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美国之音 | 台湾新闻自由度缓步上升 2011全球排名45

 2012年 1月 26日 台湾新闻自由度缓步上升 2011全球排名45 记者: 赵婉成 | 台北 图片来源: AP 台湾台北一角 总部在法国巴黎的记者无国界组织最新公布2011年全球新闻自由评比,当中台湾位居第45名。虽然和去年相比,名次没有大幅跃升,但学者认为,台湾在一些指标上取得进步,台湾公民团体已经成为制衡政府和媒体的力量。 据国际媒体权益组织记者无国界星期三公布的2011年全球新闻自由评比报告,台湾从2010年的48名上升到45名。台湾2009年的新闻自由度排在第59名。 *新唐人电视台续约事件使排名无法跃进* 去年台湾受到记者无国界组织关注的,只有中华电信公司拒绝新唐人电视台卫星续约事件。由于政府是中华电信最大的股东,而新唐人电视台又是长期报道中国人权问题的非盈利组织,因此拒绝续约被解读为政府对新闻界的干预和封杀。新唐人电视台进行了几个月的强力抗争后,最终得以续约。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张锦华指出,新唐人电视台续约事件虽然并非完全负面,但也是台湾新闻自由度名次没有明显上升的原因:“虽然台湾政府并没有在这个事件上面,还好没有断然断约,或非常蛮悍断约,也让它续约了,可是事实上是经过了一番抗争,也就显示了公部门对所谓的新闻自由方面有所影响和干涉。” *三中并购案令人担心言论自由倒退* 尽管台湾去年的新闻自由度比2010年的第48名,甚至2009年的第59名有所提升,但是张锦华认为,去年台湾公共电视台的人事调整,以及董事会制度方面没有改善;此外,台商背景的三中集团打算耗资8百亿台币,预计能囊括高达140%市场占有率的大并购案,在媒体诸多顾虑下,这起号称亚洲近年来最大的传媒并购案,却没有得到广泛报道。 包括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等一些民间团体以及学者也担心,三中并购案如果通过,就会出现媒体集中,言论自由倒退等问题,因此不断向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请愿抗议,此外也出现了要求NCC拒绝通过并购案的网路联署。截至去年年底,NCC并没有对并购案做出决议,预计此案将在今年进行审议。 *立法禁止政府买新闻* 去年1月12号,台湾立法院快速通过预算法修正案,禁止政府为置入性行销编列预算,多年来的新闻置入做法终于停止。新闻学者张锦华教授认为,虽然这是个指标性的进步,但还是让人有些伤感。 她说:“像台湾这样一个自由民主已经有相当水准的地方,我们还常常自诩为我们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 但是我们政府居然去买新闻,这本身是非常错误的示范。它只是把这个错误的工作把它取消而已,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毕竟做了立法的动作,所以我们只能说差堪告慰。“ *有线电视台自律有成果* 台湾多家有线电视台于2005年成立自律委员会,由业者组成的这个组织并没有处罚措施,但是在新闻自律方面已经取得进步。包括业者协调后一致做到:不渲染自杀消息,不再报道黑道人物出殡以免将黑道英雄化,不追踪报道前总统陈水扁的女儿陈幸妤的消息,也不报道一名杀害情敌者出狱消息,以使这位女性能重新做人。 *各式各样公民团体发挥制衡力量* 张锦华教授说,台湾媒体迫于收视率出现恶性竞争,但还能够在保护人权和善良风俗方面取得进步,这要归功于台湾民间团体,由于各种民间团体的监督批评,影响到立法,加上网路集结,促成目前台湾新闻界出现了自律,他律和法律的“三律共管”现象。 她说:“ 台湾公民团体力量的成熟,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制衡政府,或制衡这些权势,包括媒体的一个成熟 力量。就像现在讲网路的力量一样,形成了一个可以撼动自大的,原来很骄傲的媒体的力量。然后现在政府当然也开始结合这样的力量,所以变成了法律, 自律,和他律结合在一起,一起来互动,来影响,要求这些媒体在竞争收视率之外,还是必须要同时考虑各种各样的民间反映。” 记者无国界2011年对179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自由度进行了评比,中国排名第174,几乎垫底。台湾名列第45,美国排名第47。

Read More

中国假冒零件致使俄国火星探测器坠毁- 俄罗斯新闻社

        俄罗斯新闻社26号引述俄太空专家消息报道说,搭载了中国卫星的俄罗斯火星土壤探测器坠毁应该是使用了中国假冒太空零件造成的。 被俄罗斯航天署在16日对外证实确实已经坠 毁的,搭载了中国“萤火一号”卫星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星际探测器,近日再次成为俄媒体关注焦点。 有关这颗据称被俄罗斯航天署投保了6千万美元的火星探测器坠毁原因,俄罗斯专家们表示,已经找到了罪魁祸首,就是中国的假冒太空设备零件。 官方的俄罗斯新闻网在星期四报道说,一位俄罗斯太空署官员透露说,在制造星际探测器的过程中,很多零件,尤其是微电子元件是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采购的,而根据俄方掌握情报,中国境内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伪造假冒昂贵太空设备零件的产业,而使用假冒的关键微电子元件很容易就将整个系统或某个步骤瘫痪。 据俄媒体报道说,中国境内伪造假冒太空设备零件的做法通常是收购旧的太空设备,将他们拆散后,将旧的微电子元件上的标签消除,输入新的信息,打上新的标签证明出售,伪造仿真程度甚至连一些专家也很难分辨。而在俄罗斯太空署的太空探测项目实施过程中,买个中国假冒零件是很容易的。 此前, 俄方针对火星探测器坠毁原因已经出台了多个版本,其中包括陨石撞击,地面雷达恶意攻击,太阳爆发耀斑等等,但均立即被太空专家们否定。同时,针对中国假冒零件的版本,也有俄专家质疑说,实际上,因为星际探测器已经坠毁,并无法找到,所以真正的原因可能永远也不能被确切证实了。 俄罗斯科学院太空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罗金在27日评论说:“我们看到太空署不断推出坠毁原因的新版本,从恰巧进入太阳风暴圈,到被陨石砸坏等等,给人的印象是一些人一直在 努力找到导致坠毁事故的外部原因,目的是最终得到保险赔偿金。因为如果没有外部原因,他们也拿不到保险公司的钱。” 另据报道,俄联邦航天署27日宣布,原定于2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的“质子-M”运载火箭的发射再次因技术原因被推迟。运载火箭综合测试时发现,第二级的控制系统被发现故障,目前火箭已被从发射平台上卸下并运回装配测试车间。新的发射时间暂未确定。 这已是搭载欧洲卫星运营商SES World Skies的一颗SES-4卫星的质子火箭第二次推迟发射,去年12月26日的发射也因火箭上面的电子设备出现问题而延期。 以上是 自由亚洲电台 特约记者周人俄罗斯报道 。

Read More

方可成 | 新闻业还能造梦吗?

“那几个进了发改委、《人民日报》和中粮的同学,最让人羡慕妒忌恨。而像南方报业集团的offer,坦白说,性价比实在不高,招人条件高,但工作地点不在北京,即使在北京,也不能解决北京市户口。” 这是2011年2月24日的《南方周末》A2版上,一位人大新闻系毕业生的自述,标题叫“不再做‘特立独行的一小撮’”。 读到这句话,除了赞叹报社的自嘲精神外,也不由得开始思考自己“特立独行”的选择——2010年从北大新闻学院硕士毕业,进入《南方周末》工作,虽然驻京,却拿着广州户口,而绝大多数同班同学都已拿到北京户口,也就拥有了我所不具备的买房、买车、子女在京高考等权利。我选择的这个offer,是否真的“性价比不高”? 时代的逻辑 尽管迫于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每年都会将雪花般的简历投向各家新闻单位,但仅就我的观察而言,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是: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对优秀青年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包括薪酬、福利、户口等在内的待遇差异当然是左右毕业生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些近年来繁荣发展的行业自然成为了青年人就业首选的“高地”:投资银行、房地产企业、互联网公司、垄断国企…… 2009年,有感于身边许多同学毕业后进入房地产企业工作、某家房地产国企甚至到我所在的学院开专场招聘会等现象,我写了一篇博客“ 新闻学院为什么变成了房地产学院 ”,引发许多讨论。 抛却“理想主义”、“社会担当”等话题不谈,实际上新闻学院“变身”房地产学院的现象,折射着这个时代的逻辑:功利主义盛行的氛围下,“物质利益”成为择业的核心词汇,而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房地产行业拥有比新闻行业高得多的利润率、回报率、发展速度,自然也便有了强大得多的人才吸引力。 从这个角度上讲,新闻业遇到的人才困境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是当下中国新闻业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 但是,倘若我们放弃这种宏大叙事,回归到细节当中,或许可以对这个问题有更丰富、更深入的体察。 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户口真的那么重要么? 回想自己的求职选择,其实户口、薪酬都不是首要因素——想要户口的话,《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都可以给你,甚至任何一家行业报都可以,可我压根就没有向它们投过简历;想要高收入高福利的话,去找垄断国企吧,可我也没有考虑过。 其实,对于优秀的青年人来说,择业时一定有超越物质利益、超越计算所谓“性价比”的追求,那就是自我实现——能否通过一份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十年、二十年前,中国新闻业对于青年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自我实现平台。当一群群指点江山的少年走出校园,踏入媒体,无数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就此展开。 那些传奇般的故事至今仍在心怀新闻梦的青年人当中流传——1992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沈灏,短短数年内就成长为《南方周末》编委,并在1999年初写出了经典的篇章《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在塑造了一个“文人办报”式的梦想之后,2000年,他又成为《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实现了令人艳羡的财富梦想。 2000年从北大微电子系毕业的许知远,在读书时就已经初露锋芒,毕业后很快成为《经济观察报》主笔,塑造了一张报纸的风格,之后又成为知名的作家,行走中外,自由写作,拥有无数忠实拥趸。 类似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在中国新闻业的黄金年代,造梦的传奇屡见不鲜。 今天,中国的新闻业比十年前当然要发达得多、专业得多,但是我们还能见到沈灏、许知远这样的故事吗?就我的观察,很难,很难。倘若沈、许等人都晚生十年,他们或许就不会取得如今天般的巨大成功。 我想,这其实是优秀青年人不再青睐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份工作仅仅能给你养家糊口的能力,却无法支撑起你更大的野心,更高远的梦想,无法为你的自我实现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支持,有多少人还愿意倾心投身其中呢? 如何重塑“造梦”平台 没有了激情与梦想的中国新闻业,该如何重塑一个“造梦”的平台,为青年人提供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 一个途径是新媒体。今天,新媒体是创业的热土,也是少年英雄频出之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式的故事,最为激动人心。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业务扩展,本应有自己的优势,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在今日中国的传统媒体管理层中,鲜有能够真正理解新媒体的。他们要么自以为是,在新媒体战略上固步自封,错失良机;要么判断有误,盲目出击——这些都成为传统媒体拓展新媒体的道路上,除政策限制之外的另一道难题。 另一个途径是打造专业化、明星式的记者,为记者的学习充电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允许记者的个人风格得到最大化的宽容和最完整的呈现。在新闻生产流程已经日益流水线化,对记者施以计件工人式考核的情况下,个人的梦想自然无法茁壮生长。 当然,“造梦”的途径还有很多。问题的核心或许在于:当管制的手段日益灵活游刃,而各家媒体都日益形成既得利益群体的时候,给年轻人挥舞拳脚的空间自然就小了,只有努力支撑出、打破出一片新空间的媒体,才能重新孕育传奇式的故事。 现在,我所在的报社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品牌活动,名曰“中国梦”。活动的宣传语写得很好:“这是能够梦想的中国。这是敢于梦想的你。这是兑现梦想的中国季。” 或许,在思考庞大的“中国梦”之余,我们的媒体也应该套用这个句式,问一问自己:这是能够梦想的平台吗?这里能容纳敢于梦想的青年才俊吗?这是能够兑现梦想的新闻业吗? 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所谓的人才困境应该不复存在了吧。 (本文刊登于2012年1月《中国记者》杂志,刊出时有删改) 关于作者 方可成 , 南方周末, 记者,专栏作者 理解和谈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专栏 博客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网易微博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您可能也喜欢: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告别新闻纸,变革正在发生 反求诸己 新闻学院为什么变成了“房地产学院”? 你看的新闻是哪个等级的? 无觅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对比新闻 : “非法集资”?从孙大午徒刑到吴英死刑

*孙大午和吴英都因“非法集资”而坐牢* 浙江青年商业大亨吴英女士被省高院二审判处死刑,该案已报北京最高法院等候复核。司法机关认定吴英非法集资巨大,给“国家、人民”造成特别严重损失,故判处死刑。而许多年前,河北农民企业家孙大午就是以此罪名郎当入狱的。 *吴英如流星* 吴英是2007年被捕的,当时她26岁。这位本世纪初在浙江金融界商界迅速崛起的新星首富,昙花一现,又像流星一样飞速陨落了。她创办的许多发展良好收益不错的本色公司都被低价拍卖。这位坐牢五年的女青年正在铁窗后等着最高法院审核浙江高院的二审死刑判决。如不出意外,她的生命将永远定格在31岁。 上星期,浙江高级法院维持金华中级法院原判,判处吴英死刑,罪名是非法集资7亿7千多万人民币。吴英是浙江东阳人,浙江本色控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按照浙江高院认定的罪行和后果,只有中专文化的吴英“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特别重大损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所以判处死刑。 浙江高院的二审判决,引起了更大的争议。赞同者认为,法院是依法办案,有理有据。反对者认为,吴英即便犯罪也只是经济罪,罪不至死。中国日报说,有网站对40万网友进行调查,64%的人认为吴英判死刑太重。 知名经济学者郎咸平说,这种判决就是在“杀人灭口”。郎咸平在中国新闻周刊(12月23日)上说,到后期,吴英真的已经没办法了,雪球越滚越大,自己控制不了了。她被判死刑背后牵扯到一个公务员团队,有千丝万缕扯不清的关系。 *当地官员联手“杀人灭口”?* 知名作家曹盛洁说,吴英父亲吴永正对记者说,一审前,东阳市政府十几名官员写联名信,要求判吴英死刑。一审后,这些官员又到浙江高院,要求二审维持原判。吴英曾举报7名官员。 官员联名要求法院判处一个罪行难以界定的女青年死刑真是天下奇闻。曹盛洁说,希望媒体公布吴英举报的7个官员姓名、及联名上书官员的姓名。 知名博客写手十年砍柴说,官员可以联名要求判吴英死,那不叫干涉司法,而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草民网上为吴英鸣冤,那就是舆论干涉司法。 郎咸平说,此案真正的本质意义,就是揪出这一批拥有权力的人,如何防止他们进入浙江的地下金融市场,这才是当务之急。 *李承鹏:“论绑架司法”大病句* 作家李承鹏更是尖锐直接地说:“‘舆论绑架司法’是这个国家有文字以来最大的病句。主谓宾都错了。这个国家哪有舆论,在作家出本书都像出挺进报,写条微博都被封号的时代,舆论只是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这个国家没有绑架,软禁毒打监听活埋,那叫对反革命的镇压。这个国家也没有司法,当一水儿的官员担当法官时,那叫家法,不叫司法。” 说到吴英案,大家都记得这位年轻的女士两度法庭痛哭的情景,也让人想起河北农民企业家孙大午案,孙大午当年也是两度在法庭洒下男儿泪。 *孙大午,河北农民企业家融资被判刑* 2003年河北徐水县法院判处孙大午3年徒刑,缓刑4年,罚款10万。法院还判处大午农牧集团30万罚金,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孙大午当年49岁,检方起诉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千4百38万元,涉及储户523人。孙大午认为,所谓“存款”是一个金融概念,对应的是贷款,而大午集团并没有放贷行为,所以不属于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范畴。 孙大午是03年5月29日被带走的,7月4日正式逮捕,10月30日县法院开庭审理,当天做出宣判。孙大午在牢房里待了整整半年。 *茅于轼:孙大午干了“违法”的“好事”* 孙大午的案子,也在北京城里引起了相当的波澜。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去制订的一些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急待修正或废止,如果违反了这样的法,未必是一件坏事。孙大午错就错在干了一件‘违法’的‘好事’。” 2011年5月7日,凤凰卫视请吴英的律师、在京浙江商会副会长,吴英的父亲还有孙大午等几位嘉宾参加《一虎一席谈》节目,讨论吴英一案。浙江商会副会长说,他佩服吴英的投资眼光,“她所投资的物业至今都升了五、六倍,然后很多已经被司法机关向特定对象低价处理了。我也佩服吴英的眼光,是因为竟然没有一个贷款方落井下石。” 孙大午说,中国有“非法集资”,却没有“合法集资”。他说:“根据我的发现,这很好解释—这个国家,人所有的权利必须官赐。民未经官恩赐而行使权利,就是非法,当然官可以根据情形选择是否追究。” *滕彪:吴英生命与“你我”有关* 中国知名法律工作者滕彪,在龙年大年初一写了一篇文章:吴英的生命与你我有关。他说,吴英作为民间企业家,向朋友借款从事实业经营,既没有使用欺诈手段,也没有非法占有的企图,这只能算是民事纠纷,与公权力何干?受害者没有站出来(借贷金额7.7亿,11个债权人都否认自己被骗),公检法何以如此迫不及待地抓人杀人? 滕彪说,2011年1月4日,最高法院公布施行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滕彪说,吴英非但不存在“集资诈骗罪”,历史地看,她还是众多推动金融体制变革、打破金融垄断的行动者之一。 “金融垄断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滕彪援引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说,“你把金融业垄断起来了,老百姓的钱就没地方去,一方面钱很多,一方面借钱还借不到,这就说明我们的金融业有很大的问题。金融业干什么?就是把钱能够用到好地方去。现在老百姓有很多钱,而中小企业又很缺钱,就是你金融业有毛病。” *法律学者萧瀚:坚决反对判处吴英死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萧瀚,在其腾讯博客上接连写下了12个“坚决反对判处吴英死刑!”的句子。他说,“说穿了,就是伪公权可以肆意作恶,蹂躏民间私法关系,夫妻俩吵架炒到官府那儿,可能会被痛打一顿关牢里。现在也一样,吴英借人钱,生意没做好搞砸了,借钱的人只想要回钱,但官府说你只许管我借钱,借不借给你看我高兴,不许管那么多人借钱,你瞎借钱,我就要宰了你。” 也是政法大学老师的滕彪在这篇长文中说,中国公民苦于“非法化生存”久矣。孙大午案的时候,人们就热议“民营企业的非法化生存”,当下的吴英案,民间信贷的非法化生存又进入我们的视野。 *滕彪:在中国不非法没法活* 滕彪说,“曾几何时,你收听美国之音,你非法了。你举办一个舞会,你非法了。你雇佣的工人超过8个,你非法了。你贱买贵卖,你非法了。你把自己的奥拓开上二环路,你非法了。现在情况变了,很多原来违法的事情变得不违法了。但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情况没变。 “你在城市打工没办暂住证,你非法了。你没办准生证把孩子生了,你非法了。只能生一胎你生了两胎,你非法了。阻拦强拆队伍毁坏你家房子,你非法了。发帖子批评官员,你非法了。为了讨薪你爬上立交桥,你非法了。在路边摆个摊儿卖烤白薯羊肉串,你非法了。 “没经过出版社自己印些书分发给朋友,你非法了。没经过公安登记而留宿外国人,你非法了。不放弃某种气功,你非法了。你的孩子奶粉结石了,你站出来带头维权,你非法了。调查地震校舍质量问题,你非法了。越级上访,你非法了。自焚,你非法了。没死成活下来了,你非法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非法你能活下来吗?” 滕彪曾因为探访学者范亚锋在其家和派出所遭到公安“痛打”,打他的人说,“打死挖个坑埋了。”滕彪说,吴英案发生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中。吴英的生命也是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的。问题仅仅在于,这一次,我们有能力阻止司法机关成为谋杀机器吗?或者仅仅在于,我们的后代在回顾吴英案时,看到的是我们的呐喊呢,还是沉默? *孙大午的诗: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 河北农民企业家孙大午后来写了一首诗: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因为你的丑陋/代表着我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因为我是你忠实的儿子/你可以任意折磨我/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因为我理解你/你可以不理解我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我愿意你十全十美/因为你就是我 祖国/我对你意见太多/请不要怪我/因为我不能改变/我就是我 *孙大午案引众人关注* 中国北京知名律师张星水和许志永当年是孙大午的辩护律师。他们在辩护词中说:无庸质疑,孙大午先生目前面临着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仍然有效的僵化的金融体制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定。 张星水说,当年在孙大午案中“虽然没有以辩护人身份直接出庭但是始终关心着本案进展的杜兆勇先生、胡星斗先生、李智英先生、姚监复先生和孙达女士先后两次针对此类僵化的法律规定,依据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审查法律的书面动议请求。”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中国新一轮镇压:中国2011年新闻自由

世界上最大的记者组织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国际记联)亚太区分部一月二十一号对外发表了一份标题为“中国新一轮镇压:中国2011年新闻自由”的监察新闻自由的年度报告。报告揭示,随着2011年二月份中东茉莉花革命的浪潮传送到中国之后,中国国内外的记者在中国的采访环境更加恶劣,不少记者被辞退或者被迫离职。互联网仍然是中国政府镇压的目标。而外国记者的签证被拖延更成为官方向记者进行威胁使其就范的手段。 *中国的新闻自由在2011年遭受重大的挫折* 国际记联在年报指出去年二月份中东和北非地区茉莉花革命浪潮迅速传到中国国内之后,激起了中国境内呼吁发动“中国茉莉花革命”的抗议活动,国际记者联合会监测到多名新闻记者、因特网博客作家、艺术家及维权律师被中国公安部的国内安全保卫警察及其代理短期非法拘留、滋扰及虐待,这些人最终获得释放。但是它们仍然受到家居监视或被起诉。该年报说,中国的新闻自由在2011年遭受重大的挫折。 国际记联的发言人胡丽芸在该年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年有十六名记者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只是冰山的一角,她相信有更多的记者被迫离职,但是目前得知究竟有多少记者被迫离职。 法新社报导说,因为在2012年晚些时候中共十八大将选举产生新一代领导人。随着中共当局在十八大召开之前试图压制反对派的声音,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该社引述胡丽芸的话说:“ 每当领导层换届的时候,中共当局有责任确保社会稳定。他们不会容许任何形式所谓的‘不稳定’。” 香港资深的媒体工作者,香港开放杂志的总编辑金钟在接受美国之音中文部专访的时候表示这份报告说明了记者在中国所面临的恶劣环境,尤其在是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爆发茉莉花革命之后。他说中国很多年轻人和许多网民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爆发茉莉花革命之后,非常的激动而举行了三次集会,立即被中共当局镇压下去。 金钟说:“因为他们非常的紧张,在茉莉花革命被镇压之后,他们又抓了很多人,跟着就有艾未未事件,跟着毛派死灰复燃。在这个大背景下,他们对新闻传播的控制就非常的敏感。就把这些动态的事件压制在大家都不知道的状况下。” 金钟表示,中国政府对外国记者的政策是“画地为牢”。 这个政策始终是没有改变的。他们圈了一个范围,这些记者只能在这个范围活动,出了一步都不行。比方说阻止CNN记者陪同好莱坞影星贝尔访问山东临沂的维权人士陈光诚。 金钟说:“从陈光诚这个案子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消息和新闻的封锁简直到了铜墙铁壁的地步,完全把他孤立地禁闭在家中” *互联网是中国政府镇压的主要目标之一* 国际记联在这份2011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互联网是中国政府镇压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加紧控制因特网方面,中国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监察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自该部门成立后,超过六千个网站被指 关闭。而对外国媒体报导的规章也突然收紧,同时为了避免外界的审议,中共中央中宣部及省宣部于2011年起开始更变对媒体禁令传递得做法,不用文字改用口头传递,并着媒体不能用文字记录。该年报结论说,这种做法引证,中宣部或者相关的部门明了有关的禁令或者指令都违反新闻自由。 *中国网民千方百计突破网络封锁* 香港开放杂志的总编辑金钟指出中国网罗了许多外国归来的高科技网络人才利用他们的技术来构筑一个天罗地网来控制中国的网络。尽管如此,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却无法彻底的控制。很多网民用许多方法翻墙去突破网络的封锁去浏览官方不让浏览的网址,获取国外大量的信息。 金钟说:“所以这个情况就处于一种斗智的状态。”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华盛顿短暂停留的期间,这个星期三接受美国全国公共电台访问的时候也指出尽管中国设法监控网民通过因特网社交网址来讨论中国的时事和政治社会问题,可是网民们总是领先一步,通过各种代码来讨论西藏问题、基本自由、以及中国的政策、政治制度和经济等问题。 * 加强因特网有效运作* 因此金钟认为在二十一世纪因特网,手机等多媒体的时代突破中国新闻封锁管制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互联网和其他手机传媒有效的运作,使得上亿的网民得以获得国外的信息。他说他把一些抢手的文章放在网上,比方说去年开放杂志十月份杂志的一篇关于毛泽东情人的文章,据说中国大陆已经有上百万的网民通过不同网站的下载而阅读了这篇文章。他说像这种事实说明我们不能把工作只放在 传统的媒体上。 他说:“我们还必需在互联网上多用些工夫去把它做的更好。这样的话我想未来我们的传播空间还是有希望的。” RSSリーダーで読む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まるごとRSS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