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爱思想 | 《国家利益》:美国的帝国主义之路

《国家利益》:美国的帝国主义之路 进入专题 : 美国 帝国主义    ● 约翰·米尔斯海默         在冷战以后,美国人民对国际政治的未来都抱有深深的乐观,新保守主义阵营中的精英认为,美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使得过去二十年来,美国的宏大战略都在围绕这个基本判断来制定。      美国《国家利益》发文称,这种战略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美国已经全方位,而且不可避免的走上衰落之路,重新回归离岸平衡战略是最佳选择。当然,这不是说明美国要放弃霸权,这是抑制中国最好的方法。      冷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许多美国人对于国际政治的未来都抱有深深的乐观。比尔•克林顿总统也是其中一员,1993年9月间,他曾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   显然,此刻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我们每天都在满怀希望的巨变中接受洗礼。冷战已经结束。世界不再分裂成两个愤怒的武装阵营。几十个崭新的民主国家已经诞生。这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   所有这些良好感觉背后的基础,都来源于两篇著名的文章,它们出自新保守主义者阵营中的精英之手。1989年,弗朗西斯.福山曾发表《历史的终结?》,文中指出,西方国家已经赢得了针对共产主义和法西斯注意的决定性胜利,因此自由民主理应成为“人类政府的最终模式”。尽管“大量第三世界国家仍深陷于历史的泥潭,而且将为今后许多年里成为冲突的温床”,但这种“意识形态演变”的结果之一,他认为,是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冲突“成为记忆”。而且,自由民主和和平最终也会降临第三世界国家,因为“时光之砂”正在毫不留情的将历史向那个方向推动。   一年后,查尔斯•克劳瑟莫在《单极时刻》中强调,美国已经从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主张,对于这种权力的行使,美国领袖们应当毫无保留,“为了领导一个单极世界,美国应该当之无愧的设计世界秩序,并随时准备将其付诸实现”。在对未来的观点方面,克劳瑟莫与福山几乎配合天衣无缝:美国应当带头把民主模式带给世界各地的欠发达国家。毕竟,鉴于美国拥有令人生畏的实力,以及诡计多端的历史,因此这并不算什么特别困难的使命。   过去二十年来,美国的宏大战略都在围绕这个基本判断来制定,其中多半原因在于,对于福山和克劳瑟莫早年的分析,华盛顿环路的决策者们大多对此表示赞同。   然而,其结果是灾难性的。自1989年以来,美国每三年都会令人吃惊的身处两场战争之中,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对世界事务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战争不断,便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官僚势力,这不仅有损于公民自由,也难以有效约束领导人的行为。而他们最终总是会采纳最为残酷的政策,并往往伴随着独裁专制。国父们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正如詹姆斯.麦迪逊所言,“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在不断的争斗中保护自己的自由”。近十年来,华盛顿实施的政策,比如暗杀、引渡以及刑讯,更不用说还有对国内法制的弱化,都显示了先辈们担心的必要。   更加糟糕的是,如今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长期战争到目前为止已经付出了超过一万亿美元成本,并造成四万七千名美军士兵伤亡。伊拉克蒙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自从2003年3月爆发战争以来,这个国家已经有超过十万平民被杀,大约两百万伊拉克人离开祖国,还有一百七十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此外,尽管所有人都在虚伪的谈论伊拉克的“爆发”已经生效,以及同样的战略可以造就另外一个阿富汗奇迹,但美国军队在这两场冲突中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   未来几年,我们或许还会深陷于这两个泥潭,继续追求那些虚无飘渺的胜利。   对于另外三个主要的外交难题,美国同样难以化解。由于担心德黑兰获得核武器,华盛顿曾为了关闭伊朗的铀浓缩能力而加班加点,但没有取得成功。美国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阻止朝鲜获得核武器,如今似乎也对要求平壤放弃它们无能为力。最后,后冷战时期,虽然每个政府对于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冲突问题都曾尝试调节,但无人成功。一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被并入大以色列,这个问题的所有指标都会进一步恶化。   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真相,在当今世界,所有外交麻烦的前线都有美国的身影,而今后几年里,随着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瓦解,以及指责逐步上升到恶毒的水平,事态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最近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发现,“今后五十年,将仅有百分之三十三美国人认为美国将继续成为世界领导国家”,考虑上述因素,这种未来其实不足为奇。显而易见的是,1990年代勇猛的冲劲已经被更加悲观的论调所取代。   这种令人遗憾的处境给我们提出了难题:我们错在哪里?美国还能否走上正轨?   美国已经全方位,而且不可避免的走上衰落之路。在怎样决定总体战略方面,美国总要做出一个选择。孤立主义曾是一些自由主义者追捧的选择之一。这个思路的基础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无视西半球之外的地区,战略的重点则在于珍视美国人的鲜血和金钱。孤立主义者认为美国非常安全,因为两条广阔的护城河——太平洋和大西洋将这个国家与其它大国分离开来,而且自1945年以来,拥有核武器的美国身处世界之巅。不过,虽然自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有着强烈的孤立主义倾向,但政府实际上没有机会采纳这种政策。因为从那时起,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之类组织倡导的国际激进主义已经彻底推翻了这一思路。美国的决策者们认为,这个国家应在世界舞台上实施军事干预。尽管总体战略的全部理由仅仅在于保护美国的安全,然而却没有哪个政治家敢于倡导孤立主义。这意味着,驱使美国公众热衷于统治世界,尤其是在遥远的地区作战,总是优先于其他所有事务。   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传统总体战略,离岸平衡是另外一个选择。这种论断的信念在于,世界上有三个地区对于美国至关重要——欧洲,东北亚和波斯湾。美国的基本目标是,确保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美国支配西半球那样,主导这个地区的事务。这样一来,便可以保证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可以把国力专注于国内,而不会对美国造成影响。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式是依赖当地国家来对抗崛起中的地区霸主,或保持美国军事力量停留在可见视界之内。但这个方式如果被证明不可行的话,美国的海外军队便会协助完成这个工作,最终镇压潜在霸主。   选择性参与战略假定,在世界上,唯有欧洲、东北亚和波斯湾才是美国愿意部署军事力量的地区。这是一个比离岸平衡更加野心勃勃的战略,它呼吁美国应在这些地区永久性的驻扎军队,以协助维护和平。这个战略并不仅仅满足于遏制地区霸主的崛起,为了不让动荡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不被迫拖入战争,它还要求必须阻止这些地区爆发冲突。对于限制核扩散,美国的存在也极为必要。不过,所有这些战略中,并没有呼吁华盛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民主,特别是以战争的形式。   美国的麻烦根源在于,二战之后,这个国家采取了一种分裂的总体战略。自克林顿政府以降,美国拒绝了所有其他的途径,转而追求对世界的支配,或者也可以说全球的霸权,它不仅注定将会失败,而且如果过于依赖军事力量达成野心的话,还有可能引起危险的副作用。   全球称霸战略有两个广义目标:维持美国的领先地位,即确认美国仍然是国际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民主,也就是说,要让美国的形象遍及世界各地。   其潜在的信念认为,新的自由民主政府将有着更多的和平以及亲美倾向,因此是更好的模式。当然,这也意味着华盛顿必须关注全球每个国家的政治事务。这种战略并没有试图优先对美国的利益进行严肃思考,因为他们实际上认为,美国是没有国界的。   这种总体战略的核心是“帝国”,其倡导者相信,美国有权利和义务介入其他国家的政治事务。有些人认为,这种傲慢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感,但九十年代之后的绝大多数美国决策者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他们反而坚信,其他国家——拯救所谓的无赖国家,比如伊朗和朝鲜——会将美国看作服务于其自身利益的善良霸主。   然而,在如何更好的达成战略目标方面,却存在着重要的分歧。一方是新保守主义者,他们相信,美国可以依赖武装力量来支配和改变地球的面貌,而且由于美国的力量如此强大,因此通常可以单方面作出行动。实际上,他们往往公开蔑视美国的传统盟友,以及那些国际机构,在他们眼中,这些不过是格列佛笔下的小人国而已。新保守主义者认为传播民主是一项相对容易的使命。对他们来说,成功地关键在于推翻暴君,这样一来,便不必为保护国家建设付出太多精力。   另一方则是自由帝国主义者,他们当然愿意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来作为社会引擎。不过,与新保守主义者相比,对于单凭武装力量来达成目标,他们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因此,自由帝国主义者认为,要想统治世界,美国必须与盟友和国际组织密切合作。虽然他们也认为,民主制度应该得到大范围传播,但自由帝国主义者并没有像新保守主义者那样,在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制度方面付出太多热情。柏林墙倒下之后,在我们开启重建世界的进程之中,正是这些支配世界的准则主导了我们的议程。   比尔•克林顿是任期在冷战之后的首任总统,他的政府自始至终都在追求全球霸权。然而,克林顿的外交团队由自由帝国主义者构成。因此,尽管这位总统及其代理人热衷于统治世界,但在对于军事力量的使用方面,他们却十分审慎和精明(时任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的一番著名讲话曾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她表示,“如果我们不得不使用军事力量,那是因为我们是美国。我们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对未来的预见方面,我们站的更高,所以看得更远”)。他们或许热衷于推动单极时刻不断延续,但其追随者,甚至民主模式的倡导者很快发现,建设国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使命。   就职第一年,克林顿不假思索的允许美国介入索马里的重建工作。但是,1993年10月摩加迪沙一次交火导致18名美军士兵丧生之后(著名电影《黑影坠落》的原型),他立即将美国军队撤出这个国家。实际上,这届政府被这次失败吓破了胆,以至于1994年卢旺达爆发种族骚乱时,尽管并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但它仍然拒绝派兵干预。不错,1994年9月,克林顿曾许诺美国军队会介入海地,赶走野蛮的军事政权,但他首先必须压倒占据议会多数的反对党,而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取得联合国对于军事干预的授权。当绝大部分美国军队抵达海地时,已经是1996年3月,此时已经没有时间对重建国家进行认真的尝试。   1992年大选期间,对于波斯尼亚的战争,克林顿曾对塞尔维亚放出狠话,不过就职之后,却迟迟不见行动,在1995年的战争中,他只使用了空军。1999年,由于科索沃问题,他与塞尔维亚第二次爆发战争,这次,尽管他的北约司令官韦思利.克拉克将军,以及当时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都曾施加压力,但他仍然选择依赖空军力量。   1998年初,新保守主义者对克林顿施加压力,要求推翻萨达姆.侯赛因。   总统支持将推翻这位伊拉克领导人作为长期目标,但拒绝使用战争方式。比尔.克林顿治下的美国,正如理查德.哈斯给出的评语,是一个“吊儿郎当的治安管”。   在整个八年任期之中,尽管克林顿政府对于达成全球霸主目标并无太大进步,但他至少在外交政策方面避免了出现灾难性情况。这届政府似乎懂得国家建设的内在困难,而且不愿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付出太多献血和财富。   尽管如此,鉴于美国公众对于海外冒险的天然反感,到2000年大选时,即便是审慎的自由帝国主义者也极为不得人心。小布什正是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他批评克林顿政府对外交政策过于狂热,应当改弦更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特别主张应该把更多精力用于重建这些国家。这位共和党候选人呼吁,美国应当缩小目标,将更多精力集中于传统的冷战盟友。美国面对的主要威胁,他指出,是崛起的中国;却并没有太多关注恐怖主义。因此,布什强调有选择参与的总体战略。这样一来,他的竞争者,尽管经过全面包装,但呼吁仍追求全球霸权的副总统阿里.戈尔遭到失败丝毫不令人感到奇怪。   布什获胜之后,美国看上去似乎会采取不太有野心的总体战略。但这并没有发生,因为自从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彻底改变了对于世界的思路。   自从那个令人恐惧的日子之后,毫无疑问,华盛顿将恐怖主义看作自己的头号威胁。但在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方面,政府并没有明确的思路。接下来一年,布什回避了有选择参与思路,全面接受全球霸权战略。但与其前任不同,这届政府采纳了新保守主义者治理世界的那一套办法。这意味着优先单方面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在阿富汗战争打响之前,美国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布什路线”时代,这一路线要求,(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共 4 页: 1 2 3 4    进入专题: 美国 帝国主义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暴雨下的新聞審查,《人民日報》也中槍

網上熱傳《南方週末》被撤的版面 北京上週末遭遇「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多日來政府一直對死亡人數模糊其詞,引發公眾強烈不滿。而內地媒體對暴雨的報導也遭到嚴苛的審查,被要求「對北京水災報導要減少數量,要堅持正面報導,不要搞反思性報導和評論。」 7月26日,有內地記者在新浪微博抱怨,因報導京城暴雨,內地著名報章《南方周末》在付印前被宣傳部門撤掉8版的深度報導。該專題原題為「你的名字,你的故事」,系該報十多名記者奔走2000公里,採訪了24位死難者家屬,並記錄下此次北京水災中25位遇難者的故事。 報導原文 已在網上流傳開來。 內體媒體人龔曉躍在微博上披露,稿件在印刷廠開印之前被撤,主管社委苦求未果。有網友上傳了 宣傳部門在該稿件上的批示 ,版面上, 20多個遇難者訃告被打上大大的紅叉,換成五個官員;標題「悼念」同樣被指定刪除,一邊空白處,寫著漂亮的「英雄」二字。據傳,《南方周末》編輯記者集體選擇拒絕上此版面,最終該報臨時在4個版面上刊登整版天窗廣告。 南方週末經濟版記者張育群張育群的微博截圖 除了 ​​這家以敢言著稱的南方媒體被禁言外,其他在京媒體也受到頗多審查。相對於受深圳網管辦審查的騰訊微博,總部在北京的新浪微博受壓明顯,大量涉及暴雨的內容被刪除,用戶被禁言。 其中,黨報《人民日報》要求公開傷亡人數的微博竟然也被禁止轉發,令人詫異。 除此之外,北京白雲觀原定27日下午的超度法會也被迫取消;而男足中超聯賽也被禁止為死難者默哀、祈福。 直到昨晚,政府才宣布暴雨已經導致77人死亡,而數字仍然可能增加。新聞審查似乎也有放開跡象,今日的《新京報》用22個版面報導災難。 (編輯:曠達)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网民报导:转型专刊

Facebook photo posted to promote harmony in Myanmar. Image by New Mandala. 缅甸宣示推动开放网路的决心,随著政府试图控制西部若开邦(Rakhine)穆斯林及佛教徒之间的 流血冲突 ,而在6月10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而受到考验。缅甸的军政府已于2011年解散,所以现在政府对于网站中种种煽动仇恨和谋杀 评论 的回应,在关键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对未来言论自由的发展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日渐朝民主靠拢,缅甸在言论自由倡议团体「无疆界记者」组织今年度的评比中,仍然是位居「 网路的敌人 」一方。缅甸政府去年开始实行 政治改革 ,借由降低原先封锁脸书社群媒体或其他网路电话服务的防火墙设定等方式,逐步增加对网路的 开放近用 。 至于佛教徒和穆斯林罗兴亚(Rohingya)少数族群之间的冲突在这个正要发展的国家里引发热烈 网路活动 ,然而 仇恨言论 、尸体图片和街头抗议都迅速在网路上散布开来。缅甸独立网站民主之声的伺服器也遭受网路位址多设于新加坡或俄罗斯的骇客团体Blink以 分散式阻断服务 攻击,意图瘫痪网站。 Blink的网站 上张贴了许多像是「罗兴亚人…滚出我们的地盘,我们爱若开,我们爱缅甸」这类反伊斯兰教的讯息,将矛头指向来自邻近孟加拉的伊斯兰教少数教派。 缅甸政府对这些社群媒体上的讯息仍然三缄其口,不过军方人士 警告 新媒体不要针对冲突事件煽风点火,还要求所有的文章都必须在刊登前经过事先审查。如同许多转型中的国家一样,缅甸的网路自由在政治和人道危机下能否存在仍是未知数。在此同时,全球不同角落也都仍然上演著对网路自由的挣扎。 言论审查 日前设在塔吉克境内的独立新闻通讯社Asia Plus连日 无法连线 。虽然官方声称是「维修问题」,批评者则认为是因为该站上使用者刊登批评政府言论而遭到言论审查的明显动作。今年三月社群网站脸书(Facebook)与另外三个俄语新闻网站也曾因「技术原因」而 无法连线 。 为了让「软性言论检查」更为透明,搜寻引擎谷歌(Google)的发展者提出了一套新的 HTTP状态码 ,能更精准呈现某些内容是受到政府当局干预而无法显示的情形。在这个提案之下,如果使者用试图连线到受限的网站,浏览器就会显示状态码为「451:因为法令问题而无法连线」。这个错误讯息将会连带显示相关的法律条文、背后的执法机关以及受限的内容等级为何等资讯。 Google最新的透明度报告透露出2011年下半年来政府寻求 移除政治性网页 内容有增加的趋势。这样的 网页内容移除要求 来自于包括法令执行以及认知中属于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特别指出的例子包括英国警方要求移除宣称会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的640支录影画面;而在印度,要求移除网页内容的要求在过去六个月内也增加了49%。 伊朗的线上审查工作小组宣布取缔 虚拟私人网路 (VPNs)计画,估计约有20%-30%住在伊朗境内的民众依赖这个装置获取被封锁的讯息。 日本公司常用的顶级网域名称”co.jp”在上(6)月15日遭到中国国家网路防火墙以不明理由 封锁 30小时。这是中国的网路检查系统 首次封锁 整个顶级网域。这些网站在翌日恢复连线。 暴行 亚塞拜然警方日前释放23岁的影像部落客、同时也是民主运动人士 胡赛诺夫 (Mehman Huseynov)。胡赛诺夫是因为在报导该国的2012年欧洲歌唱大赛人权抗议活动时被指为攻击警方而遭到逮捕。他最高可能会被判刑5年。 在5月29日离开网咖被逮捕后,摩洛哥籍部落客 苏格拉特 (Mohamed Sokrate)因为走私及持有毒品罪名被判刑2年,其他运动人士抗议判决不公且仓促,真正原因是因为苏格拉特反对君王制的言论才受到报复。运动团体正在集结要求重审,而苏格拉特的律师表示摩洛哥政府刻意忽视证据,例如逮捕他的父亲和兄弟以借此对苏格拉特施加压力迫其认罪。 自从五月底以来,阿曼政府继6月4日发表声明警告将对打著言论自由名号,张贴冒犯政府评论和煽动反动行为的行为采取法律行动后,已经 逮捕 了至少33名要求政府锐意改革的部落客和运动人士。运动人士向人权观察机构表示他们认为政府在近期内升高了 监视与窃听 活动。 国家政策 英国司法部长克拉克(Ken Clarke)提议修改诽谤法,要求推特(Twitter)或脸书等国际网站,在要求下,必须 揭露 匿名张贴骚扰讯息的使用者身份。 监视 英国政府还提出了一份草案,要求网际网路服务供应商(ISPs)纪录所有线上和手机活动,甚至还要追踪邮件。这些资料都将被储存以供政府在未来一年内查阅。非营利机构38 Degrees 发动连署 ,要求英国首相卡麦隆(David Cameron)撤销此提案。 在近期网民报导 电信专刊 中,我们特别指出衣索电信使用深层封包检查(DPI)来监视衣索比亚的网民。根据法国十字架报(La Croix)报导,法国电信业者法兰西电信(France Telecom)以一纸可在2年内取得衣索电信经营权的协议,协助衣国政府架设DPI。法国政府是法兰西电信的 主要股东 。(注:之前的报导对法兰西电信和衣索电信的关系有所谬误,已在6月24日修正) 网路治理 本周我们将持续关注由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 举办的世界资讯科技大会相关 洩密文件 。 中国政府 将提案要求会员国规范境内传播基础建设以及资讯技术公司营运。国际电信规则向来大力批评可能会限制电话与卫星轨道的提案,不过12月的世界资讯科技大会极有可能会采用这些纳入网路网路规范的 提案 。 位于美国,负责网域名称控制的非营利机构,网际网路名称与号码指配组织(ICANN),已经公布新一波超过2千件 顶级网域申请案 结果。一件新网域申请案要价美元18万5千元(约人民币118万元)加上一份为期10年,每年约需花费美元2万5千元(约人民币16万元)的维护协议。批评者指出,这个提案是ICANN发动的 商业掠夺行为 ,而 暴增的网域名称 会让现在的网路品牌辨识度更低,也危及网路安全。 在这2千件申请案中,大多数都是来自像Google和Amazon这样财力雄厚的公司。约有911件来自北美,只有17件来自非洲。而像.app、.home或.inc这些域名是否应通过则 意见分歧 ,饶富争议。 网路空间主权 主要网路公司正在寻找新的影响用户寻找网路广告资讯的方法。脸书计画要成立 Facebook Exchange ,未来将提供广告商关于脸书使用者的浏览历史相关资讯,以及让他们付费以争取使用者的注意力。 非营利新闻机构ProPublica也指出微软和雅虎对外 贩卖 使用者在注册网路帐号时登入的资讯,让美国政治广告团队能借网路广告以接触到目标投票人。 同时,Google、脸书、推特、美国线上以及互动广告局都与非营利的网路安全 组织StopBadware 合作,推出一个称为「 广告诚信联盟 」(Ads Integrity Alliance)的方案。该联盟将扩大StopBadware原先的使命以辨识带有恶意内容会借由点阅网路广告而影响使用者的隐私和安全的网站,对网路安全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 澳洲的线上电子商店Kogan是第一个向仍在使用过时IE 7浏览器进行线上购物的顾客收取6.8% 浏览器税 的线上零售商。该公司表示,这笔税金是为了弥补要让资讯能在IE 7浏览器上正确显示所投注的时间,而不得不的选择。 为了打击垃圾资讯, Reddit网站 暂时禁止使用者向其他大型媒体网站,包括商业周刊( Businessweek.com )和大西洋报( TheAtlantic.com ) 传送 连结。   隐私 一名日本人控告Google 侵犯隐私 ,并要求该公司修改其Google搜寻功能中,自动提示搜寻关键字的自动搜寻功能。该男子宣称由于这项功能,只要在搜寻列中输入他的姓名,记载与他相关犯罪及诽谤纪录的文章就会自动在搜寻列带出,会影响他求职遭拒的机率。 网路安全 两家南韩报纸的网站日前被骇客 侵入 ,网站资料库及编辑系统遭到破坏。这个攻击事件发生在南韩媒体攻击在平壤举办的儿童活动,而北韩威胁要反击之后。南韩警方仍在 调查 北韩是否与这起案件有所关联。 6月12日在莫斯科街头反对俄国总统普亭的抗议中,独立媒体机构再次成为 分散式阻断服务 (DDoS)攻击的受害者,造成网站瘫痪。普亭在3月第三次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而 独立媒体网站 不断受到分散式阻断服务攻击,意图降低它们对抗议普亭连任活动的报导。 新鲜事 一个 叫做Siggly 的新iPhone应用程式问世,这个程式在运用类似Reddit的程式来让使用者票选热门新闻之前,将能让使用者利用iPhone话机录音、上传、以及标记地区,发布微新闻。 出版与研究 The Global Network Initiative: Report on  Digital Freedoms in International Law Stanford University’s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 White Paper on Net Neutral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South African Civil Society Information Service:  South Africa: The Turning Point for Internet Freedom Kevin Macn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Leeds:  Unblinking eyes: the ethics of automating surveillance 若需更多数位时代公民权利未来的相关事件资讯, 请见全球之声事件行事历 。     作者 Rebecca MacKinnon · 译者 Yachi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书展,不仅仅是在香港——一五一十电子周刊第69期

十年一遇的台风“韦森特”袭港,让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损失惨重,入场人数较去年下跌5%。虽然天公不作美,香港书展一周的入场人次仍达九十万,堪称亚太地区文化盛事。从本届书展“从香港阅读世界——读通世情,书出智慧”这样的主题设置中,分明可以读出主办方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野心:让书展走出香港,影响世界。   本期1510周刊聚焦香港书展,与读者一起关注香港书展这一华文世界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并探讨其背后更广阔的文化意义。   书展不仅是淘书的好时机,更是与作者互动的绝佳机会,周刊第一部分为读者介绍本届书展的盛况。也斯先生是本届书展评选的“年度作家”,在内地不算声名显赫的他,对香港文学却有特殊意义:难有第二位作家和64岁的也斯一样,“个人的成长、写作经历和香港这座城市60年的发展如此紧密相连”。原社科院美国所所长资中筠先生也亲临书展,她的分享让现场观众听得入迷。只有也斯和资中筠这样学者大家“压场”,才让商业味道甚浓的香港书展担得起“文化盛会”的声誉。   热闹的表象下,香港书展的文化价值究竟何在?内地作家杨银波认为,香港书展的丰富书目不吝给人以“精神的洗礼”,他甚至断言:就多元与自由这两层意义而言,香港称得上是中国的文化中心。 不过,香港作家李智良却没有同样的乐观。他指出,作为贸易发展局举办的商业性质活动,书展“沾一身铜臭又想有书香”,显得不伦不类。信报的专题则更进一步,为读者剖析书展背后折射出的香港出版业困境,中小出版社生计艰难,书展正沦为大出版商的贸易平台。紧接着,我们选入了梁文道的书展访谈,他不无悲观地总结了香港当下的阅读风气——功利化、本土化、单一化,书展盛况难以改变港人“对稍微深刻曲折的内容都没有兴趣”的事实。   最后,我们以一组各地书展的比较文章,带着读者走出香港,走进世界各地的书展盛会。诗人叶辉认为,真正成功的书展必须在商业和文化两方面取得双赢,香港书展固然商业上无可挑剔,文化底蕴却弱于台北。东方早报记者石剑峰则从香港包容及多元的优势出发,褒扬其文化价值,认为上海举办同类活动时需向香港多加借鉴。而在专栏作家潘采夫眼中,伦敦书展的魅力在于其“沟通”意味甚于“展览”,以书本作为读者与书商沟通媒介,却不追求宏大高调的展出——这一点或许值得热闹的香港书展深思。   1510周刊由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展】 9-1 钟润生:香港书展年度作家也斯 ——香港是我写不尽的题材 9-2 钟华生:资中筠讲“人性”:人性并非一成不变 【思】 9-3 杨银波:香港是中国的文化中心——香港书展游记 9-4 李智良:书展印象 9-5 信报:书•展——文化与贸易的对辩 9-6 梁文道:在香港还坚持读书那你就是真正的读书人 【鉴】 9-7 叶辉:大陆和香港书展都不如台北 9-8 石剑峰:书展双城记 ——香港书展值得上海书展借鉴 9-9 潘采夫:莫扎特离我们还很远——伦敦书展印象 【FMN新闻】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doc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至cochinaweeklydoc+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pdf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至cochinaweeklypdf+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mobi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cochinaweeklymob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希望订阅此电子周刊epub版本请发一封空邮件cochinaweeklyepub+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也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周刊下载: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fe45b3d6f96d09e     所有周刊文章: https://cochina.org/topic/周刊/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