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2011/9/14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华尔街日报》: 中国维权律师江天勇披露被关押期间的细节,称受到非人待遇 ——被释放不久的江天勇打破沉默,向《南华早报》透露了自己受到的打骂和折磨。 美联社: 中国异议作家杨茂东坐牢五年后被释放 ——他说自己无辜被关押,在狱中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对待。 《洛杉矶时报》: 中国如何封杀了斋月 ——在新疆维吾尔人骚乱之后,中国当局加强努力,压制宗教活动。措施之一是强迫穆斯林学生在斋月吃饭,但在开斋节却关了食堂。 东亚论坛: 稳定与中国的社会治理 ——维稳是贯穿胡温时代的主线,初期比较有效,但是现在却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它与政府机构现代化的目标背道而驰 上海人博客: 芮成钢问骆家辉:我听说你坐经济舱来的,是不是因为惦记着美国欠中国钱的事? ——这位芮记者已经从二发展到二百五了。 《环球邮报》: 维基解密公布的密电,在中国引发捕风捉影的抓汉奸 行 动 ——由于泄露出来的密电中包含一些学者和人权活动家的名字,他们被攻击为奸细和间谍 《华尔街日报》: 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文加剧了中国网民的交锋 ——博主方舟子称社会学家于建嵘为美国政府线人,引起网上热烈辩论,并被要求道歉 《外交政策》: 邓小平那些见不得人的秘密 ——最新一部西方人写作的《邓小平传》提供了一大批珍贵的信息,但是它还是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并不算全面。 《名利场》: 长篇报道:中国能跑多快? ——从中国铁路的发展看中国的飞速变化 《福布斯》: 中国积压的未售房地产的确是个问题 ——中国目前待售房产多达 2800 万套,是美国的四倍。因为其价格更令人难以负担,因而比美国的待售房产更难解决。 《纽约时报》: 向卡扎菲秘密出售武器,暴露出中国政府内部的不和谐 ——国防部和外交部在对外出售武器问题上都有发言权,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向存在裂隙 SPACE.com : 无人对接试验承载着中国的太空梦 ——中国原本计划今年秋天发射天宫一号空间站,但是近期的卫星发射失败使得这一计划可能会受到影响   【国际外交】 路透社: 中国呼吁美国不要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外交部回应美国参议院议长说,希望美国议员们能看到中美经贸合作的重要性 《亚洲时报》: 新保守主义过去之后,孙子与克劳塞维茨谁占上风 ?——有人认为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是孙子的军事思想战胜了克劳塞维茨,但作者认为孙子思想有着重大的缺陷。 《时代》周刊: 朝鲜旅游:第一艘游轮将带你驶入封闭的海岸 ——北朝鲜的第一条游轮线路日前对外开放,它的吸引力在于外人不知道其驶向什么目的地   【经济金融】 《商业周刊》: 在抵抗债务危机中,人民币是金砖四国中的唯一赢家 ——本季度只有人民币对美元保持了升值,中国市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抗压弹性 美联社: 中国 要求 西方政府解决债务问题 ——温家宝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称中国愿意帮助欧洲度过债务危机,但美欧发达国家要“先把自己家里收拾好“ 《福布斯》: 中国难以独力挽救欧洲 ——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构成来看,它根本无力挽救意大利的债权市场,更不要说拯救整个经济了。 《华尔街日报》: 中国不会挽救欧元 ——尽管北京一直表示要帮欧洲度过难关,但是其行动却十分谨慎。而欧元的前景还在一路下跌。 路透社: 美国参议院议长发誓要推动关于中国货币问题的法案 ——他指责中国故意压低汇率,建议对中国货加征惩罚性税收以抵消中国的不当竞争 《华尔街日报》: 对于苹果来说,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苹果在全球扩张活动中把中国摆在了首位,这是一个十分英明的举措。 卡内基基金会: 美国不会变成第二个日本 ——有人担心美国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零增长,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生产型泡沫和消费型泡沫的不同。   【生活百态】 路透社: 尽管中国经济保持繁荣,许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工作 ——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 660 万人,但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比前年低了三个百分点。有人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 《亚洲时报》: 中国老人为西方保健公司提供了良机 ——中国的老龄化和敬老传统为国外的公司在中国开设养老院创造了条件,但它们也面临本地化的考验 《名利场》: 寡言 低调的维维 ——他对自己的隐私十分在意。有好几年你甚至在 Google 上都找不到他。对于中国人来说,他最重要的身份是章子怡的前男友。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译者的音频博客已登录iTunes,到 这里 即可收听往期的译者音频节目;下载更新需翻墙。

阅读更多

蒋方舟:清醒地成长

前两天,我看了网易新闻做的一个专题,叫做“CBD的午餐”。专题采访了在北京CBD工作的商业顾问、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媒体人等等。每天的午餐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烦恼,好的太贵,便宜的太脏。每天在食堂吃太单调,在便利店吃人多得像要打仗。 CBD是北京的中心,它在短短几十年内是变得如此繁华漂亮,每次我路过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中国真的成为盛世强国”这一类复杂的感叹。每年都有很多面孔新鲜的年轻人涌入这里,建设这里,维护这里的正常运转,把自己的梦想,捆绑在中国的“强国梦”上。 然而,每天最基本的吃,都成为很大的烦恼,消磨着对生活的热情。而这只不过是年轻人每天几十万烦心事中的一件而已。 今年3月份,我搬出了学校,在外面租房子住。我住的地方叫做五道口,这里有一个别名,叫做“宇宙的中心”。很多门户网站都在这里,例如搜狐网易之类的。 每天早晚,我上课放学,都与这些网站的年轻员工们同进同出。我看他们每天早上挤下地铁,晚上再重新挤回拥挤的地铁。脚步匆忙、面色疲惫。他们几人合租一间屋子,个人空间只有一间卧室、一张床和一台电脑而已。 我每次看到他们,总会产生很大的恐惧,我在想:是不是就是这样了?生活就是这样?未来就是这样?理想,也就是这样了? 我出生在湖北的一个小城市,家里都是铁路系统的。这个系统非常封闭,几乎买断了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我的很多小学同学,现在已经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铁路职工,一生大概都不会离开那座小城市。 我放假回家和他们聊天,他们会表达对自己生活的愤懑与不满,说自己原来的理想是能够去一线城市白领。他们羡慕我能够离开这所鸡犬相闻的小城,觉得能够来到北京的我,前途是无可限量的。我想到每日所见的白领生活,不知该说些什么。 十五岁的时候,我去湖北最好的高中上学,周围有很多同学是“富二代”,家庭提供的物质保障让他们可以去享受漫长的青春与轻狂,整个世界都像是他们的。今年再次和他们偶然在网上遇见,却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出国了,有的是去读书,有的干脆已经移民。他们也劝我出国,说:“中国什么都不好,出去了你就不再想回来了。” 听说这个世纪,就会是中国的世纪了。如果世界是个环形大跑道,那么中国已经跑在了前面。 中国内部,则更像一个大跑道。所有人朝着同一个目标狂飙猛进,同心同力,身不由己。终点是什么呢,是幸福么?是成功么?是北京三环内的一所房子么?大家都一直跑,一直跑,渐渐的,所有人都忘了这个目标是什么,甚至也不敢去过问。 我的小学同学们,那些一辈子也许都生活在故乡的年轻人们,认为自己起步慢、起点低,永远不可能赶超,因此放弃了,把自己视为社会的底层而在后面慢慢踱步。 我的高中同学们,看不起这场游戏,所以干脆离开运动场,不陪你们玩儿了。 而其他所有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离开这个跑道,去反抗这个规则,因为所有人都在跑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断创造出大量的财富,金钱在中国流动着,资本便调配着每个人的生活。钱流向一线城市,便杀进北上广。钱流向体制内,便冲进体制内。 要清醒地成长,必须有脱离这个轨道的勇气。即使轨道之外,并不许诺成功。今年,我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年轻人,一些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有的高中生放弃了名校,去就读企图建造乌托邦的南方科技大学;有的大学生,刷海报、拉选票,去参选人大代表;有的师兄师姐毕业了,也放弃名校、外企这样的选择,去做一些他们认为能够改造社会的事情。 没有什么“形势永远比人强”,因为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 如果有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那么未来的社会,也许会大不一样吧。 未来的中国,会变成一片原野。有跑的、跳的、在阳光下晒太阳的。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盛世强国下的年轻人们,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和择善从之的勇气。 2011年9月10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演讲 来源:蒋方舟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89803f0102dx3v.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3791/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蒋方舟:清醒地成长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09/11, 23:2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蒋方舟:相信爱情 蒋方舟:我心目中没有理想的大学 蒋方舟:关于LOSER 和WINNER 标准问题的讨论 红人乐嘉被方舟子揭老底拿“野鸡文凭” 诺亚方舟的基地在谷歌地球上都找到了 无觅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中国官媒与”9.11″

《法兰克福汇报》9月9日写道:”在党报的网页上,10周年是头条新闻,然而却不是9.11恐怖袭击,而是中国被世贸组织接纳。对北京的时代意识来说,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当时就没有决定性的转折,10年之后,这个值得思考的日子对官方媒体而言依然不是进行深刻思考的缘由。北京的政治学家者朱峰对凤凰卫视说,中国迄今对9.11没有主导性态度,他认为一个原因在于中国还不知道如何在世界上给自己定位。” 该报还写道:”当中国政府在袭击后马上就对华盛顿表示哀悼时,在中国公众中,幸灾乐祸却在广泛传播。在本拉登死后,这种仇恨情感死灰复燃,许多民族主义者声言’赞扬本拉登同志反帝斗争的光辉生命’。喜欢打假的出版人方舟子谈到许多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人格分裂:一方面赞赏羡慕美国,另一方面又觉得被其权力压抑,于是在阴谋论中寻找安慰。” 《明镜周刊》(9月9日)回顾了中央电视台当时的尴尬反应,认为恐怖袭击刚好发生在新闻联播之前,”赶上黄金时间”, “然而,观看央视新闻联播的上亿中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该刊采访的一位前编辑部成员透露,”央视的负责编辑犹豫不决”,”现场直播当时几乎没有,不经中共负责官员的批准就更不可能。所有节目在播放前都要审查是否忠于中共。但是值班的审查官员当天已经下班,编辑部没有人有他的私人电话号码,没有他根本就不许记者报道。” 该刊写道:”……但是,已经得到通知的审查者还得与其他官员商量,中共对恐怖袭击采取什么态度:对美国是表示同情?还是从中国角度看甚至认为美国人活该?匆忙开会,却没有结果。” 报道说,”最后只允许发布一条20秒钟的简短消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史考顿(James Scotton)调查过中国媒体对9.11事件进行的报道,以及收视率。 “央视2001年9月11日的收视率在中国是国家机密。媒体学者史考顿推测说,’对党来说简直太难堪了。凤凰卫视与之相反,观众达到将近10亿人。几乎所有省级电视台新闻频道都接受并转播了凤凰卫视的节目。’当央视在恐怖袭击次日决定播放一个2分钟的消息,已经太迟了。该台早就失去观众,他们转向凤凰卫视。在大城市,为了能看到CNN或BBC,大学生也合伙在国际宾馆租房间。” “中共没有吸取教训” 该刊引用史考顿的看法说:”9.11导致中国的媒体控制制度第一次全面崩溃,使央视断送了可信度。至今这个电视台未能重新赢回。这是观众和国家电视台之间信任危机的开始。” “新闻学教授史考顿认为,’尽管如此,中共没有从9.11事件中接受教训。发生大的事件时,比如今年阿拉伯革命,央视还是依然禁止报道。观众对这家国家电视台根本就不再信任是不足奇怪的。'” 摘译:林泉 责编:苗子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郭娟:郭沫若的身后名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13 次 更新时间: 2011-08-31 16:51:37 郭娟:郭沫若的身后名 标签: 郭沫若 ● 郭娟       这些年,郭沫若声誉不高。自从被目为“御用文人”后,除了一般研究者循例做研究之外,郭沫若这个名字很少被提及,可谓身后寂寞。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女神及佚诗》,其中收纳了初版本《女神》和散佚在报刊上未汇辑成集的郭沫若在“《女神》时期”创作的大量诗歌作品,使读者和研究者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历史原初状态的印象。学者自然是关注的,但该书印数仅有2000册。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这句郭老调侃自己的“打油”诗句,似乎已成了对诗人郭沫若的一般观感。有谁还记得《女神》在五四时期给中国诗界、给中国带来的巨大震撼?一个叛逆的、反抗的、自由的形象,就在“御用文人”的驯顺、荣宠与隐忍的背影之后渐行渐远渐模糊了吗?     还好,日前在郭沫若故居举行了一场《女神》出版90周年的研讨会,纪念那个远去的诗人。有趣的是,主办方将郭老写于1958年的组诗《百花齐放》印制了扑克牌。也许现在可以心平气和地谈谈郭沫若了,这位鲁迅之后中国第一文人,所谓“文化班头”,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书法家……     大人物的身后名,毁誉翻覆,从来都与现实相关。这一点,作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最清楚的。在答《新建设》杂志问的一篇文章里,他曾这样阐释:“历史是发展的,我们评定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以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为背景,以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加以全面的分析。这样就比较易于正确地看清他们在历史上所应处的地位。”所以,他替曹操翻案,替武则天翻案,他扬李(白)抑杜(甫)……他好做翻案文章。他的翻案文章,如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演出几百场,影响不可谓不大,虽是剧作而不是历史考据研究论文,但毕竟多多少少扭转了人们心中白脸曹操、淫荡武则天的一贯形象,促使许多人有兴趣重新认识历史上的曹操、武则天。不过,作为学术著作的《李白与杜甫》却招致非议,认为是一投领袖所好;二滥用阶级分析方法。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而每每有诗作,郭沫若作为诗人而投身政治。当初毛泽东去重庆和谈,以一首《沁园春·雪》引来众人此起彼伏的唱和;到了晚年,能与他唱和的,似乎就只有郭沫若了。而毛主席的诗词也有许多篇是和郭沫若的,比如那首“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七律和郭沫若》,那首“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满江红·和郭沫若》。毛主席喜欢李白的诗,这对郭沫若是否有影响,或许难说有或无,但从郭沫若一贯的浪漫主义诗风看,他也会更爱李白。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的会长蔡震先生在新作《郭沫若画传》中提到一个史料:《李白与杜甫》是“文革”中的郭沫若自己悄悄写的,只因一个偶然原因才被外界所知——当时中苏边境冲突,外交部请郭沫若等学者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在中国政府发表的声明中,引用到郭沫若对于李白出生地的考证,以驳斥苏方的领土扩张。可见著书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趋附领袖。     但趋时是一定有的。那些年月的所谓学术,都受政治环境影响,普遍地用阶级观点分析古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学生都能背诵,起首一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就根据杜甫草堂之顶有多少层茅草为证据指出杜甫过着地主阶级生活。     那时代是“亲不亲,阶级分”。现在想来,不喜欢杜甫,也不必一定因为他是地主阶级。同样,姚雪垠塑造的闯王李自成竟像一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样高大完美,符合“三突出”原则——中学课本还选过,记得我们上课的时候,同学老师一起笑。难道历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者真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家如何揭示历史真实呢?     蔡震新作提到陈寅恪。1953年郭沫若按照中宣部的提议,以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名义致信陈寅恪,请他担任历史二所所长(另外两所所长为范文澜和郭本人)。陈寅恪回信却是回给科学院,而没理会郭沫若。在回信中,他提出了条件,即著名的“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拒绝。在回信中,陈寅恪以他当年为王国维所写碑铭重申“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并毫不客气地挑战郭沫若,说郭是甲骨文专家,也许更懂王国维的学说,可以把他的碑文打掉,由郭来重写。他用了唐代韩愈、段文昌先后写《平淮西碑》的典故,把自己比韩愈,自信他写的碑铭“无其器存其辞”(李商隐赞韩愈写的碑文),不会湮没。郭沫若之前对王国维的死因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方法是近代式的”,但“思想感情是封建式的”,“两个时代在他身上激起了一个剧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封建社会把他的身体夺去了。”这个判断当时在学界影响很大,而陈寅恪看来是不以为然的。     郭沫若与陈寅恪最大不同其实是在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上,一个投入,一个远离。如果要找一位与20世纪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密切相关的文人,一定是郭沫若。他是历史潮头上的人物。五四有他,《女神》惊艳亮相,创造社高张创造精神;北伐有他,攻武昌城,他亲手捆扎攀城墙的云梯;四一二政变前,蒋介石许以高官厚禄,要将长江下游几个省交他管辖,他却以《请看今日蒋介石》揭穿其真面目;南昌起义,他谢绝了张发奎邀约去日本,赶赴南昌,在白色恐怖中与贺龙一起入党;卢沟桥事变后,他别妇抛雏、毁家纾难,只身回国参加抗战;他与李公朴一起经历“校场口惨案”,他不惧国民党暗杀,在上海各界追悼李公朴、闻一多的大会上慷慨陈辞:天不能死,地不能埋,呜呼二公,为和平民主而死,虽死犹生……新中国成立时,他已是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建设新中国而工作……他的老朋友夏衍说过,党犯错时,郭沫若也跟着犯了错误。他没有活到对党内错误进行反思的时候。他会有怎样的反思,我们无从知道了。     我们知道的只是这样一些历史片段——     “文革”中,他的两个儿子死于非命,他默默承受,甚至没有向他的老友周恩来提起。他把儿子的日记放在书房案头,日日相伴,一字一句地抄写,竟抄了八本。这是怎样不见泪痕悲色的椎心之痛。     “文革”中,他在一本英美抒情诗的空白处,随手翻译了一些他喜欢的诗作,似乎透露了他的内心深处的隐秘的激情,如罗素·葛林的《默想》:     我不能让我的尊严的人性低头     在那冰冷的无限面前跪叩     ……     我有希望、苦闷、大愿,精神有如火焚     ……     如高尔斯华绥的《灵魂》:     我的灵魂是太空!     电在闪呵雷再轰,     日月群星在运动,     时而卷起大台风!     风再起!这灵魂里的浩浩长风终于没能使郭沫若再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1978年6月12日,86岁的郭沫若逝世。人生苦短,人生几何。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学术综合 > 学人风范 > 先生之风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371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观察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郭娟:郭沫若的身后名 相同主题阅读 郭娟:郭沫若的身后名 谢轶群:名文人郭沫若建国后为何变得奴颜媚骨 丁东:郭沫若上当 信力建:郭沫若是怎样走向堕落的 方舟子: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 周国平:《李白与杜甫》内外 汤守道:浅议《甲申三百年祭》 王东成:艺术良心:文学创作的“通灵宝玉” 李钟琴:郭沫若当年为何敢于大骂蒋介石? 沙叶新:粪土当年郭沫若 李劼:中国晚近历史上的话语英雄 陈占彪:我一生最厌恶最憎恨的就是虚伪造作——郭沫若诞辰115年纪念 陈占彪:郭沫若:关键在党的领导,有了政治灵魂! 陈占彪:郭沫若的“欢乐颂” 珞珈山:沫若祭 张耀杰:郭沫若的叛逆与服从 郭沫若解放后诗选 谢泳:郭沫若与王芸生:谁看清了历史?  

阅读更多

中央党校“八万哥”: 郑文 (Jackie) 图集(更新)

来源:温柔大盗的Blog 郑文,原籍连云港,常驻北京、深圳、加拿大,自称与中国盐业公司有关系,自称与中央党校有关系。 20110903零点@郭旭律师:#重磅猛料#中央党校省部班学员10人一餐吃掉8万多,其中居然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娃娃鱼(1万4一条估计是人工养的)。该位疑似富二代或官二代的@Jackie_郑文 自己微博发图炫耀。其他数百条微博中显示各色夜店、奢侈品、名车名包,都极尽奢华,数次提到上中央党校就是吃喝。(后郭律师将此内容删除,改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