,弄得国内哀鸿遍野,国外到处烽烟。就在这个时候德国、法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相继驶进快车道,我们则仍在“革命”迷宫中打转,被远远抛到后面去了! 20世纪下半叶有冷战,但在眼花缭乱的现象后面,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旋律。哪一国家和地区掌握住这个主旋律,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相应地扩大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自由,健全法治,实现民主,对外开放,就能走上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如果被局部现象迷惑,整天算计如何“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轻则内外矛盾交迫,发展迟滞;重则国家瓦解、灭亡,苏联就是典型。 友:难道与日本关系紧张,也是我们认识错误造成的? 袁:日本方面当然有处理不当之处。责任是双方面的。我们反省自己的。 中国人最担心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和不承认侵略罪行。人多嘴杂,社会现象繁复,这些指摘当然可以找到这样那样的例证。可是,片面和无知是近邻;全面了解有关事实,许多人的情绪也许会平和一点,不再采取不恰当的措施激化矛盾。 1.1972年以来,从天皇到内阁总理,日本21次承认侵略中国和道歉。 2.日本制度变革的深远影响。被强迫民主化后的日本,制定了和平宪法,制度设计上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杜绝了军人和元老干政的渠道,要复活军国主义谈何容易! 3.日本的军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很低,集中资金发展教育和经济,一举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他们得到的和平红利与导致整个国家毁灭的战争后果对比如此强烈,要煽动年轻一代重走军国主义道路已经不可能了。 4.日本民众和社会精英反省侵略罪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没有停息,并逐步上升为主流。总的趋势是清醒的声音越来越强。 最初是马克思主义者和自由派人士,人数不多,至20世纪70年代,承认和揭露侵略罪行的活动逐步拓展到主流学者和报刊。 《产经新闻》是日本影响最大报刊之一,以保守著称,乃至被目为“右翼”。1974年8月15日它开始连载《蒋介石秘录》,历时一年多才登完。这部十五卷的书,是他们派出社论委员古屋奎二等人收集、阅读大量资料包括四千多万字当时没有公开的档案后写成的。其基调之一是谴责日本侵略。看看他们怎样叙述卢沟桥事变吧: “日军的目的是向中国挑衅,所谓‘一名士兵失踪’,根本是捏造,以作为武力攻击的藉口。”“实则这个所谓失踪的士兵则是因解手而离队,20分钟之后便已经回到队上,但日军却隐瞒这个事实,坚持非进入宛平城不可,以造成开火的藉口。” 《产经新闻》社撰:《蒋介石秘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四卷第2页。 指着鼻子骂日军发动侵略战争,态度何等鲜明! 再以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南京大屠杀来说,它是这样记载的: “日军首先将未及撤退的中国军人解除武装以后,使列队于长江岸边,用机关枪扫射,悉数杀戮。 继之,残杀的对象更及于妇孺老弱。设置在金陵女子大学的‘国际难民委员会’所属‘妇女收容所’收容了7000多妇女,被日军用卡车载运出去,加以强暴以后,再行杀害。” “像这样地不管战斗员、非战斗员和不问老幼男女的大屠杀,达2个月之久,有说是屠杀了30万,有说40万,直到今天都还未能明了其确实数字。” “据东京军事法庭判决,在南京屠杀的军民合计至少20万人以上,被掠夺、放火的民居约为全市的三分之一。” 同上,第38~39页。 进入21世纪以后,否认侵略罪行的右翼明显居于劣势。标志性事件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社战争责任检证委员会撰稿的《检证战争责任》一书在2006年出版。正如该社总裁兼总主笔、81岁的渡边恒雄所说,如今,除了个别报刊外,“日本的主要媒体在战争责任和靖国神社等问题上已形成重要共识。”谴责那场战争的“侵略性、残忍性”,批判靖国神社游就馆为日本侵略战争辩护的谬误,已经成了日本社会的主流。新华网东京2007年8月1日电(记者冮冶 吴谷丰)。 作为多元社会,日本国内有各种各样为侵略辩护的奇谈怪论;反省近代日本的侵略罪行,仍是日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彻底解决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但是,总的趋势是反省历史罪行、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逆转了。 在这样的状况下,是突出历史问题,还是专注关乎中国发展和国家现实利益?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友:那时他们正处心积虑消灭中国,想对外开放也不行。 袁: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有两个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美国大使馆不想离开中国,通过多个渠道表达美国政府力图与新政府建立联系的意愿。 二是张治中等民主人士直截了当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议:对外不要一边倒。毛泽东公开拒绝了这个明智的建议。   对历史的片面认知是矛盾激化的重要根源   友:恕我直言,你这些观点正是饱受指责的汉奸言论。什么“对日新思维”等等,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袁:“汉奸”是不严谨的概念,中国不是单一民族国家。近代中国,当然有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汪精卫一伙就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为了金钱出卖军事情报等机密的无耻之徒,他们是不是所谓“汉奸”、“卖国贼”则要烦劳法律专家认真研究了。我说的国家机密是指真正的事关国家利益的机密,而不是别有用心随意编造的所谓机密。 现在时兴的骂别人为汉奸的那些狂热分子,大都是无知而偏激之徒。随意在政治层面诋毁他人,激化矛盾,说轻一点是无知。如果是为人正直的年轻人,将来见识增长了,会内疚和脸红的。 即使是历史人物,不少被目为卖国贼的,其实也是无知加偏激制造出来的。 友:你想为他们翻案吗? 袁:不是翻案,而是要排除意识形态对历史研究的干扰,还原历史真相。看看“汉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非常有趣。 清代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被守旧大臣和无知文人咒骂为“汉奸”,原因无非是他在19世纪70年代敢于直言中国不但在器物层面落后了,而且在整个文明发展水平包括价值层面都落后了,已沦为“无道”之国!他不过是为了救治自己的国家说了大实话,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救国先驱!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大批文人说他出任对外公使就是“事鬼”,应该连他的祖屋都烧掉! 远的不多说,讨论一下民国时期的情况吧。 友:难道说曹、张、陆一伙是卖国贼也错了? 袁:正是如此。 1919年五月四日的爱国大游行,高喊“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国贼指的是:曹汝霖(1877~1966)、章宗祥(1879~1962)和陆宗舆(1876~1941)三人。壮烈的一幕是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其实,曹、章、陆的“国贼”帽子都戴得有些冤枉。要是说五四当天学生们烧别人的住宅是爱国情绪支配下违法的过激行动,时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还有一些学者笼统地指斥他们“卖国”,就有治学不严谨之嫌了。 他们为人诟病之处主要是参与对日外交中的表现。其中有四个标志性的事件: 二十一条谈判。 曹汝霖(外交部次长)、陆宗舆(驻日公使)都是这次谈判的参与者。但在袁世凯支持下,他们和其他参与者一道,对侵犯中国主权最严重的第五号的七条要求 第五号的主要要求包括:“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中日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官署须聘用多数之日本人”,“由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此外,还要求在福建享有特权,在全国有“布教”权和几条铁路的建造权等等。,坚决不予讨论;其他条款也想方设法减轻了中国的损失;在当时条件下能够这样做不太容易。“汉奸”、“卖国”云云,显然根据不足。顺便说说,在上下一心抵制下,被迫答应的那些条款也大都没有执行。 西原借款。 首先要肯定民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入不敷出,任何人当政都不能不借外债。借债不等于卖国。为什么借日本人的钱?王芸生有个精辟的分析:“自欧战以来,日本工商业大为发达……当时政府乃以对外投资为政策,计为外国发行债券几达六万万元,其中英国国债为二万八千万元,法国国债为七千六百万元,俄国国债为二万二千二百万元,其对于中国之投资,不过施行其同一政策,西原特为其政府推行而已。” 王芸生: ,《北洋军阀》(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7页。 1917至1918年间,日本寺内内阁上台,一反前任大隈内阁的外交政策,对华比较友好,以民间名义,委托西原龟三为中介,先后提供七笔共计一亿四千五百万元贷款。与当时其他外国贷款不同,这些贷款不打折扣,十足支付,不收手续费,低利率,大部分没有切实的担保,没有附带政治条款,在民国初年的贷款中是最为优惠的。民初中国政府对外借款通常是合约上写借一百元,实际只能拿到90元左右甚至85元。在此以前,只有1916年由驻美公使顾维钧经手的一笔500万美元的贷款也是比较优惠的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3年北京版第145-146页。。难怪1918年9月日本寺内内阁垮台,原敬继任内阁总理,就不愿意再提供这样的优惠贷款了。 再从用途看,与流传甚广而未经核实的宣传文字不同,实际情况是:“借款的五成多用于中国交通银行之整理及支付内外债之利息,三成多用于参战准备的军事费,其他一成多用于用于一般行政费用。” 秦孝仪主编:《中国现代史词典》史事部分(一)第377页,近代中国出版社1987年台北版。“结果强半流为无着落的滥债,无怪寺内、胜田诸人受其国人之攻击也。”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10页,三联书店2005年北京版。 条件优惠而且大部分没有归还,白白给中国人用掉,日本政客在本国挨板子理所当然。中方有关人士被目为“汉奸”,那就有点冤枉了。何况这些贷款即使有问题,主要责任人也是当时的总统徐世昌和段祺瑞,跑腿的曹、章、陆承受不起那么大的罪名。 胶济铁路交涉。 1914年7月28日,欧战爆发。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同日与英舰共同攻击德国租借地青岛,占领胶州湾的军事行动开始。9月2日日军万人在龙口等处登岸,奸淫抢掠,军纪很坏;此后节节进占,10月6日侵占济南车站,胶济铁路全线落入魔掌。赤裸裸的侵略令人发指。 面对各国的压力和中国的抗议,几经交涉、折冲,双方达成协议。1918年9月24日日本外务大臣后藤新平照会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一)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二)胶济铁路之警备,可由中国政府组成巡警队任之;……(六)胶济铁路所属确定以后,归中日两国合办经营;(七)现在施行之民政撤废之。”章宗祥旋即覆照后藤:“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政府上列之提议,欣然同意”。 同上第167、168页。日军撤退,民政权收回,减轻了侵略后果,乍看是好事。不过,这些权利本来应该从德国人手中直接收回,这样互换照会,等于承认日本有权继承德国侵占中国的权益,为日后交涉留下大患。这就是在巴黎和会中引起轩然大波的所谓中国政府“欣然同意”的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的由来。 这是卖国罪行,还是经验不足的失误?王芸生在九一八以后编纂的名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说:“此项换文在当时言之,比较于中国有利。然当时欧战大势显然属于德败,我为参战国之一,关于山东问题,自以留待媾和大会为得计。乃当时中国与日本有此一幕枝节之交涉,资为日本后日在巴黎和会中之借口,亦憾事矣。”同上第167页。这个论断是公允的。 抗日战争期间的言行。 认真研究过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史的多数学者都会承认,这一时期,尽管华北傀儡政府和僞汪政权曾将 “咨询委员”、“顾问”之类的帽子加在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头上,但他们都变着法子不到任,没有做损害国家利益的坏事。 从以上四件事看,大体上可以断定他们不是什么卖国贼。 友:成见与真实相差太远了。 袁:政治介入或利用学术,麻烦就出来了。 占领道德制高点,把自己装扮成爱国和革命的化身,而反对自己的则是汉奸、卖国贼,是政治斗争中常见的现象。于是,一些专制统治者和政客惯用的伎俩是宣布自己不喜欢的人是外国反动势力的代理人,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异己分子,冀图挑起公愤而谋私。 抗日战争期间,陈独秀对外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力倡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反对蒋介石独裁专制统治。王明、康生之流,居然闭着眼睛说瞎话,诬蔑他是“每月拿三百元津贴的日本间谍”!可是,弄巧反拙,1938年3月15日开始,《大公报》、《武汉日报》、《扫荡报》相继刊登王星拱、梁寒操、高一涵、张西曼、陶希圣等九位著名人士的公开信揭露这个谎言,说一些报刊“诬及陈独秀先生为汉奸匪徒曾经接受日本津贴而执行间谍工作,此事殊出情理之外。独秀先生生平事业,早为国人所共见,在此次抗战中之言论行动,亦国人所周知。汉奸匪徒之头衔可加于独秀先生,则人人亦可任意加诸异己。此风断不可长。鄙人等现居武汉,与独秀先生时有往还,见闻亲切,对于彼蒙此莫须有之诬蔑,为正义,为友谊,均难缄默,为此代为表白。” 唐宝林:《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266页。 诬陷对手为“汉奸”,更是蒋介石的惯伎。翻开蒋介石日记,一个突出现象是“汉奸”、“卖国贼”、“反革命”的字眼连篇累牍。胡汉民、孙科、陈济棠、龙云、邹鲁、阎锡山……都曾被他加上这些歪帽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笔下的“共匪”)更不在话下,全是与日寇勾结随时准备投降的卖国胚子。盖棺论定,绝大部分都是此公信口雌黄、不值一驳的捏造。 友:为什么这些荒诞不经的言论居然有不小的市场? 袁:这与中国文化的几个根本缺陷息息相关。 一是没有自我反省的精神。 中国缺乏深厚的忏悔传统。个人修养还讲点“一日三省吾身”之类的话,就民族文化而言,总是认为已经达到极致,出现问题不过是执行圣贤教导不力所致。 19世纪以降,中国成了一个一再被侵略者打败的国家,一个现代化迟迟不能实现的国家。古方正药已经不足医治痼疾。除了谴责侵略者的凶狠,分析客观困难外,走出困境的基本方略是找出自己的弱点,学习一切人的长处,勇敢地改造固有制度,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障碍。 强者从来不害怕反省;讳疾忌医是弱者自我毁灭的蠢行。不幸,百年中国的悲惨遭遇,使一些人染上被迫害的强迫症,不但自己不愿也不准别人反思本国的弱点。谁敢违反这个潜规则,谁就是大逆不道! 胡适的“买办文人”即准汉奸帽子就是这样戴上的。 二是不讲形式逻辑。 学术界多数人早有共识,从先秦起,形式逻辑没有生根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缺陷。这个弱点与历代专制统治者的愚弄民众的意识形态相结合,既妨碍现代科学诞生,也妨碍社会转型。当下的狂热民族主义者继续在这个泥淖中打滚。一说19或20世纪的大清帝国或民国统治者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错误,就说你是为帝国主义辩护,是汉奸、卖国贼!把A和B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搅成一锅糨糊;如此弱智,令人哭笑不得! 三是有深远的盲目的民族自大心理。 天朝大国的狭隘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一些固陋之士挨打时痛骂敌人是蛮夷,大言不惭中华道德文章举世无双,不准“以夷变华”,把自己装扮成民族大义的化身,冀图一举跃上文化和道德的制高点。几经挫折,不得不学习洋人的本领,开始走上经济发展的快速路,这类人的继承者则变个调子,胡吹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人永世无法企及的特殊基因,敢持异议者,肯定是崇洋媚外之徒!于是,无论顺境还是困逆,乱派“汉奸”帽子都是沽名钓誉的捷径。 四是以“革命行动”定是非,或曰“群众运动天然是合理的”,以极端分子的激愤言论和口号为标杆,横扫一切。 五是没有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传统。 公民社会的成熟以自由讨论为首要条件。一个现代国家,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公民对历史和现实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议论,非常正常,也是多数公民在多元比较、辩驳中逐步走向理性、成熟的基础。不过,中国的传统是思想统一,泛道德化,泛政治化,以圣贤和圣上的是非为是非,不准越雷池半步!依傍权势的棍子党应运而生,被压抑的沉默多数在浑浑噩噩中沉沦! 动辄斥责别人为“汉奸”、“卖国贼”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嗜好和有利可图的勾当。头一笔红利是显示自己爱国主义立场无比坚定,政治正确,道德高尚,比对手肯定高出一筹! 于是,谔谔之士视为敌对分子。知识群体犬儒化,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消磨殆尽,大批沦为清客、侍从、御用文人,创新锋芒消失,学术棱角磨平。 公正地说,那些肆意诬陷别人“卖国”,不惜制造和激化矛盾的家伙才真正是损害国家利益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人。   调和矛盾、融入世界是不发达国家的唯一出路   友:肆意激化矛盾当然不对;但是不管形式怎样,矛盾总是通过斗争解决的。 袁:斗争哲学在中国的遗毒很深。概念之争可以弄得很烦琐,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我们还是让哲学回归社会生活吧。在中国的语境中,“斗争”的内涵通常包含冲突。 我同意矛盾无所不在,但是解决或发展的过程没有命定的规律,人们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而塑造出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就社会矛盾而言,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处理过程不断调和,避免决裂;结果是融合新旧,综合各方,力求完美。 要达到这样的过程和结果非常不容易。障碍在于过时的观念把中国人的手脚捆住了,必须冲破自我设置的牢笼,解放思想。 友:去年三月,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解放思想,一年多了,还在吵这个问题。 袁:积重难返啊。中国社会转型三十年了,走出了死胡同,值得庆幸。涌现了一批筚路蓝缕的英雄豪杰,但也弥漫着转型期特有的庸人综合症。主要病征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斗争哲学。眼光狭隘,观点陈旧;但是一披上民族大义和为穷苦人说话的大衣,反对者似乎就有罪了。 友:你历数了不少陈旧观点,眼光狭隘有什么主要表现? 袁:在民族主义和民粹情绪支配下,以阶级斗争多疑症的偏光眼四处搜索,根本看不清世界发展的全局。 有些人把被侵略和被压迫的历史记忆化为道不完的国家和民族的恩怨情仇。他们忘记了任何民族都由吃人生番演化而成。从累见不鲜的血亲复仇开始,群体或个人互相砍杀,归根到底是人类野蛮史的一页。记住仇恨是为了化解仇恨。以协商、谈判、民主、法治代替杀戮为解决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的矛盾,寻求双赢,是人类文明不可抗拒的进程。西欧再次成为文明发展的领头羊,法德世仇化解就是让人景仰的典型。合理的联想是:中国和日本为什么不能化解矛盾,携手共进? 全球一体化无法抗拒,也是促进人类福祉的康庄大道。地区自由贸易区、地区共同体是全球化的过渡步骤。中国人应该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促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乃至亚太共同体降生。热衷给别人乱戴汉奸、卖国贼帽子的人,对这些都是反对的,鼠目寸光,太可怜了! 友:还要不要讲国家利益? 袁:看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化解国家之间首先是同周边国家的矛盾,促进联合,让各国都能集中精力发展和改革自己,就是最好的维护国家利益的途径。 友:你太理想化了。全球化是大国支配全球,不发达国家吃大亏了。 袁:要看穿新左派和民族主义分子反对全球化的陈词滥调。一百多年特别是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史,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以1978年为界,闭关锁国与融入世界,不是冰火两重天吗?一些国家现在还在饥饿线上挣扎,与富裕国家差距拉大,不检查自己的方针政策,将落后和腐败的责任一股脑推给帝国主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无疑在谋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同一个世界,不发达各国的状况却大不相同;说到底无非是坚持狭隘民族主义、斗争哲学还是主动调和矛盾、融入世界一体化过程的不同后果。激化矛盾,制造冲突,再过一百年也走不出困境。调和矛盾,按照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改造本国社会的运行机制,融入世界,是所有不发达国家提高人民福祉的唯一出路。 2001年中国毅然参加WTO,1997、1998相继在联合国两个主要人权公约上签字,总结和巩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既是制度选择,也是文化选择,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都体现在其中了。标准非常明确,问题是要落实。希望在前,但道路漫长,艰险,需要各方出力和监督。   【注释】 《何方自述》(十三)电子版。 《产经新闻》社撰:《蒋介石秘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四卷第2页。 同上,第38~39页。 新华网东京2007年8月1日电(记者冮冶 吴谷丰)。 第五号的主要要求包括:“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中日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官署须聘用多数之日本人”,“由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此外,还要求在福建享有特权,在全国有“布教”权和几条铁路的建造权等等。 王芸生: ,《北洋军阀》(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7页。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3年北京版第145-146页。 秦孝仪主编:《中国现代史词典》史事部分(一)第377页,近代中国出版社1987年台北版。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10页,三联书店2005年北京版。 同上第167、168页。 同上第167页。 唐宝林:《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266页。   (袁伟时,中山大学教授。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712a30100at2t.html )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在京访民纪念“9•18” 声讨官僚腐败(图)

  (维权网信息员蒋正义报道)9月18日上午,在京访民于此特殊日子,前往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卢沟桥,隆重纪念81年前的“9•18” 事件,同时遣责日本侵占钓魚岛,声讨当局腐败无能。 参加纪念活动的访民有:陕西省吕动力(13021151218)、江苏省沈立秀(15010913823)、上海市朱萍萍(13585854650)、上海市吴玉芬(13121947938)、北京市徐香玉(13691303056)、河北省王心灵(13269138072)、湖南省吴东平(13467896995)、内蒙古自治区张军武(04712396882)、内蒙古自治区刘树梅(13214025169)、山东省董才(13020531289)、天津市韩连茹(13820351138)、天津市王秋英(13021320159)、天津市赵彦勇(15522956749)、天津市姚爱云(15620854629)、天津市郑建慧(02281206380)、浙江省应金仙(15906642271)、天津市张文艳(02289765751)、湖北省郑大靖(13041209988)、河南省文秀金(13837399845)、河南省李新善(03732120853)、四川省黄玉生18381990708、湖北省黄玲(13261919066)、湖北省江富友(13339823167)、云南省罗志淑(13187675629)、辽宁省雷凤春(18624093409)等三十余人。 历史上的今天,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湖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军营,引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是由日本军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占领中国领土的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数月内,日本侵占黑、吉、辽东北三省。直到1937年7月7日,国民党政府军在北京卢沟桥向日本军国主义打响了抗战第一枪,从此点然抗日炮火。经过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终于打败和赶走日本侵略者。81年后的今天,当局宣称民富国强,面对日本占领钓魚岛,却只是允许少量愤青民众上街示威喊喊口号,而对中国民众要求举行反腐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却一味打压,剥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这与保障公民权利的承诺是极其不相称的。 参加今天活动的访民揭示说,正因为我们中国政府腐败无能,人心向背,才使小小日本占领国土,我们国家8千万先锋队躲到哪去了,为何不敢冲锋陷阵去打小日本?只忽悠少数愤青民众做做反抗样子,实在有辱我们强大的党国。访民蒙冤警察代表在集会活动上作了书面发言和自由演讲,主要揭露司法腐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并危及到国家的安危,腐败不除,民无宁日,国将破碎。 活动上,访民们高喊:“打倒小日本,还我领土钓鱼岛。打倒腐败,还我人权。”等口号。 最后,访民寄期望于“十八” 后,中央新一届领导,坚决执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清算腐败,平反冤假错案,还民于公道。

阅读更多

信力建 | 信孚电讯(9.18)——保护中国需要你我

作者: 信力建   1.各地打砸汽车、商店和餐馆等暴力行为愈演愈烈。有心保卫钓鱼岛的人,也请你们用心保卫大陆。那边荒无人烟,这里人山人海。手持利器的人,请不要向普通市民叫嚷“还我钓鱼岛”,谁的家里都藏不住一个钓鱼岛,谁的车里也装不下一个钓鱼岛。 ——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上周末在个人微博上对中国各地的反日示威行动发表看法。 2.近日,在贵阳,的哥不系安全带,要登报检查;企业“对国家统计法规学习不够,未按时年审统计登记证”,要登报检查……刊登一则检查或道歉书费用为600元。对此,贵阳统计局工作人员称,此举“初衷是给市民一次改正机会”。 3.有市民反映,发现光明牌“小小光明宝宝奶酪”配料中含有卫生部规定禁放的乳矿物盐。光明乳业表示,此款食品没有安全问题,但为防现有的包装盒让消费者误解,9月初,此款食品于全国范围内下架,将更换包装后于10月底重新上市。 4.曾轰动一时的“表哥”如今怎样?近日,记者致电陕西省安监局值班室,当问及省纪委已调查杨达才,他现在是否正常上班时,工作人员回答“局长天天都上班”。记者之后联系广州越秀区纪委,询问打空姐的方大国是否被停职,工作人员不愿意证实。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近日表示,政府正在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目前正在论证阶段,预计会在十八大后实施。据介绍,征收汽车排污费政策很有可能先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试点,按排量征收。 6. 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守在沈阳的北大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广州警方17日通告,已刑拘10名打砸人员,另行政拘留1人。警方提醒:爱国需理性,抗议要依法。 7.台湾行政院长陈冲昨天下午在立法、行政部门议事运作研讨会上宣布,考虑现今的经济环境和民生状况,原本预定在12月10日实施的第二波电价调涨将暂缓,直到明年10月1日再行处理。 8.17日,广东省卫生厅在官网上公布2011年部门决算基本情况。去年,广东省卫生厅“三公”支出总数为402.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23 .18万元,约占55.5%。公务接待费为142.86万元,约占35.5%。因公出国(境)经费36.06万元。 9.针对网上传言称中国开始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石油进出口的结算,中石化对此表示,石油进口和出口,仍然都以美元结算。卓创分析师表示,中国55.2%的石油是靠进口的,出口实在是太少了,少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 10.香港强奸罪将不分男女了!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昨日发表了一份对性罪行的多项修订建议。修订中建议订立新的强奸罪定义,无论男女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还建议把裙底偷拍、公众场合露体列入性侵犯。 11.日本政府官员17日披露,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可能接替前一天病逝的西宫伸一,成为新的候任驻华大使。宫本现年66岁,2006年至2010年使华。日本政府内部有意见认为,鉴于宫本的履历以及在中国的人脉,他可能是眼下日中关系高度紧张时出使中国的最适合人选。 12.北京华堂商场、优衣库、7-11等日资零售企业暂时停业。相关企业表示,此举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此外,吉野家、味千拉面、将太无二等“疑似日企”也紧急采取措施,强调并非“日本血统”。 13.9月17日,江苏扬州大学能动学院在军训场上开举行了九一八纪念活动。90后新生们开展叠被子比赛,并用数百条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摆出“9﹒18”的字样,提醒大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4.【开水煮米饭更营养】据研究发现,如果把以往煮饭的顺序颠倒过来:先烧开水,再放米,就能更好地保存大米中的维生素b1。而且米中含有大量淀粉,这些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开水煮饭让大米一开始就处于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有利于淀粉的膨胀、破裂,使它尽快变成糊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15.铁道部唯一的官方订票网站12306.cn周日完成新一轮升级,但是多位用户反映,升级后用户购票可能会被强制排队,由于系统存在多处漏洞,排队后购买失败的概率很大。官方称,排队系统是为了减轻网站瞬时压力,只在用户订购部分热门线路时才激活。有网友认为,这为暗箱操作留下空间。 16.9月15日,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举办庙会,庙会期间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前来进香。庙会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外来香客被一些不法行乞者欺骗,在庙会门口建了铁栏,将行乞者围在里面,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送水送饭。 17.内地多个城市爆发反日示威,恰逢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日系股今早开盘继续受压。其中,日产、本田的中国合作伙伴东风集团开盘即下挫4.37%,报9.2港元。除汽车股外,日系百货股也因为示威受压。 18.李承鹏《一个卖国贼的自白》:我一直想收复钓鱼岛,可看到海监船花了三天才与那个岛遥遥相望于12海里之外,我孤身游过去可能多年等不到增援,也曾考虑抵制日货。那天见有个爱国人士在微博上刷屏疾呼“我已有十多年没买过日货,这并不影响生活。”注意了一下客户端,iPhone。想起那个心酸的真相:闪存是东芝,图像传感器是索尼…… 19.【人民日报:权力可使人敬畏,却未必能让人拥戴】现代社会,领导者确立威信、影响下级,不仅靠硬权力,还越来越多靠软权力,也就是非权力影响力。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手握重权,却有权无威、下属不买账、群众不支持?原因很简单,权力可以使人敬畏,却未必能让人拥戴。因此,提升非权力影响力,不容小觑。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赠送板砖』重英雄,识英雄,板砖送给何仁勇

作者: 独园居士   部落的[何仁勇]先生一直在做着一件大事情——《晚清民国的100个为什么》。我决定要赠送他一块大板砖,让他清醒一下。 既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100个问题,就需要确立一个时间概念——什么时期统称民国?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一旦确立了整个民国的大基础,那么就无法回避民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其时的功勋、罪过,同时除非是特定的事情需要延伸到中国大陆认定的这个民国时期之外,则需要特别注明。 ……人类与神学家的上帝不同:人类的时间和空间总有个“此时”和“此地”。凡是属于此时此地的事物都是清晰分明的,事物越是遥远就越变得模糊不清。我们对于一个事件的全部知识都是从一个时空中心向外辐射出去的,这个中心就是此时此地我们所占有的这块小小的领域。“此地”是个意义含糊的字眼:天文学家中的宇宙论可以把银河系当作“此地”,在研究银河系时“此地”指的是太阳系,在研究太阳系当作“此地”指的是地球,在地理上“此地”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城市或地区,在感觉的生理研究上“此地”指的是与身体其它部分相对而言的脑子。大的“此地”总是以小的“此地”作为它的部分的;一切“此地”都包含说话人的脑子或者脑子的一部分。至于“此时”,情况也相仿。(本段出处详见附录1。同时后面文章段落里出现引用的部分,都会用括号来进行标注其可以参考的附录。) 但对写作这件事来说,题材与篇幅有时候也会限制住写作人的思路,同时还有资料集录的种种难度,甚至专业一些的史学爱好者还得从诸多材料里辩识真伪,这些都足以印证历史类型的写作所耗费的精力、心血是巨大的,更多的时候,历史里的一些专业学科在市场也是超级冷门的学科。虽然现在中国的历史热,但其实也只是一种把历史进行现代话语重塑的一个过程,同时让历史的一些故事还能流传下去。但这种写作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拉低了历史应有的地位,其严肃性时不时的被削弱到一种近乎玩笑的层面,变成嘻嘻哈哈的一种信息资料而已。 但像[何仁勇]先生这样,自辩自己的写作仅仅是通俗历史,而非学术论文。但通俗历史照样也还是历史,如果非得要为自己的文章辩解,最好的辩护词是——这就是一种历史演义的小说,就像没人规定《三国演义》一定要像《三国志》那样严谨一样。可惜,这并不是历史演义,通俗历史而妄顾事实,只针对性的做片面处理,同时把视角还尽可能的缩小到特定的圈子里连跳一下的心思都没有,这真是让人觉得悲伤,同时让一个陌生的阅读者觉得沮丧和懊恼。 这篇文章只针对[何仁勇]先生的两篇文章。其一是《蒋介石为什么要无罪释放冈村宁次?》,其二是《日本为何要给蒋介石建神社?》。 一《蒋介石为什么要无罪释放冈村宁次?》 【1950年,冈村宁次被聘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教授国民党将领如何“反攻大陆”。】这种时间关系,便是需要强调的在一个事情上的延迟处理,虽然蒋介石此时已经枯守台湾岛,但这仍旧可以做为冈村宁次与蒋介石交好的一个证据。 但文末的感慨【后来,爱国将领杨虎城全家被蒋介石杀害,张学良被软禁数十年,直到蒋介石死后才恢复自由身。而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一号大战犯冈村宁次却在蒋介石的竭力庇护下逍遥法外,甚至成为蒋介石的高级教官。两相对比,不禁令人悲从心来。】完全可以解读成这篇文章的作者对蒋介石的失望与愤恨。 2012年2月,中国互联网的几家门户网站的历史频道相继刊登过一部连载的图书《另眼解读蒋介石的一生:从溪口到慈湖》,其书的作者是方永刚。这本书里面恰好也有类似的章节内容,如《礼送刽子手回国:蒋介石对日本以德报怨》(参见附录2)。 这篇文章与[何仁勇]先生的两篇文章,虽然有重叠之处,但这主要是资料来源相差无几,我们不可以简单地从文章写成的时间上妄谈过多。 【蒋介石说,他的“以德报怨”是对日本人民的,那么对日本军阀呢?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他不是“日本军阀”么?他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三光”政策的制定者,他应该列在日本侵华战犯的第一名。蒋介石却下手令写道:据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汤恩伯呈请将冈村宁次宣判无罪,应予照准。不久,冈村成为蒋介石的高级顾问。后来,被国民党礼送回国。】 如果说冈村宁次大将的罪过,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这条——【冈村的回忆录中记载: 8月16日以来,华北一带及江苏北部日军,由于拒绝共军的缴械要求,到处发生了战斗。仅举二三事例如下:江苏省松相镇警备队,12月份受到共军的猛烈攻击,丧失三分之一的兵力突围而出,中队长战死。同一时期,江苏省高邮警备大队受共军攻击,激战二日,受重大损失,终于被共军解除武装……我军为对共军之攻击实行自卫战斗,共死伤7000多人。】 但如果只是这样简单的告诉读者,读者也不知道这个时间点意味着什么,那么借助两条信息便足够了。 其一【8月15日7时21分,日本电台特别通知:“今天中午,天皇广播诏书,全体国民要尊敬地聆听天皇玉音。”12时整,响起了日本国歌《君之代》。接着,天皇用他那极其尖细的声音说:“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国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这声音传遍了日本本土,以及亚洲太平洋地区有日军驻在的地方……】 其二【8月15日,蒋介石急电冈村宁次,命令日军“在军事行动停止后,可暂保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命令并特别警告冈村宁次等“以上各项命令之执行,该指挥官及所属官员,均应负个人之责任,并迅速答复为要”。蒋介石的意图十分明显,国民党军队尚在大西南地区,对于突然来到的胜利,缺乏准备,而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分布在广大敌占区,绝不能让胜利果实落到中共手里,蒋介石很自然地想到利用日伪军之力,来对抗中共了。】 方永刚和[何仁勇]先生都认定国民党的部队都在大西南地区,而此时对冈村宁次大将的行为均是争夺地盘、抢占胜利的果实。需要借此时机把其三的重要性也说一说,【9月9日,南京,原中央军校的陆军总部大礼堂,正举行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签署降书,递呈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中国受降之日,蒋介石作何感想呢?他在日记中写道:“呜呼!抗战虽胜,而革命并未成功;第三国际政策未败,共匪未清,则革命不能曰成也。勉乎哉!”】 历史不可能重演,但借助许多资料是可以还原的。2009年10月21日网易历史频道的文章《简单称战后国民政府对日“以德报怨”不符史实》与2010年8月12日凤凰历史频道的文章《二战后蒋介石为何要对日实行“以德报怨”政策?》两篇文章,虽然前后间隔时间快一年,但其来源都是一致的——摘自《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1期,袁成毅作品。(参见附录3) 【在战争结束之际,日本在中国战区(东北三省除外)以及台湾、澎湖、越南北部所部署的军队,人数达128万人,再加上日侨,总数在200万以上。此外,在中国东北待遣返的日侨约110万,这样,等待遣返的日本战俘与侨民总数达310余万人。】 【日本投降时仍然占领着一大片中国领土,其军力虽衰,但是还没有受到决定性的损害,由中国军队前去接收在日军支配下的沦陷区,会不会遇到日军殊死的抗拒,颇存悬念。黄仁宇作为一名军官,道出了当时的情形:“终战时日军百余万仍占领中国大部所有重要城市铁道港口,当中发生任何事故,都足以为患深远或至不可收拾。”何况,中国接受他国投降未曾有经验,而素称无敌的日本军队向对方臣服也是第一次,双方都没有可资借鉴的前例可循。】 时间关系重要吗?很重要的。1945年8月15日虽然日本天皇是代表日本投降了,但中国人都应该熟知另外的一条原则——将在外,128万的日本军人,如果不通过政治手段安抚,企图透过武力来解决,像中国共产党的缴枪行为中造成战争伤亡,这种真相一直被假意蒙蔽了起来,甚至只单方面的强调蒋介石与冈村宁次大将的勾结也是不对的。 为何要这样说?2010年9月17日来自人民网的文史参考栏目之《文史参考之17期》刊发过一篇文章,名叫《抗战胜利后,国共都大量使用日俘》(参见附录4),作者是纪彭和赵光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告终。此时,中国大地上尚有数百万的日军和日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战区(不包括东北三省)等待遣返的日俘、日侨共计200.16万余人。加上后来沈阳日侨联络总处统计的东北待遣返日俘、日侨约110万人,整个中国的日本人总数在310万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对于这些日本人,国共双方都曾加以使用。】 这篇文章之始,便已经道破国共双方都曾加以使用,更重要的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但这篇文章里竟然是这样评价冈村宁次的——“与那些被绑赴刑场、验名正身后被枪决、被送上绞刑架的战犯相比,冈村宁次的运气的确是好得多。” 【不单是国民党方面利用日军,共产党也曾大量使用日俘。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留在东北解放区,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粗略统计的日本人数有12016人,加上遗漏的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其中,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技术人员较多。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 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我军最早的飞行员也都是在日本“师傅”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是关东军的王牌,他们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总计有飞行员20 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后来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 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后来曾任空军司令员的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后来,林弥一郎出任了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并于1985年1月率团访问了中国。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东北民主联军政委彭真高度评价了林弥一郎等人为我国空军建设、为中日友好做出的贡献。】 【1956年6月27日,周恩来在接见日本来华代表团时说:“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阀主义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有很多。”这些日本战俘在解放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为中日人民友好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这篇文章的附录里还有一篇我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孟昭庚:《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被无罪开释内幕》,《党史纵横》2007年01期。原文版的我没有寻见,但是人民网2012年2月27日标题《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被无罪开释内幕 未交军刀(1)》(参见附录5)也算是一种回答。 对战俘的利用,其实苏联人干的也很好。2011年2月23日人民网的文史频道刊发文章《日本战俘为战后苏联经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参见附录6)一文,里面有这样的信息: 【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集结在苏联远东边境一带的苏联红军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 150多万军队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等地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突然袭击。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整个远东对日战役中,苏联红军击毙日军共计8万多人,俘虏日军约60万人。】 【到了1946年1月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日本战俘的住房情况仍然没有改观,这一点可以从一份解密档案文件《1946年1月17日第15号战俘营管理局局长布尔特少校致联共(布)红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利亚基舍夫同志的信》中得到证实:“第15号战俘营管理局所属的各个战俘劳改所对冬季仍然是准备不足。党和政府要求战俘劳改营的领导人必须完成一个主要的任务:保持在1945年冬季至1946年开春这个时期战俘人员定额不减员。但是,在现有的战俘生活条件下,在各个厂矿企业及其领导人对这件事漠不关心的态度下,我们无法完成这些指示……尽管战俘劳改营不止一次地向滨海木材采运企业提出过要求和警告,但是,除了极少数例外,住房情况仍然一如既往不符合要求。”当年的日军战俘、后来被从苏联劳改营遣返回国的清水芳夫在多年之后回忆了当时的住处情况:“我们被装上了‘闷罐’火车,从西伯利亚出发,最后被遣送到设在拉达的第118战俘所,就在莫斯科东南400公里的坦波夫城附近。那时已经是昭和21年1月(即1946年1月——笔者注)。在那里,我们住的是半地下式的窝棚,一直住到那一年的8月,这些窝棚是几年以前建造的,窝棚里的柱子是整根原木,已经被手垢弄得黑亮黑亮的。”】 【那么,在第一个冬季,究竟有多少日本战俘死掉了呢?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总共有55000名日本战俘死掉了。加川治良退休前是一名公司职员,当年被关押在西伯利亚茨塔沃战俘所,多年之后他回忆了当年在西伯利亚茨塔沃战俘所掩埋因疾病和饥寒而死掉的日本战俘的情形:“西伯利亚茨塔沃战俘所,据说关押了将近1500人。一个冬天过去,据说就有500多人死于疾病和饥寒,因此,凡是在西伯利亚呆过的人,都习惯用‘地狱’一词来形容这里的营地……因为死亡人数太多,那位担任所长的苏联军官被追究责任,也给送进了劳改营。他的后任是一名文官,营地的状况渐渐有了好转。”】 【1945年9月4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滨海边疆区局副局长季姆琴科中校、战俘事务处处长凯达洛夫中校联合署名的《关于滨海边疆区接受日本战俘准备工作的情况材料》,详细地介绍了滨海边疆区日本战俘的分配情况:“确定将日本战俘分别安置到如下单位:滨海煤炭联合企业,25000人;森林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的木材采运企业,18000人;建筑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企业,12000人;苏联交通人民委员部下属企业,5000人;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工程部下属企业,8000人;有色冶金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企业,2000人。”尽管这份文件只是讲述了苏联的一个行政区——滨海边疆区分配、安置日本战俘的情况,但是从这份文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战俘在苏联劳改时的主要工作场所是:矿井、矿场、木材采伐加工厂、工程建筑工地、石油加工厂、石油工业企业建设托拉斯、铁路和公路等。】 【俄罗斯学者列昂尼德·姆列钦指出:“战俘被用来干重体力活——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莫斯科大概是将这种劳动当作是对战争期间所遭受的损失的一种补偿。”1950年5月24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呈交给斯大林的一份关于战俘问题的报告也记载道:“为关押战俘,共修建了267个战俘营,下设2112个战俘所、392个工作队和178所专门医院……从1945年开始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大规模使用战俘从事劳动……大量的战俘被安排到苏联煤炭工业领域工作,开采煤炭,修建和重建矿井,还被安排兴建新的重工业企业——符拉迪沃斯托克拖拉机制造厂、车里雅宾斯克和外高加索冶金联合企业、阿穆尔钢铁厂……战俘参与修建了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参加了改造和重建苏联各地区公路的工作,参与兴建了一批水电站……战俘占这些工程工人总数的40%―90%……”】 【日本战俘不仅在苏联的工矿企业劳动,而且还为苏联的一系列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比如,阿穆尔河上的共青城,是阿穆尔河下游的河港,距离哈巴罗夫斯克356公里,1932年来自苏联四面八方的共青团员们开始创建这座城市。多年之后,人们才清楚:建设这座城市的不仅有当初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共青团员志愿者们,而且还有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之后被押解到苏联的日本战俘,也就是说日本战俘为这座共青城的建设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一份统计材料表明:有9000多雇佣人员参加了这座城市的工程建设,此外有 39400名日本战俘参与了这座共青城的建设。】 同样是对战俘的利用,冈村宁次的罪恶是多,但如果不利用会是什么样的情形?这个谁能预料呢?但同样是民国时期的事,像[何仁勇]先生一样的爱写作之人,为什么总喜欢那样只要遇到国民党、反动派都恨不得上去一定用文字笔墨使之一辈子不能洗刷,还要留传给后人,而从来都没有注意到与之相关联的材料很多吗? 资料来源附录 1:是1983年商务印书馆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英]罗素著,这段来自第一部分第一章节《个人的知识与社会的知识》(第12页) 2.《礼送刽子手回国:蒋介石对日本以德报怨》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12-02-14/1436295229.shtml 3.《二战后蒋介石为何要对日实行“以德报怨”政策?》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0_08/12/1933095_0.shtml 4.《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被无罪开释内幕 未交军刀(1)》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72467/17232188.html 5.《抗战胜利后,国共都大量使用日俘》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819/203318/12758489.html 6.《日本战俘为战后苏联经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3983534.html

阅读更多

冷眼 | 《白鹿原》的“政治观”

CFP/Getty Images 9月15日,命运多舛的《白鹿原》终于在全国公映。 未删节版电影《白鹿原》超过三个半小时,总计220分钟。导演王全安讲了一个中国农民成为掌握政权者的故事,在这个上升的故事里,他相信的革命动力更多来自私欲与处境,而非宏大的意识形态。电影最后,农民白孝文(成泰燊扮演)从农村来到城市,他成为了“新中国”的新干部,当他的父亲白嘉轩(张丰毅扮演)千里迢迢到县城看望他时,他在一阵甩动的红布与喧嚣锣鼓的集体表演中,在年轻人热烈的笑脸与欢呼声中,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年迈与虚弱,电影把镜头对准了他与他身后的喧闹,白嘉轩无力地弯腰干咳,你只能看到他痛苦无声的表情,却听不到他发出任何声音。 在《白鹿原》送“柏林电影节”的参展版本中,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情节全部被删除,电影变为188分钟;中国大陆公映版再次被删减,最初公布的长度是156分钟。但是这部原定于2012年9月13日公映的电影,在上映前一天再次被延期,最终确定在9月15日公映。“《白鹿原》是中国影史上最难拍的电影。”王全安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 从一开始,拍摄《白鹿原》就不可能只是一个电影创作层面的事。1993年小说《白鹿原》刚刚出版时,人在美国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就曾要求小说作者陈忠实写一封远洋委托书,委托由他来改编《白鹿原》。200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式买到版权之后,由编剧芦苇经手的几个版本都没有通过电影局的批准,芦苇说,为了顺利通过审查,他不希望在送审剧本中加入太多“违反规定”的笔墨,但电影局却期待一次“不会让文学界笑话我们的改编。” 2010年,王全安接手了《白鹿原》拍摄。当他前往小说作者陈忠实的家乡陕西省时,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地方商人的隆重接待,他们都希望能够为这部电影投资,他们更多地将这部电影的拍摄考虑成一个与“大唐芙蓉园”一样的文化项目——那是位于西安大雁塔侧的主题公园,由西安曲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管理,占地1000亩,总投资达13亿元 。王全安最后选择了陕西旅游集团作为合作单位,原因很现实也很简单——这家政府背景的公司可以为他在秦岭脚下的蓝田县圈下500亩地,制造出一个“白鹿原影视拍摄基地”。在这500亩地里,建造了一个拥有200多家住户的村庄,一些历史超过了七、八十年的建筑被移植过来,它们共同成为了《白鹿原》的拍摄场地。 《白鹿原》的历史跨度从清末民初一直延续到1949年以后,改编这一史诗题材的过程中,王全安极大避免了小说因模仿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而制造出的亢奋与所谓的魔幻色彩,他只愿将《白鹿原》当做一群农民的故事。准备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他的主角们只需要做两件事:干农活与学陕西话。而在一个长达半个世纪跨度的故事里,王全安在多处关键段落巧妙地通过人的私欲把那些史诗事件紧密地黏在一起,这是电影《白鹿原》改编中非常成功的部分。 比如黑娃(段奕宏扮演)从地主家将田小娥(张雨绮扮演)带回村子时,他们渴望过稳定传统的日子,希望自己能在村子里祠堂里有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但村里的宗族并不接受他们,他们只能远离村庄在一个悬崖中的窑洞生活。黑娃投身革命的童年玩伴回到了村子,当听到他们的故事时,他兴奋地告诉黑娃,这就是新思想与自由恋爱,他激动地对他们说:原来你们就是我们村第一对自由恋爱的年轻人。这种认可在瞬间改变了黑娃,他决定参加革命,而在参加革命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砸毁村子里拒绝过他们的祠堂。 而在窑洞里的情欲戏也是整部影片最令人震撼的部分之一。田小娥的丈夫黑娃参加革命后多年没有音讯,无助的小娥拜托鹿子霖(吴刚扮演)去打探他的下落。两个人因为一起报复了宗族感到了莫大的快乐,得逞之后,鹿子霖去窑洞里找田小娥庆祝。田小娥骑在鹿子霖的身上放声大笑,情绪到了癫狂失控时,她将尿撒到了鹿的嘴里,又在咒骂中把鹿撵出了窑洞,一个人绝望地蹲在火坑上哭泣。 当《白鹿原》被大面积删减之后,这个作品已经达不到让王全安可以自信参加2012年2月举行的“柏林电影节”的标准。“如果是我个人的话,柏林我就不去了。”王全安说。但当得知电影一天不上映,制片人就会有三万左右的利息被蒸发掉时,王决定妥协。最终这部电影在第62届“柏林电影节”在最佳影片单元仅次于意大利电影《凯撒必死》,获得了“银熊奖”。 王全安直到35岁那年才第一次获得拍摄电影的机会。在此之前,他做了大量哲学、美学的理论阅读,用七年时间锻炼自己剧本创作的能力。2000年,他在北京偶遇一位极想做点文化事业的房地产商,后者给了他450万元,让他拍摄了《月蚀》;三年之后,他又以极低的成本与游击战的方式拍完了《惊蛰》。对于他来说,“经济问题是一件很实在的问题”。 王全安是一个特别善于用情欲关系拍摄政治故事的导演。这种能力在曾获得过“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中有过隐秘体现。这部电影中,女主角图雅有一个家族指定但已老迈残疾的丈夫巴特尔,为了维持草原上的艰难生计,图雅必须再找到一个年轻力壮的新丈夫,但前提是,这个年轻人必须愿意同时接受与她那位年迈的丈夫一起生活。 《白鹿原》中的情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张艺谋的《菊豆》与《大红灯笼高高挂》,这种中国人在承受了千年封建礼教的压抑与束缚之后,人性在一种极端、夸张状态的扭曲释放的故事,从来都不新鲜。事实上,对于中国女明星而言,田小娥从来不是一个让她们陌生或者难以理解的角色,她的戏剧性与土地性反而不是一种最难的表演,在张雨绮之前,巩俐已经做得很好。 然而,在三个半小时的未删节版本中,对于张艺谋那一代人的政治观,王全安有显而易见的超越,这种理解力也让《白鹿原》成为一部堪称史诗的作品。 当日军的飞机进入白鹿原的上空轰炸的时候,白鹿原的农民开始要面对革命与战争。张雨绮化身为一个圣母般的角色,她和所有片中的主要男性都将发生身体或者观念上的冲突,并在死亡之后,和土地一样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每一个的思想。 相比于张艺谋那一代导演,王全安的超越恰恰在于他不但展示了中国人极端与夸张的一面,他更是在中国人如何分享革命果实的时候,意外地表现出了他们的成熟、精明与深刻,这种深刻从来没有在前一辈导演的作品中出现过,相比较王全安的政治观,他们都显得幼稚与短暂。 但是,中国观众在《白鹿原》最终的上映版本中将无法看到这种成熟,甚至连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们也没有看到,他们看到的是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相似的故事:一个封建礼教下扭曲的情欲故事。当日军的飞机从上空落下的时候,白鹿原上的人们在一片黄土中抱头四窜,电影也随之结束了。革命以及对革命胜利果实的分享,从电影中消失。 黄子予是自由撰稿人。 相关文章 冯小刚:拍完《一九四二》 我不再有盲目的民族自豪感 《华尔街日报》好莱坞不会告诉你的十件事 《经济学人》上海电影节:历史绝非简单的故事 西雅图为她不眠 冯小刚对话刘震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电影产业:空有数字,要来何用? 被中国电影史彻底忽略的经典影片:《枫》 洪晃:生活太有戏,电影太没戏 《中国好声音》,中国新声音 观望蒙古政局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