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

杨恒均:请注意,此博客直通中南海……

现在是两天不上网,就有被时代抛弃的危险。这几天,我竟然错过了一条网络上最热的消息,结果今天还是被一位外国朋友以出口转内销的形式告诉了我。他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息:杨,我知道中国领导人上哪些网站了……   我大吃一惊,正不知道该说什么,却见到他发来的人民网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一个网页连接,几个大字跃然电脑屏幕上: 直通中南海 。   抱着电脑左看右看,虽不至于“热泪盈眶”,但咱竟然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么近距离接触,能不心潮澎湃吗?于是想留言表扬几句,哪曾想到,查看了几页留言后,就不知道说啥好了。原来,“直通中南海”的留言板上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句型: XX 领导辛苦了;祝 XX 领导健康长寿;谢谢您的领导,我们很幸福,很有尊严……   既然好话都被同志们抢着说尽了, 我就不再浪费领导们的宝贵时间。这里言简意赅地提几点看法,或者几个疑问,又或者几条建议,这要看你对于我的帖子持什么态度了。   这个网站是否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授权? 人民网虽然是政府网站,但中国的政府网站挺多的,而且,听说人民网还要上市,那么,我想知道,如果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授权你吸纳民意,如果领导人不会通过你“直通”网民,你弄出这样的标题,会不会是涉嫌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广告?中国的法律禁止使用领导人牟利,更不用说增加点击率和注册人数了。   中国有很多网站,虽然也有一些有官方背景,但商业网站越来越多。中国之所以成为互联网大国,民众对网络言论情有独钟,和我们特殊的国情有关,因为网络上的言论相对自由。对于网民来说,不管你是大牌还是默默无闻,都或多或少希望自己的言论被普通网民,以及“领导们”听到和看到。加上我们的体制的局限性, 有些人甚至断言,你现在写给谁看,都不如写给最高领导人看。并总结道,全国人民都在网络上自由言说,但他们真正期望的听众其实不到十个人…… 正如我博客后面的留言中常常有读者惋惜:哎,要是领导人能看到老杨的博客该多好啊。   于是,自然就有不少网站的总编也弄起了“软性广告”,我们就常常听到总编们在饭局上神秘兮兮却又唯恐有人没有听清楚地说:我们网站有通中南海的渠道,他们有固定人来阅读我们的文章,要不,老杨,你也来玩玩?   有鉴于此,我认为,如果这个“直通中南海”没有得到领导人授权,他们也无法“直通中南海”的话,最好不要做这种广告,打这种招牌。如果得到授权了,最好能够说清楚,那些意见是怎么直通中南海的,和中国几千份据说也是反映民意的官方媒体有何不同之处等等。   更重要的还在于,如果这个网站是得到相关机构(中南海)授权的,那么,这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官方网站,而是与中国政府信访办等机构同等重要的一个吸纳民意的平台。于是,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由谁决定删除一些所谓违反了法律和规定的网民留言?由谁来决定哪些民意可以上传与“直通”中南海?哪些必须在你一冒头的时候就被删除?   大家知道,就连信访办,都没有权力不接受别人的上x访信(接收了,可以不处理,但你得接受)。其实,任何商业网站的编辑都有删除不适合国家法律与本论坛规定的帖子,美国也一样,然而,唯独那些声称“直通中南海”,得到最高权力机关授权,又靠纳税人的钱供养的网站,不能不经过相关法律程序而随意删除网民留言,否则就是你违法了,违反了宪法。   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在你得到最高领导人授权吸纳民意的同时,网民们也就得到了《宪法》的授权去自由表达民意,你的职责则是把这些神圣的“民意”传上去,可是,在现在的体制下,你——也许一个刚刚出学校不久的编辑,竟然可以决定删除这些网民直接留给总书记与总理的留言?这样搞下去,你只能把那些被你删除留言的网民推到与最高领导人对立的一面。与此同时,你删除民众对最高领导人说的话,并没有经过领导人认可,你留下的那些所谓留言,不是要误导领导人?这岂不是误党误国?我想,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吧?   从以上分析来说,我甚至更希望这个“直通中南海”是商业炒作,因为,如果是政治考量,还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影响与结果。中南海想集中民意到一个网站,便于日理万机的领导和秘书阅读,这显然是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可在当今的体制下,这样被集中起来的,被统一管理的“民意”还是真正的民意吗?   互联网的优势在哪里?正是在于打破了以往的集中与集权,互联网的精粹在于一个“网”字——一个强大得让人恐惧的肌体上千疮百孔的“网”。在这个“网”上,以往绝对的权力也无法一网打尽,自由的言论透过无数的“网眼”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头来 ……现在,有人用了一个 得天独厚 的网站的“直通车”,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要一统民意?这和以前几千份官方旗下的报纸杂志所做的有何不同吗?如果民意原本可以借助官方掌握的那几千份官媒而直通中南海的话,我们还要互联网干什么?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负面的,但实际上, 我对官方网站与权力中心中南海重视民意是挺高兴的,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网民长期呼吁的结果 。中国很大,也有特殊的国情,要想实现民主确实要独辟畦径,我一直认为,从网络上入手,是快捷的途径之一。党和国家在这方面掌握了绝对的资源与控制权,如果愿意做的话,一定会事半功倍,于民于国有利。例如,弄一个民众可以自由发言的网站,不被骇客攻击,不被五毛捣乱,在一些重大国际与国内事务上进行民意测验,甚至偶尔来一次网上投票……   然而,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这样被权力支撑起来的网站,如果被权力控制与操纵,发言被屏蔽,民意被制造,那不但违背了设立这样一个网站的原意,也是与互联网的本质与精神背道而驰的。   最后,我想对我的读者和网民朋友说几句,中国的权力中心也许确实在中南海,也许那个“直通中南海”的网站确是一条通往权力中心的捷径,但大家要知道, 世间经得起考验的权力都来自于人心,来自人心凝聚而成的民意 。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言说,本身就在影响、改变与形成权力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本身就是“直通中南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这个博客也是直通中南海——中国权力中心的直通车…… 杨恒均 2010-9-14 广州   参考阅读:   《中国领导人都上哪些网站》 《从“广场”到“法庭”的捷径是互联网》 《从温总理的“没想到”想到的》 《翻过无形的墙,了解中国、世界和我们自己》 《我们还能在互联网上走多远》 《为社么不给每一位中国人发一台电脑》 《对互联网上的谣言、暴力和混乱的一点看法》 《“妈妈评审团”要把互联网变成儿童乐园》 《李光耀、奥巴马和中国各地的领导们》 《我为什么写博客——奥巴马回答了这个问题》

阅读更多

杨恒均:“维稳”可以致富,“言论自由”可以卖钱

哈维尔在《无权者的权力》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卖洋葱、胡萝卜商店的经理在陈列橱窗上帖了一幅标语:“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他贴这个是因为上级党的领导把这个标语与胡萝卜一起发给他了,贴出这样的标语是政治任务。当然,贴了这个标语,虽然对他商店的生意没有什么影响,但他也借此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证明他是站在政府和无产阶级一边,不是敌对分子。而这条标语本身,无论是经理,还是他的顾客,都会熟视无睹,他们都知道,这标语绝对不比一个西红柿更有意义。   这就是哈维尔描述的后极权时代特征 ,不久之后,那个时代就结束了。但是,在这种状态之前呢?情况当然并非如此,在极权时代,那种标语曾经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也有人借标语后面的意识形态而让成千上万的人生灵涂炭。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基本上都属于那样的时代。任何一条标语都代表一场运动,无数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我们很快就过度到今天的时代。 虽然今天这个时代,与哈维尔所处的那个时代本质类似,但却并非完全一样,这不一样就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却总是看不清的地方 。那么,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一本厚厚的学术书可能都说不清楚,不过,我还是用我特有方法:我们不妨从一个挂在我所住小区墙上的标语说起,希望引起大家的更深的思索……   我住在番禺的一个小区里,这里环境幽静,树绿水秀。房价不高,小区中有大量北方来的离退休老人。他们虽然退休了,但起得却比谁都早。起来后就到小区里的绿化带锻炼,扭腰摇屁股的占多数,但也有一些不知道在练习什么功,能够连续不停的拍手踢腿十几分钟。小区面积不大,绿化带也就在居民楼下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天刚刚亮那段时光,可是广州最适合睡觉的时候,一群老人在你楼下“噼里啪啦”拍巴掌,你能不被吵醒?     于是,一条红色大标语被挂了出来,这是我今天跑步时拍下来的:“ 和谐社会齐参与,晨运拍掌要小声 ”。这个标语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都是同一类的,然而,却又有了本质的区别。当今到处可以看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标语,这也是上面要求的政治任务,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样。   我们小区这个标语的不同就在于,一个 13 亿人的远大政治目标,到了我们小区,和一群老人晨运拍掌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你能说没有道理吗?晨运拍掌声音太大,楼上的人就会打开窗户制止你,甚至出言不逊,然后双方就要吵架、打架,当然,这个社会就不和谐了……   这是一条充满了喜剧趣味,也具有积极意义的标语。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种中国特色当然无可非议,我们皆大欢喜,可这只是故事的开始,也只是故事的皮毛而已。这条标语之所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其实和我这两个星期的北京上海行有关。     在北京和上海,有几位忠实读者找到我,带来了一些让我颇不舒服的“材料”,其中两位白领分别在公京和上海的公关公司工作。他们各自带来了一大叠偷偷从自己公司财务处复印的“支付公关费用”的清单。我看到很多熟悉的媒体以及在那里工作的记者和编辑的名字在上面,他们是使用了公关公司提供的稿件,也就是常常说的有偿新闻,稿费最高的达到一千个字的稿件竟然支付了两万元“稿酬”。不过,这些我早就知道,而且,我当即原封不动地让他们收回那些材料,并告诫他们,这是公司秘密,你们如果向我反映一种情况和社会形态,那么,我已经知道并理解了。但是,我不会去揭发,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是涉及到制度层面的,揭发一两个公司,会让你们自己的处境非常糟糕,而且,于事无补。   可是,另外一些公关费用却让我震惊不已: 某某总编、副总编、编辑、记者,帮助删除帖子 XX 篇,支付“公关费” X 万元,更离谱的是,还有一些支付给某些主管新闻单位的“好处费” ……当然,和这些一起的,还有付给某市药监局副局长的“礼金”,不过,我更关心的是那些接受“公关费”而去网络上删贴的。大家也注意到,不久前在宣判那个写色情日记的烟草局长时,判决书里说他曾经行贿 15 万给一个人,帮他删除对自己不利的帖子。这是什么人呢?公民的言论自由竟然成为他们买卖的一种商品?价高者,就可以任意删除?而且, 言论自由真是越来越值钱啊,删除几个帖子,竟然收费 15 万元?   更离谱的是,在一个财务栏目里,竟然出现了“ 维稳 ”的字眼,一个公关公司受到某委托人(这个委托人并不是政府部门)的委托,用一笔“公关费”打通了政府或者政府的某媒体主管,删除了一些不符合这位委托人利益的言论——两位说,这已经是公共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之一。而可怕的是, 所有这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纯商业”运作,竟然都是打着“维稳”的旗帜。     维护稳定 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人,有几个真正想要动x乱? 所以说,党中央推出“维稳”应该是有民意基础的。 可是,这个“标语”到了下面,就被注入了“新鲜血液”:野蛮拆x迁者让你投诉无门,走投无路,只能自x焚;毒奶粉制造者一边用毒奶害你孩子的方法赚钱,一边用赚来的钱让你闭嘴,却符合“维护稳定”的大政方针; 有人不喜欢你的文章和你的书,  他们就不惜以违反这个国家宪法的方式而钳x制你的言论自由……保安公司里雇佣的大多是身强力壮的转业军x人与找不到更好工作的青年,他们自己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踏上上x访之路的几率绝对高于其他群体,可是,他们却成为“截x访”的主力军,他们在“维稳”……   与几十年前东欧的后极权时代不同的是,当“ 让我们联合起来维护稳定 ”的标语打出来后,大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所有的利益集团都行动起来,都要分一杯羹。结果弄得全中国上上下下,几乎都在“维稳”,弄得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国家的“维稳”费用,竟然高于国防开支……而 我们举目四望,找不到敌人,“维稳”本身已经变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正在与人民为敌,正在掏空国库……   今天我只是提一个现象,大家不妨和我一起思考一下。为什么任何一个政策(标语)出来之后,总会被利益集团劫持?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在看不到前途的时候,甚至怀念起那种“纯粹标语”的时代?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和古今中外的历朝历代有什么不同?路又在何方?   杨恒均 2010-9-16 广州        

阅读更多

“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研讨会在穗圆满召开

2010年9月16日,由信孚教育集团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专题研讨会在广州半岛游艇会5楼珠江厅召开。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副院长熊丙奇,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金正林,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联合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深圳商报经经济研究所负责人邹蓝,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袁征,南方都市报长平,著名博客作家杨恒均,广东教育学院许锡良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的研讨会,并就广东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东省更好地学习贯彻国家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出谋划策,将广东真正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田”,以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变 …… ……

阅读更多

[转载]我与杂文:在权利与权力之间

原文地址: 我与杂文:在权利与权力之间 作者: 杨恒均 我这个年纪的小人物,在小时候大多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司机,一是当兵。当司机还要当大车司机,最酷的就是长途公交车的司机,看到他们稍微转动一下方向盘,就能让我们东倒西歪,一踩油门,就能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真是羡慕死人了。当兵就更不用说了,不爱红装爱武装,手中紧握冲锋枪,杀敌卫国保家乡。这两种职业,都是权力与力量的象征。这可能与我成长的那个年代里个人是如此的无力与无助有关吧。   大概到了高中的时候,我渐渐喜欢上了鲁迅。鲁迅手里没有枪,只有笔,然而,他的笔,却是投向黑暗的标枪,刺向敌人的匕首,而且,比任何刀枪都锋利。鲁迅也不是开公共汽车的,然而,他的文章,却在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人。我想,虽然崇拜的对象从司机、士兵转移到鲁迅身上,在内心深处,我还是期盼一种相同的东西:一种批评的权力,一种对付黑恶势力的力量。 可是,在我人生的理想逐渐树立起来的那个时候,中国的政治尚处于不正常的年代,例如,鲁迅很伟大,是我崇拜的对象,可这伟大不但不能造福于普通百姓,反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少数掌握了“两杆子”(笔杆子与枪杆子)的统治者作为压制敢言人士的武器,伤害良心人士的利器。 强权用鲁迅当时对付强权的方式去对付弱小的群体,掌握枪杆子的人用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对付那些本来就被剥夺了为自己辩护权的知识分子们,把他们打翻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让他们生不如死。那种对鲁迅的崇拜,那种树立一个鲁迅,然后打趴下一群拥有鲁迅精神的知识分子的做法,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我带着崇敬的心情阅读鲁迅,可看到当权者用鲁迅的文字来伤害我崇敬的人。这当然不是鲁迅的错,所以我依然崇敬鲁迅,但心里却生出了一些警惕。   一晃就是二十年了,要当鲁迅的想法并没有像“当司机”与“当士兵”的儿时理想一样烟消云散。由于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更因为信息科技的发达,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我能够在接近不惑之年的时候,悄悄拿起笔——不,悄悄打开电脑,开始了写作……我成了一名网络写手,一名杂文作者,一位写博客的。   不知道是因为成熟了,还是因为棱角已被磨平,我更多地把杂文创作当成表达意见的工具与平台,而不是把文字当做投向黑暗的标枪。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更多地感受到“权利”,而不是“权力”。   也许是沉浸了这么多年,也许是憋了太久,博客上的杂文写作可谓一发而不可收拾,短短三年,我就写了上百万字的作品。让我想不到的是,从一开始的自娱自乐,只是为了享受自己的“权利”的写作,从每天只有十几个亲朋好友来捧场,到短短几年里拥有了那么多读者。支持我的信件从全国各地飞来,弄得我有点糊涂,也有点感动,而最终,也触动了我,让我有所警惕。   批评权贵,监督政府,表达意见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力,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杂文也是一种“无权者的权力”,我们用杂文的形式对不公正呐喊,对当权者实行监督,对丑恶现象无情揭露……有那么几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飘飘然,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鲁迅梦”,已经是一位“以笔当枪”的战士,一位所向披靡的勇士……好在这个时候,我都能够及时惊醒,因为我还没有忘记鲁迅——我想曾几何时,一些“有权者”是如何利用鲁迅来伤害善良的人的,这种想法让我总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可以投向敌人的标枪,同样可以伤害无辜,甚至我们自己。   以上这种个人经历与思想变化,决定了我自己的杂文风格,好也罢,坏也好,想改也改不掉了。让我欣慰的是拥有包括你在内的一批读者。今天应《杂文选刊》的邀约,我就列出我自以为是的写作特点,也借机向你汇报。    第一 ,由于将近四十岁才开始写杂文,写作显然不是我的“职业”,而我也一直刻意避免把写作弄成自己的下半生的职业,更不想把养家活口的重担压在脆弱的文字上。用鄢烈山兄的话说,努力做到“我手写我心”,就是我的最高目标。不追求发表,不介意稿费,也不会为了发表与稿费而削足适履,刻意遵循报刊杂志的尺度与格式,迎合读者的胃口。这样一路走来,虽然也有相当不小的经济损失,以及错过了很多正规媒体发表带来的“名气”,但最大的安慰正如不少读者来信中的异口同声:你的文章只要读一小段,即便看不到你的名字,我们也知道是你的……是啊,不管你在哪里阅读我的文章,我们都好似坐在一起一样,促膝而谈。这就是我啊,这就是老杨头。    第二 ,把杂文与博文当成刺向黑暗的标枪的同时,竭尽可能避免伤害任何无辜与弱小。时刻提醒自己:“无权者的权力”毕竟也是权力,只要是权力就应该受到限制,除了法律的限制,还有价值观、社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约束,都是我时刻记在心中的。即便在我被激怒,在我“出离愤怒”的时候,也常常先找到爱的目标,而不仅仅是盯住仇恨的对象。爱与恨当然是交织在一起的,然而,你的心在哪一边,却能够决定你文字的重量。    第三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和一个特色的国度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还会用写作的方式去争取我自己的权利;如此同时,我也会使用好写作带给我的那一点点“权力”,去争取所有人的权利,让这权力为公平、公正服务,为热爱我的读者所用。 希望今后我一直拥有你的支持,也希望你们在支持我的同时,对我的这点“权力”实行监督,同时,能够以大家力所能及的方式,一起去争取本该属于我们的“权利”……   杨恒均 2010-9-08     【本文为《杂文选刊》文章专辑所写的“作者告白”,有所修改。喜欢我的文字,但却从来没有看到她们印在纸上的读者,可以去购买最新一起的《杂文选刊》。另外,上次有篇文章让很多读者误会我的杂文专辑已经出版,他们来信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其实,我的书尚在策划阶段,出版的时候,一定会告诉大家】  

阅读更多

转帖:放下身段,真正走进新疆的中国人之间

大牛转前语:博客可以上了另外一大好处是,可以看见原来链接里的很多好博客文章了,比如下面一篇杨恒均谈到新疆的,主标题是我改的,原题如下。 从刘亚洲将军的“西进”策略说起…… 网上有一篇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将军的文章,前面部分是谈中国应该重视西部战略,后面则谈到了制度与国家崛起之关系:“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真正的秘密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和法治背后的制度。”读者各取所需,谈西进的谈西进,谈制度的谈制度,很少人注意到这篇文章的前后两部分内容的脱节与矛盾之处。有一位采访我的记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她问我,这文章前后为什么跳跃性大?感觉谈西进战略时突然跳到了后面的结论,两者却并没有必然联系…… 其实,问题出在刘亚洲将军在看问题时的身份与角度。当他大谈西进的时候,他是一位很优秀的军事战略家,高瞻远瞩(十年前就指出了西进的重要性),而随后他却转换了身份,成了更优秀的政治思想者。 作为军事战略家,他思考的是西进的中国对抗世界围堵的战略意义,没有几个人比他说得更透彻的;而当忧国忧民的品质让他跳到另外一个台阶,变成了思想者来思考中国与世界、中国崛起这个更大的框架时,他开始主张“内进”(解决我们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除了钱还有什么”的价值观念。 这篇短文不是评论刘将军的文章,不是和他讨论西进战略的,这个他比我懂得多;也不是要和他讨论文章最后部分关于制度与崛起的那个结论的,因为那是无可辩驳的常识,没什么好讨论的。由于我几乎很少看同一篇文章两遍,而刚好看了这篇两遍半,结果文章的前半部分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思考。所以,我就借题发挥一次,从刘将军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开始,谈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西进…… 中国为什么要“西进”? 让我们先看看刘将军谈到中国必须西进的时候,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句子:“在今天,新疆之于中国,远不止地缘上巨大的安全缓冲,其无可替代的能源地位,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拥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尤其是,新疆是一块极其重要的战略跳板:新疆西部陆路与中亚地区接壤,南部出巴基斯坦海路可直达印度洋和霍尔木兹海峡。”“新疆除了在地缘政治上占了鳌头外,还是支持中国二十一世纪持续发展的资源替补地。”“中国西部是一个伟大的空间。向西,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取向,而且是我们的希望,甚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优异的地理位置(接近世界中心)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我们应当把西部看作是我们前进的腹地而不是边疆。”…… 这些句子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一群生活在中心的“中国人”,为了国家强大与崛起,对抗世界围堵,而在计划向对自己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地区挺进…… 第二个感觉是:中国的西部并不属于中国,或者是离中国很远的一个本来不重要的地区,那里(西部或者新疆)原本是没有人的,或者至少不是我们“中国人”。现在为了中原,或者这个国家中心的稳定,我们应该重视它了,更何况,它是一块很好的跳板…… 第三个感觉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请大家和我一起回忆一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退休的老人像上帝一样,在中国的南海划了一个圈:于是,我们有了深圳;随后不久,上海出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在那里弄了一张规划图,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陡然间耸立在中国的东方……现在,轮到西部战略了? 注意,刘将军用这样的句子谈论军事战略西进,是无可非议的,而我只是借题发挥,想谈一下一个国家发展的模式,谈谈关于国家和人民的观念,谈一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权国家无法走出的怪圈…… 从“以国为本”到“以人为本” 我有幸在海南省工作了好多年,那应该算是和中国新疆一样的边疆了。那段时间,我感觉最深的就是日日等待“中国”(中央)颁布开发海南的新政策,当然,和我一起等待的还有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领导与六百万想换也换不了的海南居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滑稽:海南有什么特点,大家都知道,应该如何发展,当地的人——注意,他们也是中国人啊——完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可是,由于领导人的更换,人退政息,海南特区不特了,政策偏向深圳、上海,可怜的海南,一等就是20年……这20年里,到处都插着布满灰尘的“东方的夏威夷”、“中国巴里岛”等牌子,你能和夏威夷相比吗?你永远成不了夏威夷,因为夏威夷是美国的中心,你知道吗?你海南岛只不过是铁公鸡下面的一坨鸡屎而已…… 然后就是新疆。但我们看到的不是新疆,也不是居住在那里的中国人,我们看到了资源,看到了中亚的局势,看到了几十年后世界格局与中国之地位,看到了美俄土耳其在那里争霸,看到了它的不稳定对“中心”稳定的冲击……于是,我们要挺进、开发、发展新疆,要把它当成“腹地”,当成家乡……你真没有发现这种逻辑背后的滑稽与悲哀之处吗?不是自古以来,新疆的土地上正如海南的土地上一样,生活着中国人吗?为什么只有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才去开发?或者才给政策允许他们自己开发?而在这之前,只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口号中才让我们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这种逻辑背后的理论就是“以国为本”,国家成了主导14亿人的中心,甚至“国家”被抽象出来,所有的人,所有“地方”,都成了国家的附庸,为国家而存在,为国家而开发,为国家而牺牲而落后……你那个地区是否应该开发,民众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得看是否符合国家利益,是否符合“全国一盘棋”的大规划。 这是我们特有的现象,你去美国夏威夷问一下当地人,他们一定告诉你他们就是美国的中心,你到美国阿拉斯加去问一下,当地的石油资源首先是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用来纠正“以国为本”的观念的,当然,路还有很长。甚至连刘亚洲将军这样优秀的思想家也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当他从国家战略思考到西部开发,思考的民族政策的时候,他依然是把新疆当成了一个“跳板”,当成了一个前进途中的“腹地”,他却忽视了,新疆本来就应该是居住在那里的中国人的“腹地”,从这个跳板上起跳的,本来应该是西部的经济发展,是西部人的生活改善,而不是“国家崛起”……当然,当刘亚洲将军后来从政治思想与制度角度检视自己提出的西进战略时,他得出了让我们感觉有些脱节的结论…… 中国的中心就在…… 当我们说“以人为本”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看看我们经济开发与发展模式,就会发现,“以人为本”还远远没有融入我们的执政理念中,更没有融入民众的价值理念之中。我们一直在“以国为本”,而当国家成为中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人都被国家所代表,而所有的省份,其实都成了“边疆”……我的老家湖北的武汉,处于中国中心的位置,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里,其发展速度几乎比不上任何一个东南沿海的“边疆”城市,因为没有政策,他们又不能自治…… 其实,以人为本就是以海南人为本,以武汉人为本,以新疆人为本,以香港人为本,以云南人为本……不是由自以为代表了国家与人民的人居高临下地“以你为本”,而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本。只有当我们做到这样“以人为本”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中国之大与中国之美,我们才能回答如下的问题:中国的中心在哪里?是在北京还是上海?是武汉还是南京? 我也有机会在美国与澳洲生活了十几年,我对他们州(相当于中国的省)的自主性与自治程度感到惊叹。作为移民,我们都会选最大的城市定居,因为那可是这个国家的“中心”啊。可久而久之就感觉到,这些国家,由于各地高度自治,以及每个人都自觉的“以人为本”(也就是以自己为本),结果,大多的澳洲和美国人都会告诉你,他们住的那个地方,就是“中心”,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买“中心论”的账。没有人会说华盛顿与堪培拉是那两个国家的中心,也不会有西雅图的美国人等着国家去开发这块“边疆”,澳洲南边的小岛塔斯马尼亚也不会苦苦等待来自堪培拉的政策…… 那么,中国的中心在哪里?我们都期待这样的回答:中国的中心就在你站的地方,就在你所在的齐齐哈尔、呼和浩特、海口、香港、乌鲁木齐、南宁、青海、台北…… 当新疆、海口、香港、武汉等成为中国的“中心”的时候…… 中国很大,因此常常听到有人说:所以,很难管理。但中国发展到今天,是不是该转换一个思路,让各地政府和民众来管理他们自己?中国的香港和中国的内地很不一样,我同样有幸在那里工作了好几年。当我在那里的时候,接触过不少来自内地的领导干部(有些甚至有权做出对港决策),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有些不寒而栗:他们中有几个真正了解过香港、理解过香港人?他们到底凭什么制定香港政策? 新疆出事的时候,我听到最让我难过的一句话是:他们想……“他们”是谁?在很多同胞口中,“他们”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中国人,甚至都不再是“中国人”;他们要分裂中国,要破坏我们的和谐环境,“他们”不以大局为重,和外人勾结,有些竟然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地方的主人…… 当然,对于这次中央对香港的政策决策,我还是很欣赏的,尊重了港人意见,体现了港人治港。但更让我欣赏的是,我们在新疆也调整了政策。其实这个政策并不难调整,只要你走出办公室,放下身段,真正走进新疆的中国人之间,同他们一样生活、工作与思考,你就会知道,他们想什么,他们要什么,他们讨厌什么…… 而当你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只不过,他们也认为新疆就是中国的中心,他们是那里的主人!但你不用害怕,因为,当他们自豪地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新疆(海口、香港、武汉、上海……)就是中国的“中心”的时候,你不用为了“中国”而去开辟、开发边疆,中国的和谐也会如期而至…… 杨恒均 2010-8-11 于 中国的中心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