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之谈六.四后美中外交风暴(三)
方励之谈六.四后美中外交风暴(三) 作者:方励之 2011年 6月 08日 图片来源: 方励之提供 方励之夫妇在美北京大使馆最后一晚,6月24日,在大使的房间开告别会。 编者按: 身处1989年六.四事件旋风中心的方励之时隔20多载之后提笔回忆,著成《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 》,披露因他六.四之后避难美国驻北京大使馆而引发的美中外交风暴,详述包括时任大使李洁明等人与中方调停、安排方氏夫妇避走国外的过程和所起的作用等。以下是方励之原作的摘录第三部分。 反制裁 1990年的春季,一到四月,“方励之问题”没有进展。双方都已知道底线,虽无不可解的利益冲突,但一时难于找到出路。一方面,布什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不可能宣布解除经济制裁;另一方面,北京当局也不可能在得到明确承诺之前放人。 4月,中国当局曾准备派员访美,被美方拒绝,因制裁情况未变,不能互访。 我们则静观双方的角力。美国NBC 电视台主播Tom Brokaw 不能来interview,只好写信问我们的状况。我回信中说“我现在是夹在两个超级政府之间了”。 静观到的一个角力场是中美军事合作。 二战期间,美国和ROC联盟,在重庆建有中美合作所,收集日本及其他轴心国的军事情报。美国和PRC建交后,合作的主题之一仍是军事情报。两国合作,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情报站,监听收集苏联及东欧阵营的情报。情报站的技术装备由美方提供。获得的情报则由两国共享。美国驻华大使和武官定期去情报站检查工作。李洁明不止一次谈起西北情报站。 美国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后。中国的一个反制措施是,停止西北情报站合作。1989年夏秋时,我们注意到,李洁明谈到情报站时,显得焦虑。但是,到1990年初,大使的焦虑消失。很明显,苏联东欧阵营的政权变化,使中美情报站不再重要,失去价值。斯考克罗夫特12月在北京访问时,大讲东欧事件,就是向北京表示,从尼克松访华时代开始的外交政策,要调整了。中共的反制裁失去了力度。 李洁明在他的经CIA审查过的回忆录中,也提到该项军事情报合作[1]。所以,该项合作已不是机密,已经终止。李洁明的回忆录中提到很多小事。有一桩小事没提,不知道有没有机密。 阅读全文> > 电邮此文 打印此页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