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枣读:187期]
来自: 爱枣报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31日, 已有 4 人推荐 路在何方? ——用走的,别用跳。 文 / 枣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曾经有三只鸟,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属。第一只,选择在灌木栖息;第二只选择在森林栖息;第三只则遨游在悬崖的松木上,成为了傲视的鹰。通过这样主观的评价,我们被灌输的了这样一种观念——有志者,事竟成。这种观念灌输成功有一个隐晦的前提,这大抵跟美国《独立宣言》那句 everybody borns equal 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实上,这个前提已经潜移默化给我们:坐在同样的教室,学习同样的课本,做同样的作业,有着同样考上好大学的梦想,学生时代的平等感让我们默认了“志”的能动性。真正可恶的是我们早已不同: IT IS WRITTEN 。 故事却也可以这样解读,灌木,森林,悬崖上的松只不过是教育所带来的特定的位置,而这三只鸟早在出生之前就早已不同。正如美国风靡的公开课 JUSTICE 所描述的一样,一个人是头胎,那么他会比比他的其他兄弟姐妹在工作激情,奋斗欲望上更胜一筹。如果基因问题是大多数考试失败者归咎的原因,把这一天赋的因素撇除,我们更为苛责孩子的不努力,然而当“努力”也成为不可控制的因素时,那些在现有教育体制的佼佼者,则是恰好拥有适合学习的天赋,或者是拥有努力的动力,这一现象和中百万的大奖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看来,教育恰是一个镂空的玩具,刚刚好能够通过它不规则形状的模型,则可以顺利地进入内里。这颠覆了曾经大肆宣传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给我们的感觉只是一味地在追逐,一味地在改变自己。它是在人们刻意形成的“人生而平等”的基础上的一系列标准,硬生生地将人再次分等分级。宛如货车里游动的鲶鱼,将人分成许许多多种,有的人走到这里,有的人走到更远。 平等或不平等 这样解读下来的教育让人觉得失望,毕竟它提供的不是财富,声誉的资源分配,而是机会的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若然这种选择只一种无奈,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支教的大学生曾带来山区学生的绝望:老师已经放弃我们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混一个专科文凭,然后赚钱。如果允许的话,他们就属于栖息在灌木的鸟,短视,懒惰,没有努力。如果哪一天在工厂里看着他们耗尽青春换取金钱,而又后悔不已,会有人鄙视地感叹,没有高瞻远瞩的意识。但是,没有人深究,这种没有意识的存在,是因为出生,是因为经济,是因为地区,甚至是某种心理或着生理的原因。 一本,二本,三本,一专,二专,每个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不同的起点为了不同的目标活着。四年或者多或者少,笼罩在世人崇敬光环下的教育,等到它揭开面纱时,效果等同于一个背影杀手。人和人是刚开始使用的计算器,郑重按下了清零键。大学真正变成了由你玩四年的平台,学校在孜孜不倦地建立着各种各样的独立学院,老师在孜孜不倦地忙着申请各种各样的课题,同学在孜孜不倦的出入各种各样的场合。而后的一纸文凭飞来,褪下平等的外衣,等到纷飞各地的季节,计算器又会神奇的按下恢复键。这时候,有的人才会发现,其实,有些时间,你耗不起,有些场合,你不该去,有些人,和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把学生时代当做体验,有的人把它当做一辈子的筹码,有的人把它当做一个过客。 墙壁上一纸离校通知,让你剥离开来。一样的是,学校仍在孜孜不倦地建立着各种各样的独立学院,老师仍在孜孜不倦地忙着申请各种各样的课题。 而你,只能迷茫。 教育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带来了希望,但是它的运行规则,却摆脱不了捉摸不透的命运。它似乎什么都没做,什么也没给,什么都没留下地就悄然地离去了。 勇敢地走下去 衡量一个教育最重要的标准,不是建筑,不是排名,不是老师申请课题数,学生发表论文数,是宽容。是给予正确的人正确的道路,给予行差踏错的人,挽回的机会,接纳并包容了。教育不是给予所有,而是给予你自己增值的机会,而结果是很残忍地将人分在了不同的等级,可是它应该有的可爱之处在于,尊重这些等级,并且给予等级之间可行的通道。 时常幻想,我没有什么天赋,又恰好不具备奋斗的动力,只能在繁华的城市找一个让自己活下去,但不能生活的工作,剥削的强度使得我永远只能踏步在马斯诺需求的最底层,可悲的是收获了鹰一样的壮志,这种不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境地,或许是大多数人走向高台的原因。我们祈求这样一种教育,在你失败或者成功过后,依然能给予一份人的尊重。 对教育期望太多,太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注定的悲剧;它的增值和将人轨道不同类别,淡忘了社会还提供了更多种的分级方法,流动着将位置再次洗牌,重发,只要还苟活在牌场上。 此短文献给迷茫的人: 人的勤奋之所以能何成就成正比,是和天赋有关的;人的地位之所以被认同,是和品德有关的;人的才情之所以流传,是和性格有关的。每个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极限,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值得去牺牲,那就付出多一点去争取,如果觉得极限到了,那就平平淡淡。
阅读更多