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南华早报》 阮志咏:河内的老狐狸从暗处走到明处

核心提示:在一些认识阮志咏的人看来,他是越南最精明的战略思想家。一名外国使节说,阮志咏远非过去那种表情严肃的官员形象,他是一名有深度的思想家,时刻准备用逻辑而不是教条来挑战普遍的看法。他做事精明,能够既做到温和、机智、迷人,同时又不会透露半点口风。 原文: Hanoi's old fox emerges from shadows   发表:2012年6月24日 作者:Greg Torode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在一些认识阮志咏的人看来,他是越南最精明的战略思想家。有些人说得更一针见血。他们说,这位越南国防部副部长是最狡猾的老狐狸。 越南鲜有其邻国那样的技术官僚阶层,但不乏战略研究痴迷者,在这样的国家,不管哪种说法都是很高的评价。在越南,甚至连学生都着迷于与强敌作战的历史和制胜战略,其中包括古代反抗中国占领者的战争,以及20世纪与法国殖民者、美国、红色高棉以及中国人(又一次)的战争。 不过,阮志咏中将的战场是国际关系,以及为适应中国崛起而不断变化的地区格局。近年来,从事了多年军事情报工作的他从暗处走出来,转而从事军事外交活动,对于越南军事情报机构这个该地区最神秘的机构之一来说,这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对河内而言,这意味着要同时设法改善与中美以及其他大国的关系,同时支持越南在日益紧张的南中国海争端中提出的主权诉求。 两年前,他在该地区游走,让东南亚国防部长与包括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地区大国的国防部长举行了第一次会谈,这一正式的会晤将每3年举行一次。这也许是朝着达成一项有意义的安全协议从而维护这一危险地区的和平局势迈出的第一步。 近来,阮志咏加快了步伐,和数十名地区军事官员及外交使节举行了会谈。本月早些时候,他促成了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来越南与越国防部长冯光青会晤。上周,他与中国驻越南大使孔铉佑在越南举行了闭门会议。 在越中两国努力加强合作的同时,双方围绕南中国海主权问题展开的口水战却在继续。近些天来,中国和越南官员在这一问题上互相表示抗议。 就在帕内塔历史性地回归极具战略意义的金兰湾港、开始对越南的访问之前,阮志咏少有地接受了本报的采访,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在处理越南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事务时手法的精妙。阮志咏把越美这对昔日敌人之间关系出现的细微但稳步的改善作为帕内塔此次来访的背景,他还表现得更渴望讨论与北京之间的军事关系,尽管两国近年来关系趋于紧张。 他表示越中军事关系加强了两国更广泛的关系,并说:”两国都意识到加强防务关系能够防止对抗与冲突。” 他后来还谈到了要捍卫主权的”极其坚定的”愿望,从而支撑两国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其他时候,他的言辞更为犀利。两年前,他警告说,越南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去年在新加坡参加一次会议时,他在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就中国的和平意图发表”郑重承诺”后不久警告说,如果任何一方让局势升级,”我们不会只是退后和观望。” 意料之中的是,阮志咏式的观望现在愈来愈成为该地区的外交使节和军事分析家的研究课题,他们试图弄明白他到底站在哪一边。他是更多地朝中国倾斜还是朝美国倾斜? 从他坚定的目光和略微有些忧虑的表情中看不出什么端倪。他措辞谨慎,会巧妙地用沉默和微微点头来回答非常棘手的问题。从他不停抽烟的做法可以看出平静外表下的紧张。据说阮志咏的另外一种放松方式是喝着威士忌畅聊。 一名外国使节说,阮志咏远非过去那种表情严肃的官员形象,他是一名有深度的思想家,时刻准备用逻辑而不是教条来挑战传统的看法。他做事精明,能够既做到温和、机智、迷人,同时又不会透露半点口风。 维基解密公布的一封美国秘密外交电报中谈到了阮志咏的崛起及其观点。 电报是2010年初由时任美国驻河内大使的迈克尔·迈克拉克所写,里面说阮志咏在与到访的美国官员举行会谈时,对中国的崛起持友好态度,并说北京可以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力量。不过电报中还说,阮志咏明确反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扩张要求,并坚称越南”知道怎样打仗和取胜”,也会”为保卫本国领土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电报在结尾处说:”如果阮志咏是中国的托儿,那么他隐藏得很好。” 不过,关于他可能向哪一边倾斜的问题掩盖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正如一名外交使节所言:”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权威与职业,他总是在努力倡导并捍卫越南的国家利益。” 阮志咏身上的神秘色彩部分源于自身的经历。现年55岁的他因为已故父亲阮志清大将而接触到了越南共产主义革命的早期岁月。 阮志清是越南当时的第二位大将,第一位大将是越南军队的创建人武元甲。阮志清在美国支持的南越指挥着共产党军队作战,并极力主张与美国展开全面作战,这让他和较为谨慎的武元甲及河内其他重要政治官员站在了对立面。 在经过了激烈的内部讨论后,出身贫苦农家的阮志清赢得了支持,在南越各地发动进攻,并发展成1968年的”春节攻势”。现代历史学家认为这次进攻对河内来说是军事上的重大失利,但却是政治上的胜利,它改变了战争的轨迹,削弱了美国的战争意愿。不过,阮志清没能活着看到这一切,他在1967年死于心脏病。 随着这段历史的慢慢流逝,围绕阮志咏的大部分猜测源自他在军事情报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尤其是令人恐惧的第二总部(General Department Two),这个部门是越南严厉的政治圈中大量内部阴谋的主体。 武元甲将军现已102岁,是党内最年长的人,他一直是那些质疑其幕后力量的人之一,认为(该机构)缺乏责任感和动机,可能引起历史性的内部失和。 阮志咏现在已经不再担任军事情报机构的负责人——不过他在该机构还有多大影响力仍是个疑问——他去年被正式提拔,进入党内的中央委员会。这似乎体现了他的巨大影响力,并有可能让他在未来担任更高职位。 一些外交官和其他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阮志咏过去曾在情报机构而不是作战指挥部门工作,这样的背景让他不大可能成为未来的国防部长。不过鉴于他相对来说较为年轻,未来可能会成为政治局人选,而如果事先没有在中央委员会的工作经历,是不可能进入政治局的。一名外国的外交官说:”他已经从暗处走到明处,踏入公开的政治圈。如果他想在未来担任更高职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也会缓解长期以来对他的批评。”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 这里 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 穿墙查看 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阅读更多

苹果日报|七一头版:今日上街 捍卫香港人的尊严

相关日志 2012/06/30 — 香港記者向胡錦濤提六四問題 被警員問話 2012/06/30 — 何仁勇:为什么香港的军车不乱来? 2012/06/29 — 闾丘露薇:十五年的变和不变 2012/06/28 — RFI:董建华呼吁港人容忍李旺阳被自杀 2012/06/28 — 无视香港现实 官媒纷唱赞歌粉饰太平 2012/06/24 — 舌尖上的香港 2012/06/24 — 香港卫生局长:内地供港食品安全率99.999% 2012/06/21 — 传公安部通告6月20日到7月3日暂停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 2012/06/20 — 港人不信任中央創新高 2012/06/19 — 陶傑:敏感 話題

阅读更多

鑒定官員名錶的“花果山總書記”到底是誰?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秦雲    隨著鑒錶微博的爆紅,不少網友也開始對“花果山總書記”的身份和目的進行了猜測,“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等等疑問不絕於耳。 對於他的身份,網上流傳著多種猜測,其中許多人認為他是賣錶的。 從“總書記”的鑒定語氣,不難看出他確實對手錶有著很深的研究,因此很多人就猜測他是不是一個賣錶的,整天和手錶打交道,自然而然會對手錶作出專業的鑒定。 對於這種說法,“花果山總書記”很快就親自闢謠,他說,“喜歡精密機械之類玩意兒,是男人的天性。初中時他就偷偷拆過家裡一塊寶石花的老機械表,之後數十年一直關注鐘錶雜誌,就這樣積纍下來了鐘錶知識。工作後他開始買錶玩錶,周圍朋友也有很多這類的珍藏。” “我第一次把玩雙陀飛輪,就是在一位浙江朋友那裡。”“鑒錶這件事,首先是體力勞動,然後才是腦力勞動。你要搜集大量清晰圖片,工作量已經很大,幾乎佔用了我全部碎片時間。然後要歸類、建檔。最後才是根據你的鐘錶品牌知識進行比對鑒定。觀察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很重要,這一點我比較自信。我相信,自己的鑒錶結果絕大部分是經得起真相檢驗的。” 也有網友自稱是“花果山總書記”的朋友,稱他是一家軟件公司的老闆,現年33歲。為了不暴露身份,他特意捨棄了加V的微博,另開了一個賬號,由於喜歡孫悟空,便取名為“花果山總書記”。 其實,花果山總書記到底是不是賣錶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了鑒定官員的手錶另開賬號,可見此事絕對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而從他的微博也可以看到他的個人資料是留白的,也就是說,從微薄上完全看不出“總書記”究竟是何方神聖。 “花果山總書記”說:吉林省質監局副局長金窗愛女士(時任遼源市副市長)。她的女款鑲鑽星座錶,看著像玫瑰金的1168.79.00,公價8.98万元,如果是黃金的1152.79.00,公價為9.66万元。誰說女子不如男。 “花果山總書記”是反腐人士? 為什麼“花果山總書記”要另開賬號?為什麼他專門鑒定官員的手錶? 有網友猜測說,首先,“花果山總書記”用於鑒錶的賬號沒有任何個人信息,可見,他是不想讓他人知道他的身份。為什麼他不想讓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因為他心裡很清楚,一旦將那些官員的手錶信息發到網上,必然引起網民的關注,而他本人的安危能否保證也是一個疑問,可見他是事先有所準備,微博鑒錶也並不是大腦一熱或是出於愛好想出來的點子。 其次,如果他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手錶愛好者,幹嘛非要去鑒定官員們的手錶,可見他是有意為之。大家都清楚,雖然官員的貪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是,一旦這個秘密擺在大家面前,被網友炒作的很熱,引起民憤,那官員的小命也就不保了。那怎樣把一些貪官拉下水,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抓住他們在公共場合的漏洞。 而眾所周知,名錶,是權力、地位、財富的象徵。在來來往往的職場中,在擦肩而過的一瞥中,仔細觀察對方手腕上的錶,錶的檔次越高,其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手腕上是光杆的,那多半是無官帽的了,是謂平頭百姓。 還有網友評論說,其實手錶的實用性已經趨近於零,僅僅就是一個身份地位的象徵,而官員都是要面子的,手腕上自然不能少那麼一塊錶,因此“花果山總書記”就對官員在公共場合戴手錶的照片,對手錶進行估價。 其實,“花果山總書記”是不是手錶行家已經不重要,他對於手錶的估價是否準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定會把一些貪官擺在風口浪尖上。因此,不少網友認為,對“花果山總書記”身份的此種猜測,可信度頗高。 不過,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篇報導中,採訪過“花果山總書記”的記者提到,“花果山總書記”的英文名字叫Daniel Wu。 “我不是賣錶的” 在微博還沒有紅起來時,“花果山總書記”的微博比較個人化。慢慢地,他開始有意識做一些專題,比如無線互聯網簡史、佛教簡史,以及一度很火爆的“如何在微博扮上流社會”系列。而真正讓他紅起來的是他的“鑒錶”系列。 “甬溫動車事故之後,我偶然發現,與此事件相關的一位領導戴的是很名貴的手錶,於是,在網上搜集了相關照片,發了第一組鑒錶的帖子,引起了廣泛關注。”評論多了以後,“花果山總書記”發覺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於是,轉而關注其他公務員戴什麼樣的錶,其中,基層和中層的公務員成為主要鑒錶對象。後來,他還把鑒錶系列集結成了《花果山名錶指南》。 關注從網上走到線下。“昨天,山東電視台在新聞裡報道了我鑒定當地某基層官員戴名錶的事。”直接反應到微博上便是,山東的粉絲一下子多了一百多。“我不希望把鑒錶這件本來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但同時我也擔心,這個系列繼續下去,很可能會挖掘出某些‘猛料’,我不認為自己的微博扛得起反腐倡廉的大旗,我更希望用制度讓公務員的收入更加陽光,發現問題之後,官員和有關部門能主動出來面對處理,而不是讓輿論不斷地發酵。” 雖然對於鑒錶帶來的副作用,“花果山總書記”有些擔心。但他坦言,“之所以堅持到現在,首先是因為我本人對腕錶這種東西比較感興趣,其次是大家也很關注官員戴錶這個現象,最後也得益於國內互聯網的言論寬鬆度。能談這個話題,我覺得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也有不少粉絲是來開眼界、學品鑒、“求拜師”的。更有人直接在微博上諮詢起買什麼錶來。甚至有不少一線時尚雜誌、鐘錶雜誌的總編都開始關注“花果山總書記”的微博。 有意思的是,“花果山總書記”走紅後,有網友稱他是正義和反腐的象徵。與此同時,有些官員朋友得知他在網上的“鑒錶”行動之後,還曾主動聯係叫他不要把自己戴名錶的事情抖漏出去。 有資料顯示,中國國家公務員級別分為5檔19級,基礎工資每月幾百至上萬元不等,但同一級別,也會因地區發展水平而有所不同。2010年年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接受央視訪問時說,北京房價太高,以他年薪才10萬元的水平,根本買不起。考慮到賀鏗的官位已相當於副部長級,中國官員的年薪並不算高,但卻能戴得起如此昂貴的名錶,引起人們對其官職與收入不相符的懷疑。 不過,“花果山總書記”在受訪時強調,官員戴名錶現象目前很普遍,也不能輕易斷言,戴名錶者就必定是腐敗分子。他告訴《明報》,“我也不喜歡被人貼標籤,其實我衹是一個鑒錶玩家和觀察者,鑒錶是為了消除信息的不對等,但我認為,官員戴了什麼錶,公眾是有權知道的。”(《明鏡月刊》第23期)

阅读更多

逃亡的父亲_李承鹏

(2012-06-30 21:34:23) 我是第一次听到邓吉元的声音,微弱得近乎渺小,这很难跟那个在大雨之夜穿了双拖鞋就逃出来,跋涉大山和河床,历经三天三夜跑到北京坚持要讨个说法的小镇青年联系起来。这就是沉没的声音,一个石子掉进汹涌大河,水面并不知情,可河床知道它的坚定。   我看过他那七个半月被引产的孩子的照片,身体成形,眉目清晰,躺在未曾见面的妈妈身边……那孩子离开了人间,那父亲离开了家乡。邓吉元告诉我,他原本没想到逃跑,想跑也跑不了,县上派出十几个人每分钟都对他盯梢,上厕所也不放过。24日那天村干部受命找他谈话,计生办的人见有村干部才让他出去。谈到午饭时间,村干部就让他一起去饭馆边吃边谈。中途干部出去接县上电话……他就说要回妻子被监控的医院,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计生女干部骑着摩托在后面盯着他。路过县里步行街口时,他忽然跳下车飞快跑过桥,那女干部的摩托车进不了步行街,这才甩掉了她。他飞快地跑到山上躲了起来。这座山,他们全家都躲过,妻子躲过,妻子肚子里七个半月大的孩子也躲过。   邓吉元告诉我,他躲到晚上九点,直到又饥又渴才悄悄溜到山下一个朋友家。朋友告诉他,现在全县城都在搜查他,所有通往外面的路口都设有岗哨。可是他还是想逃出去,找北京的律师。凌晨两点,朋友帮他包了一辆车送他上路……他一路在车里俯低身子,离岗哨远远的就提前下车,绕道大山和河床。那天雨很大,他临时出逃只穿了一双拖鞋,天黑路滑,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十多公里。估计绕过了岗哨,他才小心地下山,一路包车开到湖北十堰。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他从逃亡之时就关掉了手机拔出了手机卡,按照计划,他用别人的身份证买了一张火车票,怕有人认出来,他一路捂住自己的下巴……等到了北京站手都酸了。他也不敢马上出站,在站台遛达了一个多小时,确定没有熟面孔,才溜出来用公用电话给张凯律师打了电话。   这个过程惊心动魄,活像地下交通员翻山越岭送情报。可一切不过因为他和妻子想要一个孩子。就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总被赋予悲凉的新意,有人不过为了同工同酬,就进了精神病院;有人不过想吃顿安全的饭菜,被逼成了化学家;有人不过是深爱着他的家,却走在了卖国的路上。所以这里的荒诞并不是荒诞,而是一种荒诞必演化成另一种荒诞。这样的荒诞浓缩在邓吉元身上是:相爱——怀娃——堕胎——叛国……这样的荒诞还包括:他的妻子在儿童节前一天被抓进医院,他的孩子在儿童节第二天被引产下来,他在父亲节那天发现被镇上骗了,而纪念爱国者屈原的端午节刚过,他逃亡在卖国的路上。   邓吉元一直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卖国了。我想告诉他,这里之所以有那么多卖国贼,并不因为你真卖了国,而是他们需要你卖国,只有你卖国,他们所做的一切才显得正确。他想了想,就告诉我,镇上的人之所以打出“痛打卖国贼,驱出曾家镇”的标语,是因为当地移动公司那个叫甘子宝(音)的经理在策划,想激他出来。我问为什么一个移动公司经理会参与到计生。他说,当初正是这个经理帮计生办查了通话记录,才从亲戚床下找到他的妻子,拖到医院进行了引产……听到这个尚需对质的故事,不要说他们联合执法变成了联合违法,其实群策群力和围追堵截符合我国基层干部的一贯路线,为把一个人确定成坏人,税务局是和公安局联合办公的,精神病院是和信访办合二为一的,妇联是和扫黄打非办雌雄同体。   我听了邓吉元一些故事,深知他到达首善之都后逃亡之路并没有完。他住在律师家,听到动静就觉得是县上派人来了。前天他给妻子打了电话报了平安,而县上带话给他,说只要回去,一切都好说……他却要坚持打官司。可是这条路仍然漫长,他母亲身患癌症,一急之下,已从早期恶化成中期,而律师最担心的是北京司法局施加压力。这几天,邓吉元已知道一些人的说法。他要说,不是因为发现怀的是女娃才不交罚款,现在根本不给打B超,乡下人到哪里去知道怀的是男是女。他说也不是自己不及时凑够四万元,飞奔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央求再宽限一天,可干部说没用的,县上为了摘掉黄牌,这次就是要拿他开刀。他还说,乡下现在人口实际在减少,比如他小时候读的北河小学一共有三百多号学生,现在只有三十多个了。   关于邓吉元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我小时候看《超生游击队》时是理解计划生育的,还深觉印度迟早会因为人口膨胀而垮掉,我们多驻扎点军队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以防蝗群涌进来,是多么英明的。可渐渐明白,计划生育是计划经济最不光彩的一笔,这个计划经济国家计划油价计划粮食计划思想,连生育也计划了多年,并成功超越中石油、铁道部成为赢利工具,看,计生委刚刚超标收费2.07亿……就是把控制人口变成杀人赢利。可官员们从不计划自己的性欲,却要计划人民的生育,就是:一个被杀了孩子的中国父亲在山路狂奔,一群外国人他爸正把孩子送到名校学习……这画面实在说不过去。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2e432.html ) – 逃亡的父亲_李承鹏_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香港能信此人吗?」梁振英上《时代》封面人物

「香港能信此人吗?」梁振英上《时代》封面人物 法广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还未出任香港行政长官的梁振英,其个人诚信问题已成国际笑柄。即将在7月1日成为特首的梁振英,“荣登”美国《时代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但封面标题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香港能信此人吗?」,明显讽刺他在僭建丑闻中以一堆谎言虚应故事,以及他在最近连串的民意调查中,声望连续下滑。 在此之前,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已经撰文报道有关他的豪宅建有僭建物,从而导致他的诚信出现危机。该报的报道还间接指他涉嫌在竞选时作出不实声明。 最新一期的《时代杂志》则更进一步,将梁振英的诚信问题摆上封面故事,封面上一大张梁振英的人头照,旁边的标题是Can Hong Kong Trust This Man?意思即「香港能信此人吗?」 内文是《时代杂志》一篇简短的访问,其中一条问题就是:为什么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不管你做什么或说什么,总是不相信你,甚至还怕了你?请问你又如何赢取他们呢? 梁振英说,他会更主动接触社会,做更多的公开交流,「我不能与香港每个人都握手,也不可能与每个人面对面交谈,但我会尽量做。为什么?有两个原因,香港人一般都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因素,对从政者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其次就是可能有人认为我不像一个典型的香港人。」 梁振英说,他刚毕业没多久,花了很多空余时间到内地活动,就自己的学识免费讲学,火车、机票等交通费则自掏腰包,「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曾在党校演讲,就有关土地和房屋问题,有关自由市场力量如何主宰土地和房屋的使用问题,与内地的市长或部长进行交流。」他还说,他与别不同之处就是「我没有外国护照,从来没有,我从来没有离开过香港,从未移民,也没有想过移民,我的3个儿子都在香港出生,像我这样背景的人,我的做法并不典型」。 不过,当记者问他如果他不做特首,这个时刻他会做些甚么时,梁振英回答说:「我很可能身处英国某地,我的儿子都在那里,大儿子做干细胞博士研究,另外两个儿子都在念大学本科,我的妻子经常都在英国,因为儿子都在那里。」 《时代杂志》于是问:香港能相信此人吗?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七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央视解说沉默了,直播这事不适合央视,不能完全把控局面”

【网络民议】中信建投实习生少爷的一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