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墙外楼 | 此文值五块:大国之怒还在后头

提示:饭后勿看 — 22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民主党党首竞选中宣称将继续强调日本主张,以强硬姿态来解决领土问题。此前一天,日本政府派遣多名警察登上钓鱼岛。看来,野田又要拿钓鱼岛说事,为未来的众议院选举造势了。日方在“购岛”问题上执迷不悟,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显然,当前形势已不适合举行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招待会,中国推迟举行招待会是必然之举。   加上此前的“无奈购岛”,将“购岛”作为政绩宣传,以及承认对后果估计不足,野田反反复复,已将“购岛”闹剧演至第四幕。但这场把自己私心暴露无遗,更把一盘本来是“双活”的棋下成形同鸡肋、得不偿失的“打劫”的演出,只能用“拙劣”二字形容,必将以惨败收场。   大国之道,守静处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希望中日双方能够互利共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一直顾全大局,恪守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达成的重要谅解和共识,也正因此中日关系才有了40年巨大发展,中日人民才得到了切实的实惠,东亚地区才有了40年稳定与安宁。   日本政府非法“购岛”行径已经大幅跨越了中方底线。无论野田政府如何狡辩,作为一种国家行为,日本政府“购岛”都是比东京都“购岛”更大程度强化国家控制、改变钓鱼岛现状的行为。中国连石原“购岛”都坚决反对,让中国接受日本政府“购岛”更是痴人说梦。而且,如果未来接手政权的是石破茂之类口口声声要将自卫队改编为“国防军”的右翼政客,其后果更不堪设想,更何况在当前日本政坛右翼横行大环境下,这种可能性还相当大。    大国之怒,万钧雷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发表外交部声明、公布领海基线、实施维权巡航、提交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中国政府打出了一套淋漓畅快的组合拳,这是早已告别积贫积弱、任人欺凌年代的中国,为捍卫自己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反应。 同时,不施霹雳手段难显慈悲心肠,促使“邻居”认识和修正错误,确保东亚地区稳定与安宁,维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也是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日本非法“购岛”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已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日系产品特别是汽车在华销售全面下挫,大量游客取消赴日旅游安排。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竞争和选择多样化的今天,腰包渐鼓的中国企业和民众有理由根据自己的好恶去改变投资和消费取向,出现这种反应非常正常。这对长期低迷,对中国日益倚重的日本经济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一贯在商言商、不问政事、习惯于政冷经热的日本经济界,最先感受到政冷经也冷的丝丝寒意,坐不住了,急急忙忙要派团访华,希望为修复日中关系牵线搭桥。   日本人民也要及早警醒,不要再被把自身利益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少数政客所蛊惑和挟持,让日本四面树敌,在重蹈覆辙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野田政府更要认清现实,要明白中华民族铮铮铁骨,在主权问题上不会有丝毫退让,谁侵犯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会碰得头破血流。尽快回到双方迄今达成的谅解和共识上来,以实际行动消除恶劣影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作者 盈思 为国际问题专家)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中共的“三权制衡”

钱钢为纽约时报中文网专稿 2012年09月24日 如果我说,中共也有“三权分立”,听者定会嗤笑:在说梦话吧您?2011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说了一段话,人称“五不搞”: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                                其实这是邓小平的思想。即使在邓有心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1987年,他也说过,不搞多党制和三权鼎立——这里的“三权”,是西方意义的,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然而,中共确有另一种“三权分立”,确切说,是“党内三权制衡”,这三权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理论上讲,中共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党的代表大会,执行者是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政治局常委,监督者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50年代称监察委员会)。 50年代,苏联共产党开始清算斯大林的个人独裁。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的代表大会要建立常任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作为权力机关行使决策权;同时建立书记处,作为执行机关行使执行权;并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作为监察机关行使监督权。 但一年后毛发动“反右运动”,形成“大权独揽”,即三权由他一人独揽的集权体制,大饥荒、文革的灾难,从此降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称权力过分集中是旧政治体制的总病根。邓小平时代,在胡耀邦和赵紫阳推动下,权力的制衡开始有了雏形,但进步缓慢。 当今的中共,决策权很虚:党代大会五年一次,2000多名党代表,在五年中只参加一次会议,鼓掌、举手,然后使命结束;执行权很大: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在中央委员会,更确切说,集中在政治局常委手中;监督很难:中纪委受中央委员会领导,医生自己就是病人。 中共的“三权”,最早是国企改革用语。1995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一位国企负责人提出企业要“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及其机构互相独立、互相制约的科学管理体制”。 这段话如果用于政治权力,“机构相互独立”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不过后来中共将三权的提法引入政治领域时,“独立”没有了。 从江泽民时期到胡锦涛时期,中共的腐败愈演愈烈。十五大到十六大之间五年,中共查处了98名省部级高干。胡锦涛上任后拿下的第一个高官,是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2003年,在评论“第一把手腐败”问题时,“党内三权”的提法开始出现在媒体上。不过谁要敢说“党内三权分立”,还是会碰高压线的。 2004年11月3日,刚创刊的湖北《新周报》刊登报道《官场腐败新动向:组织部长、秘书长、反贪局长成为“高危人群”》,文章认为挟持重权而缺乏监督必然导致为提供腐败温床土壤。建议在党内实行“三权分立”: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给不同的部门行使。                                  此文被转载,转载者把“党内三权分立”写进了标题。有人看见,向中宣部告状。中宣部问罪,湖北省立刻关闭《新周报》——当时它才发行七期。 “党内三权分立”成了敏感语,可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提法,却日益普及。这是对人民网历年使用“三权”文章数的统计:     2006年初,第十六届中纪委召开第六次全会,加大反腐败力度。《人民日报》发表阐述会议精神的文章,第一次提出: “⋯⋯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完善监督机制。⋯⋯”                                   请注意,它说的是“制约”和“协调”,未提“独立”。这段话,也成为规范性的提法,写入十七大政治报告。                                   十七大后,“三权”的出现频率攀高。其间有两个高峰,一是在2008年,当年国务院实行机构改革,《西安日报》上出现了“三权分立”的提法;次年,深圳试行行政改革,提出“行政权三分”;二是在2011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号召反腐;可见中共的“三权”提法,和行政体制改革和反腐败有直接关系。                                                                     临近十八大,官方媒体上出现了将中共“三权”与政改相联系的言论。《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杂志7月号刊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的文章,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务必将权力结构合理地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的体制机制,使‘三权’能够各自运行又相互制约”。三权“相互分离”、“各自运行”这样的提法,向“独立”靠近了一步。 同样是站在中共的立场,谋求自身变革,一些在网络流传的言论, 更加直率尖锐。最有代表性的是宪政学者曹思源的《致“十八大”的三项建议》。曹认为中共的严重问题在于决策权、监督权集中在执行者手中,他提出党内分权制衡的方案。 按照曹的方案,行使决策权的党代大会要“减人”、“常任”。全国代表人数从2000多人减为500人(省、市、县类推),实行常任制,专职专薪,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它对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领导成员有选举权和罢免权,但无权插手其具体活动。大会选出七至九名委员,组成执行委员会(类似目前的常委会)行使执行权。执行委员会向党代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亦可对错误的决策提出抗辩,提请重议。党代会选出由五至七名委员组成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纪检的主要职责是对同级党的领导干部(包括党代表大会代表、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进行纪律检查,但无权干预其日常工作。上述三个机构的成员,不许互相兼职。 曹认为此方案可以将目前的决策权由虚变实,监督权升格独立,三个机构分立制衡,最易滥权的执行机构,受到强有力的制约。 这是一个温和的党内改革方案,但就共产党内而言,已具革命性。中共党内三权分立,旧制度的顽固堡垒——“权力过分集中”已经攻克,这在十八大应无发生的可能。 然而“三权”提法的走向和变化值得密切注意。曾写入十七大报告的那段规范性语句,是否会继续写入十八大报告?写入时措辞是否会有变化?会不会向三权的“独立”更为接近?党代表的常任制有没有实行的可能?如尚无可能,是否会公布实行的时间表?  作者钱钢是中国大陆传媒人,《唐山大地震》一书作者,曾任《解放军报》记者、《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现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 (CMP) 主任。 本系列评论的英文版,正由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 CMP 网站陆续发布,链接: http://cmp.hku.hk (点击 ” 提法 “ 栏目)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环境:世界犀牛日

2012年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目前在非洲估计 有 4,800头黑犀牛与22,000头白犀牛。按照当前偷猎犀牛的程度,最快在2025年我们将会见到这两种野生动物绝种!这里是一个关于犀牛角交易的 动画视频 。 校对:Soup 作者 Fred Petrossian · 译者 Ameli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经济学人:在中国,谁赢得了经济思想之争的胜利

Sep 15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除却刺激经济所常用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另一种经济思想也在悄然主导着政府的经济调控政策,这就是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WEN JIABAO, China’s prime minister, this week gave one of his last big speeches before retiring from the Politburo’s powerful nine-member standing committee. He vigorously defended China’s bold response to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and conspicuously failed to promise anything similar in reaction to the economy’s present woes. Mr Wen described China’s 2008 stimulus as a “scientific response” to that year’s crisis, which prevented “factory closures, job losses and return of migrant workers to their home villages”. It would have delighted John Maynard Keynes, an economist once denounced as “anti-science and anti-people” by China’s Communists.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萧瀚:论官僚社会的宪政转型

萧瀚:论官僚社会的宪政转型 进入专题 : 官僚社会 宪政转型    ● 萧瀚 ( 进入专栏 )        作者按:本文应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之约而写,发在该刊今年8月号,现发表于此。      宪政观念在1990年代再度成为改革话语热词之后,宪政转型也成为学界相应的热议对象。但是,在讨论宪政转型的现实性之前,必须对中国社会有一个基本的政治学判断。换言之,中国的政治转型,为什么要在宪政问题上下大力,甚至要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宪政,而不是民主、法治、公民社会等任何其他议题?这当然并不是说民主、法治或公民社会不重要,而是说,宪政为何比它们更重要?厘清这个问题,是讨论中国宪政转型的基础,更是对宪政转型的可能性予以展望的关键。      一、官僚社会的源流与现实      无论东西方历史,任何一国的宪政转型都与其转型前的社会密切相关,有些国家的宪政转型成功率甚至完全取决于此前社会的状况。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当代的北非、中东,都有自己特殊的异于他国的本国国情,不了解其历史,不了解其国情,就无法理解其宪政转型的进路。在宪政转型的前夜,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国情?   金观涛、刘青峰两先生曾对195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有过一个精彩的政治社会学概括:   共产党的官僚机构比国民党大十倍,比传统一体化结构大一百倍。……到80年代初中国拥有4000万党员、2500万国家干部,这是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官僚机构庞然大物。随着国家官僚网达到社会底层,近代以来不断萎缩的民间社会终于消失,50年代中国社会组织达到彻底的官僚化。 1   金、刘所指出的官僚组织的规模,现已达致更高的水平。根据官方数据,不包括事业单位编制,截至2010年,中国公务员人数已达705万人。 2但这样的算法低估了官僚组织的规模,因为一则在事业编制占主导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部门并未实行市场化,其工作人员的收入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财政来支付,二则事业编制的各部门由于其在各自社会领域的垄断地位,依然具有高度的行政化色彩。因此,程度极高的官僚社会依然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   这一官僚社会固然是1949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发展出来的,但它有着更为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或者说,当代中国之所以会产生庞大的官僚社会,首先是因为有悠远的官僚政治历史传统。   远溯国史,可以看到,至迟从秦开始,中国就建立了官僚政治的传统。商鞅的《商君书》将官僚政治的统治基调与基本方法讲得十分清楚,而这些统治手段在直到今天为止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千年历史中的中国政治,一个显著特征是王权或皇权的逐渐增强。随着贵族制崩溃,西周以来形成的家产制政治历经千年逐渐被改造成以科考为依托的”皇权-士大夫”官僚政治。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百年中国饱经沧桑,家产制虽转化成党产制,但官僚政治部分不但几无改观,甚至固若金汤、变本加厉。目前中国问题,主要表现为官民对立,涉及一切领域,究其根本,在于党产官僚政治下,”铁打的权力,流水的官”造成的流动但连续的权有制抢劫、无所限制的寡头化伪公权,在侵犯人权方面长驱直入、无所掩蔽,制造无数人间悲剧。   无论古今,中国官僚政治的基础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前者解决钱袋问题,后者解决脑袋问题。古代的王是家族,现代的王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群体,目前是中共。中国官僚政治的两大支柱,一是土地权有制 3,古代是王权或皇权家产制下的权有制,当代则是打着公有制旗号的党产下的权有制;二是权力本位下的等级制。掌控了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后,官僚集团就掌握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权力本位的等级制观念则是服务于此的意识形态。在权力不受限制的地方,绝对不存在公有制,只有权有制。因一切涉”公”利益,都需要委托一批人代为管理,管理权如果无法置于公共所有人的最低限监控中,就必然导致腐败,因为管理者不会认为自己贪贿的利益是属于任何人的。然而,公共管理的监督成本很高,需要大众理性、持续地投入精力,同时,公共管理的成本与公共部门的规模成正相关系。”公共利益”的范围越大,制度设计越复杂,管理成本相应越高,管理难度越大,腐败可能性就越大,所需公共所有人投入的精力也越大。发达的公民社会,会以自治形式将专制社会好大喜功的庞大公共管理化整为零,使管理成本降低,难度减少,腐败也相应减少。而官僚社会则恰恰相反,监管成本奇高,而贪贿成本则极低–就是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不是独立而是效忠于党派的司法体系也不可能公平地解决贪贿问题。   朱元璋和毛泽东都曾想根治官僚政治的这个痼疾,但他们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分权,而是更极端的集权,结果民不聊生、官不聊生,官民均不聊生,且导致官僚政治反弹后使得原有的痼疾更加强固。官僚制只能改造,无法取消–任何社会都需要官僚制,改造的方式不是疾风暴雨的重锤,而是改变其基础。因此,土地权有制向土地私有制的改革,以及结束权力的暴力来源、结束其等级制组织形式以及结束其所依赖的大一统意识形态,是终结官僚政治与官僚社会的核心命题。   ”若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英国奥卡姆(William Ockham)的逻辑学法则,哲学史上称之为”奥卡姆剃刀” (Occam’s Razor)。在我看来,套用奥卡姆的名言,”若无必要,勿增公共,”这或许应该成为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制度领域的”奥卡姆剃刀”。这是大社会小政府的人性基础。政府与社会、个人都存在着权力与自由此消彼长的关系,公权增加,社会权、私权必受挤压,善治国家必然是私权和社会权发达,公权则由上述两者将其限定在必要限度内。任何国家都存在官僚制,是社会必需,唯有在公权力被垄断私化之地,才会配以效忠特定党派并具有自身非职业的私利益的官僚制,从而产生以侵犯人权为基本特征的官僚政治。   中国官僚政治的悠久传统与极权主义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因为它们都是以官僚机构为其核心的运行枢纽。古老的官僚政治配以现代科技,便是天然的极权主义–从而成就官僚社会。虽然自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了部分经济领域的半松绑性改革,但与真正的结束官僚政治–官僚社会所需要的改革–还距离十万八千里。官僚集团在国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人类生活最重要领域的决定性垄断地位,没有过任何根本性松动,甚至连松动的端倪也没有出现过。      二.官僚社会的症状      正常社会有正常社会的基本特征,病态社会也有病态症状,官僚社会自然亦有其基本症状,这些症状涵纳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但集中于政治领域。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官僚社会应该是与公民社会相对的概念,因此,其症状也该是与公民社会相比较而言–当然,都是在韦伯(Max Weber)”观念类型”(ideal types)意义上的比较。   (一)流动性等级制   官僚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无处不在的等级制,其基本等级则是官僚阶层与被官僚阶层统治与管制的奴民阶层。官僚阶层内部也划分为无数等级,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官僚等级制最到位的概括;同时,被奴役的奴民阶层也在自己本阶层内模仿官僚阶层确立等级。这种等级制毒瘤不但弥散于所有领域–包括学校、医院、报社等任何部门,甚至连家庭也会形成严重等级特色的人际相处,父权制是其基本特征。不但官僚阶层奴役奴民阶层,就是奴民阶层内部大量依附于官僚阶层的奴民,也会利用这一依附关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等级制压迫关系。这种压迫关系根据其依附对象官僚的级别,甚至会常常延伸到官僚阶层内部,对级别不够高的官僚形成逆向压迫。由于意识形态效忠体系具有一定开放性,这种等级制具有极大的流动性特征,古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描述的是科举流动性等级制,而共产党体制下的流动性等级制则改科举为入党,作为基本的等级制门槛。   (二)资源的流动性垄断以及财富积累的抢劫性与分赃性   所谓流动性垄断,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流动性,指垄断者作为具体的个人,具有流动性,这是官僚职位的变迁所带来的;二是集团性垄断,此处垄断的根本含义是指相对封闭的集团性垄断,当代中国则是由共产党官僚集团所垄断;三是垄断领域的全面性,即垄断遍及所有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所有领域的资源,都在官僚集团手中掌控,民间能够分享的利益极其有限,而能通过市场公平交易分享的则更少。垄断导致了财富的积累方式,具有浓重的抢劫特性,以及依附抢劫、参与抢劫的分赃特性。   由于中共官僚集团的流动性垄断资源,导致了政治上独裁,经济上抢劫,文化上专制。只是出于有利于抢劫而一定程度上放开的市场,一方面只是从垄断中分一个小小的口子,另一方面替垄断作掩护,化明抢为暗夺,利用暴力政治的垄断地位收获市场的主要份额,进行寡头式分赃,因此并不具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性质。这就是秦晖先生所谓”化私为公–化公为私”的各种利益与财富的掠夺过程。 4   (三)私权无保障   由于中共官僚集团的垄断地位,尤其是其依托于暴力基础的政治经济文化垄断,使得立法行政司法通通笼罩于党权之下,因此,无论是诚实劳动获得的合法财富,还是利用官商勾结得来的非法财富,究其本质,都不具有制度保障性。任何人的私权安全都具有侥幸性,而不具有确定性。只是从概率上看,官僚集团及其依附者获得的各种利益,无论合法非法,都更能得到制度的一般性保护,而无权无势的奴民们的利益,则难以得到一般性保护。近20年来各地极端惨烈的血拆现象,便是私权不得保障最典范的实例。   除了直接面对伪公权的私权难以得到保障,私权难得保障的另一个特征,是私权与私权之间的相互侵害,也很难得到来自伪公权的公平司法,私权受损者无以得救济。而且从官僚集团的统治利益出发,他们更乐见私权之间的相互损害,私权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尊重是官僚集团统治安全的重要保障。除了官僚社会的长期存在,私权缺乏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社会自身严重缺乏自由精神,从而缺乏尊重私权的常识。   这种局面导致了未来中国民主化改革的困难,因为自由是民主之根,没有自由作为基础的民主,很难保障自由,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多数人暴政。缺乏私权观念的人群,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造就私权通过契约的自由而联合的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是制约政府权力的主要来源。   (四)其他症状   其他症状都是派生于上述症状的并发症,例如,权力来源没有合法性,权力行使缺乏正当性,因此,以公共利益或任何公共之名行使的权力,都不具有公共含义的合法性。虽然政府施政在一些诸如路政、救灾、具体个案的司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果正当性,但权力的总体特性是非法的,其行使的程序也是非法的。再如,由于权力并非来源于非垄断性的选举制度,没有民主政治做依托,权力本质上集中于党权,因此,立法、行政、司法的分工不具有三权分立的特性,权力并未分立,即使其本身相互之间有微弱的制衡,也只是垄断集团自身的权斗–哪怕这种权斗的结果在有利于人民时具有一定正当性,但依然不是宪政意义上的分权制衡。   从上述三大症状中派生出来的各类社会并发症,难以一一归纳,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全民腐败、社会道德全面沦丧的末世景象,整个社会丧失了正常健康的价值观、伦理观,因此,各种造假、损害环境、只顾私利罔顾公益的短期现象层出不穷、登峰造极。      三.宪政转型的几个难题      官僚社会的转型必有相应的难度,因此研究中国宪政转型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认识其难度才能明白转型之困难及其克服之道。虽然在具体实践中未必能克服,但至少在明了需要克服的目标之后,行动更有针对性,既不至于因此气馁,也不至于盲目乐观。   (一)自治与联邦   中央政府能否成功地转型为宪政型政府,从长远眼光看不是最重要的。倒是以县级为基本单位的民主自治政治是否能成功,才是中国宪政转型的关键。大陆这样地域辽阔之地,不走联邦制道路,善治的可能性等于零,因为这是政治治理与经济财政双重问题所决定的。美国学者奥茨(Wallace E. Oates)在其《财政联邦主义》(Fiscal Federalism)一书中,通过对集权政府和分权政府以及联邦政府的财政研究后,得出结论,联邦政府的财政管理是最合理的。 5其政治经济学路径的研究结论,与200多年前麦迪逊(James Madison)、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等美国国父们所著《联邦党人文集》中的政治学路径的研究结论,异曲同工。联邦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多中心联合,(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共 2 页: 1 2 进入 萧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官僚社会 宪政转型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