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77元廉租客要习惯被搬离
胡印斌(媒体人) 2010年底,北京市民郭春平因在胡锦涛视察期间称廉租房月租仅仅77元,引发网络围观。日前,她因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了960元的廉租房申请标准而被要求搬离。对此,郭春平表示自己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不少,但还是租不起房子。...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11 月 17, 2011
胡印斌(媒体人) 2010年底,北京市民郭春平因在胡锦涛视察期间称廉租房月租仅仅77元,引发网络围观。日前,她因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了960元的廉租房申请标准而被要求搬离。对此,郭春平表示自己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不少,但还是租不起房子。...
阅读更多发布者xin chen | 11 月 14, 2011
中关村产品被曝高价专供政府 采购价高出近四成 中关村产品被曝高价专供政府 采购价高出近四成 某公司员工从中关村一家电子产品柜台购买的两款朗科B203系列U盘。同一款朗科B203-8G的U盘,政府采购价为125元,市场价仅为90元。新华社发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配置、功能相同或类似的电脑等电子产品,被供货商贴上“专供政府采购”的标签后,销售给政府采购部门的价格就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高出数百甚至上千元。如此“专供”怪事,竟在电子产品政府采购领域大行其道,导致高价采购泛滥。 同款产品 采购价高出近四成 同一款朗科B203-8G的U盘,政府采购价为125元,市场价仅为90元,前者比后者高出近四成。今年8月,某政府采购中心委托专业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机构进行价格监测时,发现了政府采购电子产品时,销售价格有不少“猫腻”。 据“中国・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监测发现,8月份朗科U盘有4款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产品高于市场价格,平均高出24.24%。对于价格过高问题,这家政府采购中心已经向供货商约谈交涉,要求降价。朗科公司负责这家政府采购中心的协调人姚先生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证实,公司的确已经调整了价格。 调查发现,除了同一款产品价格有差别外,还有的产品配置、功能相差无几,换个型号后,政府采购价便高出不少。 据了解,朗科公司市面上销售的U盘产品主要是U系列,而B系列U盘主要是专供政府采购等特殊渠道的产品。“U系列和B系列的产品实际都是一样的,只是名字、型号不同,但卖给政府时当然价格高。”中关村一位电子产品经销商称。不过,朗科公司姚先生称,这两个系列的产品在售后服务上是有区别的。 记者登录多家政府采购网站发现,中标入围的朗科U盘都是B系列产品。记者从政府采购网站查阅一款B902的U盘,其产品简介与朗科官网描述的U902产品简介几乎完全一致。朗科公司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B系列产品有专门的供应渠道,并不零售。 记者10月中旬走访中关村多家经销商发现,由于部分朗科B系列U盘产品被政府采购部门发现价格过高问题后,经销商已经不再零售。一位经销商向记者推荐:“现在B系列产品有政府采购合同才能买,你可以买U系列的,质量都一样,并且还便宜。” 冰山一角 专供采购大行其道 中电指数近年来为全国多家政府采购中心提供市场价格监测。指数中心主任、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副秘书长郭旭表示:“朗科U盘只是电子产品政府采购问题的冰山一角,实际上靠提供‘专供’型号产品赚取高价已经成为政府电子采购领域的潜规则。” 中电指数随机选取了四地政府采购中心网站,对笔记本产品就“价格、配置与服务”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政府采购网站内90%以上的笔记本型号与中关村市场在销产品型号不匹配。“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供应政府采购的笔记本电脑都是厂商为政府采购专门配置的,而市面上没有同一款产品,政府采购部门就难以判断价格是否合理。”郭旭说。 对一些供货商的“专供”营销,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陈燕平深有感触。她说,政府采购产品,关键要有市场可比性,多方考证后确立合适的价格,但一些“专供”型号对此造成了干扰。“我们也在采取措施,跟厂家重点谈配置,而不是只看型号。” 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 ■ 专家说法 应推进批量集中采购 “‘专供’现象在政府采购领域由来已久,实际上是供货商的一个幌子,需要治理。”长期从事政府采购研究的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认为,像电脑、相机这样的通用电子产品,根本没必要“专供”。“专供”实际上给政府采购留下了无序运行甚至暗箱操作的空间。 徐焕东认为,从根源上治理“专供采购”现象,关键要减少协议供货的采购方式,进一步推进批量集中采购。他说,协议供货最大的好处是便捷,但弱点是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和集中监管。集中批量采购后,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性,提高政府采购部门价格谈判的筹码,从而确立比较合理的采购价格。 专家认为,有效防范“高价采购”,需要在预算编制、产品中标、价格监控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须环环相扣。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副秘书长郭旭认为,关键是要形成充分的竞争,形成采购价格监管常态化,将采购产品价格实时与市场价格对接,实现采购产品“市场可买,价格可查”,引导供应商自律。此外,要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打造“阳光采购”。 分享到: > 相关报道: 中关村电子城今年吸引企业百余家 中关村创业板孵化样本捷成股份:插上资本翅膀 中关村商圈:从单一电子产品向多业态发展 北京证监局:中关村82家公司已备案创业板 法制晚报:中关村科贸几十家柜台一夜被搬空 泰国水灾影响中关村生态:硬盘价格半月翻番 中关村业态调整部分商户搬离:电子产品仍有售 微博推荐 | 新浪科技官方微博
阅读更多发布者marlies ruck | 11 月 14, 2011
2011年11月14日 16:43:03 ——《华商报》专访著名律师陈有西 今年以来,南阳杨金德案、北海律师伪证案、沈阳夏俊峰案等,都有陈有西的身影。近日,应西安市律师协会邀请,来给西安两千多名律师做讲座的陈有西,得空又到西北政法大学和法律学子交流。在讲座上,陈有西坦陈自己曾经的“体制内”经历:他曾在浙江省公安厅、省委、省高院等部门任职十多年,在投身律师界之前,曾“任浙江省高院院长秘书、省高院新闻发言人”。他说,这段经历让他可以通过体制内外的两种视角,理性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并对律师业的现状和出路有了更深邃的思考。“中国是一艘慢腾腾的大船,我们都是船上的水手,让我们来做一个合作者,帮助划浆前行,而不是破坏者。”他也鼓励年轻人进入体制内,因为“中国需要新鲜血液”,但同时还告诫“希望你们保持纯洁,不要变坏”。 日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转型时期律师如何参与公共事务、刑事辩护律师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备受关注的夏俊峰案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问:您到西安讲座微博直播行程,讲座中也谈到自媒体时代律师所受到的影响。什么时候开始借助网络?如今,围脖对您意味着什么? 陈有西:在13亿人口当中,20万律师只是一个小小的队伍,声音很小.以前公检法说了算,很多案件都是公检法内部的报道员写的消息,不少是一面之词,夸大其辞,自从进入自媒体时代,律师可以进行真相的澄清,有些甚至可以辟谣,这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就是让社会公众”兼听则明”,真相让老百姓知道.应该说,通过网络发言,律师的声音能够与公检法势均力敌.南阳杨金德案宣判后,当地政府开新闻发布会,想对一个明显的刑讯逼供的错案定调,我们在博客上分析这个案子为什么是错的,刑讯逼供确实存在,老百姓看了视频,确实是相信我们的话,而不是相信他们政府的话,这其实就是网络时代话语权的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我的学术网站有两年半历史了,微博开通一年不到,当初也是别人鼓励我开通微博,当时也是试试看吧,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问:此前在微博里,律师之间也有过争论,有律师指责同行不应该将案情对外披露,法庭上的事情应该在法庭上解决。 陈有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司法的生命在于公开,公检法机关可以开新闻发布会,律师可以上微博公开,让大家来辨别嘛。社会上以前说律师是骗子,吃了原告吃被告,拿谁钱替谁说话,律师为当事人服务的职业伦理不被社会所理解,现在通过律师的一步步努力,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做给老百姓看,特别是北海案,把证据展示出来,大家会看到,哦,刑讯逼供原来是真的存在的,原来我们国家警察真的有这么不讲理的.如果没有这样信息公开的时代,律师喊破喉咙也没有人相信,怎么会不相信公检法,却相信你这个为罪犯说话的.为了赚钱的律师呢?律师是给被告辩护的,你给强奸犯辩护,你跟强奸犯差不多,你给杀人犯辩护也跟杀人犯差不多,中国历来百姓就是这么看待律师的。特别是李庄案,扎扎实实地工作,一步一步展现给老百姓看,包括官方、高层也在看,他们明白了,原来中国少了律师真的不行,冤假错案那么多,就是因为没有律师那么扎实的拉开来和公权力较量,进行实质性的监督,一个国家的司法文明必须要有这样的法庭上的抗辩,必须要有和公权力叫板的真正的律师,而不是配合你们打击犯罪。在这种对抗中,才能发现公权的失误,才能防止冤假错案. 问:李庄案似乎很有典型性。您是李庄案第一季的主办律师,第二季律师团的主要组织者,有年轻律师私下里称你为盟主,可以看出对您的尊敬,李庄案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细节吗? 陈有西:李庄案是一个污名化律师通过维权洗白的过程.我们做得很艰难.虽然李庄被冤判,但是全国人民基本上明白了真相.从改变律师的形象理念,也是通过真相的揭示开始的,以前官方媒体时代,是律师不说话的时代,他们说李庄是个黑律师,是个嫖娼律师,说他发了“人傻钱多快来”的短信,人们就会相信.但在自媒体时代,通过辩方的观点的展示,真相和证据的揭示,让人看到李庄并不是这样。后来我给李庄讲,“他们说你‘人傻钱多快来’”李庄一听笑开来:“我怎么会说这些?我不是有毛病吗?”“他们还说你嫖娼,到底有没有啊?”他说我是洗过一回脚,“没关系,好多人陪着我一起洗脚”。我说,就是一起陪你洗脚的人说你在嫖娼。非常搞笑的。李庄案律师发挥了很大的阻击作用,斯伟江律师有句名言:正义不在当下,但我们等得到。要说还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内幕,基本上都公布了,至于有些内幕,比如第二季为什么会撤诉,现在还没法说,时间长一点以后会说的。 问:李庄案对律师界有什么样的启发? 陈有西:律师要自在自为,要抱团取暖,不能一盘散沙,自卑自弃.李庄案第二季,前后方律师一起商量,是有步骤、有安排的,这个案子有一个有效的工作方案,方法步骤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案子是胜在事实证据上,本身就是一个构陷的案,一公布真相,事实很清楚。李庄案的示范效应是可以黑掉律师。北海案其实就是个复制翻版. 问:通过李庄案,人们看到刑事辩护律师原来也很弱势,也有了律师转型的说法,有了律师抱团取暖的说法。 陈有西:抱团取暖,律师帮律师,象荷兰有个律师互助组织叫lawyers for lawyers,相互协助,这方面做得很不够。20万律师真正关心其他律师被抓的,就那么二三十个律师。大多数律师都还只是明哲保身的. 问:刑事辩护很严峻。有统计数据显示,10年间有110位刑事辩护律师获刑。 陈有西:这个统计数据是全国律协刑委会调查统计的,其实并不准确,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更糟。现在刑事辩护律师越来越少,许多资深律师不再做刑事诉讼业务,有些干脆改行,整个律师行业在变相罢辩,此前岳阳市律协很震撼地公开发文《全市律师停办刑事案件的紧急通知》,公开罢辩,现在不会这样公开说了,就是事实上退出不做.中国刑事案件辩护率30%都不到,而大量的县一级的是由没有律师资格的法律工作者在辩护,没有专业的律师参与。由此造成的问题是,大量年轻律师进来,填补资深优秀律师退出留下的空白,但普遍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取证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会见不知道怎么说,更重要的是没自卫的背景和声望。很容易出事.所以,年轻律师,刑事辩护律师风险越来越大。 问:你认为,该怎么办? 陈有西:刑事辩护糟糕的趋势没有停止的迹象。退出律师界?罢辩?变相罢辩?还是抱团走向刑辩舞台?我想,还是找出我们的科学的、比较稳妥的方法,既维护当事人权益,又保护好我们自己。我常讲,一个高明的拳师,打倒对方,首先要练好马步,站稳脚跟,如果自己都不稳,你打不出,别人没倒下,你先倒了。所以说,刑事辩护律师要练好内功,要充分认识到整个大环境,找出我们的科学的、比较稳妥的方法,坚定信心。 问:在夏俊峰案死刑复核程序中,你体现出了一个资深行家的经验和独到。 陈有西:这个案件媒体报道后,可以说群情激奋,网民都为小贩说话,好象城管就该杀.这种情绪是盲目的,不健康的.我说夏俊峰不该杀,是因为从事实和证据着手,这个案件是很清楚的正当防卫案,不是故意杀人案.不是因为他是小贩,杀的是城管,我就去帮助小贩,支持他杀城管。这种情绪是要不得的。我们法律人必须严谨,实事求是。而不是跟在一股情绪后面走。这就是专业理性的律师和一般网民情绪的区别。如果我们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利用这种网络情绪,而不是专业严谨的发表辩护意见,甚至不依法办案,官方肯定会非常恼火。他会认为这个律师在煽动对抗,而成为不安定因素,那就赶快判死刑杀掉算了。我后来在网上是比较客观冷静的,反而替城管说话:城管个别的违法乱纪,不能成为我们否定整个城管队伍的理由,别的地方的城管打死人,不等于这个地方的城管也打死人,我们还是就事论事,依事实依证据来分析,就看现场当时发生了什么,如果故意杀人,应该执行死刑;如果是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就应该改判。 问:追根溯源,作为资深从业者,你认为刑诉辩护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陈有西:主要问题还是公权力的运用缺乏节制,现实司法框架设计中,公安和检察系统很强势,举个例子说,一个案子拖了几个月,我要打电话问问情况,法官说“喔,这个你不能问的,这是审判机密,我要告诉你我就违规了”,但是检察院要来个电话“某某,这个案件怎么样了?”法官就说“这个案件比较麻烦,这个证据有点弱,可能要判无罪。”“那不行啊,明天我们要和政法委讨论下”。所以,一个刑事案长期拖延在那里,最后肯定有罪,因为检察院可以随时和法院沟通补充证据,而这个过程律师是不知道的,被蒙在鼓里。 问:这样一来,就不会有抗辩平衡。 陈有西:我们的刑诉法理论是,公检法密切配合打击犯罪,他们天然在一起。而刑事律师地位,和被告地位差不多,成为被打击的对象,认真负责的辩护,常常被视为是在和公权力叫板,是在捣乱,帮助违法犯罪者,是在破坏社会安宁。所以,越认真负责的律师越成为官方肯定不了的人物,像这次全国律协全国优秀律所、优秀律师的评选,我可以保证北海律师团的20来个人,没有一个会评得上的。提名权都不会给你,这就是现状。人民群众真正拥护的律师,我们的官方恰恰是警惕和防范的。这是我们官方意识出问题的重要例证。他们和人民的判断标准已经背离了。 问:有资料显示,目前普遍存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的情况,新近刑诉法修改中也提到了这方面的内容。 陈有西: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美国,警察会千方百计保护证人,因为他们是法庭中心主义,证人是必须当庭作证才有效的,没有证人作证,无法证明有罪,陪审团会放掉他。所以,证人是控方的宝贝。而我们不同.我们中国的证人基本不上法庭,95%以上的证人不出庭,用公安.检察取的证言来作为证据,来证明有罪.中国的法院这种审理方法,导致我们倒过来。美国是警察拼命保护证人,我们是警察检察官到处抓证人。抓来关着,审出口供拿到法庭上用, 不让他上庭对质,导致了大量的证人伪证。因为是公权力迫使他伪证。如果到法庭说出真相,马上会抓进去。这就是中国大量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证人是常常被抓的。 问:问题在哪里? 陈有西:因为我们证人不到庭的言词证据能够被法庭采信。所以,我一直认为,刑讯逼供的根源不在公安,不在检察,不在纪委,最严重的渊源是法院,总根源是法院。很多人总批评公安、反贪局,纪委刑讯逼供,我说不对,总根源是法院没骨气,豆腐法院,明知道证言虚假,他只看表面上吻合,就冤判了。到目前,很多的非法证据排除,没有一份判决书敢写明是因为刑讯逼供,刘涌案腿都打折了,最高法院视而不见,照样提审判为死刑,公开支持刑讯逼供。樊奇航案也一样,这样明显的刑讯逼供,最高法院视而不见,杀了。由于言词证据可以被采信,有些假案冤案,侦查机关就不会让证人上法庭作证,否则,就抓证人,逼取口供,受贿案基本百分之百的证人都被抓过,我绝对不会乱讲。很多证人是作为受贿案行贿人取保候审的,不准见律师,不准上法庭,如果见律师,马上抓回来,如果上法庭,当场抓你。现在刑诉法修改中,有些学者说,中国证人不到庭是由于没有补贴,担心会受到黑社会的摧残报复。我说错了,这些学者根本不了解中国第一线司法的真相。中国证人90%以上的威胁来自于公权力,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补贴,也不是老百姓对证人进行威胁。现在对证人直接的威胁就是反贪局,纪委、公安局。而刑诉法恰恰规定,不得威胁恐吓证人,但这一法条司法现状中老早被作废了。 问:长期羁押,这些年来也被广泛关注,能否谈谈? 陈有西:我曾到欧洲访问,人家的刑事被告95%取保侦查,荷兰警察只有3天关人的权力,要继续延长必须经过专门的治安法官的同意,警察权力从程序上被限制了。只有杀人、强奸、爆炸等严重的犯罪是关起来侦查的,其他的一律取保侦查.这次刑诉法修改,根本就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关起来侦查的方法要继续延续下去。为什么呢?公安、反贪机关主要的破案方法,就是依赖口供,要获取口供,就必须关起来。不然,他们就很担心,出去的话,现代通讯技术这么发达,一个电话就可能串供,案子就破不了了。因为我们国家是把破案打击犯罪放在第一位,不是把人权保护放在首位,当然关起来方便,警察就可以节约资源,放外面满天跑怎么办?浙江省人大讨论刑诉法修改的时候,公安厅的一个同志就说,有些学者不了解国情,我们浙江省每年抓的那么多罪犯,60%是流窜犯,都不是浙江籍的,如果再去外面侦查的话,我们没有那么多出差经费,我们怎么办?他们也提到羁押不通知家属也是有道理的,我们那么远寄个信,确实家属通知不到,所以应当规定可以不通知家属。我接下来发言的时候,我说恰恰因为你这个理论、这个数据,更加不能秘密逮捕,60%的流窜犯不需要通知家属了,加上一些重特大的要案等等都可以不通知家属,这样估计80%以上的人失踪了,都没声没息,到底是被绑架了?被暗杀了?还是掉水里淹死了?谁也不知道!这次刑诉法秘密逮捕这一条,我是坚决持反对意见的。在中央党校、南方周末和央视网上发表了七篇文章。关押侦查的问题,我也在邯郸等地的演讲中重点分析了。 问: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秘密长期羁押争议很大。 陈有西:围绕长期羁押的问题,有一个后果是必须看到的,那就是导致法院大量冤假错案。因为关起来一两年,法院最后要发现这是冤假错案,特别是市场经济犯罪领域,罪与非罪界限很模糊,但人已经被关一两年了,像南阳杨金德一样被打残了,这个时候要判无罪,违法关押要国家赔偿,刑讯逼供的警察要被判刑,反贪局要被判刑,纪委要判刑,决定要逮捕他的那些人要被追究刑事和行政责任。也就是说,到法院发现冤假错案的时候,可能这起案件起码有20个人有责任了,他不抱团通过党委、政府、政法委、纪委逼着法院把案子判掉才怪。这种角力之下,输的一方当然是牺牲你这个被告,而不会牺牲有权的一群执法者。冤案就是这么来的。我以前在公安厅、省委、高级法院工作的时候,还以为冤假错案是由于过失,现在我完全改变看法了,很大一部分的冤假错案,是司法人员故意造成的,不是失误所致。这个性质就很恶劣,失误是我们每个人没法避免的,但故意而为,就是犯罪行为。而我们的犯罪行为公开进行,很多体制内的,还不让你说,说了要吊销你律师执照,为什么20万律师以前还大喊大叫地呼吁,这些年大家都不说了,沉默了?因为说也没用,很多人就这个心态。像我这样的还在喋喋不休,应该已经是可以视为不正常了。被敏感了。 问:面对冤假错案,民众有一种普遍期盼包公那样的清官的愿望。 陈有西:包公一直都被正面肯定,但那个时代里的司法行政合一,刑事民事合一,侦查审判合一,其实都是和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这不是包公的错,是封建主义职权主义司法的必然结果。但现在一些公安局长、反贪局长还要学包公,要做包公,老百姓就认为他是好官,问题就很大.因为包公戏里浸透了封建法专制残暴的血液。我点出几个问题,第一,刑讯逼供!包公审案,都是“招是不招,再若不招,大刑伺候”,是不是?包公审案就是要打,而且公开打,不是关在看守所里打,就在法庭上打。第二是不得自我辩护,没有律师辩护。陈世美这么坏,这么背信弃义,不准你讲话,我们现在好多审判就是不准你讲话,现在就是这么学来的。第三个是,不准上诉!而且立即执行。包公戏里面没有上诉权,铡人直接在法庭上进行,残暴的司法本质就体现出来了。其实这是戏剧家的想象,《宋刑统》(宋律)也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说司法文明,但这是司法暴力,司法权力的绝对强化。中国被告人没有地位,是几千年传下来的,现在律师制度恢复几十年,第一代律师不做殉葬品才怪,这样的环境下,律师的日子不好过是正常的。 问:公众普遍关注的夏俊峰案至今还没有结果,作为代理律师,你怎么看待这种久拖不决? 陈有西:最高法现在很重视死刑案,也很紧张,很大原因是以前杀错人,最高法做报告时可以批评省一级法院,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现在不行了,杀错一个人都是最高法的责任,如果将来再出现一个赵作海、佘祥林这种案件,主审、签发死刑令的最高法院的法官就要倒霉了。所以,现在死刑复核权收回后,最高法非常支持律师咬文嚼字、关注细节、支持刁难,以前死刑案讲求“两个基本”,即所谓“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就可以核准了,现在则不成,必须排除所有的合理怀疑,就是要关注细节,要排除所有的疑点,这个案子才能核准,这是死刑收回最高法后,刑事审判观念的一个重大的变化。这样一来,律师的地位就提高了,他再也不会认为你是捣蛋的,律师在帮助我严格把好死刑关,巴不得律师刁难。现在,法院的一些思维也在慢慢地倾向于人权保护,严防冤假错案,认真倾听律师意见。所以,现在,刑事辩护律师的发展,以前看大局,看形势,看需要,抓主要矛盾,不要纠缠细枝末节,现在要求律师尽职辩护,纠缠细枝末节。特别是重大的死刑刑事案,所以,北海案,非法证据排除搞了六天半,司法理念的进步,和大环境是有关的。就夏俊峰案而言,据我了解,是比较乐观的。 问:在今天这个时代,律师在许多公共事务上都在发声,律师的价值正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你认为刑事辩护律师应该怎么面对现实? 陈有西:我主张律师能够坚守,因为人类发明律师制度,主要是从刑事辩护的功能开始的,而不是做项目,办商事民事案.如果不做刑事辩护了,律师功能大半去掉了。而且,人权保护的需要,13亿人,如果没有律师这道屏障,没有扎实的刑事辩护,强势公权失去制约,冤假错案难以控制,大家都会是受害者。所以,李庄案的阻击,北海案的阻击,不但让老百姓认识到律师是有用的,对被告人是有用,对公安检察也是有用的。这些年刑事辩护律师处境确实不容乐观,我还是特别希望有经验的律师带领年轻律师坚守刑事辩护。罢辩是没有用处的,只会让那些勾兑律师、骗钱律师有饭吃,好的律师不能退出,要抱团取暖。 本报记者杨鹏 2011年11月12日 08:07:01 (本文来源:华商报 )
阅读更多发布者Anne Henochowicz | 11 月 13, 2011
骆家辉大使来中国用经济舱,很多人认为这是作秀。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看看美国的有关规定怎么写的。 管这事的美国联邦政府总务局有专门的《联邦公务旅行规定》,即Federal Travel Regulation。我们只看飞机和火车舱位选择问题 【1】。读一读这规定马上就能看出实在是细致入微,比如对涉及到的名词都专门给出定义。 先看美国总务局坐飞机的部分 。其中指明,一般要使用使用经济舱,但几种情况下可使用商务舱: 1. 因为残疾之类的身体原因有需要。 2. 安全方面有需要,例如有生命危险。 3. 如果乘坐外国飞机(注意,一般要求乘坐美国航空公司飞机,即 fly America),且外国飞机经济舱卫生条件不佳。 4. 没有经济舱 5.
阅读更多发布者marlies ruck | 11 月 11, 2011
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10多年前,第一次听到“证据交换”的说法。然后,有过四次这方面的经验,一次是在上海,还有三次在浙江。现在浙江似乎已经没有法院这么做。 昨天,接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电话,说灾民们诉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决定案,决定于2011年11月17日进行证据交换,我提了些意见,但这显然是法院一贯做法,我也就没有过多坚持。 但这不是说,法院的做法有什么法律依据。 时下法院组织的证据交换,都是由主审法官单独组织,跟现有法律规定是抵触的。《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因此,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对于证据的意见,应该由合议庭听取。证据有没有证据能力?证据力的强弱,都是合议庭决定的,也是案件的关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1条规定“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也即证据交换由“人民法院”组织。也就是说,《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授权主审法官一人组织证据交换,听取意见。 当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正式庭审中,可以重复自己的观点。可是,那样此前的证据交换就没有了实质意义。法院为了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增加当事人的负担,自然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以我两年前碰到的两起证据交换来说。 一是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行政庭组织的证据交换,第一次证据交换,正碰上我开庭,我派了个助手(不是委托代理人)陪同当事人前往,证据交换是主审法官一人主持的,主审法官一定要当事人当场让发表对被告提供的证据的意见。当事人不懂法律,表示到庭审时由律师发表,法官不同意。 然后,法官安排了第二次证据交换。为了表示对于法官的起码的尊重,我派了另一位助手(系委托代理人)前往。 但是,期间还是发生了摩擦,法官要求即时就对方提供的证据的所谓“三性”发表意见,可是,这显然不可能,本案是环保行政案件,其专业性极强。最后呢,只能是双方将自己的证据通过法庭交给对方,各自拿着对方的证据回家研究。 黄浦法院行政庭的解释是,之所以组织证据交换,是为了防止原告庭审前突然提供证据方面,搞突然袭击。他们说,有过这方面的先例。 这就是法院进行证据交换的真正目的:为了照顾被告,将原告依法享有的到开庭之前才届满的举证期限缩短到所谓的证据交换之日。这种做法并没有法律依据。 法官说,他们这么做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确定举证期限,法院就不应该非得要求当事人在证据交换时发表意见,甚至无需要求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场,只要确定了证据交换的时间,并且告知当事人这是举证的最后期限就可以了。 另外一次是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行政庭组织的,因为法院组织证据交换并不要求当事人一定要当场发表对证据的意见,我就让当事人单独前往。为了表示对于法官的尊重,我再三叮嘱当事人务必准时到场。可是,当事人还是没有准时到场。之后,当事人向法官索要证据,遭到拒绝。根据当事人的说法,法官认为要当着对方律师的面才能交付证据。不知道对方律师是否提过这样的要求? 这种做法,同样没有法律依据,而且没有实质意义。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向法官表述对于证据的意见,当然应该对着对方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否则“程序外接触”可能造成法官的偏见,然而仅仅是交付证据不表示意见,非要对方当事人或者代理人盯着又有什么必要和依据呢? 总之,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证据交换没有实质意义。主审法官单独组织证据交换,没有法律依据。如果证据交换由合议庭组织,则等于多开一次庭,这又是法院不愿的,而且确实多此一举。 现回到本案。按照我的理解,原告方不参加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利后果,但我觉得律师还是应该尽可能尊重、配合法庭。前提是,这样的配合没有损害当事人利益。 而且,本案法官也挺照顾的,决定两起案件一起交换证据,又因为我11月17日浙江湖州有案件开庭,时间调整到了11月16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